

台灣之星電信(未)公司新聞
中華電信28日公布,疫情發生至今,民眾觀影時間增長,MOD觀看時數累計創55億分鐘新高,HamiVideo影劇館觀賞時數躍增36%。
台灣大旗下myVideo註冊會員數已於12月超過700萬。台灣大表示,myVideo目前擁有電影、戲劇、動漫、幼兒、直播約萬部左右影音內容,透過與BBC、Discovery等國際內容商合作、投資並共同出品獨家戲劇,帶動2020年總觀影次數突破1億次,myVideo每位用戶平均看片數較2019年同期成長兩倍,並以「myVideo戲劇館」及「幼兒館」的成長表現亮眼。
大電視收看OTT影音夯
另外,觀影趨勢也從個人小螢幕走向家庭大電視,台灣大寬頻與凱擘大寬頻等大電視用戶的觀看時數較2019年同期成長近六成,另一項趨勢是愈來愈多民眾使用大電視收看OTT平台影音內容。
遠傳、亞太電不遑多讓
遠傳指出,今年因疫情影響,帶動整體OTT產業成長,旗下friDay影音2020年總收視人口成長超過三成,大螢幕使用率也大幅提升,總觀看時數年成長96%,總觀看人數成長75%,即使下半年疫情趨緩,以大螢幕收看OTT內容的人數仍居高不下。
亞太電信表示,今年疫情影響下,帶動亞太電信GtTV流量創新高,2020年迄今較2019年同期成長2.5倍。亞太電信積極布局智慧娛樂市場,GtTV影視已結盟各方合作夥伴,擴大5G娛樂生態圈,積極搶攻疫後商機。
台灣之星28日宣布與LINEMusic合作推出「LINEMUSIC專屬訂閱方案」。台灣之星指出,之前已陸續與Spotify、CATCHPLAY+、LiTV線上影視、ELEVENSPORTS等15家業者合作跨足音樂串流、戲劇、電影、電視、體育轉播,音樂類加值服務營收相較於2019年同期成長378%。
串流音樂業績同步躍增
市調機構Counterpoint最新調查指出,2020年第一季全球音樂串流服務達到3.94億訂閱量,年增35%,第二季全球串流音樂平台總體營收較2019年同期大幅成長13%、付費會員數增幅達29%,愈來愈多消費者願意付費使用線上影音串流服務,使得串流音樂營收占比首次超越實體達到56.1%。
台灣方面,則預估整體娛樂產業的營收規模將在2024年擴大至16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9%,其中最大成長動能來自於OTT影音服務。
2020年過去,2021年即將來臨,這將是台灣5G開台的元年,而今年的跨年夜將成為首次全台大規模使用5G基地台的活動,對於五大電信公司來說,這是一場對5G通訊品質的極大考驗。根據最新消息,截至25日止,五大電信商已經超前部署,準備好迎接這場重要的跨年盛事。 中華電信預計跨年夜的訊務量將比平常成長數倍,為了應對這個挑戰,中華電信將動員超過500位工程人員,在熱門活動區域布建行動基地台及進行網路擴容。全台各縣市的工程師也將全程待命,確保跨年景點的網路服務穩定。 台灣大則由技術長郭宇泰坐鎮台北網管中心,指揮全台網路運作。當天將增設近800個行動基站,並宣布旗下OTT平台myVideo將線上直播阿妹跨年演唱會。 遠傳電信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將出動超過40台行動訊號車和百餘台行動基站,並有超過300位工程人員現場待命。此外,遠傳friDay影音App將獨家提供5G多視角直播「臺北最High新年城-2021跨年晚會」,遠傳總經理井琪也將現身與民眾共度跨年夜。 台灣之星則將動員400人次網路工程及維護單位同仁,在六都九大熱點及全台50個以上跨年熱區進行24小時輪班待命,確保網路即時監控及訊號強化。 亞太電信則在熱門跨年景點進行基地台容量擴充,並部署小型基地台與行動訊號車,全台超過百名網路維運工程人員24小時輪班待命。 這次跨年夜的熱門景點包括台北市政府及101信義商圈、美麗華百貨周邊、桃園高鐵廣場、台中水湳中央公園、台中麗寶樂園、台南市府廣場、高雄大港橋港灣特區、高雄義大世界、花蓮六期重劃區跨年晚會、台東海濱公園等。各電信公司都將全力以赴,為民眾帶來一個無縫的跨年體驗。
中華電信表示,2021年跨年訊務量預估較平時倍數成長,熱門跨年活動區域的行動上網數據量,將超過平時使用量的3倍以上,中華電信將總動員超過500位以上的工程人員,於活動現場布建行動基地台及網路擴容工作,另全台各縣市近百位工程師全程待命,熱門的跨年景點將布建近千台最新型高效能基地台,可提供倍數以上的行動網路處理能力,有效承載跨年尖峰時段的訊務量。
台灣大在跨年夜當天,將由台灣大技術長郭宇泰坐鎮台北網管中心全程指揮,並將於全台熱點增設近800行動基站(含行動車、行動基地台和小基站),4G加上5G網路將全面支援全台跨年,同時動員300人全面待命。台灣大也宣布旗下OTT平台myVideo將線上直播阿妹跨年演唱會。
遠傳電信將出動3G、4G、5G超過40台行動訊號車,增設百餘台以上行動基站,活動當天超過300位工程人員全程現場待命,後端更有數百名網管與傳輸工程師,進行網路流量觀察。
另外,遠傳今年將再度攜手台北市政府,由遠傳friDay影音App獨家提供5G多視角直播「臺北最High新年城-2021跨年晚會」,遠傳總經理井琪也將在跨年夜同台陪伴民眾跨年。
台灣之星將動員400人次網路工程及維護單位同仁,於六都九大熱點及全台各縣市超過50個跨年熱區,進行24小時輪班待命進行網路即時監控及訊號強化。
亞太電信則在熱門的跨年景點進行基地台容量擴充,並部署小型基地台與行動訊號車,全面提升跨年晚會熱區的網路容量,全台合計超過百名以上網路維運工程人員24小時輪班待命。
電信業者強調,今年熱門的跨年景點包括台北市政府及101信義商圈、美麗華百貨周邊、桃園高鐵廣場、台中水湳中央公園、台中麗寶樂園、台南市府廣場、高雄大港橋港灣特區、高雄義大世界、花蓮六期重劃區跨年晚會、台東海濱公園等。
聖誕節的氣氛漸漸濃厚,新年即將來臨,台灣的電信市場也熱鬧起來啦!台灣大哥大在23日宣布了一個超級大的好消息,那就是i Phone 11 Pro手機終於年終大降價啦!你沒聽錯,這次降價幅度可是相當驚人,讓許多人都能夠以更低的價格入手這款高性能手機。 來來來,讓我來告訴你這個好消息的細節。台灣大表示,這次降價主攻的是申裝1,599元資費的用戶,只要綁約48個月,iPhone 11 Pro(512GB)版本手機原價19,800元的套裝專案價,現在竟然直接降為0元!而且,如果你申辦的是1,399元的指定專案,iPhone 11 Pro(64GB)也可以用0元帶回家。如果選擇iPhone 11 Pro Max(512GB),搭配1,899元資費,綁約48個月,專案價也只要3,400元。 話說回來,今年9月剛上市的iPhone 12,台灣大也給大家帶來了超級優惠。只要申辦1,399元以上的資費,不論是哪種約期,iPhone 12手機都能折價1,600元,還有等值1,600元的momo幣可以拿,這個活動真是讓人無法抗拒啊! 不僅如此,中華電信也加入了這場年終搶市戰,推出了「4G、5G上網量加價購買一送一」的活動,讓客戶可以以更低的價格享受更多的上網流量。而遠傳電信則是祭出「聖誕跨年嗨翻天 年終犒賞領萬元」的優惠,申辦499/399/199任一方案,就能贈送friDay購物金、雄獅旅遊金以及遠傳網路門市購物金。 而在這場戰役中,台灣之星也不甘示弱,23日宣布5G用戶滲透率已達5%,用戶數超過10萬,這個成績可是相當亮眼呢!新申辦/攜碼用戶佔了62%,續約/升級用戶佔了38%,看來台灣之星的5G服務真的很受歡迎。他們2021年年中目標是挑戰10%的滲透率,約25萬用戶,這個目標似乎並不難達成。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亞太電信,他們最近也正式公布了5G網路,並且針對iPhone 12 Pro Max推出了舊機換新機的活動,購機價竟然是0元!這些優惠真的是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哪一家電信商好呢? 總之,這個聖誕節和新年,台灣的電信市場真的是好不熱鬧,許多優惠等著大家去挖掘。如果你正在考慮換新機,那麼這些活動絕對是你不能錯過的!
台灣大表示,這次主要針對申裝1,599元資費的用戶、綁約48個月 ,調降iPhone 11 Pro(512GB)版本手機,原本套裝專案價19,800元 ,直接降為0元。另外,申辦1,399元指定專案,iPhone 11 Pro(64 G)也同樣可以用0元入手,至於iPhone 11 Pro Max(512G)搭配1, 899元資費,綁約48個月,專案價3,400元。
今年9月剛上市的iPhone 12,台灣大也鎖定申辦1,399元以上資費 的用戶,不限約期、iPhone 12手機折價1,600元,另外加贈等值1,6 00元的momo幣,拱大5G門號申裝量。
中華電信則在歲末推出「4G、5G上網量加價購買一送一」,4G、5 G月租型客戶,購買計量型1GB/3GB/5GB,再加贈1GB、3GB、5GB等量 的流量兌換券,1GB最便宜69元起。
遠傳電信祭出「聖誕跨年嗨翻天 年終犒賞領萬元」,申辦499/39 9/199任一方案贈送friDay購物金5,000元、雄獅旅遊金3,000元、及 遠傳網路門市購物金2,000元。
台灣之星23日宣布,5G用戶滲透率達5%,以台灣之星目前245萬左 右用戶計算,5G用戶數已超過10萬,提前達標,其中,新申辦/攜碼 占62%、續約/升級占38%,2021年年中目標挑戰10%滲透率約斤25 萬用戶。
亞太電信也在最近正式公布,5G網路由遠傳電信提供,並針對iPh one 12 Pro Max推出舊機換新機,購機價0元。
台灣之星電信近年來不斷在數位服務上發力,剛剛(21日)宣布他們的行動App下載量已經超過了212萬次,年增長率達到四成。這個數字顯示出台灣之星在數位化道路上取得的顯著成果。在5G時代的大背景下,台灣之星認為,數據蒐集、分析與轉換的能力將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 自從成立以來,台灣之星就在銷售、服務和行銷方面整合了線上線下平台,為用戶提供一貫的便捷體驗。他們推出的台灣之星行動App,提供了超過50項自助服務,是台灣之星非常重視的數位平台。 進入5G時代後,台灣之星組織了橫跨十個部門的專業團隊,對於「個人化首頁推播」、「網路門市」、「客戶服務」與「myTSTAR會員中心」等四大面向進行全方位優化。他們還利用自行開發的CMP溝通管理平台,將用戶分為36個群組,提供個人化的資訊和服務。此外,為了應對5G商轉,台灣之星還推出了5G網路/熱點用量與免費升級體驗等用戶服務,並打造了「買東西商城」。 根據台灣之星的統計,他們的行動App下載量已經超過212萬次,年增長率接近四成。每日活躍使用人數(DAU)的年增長率更是高達六成。台灣之星透過數據力提升成交率,並增加用戶忠誠度,創造了倍數的商業價值。在大數據模型的幫助下,加值服務營收成長超過四成,用戶流失率也明顯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之星的大數據應用還獲得了國際認可。他們的「機器學習上的商機:帶動國際漫遊服務的崛起」項目,榮獲了商業創新指標獎項「ECI Awards國際艾奇獎」的銅獎。這個榮譽再次證明了台灣之星在數位服務領域的領先地位。
國際知名行動網路調查機構Opensignal最近發布了「台灣5G用戶體驗報告」,其中一個亮點就是遠傳電信在5G網速表現上獲得雙料冠軍!在「5G下載速度」這項指標上,遠傳以351.5Mbps的驚人速度領先群雄,而在「下載速度體驗 – 5G用戶」這項指標上,遠傳也以206.9Mbps的優異成績奪得頭名。
遠傳電信對於這次的表現相當自豪,他們表示,透過AI大數據分析來選址,並採用4G+5G全網優化技術,再加上頂級的魚肚80MHz頻譜,這些都是他們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遠傳的這些努力並非只是口號,而是實際的行動,他們的承諾就是要給用戶最優質的體驗。
報告的測量時間範圍是今年9月1日至11月29日,共有超過4萬4,000部測試裝置參與,樣本數量超過2.1億次。在「5G下載速度」這項指標上,遠傳的表現領先於中華電信和台灣大哥大,分別以254.2Mbps和236.5Mbps排在第二和第三名。而在「下載速度體驗 – 5G用戶」這項指標上,遠傳的表現則是台灣大哥大和中華電信的兩倍之多。
遠傳電信強調,基地台的選址比數量更重要,他們透過AI大數據分析,根據各個小區域的人流、App使用流量和用戶使用時間來規劃基地台網路建設。他們選擇愛立信獨家設備,並使用獲獎的「動態4G╱5G跨頻共享」技術,為用戶提供頂級的網路體驗。
遠傳電信還提到,他們的網路建設不僅是建設一座基站這麼簡單,而是會進行一系列的優化作業,確保用戶能夠享受到優質的網路服務。總經理井琪也宣布,遠傳5G用戶數量已經提前達標至30萬戶,5G基地台建設的人口覆蓋率也將在年底達到80%。
值得一提的是,遠傳電信還將技術全面支援2021台北跨年晚會,為用戶提供最佳行動網路服務。他們在市府前廣場和仁愛路四段的路燈上加裝4G與5G基地台,將提供跨年夜市府前熱區較往年多二倍的網路數據傳輸容量,讓用戶能夠順暢地分享跨年的喜悅。
台灣之星電信榮獲5G網速競賽佳績,下載速度表現亮眼!根據最新公布的5G網速調查報告,台灣之星的5G下載速度比4G快了約5倍,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這份報告是由專業調查單位所發布,顯示台灣5G建設雖然才剛滿半年,但已經能夠將下載速度提升至4G的5至10倍。在全球5G下載速度排名中,台灣以平均211.8Mbps的成績,名列全球第四,這實在是讓人驕傲的成績啊!
報告中提到,台灣之星的5G下載速度約為150.9Mbps,雖然不是最快的,但這個速度已經相當不錯了。特別是和遠傳電信的351.5Mbps、中華電信的254.2Mbps、台灣大的236.5Mbps相比,台灣之星的速度還是相當可觀的。
雖然台灣之星在5G可用率上略遜於台灣大,但這並不妨礙它在5G市場上的表現。此外,台灣之星在4G網路表現也相當出色,整體下載速度達到82.6Mbps,在眾多品牌中依然保持著不錯的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之星在這份報告中的表現,讓人看到了它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的电信業者,更是一個在5G市場上不斷進取、追求卓越的品牌。
總結來說,台灣之星在5G市場上的表現,無論是下載速度還是整體用戶體驗,都相當出色。這也讓我們對台灣之星在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相信它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台灣之星表示,台灣5G進行式,萬物互聯的未來雛形也愈加清晰,眼看使用者快速連結更多裝置與服務並產生巨量資料,數據蒐集、洞見分析與價值轉換的能力也,可預見將成為企業在新世代脫穎而出的重要關鍵。
台灣之星成立以來,在銷售、服務與行銷等方面整合虛實平台,為用戶打造便捷一致的體驗,推出台灣之星行動App,承載超過50項自助服務,是台灣之星非常重視的數位平台。
今年進入5G時代,台灣之星指出,投入橫跨十個部門的專業團隊人力,針對「個人化首頁推播」、「網路門市」、「客戶服務」與「myTSTAR會員中心」等四大面向用戶歷程進行全方位優化,並基於自行打造的CMP溝通管理平台導入大數據分析應用,以用戶生命周期、行為與輪廓將其細分成36群,提供專屬的個人化資訊與服務,更因應5G商轉,新增5G網路/熱點用量與免費升級體驗等用戶服務,打造「買東西商城」。
台灣之星統計,行動App累積下載量已突破212萬,年增近四成;而每日活躍使用人數(DAU)也是數位服務營運關鍵指標,目前年增率上看六成。
台灣之星積極透過數據力,提升成交率並增加用戶忠誠度,創造倍數的商業價值,在大數據模型助益下,加值服務營收成長超過四成,用戶流失率也明顯降低。
台灣之星大數據應用也傳捷報,以「機器學習上的商機:帶動國際漫遊服務的崛起」獲得素有全球電商奧斯卡之稱、商業創新指標獎項「ECI Awards國際艾奇獎」銅獎肯定。
遠傳表示,遠傳5G建設透過AI大數據分析選址,設備採用4G+5G全網優化技術,搭配頂級魚肚80MHz頻譜的優良DNA。報告顯示,遠傳5G「建設用心、服務貼心、體驗最順心」不只是口號,而是現在進行式的品牌承諾。
Opensignal「台灣5G用戶體驗報告」測量期間為今年9月1日至11月29日,共4萬4,000部測試裝置,樣本數超過2.1億次。報告指出,遠傳在「5G下載速度」以351.5Mbps領先,其次依序為中華電信254.2Mbps、台灣大哥大236.5Mbps、台灣之星150.9Mbps。
另一項關鍵指標「下載速度體驗–5G用戶」,是以目前5G用戶實際使用、包括使用到3G、4G、5G平均下載速度及連線時間的綜合體驗,遠傳以206.9Mbps奪冠,其次依序為台灣大142.8Mbps、中華電信127.5Mbps、台灣之星82.6Mbps。
遠傳表示,基地台選址的重要性較數量更高,遠傳透過AI大數據分析,根據小至村里的區域人流、App使用流量及用戶使用時間,規劃每一個5G基地台網路建設,並以愛立信獨家設備進行全島建設,一方面減少多廠商網路互容的複雜性,並使用愛立信獲獎的「動態4G╱5G跨頻共享」4G加5G全網優化技術,成功提供用戶頂級的頭等體驗。
遠傳指出,除在5G頻譜競標中取得頂級魚肚80MHz頻譜,網路建設更持續優化,每建設一座5G基站,就會進行「4G╱5G單站調整優化」作業,並依照建設進度,持續進行「小區域協調整合」、「中大區域叢集優化」等作業,確保客戶優質體驗,未來將用心建設,讓消費者享受5G極速飆網外,更能感受5G創新服務的體驗。
遠傳也將持續建設網路,總經理井琪日前宣布,遠傳5G用戶提前達標至30萬戶,5G基地台建設原定年底達人口覆蓋率50%,現也超前達55%,年底4,000台目標已完成,明年將增建4,000台,預估人口涵蓋率可達80%。
遠傳心5G也將以技術全面支援2021台北跨年晚會。遠傳表示,為讓跨年活動現場,與眾星同歡的遠傳用戶有最佳行動網路服務,將在市府前廣場、仁愛路四段的路燈加裝4G與5G基地台,提供跨年夜市府前熱區較往年多二倍的網路數據傳輸容量,跨年現場想打卡、直播、視訊通話,都能順暢透過網路與各方親友即時分享跨年的喜悅。
從全球評比來看,根據Opensignal於10月公布的「全球5G下載速度排名」,台灣以平均211.8Mbps名列全球第四。Opensignal表示,2020年1月台灣5G決標,3.5GHz和28GHz頻段的5G頻譜提供額外的無線容量,支持更高的行動資料需求、更多的行動網路用戶量以及更快的速度。
根據Opensignal於21日最新公布的「台灣5G用戶體驗報告」,遠傳在5G下載速度及5G用戶整體下載速度體驗兩個部份奪下雙冠王,遠傳5G下載平均速度351.5Mbps,其次是中華電的254.2Mbps、台灣大236.5Mbps,台灣之星150.9Mbps。遠傳這次在5G下載速度,領先中華電約97.3Mbps,由於中華電信一向是4G網速常勝軍,這次在5G首份測速報告被遠傳超前,備受關注。
在5G可用率部份,台灣大以26.5%領先遠傳電信的18.6%、中華電信的16.2%及台灣之星的14.8%,在5G可用率排名第一。
由於台灣5G仍在建設初期,5G用戶大部分時間仍連接4G網路,只有少數時間使用5G服務,綜合4G網路表現的5G用戶整體下載速度部分,遠傳達206.9Mbps,仍居第一,表現亮眼。台灣大142.8Mbps,中華電127.5Mbps,台灣之星82.6Mbps。
過去中華電信在4G的影音體驗、下載速度體驗和4G涵蓋體驗三項表現都最好,但這次在最新的5G行動體驗,卻看到不同的結果及表現。
這份「台灣5G用戶體驗報告」的資料收集期間為2020年9月1日至11月29日,測試裝置為4萬4,000部,測量樣本數超過2.1億次。由於亞太電信在10月22日才正式啟用5G服務,因此未納入這次評測。
5G時代已經到來,台灣的電信市場也迎來新一波的競爭格局。在這波競爭中,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透露了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對整個電信產業的影響。以下是他專訪的精彩內容:
賴弦五強調,在5G競賽中,電信公司要想勝出,必須擁有足夠的經濟規模或利基市場。對於台灣之星來說,擁有獨特的利基市場是其競爭優勢。他表示,台灣之星在未來的合作上將採取開放態度,並預計一年或一年半內將有明確的合作方向。
當被問及與遠傳和亞太電的合作,賴弦五表示,雖然亞太電最終選擇與遠傳合作,但台灣之星與台灣大或遠傳的合作可能性仍然存在。他認為,台灣之星與台灣大合作的可能性較高,其次是與遠傳合作,與中華電的合作則較為困難,但並不排除可能性。
關於合作時間點,賴弦五提到,過去電信市場的併購案多發生在頻譜競標或技術轉型時期。因此,台灣之星若與其他同業合作,應該在第二波5G頻譜競標前或競標後的一年內或一年半內最有可能發生。
賴弦五還提到,台灣之星是產業關鍵制衡力量,未來的賽局將決定電信版圖是“一大兩中一小”、“一大兩中”或“兩大一中”。若台灣之星與遠傳合作,將形成兩大一中;若與台灣大合作,則將是一大兩中。
對於5G用戶的成長,賴弦五預計,2021年下半年將有較大的成長。他指出,今年5G手機選擇性不多,主要依靠平價手機來推動5G市場的滲透。他還提到,除了手機終端,網路品質、5G應用和資費都是影響5G滲透率的因素。
最後,賴弦五表示,5G資費不會再降,因為5G頻譜及建設成本較高。他建議應該先調高4G資費,或者調降4G購機佣補及資費。他還提到,AR/VR等應用將在2023~2024年對5G市場產生影響。
台灣之星電信近期針對企業市場推出五年營收倍增計畫,目標將企業客戶市場的營收占比從目前的4~5%提升至2025年的15~20%。總經理賴弦五表示,由於中華電信在企業市場已佔有相當市占,台灣之星將聚焦於中小型企業市場,透過與不同廠商的合作,提供專業的5G服務,並扮演平台及中介軟體的角色。賴弦五強調,台灣之星在多個領域如物聯網、車聯網、智慧城市等已有良好發展,並看好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等領域的潛力。此外,賴弦五也提到,台灣之星將與中嘉擴大合作,並計畫增聘數百名5G關鍵人才,以應對未來業務的擴張。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透露,今年到明年將是公司資本支出的高峰期,預計資本支出將達50多億元,甚至更高。對於5G市場的布局,賴弦五表示,台灣之星目標在2021年達到270至280萬用戶,並在五年內努力擴充至400萬用戶。預計到明年底,5G用戶的滲透率將達到15至20%。台灣之星於8月推出的5G服務,採用「用到5G才付錢」的收費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戶。截至10月底,5G用戶數已超過5萬,雙11期間推出的優惠方案,使得5G用戶數量迅速攀升至10萬以上,其中新申辦和攜碼用戶佔比達42%。目前台灣之星總用戶數為245萬,5%的5G用戶滲透率已經提前達成目標。 賴弦五認為,5G用戶的成長速度將比4G緩慢,預計在2021年下半年會有較大的成長,但並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至於5G基地台的建設,台灣之星今年將在六大都市人口密集地區覆蓋50%,並在2021年加大資本支出,2022年則與2021年相當。賴弦五強調,台灣之星不會與電信三雄競爭5G基地台建設數量,將根據整體5G市場發展情況進行調整。他認為,終端產品、網路覆蓋、資費和應用是影響5G用戶成長速度的關鍵要素,台灣之星作為「利機型運營商」,將提供用戶足夠的網路建設,讓用戶感受到滿意的服務。
壯大經濟規模 強尬中華電
問:整個5G競賽這一局,真正勝出的關鍵為何?
答:在傳統電信市場,勝出就是要有規模、要不就是要有利基市場 、就像台灣之星。對電信三雄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經濟規模要夠大, 目前中華電居於領先,同業若無經濟規模很難跟中華電有效競爭,即 使在B2B企業用戶市場,中華電也最具競爭力。
問:遠傳與亞太電合作之後,市場關注台灣之星與台灣大未來是否 有合作可能?
答:大家自然地認為會,我也認為這是非常合理的,但先前業界盛 傳亞太電與台灣大合作可能性高,但亞太電最後選擇了遠傳,而從市 場競爭態勢看,台灣之星確實比較有可能與台灣大合作,第二個可能 是與遠傳合作,第三可能與中華電、只是比較難,但也很難排除可能 性。
問:什麼時間點會做出決定?
答:從過去電信市場出現的併購案,威寶出售股權、亞太電賣給鴻 海,都是在頻譜競標或3G轉4G時。遠傳入股亞太電是在4G轉5G時,所 以台灣之星若與其它同業合作,應該在第二波5G頻譜競標前或競標後 的一年之內或一年半之內最有可能發生 ,主要牽涉後續網路投資, 若在競標之前談妥,一者可節省成本,再者從新技術發展及應用也可 以發揮最大效果。
明年H2 5G用戶有望大成長
問:台灣之星動向會牽動電信產業競局嗎?
答:台灣之星是產業關鍵制衡力量,也是未來賽局裡面的關鍵角色 ,影響未來電信版圖出現一大兩中一小,一大兩中,或兩大一中的賽 局,在這個賽局下,中華電信依舊會是最大業者,但若台灣之星與遠 傳合作,就會變成兩大(中華電、遠傳+亞太電+台灣之星)一中, 若台灣之星與台灣大合作就會是一大兩中(中華電、台灣大+台灣之 星、遠傳+亞太電)。
問:5G用戶快速成長的時間點,會是什麼時候?
答:2021年下半年會有比較大的成長,今年5G手機選擇性不多,雖 有OPPO等1萬元左右的新機上市,但選擇性仍少,而靠iPhone、三星 等旗艦機種創造比較高的5G市場滲透率是比較難的,換言之,5G用戶 滲透率仍要靠平價手機,尤其平價手機仍以大陸品牌扮演重要力量, 但因目前兩岸關係,中國品牌手機已不像過去那麼積極在台上市,而 hTC或ASUS、Sony的手機市占又比較小,這種情況今年底或明年第一 季都不會有大改善,一直要到明年下半年更多中價位或更低價位5G手 機出現才有可能。
問:除了手機終端,還有那些因素影響5G滲透率?
答:網路品質涵蓋要做到消費者有感、5G應用要到位、5G資費要能 讓4G用戶有意願升級時,5G市場也才會更快成長。
電信三雄 無意打5G價格戰
問:5G資費有可能再降嗎?
答:從全世界來看,台灣的5G資費確實是很便宜,況且5G頻譜及建 設成本比4G及3G高很多,直接調降5G資費、電信三雄並不願此時進入 價格戰,因此解決5G問題得要省思4G資費在499雙飽之後是不是普遍 過低了,我認為應該先調高4G資費,而且應該在2019年就先做,或者 調降4G購機佣補及資費。
問:那些應用會驅動5G用戶成長?
答:用AR/VR欣賞球賽,其它像雲端遊戲、自駕車,這些用4G就不 大行,但AR/VR應用不會在2021或2022年,而是在2023∼2024年才會 被消費者普遍接受,因為軟體或硬體必須做到讓消費者很輕鬆的使用 。屆時,關鍵就不是付不付得起1,399元月租,而是付1,399元有沒有 那個價值,我認為,等到2023∼2024年5G相關應用出來一些,就會支 撐5G的資費價格。
美國北卡州立大學電機工程碩士畢業後,賴弦五曾在貝爾實驗室工 作,回台後第一個工作是在1989年到東訊公司上班。東元投標2G執照 時,由他負責2G投標計畫,並在1997年代表東信參加2G投標面試,並 在東信拿下第一張2G執照時負責東信行銷、業務、客服三部門業務, 2000年1月離開東信電訊。
2000年正是全球網際網路最熱鬧的時候,賴弦五成立了一家電子商 務公司,不到五個月即面臨網路泡沬化,台灣固網邀請他2000年6月 加入,一直到2006年3、4月,他以台固資深副總資歷派任富洋媒體( 目前的台灣大旗下台灣大寬頻有線電視)擔任執行長,2007年8月接 任台灣大商務長,2011年1月擔任台灣大總經理,2014年1月離開台灣 大,並於3月2日擔任台灣之星總經理。
擁有長達31年的電信經驗,賴弦五最大的興趣就是看書。「看書是 最便宜、最廉價的興趣」,賴弦五不一定每周逛書店, 但每個月固 定去書店買書,「現代人習慣看新聞、看雜誌、看電視,但個人的意 見及想法常會被人左右」,看書就不一樣,每一本書都是作者花了很 多心思、精神及經驗所累積出來的精華,可能是作者廿年思維的展現 ,可以提供讀者很多寶貴的洞見。
他特別推薦最近讓他讀過很有心得的幾本書,「No rule rules: (零規則),是Netflix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里德.海斯汀(Reed H astings)的新書,談到Netflix如何從DVD租借公司成功轉型為新媒 體平台,以及Neflix的文化及管理模式,「Gods of management:T he Changing Work of Organizations」也是談組織管理方法,賴弦 五認為這兩本書裡很多洞見,能給予專業經理人經營管理上很多啟發 。
「Has China Won?:The Chinese Challenge to American Prim acy」(中國贏了嗎?挑戰美國的強權領導),主要談論中國的興起 。「巨頭的詛咒」、「Winners Take All」(贏家全拿)、「 TheG reat Game:Story of the First Oil War」,都是他最近讀完後認 為寫得非常好的書。
「我很喜歡看書,不管是歷史、政治、經濟、管理、或商業領域的 書」,賴弦五認為,廣泛涉獵不同領域的書籍,不管是對個人思維、 經營管理還是公司策略都是一個很好的訓練。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表示,中華電信因政府持股比例高,在企業 客戶市場已搶下很大市占,對台灣之星來說,較難切入大型企業客戶 市場,因此,台灣之星5G企客策略將聚焦在中小型企業,靠結盟不同 廠商提供企業需求的服務,扮演5G平台及中介軟體角色。例如台電的 智慧電表,電信三雄單獨競標,台灣之星則是與斯其大合作參與競標 ,之後再由台灣之星提供無線通訊及平台管理機制。
賴弦五強調,台灣之星目前在物聯網、車聯網、智慧城市、家庭醫 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辦公、智慧能源、智慧製造、VR、及 資安應用等24個領域發展有成,尤其看好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 路燈及智慧製造等領域未來發展潛力。VR應用在家庭及智慧醫療,因 為台灣之星與中嘉結盟關係,也列為重點發展項目。
行政院規劃最快兩年內釋出4.8∼4.9GHz頻段做為企業申請專網的 專頻使用,賴弦五認為,該頻段的競標規則目前並不明朗,台灣之星 暫無參與競標的規畫,但若該頻段的頻譜標金不用錢或提供了很多優 惠,沒道理不去標,但若企業專網的價金與5G首波頻譜競標金額同樣 高,就得慎重考慮,但他也提醒政府對於4.8∼4.9GHz頻譜釋出應多 方考量頻譜的價值的公平公正性,畢竟五大電信公司付出1,421.91億 元的標金而且後續每年還要繳交頻率使用費,若4.8∼4.9GHz頻段僅 需負擔頻率使用費而不用付頻譜本身的價金,除有補貼特定公司、犧 牲了電信公司利益之虞,還可能重蹈WiMAX覆轍,政府應該想清楚。
何況,台灣電信市場競爭激烈,企客市場的利潤根本已經殺價至幾 乎沒什麼利潤可言,各大電信公司幾乎都用消費客戶市場的利潤彌補 企客市場的薄利。
在中嘉大股東達勝集團入股台灣之星之後,雙方除了合作推出有線 電視收視費綁行動上網吃到飽的匯流資費之外,賴弦五透露,2021年 一月會與中嘉擴大合作,而台灣大與凱擘目前的合作方式,會是雙方 未來最好的參考範例。不管是建構5G AR/VR環境或運動賽事的智慧 場館,很多5G具體應用都與大數據、物聯網等5G智慧應用發展有關, 這些智慧應用最關鍵的就是大數據、VR/AR、及軟體人才,賴弦五表 示,台灣之星未來在5G關鍵人才,每年都會有計畫的增聘數百人,同 時擴增雲端、邊緣運算、行銷人力,以因應未來業務擴張需求。
至於5G用戶目標,賴弦五說,台灣之星2021年以達到270∼280萬用 戶數,五年內拚400萬用戶為目標,明年底5G用戶滲透率將達15∼20 %,擁有足夠5G用戶時,台灣之星就會加快5G網路建設速度。
台灣之星8月5G開台至今,首創「用到5G才付錢」的收費機制,10 月底約有5萬多的5G用戶數,雙11檔期祭出5G月租299元不限速上網吃 到飽,加辦第二門半價149元同享5G不限速吃到飽,累計至今5G用戶 數已衝高至逾10萬用戶,其中新申辦/攜碼占整體42%。台灣之星現 有245萬行動用戶,年底5%的5G用戶滲透率已確定提前達陣。
長期來看,賴弦五認為,5G用戶成長速度會比4G慢一點,比較大的 成長時間可能是2021年下半年而不是現在,對台灣之星而言,5G用戶 將逐季成長,但不會爆發式成長,賴弦五說「爆發成長的轉折點還沒 有到」。
至於5G基地台的建設規畫,賴弦五說,台灣之星今年會在六都人口 密度廣的地區達到覆蓋50%,2021年資本支出高一點,2022年與202 1年差不多。
賴弦五強調,台灣之星不跟電信三雄拚5G基地台建設數量,5G建設 速度會看整體5G市場發展狀況隨時調整,2021年下半年5G市場預期比 目前好,關鍵在於終端、網路覆蓋、資費及應用四個要素決定5G用戶 成長速度,台灣之星界定為「利機型運營商」,可以說是「四星級旅 館做商務客」,相較電信三雄拿到60∼90MHz,台灣之星畢竟只拿到 40MHz頻寬,但電信資費相較電信三雄低,所以網路建設速度不會像 電信三雄那麼快,但一定會讓用戶覺得很夠用。
今、明年是台灣5G電信業界展開合縱連橫的關鍵時刻,台灣之星被視為下一個業界結盟的關鍵角色。總經理賴弦五表示,他們抱持開放態度,重視提升價值,2021年將全力衝刺業務和建設,目標是讓5G用戶數達到15%,資本支出預計60億元,創下歷年新高。
台灣行動用戶普及率已經超過125%,作為小業者的台灣之星,在5G開台時,賴弦五立下目標,希望在2025年將用戶數從240萬增至400萬戶,個人用戶營收要倍增。雖然外界對這個高目標有些懷疑,但賴弦五以過去6年的成長經驗為例,強調他們的目標並非空想。
賴弦五透露,六年前台灣之星4G開台時,用戶數只有90萬,但到了今年11月已經突破250萬戶,其中5G用戶有10萬戶。這6年間,用戶淨增160萬戶,顯示400萬戶的目標並非不可達成。
為了達到營收倍增的目標,賴弦五認為需要靠用戶數和平均帳單金額雙向成長。目前平均帳單金額約380元,預計2021年會有所下滑,但從2022年至2023年開始將呈現成長趨勢。
賴弦五預測,明年下半年到2022年,5G用戶數將慢慢起飛,市場將更加活絡,競爭也將趨於穩定。他認為,合理的價格和補貼,以及應用的發展,將是營收獲利轉為成長的關鍵。
賴弦五指出,今年5G滲透率為月租戶的5%,預計明年總用戶數將達到270萬至280萬戶,5G滲透率可達月租15%(約32萬戶)。
明年是5G建設的關鍵年,賴弦五表示,往年資本支出約40億至60億元,明年將以5G為主,投入60億元建設行動網路,創下歷年新高。
台灣之星也積極拓展企業客戶市場,賴弦五說,未來3年企業客戶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10%,貢獻用戶比重從目前的低於5%提升到20%,並將深耕企業客戶市場。
賴弦五強調,不管未來是結盟還是被併購,他們都將持開放態度。無論是獨立存在還是與其他業者合作,關鍵在於提升自身價值。他相信,台灣之星的體質越好,就愈有價值,即使主動權在別人手中,決定權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上。
2020年對台灣來說是5G元年,也是電信市場版圖變革的關鍵時刻。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在這個節點上強調,雖然有人認為小電信業者會因為市場競爭而退場,但他卻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小電信業者並不會消失,反而有機會在市場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賴弦五提到,過去20年來,無論是2G、3G、4G還是5G,電信三雄的市占率始終屹立不搖。但是,小電信業者卻有機會成長,因為價格競爭不再是唯一出路,只有透過合縱聯盟與併購,才能夠在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
賴弦五進一步分析,目前各家業者都在大舉投資5G網路,但由於成本高昂,過多的網路建設將導致2021年電信三雄的獲利持續下滑。因此,他認為遠傳與亞太電信的結盟只是產業結盟的開端,未來市場將不再是「三雄鼎立」,而是會形成「一大兩中」或「兩大一中」的格局。
對於台灣之星而言,賴弦五表示公司持有40M頻譜,這讓台灣之星有足夠的獨立性。他相信,只要能夠確保網路建設、頻譜和用戶數都能夠達到符合客戶需求的CP值,台灣之星就有能力在市場中生存並發展。
賴弦五還提到,對於結盟和合併,台灣之星採取開放態度,但同時也確保了自己的獨立性。他認為,2021年是合併紅利的一年,但即使到了2022年,合併的綜效仍然存在,只是效果會有所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