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麗偉公司新聞
三三青年會,可以說是三三會的「次團」,2015年,因三三會創辦人江丙坤有感於「這是個年輕人的世代」,為讓國內更多青年企業家參與,由理監事會決議成立「青年會」,當時,台隆集團董事長黃教漳與康舒新董座許介立分掌正、副會長。
2018年,三三會進行改選時,當時分任三三會副會長許勝雄與青年會副會長許介立(許勝雄獨子),分別被推舉為「大、小」會長,而時任青年會長的黃教漳,則轉進三三會的理監事會。
有趣的是,當時被鎖定為新增青年會副會長人選的林嘉佑,其父親就是當時擔任三三會副會長的林伯豐,也就是說,當時「上陣父子兵」的不只是許勝雄父子,還有林伯豐父子。
2021年,三三會「大、小」會長再次改組,許勝雄決定不續任,由林伯豐接掌會長,同時,許介立也轉進理監事會,三三會核心幹部透露,未來林伯豐卸任時,不排除安排林嘉佑由青年會轉進理監事會。
而18日的改選,新的理監事成員中,就有四位是「青年會」成員,除了黃教漳、許介立外,還有新光金控總經理吳欣儒、德鎂實業負責人江俊德,在總計18位理監事席次中,不算少數,除顯示青年會的成員在理監會中角色逐漸吃重外,也頗有「一棒接一棒」的傳承意味。
事實上,2018年、2021年,工商協進會、工總進行改選後,理監事會「年輕化」是共同的特色,三三會18日的改選,理監事成員平均年齡也大幅向下修正,顯示工商團體走向年輕化的世代即將來臨。
有併購大王之稱的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過去十多年來,靠併購快速擴張事業版圖,不單只是躋身全球第三大工具機集團,也是台灣工具機業年營收唯一突破500億元的集團。
朱志洋期望家族成員及專業經理人共治,仿效台塑集團的七人小組模式,但是家族成員不超過三分之一。
朱志洋育有一子一女,去年全面展開接班布局,長子朱昱維目前常駐大陸,掌管大陸、台灣、韓國及歐洲等市場工具機事業,並擔任大陸杭州友佳、台灣友嘉及友迦工業等公司董事長;
此外,女兒朱姵穎接掌友嘉實業董事,去年接佳鎂科技董事長;女婿黃威翌接杭州麗偉董事長、台灣麗偉董事長兼總經理。
朱姵穎指出,友嘉集團大陸及海外營收占比約八成,過去父親為管理事業,搭機往返兩岸及海外,雖然長年都有接班規劃,直到去年疫情爆發後,才長駐台灣,朱志洋會與她、她先生、兄長四人一起到商周上課,也認識不少企業界第二代,彼此擦出更多火花,父親也比較瞭解第二代的想法,尤其,去年台灣爆發疫情,朱志洋理解企業數位轉型的需求,且由年輕一代推動更為容易。
朱姵穎坦言,去年接下佳鎂科技董事長,但公司有重大決策,她還是會向大老闆報告,請父親指導且放心給予支持。
東台集團董事長嚴瑞雄育有二女一男,大女兒嚴琳曾任東台董事長特助,結婚後轉任關係企業擔任主管;兒子嚴賦2019年10月進入東台擔任總經理特助磨練,姪女東台協理兼發言人嚴璐去年出任東台董事,頗有接班架式。
台中精機集團董事長黃明和安排大女兒黃怡穎、大女婿陳光柏兩人出任董事長特助、二女婿鄭生同及獨子黃獻彬都擔任總經理室高專。
除此之外,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早在近幾年陸續將上銀、大銀董座分別交給獨子卓文恒、二女兒卓秀瑜。
【台北訊】近期,台北國際工具機線上展開幕,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台中精機、上銀、東台及友嘉等台灣知名工具機廠仍然積極參與,並將目光投向大陸市場,尋求新的商機。根據台灣貿易協會的數據,線上展前兩天的三大買主國分別是印度、泰國和越南,而美國、印尼和土耳其的買主數量也呈現快速增長。 在眾多參展廠商中,台中精機、東台、友嘉、永進、台灣麗偉及心源等指標性廠商受到的關注度較高。尤其是對於CNC車床、五軸立式加工機車床主軸等產品,參觀買主的興趣相當濃厚。這些買主的軌跡也都被紀錄下來,方便廠商後續追蹤和跟進。 不僅如此,貿協還在線上展期間舉辦了線上採購洽談會,吸引了來自新興國家的許多買主參與,預期將為台灣工具機產業帶來更多的商機。 由於疫情影響,台北國際工具機實體展延後舉行,但北京國際機床展仍然按計劃於4月12日至16日舉行。今年台灣共有台中精機、永進、友嘉集團、東台、協鴻、台灣瀧澤、高鋒、上銀、邁翠斯及銀泰等73家工具機廠及零件業者報名參展。根據機械公會的統計,台灣工具機業者今年參加北京機床展的攤位總面積達到4,208.25平方米,雖然比去年減少了近4,900平方米,但依然顯示出廠商對於市場的熱情和信心。
貿協表示,台北國際工具機線上展首二日前三大買主國分別是印度 、泰國、越南,美國、印尼、土耳其買主數也急速成長。主辦單位透 過後台數據掌握這次線上展資料,台中精機、東台、友嘉、永進、台 灣麗偉及心源等指標性工具機廠瀏覽率較高。其中,參觀買主對於C NC車床、五軸立式加工機車床主軸等產品最感興趣,買主軌跡也都同 步紀錄,方便廠商後續追蹤、跟單。
貿協指出,連續二日辦理線上採購洽談會,發現今年不少新興國家 買主參與,預期將帶動不少商機。
新冠肺炎疫情,雖造成台北國際工具機實體展延後舉行,不過北京 國際機床展卻依計畫於4月12日∼16日登場。今年台灣計有台中精機 、永進、友嘉集團、東台、協鴻、台灣瀧澤、高鋒、上銀、邁翠斯及 銀泰等73家工具機廠及零件業者報名參展。機械公會匯總統計,台灣 工具機業者今年參加北京機床展使用攤位合計4,208.25平方米,比2 019年121家廠商參展、使用近4,900平方米減少。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於7月16日在台中五星級飯店盛大舉辦「工具機口罩國家隊感恩會」,對在疫情緩解期間挺身而出的前線英雄們表達感謝。這場宴會不僅是對英雄們的慰勞,也是對他們在極限挑戰中展現的專業與團結精神的肯定。會員們在公會的號召下,自發組成快速反應團隊,利用工具機業的專業技術,成功擴充口罩設備產能,將原定超過半年的工期縮短至40天,展現了台灣製造業的驚人速度與效率。 工具機口罩國家隊的成員來自29家企業,包括哈伯精密、台灣瀧澤、東台精機、東捷科技、靄崴科技、永進機械、亞崴機電、程泰機械、上銀科技、大銀微系統、台灣引興、普森精密主軸、協易機械、三鋒機器、東培工業、慶鴻機電、盈錫精密、高明精機、友嘉實業、台灣麗偉、德大機械、鍵和機械、新穎機械、高鋒工業、嵩富機械廠、凱柏精密機械、吉輔企業、崴立機電、大立機器等。這些廠商不僅展現了高度的社会責任感,也證明了台灣製造業的實力。 在這場感恩會上,政府相關高層及經濟部、工業局長官親臨頒發榮譽,向這群英雄們表示敬意。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表示,他們的貢獻不僅對於國內疫情控制有著重要影響,同時也為經濟振興帶來正面作用。這場感恩會不僅是一場宴會,更是一場對英雄們的致敬,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肯定。
在2月初全國因恐口罩數量欠缺之際,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會員在公會號召下自動自發組成快速反應團隊,以工具機業的專業製造技術,支援政府擴充口罩設備產能92條產線,將原本超過半年的工期縮短為40天,提前交機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在支援期間,29家工具機國家隊的前線作戰英雄,為了確保順利交機,日夜趕進度,卻甘之如飴,同心協力,不分彼此,就是為了早日完成口罩設備產線,以達到安定民心。
工具機口罩國家隊廠商成員包括哈伯精密、台灣瀧澤、東台精機、東捷科技、靄崴科技、永進機械、亞崴機電、程泰機械、上銀科技、大銀微系統、台灣引興、普森精密主軸、協易機械、三鋒機器、東培工業、慶鴻機電、盈錫精密、高明精機、友嘉實業、台灣麗偉、德大機械、鍵和機械、新穎機械、高鋒工業、嵩富機械廠、凱柏精密機械、吉輔企業、崴立機電、大立機器等29家企業。
政府給予這團隊「工具機口罩國家隊」之榮耀,在媒體曝光後社會各界感謝函紛紛寄達公會及各家公司,字裡行間的鼓勵及感謝,也是團隊能超前完成作業最大的動力來源。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表示,在國內疫情穩定控制與經濟振興之際,為向全體「工具機口罩國家隊」英雄表達感謝,特別親邀府院高層、經濟部及工業局長官一同頒發見證,希望能讓每位支援的前線英雄感受到滿滿的感謝與榮耀。
工具機公會彙總有哈伯、靄崴、東台、東捷、程泰、亞崴、上銀、 大銀、永進、台灣引興、普森、協易機械、三鋒、東培、大立、吉輔 、盈錫、高明、凱柏、嵩富、新穎、友嘉、源潤豐、德大、慶鴻、泓 鉅、健和、高鋒、台灣麗偉、徠通、崴立、大光長榮及先鎰等34家工 具機廠及零件業,組成口罩國家隊,從2月10日∼3月5日只花25天就 完成政府出資第一階段60條口罩生產線,第60條產線昨日下線。蔡英 文由經濟部長沈榮津陪同前往視察,也為工具機國家隊加油打氣。
許文憲、台灣引興董事長王慶華及現場指揮官台灣瀧澤總經理戴雲 錦均表示,政府出資新增30條產線,工具機口罩國家隊會挺到底,新 增產線預計3月20日可悉數完成。許文憲指出,第一階段60條口罩生 產線花25天,工具機國家隊總計投入1,600人次,加上法人支援,超 過2,000人次,這些人手都是工具機業的精英,很難用錢量化計算。 工具機業者只希望完成口罩生產線交到口罩工廠,讓口罩日產量盡快 拉升至千萬片。
許文憲指出,這次疫情凸顯口罩雖是低附加價值產品,卻足以穩定 民心。他昨日也當面向總統建言,希望政府重新檢討產業政策,未來 對穩定民心的產業或足以危害國家安全工業,都必須留在台灣,要留 住台灣製造業。蔡總統回覆政府都有在規劃,政府支持工具機及推動 國機國造,這些產業都要留在台灣。
工具機業獲知後均表示「鬆了一口氣」。業界說,台灣工具機產業同時面臨美中貿易戰及反傾銷調查,可說是「腹背受敵」,如今美中貿易談判順利,大陸又決定延長反傾銷調查期限,雙重危機暫獲解除。
不過,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秘書長黃建中仍提醒,大陸商務部僅說將調查期限延長六個月,「但在這段期間是否會有初判,仍不得而知」。
業界分析,大陸商務部所說的「此案情況複雜」,可能是目前美中貿易戰談判正如火如荼展開,大陸方面將心力集中在談判作業上,因此決定延後調查期限。
據了解,大陸商務部原訂今年9月初要派員來台調查,但美中貿易戰一波三折,調查作業臨時喊停。有業者認為,台灣正值總統選舉,不排除陸方也是基於避免節外生枝的考量,因此才將調查期限延後。
大陸商務部是在去年10月16日宣布,針對原產台灣的立式加工中心機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初步被「點名」的台灣廠商原有五家,包括東台、台灣麗偉、台灣麗馳、永進及力勁。最後有43家業者向大陸商務部登記參加調查,並有部分業者列入第二階段抽樣調查對象。
除了台灣之外,日本也有發那科、兄弟工業及牧野銑床製作所等三家公司入列。
友嘉集團近年陸續併購美國SMS,德國MAG、HESSAPP、VDFBOEHRINGER、WITZING&FRANK、IMAS、MODUL,義大利SIGMA、JOBS、RAMBAUDI、SACHMAN,瑞士PFIFFNER、日本池貝、SNK及韓國DMC等超過20個品牌工具機廠,目前全球擁有37個工具機品牌、50個生產基地,躍升為全球最大立式加工中心機集團。
朱志洋表示,旗下友嘉及台灣麗偉兩家台灣工具機廠,已獲得德國MAG、HESSAPP、BOEHRINGER,及義大利SIGMA及JOBS五品牌工具機廠技術授權及移轉,目前開始小批量試產五軸立式加工中心機、五軸龍門、臥式加工機及車銑複合機等機台,預計明年正式量產,跨足過去未涉獵的航太及汽車產業高端及大型設備製造領域。
友嘉這次在歐洲工具機展也展出掛上FFG及MAG雙品牌的臥式加工中心機、與JOBS合作的五軸龍門,還有台灣麗偉獲BOEHRINGER技術授權的車銑複合機。
朱志洋指出,台灣麗偉向中科管理局租地興建中科一期新廠,投資金額超過10億元,預計10月底或11月初啟用,將會生產BOEHRINGER車銑複合機。朱志洋表示,友嘉及台灣麗偉導入德、義五個品牌工具機在台灣量產,在新產品、新客戶及切入新市場,明年營運肯定比今年好。
投資台灣事務所表示,截至目前有134家廠商響應回台投資方案,累計投資金額逾5,841億元,將帶來5.14萬個本國就業機會。投資台灣事務所張銘斌表示,未來這二周很有機會破6,000億元大關,預估年底可到位金額約1,900億元。
近期排隊候審台商回台件數雖只剩20多家,主因有些台商適用根留台灣加速投資台灣方案,有些適合中小企業加速投資方案,經部檢視盤點,協助企業採不同優惠方案,因此排隊待審件數明顯減少。
本周台商回台受矚的是,台灣紙業龍頭永豐餘回台投資,永豐餘是大中華最大紙器供應商之一,由於中國禁廢令及貿易戰干擾終端需求,中國各廠產、銷雙雙不利,加上下游客戶陸續將生產重心移回台灣,為配合客戶轉移供應鏈,斥資超過14億元新增智慧化設備提升台灣產能,招募62名專業人員。
而合盈光電為全球第三大車用鏡頭廠,為因應貿易戰衝擊,將投資逾20億元於台中科擴建新廠房,可帶來328個本國就業機會。聯嘉光電則為特斯拉(Tesla)Model3供應商之一,為分散貿易戰風險,將投資約24億,在竹南科學園區總部增建第二棟生產大樓與研發中心。
在根留台灣加速投資行動方案上,本周會議通過經營「高階覆晶薄膜IC基板」的易華電子及深耕線材扣件震南鐵線兩件投資案,共投資32億元,帶來79個本國就業機會。
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通過國紡企業、世祥汽材、瑞昌彩藝、名力精密鋼模、青鋼應用材料5家中小企業加速投資44億元,帶來261個本國就業機會。累計27家廠商通過申請,總計將投入逾179億元,帶來1,533個本國就業機會。
截至目前,經濟部已通過134家廠商回台投資案,累計投資金額逾5,841億元,帶來51,494個就業機會。
經濟部表示,昨日獲通過永豐餘工業用紙生產基地遍及台灣、中國大陸及越南各地,由於大陸禁廢令及貿易戰干擾終端需求,該公司在大陸各廠產銷皆不利,加上下游客戶陸續將生產重心移回台灣。為配合客戶轉移供應鏈,將投資超過14億元新增智慧化設備提升在台產能,將招募62名專業人員。
經濟部表示,合盈光電是國內外車用影像產品首屈一指合格供應商,鏡頭年產量多達千萬顆,是全球第三大車用鏡頭廠。因應貿易戰衝擊降低風險,將投資逾20億元於台中科學園區擴建新廠房,投入配備瞬時影像清晰系統(ICVS)的各類型攝影機新產品,以提供高品質、高附加價值AI人工智慧的影像視覺產品為目標邁進,預計可帶來328個本國就業機會。
Tesla Model 3供應商聯嘉光電為北美知名LED車燈元件及模組供應商,亦是全美前五大LED節能號誌燈供應商之一。為分散貿易戰風險,滿足終端客戶移轉產線要求,將增加投資在竹南科學園區總部增建第二棟生產大樓與研發中心,以車用LED燈模組與超高亮度、高功率發光二極體元件為主,並將開發Mini LED顯示屏用於汽車儀表與大型LED Display,將可帶來472個本國就業機會。
屬友嘉集團旗下的台灣麗偉電腦機械,經濟部表示,因終端客戶有70%產品都受貿易戰高關稅影響,尤其以汽車及船舶零部件與航太零件影響最大,為因應貿易戰衝擊及未來技術升級擴產需求,將投入5億元在中科后里七星園區建造智能工廠,招募36名專業人才。
友嘉集團朱總裁透露,今年對台灣工具機產業來說可是大變革的一年。旗下品牌,像是友嘉、台灣麗偉等,與德國MAG等知名廠商攜手合作,推出高階工具機,這些產品已經獲得了德國寶馬、賓士和奧迪等汽車大廠的認可,讓台灣成為亞洲唯一能夠打入歐洲高階汽車生產設備供應鏈的廠商。 朱總裁提到,友嘉集團旗下的勝傑過去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但於去年底將廠房出售並遷至苗栗,與關係企業松穎共用廠區,去年營收成功突破2.37億元,實現轉虧為盈。 不僅如此,台灣麗偉也在積極尋找新廠區。今年初,麗偉以新台幣18億餘元將台中廠出售給大立光,並獲得中科的支持,將一、二期總計23,444坪土地租給台灣麗偉,預計最快5月底搬入新廠。台灣麗偉不僅會繼續生產立式及臥式加工中心、車床及車銑複合機等傳統產品,還將生產更高階的臥式車床、高端車銑複合機、立式車床等工具機。未來一、二年,台灣麗偉還將投資10億元以上建立新廠,並預計勝傑等關係企業也將進駐。 朱總裁強調,友嘉集團近年來陸續併購了德國MAG、Boehringer、美國SMC、義大利Sigma、Rambaudi、Jobs等工具機廠,與台灣麗偉、友嘉、松穎及勝傑等台灣工具機廠進行技術合作,生產高端工具機,這些產品將應用於汽車、航太、醫療、軌道運輸及風力風電等產業。預計9月16日在德國漢諾威舉行的歐洲工具機展將正式展出台灣的生產成果,產品平均單價預計將提升二到三倍。 對於未來的發展,朱總裁充滿信心,預計2020年友嘉集團兩岸工具機生產製造營收可達新台幣130~140億元,年成長30%~40%。而2021年將迎來爆發性成長,年增幅至少70%,達180億元以上,這還不包括歐洲、美國、日本及韓國等地工廠生產的工具機銷往全球的部分。
朱志洋指出,友嘉集團旗下勝傑虧損多年,於前年底出售廠房遷廠至苗栗,與關係企業松穎共用廠區,去年營收增加至2.37億,轉虧為盈。
考量與德國Boehringer、Hessapp及美國SMC等工具機品牌技術合作,台灣麗偉覓地找新廠。今年元月,麗偉以新台幣18億餘元出售台中廠給大立光,並獲中科首肯將一、二期總計23,444坪土地租給台灣麗偉,最快5月底搬廠至中科。台灣麗偉除維持原本立式及臥式加工中心、車床及車銑複合機等產品外,也將生產臥式車床、高端車銑複合機、立式車床等高階工具機產品,未來一、二年將斥資10億元以上建新廠,勝傑等關係企業未來也會進駐。
朱志洋指出,友嘉集團過去幾年陸續併購德國MAG、Boehringer、美國SMC、義大利Sigma、Rambaudi、Jobs等工具機廠,將與台灣麗偉、友嘉、松穎及勝傑等台灣工具機廠技術合作,生產高端工具機,可應用在汽車、航太、醫療、軌道運輸及風力風電等產業,預計9月16日在德國漢諾威舉行歐洲工具機展正式展出台灣生產成果,產品平均單價會比目前提升二到三倍。
朱志洋表示他有信心,2020年光友嘉集團兩岸工具機生產製造營收可達新台幣130∼140億元,年成長30%∼40%,2021年會爆發性成長,年增幅至少70%、達180億元以上,且不含歐洲、美國、日本及韓國等地工廠生產工具機銷往全球部份。
大立光昨天宣布,成功取得友嘉集團旗下台灣麗偉位於台中工業區的7,382坪土地。這筆土地的取得,對大立光來說,是近年來在全球化布局上的一大步。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友嘉集團在過去兩年內,第二次將廠房土地釋出給大立光,總釋出土地面積已超過1.15萬坪。 回顧友嘉集團的行動,前年它已將旗下子公司勝傑在台中工業區的4,200坪廠房出售給大立光。而此次處分台灣麗偉的7,382坪廠房,更是為友嘉集團帶來了18.23億元的進帳。 不僅如此,大立光的總經理朱志洋近幾年來,積極推動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他陸續併購了義大利JOBS、德國MAG、瑞士Pfiffner、日本SNK、韓國DSK等國際知名大廠。目前,大立光的工具機事業群已累計擁有37個品牌、50座生產基地,躍升為全球前三大工具機集團之一。
大立光公司近期不畏市場寒流,再度展現雄心,宣布斥資18億元購入台中土地,這一舉動讓業界對其未來發展充滿期待。這塊土地與大立光台中總部僅相隔300公尺,面積達7,382坪,建物面積約4,000坪,交易金額超過18億元。大立光此舉被視為為未來「黑鏡頭」相機新科技作準備,強化公司產能和技術優勢。
不僅如此,大立光近期的股價表現也相當亮麗。在法說會後,大立光股價持續吸引資金關注,昨日更是強勢上漲6.9%,收盤價達3,785元,市值重回5,000億元,達5,075.6億元。這一成績讓大立光成為台股多頭領軍指標,帶領蘋果概念股及光學股走揚。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上周還在感嘆「地跟人都難找」,結果馬上就宣布購得新土地。這次購地,大立光選擇了與台灣麗偉電腦機械公司合作,進一步強化其產業鏈。林恩平表示,公司仍有購地需求,未來一至兩年內,將繼續尋找大面積土地以蓋廠。
自2014年以來,大立光已陸續購地,總投資金額超過30億元。這次購地,大立光不僅將擴大產能,還將提升鏡頭良率,克服產能瓶頸。業界人士認為,這是智慧手機龍頭的必要條件之一。
隨著智慧型手機光學鏡頭的發展,3D感測、VR/AR等新應用不斷增加,鏡頭數量也逐漸增多。群智諮詢預測,今年將有更多三鏡頭手機上市,華為、三星等品牌積極推動多鏡頭手機,蘋果新iPhone也傳言將加入這一市場。這對大立光來說,是個極大的機會。
友嘉集團前年先將旗下子公司勝傑位於台中工業區的4,200坪廠房出售給大立光,此次再處分台灣麗偉台中工業區7,382坪廠房,進帳18.23億元。
朱志洋近幾年積極推動全球化布局,陸續併購義大利JOBS、德國MAG、瑞士Pfiffner、日本SNK、韓國DSK等大廠,目前工具機事業群累計已有37個品牌、50座生產基地,躋身全球前三大工具機集團。
大立光先前股價跌深,但在法說會後持續吸引資金進場,昨天強勢上漲6.9%,收3,785元,推升市值重回5,000億元,達5,075.6億元。大立光成為台股多頭領軍指標,帶領蘋概股及光學股走揚。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上周才感嘆「地跟人都難找」,馬上就宣布買到新土地。大立光昨天公告,向台灣麗偉電腦機械公司買下土地與廠房,距離大立光台中總部不到300公尺,土地面積7,382坪、建物面積約4,000坪,交易金額為18億餘元。大立光仍有購地需求,希望未來一至兩年內,再買下大面積土地蓋廠。
大立光自2014年來陸續買地,先投資30億元,買進總部旁1.37萬坪土地,已完成建設,去年第4季投產;2017年再花10.36億元買進約4,200坪土地。去年9月再度出手,投資8億元買約3,000坪土地;昨天再花18億元買地。
林恩平對買地一事始終非常堅持。業界人士指出,要當智慧手機龍頭,除了產品良率、技術優勢,產能也很重要,買地擴廠除了整合製程、提高效率外,未來的鏡頭良率挑戰度大,產能增加能夠克服良率不佳時的產能瓶頸。新廠尚未加入前,大立光去年初曾因良率下滑、產能提升有限而影響營收。
大立光和玉晶光今年都受惠多鏡頭及光學屏下指紋辨識系統的新應用,產能有撐。光學業者表示,智慧型手機光學鏡頭3D感測、VR/AR等新應用增加,且顆數也愈來愈多,3D感測由一顆變三顆,後置鏡頭也走向三鏡頭甚至四鏡頭,還有大光圈、中距離及長焦鏡頭。近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不再強勁成長,對鏡頭的需求卻是有增無減。
群智諮詢認為,今年將有更多三鏡頭手機上市,華為、三星都積極推出多鏡頭手機、並提高滲透率,市場傳言蘋果新iPhone也將加入。
經濟部原預期台灣機械等產業,因中美貿易戰,美國廠商不向大陸採購轉而向台灣下單,台灣機械業可因轉單效應而受益,結果卻不然,中美兩隻大象打架,台灣機械設備銷往大陸及美國連續兩個月呈現一消一長,造成9月機械設備出口22.4億美元,年減1.3%。
業者分析,台灣工具機、木工機及橡塑膠機械及等不同領域機械廠及零件業到大陸投資,著眼於大陸內需市場而非出口至美國。業者評估,台商放棄大陸廠恐遭大陸地方政府追繳當初享受投資抵減優惠,且海外覓地、建廠到生產最快1、2年,政府推動企業回台投資,缺土地及缺電等五缺問題未解決。台商因應中美貿易戰進行兩岸分工,輸美產品從大陸移回台灣生產,整體訂單未增加,難有轉單加分效應。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直言不諱,集團旗下友佳、台灣麗偉等在大陸浙江杭州設廠生產,主要是供應大陸內需市場,不容易有轉單效應。
國內沖床大廠協易機械總經理郭挺鈞表示,公司生產沖床從下單到出貨較長,大陸昆山廠主要客戶是大陸設廠的汽車零件廠,客戶可轉至其他工廠出貨至美國,尚未明顯感受訂單因貿易戰而有所增加。
據多位不願具名的工具機廠負責人指出,大陸是全球最大工具機消費市場,年需求比美國多1、2倍,貿易戰開打後,大陸企業放緩下單速度,不只台廠遭殃,日本廠來自大陸訂單也呈負成長,無法光靠美國市場彌補大陸市場短少部分。
業者表示,大陸商務部最近將對台灣產製立式加工機進行反傾銷調查,約120家廠商,5成廠商將機台銷往大陸,除非業者放棄對岸市場,終究得登陸設廠。
身兼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的東台集團董事長嚴瑞雄、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秘書長王正青坦言,中美貿易戰要等美國期中選舉過後,才明朗化,目前無法研判明年機械產業景氣榮枯。
東台、永進、台灣麗偉、台灣麗馳及力勁等5家台灣工具機廠被大陸列入反傾銷調查名單,正值中美貿易戰當頭,不少業者指出,提案業者大陸北京精雕科技集團每年生產銷售1萬多台立式加工中心機,美國對大陸加徵25%進口關稅,大陸產製立式加工中心難輸美,為防堵大陸市場遭日本及台灣工具機廠掠奪,才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祕書長黃建中指出,大陸商務部首度對台灣機械業反傾銷調查,台灣產製立式加工中心銷往大陸都受害。東台等5家上榜廠商,必須在11月4日前依程序填寫反傾銷調查資料;未上榜業者未來還是可能遭反傾銷調查,萬一大陸商務部判定台灣工具機廠有傾銷事實,對個別廠商課徵反傾銷稅率,屆時願意參加共同調查廠商以加權平均方式計算稅率,不願配合調查廠商,課徵稅率將高於參加共同調查廠商。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擔心風暴將擴大,損及台灣工具機廠利益,除緊急通知上百家業者今(19)日在台中舉行「中國對原產台灣立式加工中心機進行反傾銷調查說明會」,東台集團董事長嚴瑞雄昨日中午也以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理事長身分,帶隊拜訪楊珍妮,她允諾國貿局各窗口會對廠商提供協助。
經長沈榮津昨受訪也表示,「廠商對此次調查有疑惑」,且「有些東西是在大陸生產的,怎麼也會被列入調查?」會請貿易局協助廠商蒐集事證應訴,業者的相關應訴費用也可向貿易局申請補助。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昨日主持理監事會針對此事表示,他預計11月1日參加東京舉行日本國際工具機展開幕式,會與中國機床協會高層見面溝通,說明台灣產製立式加工中心機銷往大陸,占比不到10%,且價格比日本及大陸產製貴,未有傾銷事實。
機械公會秘書長王正青指出,2017年日本立式加工中心機銷大陸24,528台,進口比重81.7%,平均單價49,884美元;台灣銷大陸2,613台,占比8.7%,平均單價73,754美元,日本立式加工中心機售價比台灣便宜三分之一。今年前3月日本銷大陸9,541台,占比達86.5%,平均售價49,576美元;反觀台灣銷大陸僅572台,占比5.19%,平均售價82,669美元,日本售價比台灣便宜40%,顯見未有傾銷行為。
不少工具機業者昨(16)日風聞大陸商務部對永進、台灣麗馳、力 勁、東台及台灣麗偉等5家工具機廠,被列入立式加工機反傾銷調查 ,雖慶幸未列入反傾銷調查清單,卻絲毫不敢大意。
業者指出,大陸高階工具機大半向日本及德國採購,其中日本立式 加工機銷往大陸每年占比超過80%,獲益最多者是Okuma及Mazak等多 家日本工具機大廠,台灣立式加工機銷往大陸不管數量或金額,都無 法和日本工具機廠相比,況且東台、台灣麗偉等台廠都在大陸設廠, 為何還會列入大陸商務部反傾銷調查名單大感不解。
業者無奈表示,中美兩隻大象打架,台灣工具機業卻遭池魚之殃, 無端被捲入其中,被迫要選邊站。
東台集團指出,公司立式加工機每年銷中國大陸破百台,比例雖然 不高,但董事長嚴瑞雄卻相當重視,昨天傍晚獲悉消息後,連夜邀集 主管開會,針對反傾銷調查研商因應對策。
朱志洋昨日才從歐洲返國,受訪時表示,並不清楚台灣麗偉為何會 被大陸商務部列入反傾銷調查名單,台灣麗偉及友佳都在大陸杭州設 廠,其中台灣麗偉除部分車銑複合機等高階機型外,大部分立式加工 機都在大陸杭州廠生產,況且不管是大陸廠生產或從台灣銷往大陸販 售的立式加工機,售價都比大陸當地生產立式加工機貴許多,不構成 反傾銷要件,他一點都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