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晟生技公司新聞
台灣興櫃生技股吉晟生技(7762)近日宣布了一項重要的合作,將與韓國放射性藥物公司DuChembio Co., Ltd.簽署技術轉讓協定。這項合作的重點是開發、製造和銷售用於帕金森氏症診斷的PET放射性藥物18F-FP-CIT。
根據協定內容,吉晟生技將全面負責18F-FP-CIT在台灣的上市流程,這包括臨床試驗、按照GMP標準生產、分銷以及銷售藥品的整個過程。吉晟生技總經理林亮光表示,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國內因癌症治療而增加的治療人口,以及正子斷層掃描的普及,核醫藥物市場將迎來新的成長動能。
然而,林亮光也指出,核醫藥物的半衰期問題是一大挑戰,運送時間限制在八個小時內,這限制了其區域性銷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吉晟生技已經在台灣的主要供貨基地新莊及苗栗藥廠之外,今年3月以每股18元的价格,總計投入1.1億元入股位於高雄的禮曼公司,取得八成股權,這將有助於公司在南部和東部的市場布局。
根據台灣健保局的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台灣帕金森氏症患者總數已達7萬7,428人,每年新增患者超過1.1萬人。預計今年台灣帕金森氏症患者人數將突破10萬人。18F-FP-CIT作為一種能夠透過測量大腦紋狀體內多巴胺轉運體(DAT)密度來診斷帕金森氏症的放射性藥物,與現有診斷劑相比,具有更高的結合專一性與影像對比度,能夠在症狀出現前就偵測到黑質-紋狀體通路中的細微退化變化,因此在帕金森氏症診斷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
隨著對先進神經影像診斷技術需求的提升,預期這類技術將受到更多的關注和發展。
吉晟生技(7762)自7月起將因併購禮曼生技而認列營收,再加上核醫藥物需求不斷上升,公司董事長楊朝堂對今年營收和獲利將同步進入高成長期充滿信心。公司同時也在規劃進行規模達5,000張的增資案,並預計9月送件申請創新板上市。
總經理林亮光解釋,目前核醫藥物市場正受到高齡化、正子斷層掃描技術的普及以及藥物從檢測向治療轉變的三大趨勢推動。然而,由於核醫藥物的半衰期問題,其運送需要在8個小時內完成,這限制了其區域性供應。吉晟生技目前的主要供貨基地位於新莊和苗栗藥廠,主要供應範圍為台中以北地區。為了拓展南部和東部市場,吉晟生技在3月以每股18元的价格,總計投入1.1億元入股位於高雄的禮曼生技,取得8成股權。
除了併購禮曼生技,吉晟生技還在21日宣布與韓國放射性藥物公司DuChe mbio簽署技術轉讓協定,引進用於帕金森氏症診斷的PET放射性藥物「18F-FP-CIT」。該藥物自核准以來,累計已使用超過125,000劑次,幾乎成為韓國臨床現場進行帕金森氏症影像診斷的標準藥物。
根據技術轉讓協定,吉晟生技將負責該藥品在台灣上市的全程流程,包括臨床試驗、按照GMP標準生產、分銷和銷售。預計該藥物將於明年第二、三季度加入營運陣容。林亮光指出,「18F-FP-CIT」能夠透過測量大腦紋狀體內多巴胺轉運體(DAT)密度,協助診斷帕金森氏症,其高結合專一性和影像對比度,使得它能在症狀出現前偵測黑質-紋狀體通路中的細微退化變化,對於帕金森氏症診斷具有顯著效果。
隨著帕金森氏症患者人數的增長,台灣健保局統計,截至2021年,台灣帕金森氏症患者總數達77,428人,每年新增患者超過11,000人,預估今年台灣帕金森氏症患者人數將突破10萬人。這些數據顯示,先進的神經影像診斷技術將在未來受到更多關注。
總經理林亮光指出,高齡化、正子斷層更趨普及與核醫藥物從檢測 走向治療等三大趨勢,是帶動核醫藥物成長的動能。不過鑑於核醫藥 物的半衰期問題,運送須要在8個小時內,有區域性限制。吉晟目前 主要供貨基地新莊及苗栗藥廠,主要供貨範圍會以台中以北為主,因 此,今年3月間以每股18元合計1.1億入股位於高雄的禮曼,取得8成 股權,有助於南部和東部的布局。
除禮曼併購案,吉晟生21日也宣布,與韓國放射性藥物公司DuChe mbio簽署技術轉讓協定,引進用於帕金森氏症診斷的PET放射性藥物 「18F-FP-CIT」,該藥物自核准以來,累計已使用超過125,000劑次 ,幾乎成為韓國臨床現場進行帕金森氏症影像診斷的標準藥物。
根據該協定,吉晟生技將負責該藥品在台上市的全部流程(包括臨 床試驗)到按照GMP標準生產、分銷和銷售藥品的整個過程,預計明 年第二、三季即可加入營運陣容。
林亮光指出,18F-FP-CIT是一種能夠透過測量大腦紋狀體內多巴胺 轉運體(DAT)密度,協助診斷帕金森氏症的放射性藥物。與現有診 斷劑相比,其具有更高的結合專一性與影像對比度,能夠在症狀出現 前就偵測黑質-紋狀體通路中的細微退化變化,因此在帕金森氏症診 斷方面具有顯著效果。隨著需求的提升,預期這類先進的神經影像診 斷技術將受到更多關注。台灣健保局統計,截至2021年,台灣帕金森 氏症患者總數達77,428人,每年新增患者超過11,000人,預估今年台 灣帕金森氏症患者人數將突破10萬人。
第一金證券2024年完成青新(6951)、星宇航空(2646)、邦睿生 技(6955)等3家企業初次上市案,獲得證交所頒發攜手同行獎-證 券承銷商第三名;前述三件IPO案籌資金額合計超過109億元,獲得邁 向未來獎-IPO籌資金額第一名;其中青新、邦睿屬創新板上市,再 獲得推動創新獎。
第一金證券致力打造特色券商有成,深耕承銷業務開花結果,202 4年加計三件上市及潤德(6881)上櫃案,共有四件IPO主辦案,興櫃 主辦則有仲恩生醫(7729)、安基生技(7754)、吉晟(7762)、三 大未來(7761)及能率亞洲資本(7777)等五件,IPO主辦及興櫃主 辦皆創歷年最佳成績。
其中,星宇航空是2024年最受市場矚目的IPO案,不僅是台股第一 家多元上市公司,上市資本額300億餘元,為近10年掛牌上市公司最 大資本額;辦理上市前競拍金額達74.4億元,亦為上市櫃公司IPO第 一高;參與公開申購的合格抽籤筆數160萬7,558筆,申購筆數刷新上 市櫃公司IPO第一高;星宇上市募資金額104.48億元更是2024年度募 資規模之冠,貢獻上市總籌資額超過2成。
第一金證券強化承銷輔導業務,策略包括爭取大型企業上市案、強 化興櫃造市能力,促進推薦股票的交易活絡,同時也聚焦在協助新創 產業IPO,未來將搭配第一金控集團資源提供客戶籌資完整服務,並 研議成立證券創投公司,延伸承銷服務範圍。
配合金管會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策略「擴大投資臺灣計畫」,第一金 證券將持續協助優質的國內、外企業籌資,輔導新創事業上市櫃,壯 大臺灣資本市場,成為企業籌資的最佳夥伴。
近期,第一金證券在承銷業務上成果豐碩,預計今年將完成四件IPO主辦案,並加上興櫃主辦的五件,創下歷年最佳紀錄。其中,星宇航空的掛牌上市更是創下了四個台股第一,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
星宇航空不僅是台股第一家以多元上市公司身份登場,其上市資本額更達到300億餘元,創近十年來新高。上市前競拍金額高達74.4億元,創下上市櫃公司IPO紀錄。而公開申購的參與抽籤筆數也達到160萬7,558筆,創下了今年來的新高。
第一金證券今年已成功輔導潤德、青新、星宇等多家企業進行IPO,邦睿則预定在30日發表業績後即將掛牌。興櫃主辦的部分,包括仲恩生醫、安基生技、吉晟、三大未來及能率亞洲資本等五件,業務表現亮眼。
星宇航空的成功上市,背後是第一金證券的策略性爭取。該公司在新冠疫情期间與星宇簽訂上市輔導契約,並在困難時期展現對星宇的堅定支持。第一金證券的團隊不僅全力協助,還逐步增加星宇的持股比例,成為其第八大股東。
此外,第一金證券也著力於提升興櫃造市能力,星宇一直是興櫃股票交易量的冠軍,買賣熱絡程度不亞於上市櫃公司。2023年,第一金證券在興櫃造市排名中位居全體證券商第四名,專業承銷服務獲得企業客戶的肯定與信賴。
第一金證券也積極輔導新創產業進行IPO,如環工股青新、生技股邦睿等在創新板上市。今年登錄興櫃的仲恩、安基、吉晟、三大未來及能率亞洲資本,分別屬於生技股及環工股,其中能率亞洲資本是台灣資本市場第二家永續型創投公司,能夠響應政府「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中的「擴大投資臺灣計畫」。
未來,第一金證券將結合第一金控集團的資源,為客戶提供完整的籌資服務,並研議成立證券創投公司,以擴展承銷服務範圍,成為企業籌資的最佳夥伴。
第一金證券今年已輔導潤德(6881)、青新(6951)、星宇等IPO ,邦睿(6955)預定30日業績發表會,即將在年底前掛牌;興櫃主辦 則有仲恩生醫(7729)、安基生技(7754)、吉晟(7762)、三大未 來(7761)及能率亞洲資本(7777)等五件,承銷業務表現斐然。
今年最受市場矚目的當屬星宇航空,星宇是台股第一家以多元上市 公司;上市資本額300億餘元,為近十年掛牌上市公司資本額第一高 ;辦理上市前競拍金額達74.4億元,為上市櫃公司IPO第一高;公開 申購參與申購的合格抽籤筆數為160萬7,558筆,為今年來首例突破百 萬的新股抽籤,申購筆數刷新上市櫃公司IPO第一高。
第一金證券強化承銷輔導業務,首先是策略性爭取大型企業上市案 ,如星宇。第一金證券指出,2022年6月與星宇簽訂上市輔導契約, 當時正逢新冠疫情時期,航空客運近乎停擺,要推動股票上市對雙方 都有不少壓力及關卡要克服。但看到星宇於逆境下展現韌性,強化教 育訓練及飛安等基礎作為未來發展的基石,走在正確的方向上,本公 司不但輔導團隊傾全力協助,更逐步增加星宇部位,成為星宇第八大 股東,展現力挺決心。
第一金證券也強化興櫃造市能力,星宇一直是興櫃股票交易量冠軍 ,買賣熱絡程度不下於上市櫃公司,第一金證券善盡主辦承銷商的責 任,2023年興櫃造市排名為全體證券商第四名,專業承銷服務獲得企 業客戶肯定與信賴。
同時,第一金證也持續聚焦在協助新創產業IPO,如環工股青新、 生技股邦睿都是在創新板上市。另外,今年登錄興櫃的仲恩、安基、 吉晟、三大未來也分別是生技股及環工股;至於能率亞洲資本則是台 灣資本市場第二家永續型創投公司,輔導能率亞洲可響應政府「亞洲 資產管理中心」中的「擴大投資臺灣計畫」,為新創產業盡一份力。
未來第一金證券將搭配第一金控集團資源提供客戶籌資完整服務, 並研議成立證券創投公司,延伸承銷服務範圍,成為企業籌資的最佳 夥伴。
**核子醫學藥廠吉晟生技登錄興櫃在即** 台灣首家核子醫學藥廠吉晟生技(7762)預計於 25 日登錄興櫃,成為首家進軍資本市場的此類藥廠。吉晟生技於 23 日舉辦興櫃前法人說明會,參考股價設定為每股 28 元。 吉晟生技自 2011 年起已有 13 年核子醫學製藥經驗,目前已取得竹南土地,準備啟動第二藥廠興建計畫,旨在開發新核種和新藥品。此舉除了滿足國內醫療院所所需,全新開發的核種也期許能加入國際供應鏈。 吉晟生技是台灣第一家獲得衛福部和核安會(原能會)雙重認證的核子醫學藥廠,也是首家進入台灣資本市場的專業核子醫學藥品公司。其主要產品為 PIC/S GMP 無菌製劑、分子影像藥物製造和銷售,目前已取得 6 張食藥署放射性藥品藥證。
吉晟生表示,2011年來已累積13年核子醫學製藥經驗,目前取得竹 南土地,將啟動第二藥廠興建,進行「新核種開發與新藥品製造」準 備,除滿足國內醫療院所之需、新開發之核種更可望加入國際供應鏈 。
吉晟生是台灣首家經衛福部及原能會(現改制為核安會)雙重認證 的核子醫學藥廠,也是第一家進入台灣資本市場的專業核子醫學藥品 公司,主產品為PIC/S GMP無菌製劑、製造分子影像藥物及銷售,目 前共取得6張食藥署放射性藥品藥證。
成立於年的吉晟生技,今日將舉行興櫃前法說會,是國內唯一本土核子醫學藥廠,該公司目前實收資本額4.05億元,去年營收1.18億元,稅後純益900萬元,營收與獲利皆大幅成長,每股純益0.31元,今年也首度配發現金股利。
林亮光說明,有別於傳統X光外源性輻射,核醫藥品是利用放射性物質輸入人體內產生內源性輻射,供人體外的偵測器進行檢測。
吉晟生目前共有六張衛福部食藥署許可的放射性藥品藥證,目前有三項核醫正子藥品、以及兩項核醫新藥。
核醫正子藥品包括:氟去氧葡萄糖「氟-18」注射劑(FDG)、腦部正子斷層掃描造影顯影劑、以及「氟-18」氟化鈉注射劑(NaF),都是用在醫院正子斷層攝影用的偵測藥品。
在核醫新藥方面,看好國際藥廠開發治療阿茲海默氏症(AD)的新藥有機會在今年底在台上市,吉晟生發展的「腦力晰注射劑(FBB)可提供腦部正子斷層掃描最佳造影顯影劑,後續有機會隨著檢測與治療的需求將有增額的成長。
**吉晟生技:國內首家上市核醫藥品公司,加速擴大藍圖**
吉晟生技(7762),經衛福部PIC/S GMP認證的放射性無菌製劑藥廠,成為台灣首家公開發行的核醫藥品公司,近期申請登錄興櫃,準備踏入國內資本市場,進一步拓展核醫藥品的發展。
成立於民國100年的吉晟生技,去年營運明顯轉好,112年營收達1.1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前一年成長55.62%,毛利率維持54.8%,淨利915萬元,EPS 0.31元,營運轉虧為盈。其中,兩款主要核醫藥品「吉晟氟去氧葡萄糖(氟-18)注射劑」和「吉晟腦立晰注射劑」分別占營收84%和15%。
吉晟生技採用PIC/S GMP無菌製程作業,專注於分子影像藥物(放射性藥物)及國際新藥開發。放射性藥物包括正子斷層造影(PET)藥物、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SPECT)藥物和放射性治療藥物,目前以正子斷層攝影用正子藥品的研發與應用為主。
在核醫新藥開發方面,吉晟著重於腦部和神經功能異常相關疾病的造影診斷應用,如阿茲海默症生物標誌-Tau protein正子藥物和巴金森氏症生物標誌多巴胺正子藥物等。運用正子斷層掃瞄(PET)及單光子電腦斷層掃瞄(SPECT)與正子/單光子藥物結合,與腦神經系統特定受體(生物標誌)結合後進行造影,比對神經功能與受體影像結果,協助疾病診斷,為後續治療提供依據。
此外,吉晟也開發放射性治療藥物,應用於癌症治療。這些藥物結合半衰期較長且釋放能量較強的α、β粒子同位素核種,可集中於病變組織中直接殺死目標細胞,對正常組織的傷害較小,相較於化療藥物更具療效且副作用較低。
成立於100年的吉晟生技,去年營運明顯轉機;112年營收1.17億元 ,創歷史新高,年增55.62%,毛利率54.8%,淨利915萬元,EPS 0 .31元,營運虧轉盈;112年營收中,兩項主要核醫藥品-吉晟氟去氧 葡萄糖(氟-18)注射劑、吉晟腦立晰注射劑,分別占84%、15%。
吉晟生技係以PIC/S GMP無菌製劑製程作業,製造分子影像藥物( 放射性藥物)及國際新藥開發。放射性藥物分為三類,正子斷層造影 (PET)藥物、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SPECT)藥物、放射性治療藥物 ,目前產品以正子斷層攝影用正子藥品的研發與應用為主。
吉晟的核醫新藥開發方向:一、著重於腦部、神經功能異常相關疾 病造影診斷應用上,如阿茲海默症另一生物標誌-Tau protein正子藥 物、巴金森氏症生物標誌多巴胺正子藥物等,正子斷層掃瞄(PET) 及單光子電腦斷層掃瞄(SPECT)配合相對應之正子/單光子藥物, 與腦神經系統中特定受體(生物標誌)結合後進行造影,比對神經功 能與相關受體之影像結果,進行疾病之診斷,進一步選擇更適宜之治 療藥物及方法。二、放射性治療藥物,多應用於癌症治療上,利用半 衰期較長且衰退時放出射程較短、能量較強的α、β粒子同位素核種 與藥物結合,能量可集中在病變組織中直接殺死目標細胞,稍遠的正 常組織則不會造成明顯損傷。相較於化療藥物反應據烈、副作用大、 對所有細胞的無差別殺法,放射性核醫藥物有療效又不易傷害正常組 織細胞。
**吉晟生技搶攻核醫藥藍海 積極布局公開發行** 近年來,隨著核醫藥影像診斷和治療技術的進步,核醫藥品成為製藥產業的新藍海。台灣生技公司吉晟生技,看準這波趨勢,積極備戰公開發行,力拚成為國內首家進入資本市場的專業核醫藥品PIC/S GMP藥廠。 吉晟生技總經理林亮光指出,國際製藥巨頭早已陸續搶進核醫藥品的開發,近一年來更是頻頻出手併購,金額超過100億美元。這凸顯了核醫藥品產業的龐大商機。 為了提升營運能量,吉晟生技在今年2月完成公開發行前的最後一次增資,將股本擴增至逾4億元。此外,3月時也取得苗栗3千平方米的工業區用地,將作為未來開發新藥品、新基地。 過去兩年,吉晟生技已陸續完成GMP升級、產能擴充、人員優化等工作。目前,公司員工數已超過45人,並建立了涵蓋全台的專業運送車隊,確保醫療院所的用藥需求。 林亮光表示,為滿足市場需求,吉晟生技與其他核藥業者合作,尋求生產製造和運送供應的互補,以提升服務品質,讓核醫藥品能無死角供應給有需要的患者。 公開發行後,吉晟生技計畫進駐華固國家置地大樓,以ESG理念打造節能減碳的辦公環境。林亮光強調,公司將持續專注於核醫藥品的開發、生產和供應,並透過公開發行,吸收資金、擴大規模,立志成為台灣核醫藥品產業的領頭羊。
隨著核子醫學影像診斷及治療科技的快速進步,核醫藥品被視為製 藥界的新藍海。吉晟生技總經理林亮光指出,十多年前國際製藥巨擘 拜耳、諾華公司陸續搶進核醫藥品的開發,觀察近一年間,國際製藥 巨頭完成多起核醫藥品併購案,總金額超過100億美元,包括,去年 12月必治妥、禮來分別以41億美元、14億美元併購兩家核藥公司。今 年3月阿斯特捷利康以20億美元,4月諾華以17.5億美元,5月禮來以 11.6億美元併購或投資核醫藥品公司。
已有五大國際製藥公司投入核醫藥品開發,更有38家公司、45項各 期臨床試驗進行中。
成立13年的吉晟生技(原名:士宣生技)一向專注核醫藥品開發、 生產、供應,2022年面對國內法規環境改變,吉晟生技董事會重/改 組,引進新投資人,改善財務結構,提升淨值,迄今整體財務狀況更 臻健全。2022、2023連續兩年在新經營團隊戮力下,營運成長幅度與 績效表現皆均超過預期目標。2022全年達成損益兩平,2023年更開始 賺錢,今年股東會通過決議配發現金股息回饋全體股東。
過去兩年吉晟生技陸續完成及持續進行GMP升級、熱核室更新、產 能及產線優化、人員輻射防護改善、輻射及空浮監測系統改善、導入 最新的GMP資料管理系統、生產及運送人員大幅度擴編,目前員工人 數逾45人。
林亮光說,為求在供應鏈上滿足全台醫療院所需求,目前已建立覆 蓋全台的專業核醫藥品運送車隊,即使是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台東縣 ,吉晟生技也能根據當地醫院所需,及時提供核醫藥品配送服務。
並透過與國內兩家核藥同業合作,產能互相支援,亦尋求各種核醫 新藥在生產製造與運送供應的合作,藉由同業互補,達成服務核醫專 科醫師、病人的初衷,邁向「核醫藥品無死角,需用就能用」的目標 。
吉晟生技計畫公開發行後進駐華固國家置地大樓,在ESG信念下, 落實更節能減碳的優質企業辦公環境。
台灣核醫藥品領域再創佳績,吉晟生技成為病患與醫師的可靠夥伴!近期,吉晟生技在本土市場上,不斷展現其滿足病患與醫師用藥需求的重要角色,並透過不斷提升供藥量與送藥準點率,為國人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總經理林亮光強調,未來將量身訂做個人專屬的核醫藥品,滿足病患的即時需求。今年,吉晟生技進行多項企業體質提升工作,包括GMP廠房更新、擴充產能、優化產線等,大幅提升生產能量。此外,吉晟生技也積極招募優秀人才,並預計2024年第二季申請公開發行,第三季登錄興櫃掛牌交易,成為首家進入資本市場的專業核醫藥品公司。
吉晟生技總經理林亮光指出,在國民健康意識抬頭與大健康產業的 需求量能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為每個病患量身訂做個人專屬的核醫藥 品將成為未來顯學,但如何能滿足病患量的需求與即時需求,這是一 門需要持續精進的重要學問。
今年吉晟生技進行一系列企業體質提升的工作,例如,持續進行G MP廠房更新與維護工程、建置供應全廠的發電系統、擴充產能及優化 產線、改善人員輻射防護、改善輻射及空浮監測系統、導入最新的G MP資訊管理系統、大幅度擴編專業生產及運送人員等關鍵因素優化, 大幅度拉高生產能量。
林亮光表示,今年為配合產能擴充,大量招募優秀人才,同步實施 廠辦分離,創造更多的空間以擴充組織規模。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 顯示吉晟生技的前景深獲產業人才的青睞,今年吉晟將繼續培養更多 核醫藥品專業的研發人才,與增加專業運送人員的量能,以持續提供 守護國民健康的核醫藥品,經營團隊期待以核醫藥品的發展與開發成 果,帶給國人另一個健康守護與人生健康和諧的重要力量。
今年前三季,吉晟生技的營運表現不俗,營收已逼近全年預算目標 ,獲利也已達到全年目標。總經理林亮光強調,面對國內核醫藥品法 規環境改變的有利環境、董事會引進新投資人、新經營團隊帶領及各 方優秀人才加入、及大幅度充實營運資金努力下,今年底業績將繼續 成長,可望達成弭平累虧的經營目標。
林亮光欣慰的表示,今年吉晟生技創造了數項重要紀錄,產品量能 來到新高、員工人數較前一年度增加一倍、年度募資金額創歷史最高 、淨值將回歸面額以上、營運據點不斷擴充。
展望2024年,吉晟生技將以既定步伐邁向資本市場,預計第二季申 請公開發行,第三季登錄興櫃掛牌交易,成為首家進入資本市場的專 業核醫藥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