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維企業公司新聞
新的設計思維取代傳統的機器人管線包和回縮系統,特殊功能為透 過拖鏈內部獨特的伸縮機構,創造出40%的回縮長度,同時節省機器 人第三軸上方的空間、減輕高達83%的重量,並且避免高成本的回縮 系統。
igus的triflex R三維拖鏈在產業中被廣泛用於安全引導機器人中 的電線電纜和軟管。
迄今為止,回縮系統一直用於第三軸,以確保在拖鏈的移動過程中 不會產生纏繞打結問題。
igus GmbH拖鏈業務部主管Jorg Ottersbach表示:「機器人各軸上 提供的空間越來越小,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解決方案」這說起來容 易,做起來困難。
triflex TRX系統是在triflex R拖鏈的基礎上開發的。這是一個整 合了回縮系統的四維拖鏈。
「TRX是一款節省空間的拖鏈,可直接緊湊地固定在第三軸上。供 能系統螺旋式扭轉、延長和縮短,回縮長度最多可達40%」,Otter sbach說。
為此,igus依靠獨特的螺旋連結機構系統以及整合的復位帶,復位 帶不斷將鏈節帶回起點,從而可以調整回縮力,電纜螺旋放置在拖鏈 上,並在拖鏈的幫助下安全移動。
與其他回縮系統相比,新產品可節省83%的重量,所需空間不到一 半,如此一來,可以進一步提升機器人的性能;透過節省額外的回縮 系統,成本也大幅降低。
TRX很容易連接到現有的TRE系列triflex R三維拖鏈上。與trifle x R一樣,電纜可以從外部快速填充到拖鏈中。
2021年5月5日開始,igus在其新推出的虛實整合展覽上展示TRX新 產品。更多有關TRX的資訊和操作影片:www.igus.com.tw/ info/triflex-r-trx。
白色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全球都在尋找解決之道。台灣四維集團在這場環保革命中,展現了領先的研發實力。該公司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研發出「生物可分解複合母粒」,這項技術已經獲得德國、日本等國際認證,成為替代傳統塑膠的環保新選擇。這不僅是四維集團的創新成果,也是台灣在環保領域的一大突破。
5月14日,四維集團在台中逢甲大學綠產中心舉辦的「生分解及可堆肥技術論壇」上,正式展示了這項技術。其中,「超透明生分解複合母粒」尤其引人注目,它能夠製成保鮮膜、水杯及餐盒等超透明產品,讓環保與實用並存。這次論壇也吸引了長春集團、工研院、遠東大學等產官學界專家,共同探討生分解材料的發展前景。
隨著中國大陸嚴格實施禁塑令,世界各地也紛紛跟進,環保材料的需求急速攀升。四維集團抓住這個商機,從原料母粒到製程加工,再到末端產品,全程掌握關鍵技術,推出了多種不同規格的母粒,幫助加工廠商生產環境友善的產品。這些產品已經獲得日本GreenPla以及德國DIN CERTCO等國際權威認證,品質有保證。
四維集團預計,這次論壇發表的關鍵母粒將與下游加工業者攜手合作,讓台灣的環保產品登上世界舞台,實現零廢棄的「搖籃到搖籃」循環經濟理念。這不僅是四維集團的目標,也是台灣環保產業的共識。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台灣企業在環保領域發揮創新力量,為地球環境做出貢獻。
其中「超透明生分解複合母粒」更是一大亮點,可做成保鮮膜、水 杯及餐盒等各種超透明產品。相關產品將於論壇中正式亮相。該論壇 除了四維集團之外,也邀請長春集團、工研院、遠東大學等產官學界 專業人士,針對生分解材料的發展作深度分析。盼整合台灣的力量, 幫助世界走入全面循環經濟的時代。
禁塑令帶來新商機,生分解母粒成為最關鍵的生態晶片。今年中國 大陸頒布史上最嚴的禁塑令,所有直轄市禁止使用傳統塑膠袋和塑膠 餐具。世界各地也都有相關禁塑令大規模實施。環保材將迎來前所未 有的需求大爆發。
四維集團十年磨一劍,從原料母粒到製程加工,一路發展到末端產 品,全程掌握關鍵技術,對各種高階應用,推出不同規格的母粒,幫 助吹膜、押版等加工廠商發展環境友善產品。系列的母粒,更獲得日 本GreenPla以及德國DIN CERTCO等國際權威認證,品質高度肯定。
這次論壇發表的關鍵母粒,可做成各式末端產品。預見四維集團將 與下游加工業者共同努力,讓台灣登上世界舞台,達到零廢棄,實踐 「搖籃到搖籃」循環經濟的概念。
台中市,2023年1月14日 - 今天的台中逢甲大學綠產中心熱鬧非凡,四維集團在這裡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生分解及可堆肥技術論壇」。這場論壇是為了正式發表四維集團的創新原料「超透明生分解複合母粒」,這款母粒將成為製造保鲜膜、水杯和餐盒等透明產品的關鍵材料。 論壇上,四維集團與長春集團、工研院、遠東大學等產官學界人士共同探討了生分解材料未來的發展趨勢。四維集團表示,他們多年的研發努力終於結晶為實際產品,這款「生物可分解複合母粒」已經通過了日本GreenPla與德國DIN CERTCO等國際權威機構的認證,品質無可挑剔。這款母粒不僅可以製成環保產品,同時也能保持與傳統塑膠相同的性能,不對環境造成污染。 四維集團技術團隊從原料開發到製程加工,再到最終產品,全程掌控關鍵技術。他們推出的各種規格母粒,能夠滿足吹膜、押版等加工廠商的需求,幫助他們生產環境友善的產品。以榮獲2021台灣精品獎的「生分解膠帶」為例,這款膠帶就是利用這款母粒製作的,它具有超強黏性、易於手撕,並且表面可印刷,不僅提升了品牌形象,也展現了環保理念。 這次的論壇不僅是四維集團技術創新的展示,更是對環保材料行業的一個重要推動。未來,四維集團將繼續在環保材料領域發揮領導作用,帶來更多創新和改變。
該集團表示,經過多年研發,成功開發出的「生物可分解複合母粒」,系列的母粒更獲得日本GreenPla與德國DIN CERTCO等國際權威認證,品質受到高度肯定,可做成各種替代傳統塑膠的環保製品,與塑膠一樣的性能,卻不造成任何污染。
四維技術團隊從原料母粒到製程加工,一路發展到末端產品,全程掌握關鍵技術,且可對應各種高階應用,推出不同規格的母粒,幫助吹膜、押版等加工廠商發展環境友善產品。如榮獲2021台灣精品獎的「生分解膠帶」,即以此母粒製作,超黏易手撕,更可於表面印刷,讓品牌客戶能提升企業形象做環保。
民國60年1月間,發明人張周美以「黏性塑膠帶表面具凸凹各式花紋製造方法」,向當時中央標準局申請專利;在專利權還未被准許前的同年5月間,張周美就將申請權移轉給地球工業,地球改以「新穎構造的黏性塑膠帶」新名稱續申請並獲第54625號新型專利權,專利權期間自60年1月22日至70年1月21 日止。
四維企業沒有在專利權期限內,對地球工業所取得的專利提出舉發,卻在專利權期滿後15年才提起舉發,智慧財產局認為,期效都已過,四維提出此一訴訟,沒實質利益可言,因此不予受理。雖經四維提起訴願,最後也以「舉發不成立」審定。
四維請求撤銷智慧局作成「舉發不成立」處分的行政訴訟,但去年 2月間,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在審理後也認為,四維所提訴訟有關的這項專利權,其權利早已屆滿,就算是現在撤銷專利權,也沒有法律上的利益可以回復。因此判決四維所提的訴訟,駁回。
方中產階級,轉由亞洲中產階級躍居主力,配合東協加1、加6區
域經濟體趨勢,四維預計投資台幣10億元,於明年啟動大陸第三
生產基地投資案,初期產能約4條生產線,第二階段依市況發展
,將生產線拉高達12條規模。至於越南2個新廠地點也會依市況伺
機啟動。
四維近年積極以大陸沿海的一條鞭完整佈局,鞏固品牌鰲頭
,擴大搶攻日本、中國及東南亞市場衝刺能量。目前生產基地除
台灣外,大陸包括天津、深圳兩廠,搭配四維精密大陸17個、全
球50個業務據點,以及四維創新全球10區域耕耘,明年兩家每股
獲利均有半個資本額實力,持續朝集團每年獲利增長25%邁進。
四維先後在天津、上海設立生產與服務據點,分別輻射華北
及華東兩大版圖,建立大陸發展初步基石。如今,四維精密已建
立天津、蘇州、廈門、深圳等一連串沿海區域,勾勒覆蓋全國17
個銷售網絡。
楊蔚萌指出,四維精密、四維創新明年在產品結構調整就緒
下,明年獲利可望聯袂向上挺進。明年集團還將在大陸長江三角
洲的張家港地區,啟動佔地100畝的膠帶廠興建計畫,預估建廠時
間約2年半,為後年營運開拓增添能量。
此外,有鑑於印度市場為亞洲動能的延伸,四維也正就二年
後,啟動北越、南越各佔地60畝、80畝的建廠計畫,謹慎考慮,
伺機啟動。
四維精密在集團規劃下,主要負責亞太地區版圖(日韓除外
),四維創新則負責亞太地區外市場(含日韓)。其中,四維精
密主以電子事業獨特發展;四維創新則耕耘中東、新興市場,建
築材料躍居營運焦點。
振一般應用產品比重策略,順利建置獲利風險控管機制,營運獲
利逐季彈升。第二季悉數彌補首季虧損後,下半年展現50%、
20%的季增彈升力道,也帶動年度獲利增長50%。
除四維精密營運復甦進度亮眼外,四維集團旗下提早啟動產
品結構調整、長期深耕亞洲以外建築市場的四維創新,今年因耕
耘中東、新興市場有成,承接產業淘汰賽者新單,獲利展現倍數
成長,年度EPS可望順利攻抵半個資本額水準。
為拉升產品、區域市場的差異性因應實力,四維集團包括四
維、四維精密及四維創新3區塊,主攻基礎研發、亞太及中東、
歐美等其他市場。其中,四維精密近年積極深耕汽車及PCB、
PDA、NB高科技領域,包括宏達電、MOTO等大廠均為直接、間
接客戶;除去年獲利趨緩外,歷年每股獲利均達半個股本實力。
集團第二代、四維精密總經理楊蔚萌表示,四維精密因多數
產品為電子領域,過往營收比約70%、80%。受制金融風暴衝擊
,今年1月為營運最低點,營收僅剩往常的1/3。第2季起,內部除
了鞏固既有高科技產品外,同步開拓包裝膠帶等一般應用產品,
業績年增表現達20%之多,整體營運順利朝高科技、一般應用產
品營收比60%、40%目標挺進。
場的四維航運、台灣航業、新興航運與中鋼運通來說,獲利都會因而
再加碼,其中四維航業本月底即將完成一艘舊船出售計畫,增加新台
幣近兩億的獲利,並準備明年再出售一艘船齡逾十五年的舊船,新興
明年年初就會有一艘海岬型船因為完成出售,帶來新台幣十三億七千
多萬的獲利。
看好電子膠帶百億規模商機,四維決定將傳統透明
膠帶全部委外代工生產,並計劃今年底投資 2億元在蘇
州興建無塵室,搭配自有產能全面投入生產電子膠帶與
高價膠帶;好加公司也計劃斥資近億元在台灣建無塵室
與工廠,全面生產半導體、LCD、LED、MLCC、PCB等產
業使用的膠帶,其餘包括亞化(1715)、群益、王佳、冠
郝與地球等公司,也有意投入發展電子膠帶,爭食這塊
大餅。
台灣區黏性膠帶工業公會表示,這個屬於高附加價
值的電子膠帶市場,過去一向由日商獨霸;近幾年台灣
業者逐漸崛起,台商與日商的佔有率開始拉近,日商佔
有率只剩70%,是台灣膠帶業可以努力的方向。
公會強調,未來 2年內,電子膠帶市場規模可望成
長到100億元以上,超越傳統的聚丙烯(OPP)、聚氯乙烯
(PVC)、商標紙的產值,目前包括四維、好加、王佳、
亞化、群益、冠郝等公司都已經開始投入電子膠帶的生產。
四維表示,該公司將主力放在半導體切割、TFT-LCD剝
膜、MLCC保護與運送、耐高溫膠帶與軟性電路板材料、塗
布技術的開發,明年研發經費將佔公司營收的10%以上,預
計將投入6-8億元開發高價膠帶;此外,也將在蘇州興建無
塵室,作為軟性電路板的塗布加工用。
台灣膠帶業龍頭四維集團因應大陸政府逐漸取消出
口退稅的補貼,決定全力開拓大陸的內銷市場,鎖定汽
車工業的絕緣膠帶、科技產業的電子膠帶,並準備在大
陸設研發中心,提昇大陸內購原料比例與產品的附加價
值,預估四維企業今年營收可望較去年大幅成長20億元
,初估總營收將達到80億元。
四維表示,該公司目前除了天津、深圳、上海廠之
外,蘇州廠已經開始投產,成為大陸北、中、南三大生
產基地,並在大陸16個城市設行銷據點,內銷比重將逐
步提高,鎖定汽車用聚氯乙烯(PVC)絕緣膠帶、電子膠
帶、消費性膠帶三大產品線以及未來的醫療膠帶,其中
汽車用PVC膠帶,只有四維與日系廠商生產,在大陸1年
超過400萬輛新車的市場中,四維擁有絕佳的競爭優勢
,將全力搶攻大陸汽車工業的商機。
四維集團去年營業額約60億元,今年在組織調整後
,效益顯現,初估將達80億元的水準,較去年大幅成長
,預估明年更優。
證期會今(20)日核准路竹新益工廠、七聯重工、四
維企業及崧歡行為不繼續公開發行公司。
證期會今天核准強茂、麗台科技等公司增資案,其
中,強茂盈餘轉增資1.61億元、資本公積轉增資7482萬
元;麗台科技發行員工認股權憑證2000萬元;四維航業
盈轉4251萬元;博訊科技盈轉2732萬元;至上電子盈轉
6600萬;南六企業盈轉2500萬元;峻新電腦盈轉5753萬
元,及友嘉實業盈轉1.47億元,證期會表示,這些增資
案將於27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