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信食品公司新聞
2021年最強真人動畫《比得兔兔》將於暑假襲台賣萌,比得兔(PeterRabbit)是出自於英國女作家暨插畫家碧雅翠絲.波特之手,為全球最紅萌兔。比得兔最早出現於1902年出版童書,描述田園中有一群調皮又可愛小兔子,傳遞著一篇篇溫馨健康動人故事,深植讀者內心,迄今仍廣受全球男女老幼喜愛。
為重視消費者食安衛生,國信食品嚴選最優良生乳,嚴格控管原物料來源與品質,位於高雄廠區生產線定期自動清洗設備及所有管線,確保生產產品符合嚴格製程管控。調味乳「金系列產品群」有金蘋果、金草莓、金椰子、金巧巧、金洛神五種口味,上市後廣受消費者青睞。另外在發酵乳方面,針對經典飲品「健健美」採取品質提升計畫,而「活菌、健康、美麗」更為該產品群宗旨,以減糖與加菌為產品訴求,符合現代人健康需求,帶給顧客更多健康價值。
國信食品創立於1976年,秉持著「健康、健壯、又健美」企業理念,不斷追求產品創新,憑藉著經驗豐富專業團隊,落實「追求創新、誠實以對」團隊精神,穩健踏實走出屬於自己經營哲學,成為民眾健康首選品牌。
大飲事件後,獨董資格條件引發各界爭議,金管會全面檢討後,上月27日預告獨董辦法修正案,將預告一個月,最近已接獲不少業者建議,尤其是無端受波及的金控,意見最多。
據金管會預告修正案,增訂第3條第1項第6款,上市櫃公司跟其他公司的董事席次或有表決權股份超過半數,是由同一人控制時,其他公司董監事或受僱人不得擔任這家上市櫃公司獨董。
舉例來說,對大飲具控制力的大股東,對國信也同時有控制力,大飲跟國信等於是兄弟公司,這種情況下,國信董監事或受僱人,就不能擔任大飲獨董。
以後,類似國信職員出任大飲獨董情況,就會受到規範,目前則無限制。
這項「兄弟公司」規範可說是針對大飲而來,但沒想到卻錯殺金控公司。
因依這項新規定,以後金控旗下子公司之間,獨董就不能互兼,而依現行規定,是可以兼任的。
舉例來說,現行規定下,甲獨董在A金控擔任獨董,也可以同時是A金控旗下子銀行A1及旗下子保險公司A2的獨董。
但根據預告修正案新增的兄弟公司規範,以後A1跟A2因屬兄弟公司,獨董就不能互兼。
大西洋飲料公司事件後,獨董資格條件引發爭議,金管會決定全面檢討,並請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提出建議及參酌各界意見後,敲定獨董設置辦法修正案,昨天正式對外預告。
金管會昨天預告「公開發行公司獨立董事設置及應遵循事項辦法」修正案,除今年3月預告的修正內容,大飲事件後又增訂的修正重點有三大項,包括第一,將兄弟公司納入規範。
上市櫃公司跟其他公司的董事席次或有表決權的股份超過半數,是由同一人控制時,其他公司的董監事或受僱人,不得擔任這家上市櫃公司獨董。舉例來說,對大飲具控制力的大股東,對國信也同時有控制力,大飲跟國信等於是兄弟公司,這種情況下,國信的董監事或受僱人,就不能擔任大飲的獨董。
以後,類似國信任職人員出任大飲獨董情況,就會受到規範。
第二,將董總為同一人或配偶的公司納入規範,上市櫃公司與其他公司或機構的董事長、總經理或相當職務者,互為同一人或配偶,其他公司或機構的董事(理事)監察人(監事)或受僱人,就不能擔任這家上市櫃公司獨董。
舉例來說,A公司董事長跟B公司董事長,是配偶關係或同一人,B公司的董監事、受僱人,就不能擔任A公司獨董,此規定也適用於財團法人等「機構」。
第三,將有指派法人董監事的公司納入規範,新增上市櫃公司的法人股東,有指派法人董監事,這家法人股東的董監事、受僱人,不能擔任這家上市櫃獨董。
舉例來說,A公司法人股東B,在A公司有指派董監事,B公司董監事或受僱人,就不能擔任A公司獨董。像是國信在大飲有派監察人,國信的受僱人就不能擔任大飲的獨董。
官員表示,現行只規範到,持股5%以上或持股前五名的法人股東,這次等於擴及有指派董監事的法人股東,以強化獨立性。
生產「蘋果西打」的大西洋飲料公司近日來,股東常會出現前所未有的低出席率,僅有1.27%的股數出席,導致會議無法進行,最終流會。這起事件引發了市場對公司未來發展的關注。傍晚時分,公司發布重訊,董事會決議「公司朝向不公開發行規劃」。這一決策讓市場對公司的未來走向更加擔憂,因為這可能意味著公司將停止公開發行,進而規避《證交法》的規範,小股東的權益可能會受到影響。 儘管該案還需經過股東會表決,但由於大西洋飲料公司的股東結構中,1,000張以上股票集中在六名大股東手中,合計持股比重近七成,因此要通過該案並非難事。自4月8日停牌以來,公司尚未委任新的會計師,市場普遍認為公司被強制下市的可能性很高。無論是自願還是非自願下市,甚至停止公開發行,對於八千多名小股東來說,損失都是巨大的。 一名陳姓小股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投資大西洋飲料公司已久,但近期股價突然下跌,他手上的股票根本賣不掉。他對政府的不作為表示不滿,認為政府應該介入管理股市,而不是等到問題發生後才說下市。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大西洋飲料公司的股東會創下了1.27%的罕見低出席率,這讓人不禁猜測公司是否刻意操作流會。根據公司十大股東名單,董事長王鎮民所代表的嘉隆國際實業持股比達7.43%,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近七成,刻意讓股東會流會的可能性相當高。 董事長王鎮民在流會後,一度避不見面,直到步出房外,在媒體簇擁下才簡短發言,表示將再擇期召開股東會。對於讓會計師無法簽核財報的三筆不動產交易,公司強調已完成過戶至公司名下,並表示公司資產充實,無損及股東權益。 針對大西洋飲料公司公告更正106年度股東常會年報資料,證交所要求公司提供董事獨立性相關資料,但公司至29日晚間尚未提供,證交所因此對公司開罰5萬元,並強調累計已對公司開罰30萬元。
日前,大西洋飲料公司(簡稱大飲)因為三筆土地交易交代不清,導致財報發生困難,股票不得不暫停交易。這起事件也讓人關注到公司獨立董事的問題,因為大飲的兩名獨董同時也是國信食品的代協理及經理,而國信食品對大飲的持股僅為0.49%,並非大股東,但兩家公司有業務往來,這兩名獨董是否符合獨立性要求,成為了爭議的焦點。
金管會預計將檢討獨董獨立性的相關規範,並針對四種狀況:全面改選董監、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抽查內控審查、財報實審及例外管理,加強查核獨董適格性。不過,公司一旦出現問題,常有人怪罪獨董未好好把關,但其實,全體董事是否盡責嚴格審查,以及獨董是否實質上獨立行使職權,才是關鍵。
獨董若發現董事會有違法決議之情事,或對議案有反對或保留意見,應當場以口頭或書面提出,並予以書面紀錄,留存證據。由於獨董需要大股東支持才能當選,財金專家批評「獨董都是董事長找來的,有幾個不是自己人?」,的確,部分公司可能如此,但並非所有公司都這樣。關鍵在於大股東及董事長的心態。
金管會最新公司治理藍圖主張由獨董組成審計委員會,以提供董事會專業與客觀的意見,並協助董事會做出對公司最有利之決策。但財金專家批評,這可能會使原來稽核監督功能弱化,獨董成了共犯結構。雙軌制下的監察人制度和單軌制之審計委員會各有其優缺點,關鍵在於主要股東是否真心想要落實公司治理。
據媒體報導,大飲總經理已經收押禁見,董事長、獨董、財務經理則交保候傳,是否涉及掏空有賴檢調偵查。要避免公司舞弊導致財報不實,首先要加重舞弊掏空者的刑事責任,也要加強會計師的獨立性、提升專業查核技能。公司應持續強化公司治理、加強內控和內稽;而高層舞弊又常逾越內控,因此,尚須透過建構及落實有效的吹哨機制,讓除弊無死角。
公司一旦出問題,常怪罪獨董未好好把關,並成為眾矢之的。關鍵更應該看全體董事是否盡責嚴格審查,且獨董實質上獨立的行使職權呢?董事們要扮演好監督角色,對於重大取得或處分資產、投資、併購等重大交易要嚴格把關。包括全體董事是否在會前即時取得充分及適切的書面資料、充分討論及意見交流等。獨董若發現董事會有違法決議之情事,或對議案有反對或保留意見,應當場以口頭或書面提出,並予以書面紀錄,留存證據,俾便釐清權責。
由於獨董需要大股東支持才能當選,財金專家批評「獨董都是董事長找來的,有幾個不是自己人?」,的確部分公司或許如此,但並非所有公司都這樣。關鍵在於大股東及董事長的心態,找獨董只是為符合法令或是真心想要好好落實公司治理,只為符合法令當然就會找熟悉的朋友,聽話及配合度高的獨董。但真心想要落實公司治理的公司就會找了解企業經營、具產業相關經驗、具備執行職務所需知識、技能及素養,且有時間可以投入的社會賢達來擔任獨董,希望獨董除了監督,也能運用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及實務經驗,指導及協助公司做出最佳決策。當然內外資法人及所有股東也要扮演好外部監督力量,敦促公司找到對的人來擔任獨董。
另外,依金管會最新公司治理藍圖,主張由獨董組成審計委員會,將更能提供董事會專業與客觀之意見,並協助董事會做出對公司最有利之決策。金管會已於2018年底頒布擴大強制設置審計委員會之適用範圍,所有上市櫃公司將在2022年全面完成設置審計委員會。但財金專家批評「用審計委員會取代監察人,使原來稽核監督功能弱化,獨董成了共犯結構,更深化政商勾結體制…」對於這點,可能部分公司或許如此,但是,台灣過去確實有不少公司監察人形同虛設或是功能不彰,才引進歐美的審計委員會,且已推動十幾年,很難走回頭路了。
雙軌制下的監察人制度和單軌制之審計委員會各有其優缺點。當然,獨董或監察人的選任都需主要股東支持才能當選,同樣都回歸關鍵問題:主要股東是否真心想要落實公司治理?如果只為符合法令,不管監察人或獨董,稽核監督功能都將弱化,甚至蕩然無存。
據媒體報導,大飲總經理已經收押禁見,董事長、獨董、財務經理則交保候傳,是否涉及掏空有賴檢調偵查。要避免公司舞弊導致財報不實,首先要加重舞弊掏空者的刑事責任,也要加強會計師的獨立性、提升專業查核技能。公司應持續強化公司治理、加強內控和內稽;而高層舞弊又常逾越內控,因此,尚須透過建構及落實有效的吹哨機制,讓除弊無死角。
儘管該案仍須經股東會表決,不過以大飲股東結構來看,1,000張以上股票集中在六名大股東手中,合計持股比重近七成,要通過該案並非難事。大飲自4月8日停牌至今,目前尚未委任新的會計師,專家解讀,大飲遭強制下市恐已是時間問題,但無論自願或非自願下市,甚至停止公開發行,損失最大的就是八千多名小股東。
昨日股東會前,一名陳姓小股東受訪時控訴,他投資大飲股票已久,過去幾年大飲股價都很穩定,前陣子突然跌到10元以下,他手上持有大飲約40∼50張,投資金額約60∼70萬元,但出事後股價應聲跌停,接著馬上就停止交易,根本想賣也賣不掉。該名股東並指控政府的不作為,「政府不理不睬,每次進出股市都要收取稅金,然後在那邊觀望,等到出了問題才說下市,死的還是我們老百姓」;他還說,今天不只是大飲,之前也有停牌的公司,未來也還會有,政府應介入管理,不要認為「股民死掉也好、不死也好;賺錢也好、賠錢也好」。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大飲股東會創下1.27%的罕見超低出席股數,應是公司刻意操作流會!根據大飲十大股東名單,光是大飲董事長王鎮民所代表的嘉隆國際實業持股比就達7.43%,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更逼近七成,刻意讓股東會流會的可能性相當高。
此外,大飲昨日股東會全程不開放媒體採訪,僅提供一紙兩頁的新聞稿。
而董事長王鎮民在流會後,一度在國軍英雄館內的小房間避不見面,直到步出房外,在媒體簇擁圍繞下才簡短發言,他表示,將再擇期召開股東會,謝謝大家關心,隨後就在保鑣維護下快閃離去,也留下外界更多疑問。
大飲在新聞稿中強調,讓會計師無法簽核財報的三筆不動產交易,目前「已完成過戶」至大飲公司名下,該公司「資產充實,並無遭掏空」,也無損及股東權益。
【呂淑美/台北報導】
針對大飲公告更正106年度股東常會年報資料,顯示獨立董事林偉強及蘇芸樂,分別擔任國信公司代協理及課長,惟國信為大飲之關係人,為釐清該等獨立董事資格條件是否符合相關規定,證交所要求大飲提供董事獨立性相關資料,至29日晚間尚未提供,證交所怒罰5萬元,並強調累計已對大飲開罰30萬元。
【記者張大宇台北報導】近期,台灣DRAM市場受到全球市場環境的影響,產品價格和營收均受到壓力。根據市場調查機構集邦科技的調查數據,第一季DRAM價格下滑,整體產值下滑28.6%。不過,在市場競爭和供應需求變化的影響下,各廠商的策略和表現也各有不同。
集邦科技指出,第一季DRAM價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供應商在去年下半年增加的產能陸續開出,同時需求端積極去化庫存,進一步壓縮採購力道。展望第二季,由於成交量低迷,價格預計將持續走跌,跌幅逼近25%。
在營收方面,龍頭三星第一季營收較上季下滑26.3%,市占回升至42.7%。而SK海力士營收較上季衰退31.7%,市占率來到29.9%。美光維持第三大廠排名,營收較上季下滑30.0%,市占率維持在約23.0%。
獲利能力方面,三星因部分產品品質問題產生退換貨狀況,營業利益率由前一季的66%滑落至48%。SK海力士營業利益率從上季的58%下跌至44%。美光營業利益率表現最佳,從上季的58%下跌至46%。
台灣廠商方面,南亞科第一季營收位元出貨下跌超過20%,營收較前一季大減32.9%,營業利益率由上一季的41.8%跌至26.6%。力晶科技營收逆勢成長5.7%,若涵蓋DRAM代工業務,營收則下滑近15%。華邦電DRAM營收僅下滑約5%。
總結來說,台灣DRAM市場在面對市場環境的挑戰時,各廠商在營收和獲利能力方面表現各有千秋,未來仍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產業發展趨勢。
大飲今年股東會地點同樣在北市國軍英雄館,有別於去年不到20分鐘就結束,今年預料將聚焦五大疑點,包括:一、跟國信、旭順公司三筆不動產交易的重大瑕疵;二、關係人交易對象股東結構高度重疊,疑涉利益輸送;三、十大股東6家公司目前全數停業中;四、委任新會計師進度,何時能重新出具財報;五、陸續傳出薪資未正常發放,公司營運是否出問題。
成立於1965年的大飲,是台灣第一家上市的飲料公司,長年以生產及銷售「蘋果西打」單一產品為主力,這家超過半世紀的老牌果汁汽水公司,今年意外爆出因107年度財報被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已自4月8日起停牌至今,一旦停牌滿6個月,將面臨下市。
值得注意的是,4月3日大飲在證交所二度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時,曾經允諾將在一個月內,釐清會計師對財報的疑慮,並主動召開記者會向大眾說明,惟事件至今已近2個月,公司不僅未主動說明,發言系統更形同虛設,發言人楊克鳳至今從未出面。
由於大飲至今尚未委任新的會計師,繼107年度財報難產後,108年Q1財報也無法如期公告,主管機關已核准公告日期展延至6月19日;惟針對財報查核之進度,大飲有必要公開對股東說明。
此外,大飲107年度跟國信、旭順交易的三筆不動產(包括高雄湖內、新北新店、台南佳里),總金額6.4億元,也因交易價格合理性、遲未完成過戶等程序上的瑕疵遭會計師質疑,對此,大飲至今也未公開具體說明。
再者,大飲最新十大股東名單包括7家企業、3名自然人,而除了旭順食品外,寶亞、健健美生技、儂特利、嘉隆國際、錫標、陽翼6家目前全數停業中,相當罕見;且相關公司彼此間股東結構高度重疊,亦引發外界諸多揣想,加上近日傳出欠薪消息,上述種種疑點,都有待公司說分明。
【台灣新聞】大西洋飲料召開股東會,蘋果西打製造商面臨重重困難
台灣知名果汁汽水製造商大西洋飲料將於5月29日召開108年度股東常會,但公司近期卻處於風波之中。根據最新公布的十大股東名單,除了旭順食品外,其餘6家企業均已停業,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值得注意的是,涉嫌違反證交法並被法院裁定羁押禁見的大飲前總經理孫幼英,以自然人身份持股1.11%,名列十大股東之列。孫幼英同時也是嘉隆國際、錫標公司的法人代表,兩家公司分別持有大飲7.43%、3.89%的股份。
此外,旭順食品是大飲第二大股東,也是大飲107年台南佳里不動產交易對象之一。而大飲107年高雄湖內、新北新店兩筆不動產交易對象國信食品,今年已從十大股東中除名,且國信已辭去大飲法人監察人。
由於上述三筆不動產交易,大飲涉嫌關係人利益輸送等疑雲,被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自今年4月以來,大飲不僅緊急撤換董、總,並解任合作已久的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但目前尚未委任新的會計師,導致該公司繼年報難產後,108年首季財報亦無法如期公告。
大飲已於4月8日起停牌,一旦停牌滿6個月,恐將面臨下市。原大飲稽核主管、今年4月甫出任大飲董事長的王鎮民,在最新年報中強調,該公司基於銷售通路需要、開發機能性乳酸飲料新品、企業多角化發展等因素,購買上述三筆不動產。
王鎮民並指出,大飲是果汁汽水的金牌企業,一直以來都是食品安全的模範生,堅持使用最好的原物料,調製出健康安全、風味獨特的國民汽水-蘋果西打。針對去年2公升裝蘋果西打產品有異的情況,他強調,是因一條生產線設備耗用因素,該公司迅速完成修復與產品通路回收,並協助消費者退換貨。
大飲107年度營收5.94億元,年減8.51%,稅後淨損約6,240萬元,每股虧1.1元。108年累計前4月營收約1.6億元,年減13.37%。
此外,因涉嫌違反證交法、被法院裁定羈押禁見的大飲前總經理孫 幼英,也以自然人身份持股1.11%名列10大股東;另孫幼英也是嘉隆 國際、錫標公司的法人代表,兩家公司分別持有7.43%、3.89%。
值得一提的是,旭順食品是大飲第二大股東,也是大飲107年台南 佳里不動產交易對象之一;另大飲107年高雄湖內、新北新店兩筆不 動產交易對象國信食品,今年已從十大股東中除名,且國信已辭去大 飲法人監察人。
大飲因上述三筆不動產交易,涉嫌關係人利益輸送等疑雲,被會計 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風暴持續擴大延燒。自今年4月來,不僅 緊急撤換董、總,並解任合作已久的資誠會計師事務所。但目前尚未 委任新的會計師,導致該公司繼年報難產後,108年首季財報亦無法 如期公告。大飲已於4月8日起停牌,一旦停牌滿6個月,恐將面臨下 市。
原大飲稽核主管、今年4月甫出任大飲董事長的王鎮民,在最新年 報中強調,該公司基於銷售通路需要、開發機能性乳酸飲料新品、企 業多角化發展等因素,購買上述三筆不動產,但「因規劃作業的疏失 ,致遭外界誤解,引起與論非議,全案現由司法介入調查,本人不便 公開評論,但仍誠懇呼籲檢調機關儘速查明,還原事實的真相。」
王鎮民並指出,大飲是果汁汽水的金牌企業,「在國內一直是食品 安全的模範生,堅持使用最好的原物料,調製出健康安全、風味獨特 的國民汽水-蘋果西打」。針對去年2公升裝蘋果西打產品有異,他 強調,是因一條生產線設備耗用因素,該公司迅速完成修復與產品通 路回收,並協助消費者退換貨。
大飲107年度營收5.94億元,年減8.51%,稅後淨損約6,240萬元, 每股虧1.1元。108年累計前4月營收約1.6億元,年減13.37%。
大飲事件後,金管會全面檢討獨董資格條件,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1)日表示,考慮在現行獨董須具備的七款條件中,增訂彈性條款,或將像大西洋飲料及國信這種兄弟公司狀況,也納入規範。立法院財委會昨(1)日邀請金管會針對「強化公司治理,提升獨立董事職能」作專案報告,顧立雄表示,金管會正檢討相關法規,增加獨董的獨立性。根據「公開發行公司獨立董事設置及應遵循事項辦法」第3條規定,獨董應在選任前二年及任職期間,必須沒有做出七項行為,例如曾經是公司或其關係企業的受僱人,或擔任跟公司有財務、業務往來的特定公司董監事等等。大飲的獨董在兄弟公司國信任職,不在現行規定的七款條件中,形式上並未違反規定,但獨立性已受質疑,因此,金管會正檢討現行規定。顧立雄表示,相關辦法的檢討將在5月底前敲定,包括考慮是否將證交法第14條之2有關獨立性要求,在辦法中增訂彈性條款,還是將兄弟公司也列舉納入規範。官員表示,大飲跟國信之間的轉投資比率相當低,只有0.49%,但大飲的大股東同時控有大飲及國信持股,換言之,大飲跟國信等於是同一個媽媽的兄弟公司。證交法第14條之2規定,獨董應具備專業知識,且在執行業務範圍內應保持獨立性;金管會會研議,直接引用證交法規定,或在現行獨董資格規定中,增訂一個概括性條款,對於不具獨立性的獨董,當然解任。
立法院財委會昨(1)日邀請金管會針對「強化公司治理,提升獨立董事職能」作專案報告,顧立雄表示,金管會正檢討相關法規,增加獨董的獨立性。
根據「公開發行公司獨立董事設置及應遵循事項辦法」第3條規定,獨董應在選任前二年及任職期間,必須沒有做出七項行為,例如曾經是公司或其關係企業的受僱人,或擔任跟公司有財務、業務往來的特定公司董監事等等。
大飲的獨董在兄弟公司國信任職,不在現行規定的七款條件中,形式上並未違反規定,但獨立性已受質疑,因此,金管會正檢討現行規定。
顧立雄表示,相關辦法的檢討將在5月底前敲定,包括考慮是否將證交法第14條之2有關獨立性要求,在辦法中增訂彈性條款,還是將兄弟公司也列舉納入規範。
官員表示,大飲跟國信之間的轉投資比率相當低,只有0.49%,但大飲的大股東同時控有大飲及國信持股,換言之,大飲跟國信等於是同一個媽媽的兄弟公司。
證交法第14條之2規定,獨董應具備專業知識,且在執行業務範圍內應保持獨立性;金管會會研議,直接引用證交法規定,或在現行獨董資格規定中,增訂一個概括性條款,對於不具獨立性的獨董,當然解任。
「蘋果西打」人事大洗牌!大西洋飲料(1213)近期連發人事異動,獨立董事林偉強於23日辭職,新任者尚未聘任。這次人事調整,距離大飲被金管會要求重行公告107年度財報的截止日僅剩三個工作天,對公司來說,時間壓力相當大。 林偉強此前是以國信食品公司代協理的身份,擔任大飲獨立董事。由於國信食品是此次大飲107年財報中被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三筆關係人不動產交易對象之一,加上國信食品也是大飲的前監察人、現任十大股東之一,林偉強的獨董身份自然引來外界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大飲在4月8日被停止有價證券交易後,內部運作相當不穩定。在過去不到兩周內,公司先後公告內部稽核主管辭職、國信食品法人監察人辭職,並解任總經理,重新改選董事長兼總經理。如今,獨立董事林偉強也離開,這一系列人事變動讓外界對大飲的未來發展感到擔憂。 目前,大飲尚未公告新的委任會計師,下周一(29日)要重新出具正式財報,對公司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原內部稽核主管王鎮民以嘉隆國際實業法人代表身份接任董總,這一安排也讓人感到意外。面對如此多的人事變動和財報問題,大飲能否穩住局面,讓人拭目以待。
台灣知名企業大飲(1213)近期陷入人事動盪,獨立董事林偉強昨(23)日宣布辭職,且公司尚未公布新任者。林偉強是國信食品的員工,而國信食品過去曾擔任大飲的法人監察人,兩家公司的關係不僅止於此。這起人事變動發生在4月13日大飲公告國信食品辭職後不久,讓外界對大飲的董監事會能否維持穩定產生疑慮。 自去年財報被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後,大飲被指控涉嫌掏空。今年4月11日,檢調單位對大飲展開調查,並約談了公司多名員工。在此過程中,大飲主動終止了與會計師的委任關係。4月13日,大飲內部稽核主管王鎮民辭職,公司未聘任新任內部稽核主管,國信食品也辭去了法人監察人的職位。 隨後,4月14日大飲法人董事改派代表人,舊任董事長江國貴改由王鎮民接替。同一天,大飲解任總經理孫幼英,並由王鎮民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4月18日,大飲撤回先前解除的不動產交易契約,並決定重新購買,讓市場變化莫測。 昨日,大飲再公告獨立董事林偉強辭職的消息,這是短短一個月內,大飲監察人、獨立董事接連辭職的第三起事件。這一連串的人事變動,讓外界對大飲的未來發展感到擔憂。
據大飲107年公告,林偉強是以國信食品公司代協理身份,擔任大飲獨立董事。由於國信食品就是此次大飲107年財報,被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三筆關係人不動產交易對象之一,而國信食品也是大飲的前監察人、現任十大股東之一,此一獨董身份也被外界放大檢視。
值得一提的是,距離大飲被金管會去函要求,重行公告申報107年度財務報告的截止日4月29日,僅剩三個工作天。但大飲11日公告,解除委任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及簽證會計師,至今尚未公告新的委任會計師,下周一(29日)要重新出具正式財報,困難度恐相當高。
大飲自4月8日被停止有價證券交易,至今已逾兩周。大飲內部近來相當不平靜,除相關人事已遭檢調約談搜索,公司更緊急撤換董事長、總經理,由原內部稽核主管王鎮民,以嘉隆國際實業法人代表身份接任董總,此一人事安排也讓外界相當意外。
大飲因去年財報被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被爆出涉嫌掏空,今年4月11日檢調至大飲調查並約談公司多人,大飲並在該日主動終止委任會計師;接著4月13日大飲內部稽核主管王鎮民辭職,並未聘任新任內部稽核主管,法人監察人、國信食品辭職。
隔天4月14日大飲法人董事改派代表人,舊任者為嘉隆國際實業有限公司江國貴、同時也是當時的大飲董事長,新任者改由13日才辭去大飲內部稽核主管王鎮民擔任。
大飲也在這天解任總經理孫幼英,並新改選董事長,由王鎮民擔任董座並兼任總經理。
4月18日大飲公告,依董事會開會決議撤回「解除新北市新店區秀岡段6地號買賣契約」,並辦理契約公證及土地信託登記,也就是原先大飲取消不動產的交易,結果又決定要買,讓外界霧裡看花。
昨日大飲則再公告,獨立董事林偉強辭職,在短短一個月內,大飲監察人、獨立董事接連辭職。
台灣知名飲料品牌大西洋飲料公司(1213)近期在土地交易上再度引起市場關注。該公司於18日公告,董事會決議撤回先前「解除新北市新店區秀岡段6地號買賣契約」的決定,並將進行買賣契約的法院公證及土地信託登記。這項決定讓外界對於該公司的土地交易動向感到困惑。 這筆土地交易的對象是國信食品,而這也是會計師對大西洋飲料公司107年財報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三筆不動產交易之一。4月初,國信食品因涉嫌關係人交易利益輸送等問題,急速辭去大西洋飲料公司法人監察人,但根據去年3月的十大股東名單,國信食品仍持有大西洋飲料公司0.49%的股份。 這筆交易最早發生於2018年9月,當時大西洋飲料公司以2.4億元購買新北市新店區土地。然而,今年3月20日,公司以「遭逢重大事件」為由,即2公升裝蘋果西打產品出現異常,受理消費者退換貨,宣布取消該筆交易。隔日,公司又宣布將預付的1.55億元土地款轉為資金貸給國信食品,並設定長達32年的還款期限,每月只需還40萬元。 會計師對此交易表示懷疑,認為「取消交易及還款條件約定,未能說明其合理性」。大西洋飲料公司在4月2日、3日的重大訊息說明中未能解釋清楚,現在又決議恢復該筆土地交易,並稱是「為保障本公司資產」。 一名資深會計師指出,從大西洋飲料公司的公告看來,雖然信託委託人是國信食品,但委託內容和受益人是否為大西洋飲料公司均未揭露。此外,市場人士也懷疑該筆土地可能仍有抵押借款,導致無法順利過戶,才會先辦理信託。然而,這項措施是否能真正保障大西洋飲料公司股東的權益,仍然存疑。
大飲食品昨(18)日突然宣布,董事會決議撤回先前解除的「新北市新店區秀岡段6地號買賣契約」,並重新啟動契約公證及土地信託登記的程序。這一決定讓市場上的法人及投資者都感到有些困惑。 原來,大飲食品先前在3月20日取消了一筆不動產交易,交易對象正是國信食品。當時,由於賣方國信食品無法立刻償還預付款,因此大飲將預付款轉為資金貸與,並規定國信食品每月需還款40萬元,總共要花32年還清1.55億元的預付款。 然而,就在昨天,大飲食品突然宣布董事會決議,同意國信食品每月須還款40萬元,並需提供足額擔保。為了保障公司資產,董事會決議要續行該買賣交易,並與國信食品辦理買賣契約的法院公證及土地信託登記。 這一連串的變動讓外界感到不解,特別是在短短幾周內,大飲與國信食品的交易條件和經濟情況並未發生變化,卻突然決定重新啟動交易。市場上的法人們普遍希望大飲食品能夠盡快釋出相關說明,以解釋這一突然的變動背後的原因。
事實上,大飲該筆土地的交易對象是國信食品,也是此次會計師對大飲107年財報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三筆不動產交易對象之一。
在4月初爆出涉嫌關係人交易利益輸送等風暴後,國信已在今年4月12日火速辭去大飲法人監察人,但據大飲去年3月公告之十大股東名單,國信仍名列十大股東之一,持有大飲0.49%。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該筆交易發生在2018年9月,大飲跟國信簽約以新台幣2.4億元購買新北市新店區土地,今年3月20日,大飲以「本公司遭逢成立以來重大事件」為由(指2公升裝蘋果西打產品出現異常,受理消費者退換貨),公告董事會決議取消該筆交易。
隔一日(3月21日)大飲又公告,將該筆交易預付土地款1.55億元轉為資金貸與國信食品,而國信每月只須還大飲40萬元,還款期限長達32年,會計師認為「針對前述取消交易及還款條件約定,未能說明其合理性」。
不過,針對此一交易「疑慮」,大飲4月2日、3日連續兩次重大訊息說明都未能解釋清楚,現在又決議要恢復該筆土地交易,並稱是「為保障本公司資產」。
一名資深會計師分析,「土地信託」是指國信把他的土地信託給銀行,銀行根據國信的指示來出租或找開發商營建出售,但從大飲公告看來,信託委託人是國信,但委託的內容是什麼,沒有揭露;受益人是否為大飲,也沒有揭露,「這個決議案只是形式,看不出對大飲已付土地款的保障」。
市場人士也指出,一般土地交易完成後應直接過戶,研判該筆土地可能仍有抵押借款,導致無法順利過戶,才會先辦理信託,但此舉能否能真正保障大飲股東之權益,仍有大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