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歐光學公司新聞
星歐光學創立於2004年,受惠代工及品牌雙引擎策略奏效,2018年順利轉虧為盈之後,隨著經濟規模擴大,近年獲利走勢俏。目前大立光透過旗下大陽科技持股星歐光學約40.5%。依據大立光最新財報,星歐今年前三季獲利1.57億元,已經逼近去年全年的1.59億元,外界看好,星歐今年獲利有望改寫新猷,成為集團旗下小金雞。
目前星歐光學主要負責人為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資本額10億元,今年前三季每股純益1.57元。大立光隱形眼鏡以星歐為品牌行銷全台家樂福、全家、康是美、屈臣氏、小三美日、寶雅等經銷據點,全台經銷通路逾2,000個據點。
另一方面,星歐光學在代工版圖逐步打開市場,去年宣布取得屈臣氏自有品牌Pink by Pure Beauty的隱形眼鏡獨家代工訂單,這是繼中國大陸一閃之後,第二家代工訂單入袋,隨品牌及代工雙引擎點火,推升獲利走揚。隨近年星歐光學獲利走揚,外界也關注,未來星歐光學是否有進一步IPO規劃,惟林恩平在8月股東會後回應,「目前沒有這個打算。」
星歐光學近期技術也備受肯定,新推出的「減緩近視加深日拋軟性隱形眼鏡」日前獲衛福部及經濟部共同舉辦第20屆「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醫療器材類入圍獎,以及第18屆「國家企業新創獎」殊榮,是目前台灣唯一經過國內三家醫學中心臨床試驗通過的多焦點隱形眼鏡,並取得衛福部食藥署核發醫療器材許可證,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唯一通過國內臨床試驗且取得許可證的國產醫療器材。
科技業再傳佳音!台灣星歐光學旗下品牌星歐眼鏡,近期表現亮眼,第三季獲利超越上半年總和,創下歷年新高。隨著新品牌卡沛兒(Capell)的推出,星歐光學不僅僅在產品線上進行擴充,更在市場競爭中穩固了地位。這次,我們來探討星歐光學如何以創新策略,在隱形眼镜市場中脫穎而出。
大立光集團昨日宣布,旗下星歐光學推出新品牌卡沛兒,該品牌的一般片價格為30片350元,比原有星歐品牌貴四成,但與市場前三大品牌相比,每盒仍便宜200元,顯示出其親民價格。卡沛兒以小直徑彩片為主打,鎖定年輕美眉族群,展現星歐光學對市場的敏銳洞察。
根據大立光財報,星歐光學今年前三季累計獲利達9,626萬元,累計每股純益(EPS)0.96元。其中,第三季純益更是達到5,050萬元,超過上半年總和,成為公司歷年最旺的一季。此外,和碩集團旗下晶碩第3季獲利也相當出色,單季稅後純益2.03億元,EPS 2.9元,首次超過老牌生技獲利王精華。
星歐光學的成功,與大立光集團的轉投資策略密不可分。大立光透過大陽科技轉投資星歐光學,持股40.5%,並將其產品銷售至全台多家知名零售通路,如家樂福、全家、康是美、屈臣氏等。在投資逾十年後,星歐光學於2018年首次全年獲利,現任負責人為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
隨著品牌通路版圖的擴大,星歐光學第三季新增寶雅等據點,加上傳統經銷通路成長,目前全台已達1,991個據點。品牌及代工雙引擎的點火,推升了星歐光學的獲利走揚。在激烈的市场競爭中,星歐光學以其創新和優質產品,成功殺出重圍,為台灣科技業再添一抹亮色。
大立光轉投資的星歐光學近期表現亮眼,透過擴大通路布局和增加代工訂單,成功展現規模經濟效益,快速成長。除了在台灣市場通路擴大,從傳統經銷延伸至大型美妝及藥妝店外,星歐在代工訂單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今年,由於大陸市場疫情受控,彩片銷售表現超過預期,特別是年輕消費族群,其消費潛力驚人。 另一家偏光片大廠明基材旗下的轉投資品牌「美若康」也證實,雖然上半年因疫情影響,市場表現較為疲弱,但今年雙11在大陸電商通路天貓的銷售量翻倍成長,大陸市場表現出乎預期。 晶碩光學在10月份的營收達4.21億元,月增10.4%,創下新高紀錄。法人預期,晶碩本季將受惠於日本需求回溫、大陸雙11購物節的促銷商機,以及代工客戶新品的推出,營運有望再創佳績。晶碩於2009年成立,由電子代工大廠和碩與旗下PCB廠景碩共同出資,初期以自有品牌為主,近四年才逐漸發展成品牌、代工並行模式。 星歐光學自2004年成立以來,大立光投資多年,直至2014年才更改製程及材料,開始對外積極拓展。除了推出一般日拋片,還推出放大片,以高性價比(C/P值)為訴求,針對小資、學生等年輕族群,希望向下深耕,培養忠實客群。
大立光昨(26)日表示,旗下星歐光學再推出新高階品牌卡沛兒(Capell),一般片30片350元,比原有星歐貴四成,但比起市場前三大品牌,每盒仍便宜200元,價格親民,並以小直徑的彩片,鎖定年輕美眉族群,大立光的隱形眼鏡定位主打高性價比(CP值),希望藉由延伸產品線,區隔市場,壯大版圖。
依據大立光財報,星歐今年前三季獲利9,626萬元,依其股本10億元估計,累計每股純益(EPS)0.96元,其中,第3季純益達5,050萬元,超越上半年總和。
晶碩第3季獲利也相當亮眼,單季稅後純益2.03億元,季增45%,為單季次高,EPS 2.9元,首度超車老牌生技獲利王精華第3季(EPS)2.39元。晶碩第3季獲利已達上半年獲利總和87%,累計前三季獲利4.34億元,年增45%,前三季EPS 6.2元。
大立光上半年宣布取得屈臣氏自有品牌Pink by Pure Beauty的隱形眼鏡獨家代工訂單,這是繼去年中國大陸一閃之後,第二家代工訂單入袋,隨著品牌通路版圖擴大,第3季新增寶雅等據點,加上傳統經銷通路成長,目前全台已達1,991個,品牌及代工雙引擎點火,推升獲利走揚。
大立光是透過大陽科技轉投資星歐光學,持股40.5%,其隱形眼鏡以星歐為品牌行銷全台家樂福、全家、康是美、屈臣氏、小三美日等經銷據點,在投資逾十年後,2018年星歐光學首度全年獲利,目前星歐光學主要負責人為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
據了解,今年因大陸市場疫情提前「受控」,來自大陸的彩片銷售優於預期,年輕族群消費潛力驚人。
偏光片大廠明基材也證實,旗下轉投資隱形眼鏡品牌「美若康」今年上半年因疫情影響,原本隱形眼鏡市場表現較為疲弱,不過,今年雙11在大陸電商通路天貓的銷售較去年翻倍成長,大陸市場表現超乎預期。
晶碩10月營收4.21億元,月增10.4%,改寫新高,法人預期,晶碩本季受惠日本需求回溫、大陸雙11購物節促銷商機,加上代工客戶新品推出,本季營運有望改寫新猷。
晶碩成立於2009年,是由電子代工大廠和碩與旗下PCB廠景碩共同出資成立。晶碩成立初期主要以自有品牌為主,近四年才逐漸發展成品牌、代工並行模式。
大立光投資隱形眼鏡多年,星歐成立於2004年,直至2014年更改製程及材料,開始對外積極拓展,除了一般日拋片外,再推出放大片,以高性價比(C╱P值)訴求,從小資、學生年輕族群下手,希望向下耕耘,培養忠實客群。
光學龍頭大立光與藥妝龍頭屈臣氏攜手合作,大立光旗下星歐光學於8日宣布與屈臣氏簽約,將為其獨賣的韓系化妝品牌pinkBYPUREBEAUTY代工生產隱形眼鏡。這項合作不僅讓星歐光學在自有品牌競爭的基礎上,再下一城,也展現了星歐在代工市場的野心。屈臣氏首次進軍隱形眼鏡市場,特別選擇大立光旗下子公司星歐光學為合作夥伴,展開全新市場的布局。
pinkBYPUREBEAUTY定位于韓國原裝打造的平價美妝品,主要針對年輕族群和女性消費者。為了打響這場第一戰,星歐光學與屈臣氏攜手推出一款透明片搭配五款彩色片的隱形眼鏡系列。透明片融入浪漫的粉紅風格,並首度添加多種維他命成分,提供消費者更全面的護眼保養。彩色片則以日韓流行風格為設計主軸,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目前,這系列產品已全線在台灣400多家屈臣氏門市上架,預計將掀起一股粉紅潮流。
星歐光學自2004年創立以來,總部設立於台中工業區,是大立光集團的重要成員。公司於2007年獲得ISO13485和CE認證,2011年研發出抗UV的隱形眼鏡。主要產品包括各式拋棄式隱形眼鏡和特殊用途鏡片。2014年,星歐光學在台中一中商圈開設了第一間直營門市,創新地採用隱形眼鏡販賣機,以三明治製程保證鏡片安全、不掉色,主打親民價格和高CP值。
目前,星歐光學的銷售通路不僅涵蓋一般的眼鏡行,還成功進軍家樂福、康是美、小三美日、全家、屈臣氏等知名連鎖通路,以及天貓、可得、視客等電商平台。總通路數達1,900多家,其中屈臣氏就佔了400多家,占比超過二成,顯見雙方合作關係之密切。
台灣星歐光學近日再傳佳音,旗下品牌「星歐」成功獲得屈臣氏自有品牌「Pink by Pure Beauty」的隱形眼鏡獨家代工訂單。這一好消息讓市場對星歐的發展前景更加期待,也讓轉投資星歐的大立光受益良多。星歐光學採取品牌與代工雙引擎策略,預計隨著代工訂單的擴大,今年獲利有望創下新高。
此次獲得屈臣氏的代工訂單,是星歐繼去年中國大陸一閃訂單後的第二次成功。大立光昨日透過新聞稿公布此一訊息,這也是大立光首次針對轉投資的星歐光學發出新聞稿,顯見對此次獲得代工訂單的重視。大立光透過大陽科技轉投資星歐光學,持股達40.5%,星歐的隱形眼鏡以星歐為品牌,在台灣的家樂福、全家、康是美、屈臣氏、小三美日等超過1,956個眼鏡行銷。
星歐光學自2018年起全年獲利,目前資本額達10億元,主要負責人為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根據大立光年報,2019年星歐光學獲利達5,798萬元,年增長3.4倍,雖然在整體獲利中占比不高,但成長速度驚人。林恩平曾表示,星歐的目標之一是爭取更多的代工訂單,不過他也坦言,過去的ODM訂單毛利較低,未見具體進展。目前,星歐已與屈臣氏和另一家大陸客戶建立代工合作關係。
屈臣氏的「Pink by Pure Beauty」是首次以自有品牌進入隱形眼鏡市場,星歐以其技術和品質獲得屈臣氏的青睞。首波上市推出的產品包括透明片和彩色片,透明片採用浪漫的粉紅風格,並首次添加多種維他命成分,彩色片則引進日韓流行風格,主要針對年輕族群和女性市場。目前,全線產品已在台灣400多家屈臣氏店鋪獨家銷售。
大立光從製造鏡頭跨足隱形眼鏡市場,星歐光學的成長過程堪稱「土法煉鋼」。從品牌塑造到產品研發,再到市場拓展,星歐光學都依靠自身努力逐步打響知名度,這也讓外界對其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藥妝龍頭屈臣氏首度跨足隱形眼鏡市場,為了打贏第一仗,屈臣氏特別找上大立光幫忙,由大立光持股40.5%的星歐光學為屈臣氏獨賣的韓系化妝品牌pinkBYPUREBEAUTY代工。
由於pinkBYPUREBEAUTY的品牌定位為韓國原裝打造的平價美妝品,主要瞄準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雙方攜手的首部曲,計畫推出一款透明片搭配五款彩色片,星歐光學指出,此次發售的透明片融合浪漫的粉紅風格,並首度推出添加多種維他命成分的新一代產品,至於彩色片設計則導入日韓流行風格,現全線產品已在全台400多家屈臣氏上架,期待可以掀起一陣粉紅狂潮。
星歐光學創立於2004年,總部設立於台中工業區,是大立光集團成員之一,2007年獲得ISO13485和CE認證,2011年研發出抗UV的隱形眼鏡。目前主要產品為各式拋棄式隱形眼鏡以及特殊用途鏡片。2014年星歐在台中一中商圈開設第一間直營門市,以全台首創的隱形眼鏡販賣機為銷售模式,所有鏡片皆用三明治製程保證安全、不掉色,主打價格親民CP值超高。
現星歐光學主要通路除了一般的眼鏡行之外,也成功打進家樂福、康是美、小三美日、全家、屈臣氏等連鎖通路,以及天貓、可得、視客等電商通路,合計總通路數達1,900多家,其中光屈臣氏就占了400多家,占比逾二成,足見雙方關係之密切。
小兵立大功的隱形眼鏡產業,一直都是國內出口的救命仙丹,年年維持兩位數的成長,產值也突破百億元。以中華民國海關統計資料來看,隱形眼鏡即使有全球前四大廠的大軍壓境,但台灣卻是全球唯一隱形眼鏡出口量大於進口量的國家。
由於過去精華、金可的高獲利實在太誘人,吸引電子業爭相卡位。根據統計,國內生產隱形眼鏡業較具知名度者共10家,除了精華、金可和金可在2012年併購的永勝光學、優你康、加美光學外,來自電子業轉投資的有和碩旗下晶碩、大立光轉投資星歐、網通廠仲琦轉投資的昕琦、佳士達與明基材料轉投資的視陽,陸續加入戰場。
不過,因門檻也不低,十年來團隊易主,重新洗牌的也不少,像優你康已換了四、五手、能率集團投資的精能光學也多次改組,而望隼最早是由鴻海員工出來創業,但後來也轉由長華電材注資。精華董事長陳明賢曾提出警語表示:隱形眼鏡產業很辛苦,如果銷量沒起來,要獲利很難。
不過,儘管如此科技業還是持續加碼,且不同於精華的代工和金可以代言人的行銷策略,科技業是挾著擅長大量生產式和行銷方法取勝。其中,已成為隱形眼鏡獲利三哥的晶碩光學是以建立自有門市、推廣會員制的隱形眼鏡品牌行銷;而大立光重新整頓後的星歐則沒找代言人,而是採取低價的親民價格搶市,在在凸顯隱形眼鏡大戰的激烈。
星歐光學採品牌及代工雙引擎策略並進,預料隨代工訂單擴大營運規模,今年獲利有望衝新高,大立光受惠大。
大立光昨天透過發布新聞稿,公布相關訊息,這是每月營收之外,大立光首度針對旗下轉投資星歐光學對外發出的新聞稿,足見大立光對於這次獲得代工訂單的重視。大立光是透過大陽科技轉投資星歐光學,持股40.5%,其隱形眼鏡以星歐為品牌,行銷全台家樂福、全家、康是美、屈臣氏、小三美日以及1,956個眼鏡行等經銷據點。
在投資逾十年後,2018年星歐光學首度全年獲利,目前星歐光學資本額10億元,主要負責人為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
根據大立光年報,2019年星歐光學獲利5,798萬元,年增3.4倍,雖然只占大立光去年全年獲利282.63億元「微乎其微」,但極具意義。
針對隱形眼鏡布局,林恩平曾表示,星歐以自有品牌開拓隱形眼鏡的另一目標,主要希望爭取代工訂單。不過,他坦言,之前洽談的ODM訂單毛利太低,未有具體進展,但台灣方面積極擴展通路布局,希望拉高品牌能見度及知名度。
外界分析,星歐去年獲利大躍進,除了因台灣布局既廣且深外,林恩平在今年初首度透露,去年星歐已接獲一家大陸客戶代工訂單入袋,激勵去年星歐獲利翻倍成長。加上目前屈臣氏,星歐已取得兩家代工訂單。
Pink by Pure Beauty是屈臣氏自創美妝品牌,大立光表示,這是屈臣氏首度以自有品牌切入隱形眼鏡市場,星歐挾技術及品質優勢,獲得屈臣氏青睞,雙方合作首波上市推出一款透明片搭配五款彩色片,此次發售的透明片,融合浪漫的粉紅風格,首度推出添加多種維他命成分的新一代產品。而彩色片設計引進日韓流行風格,瞄準年輕族群與女性市場,目前全線產品已在全台400多家屈臣氏獨家販售。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大立光以製造起家,其鏡頭以技術及良率優勢,稱霸全球手機市場,不過,星歐眼鏡是大立光第一個自創品牌,在競爭激烈的台灣隱形眼鏡市場,星歐只是一支無名的新兵,從鏡頭跨足隱形眼鏡,大立光完全自行摸索,土法煉鋼,就連包裝也不假他人之手,一步步打響知名度。
星歐光學為大立光透過子公司大陽科技投資的孫公司,旗下隱形眼鏡品牌「星歐光學」鴨子划水布局多年,目前在台灣已有1,965個經銷據點,除了兩家台中直營店外,台北也卡位成立第三家直營店。
另外,明基集團旗下明基材的美若康,則已第4度邀請林依晨成為品牌代言人,而營運團隊重整後的優你康則由郭書瑤搶市;陳妍希則為酷柏力拚業績,而炎亞倫則是這一波隱形眼鏡代言人唯一的男性,責任重大。
值得關注的是,由大立光重新整頓後的星歐,則沒找代言人,而是以單片不到10元的親民價格搶市;晶碩光學則除了建立自有門市、推廣會員制的隱形眼鏡品牌外,也請來日本明星佐佐木希代言,在在都突顯隱形眼鏡大戰的激烈。
不過,明星代言真的是隱形眼鏡銷售的萬靈丹嗎?
國內隱形眼鏡最早開始巨資請明星代言的是金可,該公司在1999∼2002年時雖然收購的海昌品牌在大陸業績成長快速,但而後的2年卻面臨成長趨緩的瓶頸;集團董事長蔡國洲決定當年度不配發股利,將盈餘花費於廣告行銷。2004年起海昌就成為華人隱形眼鏡廠找明星代言的始祖,從最早的吳辰君、莎亞到2006年轉由台S.H.E代言一炮而紅,到2009年間,海昌的年複合成長率是5成。不過,2010年10月間,S.H.E成員之一的Selina在上海拍戲,不幸遭到爆破嚴重灼傷,海昌也被迫終止該代言關係。
2012年金可挾著回台上市的氣勢,巨資請來蔡依林、羅志祥分別為海昌和海儷恩代言,創造了不錯的業績。
有趣的是,精華過去都以穩健形象定位,由前新聞主播侯佩岑代言,近年則開始搶攻年輕族群市場,2017年精華帝康品牌,找來田馥甄,擔任「光漾瞬間」系列新品代言人,力拚擴大在台灣的市占率。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相當看好自家隱形眼鏡,他認為,自家產品製程繁瑣、成本高,但訴求價格親民的高性價比(CP值),希望薄利多銷,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闖出名號。
以日拋型為例,30片為200元,一盒10片的彩色片100元,等於一片僅10元,價格比同業便宜至少五成。這次參與活動的雙色日拋隱形眼鏡一盒10片售價為150元,共將送出五支iPhone 6s。
除了推出新促銷活動,持續衝刺會員人數規模外,大立光預計後續推出矽水膠、抗藍光新品搶市。
星歐隱形眼鏡上一波推體驗行銷活動,藉由登錄App送試戴片的促銷活動,短短一個月內,大立光送出上百萬片隱形眼鏡,衝出10萬會員人數的好佳績。除了衝刺會員數,大立光也積極拓展全台據點,累計目前已有671家經銷店。
大立光表示,下一波將推新促銷活動,持續衝刺會員人數,第4季也將順勢推出矽水膠、抗藍光新品搶市。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日前強調,隱形眼鏡製程繁瑣、成本高,但訴求價格親民的高性價比(CP值),希望以薄利多銷,在市場闖出名號。對隱形眼鏡事業的期許,林恩平表示,「能做多大,就做多大。」雖然今年強推新品搶市,不過,林恩平日前坦言,今年隱形眼鏡事業力拚損平「並不容易」。
除了利用網路行銷衝次會員,大立光在短短半年內,在全台也增加了150個經銷據點,累計目前全台有303個據點,並且在台中以自動販賣機的方式銷售,目前直營據點有兩個。
林恩平日前表示,大立光旗下星歐隱形眼鏡已出貨百萬片,目前還沒有客訴,下半年還會再推出抗藍光、矽水膠及雙色彩片等產品。
有別於在大立光線上法說會上的「言簡意賅」,兼任星歐董事長的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對於隱形眼鏡部門的訊息不僅給得大方,更感受到「偏愛」,先是在今年年初宣示「要以最高性價比搶市」;日前的法說會上,更用「出貨幾百萬片從沒客訴」來形容市場的高接受度,甚至還對未來許下「能做多大就做多大」的期許。
法人指出,隱形眼鏡產業的門檻與一般電子業不同,並非單純將產品做出來就行,消費者戴上之後的舒適度更是重要,而這些都必須累積相當程度的資料庫。此外,通路端更是關鍵,由於隱形眼鏡產品的毛利相當高,市場領導者抗拒新進者分食大餅,本來就相當合理,這也一度讓林恩平相當氣餒。
林恩平指出,對通路門市來說,同樣片數的一盒隱形眼鏡,「星歐的售價還比不上賣別家的利潤」,因此初期的推廣相當不易。不過,隨著母集團大立光屢創台股新高價,對於旗下的星歐帶來知名度,也化解了消費者改採新品牌的疑慮,甚至還對通路商產生逆向壓力,迫使原本不願意開賣的業者相繼加入。
據了解,星歐在今年初的銷售據點僅百來家,自營門市也僅一家,但目前通路已激增至275家,半年多時間多了百家以上,門市也增添了另外一家。據指出,若非法令對於隱形眼鏡的銷售據點規範相當嚴格,限制了星歐的展店進度。
值得注意的是,星歐近期決定強化網路行銷,透過「下載APP即贈送10片試戴體驗活動」,短短時間就衝出萬份以上的索取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行銷效果,該公司也正考慮是否將原訂本月底截止的日期往後延,並進一步擴充網路行銷團隊的規模。
林恩平之前表示,對於新進廠商如星歐來說,初期的產品線不可能太多,主要是品項非常繁複,庫存管理不易。但該公司會不斷加入新產品線,下半年就會有「抗藍光」、「矽水膠」等。
業界指出,國內目前擁有品牌的隱形眼鏡大廠,除了精華光學,還包括金可(海昌)、明基材(美若康)、星歐與晶碩光學等,若將來消費者買隱形眼鏡要全面稽查,第一個受害的一定是台廠,這明顯與政府扶植產業的用意相違背。
根據北市衛生局表示,若業者未依眼科醫師處方販售隱形眼鏡,就違反消保法第36條規定,可罰6萬至150萬元,北市預計一個月後開始稽核眼鏡行、相關醫材行。但北市衛生局官員表示,無法阻擋消費者購買,只是希望民眾更了解配戴隱形眼鏡的風險。
目前,隱形眼鏡仍屬國內醫材出口的大宗產品,而部分隱形眼鏡製造商,在國內也擁有自有品牌,其中,銷售量最大的國內品牌是精華光學的帝康,過去國內銷售比重占總營收約三成。另外,金可旗下的品牌海昌,在國內銷售也有一定的成績,受到年輕人的愛用。
此外,國內近年由電子業轉投資的隱形眼鏡品牌也極為蓬勃,如大立光轉投資的星歐、和碩轉投資的晶碩,還有明基材轉投資的美若康等,都陸續搶進國內隱形眼鏡市場,也有擁有一定的市占率。
衛生福利部公關室主任王哲超表示,這是個行之有年的法規,但過去確實沒有落實執行,站在政府的立場並不希望「擾民」或看到產業受影響,最終仍希望達到雙贏,不過執行端在地方衛生單位,是否檢討修法,還需要進一步討論。
王哲超說,隱形眼鏡屬於管制性的二級醫材,與處方箋用藥一樣,必須要醫師開立證明才能向通路購買,而看到處方箋後,提供藥物或有關產品的通路也才能賣給消費者,否則都屬違法。
不過,這個法令行之有年,要落實確實有其難度,站在衛福部的立場,仍以宣導為主。
另外,食藥署則指出,台北市衛生局這次嚴格規範,食藥署樂觀其成,也希望各縣市能加強稽查,未來將製作標語公告,要求業者貼在店內明顯處。
目前大立光旗下的星歐隱形眼鏡除了兩家台中自有門市之外,已鋪貨全台200多個通路據點。
不過,林恩平坦言,隱形眼鏡獲利高,不少眼鏡行反映,「他們賺一盒(他牌)的利潤,高於一盒星歐的售價」。
林恩平希望,通路商可以少賺一點,薄利多銷,星歐提供的是高性價比的產品,由於回購率很好,讓他對自家產品深具信心。
大立光早已躍居全球手機鏡頭霸主,但該公司8-9年前透過轉投資星歐光學布局隱形眼鏡,卻遲遲無起色,「團隊」與「技術」堪稱兩大關鍵。對此,林恩平前年毅然撤換相關人員,並「撩下去」擔任董事長親自督軍,並調派大立光人員進駐開發自有技術,去年底已看見營運體質徹底改變。
星歐光學隱形眼鏡門市「一中店」自從去年10月開幕後,就以自動販賣機的營運模式造成市場震撼。林恩平坦言,從開幕後「一直被檢舉」,理由都是「只有自動販賣機、沒有服務人員」。但事實上,店面雖小還是有服務人員,會配置自動販賣機是基於「服務人員要幫客戶進行測試,雙手不要經手鈔票比較好」。
星歐造成市場的第二個震撼,在於定價策略。根據網路評比,星歐的隱形眼鏡每片單價約10元,低於晶碩的12.5元、博士倫的15∼17.5元,且又有「股王大立光製造」光環襯托,堪稱「性價比最高」。對此,林恩平只淡定的說,主要是因為「工廠直營」,因此有更強的競爭力。
林恩平也對於「品質」相當自傲,他說,星歐的「變色片」不但是全球極少數採用和Johnson&Johnson一樣的「三明治」製程,可以永不褪色,而且經過實測證明,星歐的變色片厚度比Johnson&Johnson還要更薄,「很多人都說星歐的比較好」。
在展店速度方面,繼「一中店」之後,「逢甲店」即將在月底開幕,未來也將持續擴點。除此之外,林恩平指出,星歐積極透過全省的眼鏡行進行銷售,而且經銷點正以每天5-6家快速增加,儘管營收貢獻還不大,但成長相當快。
林恩平指出,目前星歐已拿到歐盟和大陸核可執照,美國正在申請,星歐未來也會參加上海、北京等會展,布局國際市場,「但若有機會,當然還是比較喜歡接代工單」。
大立光早已躍居全球手機照相鏡頭霸主,不過早在7-8年前開始佈局的隱形眼鏡,一直沒有太大起色。對此,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毅然在去年撤換相關人員,不但自己「撩下去」擔任董事長,更調派大立光的人員進駐開發自有技術,短短一年時間就開花結果。
對於隱形眼鏡未來的營運目標,林恩平僅低調表示,「能長多大、就多大」、「越快賺錢越好」。
隱形眼鏡產業毛利相當高,吸引不少國內業者如和碩、應華和大立光等挾集團資源切入。從隱形眼鏡的生產技術來說,對大立光完全不構成問題,但隱形眼鏡是直接配戴在人體之上,林恩平在之前就曾坦言表示,智慧型手機的鏡頭所要求的「精確度」,遠遠高於隱形眼鏡,但「每一行都有不同的Know-How」,隱形眼鏡要如何達到舒適性和保濕性則是關鍵。
林恩平在前一次大立光法說會中,曾表示「隱形眼鏡將於第三季試產,第四季正式量產」,以此來看,進度上可說是完全符合規劃。
只是此次首家門市店開幕,對外毫無宣傳,既沒邀請外界人士剪綵致詞,也沒發採訪通知或新聞稿,更連店員都省下來了,再度反映出大立光低調、務實的風格。
據了解,星歐的產品涵蓋彩色片、日拋片等,價格更是「超殺」,彩色片一盒100元,比同樣訴求低價的同級產品還低了2-3成,十足的「高CP值(性價比)」。
大立光第一季繳出的亮麗財報,是造就此波大漲、甚至改寫台股新高價的主因,而大立光今年的新題材還不少,除了會推出光學變焦鏡頭(Zoom)之外,切入一段時間的隱形眼鏡,也將在今年展現不同的面貌。而大立光來勢洶洶,加上多家電子大廠如和碩、應華都加入戰局,對於現有的隱形眼鏡霸主精華光(1565)來說,好光景恐怕無法延續太久。
隱形眼鏡是下一主戰場
對於毛利率高達50%的大立光來說,要找尋手機照相鏡頭之外的新產品,難度確實不小。除了要有一定的經濟規模之外,毛利率也不能少於現有的50%水準,在經過長期挑選之後,隱形眼鏡也就成為大立光佈局的下一個主戰場。
只不過,大立光以往是透過轉投資的星歐光學耕耘隱形眼鏡市場,而星歐的團隊雖在業界多年,但成效始終不如外界預期,執行長林恩平坦言,星歐原本的技術屬於外購,第一代的產品因「舒適度不佳」,市場的評價不太好。他指出,「每一行都有不同的Know-How」,手機照相鏡頭的精確度遠高於隱形眼鏡,但隱形眼鏡要的是保濕和舒適度,材料的掌握度相對較難掌握。
林恩平領軍戰精華光
值得注意的是,星歐原任的技術長已經離開,目前就是由林恩平親自領軍「撩下去做」,已經開發出自有的技術,陸續推出新一代日拋型鏡片、放大片和彩色片,預計今年7-8月正式量產,初期可能先打自有品牌,後續則以代工為方向。
法人指出,大立光在光學領域的技術無庸置疑,而該公司對光學產業的企圖心更是造就霸主地位的關鍵。而大立光既然由現任執行長親自「督軍」搶攻隱形眼鏡市場,成效的顯現「只是時間問題」。此外,和碩旗下的晶碩走的是自有品牌和自建門市,最近祭出的價格可說「相當殺」,將嚴重挑戰現有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