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瑞光電公司新聞
晶瑞光電(6787)近期在技術研發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發並封裝具有「彩色夜視影像」功能的sensor,此技術將為監視器及各項無人智慧載具帶來革命性的變革。隨著子公司在智慧無人商店系統新事業的布局,以及視覺AI影像、AIoT應用在各產業領域的滲透率提升,晶瑞光電的NBPF(近紅外光窄波濾光片)產品接單量不斷攀升。
晶瑞光電的紅外夜視影像技術,將傳統的黑白灰階影像提升至彩色影像,對於人型機器人等智慧型載具而言,這將提供更清晰的色彩差異化影像,有利於提升物件及行為的辨識能力。據公司表示,此技術的辨識正確率可較傳統黑白影像提高3至5倍以上,大幅降低失誤率,從而避免造成人員或物件的傷害損失。
晶瑞光電不僅在硬體技術上取得進展,其子公司晶芯光電於今年初成立的「AI數位科技事業」,也正積極開發智慧監視系統、智慧倉儲物流搬運系統,以及協作型機器人智慧作業系統,以滿足Edge AI應用端客戶的無人化作業需求。應用場域涵蓋無人商店、無人工廠、醫療照護、無人機、無人搬運車等多種AI智慧載具。
晶瑞光電正積極構建「機器人視覺系統」的研發主軸,並積極布局Edge AI領域。近期,公司與晶芯光電、台灣在地零件商及組裝廠等合作,以智慧監視系統的硬體設備專案項目為主,配合國際線上電子商務公司的需求,持續調整規格並導入市場。公司也計劃深化與既有客戶的合作關係,並開拓智慧零售、智慧物流等市場範疇。
展望2025年,晶瑞光電的業務發展前景看漲。目前在手訂單來看,公司將在智慧無人商店系統新事業上取得更多進展,並受惠於視覺AI影像、AIoT應用在各產業領域的滲透率提升,帶動ToF模組的需求增加。此外,智慧型手機、智慧物流等市場的ToF模組訂單回溫,也將推動晶瑞光電今年第一季來自NBPF銷售業績比重回升超過80%。而NBPF Fitter的獨家供應給國際知名遊戲機日系品牌大廠的訂單,將隨著新機型的發布,進一步推動晶瑞光電旗下NBPF的出貨動能。
興櫃市場在2024年交出亮眼成績單,全年新登錄公司家數達83家,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市場規模更是翻倍達到逾1.38兆元。這股興盛的氣氛,孕育出兩檔「閃耀千金股」:印能科技與鴻勁,預計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成立的資本市場服務團的推動下,興櫃市場在2025年將更加蓬勃發展。
回顾2024年,興櫃市場將戰略新板與一般板整合,進而將興櫃市場統一為單一市場。截至去年底,興櫃市場已有347檔個股,雖然規模不大,卻擁有發展潛力的生力軍。
在去年漲幅前十大個股中,高明鐵、連訊、驊陞、益鈞環科*、晶瑞光、三鼎生技、研晶、旭東環保、元樟生技、穎台科技等個股表現亮眼,其中高明鐵的漲幅更是高達478%,大幅超越其他個股。不過,其他飆股的股價也至少翻倍以上,市場題材性相當吸引投資者。
以高明鐵為例,該公司主要產品線包括微型滾珠螺桿、微型線性滑軌、聯軸器等自動化零組件,並切入今年最夯的矽光子技術。在製程設備中引入高精度定位滑台模組,確保光訊號的高效傳輸、降低損耗。儘管2024年上半年高明鐵仍在虧損,但虧損幅縮小,全年可望轉虧為盈,其具題材性的前景讓股價率先飆漲。
從產業別來看,2024年新登錄興櫃個股中,電子族群以20檔居首,次產業為半導體業的6檔,生技醫療業以17檔緊追其後,綠能環保產業則有9檔個股登錄。近年來,隨著政府政策的推動,愈來愈多的綠能環保股選擇在興櫃市場掛牌,其登錄檔數呈現上升趨勢。
晶瑞光電(6787)近期帶來喜訊,宣布其NBPF(窄帶光學濾光片)業務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獲得知名日系遊戲機品牌大廠的青睐,成為其近紅外光窄帶濾光器的唯一供應商。這項合作不僅將晶瑞光帶入遊戲機產業的深水區,也標誌著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晶瑞光電透露,近紅外光技術早在10年前就已經應用於遊戲機光控領域,而NBPF Filter產品則是該領域的創新技術應用。隨著市場對高精度光學規格的需求日益嚴苛,晶瑞光電成功把握這個機會,並與日系遊戲機品牌大廠達成獨家供應合作。其NBPF Filter技術能夠幫助客戶在進光廣角的情況下,仍能保持高精度的測距裝置,並拓展到多區域偵測的解決方案,實現3D偵測等應用。
此外,晶瑞光電在技術整合方面也取得重要進展。公司將跨光學與黃光製程的兩大生產技術成功整合,從半導體晶圓微顯影技術到多層膜濺鍍技術,不僅大幅縮短生產製程時間,還減少了供應鏈的碳足跡,並大幅降低了成本。
面向未來,晶瑞光電對2025年的發展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公司表示,將積極推進生產製程優化、產品開發技術升級、業務市場範疇擴增等策略,並優化接單結構,以實現高毛利率和利基型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增強公司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抗風險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晶瑞光電是台灣上市櫃公司中唯一同時擁有光學薄膜製程及半導體微顯影製程的公司,能夠提供total solution的光學微顯影服務。公司擁有多項光學專利技術,能夠加工製程出多層膜光學鍍膜,其光學膜厚薄度可達到600奈米的高折射率材料。
隨著公司現金增資的順利完成,晶瑞光電正評估擴建12吋微顯影製程相關設備,以滿足法國S公司、日本S社、美國ON公司、A公司等多家國際知名感測器半導體公司及封裝大廠的需求,爭取更多合作案量產機會。
晶瑞光表示,近紅外光於10年前即已應用於遊戲機光控領域,而N BPF Filter產品為遊戲機領域創新技術應用,然而近年其對高精度光 學規格條件的需求越趨嚴苛,晶瑞光成功取得此項合作機會,並且成 為日系遊戲機品牌大廠NBPF Filter的獨家供應商。晶瑞光的NBPF F ilter技術能協助客戶成功設計達到在進光廣角情況下仍能保持高精 度之測距裝置,擴展到多區域偵測的解決方案,實現3D偵測等應用。
此外,由於同時整合跨光學,以及黃光製程之兩大生產技術,從半 導體晶圓微顯影技術,結合具有多項光學專利之多層膜濺鍍技術製程 整合成功,相較客戶過往需委由兩端廠商分別代工,可大幅縮短生產 製程時間、減少供應鏈碳足跡、成本大幅降低。
展望2025年,晶瑞光審慎樂觀看待。公司表示,旗下業務、研發與 生產團隊積極推展公司生產製程優化、產品開發技術升級、業務市場 範疇擴增等策略,並且優化接單結構,朝高毛利率、利基型產品,期 望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增強公司在高競爭市場中的抗風險能力。
此外,晶瑞光為台灣上市櫃公司當中唯一同時具有光學薄膜製程及 半導體微顯影製程,並結合兩種製程提供total solution的光學微顯 影公司。具備多膜層之專利光學鍍膜技術加工製程,光學膜厚薄度可 達600奈米之高折射率材料。
此次公司現金增資已順利募集完成,為配合包括法國S公司、日本 S社、美國ON公司、A公司等多家國際知名感測器半導體公司及封裝大 廠客戶的需求,目前正評估擴建12吋微顯影製程相關設備,以爭取更 多合作案量產機會。
【台北訊】夏日炎炎,但台灣股市的燈火卻越來越旺!就在剛剛公布的數據中,我們看到了興櫃公司6月的亮麗成績单,讓人不禁為之振奋。這個月,興櫃公司的全體營收竟然高達460億元,比起上個月成長了13.78%,比起去年同期的成長更是驚人的6.5%,這是興櫃公司自成立以來的歷史新高紀錄,讓人不得不為之驕傲。 這次興櫃公司營收的成長,要歸功於許多優秀的公司。其中,遠壽、星宇航空、台灣虎航這三家公司功不可沒,分別在6月的營收中,遠壽以76億元的成績領先群倫,月增率達到41.1%;星宇航空也不甘示弱,6月營收21.29億元,月增24.63%;台灣虎航則以10.9億元的營收,月增23.68%,成為了推動整體興櫃公司成長的重要力量。 除了這些亮點,今年6月創下新高紀錄的興櫃公司還有23家,其中包括星宇航空、台灣虎航、世紀風電等。而整體來看,6月營收呈現月增、年增的雙增股有89檔,其中年增率1倍以上的公司更是有永虹先進、格斯科技、台灣虎航、星宇航空等多家,顯示了台灣股市的活力和潛力。 在這股熱潮中,我們也不忘提及一個名字——晶瑞光電。雖然它不是6月營收增長最快的公司,但其在興櫃公司的地位不容小覷。這家公司在市場上的表現一直都非常穩定,不僅如此,它還在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上不斷努力,相信未來在興櫃公司的舞台上,晶瑞光電也會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
今年興櫃公司6月營收前十大為遠壽、燁聯(9957)、星宇航空、 和淞(6826)、達發(6526)、台灣虎航、世紀風電(2072)、日盛 台駿(6958)、富基電通(6707)、兆聯實業(6944)等。
其中遠壽6月營收達76億元、月增41.1%,星宇航空6月營收達21. 29億元、月增24.63%,台灣虎航6月營收10.9億元、月增23.68%等 貢獻頗大。
今年6月興櫃公司營收創新高家數有23檔,分別是星宇航空、台灣 虎航、世紀風電、聚恆(4582)、中信造船(2644)、云光(3633) 、輝創(6722)、阜爾運通(6914)、潤德(6881)、家碩(6953) 、程曦資訊(6898)、聯友金屬(7610)、天力離岸(6793)、友霖 (4166)、品元-新(6963)、溫士頓(6817)、漢田生技(1294) 、利百景(7578)、台新藥(6838)、浩宇生醫(6872)、晶瑞光( 6787)、華上生醫(7427)、益鈞環科*-新(6912)等。
興櫃公司6月營收呈現月增、年增的雙增股有89檔,且年增1倍以上 的排序分別是永虹先進、格斯科技*、台灣虎航、星宇航空、樂揚、 向榮生技、世紀風電、天力離岸、聚恆、威睿、漢田生技、和暢科技 、芯測、達運光電、怡和國際、開陽投控、展逸、醫影、宏碁遊戲、 晶鑽生醫等。
2022上半年正式畫下句號,昨日終場加權指數下跌414點、收14,825點,跌破萬五關卡並再創波段新低。根據CMoney統計,截至6月30日,本周在興櫃中,禾生技(4194)以13.3%的周漲幅,稱冠興櫃市場。
相較於上周,興櫃本周以來漲幅超過一成的個股略為增加至四檔,而生技醫療族群持續成為資金的避風港,在本周漲幅前十強中占據六個位置,除了擁有與大盤連動度較低的優勢、還有生技展及個別股的題材利多。
值得注意的是,6月23日甫登錄興櫃的坦德科技,其主要從事液晶顯示器用的導光板、膠框、車用LENS、車用照明組裝及相關模具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等業務,且為鴻海電動車供應鏈成員之一。
為加速智慧型手機新機應用NBG於攝像鏡頭模組市場的滲透率,讓 晶瑞光產品可以同時涵蓋手機及筆電攝像模組與飛時測距(ToF)模 組,並養精蓄銳等待汽車自駕光達ADAS窄帶濾光片的爆發。
晶瑞光擬斥資近新台幣1億元收購「億達薄膜」90%以上的股權、 「大陸公司鎮江磐禾」100%的股權,縱向穩定上游原料供應、橫向 擴大接單量產能力,其中磐禾為NBG產品之有機化合物濾光基材供應 商,該基材複合使用於光學玻璃基材上,可提高鏡頭模組照像之影像 色彩銳利度與飽合度。
至於轉投資的資金來源,晶瑞光指出,此次晶瑞光現金增資發行新 股總計發行股數為1,420.05萬股,暫定發行價格以每股新台幣30元, 募集金額為4.26億元,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10月31日,最後過戶日為 10月26日,股款繳納期間為11月4日至11月10日,以目前增資時程, 若順利如預期進度,晶瑞光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就可望完成億達薄膜及 鎮江磐禾二家公司的收購作業。
晶瑞光為加速公司在第三項光學產品ALS(環境光感測元件—黃光 製程+蒸鍍)於今年第四季完成全製程調教作業導入量產時程。
晶瑞光收購億達將以不超過新台幣5,200萬元;收購磐禾約4,000萬元。晶瑞光業務版圖已延伸至NB、智慧手機等。晶瑞光表示,億達為公司長期合作廠商,1999年成立,為光學薄膜製造廠,生產高階平板光學濾光片,未來將結合晶瑞光擴展新藍玻璃濾光片(NBG)產品所欠缺的蒸鍍製程。
晶瑞光積極研發環境光感測元件(ALS)除須使用黃光製程外,也要同時搭配蒸鍍機之鍍膜製程混合輪流使用,此次收購案有助整合雙方資源,縮短NBG產品建製時程,降低人力、物力成本,並擴增雙方的業務銷售市場版圖與產品多樣性。
磐禾為晶瑞光上游供應商,是手機零部件重要材料供應商,主要為NBG產品之有機化合物、濾光基材,該基材複合使用於光學玻璃基材,可提高鏡頭模組照像之影像色彩銳利度與飽合度,產生最佳品質。
根據諮詢機構 Yole Developpement的預測,受益於手機與汽車AD AS市場蓬勃發展,全球3D成像與感測的市場規模也大爆發,一路從2 016年的13億美元,成長至2022年的9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到38 %,在相關零組件中,尤以NBPF(Narrow Band Pass Filter)窄帶 濾光片至為關鍵,為TOF鏡頭的核心組件,由於NBPF生產難度高,目 前擁有量產能力的並不多,只有Viavi Solutions及水晶光電二家。
不讓兩強專美於前,晶瑞光董事長鄒政興在今年第二季也聲稱,由 其耗時2年時間開發的NBPF filter產品,已成功協助主要國際IDM/T OF模組大廠客戶,達到多區域偵測的解決方案,實現接近感應、人體 存在檢測和雷射自動對焦的創新應用,並喜獲Golden認證、取得其亞 洲地區的供應商資格,並已進入小批試量產中。
晶瑞光指出,著眼於近年中美關係日趨緊張,中國水晶光電被歐美 大廠摒除在供應鏈之外, 美系大廠VIAVI現產能已告滿載,只能採行 「以價制量」的策略,為此,有不少的歐美大廠轉向晶瑞光尋求「第 二供應商」,其中尤以晶瑞光原本就取得供應商資格的ST意法半導體 表態最為積極,如順利,應在今年第四季就有機會下量產單。
晶瑞光不僅搭上了現最時興的ADAS特快車,也是筆電NB鏡頭模組廠 先進光重要零組件『新藍玻璃濾光片』的供應商,隨著筆電鏡頭市場 商機持續發酵,以及NBPF filter進入量產,晶瑞光第四季營收也可 望獲挹注,出現比較大幅的成長。
惟因NBPF filter尚未進入量產,在營收規模尚未明顯放大下,晶 瑞光上半年仍陷入虧損,每股淨損1.06元。
繼今年第1季取得歐洲國際ToF感測器模組大廠供應商資格後,晶瑞光再下一城。晶瑞光指出,公司已獲得日系傳感器大廠供應鏈肯定,至少有二家手機品牌廠已立項目導入新機案,未來將逐步加入晶瑞光量產排程計畫,為公司下半年營運添柴加火。
展望下半年,晶瑞光旗下產品新藍玻璃濾光片受惠產品微型化,以及因後疫情時期筆電需求大幅增加的趨勢下,帶動其備貨力道提升,持續穩定奠定公司整體營運規模放大的基礎。
此外,晶瑞光亦積極開拓NBPF filter產品的市場範疇,配合二大國際感測器大廠開發腳步,以期成果展現,大啖智慧型手機更多合作訂單機會,可望助力公司今年營運繳出下半年優於上半年的成長態勢。
台股近期遭遇重大波動,市場信心動搖,但其中一家台灣公司——晶瑞光電,卻在這波股災中顯露出其堅強的底蘊。雖然市場一片混亂,但晶瑞光電的表現卻相對穩定,讓人刮目相看。
在這次股災中,台股創下史上最大跌點,多數上市櫃公司難逃賣壓,興櫃市場更是慘淪陷,跌幅超過一成的個股達到23檔。然而,晶瑞光電卻逆勢上漲,顯示出其穩健的發展策略和良好的市場表現。
根據市場分析,這次股災的爆發主要是因為本土疫情增溫,市場對未來的擔憂導致恐慌性下殺。在這樣的情況下,晶瑞光電的穩定表現更是顯得難能可贵。該公司不僅在市場波動中保持穩定,還在業務上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市場普遍悲觀,但晶瑞光電卻逆勢上漲,這與該公司的基本面和未來發展潛力密不可分。該公司不僅在技術上持續創新,還在市場拓展上不斷取得突破,這些都是其能夠在股災中逆勢上漲的重要原因。
對於投資人來說,晶瑞光電的表現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在市場波動時,選擇那些基本面強健、抗風險能力強的公司進行投資,往往能夠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晶瑞光電的這次表現,正是這一原則的體現。
總結來說,在這次台股股災中,晶瑞光電以其穩健的表現和強大的抗風險能力,成為市場的亮點。這也再次證明了選擇基本面強健的公司進行投資的重要性。對於未來的投資布局,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那些在市場波動中能夠保持穩定的優質公司。
本土疫情增溫,興櫃股「慘綠跳水」,共225檔呈下跌走勢,等於逾八成五個股下挫。證券商德信殺聲最猛烈,盤中跌幅一度擴大至兩成,鋰電池有量科技亦重挫16.32%。智微、葳天、敘豐、華德動能、尚化、力士、秀育等23檔個股跌幅皆逾一成,甚至當中近五成個股4月營收年月雙增,題材利多加持、基本面亮眼者,全都「照殺不誤」。
不過,興櫃市場一片綠油油,生技股、遠距概念股卻逆勢奮起,興櫃12日上漲個股74.19%由生技股包辦,於股災中樂當市場資金避風港。國內基因檢測大廠金萬林、精準醫療廠普生、疫苗國家隊昱厚生技,12日漲幅皆逾四成,昱厚生技不僅股價登歷史新高,最高更飆上88元天價,博錸、敏成、華宇藥也同步大漲逾兩成。
雲端科技、遊戲等「遠距商機股」亦出頭,股王綠界科技,客戶包含知名外送及線上教學平台,股價逆勢抗跌。此外,遊戲廠商樂意傳播12日以每股63元參考價登錄興櫃,興櫃生力軍挾「宅經濟」優勢力抗疫情利空,甫開市暫報73.6元,終場衝上103.5元,以參考價計算漲幅高達64.29%,不受台股殺盤攪局。
法人指出,生技及防疫題材概念股,僅屬於短線題材熱度焦點,惟多數興櫃投資人是看好公司前景、甚至希望能「一路追隨至上市櫃」,屬於中長線投資人,仍建議投資人此時「靜觀其變」,不必太在意個股波動。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疫情變化仍是目前台股漲跌關鍵,不過,預估若後續控制得當,台股短期內仍有望「化險為夷」,建議無論是上市櫃抑或興櫃投資人,持股者不必過度殺低,空手者則建議暫且觀望。待本土疫情趨緩後,可布局基本面亮眼、股價跌深之「委屈股」。至於前段時間之強勢族群,一旦疫情趨緩,股價有望率先回歸主流。
光學元件產業近期掀起了一股募資熱潮,各家公司紛紛為了未來的成長備戰,準備好充足的資金。其中,除了中揚光(6668)、佳凌(4976)、今國光(6209)等知名企業外,連興櫃公司的晶瑞光(6787)也加入了這場募資競賽。根據最新消息,佳凌的募資金額預計將達到20億元,是眾多公司中募資金額最高的。 中揚光去年在彰化市購置了2,366坪建廠用地,並計畫發行1萬張現增籌資,用於償還銀行借款及轉投資大陸子公司東莞晶彩光學公司。現增價格預計在45~55元之間,若以此價格計算,募資金額將落在4.5億至5.5億元之間。而佳凌則是去年下半年轉盈,但全年每股仍虧0.5元。為了實現轉盈目標,佳凌不僅不配發股利,還計畫發行2,000萬股現增,每股發行價格預計在82~100元之間,發行金額可達16.4~20億元。 今國光也通過了發行現增新股1.1萬張的計畫,每股以32元溢價發行,籌資金額預計達到3.52億元。此外,今國光還決議發行有擔保可轉換公司債(CB),籌資金額預計達到3.5億元。若將現增及可轉債計入,今國光今年總募資金額將達到7.02億元。 然而,去年財報不佳的今國光,每股淨損達到1.33元,首季每股續虧0.25元,股價也受到影響,從4月15日的46.45元下跌至昨日收盤的35.7元,波段跌幅達到23%,已經接近原先預定的現增價格32元。
為追求新成長,光學元件廠競相投入募資計畫,中揚光繼去年投資近3.89億元,在彰化市購置2,366坪建廠用地後,日前又經由董事會通過擬發行1萬張現增籌資,用以償還銀行借款及轉投資大陸子公司東莞晶彩光學公司,現增價暫定區間落在45∼55元間,若以此價格募資,初估募資金額將落在4.5億至5.5億元間,惟實際現增價格尚有待日後拍板。
去年下半年轉盈的佳凌,雖然去年第三季、第四季單季都繳出了EPS0.09元、EPS0.08元的正數,但不敵去年上半年每股淨損0.67元的表現,去年全年每股仍抱虧0.5元。
為拚續轉盈,佳凌除宣布不配發股利,以保留銀彈外,也宣布並計畫2,000萬股的現增,暫定每股以新台幣82∼100元發行,初估發行金額達16.4∼20億元,將用以因應充實營運資金及支應購置機器設備之需求。
另今國光也通過擬辦現增發新股1.1萬張,每股以32元溢價發行,擬籌資3.52億元,另也決議委由國票證券主辦發行有擔保可轉換公司債(CB),以籌資3.5億元,若加計現增及可轉債,今國光今年總募資金額將達到7.02億元。
今國光受到去年財報不佳,每股淨損1.33元,再加上首季仍未扭轉頹勢,每股續虧0.25元,拖累股價走勢,股價一路由4月15日盤中的高點46.45元下殺,迄昨(10)日收盤價35.7元,波段跌幅達到23%,已逼近當初擬訂的現增價32元。
晶瑞光電(6787)近期大動作,向日系設備商大採購黃光製程相關設備,包括UV曝光機、蝕刻機等,預計今年第3季前就可以裝機了。這個動作不僅讓晶瑞光在台灣光學廠中獨樹一幟,同時也為未來的產品線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為什麼說晶瑞光電的這一步棋走得好呢?因為他們現在要把製程從傳統的製程延伸到半導體黃光製程,成為台灣極少數兼具光學與半導體技術的光學廠。這樣一來,未來產品線就能應用橫向擴增至ALS(環境光源感測器)、Micro LED、Micro Filter等多種領域,這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可是非常有益的。 再來,隨著5G NR技術的加速推進,物聯網的浪潮也越演越烈。在智慧型手機、穿戴式裝置、安防設備等領域,光感測技術的使用越來越普遍。根據國外研究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的報告,全球光傳感器市場規模在2019年就達到了28.5億美元,預計未來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10.9%。這個市場的持續放大,自然也為晶瑞光電帶來了機會。 晶瑞光電目前擁有濺鍍技術專利,他們正在瞄準未來ALS市場的發展商機,並跨入半導體黃光製程,延伸產品線至ALS Wafer coating新技術。目前他們正在進行低階環境光感測Sensor的試驗,並同步申請專利。預計今年第3季裝機後,第4季就可以進行調機,從2022年起,這項技術將正式向外接單,為公司營運貢獻。 最讓人期待的是,晶瑞光電的這項光學鍍膜新技術,可以讓產品上少了一層cover glass,感應器會變得更薄,同時還能取代彩色濾光片。這對於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薄型化、微型化趨勢來說,可是非常有利的。未來,晶瑞光電將會在這個領域展開更廣闊的業務拓荒。
晶瑞光電大膽啟航黃光製程,全力闖關ALS市場
近日,台灣知名光電企業晶瑞光電(6787)為了搶攻日益興盛的ALS(環境光源感測器)市場,決定大膽跨足黃光製程,並斥資4~5千萬元,向日系設備商採購了UV曝光機、蝕刻機等黃光製程相關設備。該公司強調,這些設備已經全部到位,預計今年第三季前完成裝機,第四季進行機台調校,並計劃從2022年起開始對外接單,為公司營運貢獻新動能。
隨著5GNR技術的加速推進,物聯網的發展浪潮不斷湧現,光感測技術在智慧型手機、穿戴式裝置、安防設備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根據國外研究機構GrandViewResearch的報告,全球光傳感器市場規模在2019年已達28.5億美元,並預計2020~2027年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0.9%。這一數據充分顯示了ALS市場的巨大潛力。
晶瑞光電看準了這一商機,正式宣布進軍半導體黃光製程,並計劃在產品線中導入ALSWafercoating技術。該技術利用黃光製程以及RGB-IR鍍膜技術(真空分光鍍膜專利),在Wafer上直接製作,省去了coverglass這一層,使產品更加薄型化、微型化。晶瑞光電強調,這一技術將為公司創造更廣闊的業務開拓空間,並助力公司將產品線擴展至ALS、MicroLED、MicroFilter等新領域。
為了布局未來,晶瑞光電積極擴產,去年已投入1億元擴建廠房及投入設備,今年資本支出估計還將破億,其中將有4至5千萬元用於購買UV曝光機、蝕刻機等黃光製程相關設備。晶瑞光電表示,目前技術已經到位,將會先對低階環境光感測Sensor進行試驗,並同步申請專利。公司內部規畫是今年第三季前完成裝機、第四季展開機台調校,並從2022年起正式對外接單,為公司營運帶來新動能。
5GNR技術加速推進物聯網的趨勢浪潮,創造光感測成為當前應用包括在智慧型手機、穿戴式裝置、安防設備等最廣泛多元的感測技術,根據國外研究機構GrandViewResearch報告中指出,全球光傳感器市場規模在2019年達到28.5億美元,預計2020∼2027年年複合成長率為10.9%,包括智能居家、汽車領域、戶外照明等應用都將推動ALS(AmbientLightSensor,環境光源感測器)市場規模持續放大。
瞄準未來ALS市場商機,晶瑞光宣布正式跨入半導體黃光製程,並擬在產品線中導入ALSWafercoating技術,晶瑞光指出,所謂的Wafercoating技術,指的是直接在Wafer上利用黃光製程以及RGB-IR鍍膜技術(真空分光鍍膜專利),讓產品少了一層coverglass,這麼一來,整體的Sensor可以變得更薄,甚至有機會取代colorfilter。晶瑞光強調,消費性電子產品走向薄型化、微型化的趨勢不變,改採此製程將可為晶瑞光創造更有利的業務開拓空間,同時可以助力晶瑞光將產品線橫向擴增至ALS(AmbientLightSensor,環境光源感測器)、MicroLED、MicroFilter等新領域,以展開更全面的布局。
為布局未來,晶瑞光積極擴產,繼去年投入1億元用以擴建廠房及投入設備,今年資本支出估仍會破億,其中擬撥出4至5千萬元投資UV曝光機、蝕刻機等黃光製程相關設備。
晶瑞光強調,目前技術已到位,初期將先針對低階環境光感測Sensor進行試驗,並同步申請專利,內部規畫是在今年第三季前完成裝機、第四季展開機台調校、2022年起正式對外業務接單,貢獻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