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瑞光電公司新聞
5G NR技術加速推進物聯網的趨勢浪潮,在智慧型手機、穿戴式裝置、安防設備等廣泛使用光感測技術,根據國外研究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的報告指出,全球光傳感器市場規模在2019年達28.5億美元,預計2020年至2027年年複合成長率為10.9%,智能居家、汽車領域、戶外照明等應用,推動市場規模持續放大。
晶瑞光目前擁有濺鍍(Wafer coating)技術專利,瞄準未來ALS市場發展商機,跨入半導體黃光製程,延伸產品線至ALS Wafer coating新技術,目前以低階環境光感測Sensor進行試驗,同步申請專利,有望於今年第3季裝機後、第4季調機、2022年起可正式向外接單貢獻營運。
晶瑞光指出,光學鍍膜(Wafer coating)新技術,是直接在晶圓上利用黃光製程,以及RGB-IR鍍膜技術(真空分光鍍膜專利),使得產品上少了一層cover glass,感應器會變更薄,取代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消費性電子產品走向薄型化、微型化態勢不變,創造有利的業務開拓空間。
晶瑞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稱為晶瑞電子(股)公司,創設於民國88年,初期購置晶圓切割機及週邊應用設備,以半導體晶圓、二極體、LED磊晶片等產品之切割代工為主要營業項目,對各種半導體元件之切割製程及應用面非常熟悉。在鏡頭導入手機成為標準配備後致使光學元件需求大幅倍增。為準確反映該公司主要營業項目及公司定位,於101年更名為晶瑞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晶瑞光陸續採購晶圓級切割機台以維持競爭優勢,除維持光學元件切割產量為台灣第一外,並於101年新增設研磨拋光製程及超音波清洗製程,後來又導入高階鏡頭所需藍玻璃光學元件(吸收式濾光片)之相關製程,配置百坪100級無塵室,朝全製程生產能力邁進,加大競爭力優勢。
因應客戶對產品形狀上的多樣要求,晶瑞光也導入了自動化CNC的鑽圓取圓機。不同於中國大陸廠商的滾圓製程,鑽圓製程的人力需求及製程複雜度較小,更能適合客戶少量多樣的彈性生產。手機鏡頭的組裝產業邁向自動化的同時,其也配合著客戶的需求,導入了韓國製的pick&place機台,能在前端將濾光片排列整齊,利於後段的機器手臂拿取,讓客戶的組裝作業更加順暢。
由於NBPF濾光片的高精度要求,目前僅有日本及美國的尖端鍍膜設備可以達成,故晶瑞光斥巨資購入高階的日本濺鍍鍍膜機,目前正積極配合客戶需求對多家國際大廠(客戶)進行送樣的產品認證工作。
櫃買中心表示,和暢科技在19日申請登錄興櫃股票,產業別是電子 工業。和暢科技成立於2014年12月間,董事長為周邦基,主要經營業 務是工商業用電腦硬體,以及軟體之相關產品設計、製造及銷售,送 件時資本額為1億1,000萬元。和暢科技2020年財報營收1億7,564萬元 ,稅後盈餘330萬元,每股盈餘0.38元。
群利科技則在20日申請登錄興櫃股票,產業別是電子工業。群利科 技成立於2009年10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GPS專業自行車碼表、GPS裝 備周邊配件、ODM等,送件時資本額為1億8,124萬元。群利科技2020 年財報營收3億1,416萬元,稅後盈餘1,112萬元,每股盈餘0.61元。
興櫃市場方面,在16日晶瑞光電(6787)三檔新股掛牌後,本周20日聯寶電子(6821)將以每股23.5元掛牌,興櫃行情也看俏。
16日櫃買指數收高210.74點,周K線中止五連紅翻黑;16日盤勢反彈之際,三大法人仍順勢調節,單日合計賣超上櫃股票10.03億元,其中投信賣超5.86億元,外資及自營商各賣超2.44億元、1.72億元。周三大法人合計賣超金額61.24億元,其中投信及自營商周各調節43.59億元、23.13億元,外資周賣超為5.48億元。
檢視三大法人周逆向加碼的上櫃股,外資買超宏遠證7,845張及元太7,798張,居前兩大,其餘依序為:頎邦(4,213張)、威剛(4,081張)、磐亞(3,322張)、世界(2,818張)、漢磊(2,463張)、康和證(2,072張)、福邦證(1,860張)、茂達(1,727張)。其中證券股占達三檔,主要是在台股價量齊揚創新高行情,證券商在經紀、自營及承銷等業務量衝高,單月整體業績將攀升,宏遠證16日股價攻堅漲停,康和證及福邦證都大漲超過4%。
上周本土兩法人雖然偏向大舉調節持股,但投信逆向買超合晶(1,746張)、威剛(462張)、晶焱(382張)、旺矽(355張)、安勤(330張);自營商主要買超也有:富喬(1,264張)、先進光(994張)、榮剛(909張)、美琪瑪(521張)、金益鼎(459張)。威剛、富喬、先進光、美琪瑪及金益鼎等16日股價也都有大漲走勢。近期興櫃市場也持續熱絡,繼16日晶瑞光電、乂迪生科技、晉弘科技等三檔同日掛牌買賣後,聯寶電子將在20日以每股23.5元掛牌,產業別是電子零組件業,主辦券商為康和證券。
聯寶電子主要經營業務是:磁性元件(XDSL、LAN、PMT、CMC及OTHERTRANSFORMERS)、智慧模組(物聯網智慧控制模組、智慧電源模組及電源供應器)等。
聯寶電子2020年營收4億3,765萬元,稅後盈餘2,693萬元,每股盈餘(EPS)0.96元。今年首季營收1億2,317萬元,自結前兩月稅後盈餘285萬元,EPS為0.1元。
晶瑞光電董事長鄒政興透露,由於疫情帶動筆電需求飆升,該公司應用於筆電的藍玻璃濾光片供應不斷增加,市場反應熱烈。同時,晶瑞光電新研發的紅外光窄波濾光片(NBPF filter)也將成為新的業務增長點,預計將透過與國際傳感器大廠的合作,進入非蘋果新機市場,並在下半年開始出貨。這將為晶瑞光電今年營運帶來新的動能,目標在第三季實現單季轉盈。 晶瑞光電即將在16日登陸興櫃,成為光學類股的新兵。鄒政興強調,為滿足手機市場對薄型化的需求,公司計劃在本季擴充半導體微顯影黃光製程,並在新竹地區建立一條生產線,預計投資金額不超過1億元,預計最快明年開始對營收產生貢獻。 在產品研發方面,晶瑞光電的紅外光窄波濾光片主要應用於手機3D感測技術ToF,目前市場主要由美國大廠Viavi佔領。晶瑞光電透過與國際傳感器大廠的合作,並利用自有配方研發,成功打破了專利壟斷,目前已取得日本、中國大陸、德國及台灣等地的發明專利。下半年將有望為非蘋果陣營的新機種提供產品,為今年營運帶來新的成長動力。 回顧晶瑞光電的歷史,該公司在2020年6月30日進行公開發行,去年大量投資新產品,使得2020年合併營收達到1,939.8萬元,年增率1.36倍。雖然全年稅後淨損8,369萬元,每股淨損2.41元,但今年第一季營收已大幅成長,單季營收777萬元,年增2.39倍。鄒政興對於今年營收的展望充滿信心,他表示,全年營收年增四、五倍絕非難事,並力拚第三季實現單季轉盈,全年則以獲利為目標邁進。
光電產業再掀風潮,晶瑞光電(6787)即將於4月16日以每股25元的參考價登錄興櫃買賣,展開新的發展篇章。這家兼具光學與半導體技術的優秀企業,今年計劃擴大生產規模,資本支出預計將超過去年的1億元。晶瑞光電董事長鄒政興透露,公司正與兩家傳感器大廠合作開發兩項新產品,目標今年第三季量產,順利量產後,單季有望扭虧為盈。 隨著後疫情時期NB需求的激增,晶瑞光電去年營收表現亮眼,2020年全年合併營收達1,939.8萬元,年增率達136.19%。2021年第一季合併營收則達777.9萬元,年增2.39倍。鄒政興強調,今年首季營收的爆發性成長,除了去年基期較低外,主要還是因為旗下NBPF filter(近紅外光窄波濾光片)產品出貨量大增。該產品已成功協助主要國際IDM/TOF模組大廠客戶達到多區域偵測的解決方案,並獲得Golden認證,取得亞洲地區的供應商資格。 晶瑞光電去年各產品銷售比重中,新藍玻璃濾光片佔57.69%,半導體晶圓產品鍍膜加工佔31.39%,NBPF filter產品佔10.92%。其中,新藍玻璃濾光片業績大幅成長,主要得益於其優異的光學吸收特性,以及超薄型光學玻璃的應用,使得成本得以下降,並獲得多家鏡頭模組廠的青睞。 為了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晶瑞光電去年已投資1億元擴建廠房及購置設備。今年公司仍計劃進行擴產,預計資本支出將超過1億元。目前公司資本額為4.94億元,預計今年第三季後將進入資本支出的高峰,不排除會進行募資,目標年底股本達6億元。 面向未來,晶瑞光電將以相機濾光片、TOF NBPF、Ambient Light Sensor(環境光)為主軸,積極布局產品線。NBPF filter產品已取得多國專利技術,並逐步布建產能,預計今年營運表現將更勝去年。
近期台灣櫃買市場熱鬧非凡,交投活絡,興櫃市場也不甘示弱,預計4月16日將有3檔新公司掛牌,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晶瑞光電(6787)。這次晶瑞光電的加入,將帶動興櫃市場再掀熱潮。今年櫃買市場的強勁表現,讓首季興櫃市場新股掛牌數量達到14檔,其中4月6日台積電轉投資的采鈺科技更是資金寵兒,單日成交值達21.83億元,成交均價更是翻倍上漲。而晶瑞光電的加入,預計將讓今年來累計興櫃掛牌達18檔。 晶瑞光電,這家成立於1999年的光電業公司,主辦券商為統一證券,主要產品包括光學元件玻璃與陶瓷基材切割、半導體晶圓產品鍍膜加工,以及各種濾光片和客製化鍍膜光譜設計等。雖然晶瑞光電2020年營收1,939萬元,稅後虧損為8,362萬元,但今年首季營收已有777萬元,自結前二月稅後虧損1,410萬元,每股虧損0.29元,表現逐漸穩定。 除了晶瑞光電,還有乂迪生科技(7452)和晉弘科技(6796)也將在4月16日掛牌。乂迪生科技主要從事文化創意業,而晉弘科技則專注於生技醫療業。這三家公司的加入,不僅為興櫃市場注入新鮮血液,也顯示出台灣市場的多元發展潜力。
晶瑞光電目前為公開發行公司,預計16日登陸興櫃,成為光學類股新兵。鄒政興表示,因應手機市場薄形化需求,預計本季擴充半導體微顯影黃光製程,在新竹建置一條生產線,估計投資不超過1億元,預計最快明年有望貢獻營收。
鄒政興表示,目前紅外光窄波濾光片主要應用於手機3D感測技術ToF (飛時測距),主要由美國大廠Viavi囊括多數市占,晶瑞光透過與國際傳感器大廠合作,同時藉由自有配方研發,打破專利壟斷,目前已取得日本、中國大陸、德國及台灣等地的發明專利,下半年有望出貨非蘋陣應新機種,為今年營運注入多頭動能。
晶瑞光於2020年6月30日公開發行,由於去年大量投資新產品,2020年合併營收達1,939.8萬元、年增率1.36倍,全年稅後淨損8,369萬元,每股淨損2.41元,今年第1季受惠應用於窄邊框NB鏡頭應用的藍玻璃濾光片出貨大幅成長,單季營收777萬元,年增2.39倍。
鄒政興表示,受惠今年新品齊發,「全年營收年增四、五倍不是什麼問題,」第3季力拚單季轉盈,全年仍以獲利目標邁進。
受惠於後疫情時期NB需求大幅增溫、帶動其備貨力道,晶瑞光去年 營收起飛,經結算2020年全年合併營收達1,939.8萬元、年增率136. 19%,2021年第一季合併營收達777.9萬元、亦年增2.39倍。
鄒瑞興指出,今年首季營收出現爆發性成長,除了因去年基期較低 外,晶瑞光耗時兩年的時間開發旗下NBPF filter(近紅外光窄波濾 光片;Narrow band pass filter)產品今年首季出貨大增,也是帶 動業績成長的原因,目前NBPF filter已成功協助主要國際IDM/TOF模 組大廠客戶達到多區域偵測的解決方案,實現接近感應、人體存在檢 測和雷射自動對焦的創新應用,該技術已獲Golden認證,並取得亞洲 地區的供應商資格,目前正小批試量產中。
晶瑞光去年各產品銷售占整體營收比重分別為新藍玻璃濾光片57. 69%、半導體晶圓產品鍍膜加工31.39%、NBPF filter產品10.92% ,其中,新藍玻璃濾光片業績較2019年度大躍進,主要係因產品具有 可吸收過濾紅外光物質的光學吸收特性,由於藍色波長具有優異的穿 透性,加上在玻璃基板上塗布吸收式光學染劑,又使用超薄型的光學 玻璃,除了符合產品微型化的趨勢,更使得成本得以下降,因此,獲 先進光電、中揚光電、亞光、奇景等鏡頭模組廠的青睞,是帶動備貨 成長的關鍵。
晶瑞光積極擴產,去年資本支出達1億元,用以擴建廠房及投入設 備,今年仍有擴產計畫,推估資本支出應會超出1億元,晶瑞光現有 資本額為4.94億元,著眼於今年第三季後將進入資本支出的高峰,內 部不排除會在今年第三季進行募資,額度雖然尚未敲定,不過應會以 年底股本達6億元為目標。
晶瑞光指出,未來產品布局將以相機濾光片、TOF NBPF、Ambient Light Sensor(環境光)為主軸,手中握有的NBPF filter產品已取 得超過四國之相關產品專利技術,後續仍有多國在申請中,再加上產 能的布建也逐步到位,今年營運應會更勝去年。
今年櫃買市場強漲行情,也帶動櫃買市場交易面及發行面同創佳績 ,首季興櫃市場更有多達14檔新股掛牌;尤以4月6日台積電轉投資之 采鈺科技掛牌,更成為興櫃市場資金寵兒,14日在櫃買市場爆量之際 ,采鈺科技單日成交值達21.83億元,仍居興櫃熱門股成交值第一大 ,采鈺14日興櫃成交均價547.46元,較興櫃掛牌參考價240元倍數翻 漲。接續晶瑞光電、乂迪生科技、晉弘科技等同在16日掛牌,將使得 今年來累計興櫃掛牌達18檔。
晶瑞光電產業別是光電業,主辦券商為統一證券。該公司成立於1 999年2月間,主要產品是光學元件玻璃與陶瓷基材切割、半導體晶圓 產品鍍膜加工;窄頻帶通濾光片、紅外線截止濾光片、新藍玻璃濾光 片、客製化鍍膜光譜設計等,送件時資本額為4億9,490萬元。晶瑞光 電2020年財報營收1,939萬元,稅後虧損為8,362萬元,每股虧損2.4 1元;今年首季營收777萬元,自結前二月稅後虧損1,410萬元,每股 虧損0.29元。
乂迪生產業別是文化創意業,主辦券商為日盛證券。該公司成立於 2008年3月間,主要經營業務是線上授課之勞務收入,送件時資本額 為1億5,374萬元。乂迪生2020年營收2億1,950萬元,稅後盈餘1,527 萬元,每股盈餘1.02元。今年首季營收3,530萬元,自結前二月稅後 虧損1,345萬元,每股虧損1.02元。
晉弘科技產業別是生技醫療業,主辦券商為中信證券。該公司成立 於2010年8月間,主要產品是多合一數位醫學五官鏡、醫學影像輔助 辨識軟體、拋棄式內視鏡及其相關零組件等,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2, 512萬元。晉弘科技2020年營收4億247萬元,稅後盈餘5,412萬元,每 股盈餘2.41元。今年首季營收8,822萬元,自結前二月稅後盈餘599萬 元,每股盈餘0.27元。
晶瑞光電(6787)近日傳來好消息,他們的近紅外光窄波濾光片(NBPF filter)成功通過了國際IDM╱TOF模組大廠Golden的認證,順利取得供應商資格。這個重要的里程碑意味著晶瑞光電將能夠進入智慧手機供應鏈,為未來的營運帶來新的成長動能。目前,晶瑞光電已經是上市公司的身分,並計劃在今年第二季度前完成興櫃登錄的手續。 從2017年起,蘋果iPhone就開始使用結構光技術,將3D感測應用於智慧手機,這一創新也讓其他品牌跟進,推動了3D感測市場的蓬勃發展。根據TrendForce的報告,由於3D感測、雷達、車用感測等需求的增加,預計到2025年,全球紅外線感測市場規模將達到37.9億美元。晶瑞光電看好未來擴增實境(AR)、動作捕捉等應用需求的增長,預計將推動智慧手機和車用安全領域對ToF感測器的需求,進而提升旗下NBPF filter的出貨量,為公司帶來長期的成長。 晶瑞光電表示,他們的客戶在ToF領域已有超過五年的深耕經驗,全球ToF出貨量已超過10億顆,並應用於150多款智慧手機中。晶瑞光電此次獲得Golden的認證,並取得亞洲地區供應商資格,這不僅證明了旗下NBPF filter的技術能力,也將提升中壢鍍膜廠的產能利用率。
晶瑞光目前為公開發行公司,規劃今年第2季前送件登錄興櫃。蘋果iPhone於2017年透過結構光技術,導入3D感測應用於智慧手機,另一項3D感測的ToF(飛時測距)技術也吸引其他非蘋手機跟進,帶動3D感測市場蓬勃發展。
根據TrendForce報告,包括應用於3D感測、雷達、車用感測等需求增加,預估至2025年,全球紅外線感測市場規模將達37.9億美元。
晶瑞光期待未來隨著擴增實境(AR)、動作捕捉等應用需求增加,將帶動智慧手機、車用安全上採用ToF感測器的新機滲透率逐步提升,有望帶動旗下NBPF filter出貨動能,挹注未來營運長期成長。
晶瑞光表示,主要國際IDM╱TOF模組大廠客戶深耕ToF領域逾五年,在全球ToF出貨量已超過10億顆,並應用於逾150款智慧手機中,目前仍持續擴張其ToF的產品線及市場廣度與深度,這次獲得主要客戶Golden認證,並取得其亞洲地區供應商資格,凸顯出旗下NBPF filter的技術能力,有望提升中壢鍍膜廠產能利用率。
台灣晶瑞光電(4768)在去年12月的營收表現亮麗,達到5,964萬元,比前月成長42.37%,同時也比去年同期成長了12.95%,創下了年度單月次高的紀錄。到了2020年,整年的營收更是達到了5.34億元,年增長率為4.21%。 晶瑞光電在最新新聞稿中表示,公司對於半導體產業對高階製程的特殊氣體需求持續看好,因此積極擴大生產規模。目前一廠主要生產C4F8,而二、三廠則正在規劃生產C4F6與SiF4等產品,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受惠全球智慧型手機應用TOF技術滲透率提升,晶瑞光也展開布局,晶瑞光指出,目前已與主要國際IDM/TOF模組大廠積極就後續NBPFfilter產品,展開認證程序,如順利,今年上半年前就有望取得供應商資格,並開始試量產。
為迎接新訂單,晶瑞光也展開產線佈局,晶瑞光指出,其在桃園中壢鍍膜廠原本就有2條產線,為擴大營運規模,已於2020年底前規畫增設第三條產線,目前已進入下單採購相關機器設備階段,今年第一季前將著手裝機,目標是將初步年產能拉升至4,000萬顆。
晶瑞光以期隨著主要客戶對於NBPFfilter產品的需求持續放大,將帶動新產線生產學習曲線的提升、產能達規模經濟之效益發酵,對未來整體營運帶來正面的挹注。
【科技新聞】 疫情推動遠距工作潮流,台灣晶瑞光電(6787)濾光片業績亮眼,創新應用不斷! 家裡的工作環境,學校的遠距教學,這些在疫情下變得越來越普遍的狀況,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其中,台灣晶瑞光電(6787)的產品就因應這股趨勢,可見光濾光片業績大漲,甚至超過了去年同期的水平。 晶瑞光電自1999年成立以來,專注於光學元件玻璃與陶瓷基材切割、半導體晶圓產品鍍膜加工等領域。它們的產品包括各式窄頻帶通濾光片、紅外線截止濾光片、新藍玻璃濾光片,以及客製化鍍膜光譜設計等,應用範圍廣泛。 今年前八月,晶瑞光電的營收達到了979萬元,年增率達113%。其中,超薄濾光片鏡頭模組在NB及視訊設備應用中佔了四成,其餘六成則來自濾光片切割代工業務。 為了持續發展,晶瑞光電積極布局手機應用ToF模組濾光片,並已送樣。這一策略的目標是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晶瑞光電在開發環境光感測sensor黃光製程及RGB-IR鍍膜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這讓它成為少數能夠掌握這些製程能力的光學廠商之一。 為了購置更多機器設備和充實營運資金,晶瑞光電的董事會決議進行現增,計劃發行1,200萬股,發行價格每股25元,發行總金額達到3億元。這次現增的認股基準日定於9月28日,最後過戶日則是9月23日。 總結來說,晶瑞光電在疫情影響下的表現相當亮眼,不僅業績成長迅速,還積極拓展新市場,這讓人對它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晶瑞光於今年6月30日公開發行,該公司1999年成立,主要營業為光學元件玻璃與陶瓷基材切割、半導體晶圓產品鍍膜加工,目前推動各式窄頻帶通濾光片、紅外線截止濾光片、新藍玻璃濾光片、客製化鍍膜光譜設計等製造與銷售。
晶瑞光今年前八月營收979萬元,年增113%。依營收比重,來自NB、視訊設備應用的超薄濾光片鏡頭模組營收占四成、另六成為濾光片切割代工業務。
晶瑞光強調,開發環境光感測sensor黃光製程及RGB-IR鍍膜技術,有望成為少數光學廠掌握此製程能力的公司。為購置機器設備及充實營運資金,晶瑞光董事會決議現增1,200萬股,發行價格每股25元,發行總金額3億元,訂定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為9月28日,最後過戶日為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