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致詞時指出,此次的實作研習及宣導會更是其 中重要的一環,希望能藉此宣導會協助上市董事及公司治理主管,深 入了解永續發展目標及行動方案,促進台灣資本市場轉型與國際接軌 ,期盼ESG成為企業在國際競爭的利基。
簡立忠表示,氣候變遷議題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關注重要課題,永續 發展更是全球共通核心價值,台灣處於全球供應鏈舉足輕重的位置, 每間企業都可能直接或間接面臨減碳及揭露的議題,證交所為協助公 司了解減碳及永續方案內容、達成目標,舉辦一系列的課程與宣導。
證交所表示,此次宣導特別針對上市公司量身打造為期一日半的「 上市公司永續揭露實作研習」,內容涵蓋「永續報告書確信實務解析 」、「ESG永續報告書實作」及「溫室氣體盤查實作」,藉由案例及 實際操作方式,協助公司治理主管及高階經理人透過理論與實務結合 ,深入了解永續報告書編製重點及碳盤查實務。另於實作研習後安排 半日的「上市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宣導會」,內容包含「上市公司永續 發展行動方案及ESG近期推動措施」、「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宣導( 包含防漂綠議題)」以及「減碳技術及碳循環經濟」等主題。
包括台灣多因子優選高股息30指數(IX0171)、 特選台灣優利高 填息30指數(IX0172)、台灣優選成長高股息指數(IX0184)、特選 台灣高息動能指數(IX0205)、台灣價值高息指數(IX0208)。
TIP表示,專區參考國內外資訊用戶需求,新增五檔指數盤後資訊 商品,累積已上架19檔指數之相關資訊商品,與權證、借券餘額表兩 項市場資訊商品,內容豐富多樣,希望藉由Data E-shop提供一站式 簡便、介面友善及易於操作的優質資訊平台,方便各界訂購指數及市 場相關資訊。TIP指出,將會持續蒐集使用者意見,提升服務品質, 各界如有訂製資訊需求,歡迎使用「客製化服務申請」功能直接與臺 灣指數公司聯繫。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強化台日交流合作,日前赴東京參與第16屆S&P DJI日本ETF研討會,除擔任研討會與談人外,並攜手臺灣指數公司於會場設攤,向國際專業機構投資人宣傳台灣資本市場與指數化投資發展現況。
同時,證交所分別拜會日本交易所、當地重要資產管理公司進行業務交流,及與國際指數公司洽談指數合作,行程緊湊成果豐碩。
S&P DJI日本ETF研討會為全球ETF重要盛會,歷年皆邀請日本金融廳、各大交易所、國際證券商、國際資產管理業者等近千名產官學界專家與會,盛況空前。
此次證交所於會中就「擴展被動投資解決方案 滿足多樣化的投資者需求」主題與談,分享台灣ETF市場最新發展,並與國際指數公司S&P DJI、國際資產管理公司互動交流。
證交所介紹,ETF等被動式投資商品在近幾年大受投資人青睞,統計台灣ETF的資產規模與共同基金比例,在2021年3月約為37比63,但至2024年3月止,已反轉成61比39。
證交所分享,台灣ETF商品相當多元,從不同產業、主題、策略,至不同商品如股票、債券、期貨等,亦有槓桿、反向等商品可供操作;近年來,為支持永續發展,台灣逐步拓展ESG相關ETF商品,方便投資人掌握永續投資趨勢。
台灣目前也在研議主動式ETF、多資產ETF等,並參考國外發展經驗,以及國內共同基金的發展實績,希望在符合投資人保護下,健全整體市場,同時亦與不同國家洽談跨境上市或連結式ETF等新商品,希望促進市場更多元發展。
證交所亦將持續豐富標的資產種類、推動主動式及多資產ETF,持續擴大ETF產品線,推動我國ETP市場成長。
證交所還攜手臺灣指數公司於會場設攤,推廣台灣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及新服務,現場反應熱烈,互動熱絡。
證交所表示,台日資本市場交流密切,近年以商品互掛、共同行銷及人才交流等面向開展,目前積極推動台日跨境ETF合作,此行順道拜會日本交易所及當地重要資產管理公司,期望更快看到兩地ETF掛牌,讓日本投資人也可以在當地市場買賣台股ETF,輕鬆投資台灣市場。
臺指公司此行專程拜會日本交易所,交流指數業務及並取經IR溝通平台的建置及業務發展經驗;為開發前瞻型ESG指數,臺灣指數公司亦與國際指數公司洽談未來合作計畫,期為台灣市場發展多元化ESG商品。
**台灣股民增逾千萬 退休規畫多元化投資分散風險**
根據證交所數據,截至今年4月,台灣投資開戶數已破1,277萬,約一半國人為股民。不過,單靠股票投資應對退休生活存在風險。 外銀指出,投資組合多元化可降低風險,因為不同資產類別在不同經濟環境下表現有別。定存和債券等固定收益資產在高利率時期提供穩定利息收入,而股票等風險資產則在景氣佳時能促進增長。 多元化投資也能對抗通膨,在不同經濟周期中取得平衡報酬。投資人可依市場環境調整資產配比,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資產配置建議: * **20-30世代:**重資產增長,搭配穩定現金流資產。 * **40-50世代:**全球分散投資,股息股取代部分增長股。 * **60歲以上:**現金和固定收益首重,逐步降低風險。 星展銀行建議,追求低風險者可配置存款、保險等資產,並依風險承受度配置固定收益和高風險投資。多元化投資能讓資產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穩定增值。銀行業者指出,多元資產配置可將風險分散到不同投資標的,降低 整體投資組合風險,因不同資產類別在不同經濟環境下的表現各有差 異,在高利率時代,定存和固定收益資產如債券,可以提供穩定的利 息收入,而在景氣不差的降息循環時,則風險資產如股票就會是相對 使資產增長的選擇。
多元化資產配置也能更有效對抗通膨,幫助投資組合在不同經濟週 期取得平衡報酬,且可根據市場環境調整資產配比,更靈活應對市場 變化。
渣打銀行指出,不同年齡層在準備退休金時,有各自適合的資產配 置方式,20∼30世代還有較充裕的時間可運用時間複利累積退休金, 資產配置方面首重資產的增長性,其次為可提供穩定現金流的資產, 保持多元化配置或考慮低成本投資工具,例如投資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同時評估規劃意外險、重大疾病保障,資金有限時,亦可考 慮優先選擇6年期繳費壽險商品,降低繳費壓力。
40∼50世代投資方面保持全球分散投資,以高股息代替部分增長股 ,資產的增長和穩定現金流各占一半,在保障方面則可參考分紅終身 壽險,提高保障,並視需求提高重大疾病、住院醫療的保障額度,也 可考慮兼具壽險保障及累積資產功能的長照商品。
60歲以上準備退休或已退休族群,資產配置首重以現金和固定收益 來實現資本保值,投資偏向優質資產並逐步減低不必要的風險,保障 方面可考量還本終身保險,每年領取生存金、紅利創造穩定現金流, 並加強癌症、特定傷病一次給付功能的保障商品,規劃足夠的長照險 ,使自己老後生活過得優雅無憂。
無論任何年齡層都有多元資產配置的需求,星展銀行建議,追求零 風險或低風險的人,可以多配置一些資產在存款或保險,並依據個人 可承受風險程度配置部分資產在固定收益型資產和風險較高的投資商 品,這樣可以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保持資產的穩定增值。
**臺灣證交所搶國際焦點 外資大秀台股肌肉**
臺灣證券交易所(TWSE)近期舉辦「臺灣投資論壇」,吸引眾多外資機構投資人參與,向國際投資人介紹台股潛力和展望,以及人工智慧(AI)浪潮下的機遇和挑戰。
論壇中,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指出,臺灣在資通訊(ICT)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尤其近年生成式AI帶動高階晶片、伺服器等需求大增,讓台股受惠AI熱潮。此外,根據研究機構報告,2022年臺灣AI伺服器晶圓代工相關產業在全球市占率達99%。
香港上海豐證券分析師夏昱斌表示,AI將賦能全球,而臺灣將是AI發展過程中關鍵市場之一。豐台灣區總裁陳志堅強調,豐將助力臺灣企業運用AI、大數據等技術,提升產業競爭力,吸引外資投資。
證交所市場推廣部經理陳欣昌介紹台股上市公司在AI產業鏈中扮演的關鍵角色,而集邦科技分析師龔明德則分析了AI產業的轉型趨勢和挑戰。
論壇還討論了臺灣資本市場的永續發展、交易和監管改革。證期局副組長程國榮概述友善外資投資人的改革,提升監管透明度和投資人保護。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表示,證交所致力於打造ESG投資環境,為資本市場和企業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此次論壇讓國際投資人深入了解臺灣資本市場的優勢和發展方向,有助於吸引更多外資投資台股。
證交所推新制 證券商交割更省時
為了讓外資在台灣股市交易更方便,臺灣證券交易所宣布,從12月2日起,證券商和保管機構在買賣股票時,可以採用「買賣互抵淨額交割」的方式,簡化交割程序,外資在台交易成本也因此降低。
證交所表示,新的措施允許保管機構和證券商約定,按照所有客戶總買賣金額互抵淨額的方式交割。也就是說,保管機構在交割當天,只要匯出一筆款項給證券商,就不用再逐戶逐筆處理匯款,大幅簡化作業流程,也提升金流效率。
證交所指出,新的措施預計可讓證券商節省約75%的交割相關費用,對降低證券商和保管機構的成本很有幫助。目前新的措施和現行規定並行,證券商和保管機構可以自行協商採用新措施。
證交所表示,新措施已經在5月24日公告,並將於12月2日起實施,讓證券商和保管機構有充足時間調整相關電腦系統。
論壇於4日午餐演講以AI為題,吸引超過百位外資機構投資人參與 。由香港上海滙豐證券分析師夏昱斌擔任主持人,讓與會 機構投資人更了解台灣產業在現今AI熱潮下的機會與發展。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致詞指出,台灣一直以來在資通訊(ICT)相 關領域扮演關鍵參與者,尤其在近年生成式AI的帶動下,帶動高階晶 片、伺服器及周邊零組件產業的需求大增,帶給台灣資本市場分享A I蓬勃發展的紅利。
滙豐台灣區總裁暨滙豐商銀總經理陳志堅致 詞表示,當前全球正進入一個由AI賦能的世界,而台灣將是AI的發展 過程中最關鍵的市場之一;也有外部研究機構報告顯示,2022年台灣 AI伺服器晶圓代工相關產業在全球市占率達99%。
陳志堅強調,滙豐將持續助力台灣企業,運用AI大數據 、供應鏈金融與數位服務,從而帶動整體產業競爭力,提升台灣市場 對外資的吸引力。
接續由證交所市場推廣部經理陳欣昌,介紹台灣資本市場的潛力與 展望,特別提及台股上市公司在AI產業鏈上游與中游扮演的關鍵角色 ;最後,由集邦科技分析師龔明德,就AI產業的轉型趨勢與挑戰為題 進行專題演講,並與創鑫智慧執行長劉景慈進行爐邊對談。
至於3日主題,以台灣資本市場的永續發展、交易與監管改革為主 題,由證期局以及證交所進行三場演講,希望透過直接對話,使機構 投資人了解台灣資本市場最新發展以及未來的規劃方向,同時收集投 資人對台股的建言。
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致詞表示,證交所致力於創造ESG投資環境 ,為資本市場與企業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並藉由強化永續數據的揭 露,為投資人提供ESG相關資訊平台,協助資本市場的淨零永續發展 。
金管會證期局副組長程國榮以「2024年台灣資本市場監管改革」為 題進行簡報,概述各項友善外資投資人進入台灣資本市場的改革,提 升資本市場透明度、投資人保護以及新商品的制度,以及因應氣候變 遷與強化永續發展的政策等。
接續由證交所公司治理部及交易部簡報,介紹證交所致力於發展永 續發展行動方案、ESG生態系八大策略,並協助企業完善資訊揭露。 同時也推出許多友善外資政策,並透過產品多樣化與數位化革新等措 施,建立永續與具韌性的資本市場。
證交所指出,為降低證券商與保管機構間款項交割作業流程、成本 及提升整體市場金流效率,保管機構除依現行規定按客戶別買賣金額 互抵淨額,逐戶向證券商辦理交割外,開放保管機構得與證券商約定 按所有客戶總買賣金額互抵之淨額方式辦理。也就是說,未來保管機 構交割當日,僅須匯出一筆款項(應收亦同)給證券商,無須逐戶逐 筆辦理匯款。
證交所說明,新措施已於5月24日公告,並自12月2日起實施,俾利 證券商與保管機構間有充分時間修改相關電腦系統。由於現行規定與 新措施是雙制併行,故採行新措施與否,由證券商與保管機構雙方逕 行約定。
證交所表示,經初步統計,今年截至4月底資料,證券商若採新措 施可節省之相關費用預估最高可達75%,顯示開放的新措施為證券商 與保管機構降低的交割成本頗具效益。
**證交所推新制 證券商交割成本省75%**
證券商和保管機構將於今年 12 月 2 日正式實施「買賣互抵淨額交割」新制。證券交易所表示,若證券商採用這項新措施,預估可節省最高 75% 的相關費用。 為簡化交割作業流程、降低成本,提升市場金流效率,證交所已開放保管機構可與證券商約定,按所有客戶總買賣金額互抵淨額的方式辦理交割。 簡而言之,從 12 月 2 日起,保管機構在交割日只需匯出一筆款項(應收亦同)給證券商,無須再逐筆逐戶辦理匯款。 證交所指出,這項新措施可降低證券商的交割成本,預估今年至 4 月底止,證券商使用新措施後,最高可省下相關費用達 75%。<h2>亞泥斥資67.45億私有化亞泥中國,溢價45%盼提升管理彈性</h2>
亞泥於昨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已決議斥資逾新台幣67億元私有化旗下大陸水泥子公司亞泥(中國)控股公司,以每股現金新台幣13.34元,收購亞泥(中國)非自身持有的逾三成股份,溢價幅度達45%。
亞泥表示,此次私有化主要著眼於三項關鍵因素,一是降低亞泥(中國)維持上市地位及監管成本,提升管理彈性。二是市場環境挑戰下,提供其他股東溢價變現機會。第三則是亞泥(中國)價值嚴重低估。
亞泥(中國)自2008年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現階段在大陸擁有26家子公司和5家策略合作夥伴公司,主要分布於江西、四川、湖北、江蘇和上海等地區。
私有化完成後,亞泥(中國)將成為亞泥100%持股子公司,亞泥將完全承擔大陸市場風險和成長表現。亞泥指出,在取得香港、台灣等主管機關核准及亞泥(中國)股東特別大會通過後,私有化案才可正式生效。
業界分析,亞泥收購亞泥(中國)溢價45%,除了反映後者價值被低估,也可能是為了提供其他股東誘因,確保私有化案順利進行。
**證交所推動權王大賽 鼓勵金融素養** 為深化民眾金融知識,由工商時報主辦的第15屆「台灣權王大賽」今(5)日正式開跑。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強調,持續推廣金融教育的重要性,透過競賽讓民眾更加了解權證商品的特色與風險。 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表示,自去年11月權證避險股票交易稅率下調後,權證發行檔數大幅增加。降稅後六個月,權證發行檔數成長22.97%,較前一年度同期更激增61.93%。他強調,透過競賽可以讓年輕人建立理財觀念,認識權證商品,分享投資經驗,並培養正確的財務規劃習慣。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證交所持續提升權證業務的服務品質,近年推出造市監理數位化措施,提升發行人申報效率。他期許發行人在稅負降低後,能提升權證造市品質,帶動現股交易量提升。 本屆台灣權王大賽邀集證交所、櫃買中心、集保結算所等金融相關單位,以及元大、凱基等多家券商共同參與。報名時間從即日起至12月12日,活動時間為6月17日至12月13日。總獎項金額高達365萬元,並提供早鳥報名優惠。
**台股交流拓展!證交所赴日宣傳ETFs、強化與國際指數合作**
為促進台日金融合作,臺灣證券交易所(簡稱證交所)近期赴日參與第 16 屆 S&P DJI 日本 ETFs 研討會,分享最新台股市場資訊。 **證交所與會分享台股ETF發展** 證交所於研討會上以「擴展被動投資解決方案以滿足投資者多元需求」為題演講,介紹台灣 ETF 市場的現況與發展趨勢。證交所指出,與 2021 年 3 月相比,2024 年 3 月台灣 ETF 與共同基金的資產規模比重已從 37:63 轉變為 61:39,顯示 ETF 市場蓬勃發展。 證交所強調,ETF 商品的多元化和投資環境的友善性是關鍵因素,包括證交所與主管機關、投信投顧公會合作推動投資人教育,簡化交易程序,並建立一站式平台。 **積極推廣ESG相關ETF** 證交所同時分享國內 ETF 商品種類豐富,涵蓋不同產業、主題、策略,以及股票、債券、期貨等標的資產。此外,為支持永續發展,證交所近年來也陸續推廣 ESG 相關 ETF 商品,讓投資人輕鬆掌握永續投資趨勢。 **研議新商品、拓展跨境合作** 證交所正研議引進主動式 ETF、多資產 ETF 等新商品,並積極與其他國家洽談跨境上市或連結式 ETF 合作,期望促進市場多元化發展。 **台日交流深化、合作加強** 台日資本市場交流密切,除商品互掛、共同行銷外,證交所也積極推動台日跨境 ETF 合作。此次赴日,證交所拜訪日本交易所及當地資產管理公司,期待加速台日 ETF 掛牌,讓日本投資人能直接在當地市場交易台股 ETF。 **台灣指數公司交流合作** 台灣指數公司(簡稱 TIP)隨團赴日,與日本交易所交流指數業務,並取經 IR 溝通平台的建置與運營經驗。TIP 也與國際指數公司洽談未來合作,計畫開發 ESG 前瞻性指數,為台灣市場提供更豐富多樣化的投資選擇。台證交所躍上國際舞台 向外資揭露台灣資本市場魅力
台灣證券交易所(台證交所)於近日舉辦「HSBC Ⅹ TWSE Taiwan Conference 2024」,吸引逾百位外資機構投資人到場。台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強調,台灣在資訊通信技術(ICT)領域扮演重要角色,生成式AI趨勢更是帶動半導體、伺服器等產業需求大增,為台灣資本市場帶來AI紅利。
台灣區匯豐銀行總裁陳志堅表示,台灣將成為AI發展的關鍵市場之一。匯豐將協助在地企業運用AI、大數據、供應鏈金融等服務,提升產業競爭力,讓台灣更具市場吸引力。
台證交所市場推廣部經理陳欣昌指出,台灣上市公司在AI產業鏈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集邦科技分析師龔明德針對AI產業轉型趨勢和挑戰進行演講,並與創鑫智慧執行長劉景慈進行對談。
此外,台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表示,台證交所致力於建立ESG投資環境,透過加強永續數據揭露,協助資本市場邁向淨零永續發展。
金管會證期局副組長程國榮簡報「2024年台灣資本市場監管改革」,概述改革措施以提升資本市場透明度、投資人保護機制和新商品制度,並因應氣候變遷強化永續發展政策。
台證交所透過發展ESG行動方案、推出友善外資政策、產品多元化和數位化創新等措施,建立永續且具韌性的資本市場,吸引國際投資機構矚目。
**證交所攜手碳交所推動淨零轉型**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台灣碳權交易所(碳交所)和政治大學商學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日前攜手舉辦「邁向淨零減碳與永續金融新紀元」論壇,探討企業碳風險管理、ESG減碳政策,以及永續金融和碳交易市場的發展契機。
在「排碳有價」的時代,企業對於碳風險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證交所表示,台灣永續金融與企業影響力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指出,透過產官學界的對談和紮根教育,可以培育永續人才,並由金融業帶頭協助企業邁向淨零永續和數位轉型目標。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強調,證交所持續推動企業永續發展政策,並整合資本市場中的資源,共同建構ESG生態系。證交所將持續推動「數位x永續」雙軸轉型,以厚實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論壇中,專家透過圓桌焦點對談,剖析台灣淨零減碳和數位雙軸轉型的挑戰與機會。證交所表示,將持續規劃永續金融、碳管理及碳權交易、數位科技與永續轉型等課程,培養更多ESG專業人才。下半年,證交所將與政大合作推出第二場論壇,邀請產官學界重量級講師經驗分享淨零減碳與永續金融的趨勢觀察,共同邁向2050淨零轉型目標。
6月4日午餐演講以AI為題,吸引超過百位外資機構投資人參與。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致詞說,台灣向來在ICT相關領域扮演關鍵參與者,尤其近年生成式AI趨勢帶動高階晶片、伺服器及周邊零組件產業的需求大增,帶給台灣資本市場分享AI蓬勃發展的紅利。
滙豐台灣區總裁暨滙豐(台灣)商業銀行總經理陳志堅表示:「當前全球正進入一個由 AI 賦能的世界,台灣將是AI發展過程中最關鍵市場之一,滙豐將持續助力台灣企業,運用AI大數據、供應鏈金融與數位服務,帶動整體產業競爭力,提升台灣市場吸引力。」
證交所市場推廣部經理陳欣昌介紹台灣資本市場的潛力與展望時,特別提及台灣上市公司在AI產業鏈上游與中游扮演的關鍵角色;接續邀請集邦科技分析師龔明德就AI產業的轉型趨勢與挑戰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並與創鑫智慧劉景慈執行長進行爐邊對談。
6月3日主題以台灣資本市場的永續發展、交易與監管改革為主題,由證期局以及證交所代表分別進行三場演講,希望透過直接對話,使機構投資人了解臺灣資本市場最新發展以及未來的規畫方向,同時收集投資人對台灣市場的建言。活動吸引超過50名外資機構投資人與會。
證交所副總經理陳麗卿致詞表示:「證交所致力於創造ESG投資環境,為資本市場與企業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並藉由強化永續數據的揭露,為投資人提供ESG相關資訊平臺,協助資本市場的淨零永續發展。」
活動首先由金管會證期局副組長程國榮以「2024年台灣資本市場監管改革」為題進行簡報,概述各項友善外資投資人進入台灣資本市場的改革,提升資本市場透明度、投資人保護以及新商品的制度,以及因應氣候變遷與強化永續發展的政策等。
接續由證交所公司治理部及交易部代表進行簡報,介紹證交所致力於發展永續發展行動方案、ESG生態系八大策略,並協助企業完善資訊揭露。同時證交所亦推出許多友善外資政策,並透過產品多樣化與數位化革新等措施,建立永續與具韌性的資本市場。
為降低證券商與保管機構間款項交割作業流程、成本及提升整體市場金流效率,保管機構除依現行規定按客戶別買賣金額互抵淨額,逐戶向證券商辦理交割外,證交所已開放保管機構得與證券商約定按所有客戶總買賣金額互抵淨額方式辦理,即保管機構交割當日僅須匯出一筆款項(應收亦同)給證券商,無須逐戶逐筆辦理匯款。證交所表示,新措施自12月2日起實施。
據悉,亞泥(中國)私有化著眼三關鍵,亞泥有兩個目的包括降低該公司營運成本、提升亞泥管理彈性,另一個因素是,亞泥(中國)價值嚴重被低估。因此,此次收購溢價幅度高達45%。
根據私有化計劃,亞泥將以協議安排(Scheme of Arrangement)方式,相較最後不受干擾日,即2024年5月24日的股價為基準,以股價溢價45%、約港幣3.22元(約新台幣13.34元),總計港幣16.28億元(約新台幣67.45億元),透過自有資金或融資等方式,以現金收購約32.27%非亞泥持有的亞泥(中國)股份,包含亞泥透過其全資子公司持有之股份。
亞泥表示,本私有化計劃需取得香港及台灣等地主管機關的核准,經亞泥(中國)股東特別大會通過,並獲得開曼法院核准。此外,由於亞泥透過這次私有化,將增加亞泥(中國)股份由67.73%提高到100%,未來也需經濟部投審會同意。至於相關時程仍待各主管機關核准後,案程序進行,尚且無法確定完成日期。
針對亞泥(中國)另外26.6%的無利害關係股東,公司將擇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須經出席股東75%以上、且反對票少於無利害關係股東的10%,綜合取得這些核准後,亞泥(中國)才能完成香港聯交所下市。
亞泥指出,期望透過本次私有化,降低維持亞泥(中國)上市地位和遵守監管要求相關的行政成本與管理費用,進而為亞泥和亞泥(中國)管理亞泥(中國)的業務提供更大的彈性。
另一方面,在具有挑戰的市場和行業環境下,本次私有化亦為少數股東提供溢價退出的機會。業界認為,亞泥收購亞泥(中國)溢價45%,除了認為亞泥(中國)價值被低估外,應是為了提供股東誘因,讓私有化更順利。
根據亞泥今年股東會議事手冊顯示,亞泥(中國)是在2008年5月20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資產總額約人民幣203億元,現階段在大陸下屬有26家子公司、及五家策略合作夥伴公司,主要分佈在江西、四川、湖北、江蘇及上海等地,並分別以江西亞東水泥公司、四川亞東水泥公司、湖北亞東水泥公司為東南、西南、華中地區之核心經營主公司。
亞泥表示,自亞泥(中國)是在2008年香港掛牌後,多半時間在公司淨值都被嚴重低估,今年首季淨值約港幣11.77元。
未來亞泥(中國)成為亞泥100%子公司後,亞泥將完全承擔大陸市場的風險及成長表現。
證交所也分別拜會日本交易所、當地重要資產管理公司進行業務交 流,及與國際指數公司洽談指數合作,行程緊湊成果豐碩。
證交所表示,該研討會為全球ETF重要盛會,歷年皆邀請日本金融 廳、各大交易所、國際證券商、國際資產管理業者等近千名產官學界 專家與會,盛況空前。
此次證交所於會中就「擴展被動投資解決方案 滿足多樣化的投資 者需求」主題進行與談,分享台灣ETF市場最新發展,並與國際指數 公司S&P DJI、國際資產管理公司互動交流。
證交所介紹,被動式投資商品如ETF近幾年在國內更加受到投資人 青睞,在2021年3月,台灣ETF的資產規模與共同基金的比例約為37: 63,三年後的2024年3月則反轉成61:39。國內ETF散戶投資人市場蓬 勃發展,其中成功的關鍵要素包含證交所長期與主管機關、投信投顧 公會、業者協作推動投資人教育、提供友善交易環境、建立一站式平 台等。
證交所也向與會者分享,國內的ETF商品相當多元,從不同產業、 主題、策略,至不同商品如股票、債券、期貨等,也有槓桿、反向等 商品可供操作,近年來,為支持永續發展,也逐步拓展ESG相關ETF商 品,方便投資人掌握永續投資趨勢。
證交所也正在研議主動式ETF、多資產ETF等,並參考國外的發展經 驗,以及國內共同基金的發展實績,希望能在符合投資人保護下健全 整體市場,同時也與不同國家洽談跨境上市或連結式ETF等新商品, 希望促進市場更多元發展。
此外,與會代表對未來全球ETF市場持續成長深具信心,將繼續強 化商品創新,朝向多元化及客製化發展。證交所也將持續豐富標的資 產種類、推動主動式及多資產ETF,持續擴大ETF產品線,推動我國E TP市場成長。
台日資本市場交流密切且情誼深厚,近年以商品互掛、共同行銷及 人才交流等面向開展。目前也積極推動台日跨境ETF合作,此行順道 拜會日本交易所及當地重要資產管理公司,期望能更快看到台日兩地 ETF掛牌,讓日本投資人也可以在當地市場買賣台股ETF,輕鬆投資台 股市場。
TIP此行也專程拜會日本交易所,交流指數業務及並取經IR溝通平 台之建置及業務發展經驗。另為開發前瞻型ESG指數,TIP也與國際指 數公司洽談未來合作計劃,以期為台灣市場發展多元化ESG商品。
面對排碳有價時代,企業對於碳風險管理需求持續增加,如何透過 碳排減量、或以碳權買賣達到碳中和,或運用數位科技加速淨零轉型 ,為各界持續關注的議題。
證交所、碳交所及政大商學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此次舉行「邁向淨 零減碳與永續金融新紀元」論壇,也透過圓桌焦點對談,剖析我國淨 零減碳和數位雙軸轉型之挑戰與機會,吸引超過200位產業人士與會 交流。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致詞時指出,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平台,證交 所持續配合主管機關推動企業永續發展政策,並積極整合資本市場中 的參與夥伴資源,共同建構ESG生態系,透過「以大帶小」推動策略 及政策宣導,協助各產業積極面對「淨零減碳」的機會和挑戰,證交 所將持續推動「數位x永續」雙軸轉型,以厚實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 力。
台灣永續金融與企業影響力協會理事長王儷玲致詞表示,透過產官 學界對談和紮根教育,持續接軌國際及培育永續人才,期許由金融業 帶頭協助企業邁向淨零永續和數位轉型目標,並透過金融市場的力量 ,助力企業發展較低成本的減碳策略。
證交所表示,將持續規劃永續金融、碳管理及碳權交易、數位科技 與永續轉型等課程,協助產業培養更多ESG專業人才。下半年將再與 政大合作推出第二場論壇,並邀請產官學界重量級講師,經驗分享淨 零減碳與永續金融的趨勢觀察,共同邁向2050淨零轉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