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交所積極參與台日創新高峰會 促進新創產業發展**
為了推廣臺灣創新板上市業務並加強與新創生態圈的互動,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證交所)日前參與由國發會與東京都政府共同主辦的「台灣、日本創新高峰會」。此次高峰會匯聚台、日新創生態圈代表,參加人數破千,展現兩國對於創新創業的重視。
在高峰會中,臺灣證交所副總經理杜惠娟於「台日投資論壇」表示,台灣是國內新創公司的「Home Market」,而臺灣證交所憑藉與日本產、官、學界的緊密合作關係,也成為日本新創公司海外IPO的「Home Market」。
自創新板於2021年成立以來,已有28家公司申請上市,其中19家成功登板,總市值達1,800億元。產業類別涵蓋數位雲端、綠能環保、生技醫療及電動車等,匯聚國內外新創公司掛牌。以昨日收盤價計算,創新板股王泓德能源-創與股后走著瞧-創分別收在286元與139元。
在市值排名方面,鴻海與裕隆兩大集團轉投資的鴻華先進-創以794億元居冠,排名第二與第三位分別為泓德能源-創304億元與台灣虎航-創277億元。
臺灣證交所透過參與本次高峰會,增進與日本新創圈的交流,並開拓潛在新創上市案源。證交所期許透過資本市場的資源與力量,協助公司募集資金、吸引人才與拓展市場等效益。
未來,隨著台、日新創公司的持續茁壯發展,將有助於我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臺灣證交所也將持續扮演助攻的角色,形塑臺灣新創大國「Startup Island Taiwan」的品牌。
臺灣證券交易所反詐騙宣誓典禮,堅決打擊金融詐騙
鑑於國內金融詐騙頻傳,臺灣證券交易所(下稱證交所)於今日舉行「防範金融投資詐騙宣誓典禮」,由證券期貨局(下稱證期局)局長張振山與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共同宣示主管機關打擊詐騙的決心。
在金管會的指導下,證交所積極宣導反詐騙措施。8月中旬,證交所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上線「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證券商可將客戶通報的詐騙態樣和澄清說明即時上傳專區公開分享,讓其他證券商和投資人提高警覺,形成反詐聯防機制。
證交所今年來透過多管道進行反詐騙宣導,包括校園、社區大學和投資講座。此外,證交所也參與園遊會、博覽會和嘻哈音樂會等活動,藉由多元管道宣導反詐騙觀念,強化民眾防詐意識和識詐知能。
近日,證交所更參與大型體育賽事,讓反詐騙訊息觸及更廣泛的族群。證交所表示,反詐騙是長久且重要的任務,將持續透過各種管道持續宣導,保護投資人的權益,防範金融詐騙。
**外資集中火力買超329億元,新光金、台新金成金控三角戀主角**
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外資上周於集中市場買超329.17億元,其中買超新光金(2888)34.66萬張最多,賣超台新金(2887)12.86萬張最多,反映外資在金控三角戀情塵埃落定後,轉而聚焦「新新併」的相關標的。
外資先前連續5周賣出中信金,但在金控三角戀落幕後,上周終於轉為買超,終結連5周賣超第一名的紀錄。另一方面,賣相穩健的新光金,備受外資青睞,上周再買超34.66萬張,連續5周榮登外資買超冠軍。
證交所數據顯示,外資今年初迄9月20日,在集中市場累計賣超已降至5,693.96億元,外資總持有股票市值則增加7,130.51億元至31兆1,715.99億元,占全體上市股票市值的44.15%。
上周外資買超前三名上市股為:新光金、群創、開發金;賣超前三名上市股為:台新金、鴻海、華邦電。
**員工福利信託財產規模再創新高**
近年來,台灣員工福利信託財產規模持續成長,今年上半年已達2,249億元,創下連續三年成長紀錄。台灣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表示,此一成長趨勢反映企業對於員工福利的重視,有助提升員工的退休金準備。
呂蕙容指出,為進一步鼓勵企業實施員工福利信託,信託公會已向政府提出三項鬆綁措施。其中,中小企業設立以退休為提領條件的員工福利信託,其公提金可依「中小企業增僱員工薪資費用加成減除辦法」自增加薪資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提高中小企業辦理員工福利信託的誘因。
此外,對於境外外籍員工透過員工持股信託投資所屬集團境內公司股票,信託公會也爭取到簡化作業程序,方便境外外籍員工參與員工持股信託,強化其對公司的認同感。
呂蕙容進一步說明,台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在「公司治理評鑑指標」中將「是否實施員工福利信託」納入評估,鼓勵上市櫃公司積極推動員工福利信託。信託公會也積極推廣「員工持股信託」,將信託財產運用範圍擴大到未上市櫃公司員工,並納入信託2.0評鑑範疇,以提升員工福利信託的推廣與發展。
呂蕙容表示,信託公會將持續與政府相關部門協調,促成更多對員工福利信託有利的政策鬆綁,以強化台灣員工的退休金儲蓄,提升其退休後的財務安全。
陳彥良強調,「大專生金融就業公益專班」每年規畫與時俱進的課程內容,理論與實務兼具,學員應把握參訓機會,提升自我價值、加強就業競爭力,善用資源並且貢獻所學,帶來良善循環,推動金融業生生不息。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表示,集保結算所積極推動ESG,尤其在社會層面,向來以弱勢公益關懷為重點。10年來,公益專班在幫助經濟弱勢學生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未來將持續配合市場需求,致力提升每位學員的潛力發展。
林丙輝感謝證交所、期交所、櫃買中心、財金資訊公司、聯合徵信中心及臺灣網路認證公司等單位共同贊助,打造更健全的金融教育平台。
113學年度「大專生金融就業公益專班」課程自113年9月至114年3月,利用周末上課,總計170小時。公益專班建立多項學習及就業獎勵機制,歷年共3,659名學員順利結業,金融機構亦協助學員參與就業媒合,就職錄取高達1,400多名學員,超過75%進入金融業服務貢獻所長。
響應政府打造新創生態圈及支持新興產業發展,證交所持續推廣臺灣創新板上市業務及增進與新創生態圈的互動交流。
鑑於日本是全球最活躍的創新創業投資地區之一,證交所積極參與台、日二地新創交流,協助鏈結雙邊市場資源及拓展人脈網絡,深化國際業務資金合作商機,並提升我國創新能力及國際能見度。
證交所副總經理杜惠娟於「台日投資論壇」表示,台灣是國內新創公司的Home Market;憑藉台日雙邊產、官、學界緊密合作關係,台灣證交所亦為日本新創公司海外IPO的Home Market。
自2021年創新板成立以來,計有28家公司申請上市,19家公司成功登板,總市值達1,800億元,產業類別涵蓋數位雲端、綠能環保、生技醫療及電動車等,匯聚國內、外新創公司掛牌。
以昨(23)日收盤價計算,創新板股王泓德能源-創、股后走著瞧-創各收在286元、139元;市值排名來看,鴻海及裕隆兩大集團轉投資的鴻華先進-創(2258)以794億元居冠,排名第二、三位分別為泓德能源-創304億元、台灣虎航-創277億元。
證交所參與本次活動,增進與日本新創圈交流,進而開拓潛在新創上市案源,期許透過資本市場的資源和力量,協助公司募集資金、吸引人才、拓展市場等效益。
未來台、日新創公司持續茁壯發展,有助於我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證交所也將持續扮演助攻的角色,形塑台灣新創大國「Startup Island Taiwan」的品牌。
在金管會指導下,證交所宣導反詐騙不遺餘力,其中,「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8月中旬已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內上線,證券商可將接獲客戶通報的詐騙態樣,以及澄清說明等資訊,即時上傳專區並公開分享,有利於其他證券商及投資人多加留意與警惕,達成反詐聯防效益。
證交所今年來透過多重管道進行一波又一波的反詐騙宣導,馬不停蹄辦理校園、社區大學及多場投資講座,及參與園遊會、博覽會設置攤位與民眾互動推廣,並結合嘻哈音樂會宣導反詐騙,日前亦藉由參與大型體育賽事,擴大觸及更多元族群,強化民眾防詐意識及識詐知能。
證交所助力新創產業,參與「台灣、日本創新高峰會」
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及東京都政府共同主辦的「台灣、日本創新高峰會」於近日落幕。台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響應政府打造新創生態圈政策,積極參與盛會,展現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決心。
證交所副總杜惠娟於「台日投資論壇」致詞時表示,台灣不僅是國內新創公司的「家鄉市場」,證交所更是日本新創公司海外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家鄉市場」。自2021年證交所創新板成立以來,已有19家新創公司成功登板上市,總市值達新台幣1,800億元。
本次證交所參與「台灣、日本創新高峰會」,旨在增進與日本新創圈的交流,開拓潛在新創上市案源。證交所期許透過資本市場的力量,協助新創公司募集資金、招募人才、拓展市場。
證交所積極推廣台灣創新板(TIB)上市業務,協助新創產業發展。日本作為全球活躍的創新創業投資地區,證交所致力於鏈結台、日兩地市場資源,拓展雙邊人脈網絡,提升我國創新能力及國際能見度。
未來,證交所將持續扮演助攻角色,協助國內外新創公司登板上市,形塑「Startup Island Taiwan」的品牌,促進我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
**台股連二紅,上市市值重返71兆元**
受惠於美國聯準會宣布降息2碼,激勵市場信心,臺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宣布,加權指數上漲399點,連續兩周上漲,周漲幅達1.82%。隨著外資回流,推升上市市值重返71兆元整數大關之上,達71.05兆元,為9月以來次高。
證交所統計,上周集中交易市場總成交金額約1.37兆元,上市股票成交金額約1.26兆元,股票成交量周轉率為1.99%。產業別來看,成交金額最高的為半導體類,達3,487.67億元,占比27.49%;其次為電子零組件類,成交金額1,299.75億元,占比10.25%;第三為電腦及周邊設備類,成交金額1,208.89億元,占比9.53%。
在成交量周轉率方面,前三大產業依序為化學工業類(7.05%),電機機械類(5.45%),以及光電類(5.19%)。
根據證交所資料,2023年年初開盤以來,集中市場總成交金額約74.29兆元,日均成交金額4,270.05億元,股票成交量周轉率96.21%,日均成交量周轉率0.55%。
在主要上市公司中,上周市值成長最多的為台積電,市值增加6,742.5億元,達25.23兆元;其次為富邦金,市值增加625.9億元,達1.38兆元;第三為華碩,市值增加356.5億元,達4,389.9億元。後續4~10名市值成長公司依序為日月光投控、中信金、國泰金、藥華藥、豐泰、和泰車、健策,合計前十大市值成長公司單周增加9,228.1億元,反映市場樂觀情緒持續高漲。
證交所響應政府打造新創生態圈及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持續推廣臺 灣創新板(TIB)上市業務及增進與新創生態圈之互動交流。日本是 全球最活躍的創新創業投資地區之一,證交所積極參與台、日二地新 創交流,協助鏈結雙邊市場資源及拓展人脈網絡,深化國際業務資金 合作商機,並提升我國創新能力及國際能見度。
證交所副總杜惠娟於「台日投資論壇」表示,台灣是國內新創公司 的Home Market;憑藉台日雙邊產、官、學界緊密合作關係,台灣證 券交易所也是日本新創公司海外IPO的Home Market。自2021年創新板 成立迄今計有28家公司申請上市,19家公司成功登板,總市值達新台 幣1,800億元,產業類別涵蓋數位雲端、綠能環保、生技醫療及電動 車等,匯聚國內、外新創公司掛牌。
證交所參與本次活動,增進與日本新創圈交流,進而開拓潛在新創 上市案源。期許透過資本市場的資源和力量,協助公司募集資金、吸 引人才、拓展市場等效益。未來台、日新創公司持續茁壯發展,有助 於我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證交所也將持續扮演助攻的角色,形塑台 灣新創大國「Startup Island Taiwan」的品牌。
證交所統計,集中交易市場上周總成交金額約1.37兆元,全體上市 股票成交金額約1.26兆元,股票成交量周轉率為1.99%,各產業上市 股票成交金額第一名為半導體類3,487.67億元,占全體上市股票交易 比重27.49%;第二名為電子零組件類1,299.75億元,占比10.25%、 第三名為電腦及周邊設備類1,208.89億元,占比達9.53%。
若以成交量周轉率來看,前三名產業依序為化學工業類7.05%、電 機機械類5.45%,以及光電類5.19%。
根據證交所資料,累計今年年初開盤以來共174個交易日,集中市 場總成交金額約74.29兆元,市場日平均成交金額4,270.05億元,股 票成交量周轉率96.21%,股票日平均成交量周轉率為0.55%。
主要上市公司中,近一周市值成長最多的為「權王」台積電,20日 市值來到25.23兆元,周增6,742.5億元,第二名為富邦金市值增加6 25.9億元至1.38兆元,華碩市值周成長356.5億元,達4,389.9億元排 名第三,後續4∼10名依序為日月光投控、中信金、國泰金、藥華藥 、豐泰、和泰車、健策,合計前十大市值成長公司單周增加9,228.1 億元。
**臺灣證交所密切監控新光金委託書大戰**
針對中信金控併購新光金控案,金管會已於 9 月 16 日表示反對,指出維護市場秩序為首要考量。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強調,「緩議」等同「不同意」,並要求金融機構謹慎發布訊息,避免擾亂市場。
對於新光金股東表態立場,童政彰表示,大股東言論受監管,應謹慎發言。金管會已明令禁止中信金、台新金相互攻擊。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證券交易所>)與集保中心正密切監控委託書大戰,嚴防違法行為。
證期局主秘尚光琪表示,「禁止價購委託書」行為違法,一旦查證屬實,將處罰鍰、不予計算表決權,並禁止徵求人或辦理徵求事務一年。
針對中信金控的後續動向,童政彰表示,該公司將於 9 月 20 日董事會上,重新修訂併購案內容,以符合金管會要求。金管會重申,金融機構應善盡忠實義務,謹慎發布訊息,避免影響市場秩序。
證交所推動優質企業上市 協助產業轉型提升競爭力
為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上市,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自 9 月起與四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攜手舉辦「推動優質企業上市」專題交流座談會。
第一場座談會於 19 日在台中日月千禧酒店展開,由證交所與 PwC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共同籌辦。多家有意申請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公司參與,現場反響熱烈。
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致詞表示,證交所致力於提供企業優質服務,並結合一般板和創新板的力量,服務不同階段的企業。通過發揮籌資平台功能,吸引資金挹注和推動產業轉型。
李愛玲強調,臺灣資本市場歷經轉型,已成為上市企業質量並重、商品多元,以及自然人和法人兼顧的市場。2024 年上半年成交日均值達 4,300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在全球排名第九,是臺灣經濟繁榮的重要支柱。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台中所所長徐建業致詞指出,臺灣資本市場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產業創新能力表現突出。台中作為臺灣產業發展重鎮,擁有多元產業結構和扎實創新技術,是精密機械、新興環保材料、工具機和自行車及零組件等產業聚落。協助在地隱形冠軍進入資本市場是證交所和資誠的重要使命。
座談會中,證交所上市服務團隊介紹了臺灣資本市場現況和 IPO 流程。資誠團隊則分享「從資本市場看企業永續轉型」議題,說明 ESG 永續浪潮和減碳淨零如何加速企業邁向淨零轉型。企業在永續議題上的策略和行動將直接影響投資人的投資決策。
本次座談會邀請到上市公司來億興業協理暨代理發言人黃裕文,分享公司申請上市的過程和上市後的整體助益。2024 年向證交所申請首次上市的產業涵蓋綠能環保、航空運輸、生技醫療和數位雲端等領域。證交所預計年底前將有更多公司陸續提出 IPO 申請,並持續投入更多資源支持企業和市場發展,以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加入資本市場,進而擴大市場規模。
證交所推動優質企業上市,朝向數位經濟發展
台灣資本市場正積極朝向數位經濟發展,推動企業數位轉型,以滿足新經濟需求並提升國際競爭力。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指出,證交所將運用台灣豐沛的人才和技術,透過產業整合和創新驅動,積極打造數位經濟環境。
為輔助企業永續發展,證交所推出 ESG 數位平台,提供產製永續報告書等服務。此外,證交所也與四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作,舉辦一系列「推動優質企業上市」座談會,協助有意願上市的企業準備相關流程。
首場座談會與 PwC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共同舉辦,多家欲 IPO 公司參與。李愛玲強調,證交所致力於提供優質服務,透過一般板和創新板雙引擎,服務不同營運階段的企業,吸引資金挹注。
證交所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援,從資本市場現況介紹到 IPO 流程諮詢。資誠團隊則分享「從資本市場看企業永續轉型」議題,說明 ESG 永續浪潮和減碳淨零對企業轉型的影響。
上市公司來億興業分享了其申請上市的過程和上市後的益處。2024 年向證交所申請上市的企業橫跨綠能環保、航空運輸、生技醫療、數位雲端等領域,預期年底前將有更多公司提出 IPO 申請。
「推動優質企業上市」首場座談會19日展開,由證交所攜手PwC資 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台中日月千禧酒店舉辦推動優質企業上市座談 會,多家有上市申請(IPO)意願公司踴躍與會,現場反應熱烈。
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在會中發表演說,為打造優質且具特色性之資 本市場,致力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證交所結合一般板及創新板雙引 擎之力量,服務不同營運階段之企業,期能夠充分發揮籌資平台功能 ,吸引資金挹注。
證交所歷經各階段轉型,已發展成為上市企業質量並重、商品豐富 多元,以及自然人與法人兼顧的市場。2024年上半年成交日均值達4 ,300億元創下新高,世界排名第9名,為臺灣經濟繁榮之中流砥柱, 亦是國際曝光度高之市場。
李愛玲表示,未來臺灣資本市場將運用豐沛人才及技術等優勢,透 過產業整合及驅動創新,積極朝向數位經濟發展,創造及滿足更多型 態的新經濟需求,並推出ESG數位平台輔助產製永續報告書功能等服 務,帶動台灣產業轉型、國際競爭力提升。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台中所所長徐建業致詞表示,臺灣資本市場 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產業創新能力亦表現卓越,台中位處台灣產業發 展重鎮之一,具多樣化產業結構與扎實創新技術能力,為精密機械、 新興環保材料、工具機和自行車及零組件等重要產業聚落,而協助在 地隱形冠軍進入資本市場亦是交易所及資誠重要使命。
會中除由證交所上市服務團隊介紹臺灣資本市場現況及IPO流程, 並由資誠團隊分享「從資本市場看企業永續轉型」議題,說明ESG永 續浪潮及減碳淨零等議題加速企業邁向淨零轉型之路,企業在永續議 題上的策略和行動,也將高度影響投資人之投資決策。
本次座談會並邀請到上市公司來億興業協理暨代理發言人黃裕文, 分享申請上市過程及上市後對公司整體助益,為本次座談會之亮點。
2024年向證交所申請初次上市之產業類別橫跨綠能環保、航空運輸 、生技醫療、數位雲端等領域,證交所預期年底前也還有其他公司將 陸續提出IPO申請,未來將持續投入更多的資源,以具體行動支持企 業及市場發展,期盼吸引更多不同領域的優質企業加入資本市場,擴 大資本市場規模。
證交所9月起與四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共同規畫一系列「推動優質企業上市」專題交流座談會,首場座談會昨天登場,攜手PwC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舉辦推動優質企業上市座談會,多家有上市申請(IPO)意願的公司踴躍與會,現場反應熱烈。
李愛玲在會中發表演說,為打造優質且具特色性的資本市場,致力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證交所結合一般板及創新板雙引擎之力量,服務不同營運階段之企業,期能充分發揮籌資平台功能,吸引資金挹注。證交所歷經各階段轉型,已發展成為上市企業質量並重、商品豐富多元,以及自然人與法人兼顧的市場。2024年上半年成交日均值達4,300億元創下新高,世界排名第九名,為台灣經濟繁榮之中流砥柱,亦是國際曝光度高之市場。
會中除由證交所上市服務團隊介紹台灣資本市場現況及IPO流程,並由資誠團隊分享「從資本市場看企業永續轉型」議題,說明ESG永續浪潮及減碳淨零等議題加速企業邁向淨零轉型之路,企業在永續議題上的策略和行動,也將高度影響投資人之投資決策。本次座談會並邀請到上市公司來億興業協理暨副發言人黃裕文,分享申請上市過程及上市後對公司整體助益。
2024年向證交所申請初次上市之產業類別橫跨綠能環保、航空運輸、生技醫療、數位雲端等領域,證交所預期年底前也還有其他公司將陸續提出IPO申請。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19日指出,「緩議」就是反對,金管會的監理 態度是堅定的「不同意」,「市場秩序是現在最重要考量點」。
童政彰強調,金融機構受高度監理,大股東的言論,也會列為監理 的評價與社會大眾的評價,所以任何發言都要謹慎。16日副主委邱淑 貞講得很清楚,「緩議」就是反對,「緩議」是金管會對受高度監理 的金融機構,寄予共同維護市場秩序的期待,文字委婉,但監理態度 是「堅定的」,就是「不同意」,金管會無法容許金融機構有任何擾 動市場秩序的行為,「不要輕忽監理機關維護市場秩序的決心。」
童政彰表示,要請金融機構經營階層思考,任何訊息發布、重大決 策,一定要盡到自己的忠實義務。金管會也表態禁止中信金、台新金 相互攻擊。
對於新光金股東相互表述立場,童政彰強調,金融機構受高度監理 ,全世界皆然,大股東的言論,會列為監理與社會大眾的評價,任何 發言都要謹慎。
對近期委託書大戰,金管會絕不允許有違反資本市場的行為,已請 證交所、集保緊盯,是否有踩法律紅線的情況。證期局主秘尚光琪說 明,「禁止價購委託書」意思就是違法,若有違法事證明確可罰鍰、 表決權不予計算、一年內不得再當徵求人或辦理徵求事務。
臺證所推動三大策略,助攻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發展
金管會矢志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臺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臺證所)提出三大策略響應。其中,促進國際合作及結合機構培育市場專業人才為重點之一。
為深化國際合作,臺證所擬透過五大方針推動:
- 鞏固亞太區交易所合作:積極建立互惠關係,促進交易所間合作。
- 深耕新南向交易所關係:舉辦東協交易所交流活動,提供技術指導及經驗分享。
- 拓展並維持與其他地區交易所聯繫交流:參與國際組織會議,強化與各交易所互動。
- 結合機構培育市場專業人才:與金融機構合作,提供實習及培訓機會,培養市場專業人才。
- 支持證券商與國內外機構合作:鼓勵參與國際合作計畫,提升市場競爭力。
透過國際合作及人才培育,臺證所期許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國際能見度,並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奠定堅實基礎。
證交所辦理「防範內線交易宣導會」逾五年
防範內線交易是證券交易市場的共識。為提升上市公司對內線交易規範及防範實務的了解,台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自2006年起,每年舉辦多場「防範內線交易宣導會」。
近日,證交所持續舉辦「防範內線交易宣導會」,邀請上市公司董事、公司治理主管及內部稽核主管參加。首場宣導會於9月6日舉行,吸引529人參與,反應熱烈。
證交所表示,為加強上市公司對內線交易的認知與遵循,避免誤觸法網,委託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採用線上直播方式,於9月6日、20日,以及10月4日、18日辦理四場次「防範內線交易宣導會」。
宣導會由證交所監視部主辦,第一場次邀請金管會證券期貨局科長及證交所人員擔任主講人,主題涵蓋內線交易法規解析、內線交易監理與實務常見疑義、內部控制與內線交易防範常見缺失探討等面向,深入淺出解析相關規定與實務案例。
證交所指出,宣導會重點在於強調上市公司應加強內部控制,防止內部人因不諳法規而誤觸內線交易相關規定,造成訴訟纏身或損害公司聲譽。同時,內線交易防範成效也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品質的重要指標。
證交所提醒,上市公司董事應知悉,若知悉自家公司重大影響股票價格的消息,在消息明確後、公開前或公開後18小時內,不得對該公司股票或具有股權性質的有價證券進行買賣,以免涉嫌內線交易。
國巨8月營收受到歐洲暑假影響,致單月營收表現呈現月減6.24% ,年增14.5%,為歷年同期新高紀錄,法人預期,9月擺脫歐洲休假 因素之下,單月營收可望重返成長,儘管AI用的高容、高壓產品拉貨 動能較預期強勁,法人仍維持國巨本季營運低個位數成長的預估。
而外資券商日前具報告表示,國巨股東權益報酬(ROE)高於同業 ,本益比(PE)僅11倍,低於日商村田、太陽誘電的本益比,並看好 國巨在GB200伺服器拉高MLCC蘊含價值下,是主要受惠的被動元件廠 。根據該外資券商的估算,輝達GB200 NVL 72機架MLCC數量,較一般 伺服器增加220倍,就金額來看,也增加155倍。
供應鏈普遍預期,GB200伺服器市場規模約六萬櫃,儘管放量時間 眾說紛紜,落在今年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之間,不過輝達為國巨終端 品牌客戶,國巨的交貨對象,也涵蓋AI伺服器組裝廠、AI電源廠,國 巨切入GB200供應鏈可望雨露均霑。
國巨於8月15日除權1.948元,以16日收盤價615元來看,距離填權 價位745元,仍有段距離,不過持股大股東因原有持股參與除權,致 持股張數增加。根據證交所最新統計資料,國巨董事長陳泰銘8月增 持自家股票5,765張,以中秋節前收盤價615元計算,增持的股票市值 約當35.45億元,法人臆測,增持的股份應是來自於除權。
國巨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已達24.04元,據外資券商估計,國 巨2024年、2025年每股稅後純益落在4個股本、5個股本,2026年則有 望挑戰6個股本,約當獲利連三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