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聯生物科技(未)公司新聞
華聯生物科技,這家深耕生醫領域超過20年的台灣企業,近期宣布了一個重要的合作聯盟。為了應對市場趨勢和未來發展,華聯生技決定與台灣生醫醫事檢驗所(認證編號:3076)攜手,建立一個「策略性商業聯盟」,以全方位推動臨床檢測服務。 華聯生技在「婦幼健康」、「預防醫學」、「早篩風險評估」以及「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都有深厚的投入,作為亞洲唯一的高密度基因晶片原廠,它擁有先進的基因晶片生產廠、基因實驗室和生醫實驗室。此外,公司還取得了ISO 13485、TAF17025等多項認證,並在2023年陸續獲得多項LDTs認證,確保其產品和服務的品質與標準。 此次聯盟的建立,將讓華聯生技在臨床單位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成為輔助醫師診斷的關鍵工具。華聯生技的楊桂華執行長強調,生醫產業面臨的資金、人才和法規問題,需要整個產業共同努力,才能突破困難,進一步提升台灣生技產業的競爭力。 華聯生技近年來不斷擴張,除了併購了在婦女癌症基因檢測領域有亮眼的酷氏基因外,此次與臨床檢測端的台灣生醫醫事檢驗所的合作,將為華聯生技帶來新的成長動能。這樣的聯盟不僅讓華聯生醫體系更加完整,也讓民眾能夠享受到更全面、更先進的生醫檢測服務,進而促進全民健康福祉。
因應生醫產業市場及未來趨勢,並加強產業間合作及整合,提供民 眾更完整的檢測服務,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與台灣生醫醫 事檢驗所(認證編號:3076)建立「策略性商業聯盟」以全面性推動 臨床檢測服務。
華聯生技投入「婦幼健康」、「預防醫學」、「早篩風險評估」及 「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深耕生醫領域超過20年,目前為亞洲唯一 高密度基因晶片原廠,擁有完善基因晶片智慧生產廠、基因實驗室及 生醫實驗室,同時取得ISO 13485、TAF17025多項認證,並因應政府 政策於2023年陸續取得多項LDTs認證,現今再攜手臨床端的醫事檢驗 中心,未來可望在臨床單位扮演輔助醫師診斷不可或缺的角色。此外 ,華聯生技長期結合學、研、醫單位及知識共享機制,解決目前臨床 面臨的難題,更積極培育產業所需之創新研發人才,提升產業競爭力 與產業發展不遺餘力。
華聯生技掌舵者楊桂華執行長指出,生醫產業面臨資金不足、人才 短缺、法規建置等問題,已經不是個人或單一公司可以解決的,需要 整個產業動起來,整合彼此間的優勢,才能讓台灣生技產業突破泥淖 更往前一大步,更是策略性商業聯盟主要目的。
華聯生技近年除了併購在婦女癌症基因檢測有突出表現的酷氏基因 外,本次聯手臨床檢測端的台灣生醫醫事檢驗所,亦將驅動華聯生技 下一階段成長,讓華聯生醫體系更加完整,使民眾得以獲得更完整的 生醫檢測服務,促進全民福祉。
華聯生技投入「婦幼健康」、「預防醫學」、「早篩風險評估」及 「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深耕生醫領域超過20年,目前為亞洲唯一 高密度基因晶片原廠,擁有完善基因晶片智慧生產廠、基因實驗室及 生醫實驗室,同時取得ISO 13485、TAF17025多項認證,並因應政府 政策於2023年陸續取得多項LDTs認證,現今再攜手臨床端的醫事檢驗 中心,未來可望在臨床單位扮演輔助醫師診斷不可或缺的角色。此外 ,華聯生技長期結合學、研、醫單位及知識共享機制,解決目前臨床 面臨的難題,更積極培育產業所需之創新研發人才,提升產業競爭力 與產業發展不遺餘力。
華聯生技掌舵者楊桂華執行長指出,生醫產業面臨資金不足、人才 短缺、法規建置等問題,已經不是個人或單一公司可以解決的,需要 整個產業動起來,整合彼此間的優勢,才能讓台灣生技產業突破泥淖 更往前一大步,更是策略性商業聯盟主要目的。
華聯生技近年除了併購在婦女癌症基因檢測有突出表現的酷氏基因 外,本次聯手臨床檢測端的台灣生醫醫事檢驗所,亦將驅動華聯生技 下一階段成長,讓華聯生醫體系更加完整,使民眾得以獲得更完整的 生醫檢測服務,促進全民福祉。
27歲懷孕媽媽透過華聯生技羊水基因晶片,檢測出胎兒疑似罹患罕見遺傳性疾病諾里氏症(Norriedisease),未來可能會出現視力、聽力、動作發展以及智能遲緩等症狀。諾里氏症好發於男嬰,為性聯隱性遺傳疾病,患者在出生時或出生不久即因視網膜發育異常而導致失明症狀,然而常見的羊膜穿刺檢測無法判別出如此案例胎兒的「微小片段缺失」。因此,成大醫院婦產科郭保麟醫師表示,各年齡層的孕媽咪們應具備產前羊水基因晶片檢測觀念,及早了解胎兒健康狀況,並為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預先做好準備與生育規劃。
郭醫師指出,基因染色體微小片段的缺失能夠被發現,需歸功羊水基因晶片的檢測。華聯羊水基因晶片的解析度提高千倍,可有效發現染色體上的微缺失與微擴增,使檢出率也大幅增高,一次篩檢超過四百種微小CNV(copynumbervariation)造成的遺傳疾病,使得檢測結果更精確、項目更廣泛,讓準爸媽們更清楚寶寶的健康狀況,解開隱藏在基因中的罕病風險。
華聯生技運用累積17年研發基因檢測領域相關技術的豐厚經驗,持續關注與精進產前檢測相關科技,引進「非侵入式產前親子鑑定」。非侵入式產前親子鑑定在懷孕早期8周就能檢測,只需抽取孕媽咪10c.c.的血液,提取血液中胎兒的DNA,並與疑似父親進行比對,3週內就能確認親緣關係,檢測過程不僅便利且安全無風險,數千點位點的比對同時也讓檢測結果也更為精確。
郭醫師指出,基因染色體微小片段的缺失能夠被發現,需歸功羊水基因晶片的檢測。華聯羊水基因晶片的解析度提高千倍,可有效發現染色體上的微缺失與微擴增,使檢出率也大幅增高,一次篩檢超過四百種微小CNV(copynumbervariation)造成的遺傳疾病,使得檢測結果更精確、項目更廣泛,讓準爸媽們更清楚寶寶的健康狀況,解開隱藏在基因中的罕病風險。
華聯生技運用累積17年研發基因檢測領域相關技術的豐厚經驗,持續關注與精進產前檢測相關科技,引進「非侵入式產前親子鑑定」。非侵入式產前親子鑑定在懷孕早期8周就能檢測,只需抽取孕媽咪10c.c.的血液,提取血液中胎兒的DNA,並與疑似父親進行比對,3週內就能確認親緣關係,檢測過程不僅便利且安全無風險,數千點位點的比對同時也讓檢測結果也更為精確。
華聯生技專注於基因檢測平台的開發,擁有基因微陣列晶片、次世 代定序、大數據分析等基因檢測分析技術,是亞洲唯一一家晶片製造 原廠,持續開發出多款疾病風險測檢及體質檢測基因晶片,含17項癌 症風險、14項慢性病風險及體重管理基因檢測,其中又以遺傳疾病基 因檢測為主要發展方向,日前在台灣生技展中不惜鉅資導入「國家劇 院級」多媒體互動裝置,讓大家在遊戲情境中,透過好奇、互動、印 記、認識各種染色體異常疾病,帶大家回到基因檢測最初的溫度。
華聯生技董事長楊桂華指出,公司成立16年來,有一半的時間都專 注在基因的研究與技術開發,直到近年開始成功布局各醫院、醫學中 心、醫美中心、健檢中心等市場,隨著罹患遺傳疾病的案例逐年增長 ,華聯今年也計畫將遺傳疾病基因檢測這塊推往大眾市場。
楊桂華說,遺傳疾病基因檢測是一項整合型檢測服務,可應用於產 前孕婦及產後小兒篩檢,結合CytoOneArray染色體晶片及緩發育基因 分析外顯子定序(WES)技術優點,針對發育遲緩之兒童或患者進行 詳細檢測,可有效的篩檢染色體拷貝數變異(CNV)異常及基因點突 變(SNVs)異常。且分析後結果可輔助醫師釐清患者罹患遺傳疾病之 可能性,以利提供患者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華聯為持續提升競爭力、擴大服務面向等長遠的發展考量,在市場 上的自我定位希望能從一個晶片醫材的提供者,發展成為一個完整檢 測服務的把關者,從晶片的設計、生產、分析和報告,提供高品質全 方位基因檢測一條龍服務。
楊桂華進一步說,鎖定亞洲與東南亞市場,華聯規畫下半年會成立 臨床醫學檢驗實驗室,將精準醫學著重在婦幼健康及大眾健康兩大方 向,提供包含染色體晶片檢測及癌症、慢性病、肥胖基因等基因檢測 服務,透過生物科技的力量提供精準且有意義的基因資訊,目標成為 亞洲基因健康醫學的標竿。
華聯生技董事長楊桂華指出,公司成立16年來,有一半的時間都專 注在基因的研究與技術開發,直到近年開始成功布局各醫院、醫學中 心、醫美中心、健檢中心等市場,隨著罹患遺傳疾病的案例逐年增長 ,華聯今年也計畫將遺傳疾病基因檢測這塊推往大眾市場。
楊桂華說,遺傳疾病基因檢測是一項整合型檢測服務,可應用於產 前孕婦及產後小兒篩檢,結合CytoOneArray染色體晶片及緩發育基因 分析外顯子定序(WES)技術優點,針對發育遲緩之兒童或患者進行 詳細檢測,可有效的篩檢染色體拷貝數變異(CNV)異常及基因點突 變(SNVs)異常。且分析後結果可輔助醫師釐清患者罹患遺傳疾病之 可能性,以利提供患者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華聯為持續提升競爭力、擴大服務面向等長遠的發展考量,在市場 上的自我定位希望能從一個晶片醫材的提供者,發展成為一個完整檢 測服務的把關者,從晶片的設計、生產、分析和報告,提供高品質全 方位基因檢測一條龍服務。
楊桂華進一步說,鎖定亞洲與東南亞市場,華聯規畫下半年會成立 臨床醫學檢驗實驗室,將精準醫學著重在婦幼健康及大眾健康兩大方 向,提供包含染色體晶片檢測及癌症、慢性病、肥胖基因等基因檢測 服務,透過生物科技的力量提供精準且有意義的基因資訊,目標成為 亞洲基因健康醫學的標竿。
專注基因檢測的華聯生技,日前舉辦「第一屆BioPhalanx生技研發論壇」,國內20組頂尖研究團隊及超過150位專家齊聚,探討未來產業發展。
華聯生技董事長楊桂華表示,華聯生技染色體晶片檢測,有別於傳統分析,不但將解析度提高了千倍,透過一張晶片篩檢出300多種遺傳疾病,讓準父母更能準確了解寶寶身體狀況。
此次舉辦BioPhalanx生技研發論壇,期盼生技產業在「改善生活」架構下,相互技術競爭的同時,轉化每項科學發展,創造人類最大的價值。
論壇匯集神經科學、癌症研究、再生醫學、生醫資訊及藥物開發等五大主題。華聯生技總經理高錦男說,推動BioPhalanx平台就像在見證華聯自身的轉變,以往堅持在分子生物技術的精進及發展,在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帶動下,該公司也努力往實現產品應用的方向前進。
華聯生技董事長楊桂華表示,華聯生技染色體晶片檢測,有別於傳統分析,不但將解析度提高了千倍,透過一張晶片篩檢出300多種遺傳疾病,讓準父母更能準確了解寶寶身體狀況。
此次舉辦BioPhalanx生技研發論壇,期盼生技產業在「改善生活」架構下,相互技術競爭的同時,轉化每項科學發展,創造人類最大的價值。
論壇匯集神經科學、癌症研究、再生醫學、生醫資訊及藥物開發等五大主題。華聯生技總經理高錦男說,推動BioPhalanx平台就像在見證華聯自身的轉變,以往堅持在分子生物技術的精進及發展,在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帶動下,該公司也努力往實現產品應用的方向前進。
精準醫療引爆新商機,預期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因而吸引生醫廠商瘋卡位,賽亞、行動基因、創源、大江、基亞、世基、基龍米克斯等近30家基因檢測相關公司,正奮力上游。
生物產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精準醫學個人化概念會從癌症治療出發,擴及至基因組學、數據科學及病患合作等,台灣的醫療環境具有國際水平,若結合生醫產業將有發展優勢。
初步統計,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廠商搶攻精準醫學商機,除了大江、行動基因、賽亞和基龍米克斯投入基因檢測外,世基是搭配癲癇藥物、創源都鎖定新生兒篩檢,另外,康聯、基亞等公司都則開發診斷試劑。
賽亞基因是由擁有「基因定序之父」之稱的陳奕雄創立,該公司是大中華區唯一與跨國大藥廠合作,執行臨床實驗藥物基因組委外合同服務(CRO)的廠商。
賽亞總經理謝春成表示,賽亞目標是成為台灣最大醫檢集團,目前已整併的醫學檢驗市場,包含大華、益揚等醫事檢驗所,也成功架構醫療通路達2,000家以上的診所及醫院。
基龍米克斯則已建構國內業界規模最大的基因體核心實驗室,備有尖端高精密的第三代基因定序儀,每台每次能跑10個人的全基因定序,需連續7天作業,由於去年全基因定序產能超過已1,000人,今年營運十分樂觀
另外,備受關注的是由鑽石生技主導投資的醣基生醫,以及由台大校長楊泮池團隊領軍的協和新藥。
醣基專攻醣類平台技術,應用於高療效低副作用的新藥開發以及與醣類相關精確的疾病治療和檢測。
協和新藥則是開發新一代免疫療法檢查點PD-1藥物,目標是2年內有2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一期試驗,目前最具焦的是肺癌新藥。
根據統計,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最大宗為癌症檢測(50%),其次是科研服務(25%),其他還有產前檢測(10%∼15%)及傳染病檢測(5%∼10%)等。
生物產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李鍾熙表示,精準醫學個人化概念會從癌症治療出發,擴及至基因組學、數據科學及病患合作等,台灣的醫療環境具有國際水平,若結合生醫產業將有發展優勢。
初步統計,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廠商搶攻精準醫學商機,除了大江、行動基因、賽亞和基龍米克斯投入基因檢測外,世基是搭配癲癇藥物、創源都鎖定新生兒篩檢,另外,康聯、基亞等公司都則開發診斷試劑。
賽亞基因是由擁有「基因定序之父」之稱的陳奕雄創立,該公司是大中華區唯一與跨國大藥廠合作,執行臨床實驗藥物基因組委外合同服務(CRO)的廠商。
賽亞總經理謝春成表示,賽亞目標是成為台灣最大醫檢集團,目前已整併的醫學檢驗市場,包含大華、益揚等醫事檢驗所,也成功架構醫療通路達2,000家以上的診所及醫院。
基龍米克斯則已建構國內業界規模最大的基因體核心實驗室,備有尖端高精密的第三代基因定序儀,每台每次能跑10個人的全基因定序,需連續7天作業,由於去年全基因定序產能超過已1,000人,今年營運十分樂觀
另外,備受關注的是由鑽石生技主導投資的醣基生醫,以及由台大校長楊泮池團隊領軍的協和新藥。
醣基專攻醣類平台技術,應用於高療效低副作用的新藥開發以及與醣類相關精確的疾病治療和檢測。
協和新藥則是開發新一代免疫療法檢查點PD-1藥物,目標是2年內有2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一期試驗,目前最具焦的是肺癌新藥。
根據統計,全球基因檢測產值約200億美元,最大宗為癌症檢測(50%),其次是科研服務(25%),其他還有產前檢測(10%∼15%)及傳染病檢測(5%∼10%)等。
多一份產前檢測,相對更安心。華聯生技染色體晶片檢測,有別於傳統分析,不但將解析度提高了千倍,透過一張晶片篩檢出300多種遺傳疾病,讓準父母更能準確了解寶寶身體狀況,相對安心。
華聯生技行銷處長吳孟樵表示,傳統染色體核型分析,主要是檢測染色體構造、數量及染色體大片段倒轉、互置、缺失或重覆等異常情形,但受限解析度,傳統鏡檢無法檢測出的染色體微小片段的缺失,但此缺失是數百種疾病原因,可能不會致命,但會造成發育或發展異常,如小胖威利症、威廉氏症狀群等,除了外貌異常,也經常伴隨智力障礙、發育遲緩,或是某些器官的功能發育不良而致使寶寶必須接受適當的照顧和治療。部份疾病在寶寶剛出生時便能觀察到,而不少疾病可能要到數月或數年之後才能觀察出異常。
吳孟樵說,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唐氏症產前篩選後屬高危險群、超音波檢查顯示胎兒有異常現象、以往曾產下唐氏兒或其它異常染色體之嬰兒、父母帶有染色體異常等,皆是適合檢測的對象。檢測過程非常簡單,僅需在進行羊膜穿刺時多抽取10C.C.的檢體即可,不會增加風險。(蘇璽文)
華聯生技行銷處長吳孟樵表示,傳統染色體核型分析,主要是檢測染色體構造、數量及染色體大片段倒轉、互置、缺失或重覆等異常情形,但受限解析度,傳統鏡檢無法檢測出的染色體微小片段的缺失,但此缺失是數百種疾病原因,可能不會致命,但會造成發育或發展異常,如小胖威利症、威廉氏症狀群等,除了外貌異常,也經常伴隨智力障礙、發育遲緩,或是某些器官的功能發育不良而致使寶寶必須接受適當的照顧和治療。部份疾病在寶寶剛出生時便能觀察到,而不少疾病可能要到數月或數年之後才能觀察出異常。
吳孟樵說,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唐氏症產前篩選後屬高危險群、超音波檢查顯示胎兒有異常現象、以往曾產下唐氏兒或其它異常染色體之嬰兒、父母帶有染色體異常等,皆是適合檢測的對象。檢測過程非常簡單,僅需在進行羊膜穿刺時多抽取10C.C.的檢體即可,不會增加風險。(蘇璽文)
全亞洲唯一的高密度基因晶片製造公司-華聯生技,擁有自主設計、開發之優勢;而針對華人族群設計的「華聯染色體晶片(CytoOneArray)」於去年上市,今年7月推出改版晶片,可篩檢的遺傳疾病增加至371項,增加21%,本次展覽將於「生醫分子檢測聯盟」主題館展出。
與目前市面上的檢測晶片最大不同在於,華聯染色體晶片是針對具有臨床證據支持之疾病區域所設計,特別側重發展遲緩與智能障礙相關疾病,進行一次晶片檢測,即可同時診查370多項遺傳疾病,大幅降低了遺傳檢測的繁複,同時可利用華聯自建的疾病資料庫,協助醫師做出遺傳性問題的相關診斷,達到及早發現、及時療癒之目的,有利於優生保健的落實。「華聯染色體晶片」已獲得罕見疾病基金會認可,成為專案補助的晶片檢測項目。
美國兩醫學會ACOG及SMFM於今年初提出最新的產檢方針中建議,「產前檢查使用染色體晶片應推廣至全年齡層,而非只是高齡產婦,特別是當超音波檢測發現胎兒有異常徵兆時,應使用染色體晶片作為第一線檢測工具。」由此可知,產前染色體晶片檢測已是全球的趨勢。進行染色體晶片檢測僅需於羊膜穿刺同時,多抽取15~20 c.c羊水,並不會增加羊膜穿刺以外的風險。
與目前市面上的檢測晶片最大不同在於,華聯染色體晶片是針對具有臨床證據支持之疾病區域所設計,特別側重發展遲緩與智能障礙相關疾病,進行一次晶片檢測,即可同時診查370多項遺傳疾病,大幅降低了遺傳檢測的繁複,同時可利用華聯自建的疾病資料庫,協助醫師做出遺傳性問題的相關診斷,達到及早發現、及時療癒之目的,有利於優生保健的落實。「華聯染色體晶片」已獲得罕見疾病基金會認可,成為專案補助的晶片檢測項目。
美國兩醫學會ACOG及SMFM於今年初提出最新的產檢方針中建議,「產前檢查使用染色體晶片應推廣至全年齡層,而非只是高齡產婦,特別是當超音波檢測發現胎兒有異常徵兆時,應使用染色體晶片作為第一線檢測工具。」由此可知,產前染色體晶片檢測已是全球的趨勢。進行染色體晶片檢測僅需於羊膜穿刺同時,多抽取15~20 c.c羊水,並不會增加羊膜穿刺以外的風險。
華聯生技在高密度基因檢測晶片開發不斷推陳出新,今年7月推出改版產前染色體晶片,新晶片一次篩查遺傳疾病增加至370多項,檢測項目增加幅度逾二成,2014台灣生技大展,新系列染色體晶片將與國人見面。
擁自主設計、開發優勢的華聯生技,是全亞洲唯一高密度基因晶片製造公司,針對華人族群設計「華聯染色體晶片(CytoOneArray)」去年上市,今年7月推出改版晶片。
華聯生技指出,與目前市面上檢測晶片最大不同在於,華聯染色體晶片是針對具有臨床證據支持之疾病區域所設計,特別側重發展遲緩與智能障礙相關疾病,進行一次晶片檢測,即可同時診查370多項遺傳疾病。
同時可利用華聯自建的疾病資料庫,協助醫師做出遺傳性問題的相關診斷,及早發現、及時療癒,有利於優生保健的落實。「華聯染色體晶片」已獲罕見疾病基金會認可,成為專案補助的晶片檢測項目。
近年來美國醫學會開始建議全年齡層產檢使用的檢測利器「染色體晶片(俗稱羊水晶片)」彌補傳統鏡檢的不足。進行染色體晶片檢測僅需於羊膜穿刺同時,多抽取15∼20cc羊水,並不會增加羊膜穿刺以外風險。
擁自主設計、開發優勢的華聯生技,是全亞洲唯一高密度基因晶片製造公司,針對華人族群設計「華聯染色體晶片(CytoOneArray)」去年上市,今年7月推出改版晶片。
華聯生技指出,與目前市面上檢測晶片最大不同在於,華聯染色體晶片是針對具有臨床證據支持之疾病區域所設計,特別側重發展遲緩與智能障礙相關疾病,進行一次晶片檢測,即可同時診查370多項遺傳疾病。
同時可利用華聯自建的疾病資料庫,協助醫師做出遺傳性問題的相關診斷,及早發現、及時療癒,有利於優生保健的落實。「華聯染色體晶片」已獲罕見疾病基金會認可,成為專案補助的晶片檢測項目。
近年來美國醫學會開始建議全年齡層產檢使用的檢測利器「染色體晶片(俗稱羊水晶片)」彌補傳統鏡檢的不足。進行染色體晶片檢測僅需於羊膜穿刺同時,多抽取15∼20cc羊水,並不會增加羊膜穿刺以外風險。
華聯生物科技日前宣布,與聯合醫事檢驗所及優氏檢驗所簽訂協議;三方將合作運用「華聯染色體晶片CytoOneArrayR」,為國人提供更完善的產前遺傳檢測服務。
產前染色體檢查是藉由檢測羊水中胎兒細胞的DNA,以診斷胎兒有無染色體異常引起之相關遺傳疾病,例如唐氏症。華聯公司表示,傳統的染色體核型分析(Karyotyping)檢測解析度約在5-10Mb左右,然而臨床上也發現有許多變化小於3Mb大小的染色體缺失,以及染色體末端的變異可能導致中重度智障、發育遲緩或先天性異常,這些D NA變異無法利用傳統的色帶分析法檢測。
華聯染色體晶片CytoOne-ArrayR針對具有臨床證據支持之264個疾病區域與41個次端粒區域設計,這些疾病區域的染色體的缺失或重覆與疾病有高度的相關性。一次晶片檢測可以同時篩檢305項遺傳缺失。序列參考國際公認最新之UCSChg19基因體資料庫,設計長鏈 57- 63個鹼基寡核酸的人類染色體探針,疾病區域探針的解析度達10-3 0Kb,可檢測染色體上的微缺失與擴增(microdeletion/microdupli cation);染色體晶片檢驗搭配染色體核型分析,有相輔相成之效,可大幅提升遺傳疾病檢測之完整性及可靠性。
國際醫界領袖先後在知名醫學期刊上公開呼籲,將染色體晶片做為產後及產前遺傳檢測之第一線診斷、檢測工具。12月初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COG)與母胎醫學學會(SMFM)更建議使用染色體晶片作為產前超音波異常時的第一線胎兒檢測工具及首選的死胎原因檢測工具,並建議孕婦進行染色體晶片檢測的年齡不應限制在35歲以上。
「華聯染色體晶片CytoOne-ArrayR」2012年上市以來,已有多家國內外醫療院所應用於產後小兒遺傳檢測,並獲得罕見疾病基金會認可,列為專案補助的晶片檢測項目,今(2013)年與大陸上海市立兒童醫院簽訂了獨家合作協議。
華聯生技總經理何志煌表示:「華聯染色體晶片CytoOneArrayR除了檢測靈敏度好,更是專為臨床應用設計,因此特別排除常見疾病及無相關之拷貝數變異,不但減少醫師在臨床診斷上的困擾,也避免準父母不必要的擔憂。」
產前染色體檢查是藉由檢測羊水中胎兒細胞的DNA,以診斷胎兒有無染色體異常引起之相關遺傳疾病,例如唐氏症。華聯公司表示,傳統的染色體核型分析(Karyotyping)檢測解析度約在5-10Mb左右,然而臨床上也發現有許多變化小於3Mb大小的染色體缺失,以及染色體末端的變異可能導致中重度智障、發育遲緩或先天性異常,這些D NA變異無法利用傳統的色帶分析法檢測。
華聯染色體晶片CytoOne-ArrayR針對具有臨床證據支持之264個疾病區域與41個次端粒區域設計,這些疾病區域的染色體的缺失或重覆與疾病有高度的相關性。一次晶片檢測可以同時篩檢305項遺傳缺失。序列參考國際公認最新之UCSChg19基因體資料庫,設計長鏈 57- 63個鹼基寡核酸的人類染色體探針,疾病區域探針的解析度達10-3 0Kb,可檢測染色體上的微缺失與擴增(microdeletion/microdupli cation);染色體晶片檢驗搭配染色體核型分析,有相輔相成之效,可大幅提升遺傳疾病檢測之完整性及可靠性。
國際醫界領袖先後在知名醫學期刊上公開呼籲,將染色體晶片做為產後及產前遺傳檢測之第一線診斷、檢測工具。12月初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COG)與母胎醫學學會(SMFM)更建議使用染色體晶片作為產前超音波異常時的第一線胎兒檢測工具及首選的死胎原因檢測工具,並建議孕婦進行染色體晶片檢測的年齡不應限制在35歲以上。
「華聯染色體晶片CytoOne-ArrayR」2012年上市以來,已有多家國內外醫療院所應用於產後小兒遺傳檢測,並獲得罕見疾病基金會認可,列為專案補助的晶片檢測項目,今(2013)年與大陸上海市立兒童醫院簽訂了獨家合作協議。
華聯生技總經理何志煌表示:「華聯染色體晶片CytoOneArrayR除了檢測靈敏度好,更是專為臨床應用設計,因此特別排除常見疾病及無相關之拷貝數變異,不但減少醫師在臨床診斷上的困擾,也避免準父母不必要的擔憂。」
大陸二胎政策最快今年3月啟動,上兆人民幣商機誘人,吸引生醫產業爭相卡位,並可望掀起結盟高潮。搶頭香的裕隆集團旗下華聯生技已和上海兒童醫院簽署聯盟;鑽石基金則投資基龍米克斯、美國永生佈局;基亞則進駐廈門,全面鎖定檢測領域。
就統計來看,產前、遺傳基因檢測、臍帶血和奶粉將是生醫業最有機會卡位的領域,之前訊聯曾與廣州婦幼醫療中心合作,有意跨足當地臍帶血、臍帶及牙齒幹細胞儲存服務,只是受限於政策開放腳步不明而停擺,未來隨著政策明確,預計將重起爐灶,生醫業也將出現一波投資潮。
基亞董事長張世忠指出,台灣由於市場小,診斷廠商很難規模化,但也因此廠商型態多樣,自主開發程度也比大陸強,未來不管是獨立進駐大陸市場或結盟陸資醫療機構或產業界,都有不錯的機會。
為了搶攻二胎商機,友華和生達已搶進奶粉市場,友華主打卡洛塔妮品牌的羊奶系列已在大陸銷售,賣場、銷售據點合計超過3,000個,華南、華中亦都設有子公司,而今年牛奶粉系列產品也將進入戰場;至於生達則透過子公司端強旗下品牌新安琪兒登陸,今年也會有業績貢獻。
至於最聚焦的診斷檢測方面,基龍米克斯已在張江區成立上海基龍子公司,而華聯則和上海兒童醫院簽約,提供遺傳檢測服務。
華聯總經理何志煌表示,產前染色體檢查是藉由檢測羊水中胎兒細胞的DNA,以診斷胎兒有無染色體異常引起之相關遺傳疾病,例如唐氏症。預計隨著大陸經濟和知識的提高,包括胚胎著床前晶片篩檢、 SMA檢測、羊水染色體晶片檢測等都有機會成為夯行業。
就統計來看,產前、遺傳基因檢測、臍帶血和奶粉將是生醫業最有機會卡位的領域,之前訊聯曾與廣州婦幼醫療中心合作,有意跨足當地臍帶血、臍帶及牙齒幹細胞儲存服務,只是受限於政策開放腳步不明而停擺,未來隨著政策明確,預計將重起爐灶,生醫業也將出現一波投資潮。
基亞董事長張世忠指出,台灣由於市場小,診斷廠商很難規模化,但也因此廠商型態多樣,自主開發程度也比大陸強,未來不管是獨立進駐大陸市場或結盟陸資醫療機構或產業界,都有不錯的機會。
為了搶攻二胎商機,友華和生達已搶進奶粉市場,友華主打卡洛塔妮品牌的羊奶系列已在大陸銷售,賣場、銷售據點合計超過3,000個,華南、華中亦都設有子公司,而今年牛奶粉系列產品也將進入戰場;至於生達則透過子公司端強旗下品牌新安琪兒登陸,今年也會有業績貢獻。
至於最聚焦的診斷檢測方面,基龍米克斯已在張江區成立上海基龍子公司,而華聯則和上海兒童醫院簽約,提供遺傳檢測服務。
華聯總經理何志煌表示,產前染色體檢查是藉由檢測羊水中胎兒細胞的DNA,以診斷胎兒有無染色體異常引起之相關遺傳疾病,例如唐氏症。預計隨著大陸經濟和知識的提高,包括胚胎著床前晶片篩檢、 SMA檢測、羊水染色體晶片檢測等都有機會成為夯行業。
2010年台灣國際生物科技大展BioTaiwan,將於今(22)日至
25日假台北世貿一館隆重展出,馬總統並將為今年生技月主持揭
幕儀式。為了讓民眾了解未來生物科技對民眾生活所帶來的影響
,由經濟部工業局指導、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
組執行的「台灣生技產業主題館」,今年將以「邁向生技新生活
,迎向生技新未來」作為主軸。
今年在政府政策區的展示內容包括:生技產業現況、政策與
措施、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經濟部的投資獎勵措施。其中,
「產業現況」說明目前台灣生技產業的投資現況、主要經營現況
。「政策與措施」則詳述我國的生技產業政策、生技產業推動架
構。「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則闡述條例內容及通過條例審定
之生技新藥公司。
經濟部工業局表示,今年特別邀請來自我國生技醫藥、生技
服務、醫療器材3大類別的17家國內生技企業參與主題館之展出
。分別為:美吾華懷特生技集團(包含懷特生技新藥、美吾華、
牙堡生技)、太景生物科技、中裕新藥、麥德凱生科、鑫品生醫
科技、科妍生技、華聯生技、旺北科技、景岳生技、華肝基因、
蘑法生物科技、亞比多生技、藥華醫藥、德英生技以及國鼎生技
。
此外,為促進國際交流,主題館特別設立國外生技企業展示
區,並邀請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荷蘭
、紐西蘭、澳洲等地的生技企業及駐台辦事處,展示國際生技產
業發展概況。
工業局強調,「台灣生技產業主題館」將透過台灣生技產業
整體政策與發展現況的呈現,結合國內外生技企業共同展示,向
社會大眾與國內外業界展現經濟部推動生技產業的政策與成果,
增進國人對醫藥新知及生技產業之瞭解,歡迎國人踴躍參與。
25日假台北世貿一館隆重展出,馬總統並將為今年生技月主持揭
幕儀式。為了讓民眾了解未來生物科技對民眾生活所帶來的影響
,由經濟部工業局指導、經濟部生物技術與醫藥工業發展推動小
組執行的「台灣生技產業主題館」,今年將以「邁向生技新生活
,迎向生技新未來」作為主軸。
今年在政府政策區的展示內容包括:生技產業現況、政策與
措施、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經濟部的投資獎勵措施。其中,
「產業現況」說明目前台灣生技產業的投資現況、主要經營現況
。「政策與措施」則詳述我國的生技產業政策、生技產業推動架
構。「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則闡述條例內容及通過條例審定
之生技新藥公司。
經濟部工業局表示,今年特別邀請來自我國生技醫藥、生技
服務、醫療器材3大類別的17家國內生技企業參與主題館之展出
。分別為:美吾華懷特生技集團(包含懷特生技新藥、美吾華、
牙堡生技)、太景生物科技、中裕新藥、麥德凱生科、鑫品生醫
科技、科妍生技、華聯生技、旺北科技、景岳生技、華肝基因、
蘑法生物科技、亞比多生技、藥華醫藥、德英生技以及國鼎生技
。
此外,為促進國際交流,主題館特別設立國外生技企業展示
區,並邀請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荷蘭
、紐西蘭、澳洲等地的生技企業及駐台辦事處,展示國際生技產
業發展概況。
工業局強調,「台灣生技產業主題館」將透過台灣生技產業
整體政策與發展現況的呈現,結合國內外生技企業共同展示,向
社會大眾與國內外業界展現經濟部推動生技產業的政策與成果,
增進國人對醫藥新知及生技產業之瞭解,歡迎國人踴躍參與。
工研院衍生公司-華聯生技,宣布與英國Oxford Gene
Technology(OGT)公司完成授權簽約,取得基因晶片
的關鍵基礎專利,華聯微陣列基因晶片產品將進入美國市場銷售,可
望帶動台灣基因晶片產業的發展。
華聯生技董事長汪其模博士表示,華聯生技是國內第一家專精於微陣
列基因晶片量產製造的公司,所有製程技術皆為國內自行開發,基因
晶片產品已於2006下半年陸續推廣至歐、亞等市場。
他強調,華聯藉由量產技術降低製造成本,將每片400至500美
元的微陣列基因晶片,降至100美元以下,這是華聯最大的優勢。
而產品以美國市場占最多,約為45%,其次是歐洲25至30%、
日本10%,而銷售對象主要是學校等研究單位為主,未來生物晶片
用於特定疾病的檢驗若能大量派上用場,將帶來可觀的商機。
汪其模指出,基因晶片屬於高技術與高專利障礙的產業,華聯克服技
術瓶頸建立量產製程,生產的晶片品質符合國際MAQC標準,提供
滿足成本效益的基因表現研究平台。 此次華聯順利與OGT達成授
權協議,基因晶片正式進入美國銷售,對國內生技業者是一大鼓舞。
同時在一致性與標準化的產業趨勢下,整合聯盟成員的上游試劑及下
游自動化設備,提供完整且高度自動化的基因晶片檢測平台,將是短
期內的具體目標。
他強調,華聯未來將帶動聯盟廠商開發基因晶片上下游的寡核酸原料
、試劑及設備,促進台灣基因晶片產業的成長。
Technology(OGT)公司完成授權簽約,取得基因晶片
的關鍵基礎專利,華聯微陣列基因晶片產品將進入美國市場銷售,可
望帶動台灣基因晶片產業的發展。
華聯生技董事長汪其模博士表示,華聯生技是國內第一家專精於微陣
列基因晶片量產製造的公司,所有製程技術皆為國內自行開發,基因
晶片產品已於2006下半年陸續推廣至歐、亞等市場。
他強調,華聯藉由量產技術降低製造成本,將每片400至500美
元的微陣列基因晶片,降至100美元以下,這是華聯最大的優勢。
而產品以美國市場占最多,約為45%,其次是歐洲25至30%、
日本10%,而銷售對象主要是學校等研究單位為主,未來生物晶片
用於特定疾病的檢驗若能大量派上用場,將帶來可觀的商機。
汪其模指出,基因晶片屬於高技術與高專利障礙的產業,華聯克服技
術瓶頸建立量產製程,生產的晶片品質符合國際MAQC標準,提供
滿足成本效益的基因表現研究平台。 此次華聯順利與OGT達成授
權協議,基因晶片正式進入美國銷售,對國內生技業者是一大鼓舞。
同時在一致性與標準化的產業趨勢下,整合聯盟成員的上游試劑及下
游自動化設備,提供完整且高度自動化的基因晶片檢測平台,將是短
期內的具體目標。
他強調,華聯未來將帶動聯盟廠商開發基因晶片上下游的寡核酸原料
、試劑及設備,促進台灣基因晶片產業的成長。
為推動生物晶片未來發展,工研院結合華聯生技、神隆生技、永匯豐
科技、威茂生技、鈦昇科技及開物科技等廠商,成立「生物晶片臨床
應用聯盟」,透過跨業結盟方式,整合生物晶片製造、研發及服務。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暨生物晶片臨床應用聯盟推動人留忠正博士表示,
在「個人化醫療」的趨勢下,基因晶片逐漸從基礎研究工具往新藥開
發及醫療診斷發展,美國FDA近來積極推動制訂基因晶片品質標準
(MAQC)。
工研院長期耕耘於基因晶片領域,除早期開發高密度基因晶片製程技
術、生物資訊及基因晶片應用研究,更於去(2006)年推動生物
晶片臨床應用聯盟的成立,期望藉由國內廠商的優勢工程能力及高素
質生技人才,建構上中下游廠商異業結盟的基因晶片產業鏈。
留正忠強調,此次聯盟成員華聯生技順利取得OGT關鍵專利,不僅
凸顯台灣在基因晶片的生產製造能力,並逐步建立在基因晶片市場的
知名度,更可促進生物晶片聯盟上游原料、中游檢測試劑,及下游儀
器設備廠商的同步成長。未來工研院將持續擴大聯盟成員範疇,並提
出創新研究計畫及新穎性晶片內容,連結國際研究機構,共同參與基
因晶片標準的制定。
隨著基因晶片產業標準逐漸確立,將是促進全球基因晶片產業快速成
長的動力。
據工研院IEK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基因晶片市場在2004年已達
20億美元的規模,預計至2009年將可成長至51億美元,年複
合成長率達20.2%。
生技的研發是整合知識、資訊與工具的應用,在個人化醫療與預防醫
學的趨勢下,基因晶片將成為下世代醫療的基礎。工研院藉由策略性
整合政府及業界資源,以創新研發為導向,帶領生物晶片聯盟成員共
創台灣基因晶片產業新高峰。
科技、威茂生技、鈦昇科技及開物科技等廠商,成立「生物晶片臨床
應用聯盟」,透過跨業結盟方式,整合生物晶片製造、研發及服務。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暨生物晶片臨床應用聯盟推動人留忠正博士表示,
在「個人化醫療」的趨勢下,基因晶片逐漸從基礎研究工具往新藥開
發及醫療診斷發展,美國FDA近來積極推動制訂基因晶片品質標準
(MAQC)。
工研院長期耕耘於基因晶片領域,除早期開發高密度基因晶片製程技
術、生物資訊及基因晶片應用研究,更於去(2006)年推動生物
晶片臨床應用聯盟的成立,期望藉由國內廠商的優勢工程能力及高素
質生技人才,建構上中下游廠商異業結盟的基因晶片產業鏈。
留正忠強調,此次聯盟成員華聯生技順利取得OGT關鍵專利,不僅
凸顯台灣在基因晶片的生產製造能力,並逐步建立在基因晶片市場的
知名度,更可促進生物晶片聯盟上游原料、中游檢測試劑,及下游儀
器設備廠商的同步成長。未來工研院將持續擴大聯盟成員範疇,並提
出創新研究計畫及新穎性晶片內容,連結國際研究機構,共同參與基
因晶片標準的制定。
隨著基因晶片產業標準逐漸確立,將是促進全球基因晶片產業快速成
長的動力。
據工研院IEK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基因晶片市場在2004年已達
20億美元的規模,預計至2009年將可成長至51億美元,年複
合成長率達20.2%。
生技的研發是整合知識、資訊與工具的應用,在個人化醫療與預防醫
學的趨勢下,基因晶片將成為下世代醫療的基礎。工研院藉由策略性
整合政府及業界資源,以創新研發為導向,帶領生物晶片聯盟成員共
創台灣基因晶片產業新高峰。
生物晶片臨床應用聯盟主導廠商之一的華聯生技公司日前宣佈,與英
國Oxford Gene Technology(OGT)公司完成授權簽約,取得基因晶片
的關鍵基礎專利,跨入美國市場,可望帶動台灣基因晶片產業發展的
新高峰。
華聯的微陣列基因晶片產品(Human/Mouse OneArray)將進入美國
市場銷售,藉由量產技術降低製造成本,將每片400~500美元的微陣
列基因晶片降至100美元以下。未來將可進一步帶動聯盟廠商開發基因
晶片上下游的寡核酸原料、試劑及設備,促進台灣基因晶片產業的成
長。
華聯生技董事長汪其模博士說,華聯生技是國內第一家專精於微陣列
基因晶片量產製造的公司,所有製程技術皆為國內自行開發,基因晶
片產品已於2006下半年陸續推廣至亞洲及歐洲等市場。基因晶片長期
為高技術與高專利障礙的產業,華聯克服技術瓶頸建立量產製程,所
生產的晶片品質符合國際MAQC標準,提供滿足成本效益的基因表現
研究平台。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暨生物晶片臨床應用聯盟推動人留忠正博士表示,
在「個人化醫療」的趨勢下,基因晶片逐漸從基礎研究工具往新藥開
發及醫療診斷發展,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近來推動制訂基
因晶片品質標準(MAQC)。工研院長期耕耘於基因晶片領域,除早
期開發高密度基因晶片製程技術、生物資訊及基因晶片應用研究,更
於去年推動生物晶片臨床應用聯盟的成立,期望藉由國內廠商的優勢
工程能力及高素質生技人才,建構上中下游廠商異業結盟的基因晶片
產業鏈。
國Oxford Gene Technology(OGT)公司完成授權簽約,取得基因晶片
的關鍵基礎專利,跨入美國市場,可望帶動台灣基因晶片產業發展的
新高峰。
華聯的微陣列基因晶片產品(Human/Mouse OneArray)將進入美國
市場銷售,藉由量產技術降低製造成本,將每片400~500美元的微陣
列基因晶片降至100美元以下。未來將可進一步帶動聯盟廠商開發基因
晶片上下游的寡核酸原料、試劑及設備,促進台灣基因晶片產業的成
長。
華聯生技董事長汪其模博士說,華聯生技是國內第一家專精於微陣列
基因晶片量產製造的公司,所有製程技術皆為國內自行開發,基因晶
片產品已於2006下半年陸續推廣至亞洲及歐洲等市場。基因晶片長期
為高技術與高專利障礙的產業,華聯克服技術瓶頸建立量產製程,所
生產的晶片品質符合國際MAQC標準,提供滿足成本效益的基因表現
研究平台。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暨生物晶片臨床應用聯盟推動人留忠正博士表示,
在「個人化醫療」的趨勢下,基因晶片逐漸從基礎研究工具往新藥開
發及醫療診斷發展,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近來推動制訂基
因晶片品質標準(MAQC)。工研院長期耕耘於基因晶片領域,除早
期開發高密度基因晶片製程技術、生物資訊及基因晶片應用研究,更
於去年推動生物晶片臨床應用聯盟的成立,期望藉由國內廠商的優勢
工程能力及高素質生技人才,建構上中下游廠商異業結盟的基因晶片
產業鏈。
生物晶片臨床應用聯盟廠商之一的華聯生技(Phalanx Biotech)宣佈與英國Oxford Gene Technology (OGT)完成授權簽約,取得基因晶片的關鍵基礎專利。其微陣列基因晶片產品(Human/Mouse OneArray)正式進入美國市場銷售,同時藉由量產技術降低製造成本,將每片400~500美元的微陣列基因晶片降至100美元以下。未來將可帶動聯盟廠商開發基因晶片上下游之寡核酸原料、試劑及設備,促進台灣基因晶片產業的成長。
華聯生技董事長汪其模表示,華聯生技專精於微陣列基因晶片量產製造,所有製程技術皆為國內自行開發,基因晶片產品已於2006下半年陸續推廣至亞洲及歐洲等市場。華聯所生產之晶片品質符合國際MAQC標準,提供滿足成本效益之基因表現(gene expression)研究平台。而在一致性與標準化的產業趨勢下,整合聯盟成員之上游試劑及下游自動化設備,提供完整且高度自動化的基因晶片檢測平台,將是短期內的具體目標。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暨生物晶片臨床應用聯盟推動人留忠正則表示,在「個人化醫療」的趨勢下,基因晶片逐漸往新藥開發及醫療診斷發展,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近來即積極推動制訂基因晶片品質標準(MicroArray Quality Control Project,MAQC)。工研院除早期開發高密度基因晶片製程技術、生物資訊及基因晶片應用研究,並於2006年推動成立生物晶片臨床應用聯盟,期望建構異業結盟的基因晶片產業鏈。
留忠正並指出,此次華聯生技順利取得OGT關鍵專利,可連帶促進生物晶片聯盟上游原料、中游檢測試劑及下游儀器設備廠商的同步成長。未來工研院將持續擴大聯盟成員範疇,同時將提出創新研究計畫及新穎性晶片內容,連結國際研究機構,共同參與基因晶片標準的制訂。
根據工研院IEK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基因晶片市場在2004年已達20億美元的規模,預計至2009年將可成長至5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20.2%。生技的研發是整合知識、資訊與工具的應用,在個人化醫療與預防醫學的趨勢下,基因晶片將成為下世代醫療的基礎。
華聯生技董事長汪其模表示,華聯生技專精於微陣列基因晶片量產製造,所有製程技術皆為國內自行開發,基因晶片產品已於2006下半年陸續推廣至亞洲及歐洲等市場。華聯所生產之晶片品質符合國際MAQC標準,提供滿足成本效益之基因表現(gene expression)研究平台。而在一致性與標準化的產業趨勢下,整合聯盟成員之上游試劑及下游自動化設備,提供完整且高度自動化的基因晶片檢測平台,將是短期內的具體目標。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暨生物晶片臨床應用聯盟推動人留忠正則表示,在「個人化醫療」的趨勢下,基因晶片逐漸往新藥開發及醫療診斷發展,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近來即積極推動制訂基因晶片品質標準(MicroArray Quality Control Project,MAQC)。工研院除早期開發高密度基因晶片製程技術、生物資訊及基因晶片應用研究,並於2006年推動成立生物晶片臨床應用聯盟,期望建構異業結盟的基因晶片產業鏈。
留忠正並指出,此次華聯生技順利取得OGT關鍵專利,可連帶促進生物晶片聯盟上游原料、中游檢測試劑及下游儀器設備廠商的同步成長。未來工研院將持續擴大聯盟成員範疇,同時將提出創新研究計畫及新穎性晶片內容,連結國際研究機構,共同參與基因晶片標準的制訂。
根據工研院IEK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基因晶片市場在2004年已達20億美元的規模,預計至2009年將可成長至5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20.2%。生技的研發是整合知識、資訊與工具的應用,在個人化醫療與預防醫學的趨勢下,基因晶片將成為下世代醫療的基礎。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