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振能源公司新聞
錸寶集團大膽跨足能源領域,旗下子公司達振和來穎在電池技術上展現亮眼表現。錸寶集團計劃收購統振手上達振的持股,並進行兩家公司整併,目標是將能源事業推上櫃檯。自2020年入股達振以來,錸寶集團不斷增持股份,目前持股比率已達65%。近期,統振決定將手上約3成的達振持股出清,轉讓給錸寶集團,讓錸寶集團成為達振的最大法人股東。 錸寶集團對來穎科技的持股比率約90%,在取得達振全數股權後,計劃進行整併,以整合能源事業,並推動上市櫃的計劃。今年前八個月,錸寶集團合併營收約17.39億元,能源事業營收占比約7成,達12億元,兩家子公司均表現良好。 在能源事業方面,錸寶集團轉投資的來穎科技專注於UPS不斷電系統和儲能業務,與客戶合作供應半導體大廠的储能櫃,訂單能見度可見至明年上半年,預計今年储能櫃相關營業額將成長20%至30%。達振在業務拓展上也取得不錯進展,預計今年營業額將成長10%至20%,並已獲得歐洲家電品牌的訂單,預計明年新產品將上市,預計明年小功率電池相關營收將有20%的高成長。 錸寶集團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約13.04億元,年增長14.17%。第一季合併營收約6.51億元,年增長81.69%,毛利率約15.26%,營業利益約1,177萬元,稅後純益約1,024萬元,每股純益約0.14元,相比去年同期轉虧為盈。雖然OLED面板因消費性電子需求不佳而營收衰退,但運營表現仍維持損益兩平。
錸寶在2020年入股統振旗下消費性電池模組廠達振,近年陸續增加 持股,成為最大法人股東,目前持股比率約65%。隨著統振轉型,把 經營重心轉往金融科技,8月董事會通過將把手上約3成的達振持股全 數出清,出售給錸寶集團。
錸寶持有來穎約90%股權,在取得達振全數股權之後,計劃整併兩 家公司,整合能源事業,並且推動能源事業上市櫃。
錸寶今年前八個月合併營收約17.3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小增3.15 %,其中能源事業營收比重約7成、營收規模約12億元,而且兩家子 公司達振和來穎都是獲利表現。
錸寶能源事業成長動能強勁,轉投資公司來穎科技主攻UPS不斷電 系統和儲能業務,攜手客戶供應半導體大廠儲能櫃,有了出貨實績, 接單狀況不錯,目前訂單能見度可以看到明年上半年,預估今年整體 儲能櫃相關的營業額,相比去年同期會有20%∼30%的成長率。
至於達振業務拓展上也有不錯的進展,預估今年營業額會有10%∼ 20%的成長。達振今年也拿到了歐洲家電品牌訂單,客戶新產品預計 明年上市,整體來看,預估明年小功率電池相關營收還會有大約20% 的高成長。
錸寶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約13.0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成長14.17% 。
錸寶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約6.51億元、年成長81.69%,毛利率約 15.26%,營業利益約1,177萬元,稅後純益約1,024萬元,每股純益 約0.14元,相比去年同期轉虧為盈。
OLED面板則是因為消費性電子需求不佳,營收大幅衰退,營運表現 則是維持損益兩平。
台灣知名面板廠錸寶(8104)今年在PMOLED事業面臨低檔挑戰,但能源事業卻逆勢成長,營收占比大幅提升至7成以上。其中,小功率產品持續獲得新訂單,預計今年成長10~20%,储能櫃訂單能見度高,業績預期成長20~30%。顯示器相關業務雖然受大陸市場需求疲弱影響營收下滑,但能源事業表現優於預期,營收占比拉高至70%以上,為公司帶來強大的支持。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約13.0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成長14.17%,轉虧為盈。顯示器產業已觸底,第二季度開始需求回溫,公司選擇高單價、利潤較好的應用產品,如家電、工控、網通、醫療等。能源事業方面,轉投資公司來穎科技主攻UPS不斷電系統和储能業務,訂單能見度高,預計今年储能櫃相關營業額成長20~30%。轉投資公司達振則預計今年營業額成長10~20%,並取得歐洲家電品牌訂單,預計明年小功率電池相關營收將有大約20%的高成長。
今年顯示器相關業務營運低迷,特別是大陸市場需求疲弱,錸寶顯 示器產品營收大幅滑落。不過能源事業表現優於預期,去年能源事業 營收比重約5成,今年上半年營收占比拉高至70%以上,支撐營收、 獲利表現,下半年還有機會進一步提升。
錸寶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約13.0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成長14.17% 。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約6.51億元、年成長81.69%,毛利率約15.2 6%,營業利益約1,177萬元,稅後純益約1,024萬元,每股純益約0. 14元,相比去年同期轉虧為盈。
錸寶表示,顯示器產業在今年第一季觸底,第二季開始需求有所回 升,但是還沒有回到過去營運的平均水準,客戶拉貨態度保守,而且 大陸消費市場還是處於低檔。不過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有待需求 逐步回溫。公司也慎選訂單出貨,以高單價、利潤較好的應用產品為 主,包括家電、工控、網通、醫療等產品。
至於能源事業今年成長動能強勁,轉投資公司來穎科技主攻UPS不 斷電系統和儲能業務,攜手客戶供應半導體大廠儲能櫃,有了出貨實 績,接單狀況不錯,目前訂單能見度可以看到明年上半年,預估今年 整體儲能櫃相關的營業額、相比去年同期會有20∼30%的成長率。
轉投資公司達振主要產品是小功率電池模組,業務拓展上也有不錯 的進展,預估今年營業額會有10∼20%的成長。達振今年也拿到了歐 洲家電品牌訂單,客戶新產品預計明年上市,整體來看,預估明年小 功率電池相關營收還會有大約20%的高成長。
累計統振2022年第四季合併營收為4.89億元、較上季增加6.85%, 全年營收達24.76億元,較前年減少16.84%。
統振表示,若不含子公司達振的營收,從去年全年兩大事業體的營 收比重來看,金融科技與通訊、流通事業的營收比重分別為66%、3 4%。
其中,「金融科技」業績因旗下QuickPay的匯款筆數隨著有效註冊 會員數的穩定成長而有較2021年全年增加35%,加上流通事業去年新 增德國保健食品品牌代理以及快篩試劑經銷業務,齊步墊高公司整體 營收規模與獲利表現。
展望2023年第一季,統振維持審慎樂觀看法。第一季向為農曆新年 、尾牙旺季,外籍移工年終獎金及紅包行情發酵,統振金融科技有機 會隨著外籍移工匯款筆數增加,而展現良好的營運表現。
錸寶今年第三季合併營收約5.9億元,年成長25.53%、季增29.39 %,毛利率下滑到18.95%,營業利益約4,113萬元,年減47.8%、季 減23.75%,稅前淨利約5,398萬元,年減41.83%、季減21.37%,稅 後淨利約4,397萬元,年減43.35%、季減24.75%,每股盈餘約0.64 元。
累計錸寶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約16.57億元、年成長39.48%,稅後 淨利約1.69億元、年成長16.55%,每股盈餘約2.51元。
江明憲表示,由於UBS不斷電系統出貨放大,第三季營收貢獻拉升 到三成的水準,推升第三季營收成長。不過因為電池模組加工毛利不 高,主要是賺管理財,毛利率只有個位數,因此造成第三季毛利率較 前一季減少6.68個百分點,但B2B市場,銷管研等費用也不高,因此 淨利率不會太差。
PMOLED面板市場平穩,未來會將營運主軸放在長生命週期、高利潤 的利基型產品,應用於醫療健康、智慧家電、工控應用、5G網通等產 品之上。預期明年度營收表現和今年大致持平。
錸寶今年拓展能源事業,布局包括一次性電池、小型電池、儲能電 池和動力電池。年初取得金頂電池台灣總代理權,5月又投資達振能 源,跨足消費性電池模組。至於當紅的儲能電池方面,錸寶投資來穎 科技,主攻不斷電系統和儲能櫃業務。而動力電池未來的發展重心則 是放在電動自行車,投資了漢穎和來穎。
由於半導體廠建廠需求大,今年從7月開始UPS不斷電系統大量出貨 ,明年營收預估會有倍數成長,挹注錸寶明年營運成長動能,預估能 源事業的營收比重將拉升到五成水準。至於儲能櫃等產品在明年也會 有顯著的貢獻。
統振為遊戲產品包及點數卡、電話卡的通路代理商,同時也投資電能相關業務,包括生產手機電池模組的達振能源,以及電動自行車的統達能源,其中達振能源約貢獻統振集團每月合併營收的25∼30%。
達振能源為3C電池模組供應商,主要客戶即為宏達電(2498),今年受到大客戶表現不佳影響,達振業務也受影響,不過智慧手機快速普及,行動電源需求明顯提升,達振轉為布局行動電源,並接獲東芝的行動電源代工。另外,與菁山科技的電池部門整合後,9月正式推出自有品牌Mr. Battery的行動電源,採用日本三洋的電池芯,電池芯容量6000mAh毫安培。
統振表示,菁山科技為電池通路商,也生產行動電源,因此雙方採取策略性合作,將電池部門併入達振能源底下,除了行動電源外,也與品牌客戶洽談平板電腦的電池模組訂單,規畫明年初會有明確進展。另外,生產電動車的統達能源,開發的電動自行車在歐洲成績不錯,但是歐洲、大陸同業加大火力,今年競爭更激烈,統達目前仍在虧損階段。
統振集團母公司獲利穩定,但受轉投資影響,統振上半年每股稅後虧損0.4元。統振8月合併營收為4.12億元,月減9.2%,由於7、8月合計營收為8.66億元,估算第3季營收應可與第2季持平。統振表示,下半年營運表現仍視景氣及客戶發展,不過最壞時間已經過去,將逐步改善。
另外,統振日前公布庫藏股屆滿,買回282張,執行率9.4%,買回股份總金額為298.9萬元,平均買回價格為10.6元。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為10.25元,上漲0.99%。
統振旗下子公司達振為Kindle Fire電池供應商,在2011年營收已取得不錯成績,如今傳出亞馬遜持續下單給統振,對統振2012年第1季營收不無小補,然而對此消息,統振發言管道僅表示,不對單一客戶做評論,但對於未來業績表現是樂觀其成。
據美國分析師報告估計,蘋果(Apple)2011全年iPad出貨量可達3,700萬台,並推測新一代iPad推出後,2012年可達到4,800萬台銷量,遠多於非蘋系對手。目前達振的電池最大客戶為宏達電及亞馬遜,新款iPad上市後,可能對Kind Fire銷量造成威脅,業者則表示,並不特別擔憂此情況,認為一同把平板電腦的市場做大,仍是好的。
據悉,達振尚有其他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及平板電腦(Tablet PC)客戶正在洽談中,且已經談得差不多,2012年業績有望持續成長。
另一子公司統達為輕型電動車電池廠商,產品主要外銷歐洲市場,目前在歐洲市佔率約佔10%以上,儘管近來歐債風暴未止,但業者表示,目前在電動自行車、機車等需求並未感受到影響,且輕型電動車的市場也將繼續成長,據悉,2012年出貨量有機會超過20萬套。
在手持裝置及節能市場均有布局的統振,加上母公司穩定的電話預付卡收入,2011全年營收已比2010年成長24.4%,前3季EPS也增至1.14元,在新客戶持續耕耘下,對於新的一年,統振仍有機會再創佳績。
子公司達振為電池商,目前為宏達電電池供應商之一,另外也得到亞馬遜(Kindle Fire)電池訂單;另一子公司統達則專注於車用電池模組,目前以輕型電動車,如電動機車及電動自行車市場為主力,有90%收入來自歐洲市場,且佔有10%以上的市佔率。
在宏達電手機、Kindle Fire的挹注下,統振2011年合併營收成長了24.48%,前3季每股稅後盈餘(EPS)成長至1.14元,對未來業績仍樂觀以待。
宏達電電池供應鏈有3家業者,分別為統振集團 (6170) 旗下的達振能源、天宇工業、以及港商明美實業,其中達振和天宇分別占宏達電出貨比重3∼4成。昨日統振一開盤跳空走高,尾盤更強攻至漲停,鎖在18.75元,外資買超62張。
據了解,達振除宏達電外,近期又成功打入亞馬遜平板電腦Kindle Fire供應鏈,僅管宏達電日前下修第4季財測,但因亞馬遜平板銷售創佳績,大單挹注下,達振第4季業績不受影響。目前達振上海廠單月最大產能約200∼250萬顆電池模組,但為了因應明年客戶需求,在全球不景氣下逆勢擴廠,以1.59億元買下代工夥伴上揚光電的常州廠,用以生產手機、平板電池、醫療設備電池。
另外天宇工業 (8171) 將於12月19日掛牌上櫃,暫訂承銷價約23.8元,前3季合併營收17.62億元、EPS為1.54元,主要客戶即為宏達電,像是新機Rhyme、Titan、平板Flyer、JetStream的電池即為天宇供貨,但因宏達電對營收貢獻高達8成以上,目前也積極開拓其它業務。
天宇工業總經理吳祖璋表示,第4季因歐美景氣衰退,業績表現約與上季持平,但後續有日系客戶訂單加入,明年第1季可望回復成長。吳祖璋也指出,跨足到平板電腦、Ultrabook使用的串併電池,先前已有小規模生產,並克服良率問題,預估明年平板產品出貨比重將提高至10%。
統振指出,進行切割主要也是希望能透過企業組織的專職分工,讓各自的專長能在市場上得以發揮。而切割之後達振能源將專注在智慧型手機、手持式設備與GPS 等3C電子產品的電池模組;至於統達能源則將以電動自行車、電動機車等大行動力電池的電池模組為主。由於分別看好2大領域市場在2011年的發展情況,所以統振對於達振能源與統達能源在2011年的市場表現也格外顯得有信心。
統振表示,未來公司架構中,母公司均為統振,而下屬兩家子公司達振能源與統達能源。其中,達振能源擬以2010年9月30日為分割基準日,分割的資產帳面價值為2.02億元,負債為6,253萬元,營業淨值1.4億元。而新設的統達能源按營業價值預計每股12.31元發行普通股1股的比例,發行普通股 1,140萬股,面額共1.4億元予達振能源的全體股東作為對價;至於達振能源的原股東按每仟股配發265.11628股的比例獲配統達能源所發行的普通股。
同時,為配合本分割案,達振能源也將辦理分割減資1.4億元,預計擬銷除已發行股份的1,403萬股,減資比例達32.63%。在分割完成後,「達振能源」資本額為2.89億元,統振持股83.72%;至於「統達能源」部分資本為1.15億元,而統振則持股83.86%。同時,統達能源的總經理一職據悉將由熟悉高功率(high power)電池的達振總經理楊模樺出任,至於達振總經理的空缺則將另外由內部晉升。
此外,統振也決定實施庫藏股,預定買回1,500張持股。
統振表示,在切割完成後,新達振和統達兩家公司的股本分別為2 .89億元和1.15億元,總經理一職分別由楊模樺和蔡明信擔任,而母公司統振的持股比例同為83%,其餘17%為員工和工研院所持有。分割基準日暫訂為明年的元月1日。
統達將主攻高效率電池,鎖定的是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機車市場,暫時不會跨入要燒錢的電動汽車領域;至於新達振的3C產品電池,包括手機、GPS等產品。
統振以往的年度EPS都維持在2元,但去年每股淨損0.48元,今年前 3季小賺0.18元,表現略有落差。
Samsung SDI簽署合作備忘錄,Samsung SDI 將供應達振能源在電
動自行車和電動機車等輕型電動車上所需的鋰電池,將使達振能
源取得最新高性能動力鋰電池產品,而Samsung SDI也將進軍輕型
電動車用鋰電市場,挑戰日本Sanyo成為全球鋰電龍頭地位邁進一
大步。
Samsung SDI與達振能源合作開發完成一款適合電動自行車和電動
機車用的18650型動力鋰電池,電容量達2.2Ah,放電能力和安全
性皆符合輕型電動車需求,Samsung SDI預計今年5月量產,達振
能源針對此款電池設計的24V、36V和48V輕型電動車用管理系統
,將可大幅提升鋰電池模組的安全性和可靠度,達到安全、智能
、高效、可靠的特性。
SDI預估今年將可供應達振能源100萬顆以上此款動力鋰電池。
2009年達振能源在電動自行車及電動機車應用的鋰電池模組產品
出貨近四萬套,營業額2.7億,由前工研院材化所楊模樺博士領軍
的動力鋰電池系統設計開發團隊,不到二年達振能源已成為國內
最大的輕型電動車用鋰電池組供應廠,市場集中歐洲和美國,如
英國Utra Motor、瑞士Stromer、美國Currier、西班牙BH皆採用
Samsung SDI的電芯及達振能源設計的鋰電池模組。
楊模樺博士已於4月1日接任達振能源總經理,將帶領達振能源加
速在傳統手機用鋰電池組裝和車用動力鋰電池系統開發事業上的
整併,預計4月底上海廠將完成一條月產1.5萬套動力鋰電池組生
產線,2010年挑戰10萬套以上的出貨目標。
交通工具-輕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正大幅度成長,在國內擁有前
工研院專業鋰電池管理系統技術團隊的達振能源公司,在2009年
開發的輕型電動車用鋰電池模組產品,迅速攻占市場,達到超過
4萬套鋰電池模組的出貨量,營業額超過新台幣2.7億元,是國內
最大的輕型電動車用鋰電池組供應廠。
鋰電池模組出貨 帶進營業額逾2.7億元
在電動車產業的發展,電池是關鍵技術。電動車的續航力、加速
性、爬坡力及成本皆與電池性能相關,鋰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
高功率密度及長充放電循環壽命,是電動車積極導入的產品。各
國政府也紛紛將鋰電池的產業發展做為電動車產業發展的關鍵項
目,而鋰電池的安全性和成本是目前必須進一步提升的瓶頸。此
外,電池管理系統的技術是提高鋰電池模組產品安全和可靠度的
關鍵。
安全和可靠度
電池管理系統關鍵技術
達振能源是一家提供電池能源解決方案的全方位專業電能管理科
技公司,藉由整合電池的材料化學、電池芯的設計、高功率電池
模組技術及單晶片數位類比監控技術,提供各種電動車動力鋰電
池的最佳解決方案。
合適的電芯是一台電動車產品成功的關鍵。達振依車輛造型、重
量、乘載、速度、續航力、爬坡力的要求不同,提供選擇電池所
需的能量及功率等需求。在電池芯的選用上,除需注重電芯的製
造品質,也必須考慮電芯的特性,包括能量、功率、安全、成本
及壽命。達振能源公司可依不同電動車的產品性能需求,提供專
業的關鍵電池芯技術諮詢及測試驗證,協助車輛業者選擇最佳性
價比的電芯。達振能源公司採用的電池芯皆為來自日、韓等世界
大廠生產的高品質和高安全設計的電池芯,主要的鋰電池芯供應
商為日本Sanyo、日本Panasonic和韓國Samsung SDI等。這些廠商
提供的鋰電池皆經過達振能源嚴格的安全和性能驗證測試,以確
保其在電動車應用上的安全性。達振能源公司擁有國內第一家經
過認證的動力鋰電池UNT(聯合國安全運輸規範)測試實驗室,公司
生產的鋰電池組皆經過國際安全測試標準認證。
掌握鋰電池技術
市場更具競爭力
達振能源公司對鋰電池技術規格的掌握也是公司的競爭力之一,
由於達振能源公司與鋰電池製造商有緊密的夥伴關係,在電池材
料上可清楚掌握鋰鈷、鋰錳和鋰鐵等不同正極材料電池的產品發
展。此外,在電池設計上,也充分掌握圓柱型、方型和高分子型
等不同形狀設計電池的特性,可充分提供電動車開發客戶充分掌
握鋰電池的技術和產品發展,選擇適當的鋰電池芯做為電動車產
品的開發,達到最佳的性能、安全與成本目標。
達振公司提供的鋰電池組在每個電芯都由高準確度的A/D轉換器
數位化需求的電池管理系統,適用電壓自24V、36V、48V甚至高
於50V的儲能系統。此外,殘餘容量顯示的精準度是提供電動車
輛可靠能量的關鍵因素,達振能源公司開發具專利的殘電量顯示
準確率最高可達95%。另藉由電池老化效應的有效補償亦是達振
能達成智能型充電控制的產品策略。如大家所知,大部分電芯耗
損都發生在充電的時候。達振能源公司開發的充電系統,可依電
池使用狀態,調整出最佳充電模式,大幅延伸電池使用壽命。達
振能源公司擁有的高精準電量顯示、電池壽命預測與製能充電等
技術,將可大幅提升電動車產品的可靠性及使用壽命。
保護板及車輛控制系統或是充電系統間,達振能源公司可提供數
位介面來協調充電及放電狀況,使車輛或充電系統的設計者有機
會可藉由整車能量管理減緩電芯在使用期間衰老的速度,並提升
電池安全性。達振能源公司已具有CANBus和EnergyBus的數位溝
通介面產品開發經驗和能力,能協助電動車整車開發業者迅速導
入標準數位化溝通介面,提升電動車整體效能。
配合政府的推廣 將在國內占據重要地位
達振能源公司開發的高性能鋰電池模組產品,主要應用在電動自
行車和電動機車等輕型電動車市場,由於產品性能優越性及歐洲
電動自行車市場今年預期成長,達振能源公司今年在電動車用鋰
電池模組的出貨量和營收預期將比去年成長二至三倍。主要客戶
有加拿大B onx、英國Ultra Motor、美國Currie、瑞士Stromer、德國
ID Bike等。此外,達振能源也積極與國內重要的電動機車開發業
者合作,提供鋰電池模組技術和產品開發,預期在今年配合政府
的電動機車推廣計畫,也能在國內市場佔據重要地位。
安全、智能、高效和可靠是達振能源公司在動力鋰電池模組產品
的競爭優勢,達振能源公司希望能與更多國內電動車輛開發業者
進行電池系統的開發,提供電能系統的最佳產品解決方案,共同
開創電動車更廣大的市場。
達振能源在南港世貿展覽館N1330展出
電話:(02)2790-7958˙(03)583-3967
網址:www.htenergy.com.tw
通(3452)已送件進行整車安全檢測,以利新車在7月上市。預期
新政策將帶動國內鋰電池產業供應鏈,包括台達電(2308)、新
普(6121)等有機會受益。
行政院推動四年16萬輛電動機車的政策規畫7月上路,約在7月中
旬後,市場將開始銷售通過安全檢測的電動機車,消費者購車可
獲補助8,000或1.1萬元補助,有助刺激市場需求。
在電動機車整車廠中,太陽能電池廠益通態度最積極,4月下旬率
先將新車送請經濟部認可的電動機車檢測實驗室檢測,大約需二
至三個月檢測,新車7月上市後,將可開始貢獻營收。
三陽、光陽及摩特動力等電動機車廠仍在準備中,新車6月初送測
。在整車廠新車檢測通過後,即可大量生產,將帶動上游供應鏈
需求。
政府補助將以抽取式鋰電池,做為電動機車的驅動能源,鋰電池
供應鏈將可受惠。整車廠7月下旬產品上市前,上游廠大約6月出
現需求,會逐漸反映至業績上。
台塑(1301)轉投資長園科技,及宏碁(2353)轉投資宏瀨,均
布局鋰電池產業的正極材料,長園更擴大投資四、五億元。過去
以3C電池芯為主的能元,已投資40餘億元擴產大功率的動力鋰電
池芯,已是國內最大動力鋰電池芯廠。
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除轉投資有量外,也直接和車廠合作,跨
入生產動力電池組。下游客戶力拚內外銷業務,台達電將可受益
。電池廠新普、達振等都採取和車廠合作模式,生產動力電池。
益通、三陽等整車廠除售車業績外,還可拿到政府獎勵金。經濟
部規劃,第一年內外銷量達5,000輛的車廠,可拿到600多萬元;
內外銷量達6,000萬輛的是900多萬元;銷量7,000萬輛和8,000萬輛
以上者,獎勵金各為1,200多萬元和1,600多萬元。
國家正風行,目前政府也正在積極推廣電動機車,看好電動機車
的發展潛力,包括宏境科技、達振能源等廠商,積極搶食關鍵零
組件鋰電池市場,藉由參加台北國際自行車展的機會,在現場展
銷新產品,吸引國內外買家的注意。
首度參展的台中宏境科技表示,政府鼓勵大眾購買電動機車
,希望能在4年內達到16萬輛電動機車目標,帶動國內汽、機車廠
商爭相分食這塊市場大餅,宏境科技結合研發團隊,耕耘電動機
車專用鋰電池市場,至今已逾10年,產品也經國際五大技術廠測
試通過,目前已與摩特動力(比雅久機車)合作外銷丹麥。
此外,該鋰電池模組也已打進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宏
境科技表示,目前正與積極介入電動機車領域的中華汽車接觸,
未來也將進一步研發電動汽車專用鋰電池模組。
展南港展館N區展出。主要可針對不同的鋰電池如鋰錳和鋰鐵電
池進行電池特性的參數建立,再利用此不同鋰電池特性參數的建
立進行電池管理系統的安全和壽命等監控,提升鋰電池在使用上
的安全性。
達振能源技術長楊模樺表示,在開發的電池模組時會針對各單位
電池在使用的狀態下,進行電流、電壓和內阻的監控,再經由數
學模型的運算,可準確估算電池的電量和壽命狀態,大幅提高產
品的可靠性,使電動自行車或電動機車的騎乘者,不必擔心因為
電量的顯示不準或電池突然間壽命終止,而造成半路停駛,必須
推車或等待救援的困擾。
在產品開發方面,主要針對顧客開發的車輛性能需求,進行共同
開發,提供給顧客完整的電池能源系統解決方案。今年進行的電
池模組系統的設計開發,已成功通過車廠在安全和性能上的驗證
,可供貨國內的電動機車廠。
達振能源公司電話(02)2790-7958號;新竹研發中心電話
(03)583-3967號。
的磷酸鋰鐵電池未來將取代鉛酸、鎳鎘、鎳氫等高汙染電池,廣
泛應用在HEV、Ebike、電動手工具等需要高功率動力電池的產品
,商機極為龐大。已解決專利授權問題的威力能源公司,未來將
更具競爭優勢和成長方道。
威力能源公司董事長李桐進指出,包括電動自行車 (Ebike)、電動
代步車及電動輪椅車、電動手工具、太陽能LED路燈電池及油電
混合車等市場,未來都適合運用鋰鐵高分子電池,預估2010年鋰
鐵高分子電池市場規模將達6,903億元。
威力能源分析,一台電動自行車需要30顆磷酸鋰鐵電池;電動代
步車或電動輪椅需要60顆;電動手工具需三顆;一盞太陽能LED
路燈儲能設備需要140顆。加總之後,就能看出未來磷酸鋰鐵電池
市場潛在需求驚人。
李桐進認為,長期來看,仍以汽車市場對磷酸鋰鐵電池的需求規
模最大。若全部汽車都改為HEV,2010年HEV電池需求高達新台
幣15兆元以上。太陽能儲能設備的電池需求也不容小覷,台灣約
有130萬盞路燈,若全部改為太陽能LED路燈,則潛在電池市場規
模達300億元,全球市場更是具有想像空間,預估也將高達數兆元
。
因為扮演關鍵角色的專利授權問題,導致目前國際廠商均尚未積
極介入磷酸鋰鐵電池市場,而威力能源已經則與大廠合作,順利
解決專利問題,率先取得發展契機,搶得戰略性優勢。
為符合客戶後續對磷酸鋰鐵電池的需求極響應正負鮭魚回流政策
,威力能源於今年12月30日於宜蘭利澤工業區進行第一期建廠動
土典禮,預計2009年第四季完工,2010年第一季可將產品做全面
的推廣,讓台灣的電池產業再添一匹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