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好宜崌公司新聞
台灣智慧長照產業鏈啟動,攜手多業界創新搶攻銀髮市場
【台北訊】為迎接台灣高齡化社會的挑戰,以及把握兆元級的銀髮商機,台灣工研院昨日宣布與特力集團、錸德旗下錸工場、佳醫集團、研華、友達、元太等20家業界領頭羊攜手成立「智慧長照大聯盟」。這是台灣首個智慧長照產業鏈,將以創新的商業模式,將智慧照護技術整體輸出至國際市場,讓台灣從製造大國轉型為服務大國。
根據國發會的數據,預計到2030年,台灣老年人口將達到559萬人,而15至64歲的青壯年人口將減少至1,515萬人。在這樣的背景下,「老了誰來顧?」這個問題已經成為許多青壯年心中的隱憂。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強調,政府已經實施長照2.0政策,但若能透過跨領域整合,將長照打造為一個產業,並運用科技將傳統照護轉型為智慧照護,就能提升照護品質和效率,降低患病率,延緩疾病發生,從而讓被照護者獲得更好的照護,並減輕醫療人員的負擔。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工研院發起了跨領域的合作,聯合了民間長照安養機構、醫療資源、科技業者、家具零售業、運動健身業者、建設公司、保全業與學術機構等多種類型的業界,並成功吸引了特力集團、錸德旗下錸工場、中華電信、佳醫集團、研華、友達、榕懋實業、銀好宜崌等上中下游20家業者的加入,共同打造這個智慧長照大聯盟。
「智慧長照大聯盟」的成立,不僅是台灣長照產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對應高齡化社會的一個實際行動。未來,這個聯盟將以創新的智慧照護技術,為台灣乃至全球的高齡人口提供更好的照護服務,創造出更多的商業機會。
為協助業者搶進兆元銀髮商機市場,工研院昨(3)日攜手特力集團、錸德旗下錸工場、佳醫集團、研華、友達、元太等20家業者成立「智慧長照大聯盟」,打造國內首個智慧長照產業鏈,將以創新的商業服務模式整體輸出國內外市場,讓台灣從製造大國轉型成為服務大國,滿足高齡社會的需求,搶攻國際橘世代樂齡「心」商機。
根據國發會統計,2030年台灣老年人口將增至559萬人,15歲至64歲的青壯年人口降至1,515萬人,在高齡化、少子化衝擊下,「老了誰來顧?」已是許多青壯年面臨的隱憂。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目前出現愈來愈多老化問題,政府已實施長照2.0政策,除社會福利,若能再透過跨領域整合將長照打造為一個產業,運用科技將傳統照護轉型為更有品質及效率的智慧照護,降低患病率與延緩疾病發生,才能讓被照護者獲得更良好的照護品質,並減低醫療人員的照護負擔,真正解決長照痛點。
工研院號召包括民間長照安養機構、醫療資源、科技業者、家具零售業、運動健身業者、建設公司、保全業與學術機構等跨領域業者,串聯起特力集團、錸德旗下錸工場、中華電信、佳醫集團、研華、友達、榕懋實業、銀好宜崌等上中下游20家業者,成立國內首個「智慧長照大聯盟」。
根據國發會統計,2030年台灣老年人口將增至559萬人,15歲至64歲的青壯年人口降至1,515萬人,在高齡化、少子化衝擊下,「老了誰來顧?」已是許多青壯年面臨的隱憂。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目前出現愈來愈多老化問題,政府已實施長照2.0政策,除社會福利,若能再透過跨領域整合將長照打造為一個產業,運用科技將傳統照護轉型為更有品質及效率的智慧照護,降低患病率與延緩疾病發生,才能讓被照護者獲得更良好的照護品質,並減低醫療人員的照護負擔,真正解決長照痛點。
工研院號召包括民間長照安養機構、醫療資源、科技業者、家具零售業、運動健身業者、建設公司、保全業與學術機構等跨領域業者,串聯起特力集團、錸德旗下錸工場、中華電信、佳醫集團、研華、友達、榕懋實業、銀好宜崌等上中下游20家業者,成立國內首個「智慧長照大聯盟」。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