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榮鋼鐵(上)公司新聞
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告,長榮集團旗下的長榮鋼鐵(2211)正式啟動初次上市前的公開銷售現金增資計劃,計畫發行普通股2.05億元。根據「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第13條第2項規定,該案自昨(6)日起正式生效。長榮鋼鐵,這個在台灣鋼鐵產業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業,正以積極的姿態迎接新的發展階段。
長榮鋼鐵,作為長榮集團的關鍵成員,由林耿立擔任負責人兼董事長,實收資本額高達39.9億元。該公司主要從事鋼構工程、一般及事業廢棄物處理與氣電共生等業務。近年來,長榮鋼鐵的表現亮眼,2015年至2019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在2.2元至3.7元之間不斷攀升,展現出良好的盈利能力。
作為國內前三大鋼構廠之一,長榮鋼鐵受益於台灣住宅市場的發展、大型商辦、科技廠辦以及危老都更等各項建設的興起,目前訂單已排到2022年,市場前景看漲。這一成績的取得,充分體現了長榮鋼鐵在產業中的領先地位和強大的競爭力。
隨著初次上市前公開銷售現金增資發行的啟動,長榮鋼鐵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不僅將為公司帶來更多的資金支持,同時也將提升其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未來,長榮鋼鐵將繼續秉持著創新和實力的理念,為台灣的鋼鐵產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隸屬長榮集團旗下的長榮鋼鐵,負責人兼董事長為林耿立,實收資本額39.9億元,主要業務包括鋼構工程、一般及事業廢棄物處理與氣電共生等,2015年至2019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在2.2元至3.7元不等。長榮鋼鐵是國內前三大鋼構廠,受惠於一般住宅、大型商辦、科技廠辦、危老都更等需求暢旺,目前訂單已排到2022年。
台股上市潮即將來臨!長榮鋼鐵領軍申請掛牌,創新板生技業熱鬧登場 新冠肺炎影響下,2020年台股上市紀錄冷清,僅有12家公司掛牌。但隨著疫情逐漸受控,市場信心回溫,今年台股上市潮即將掀起。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預估,今年台股將有22到24家公司上市,是去年的兩倍之多。 許璋瑤指出,去年因疫情影響,許多公司對上市計劃持觀望態度,直到下半年才陸續送件申請。而今年市場氛圍轉好,預計IPO將迎來谷底反彈,上市數量有望翻倍。 創新板生技業成為焦點,首波已鎖定十多家公司,目標挂牌五家。知名音樂串流平台KKBOX、電動機車製造商Gogoro等均有望加入創新板。 在眾多申請上市的公司中,長榮集團旗下的長榮鋼鐵成為焦點。長榮鋼鐵作為台灣鋼鐵業龍頭,其上市將對台股市場產生重要影響。此外,宏碁旗下展碁、新普子公司AES-KY、興櫃股王穎崴、應華子公司第一化成-KY等也陸續送件申請上市。 除了上述公司外,鴻碩、統新、穎台、迅得、志強-KY等公司也加入上市行列。證交所將全力推動這波上市潮,為台股市場注入新活力。
許璋瑤表示,去年台股有19家公司申請上市,16家集中在下半年才送件,顯示疫情衝擊,讓很多公司觀望要不要趕著上市。最近市場信心提升,預期今年IPO谷底反彈,將有22到24家上市,最樂觀可較去年翻一倍。
證交所目前已審議過或收到送件的公司,較受市場關注有長榮集團的長榮鋼、宏碁旗下展碁、新普子公司AES-KY、興櫃股王穎崴、應華子公司第一化成-KY,另鴻碩、統新、穎台、迅得、志強-KY也送件。
長榮鋼鐵(2211)董事長林耿立近期表示,美中貿易戰的發生讓許多台商回流台灣,加上國內疫情控制得宜,這對台商回流產生了顯著的加強效果。這股回流潮對營建大樓、電子科技廠擴廠、危老都更等案量帶來了顯著增長,預計鋼構市場將迎來三年的繁榮期。長榮鋼鐵今年已經接近滿單,能見度可見至2022年,公司預計今年營運表現將超越去年。
作為長榮集團的明星企業,長榮鋼鐵是国内三大鋼構廠之一。去年前11月,公司合併營收達83.62億元,年增長13%,稅後純益8.01億元,每股純益2.03元。法人預測,隨著公司產能擴充及訂單的旺絡,今年營收有望突破百億元。此外,長榮鋼鐵已經通過證交所審議委員會的審議,預計最快今年第一季可以從興櫃轉為上市。
在專訪中,林耿立強調,美中貿易戰後,許多電子廠加大了投資力度,建商推案積極,帶動了今明兩年的營建需求。此外,大型商辦和老屋重建等工程案量也非常豐富。由於目前所有大型鋼構廠的產能都已排到今年,各廠的能見度也到明年,因此內部對產業從今年起迎來三年的榮景持樂觀態度。
目前長榮鋼鐵的訂單已經排到2022年,今年已經接近滿單。公司產能都已安排好,物流倉儲需求火熱,例如中華郵政一期和富邦momo物流倉等工程都取得了訂單。過去兩年,公司將新竹鋼筋廠轉型為鋼構廠,單月產能增加4,000公噸,加上新營廠的既有產能,今年全產開出,將充分展現擴廠效益。內部預估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態將維持到明年,例如桃機第三航廈、台北雙子星等工程都尚未發包。
對於原料變化及對公司的影響,林耿立表示,去年第四季鋼板、型鋼等原料價格還未漲夠,鐵礦砂和廢鋼價格持續走高,預計今年鋼價將呈現正向走勢。公司內部的策略是報價時預估漲幅、成本專案控管、尋求供應商專案價的支持及尋求多方料源。另外,因應成本風險變動大,後續工程在價格上報價前仍會預估材料漲幅,但預計不會影響今年的獲利能力。
關於轉上市和新投資計畫,林耿立表示,目前建築用鋼構客戶的需求已經接不完,產能上沒有空間可挪移。過去幾年,公司一直都有新領域或新市場的評估,但鋼構市場在加入風電產業後,整體市場需求量增加,供給相對不足。不過,公司也沒有放棄新領域或新市場的評估,將朝提高附加價值發展。目前正進行LNG儲槽、風力發電、太陽能支撐架等領域的研究,並在研究外銷市場。
長榮集團旗下的新兵——長榮鋼鐵(2211),預計將在這個季度登上股市舞台,成為市場的新星。這家公司的來歷不僅僅是鋼鐵製造,它背後的故事還有著一段從造櫃起家的轉型之路。長榮鋼鐵,這個名字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能還有些陌生,但它的背後卻是長榮集團多元化經營的成果之一。 從造櫃廠商到鋼構大廠,長榮鋼鐵的董事長林耿立和總經理劉邦恩是這段轉型旅程中的關鍵人物。他們從一個小角落開始,一路堅持,最終闖進了競爭激烈的鋼構市場。而長榮鋼鐵的崛起,對許多集團內的員工來說,是一個驚喜,因為很少有人知道集團竟然涉足了這個領域。 鋼鐵業的獲利受到原料價格的影響,但長榮鋼鐵在經營團隊的帶領下,不僅沒有被這個困難打敗,反而找到了新的出路。它旗下的欣榮企業,專注於焚化爐事業,負責桃園地區的垃圾處理,穩定獲利。隨著外來人口的大量湧入,桃園的垃圾處理需求不斷上升,長榮鋼鐵與中鼎集團合作,標下桃園生質能中心BOT案,積極布局循環經濟,這也將成為公司發展的一個亮點。 長榮鋼鐵的上市,不僅是集團的第五家上市子公司,也是對長榮集團多元化經營策略的一個重要補充。隨著市場的關注,這家新興的鋼鐵公司將如何發展,值得期待。
台灣鋼鐵業龍頭<長榮鋼鐵>即將登場!近期原物料需求回升,營建業火熱,法人紛紛尋找潛力股,而長榮鋼因為雙引擎齊發,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法人對其給予正面評價,預計2020年營收將達91.4億元,稅後純益12.02億元,每股純益2.88元。長榮鋼的兩大商機來自於鋼結構與廢棄物處理,尤其營建業景氣復甦及台商回流擴廠,讓公司未來展望充滿希望。至於特許廢棄物業務,長榮鋼正增加投資,預計2021年第3季啟用新廠,將成為推動公司成長的新動能。
長榮鋼鐵是長榮集團小金雞,也是國內前三大鋼構廠,去年前11月合併營收達83.62億元,年增13%,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8.01億元,每股純益2.03元,法人估,隨著該公司產能擴充及訂單暢旺,今年營收可突破百億元。長榮鋼鐵已獲證交所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最快今年第1季可望由興櫃轉上市。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鋼構市場近兩年景氣如何?
答:美中貿易戰後,很多台商回流,長榮鋼鐵看到的趨勢是許多電子廠加碼投資,建商去年推案積極,帶動今、明年的營建需求,大型商辦更是火熱,還有老屋重建等,整個案量非常多。
由於現在所有大型鋼構廠的產能差不多都排到今年,各廠的能見度也都到明年,內部看好從今年起產業可望迎來一波三年的榮景。
問:目前公司訂單的狀況?預期今年的營運展望?
答:目前訂單已經排到2022年,今年已近滿單,產能也都安排好,舉例來說,物流倉儲需求火熱,像中華郵政一期就是長榮鋼鐵提供約2萬多噸,第三期工程也取得訂單。而富邦momo物流倉1.1萬噸也拿到訂單。
過去兩年將新竹鋼筋廠轉型為鋼構廠,單月產能增加4,000公噸,加上新營廠既有產能,今年全產開出,將充分展現擴廠效益。
內部預估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態會維持到明年,例如桃機第三航廈、台北雙子星等工程,都是非常大的案子尚未發包。由於今年的業務量比去年多,營運表現有信心比去年更好。
問:鋼構產業會受到建築用鋼的影響,怎麼看原料變化及對公司的影響?
答:原料面上游鋼板、型鋼等去年第4季估計還沒有漲夠,尤其鐵礦砂每公噸已飆至170美元,廢鋼也持續走高,看起來今年鋼價是正向走勢,內部的策略是報價時預估漲幅、成本專案控管、尋求供應商專案價的支持及尋求多方料源。另外,看準去年第4季開始鋼價起漲,因此都有提前備料。
此外,因應成本風險變動大,後續工程在價格上報價前仍會預估材料漲幅,加上今年業務量不差,應不致影響今年的獲利能力。
問:今年可望轉上市,是否有新的投資計畫?是否有朝風電領域發展的計畫?
答:目前光是建築用鋼構客戶就已經接不完,產能上沒有空間可挪移。過去幾年一直都有新領域或新市場的評估,但鋼構市場在加入風電產業後,整體市場需求量增加,供給相對不足。
不過,內部也沒有放棄新領域或新市場的評估,朝提高附加價值發展是不變的趨勢,以新領域來看,鎖定LNG(液態天然氣)儲槽、風力發電、太陽能支撐架等進行研究;另外,外銷市場也在研究。
長榮集團旗下前次進入資本市場的公司是長榮航空,距今已近20年,隨著長榮鋼鐵掛牌後,將是集團第五家掛牌公司。
長榮鋼鐵董事長林耿立、總經理劉邦恩都是從造櫃業務一路開疆闢土闖進鋼構市場的關鍵核心人物。但長榮鋼鐵對外界來說仍然算是相對陌生,要不是這次長榮鋼鐵擬掛牌進入資本市場,不少集團內員工對集團竟然有投資鋼鐵廠還很吃驚。
由於鋼鐵業會受到原料影響獲利,在歷年來經營團隊操盤下,長榮鋼鐵切入環保市場,像旗下欣榮企業經營焚化爐事業,主要負責桃園地區的垃圾處理,獲利非常穩定;近幾年因外移人口大量湧入桃園,垃圾處理的需求不斷攀升,長榮鋼鐵結盟中鼎集團再度標下桃園生質能中心BOT案,積極布局循環經濟事業,也將成為長榮鋼鐵的題材之一。
法人給予長榮鋼目標價格56元。推估2020年全年營收91.4億元,稅後純益12.02億元,每股純益2.88元。法人指出,考量到營建業景氣復甦,台商回流擴廠需求,看好鋼結構及廢棄物處理商機,進一步提升長榮鋼評等,並且展望2021年到2023年市場供不應求及自身產能擴張下,預估業務跟著增加,進一步推升營收、獲利。
法人看好鋼構產業的兩大理由,首先半導體業者積極投資建廠,帶動國內鋼結構需求,長榮鋼在手訂單達21萬噸;其次離岸風電興起,對於鋼構的需求量增加,排擠到國內鋼構的需求。
至於占長榮鋼營收比重約28%的特許廢棄物業務,由旗下三家合資子公司經營,欣榮為桃園市唯一大型的生活廢棄物焚化爐;水美經營有害事業廢棄物處理。由於桃園地區生活廢棄物焚化爐需求量大,長榮鋼增加投資榮鼎,預計2021年第3季啟用,成為推動營收、獲利成長新動能。
台灣股市IPO市場今年經歷了相對淡靜的一年,全年只有28檔公司掛牌,比去年少了8檔。不過,這些公司質量上乘,尤其是下半年,多家重磅企業陸續掛牌,如穎崴、長榮鋼等11檔個股都在農曆年前力拚上市櫃。隨著主管機關預計明年第三季推出新制,法人普遍看好這將刺激資本市場,帶來更多活水。
受疫情影響,今年IPO市場成功掛牌的公司數量未滿30檔,即使加上長榮鋼、穎崴、AES-KY、展碁國際、志強-KY、亨泰光、長聖、博晟生醫、台微醫、威健生技、全宇昕等11檔待掛牌公司,也只與去年持平,創下新低。兆豐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事業群副總吳明宗表示,疫情對第一上市櫃業務造成直接衝擊,海外實地查核的難度大增,券商的業務策略也需及時調整。
儘管挂牌數量創低,但質量並未衰減。今年有泛德永業、昇佳電子、安普新、威鋒電子等4檔個股募資金額皆逾10億元,去年則只有晶碩、和潤企業及緯穎達標,前年則是62檔掛牌中,只有5檔個股募資逾10億元。
國際IPO市場則相對熱鬧,2020年全球IPO募資總額近3千億美元,接近歷史高點。為接軌國際,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宣布台灣證交所的「創新板」及櫃買中心的「戰略新板」將在明年第三季上路,以扶植台灣新創企業、催生獨角獸。
券商法人認為,這兩個新板將吸引適合新板屬性的公司申請掛牌,對已準備上市或興櫃的公司不會有特別影響。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也指出,這項政策將對資本市場帶來正面影響,展現市場的廣度及深度。
今年IPO市場受疫情影響,成功掛牌數量未滿30檔,就算加上長榮 鋼、穎崴、AES-KY、展碁國際、志強-KY、亨泰光、長聖、博晟生醫 、台微醫、威健生技、全宇昕等11檔,通過主管機關核准待掛牌公司 ,也僅與去年持平,續創新低。
承銷圈法人對明年IPO市場展望依舊抱持保守態度,認為疫情若沒 辦法確定得到控制,也難有出色表現,整體掛牌量應與今年相當。兆 豐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事業群副總吳明宗表示,疫情直接衝擊第一上市 櫃業務,安排海外實地查核的難度大幅提高,券商的業務策略也得及 時調整。
然而掛牌數量創低,質量卻並未衰減,以募資金額來看,今年包含 汎德永業、昇佳電子、安普新、威鋒電子等4檔個股募資金額皆逾10 億元,去年也僅有晶碩、和潤企業及緯穎達標,前年就算整體掛牌量 高達62檔,募資逾10億元的個股只有晶相光、全球傳動、是方、復盛 應用及商億-KY等5檔個股。
反觀國際IPO市場熱鬧沸騰,全球2020年IPO募資總額近3千億美元 ,接近歷史高檔位置。金管會為接軌國際,扶植台灣新創企業、催生 獨角獸,主委黃天牧日前宣布台灣證交所的「創新板」及櫃買中心的 「戰略新板」將在明年第三季上路。
券商法人指出,兩個新板會有適合新板屬性的公司去申請掛牌,對 於已經持續在準備一般上市或一般興櫃的公司,因與擬掛新板公司之 屬性不同,並不會有特別的影響或排擠;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同樣指 出,該項政策對資本市場將帶來正面影響,多元創新的內含將展現市 場的廣度及深度。
時序已到年底,這波疫情總算趨緩,原物料需求開始暴增,再加上雙11電商促銷大作戰和耶誕節前拉貨熱潮,興櫃股11月的營收真的是年月雙增,整體股數裡有接近百家公司都超過了去年的同時期。其中,遠壽的單月營收大爆發,整整增加了12.03億元,而燁聯也跟著猛增,超過了6億元,很多公司都從低迷的氣氛中脫身,重新回到年月雙增的成長軌道。 在興櫃11月營收排行榜上,遠壽無疑是壓倒性的冠軍,而第二名則是興櫃的明星股——晶圓代工的力積電,其他名次則是燁聯、展碁國際、瑞鼎、三商家購、伊雲谷和永豐實。長榮鋼鐵和秀育分別位居第九和第十名。 說到力積電,它可是晶圓代工領域的佼佼者,目前產能滿載,訂單接連不斷,法人預估第四季的營收將年增28%。它在台灣擁有三座12吋廠和兩座8吋廠,還是全球僅有的兩座12吋鋁製程晶圓廠之一,生產的電源管理IC因成本優勢,吸引了更多客戶下單。力積電在興櫃登錄後立刻展現出王者風範,單月營收達到39.43億元,年增28.87%。 接下來,我們看看秀育,這家鍵盤供應商在11月的單月營收高達8.76億元,成功奪得興櫃11月營收排行榜的第八名。它的月增率有33.66%,年增則達176.08%,創下了興櫃登錄以來的新高。今年累計營收已經超過了去年的34.5億元,法人預估其年增將上看五成。汽車電子和電競投影鍵盤一體機這兩大高單價產品將在年底啟動量產,對明年初的營收將有顯著貢獻。 此外,還有一些興櫃股在11月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比如遊戲股棒辣椒的11月營收達到1.39億元,年增131.02%,創下歷史新高;第三方支付商綠界科技也因宅經濟的帶動,單月營收達到1.08億元,創單月新高。預期12月至農曆年初,這些需求將會持續強勁。
興櫃11月營收前十大個股,仍由遠壽摘冠,而第2位則由興櫃生力軍,晶圓代工力積電奪得,其後排名全數後退,第3∼8名分別為燁聯、展碁國際、瑞鼎、三商家購、伊雲谷及永豐實。秀育、長榮鋼則分別位居第9、10名。
力積電在業務組合上著重晶圓代工發展,受惠目前晶圓代工產能已成兵家必爭之地,法人預估其產能滿載、訂單持續湧入,第四季營收可望年增28%。展望後市,力積電目前在台擁有三座12吋廠、兩座8吋廠,且具全球唯二12吋鋁製程晶圓廠,生產電源管理IC具成本優勢,可增加客戶下單意願。登錄興櫃後隨即展現王者風範,以39.43億元奪下榜眼,年增28.87%。
鍵盤供應商秀育11月以高達8.76的單月營收,奪下興櫃11月營收排行榜第8位,不僅月增33.66%,年增更高達176.08%,創登錄興櫃來新高。目前累計營收已遠超越去年34.5億元水準,法人估其年增上看五成。今年底汽車電子、電競投影鍵盤一體機,兩大高單價產品將啟動量產,營收貢獻將落在明年初。
此外,多檔興櫃股11月營收繳出創高表現,包括遊戲股棒辣椒11月營收達1.39億元,年增131.02%,創歷史新高;第三方支付商綠界科技則成宅經濟受惠者,單月營收達1.08億元,亦為單月新高,預期12月至農曆年初,需求將續強。
威盛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威鋒電子(6756)即將上市,這一消息讓市場掀起了一陣熱潮。在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召開前夕,母公司威盛(2388)的股價已經連續兩日帶量強攻漲停板,提前為這個好消息歡呼。而另一家小金雞世紀風電(2072)也將於30日登錄興櫃,母憑子貴的現象在市場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近年來,帶著「富爸爸」或集團背景的掛牌公司不勝枚舉,其中「金雞報恩」的故事也成為了一段佳話。例如,今年登錄興櫃的綠界科技、長榮鋼、永豐實、富世達、正基、展碁國際、詠業、天擎、冠亞等多家業者都擁有母子題材。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子公司除了擁有富爸爸的資源外,還能夠更專注於特定業務,提高決策效率,成功的機會也相對較高。近年來,上市櫃公司多傾向分割高績效部門自行掛牌,而當子公司成長茁壯後,母以子貴的利多也對母公司的營運動能加溫。 威鋒電子總經理林志峰在上市前業績發表會上表示,威盛目前已經轉型製作嵌入式平台,原則上已不從事晶片製造,所有晶片製作將全由威鋒電子負責。根據威盛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威盛持有3.98萬張威鋒電子股票,比率達66.33%,威盛潛在獲利上看60億元。 此外,歐買尬子公司綠界科技也宣布董事會通過上半年5.1元現金股利案,以歐買尬持有的4,083張股票計算,將有2,082萬元的股利收益,貢獻每股約0.69元。綠界科技董事長林雪慧在法說會中也指出,綠界科技瞄準中小型電商發展,近年與同業間逐漸走出差異化,隨著規模經濟的生成,公司未來營運發展持續正向看待。
近年挾帶富爸爸或集團題材掛牌公司不勝枚舉,金雞報恩也成為一段佳話,譬如今年登錄興櫃的綠界科技、長榮鋼、永豐實、富世達、正基、展碁國際、詠業、天擎、冠亞等多家業者皆具備母子題材。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子公司除具備富爸爸資源外,也能更專注在特定業務上,提高決策效率,成功機率相對較高,且因此近年上市櫃公司多傾向分割高績效部門自行掛牌,且當子公司成長茁壯後,母以子貴的利多也有助母公營運動能加溫。
威鋒電子26日召開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威鋒電子總經理林志峰表示,威盛目前已轉型製作嵌入式平台,原則上已不從事晶片製造,所有晶片製作將全由威鋒電子負責。
根據威盛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手上持有3.98萬張威鋒電子股票,比率66.33%,威盛潛在獲利上看60億元。
此外,歐買尬子公司綠界科技先前也宣布董事會通過上半年5.1元現金股利案,以歐買尬持有的4,083張股票計算,將有2,082萬元的股利收益,貢獻每股約0.69元。綠界科技26日法說會中董事長林雪慧也指出,綠界瞄準中小型電商發展,近年與同業間逐漸走出差異化,隨規模經濟的生成後,公司未來營運發展持續正向看待。
台灣機能性布料廠八貫(1342)在24日以每股55元的承銷價掛牌上市,結果首日上漲19.27%,收盤價達到65.6元,讓中籤戶搖身一變,現賺超過萬元。這股年底掛牌熱潮持續延燒,包括耀登(3138)、威鋒電子(6756)等10多家上市櫃及興櫃公司,從現在到明年首季都將陸續掛牌,台股站在歷史高位,市場對新股蜜月行情充滿期待。 八貫成為今年第四季第二家掛牌上市的公司,也是今年第10家由興櫃轉上市櫃的公司。後續還有耀登、威鋒電子、安普新、長榮鋼、直得、穎崴、上洋、揚秦、智聯服務、亞泰金屬、叡揚資訊、長聖、達亞等15家業者將陸續掛牌。法人表示,IPO市況在度過上半年谷底後,下半年確實有好轉跡象,但相比前幾年還是略顯不足,第四季及2021年全年IPO市場能否顯著復甦,主要還得看國際疫情控制情況。 亞泰金屬這家銅箔基板(CCL)設備廠,在全球主要CCL廠的滲透率超過半數,隨著大陸5G基站建置步伐重新啟動,法人預估2021年營運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並有望年底動工建廠,最快2022年開出產能。亞泰金屬今年前10個月營收高達7.9億元,年增37.35%,23日結束公開申購,中籤率僅0.3%。 另外,天線模組廠耀登、專業耳機業者安普新、「麥味登」母公司揚秦也將在12月1日、2日與4日起辦理公開申購,每股承銷價分別為46元、100元、60元。而興櫃股王穎威的初上市前現增每股暫定價格為280元,能否打破興櫃股王掛牌後股價容易崩跌的魔咒,也是市場矚目的焦點。
八貫成為繼汎德永業後第四季掛牌上市的第二家業者,也是今年第10家由興櫃轉上市櫃的公司,後續已通過主關機關核准待掛牌的尚有耀登、威鋒電子、安普新、長榮鋼、直得、穎崴、上洋、揚秦、智聯服務、亞泰金屬、叡揚資訊、長聖、達亞,以及24日甫通過的威健生技、全宇昕等,共計15家業者。
承銷圈法人表示,在度過上半年的谷底後,下半年IPO市況的確有好轉跡象,但相比前幾年的表現仍略遜一點,第四季甚至2021年全年IPO市場能否顯著復甦,主要仍視國際上的疫情控制程度,因目前能夠掛牌或登錄興櫃的公司,普遍還是受疫情衝擊較小甚至受惠的產業,相對真正有影響的公司還未能冒出頭。
譬如銅箔基板(CCL)設備廠亞泰金屬,在全球主要CCL廠的滲透率超過半數,隨大陸5G基站建置步伐重新啟動後,法人預估2021年營運可望維持雙位數的成長,同時有望在年底動工建置新廠,最快在2022年開出產能。
亞泰金屬今年前10個月累計營收高達7.9億元,年增37.35%,23日結束公開申購,擬在25日早上辦理電腦抽籤,以未扣除未合格單的22.4萬筆申購單計算,中籤率僅0.3%。
此外,天線模組廠耀登、專業耳機業者安普新、「麥味登」母公司揚秦也分別將在12月1日、2日與4日起辦理公開申購,每股承銷價分別為46元、100元、60元;另外興櫃股王穎威的初上市前現增每股暫定價格也已出爐,為280元,能否緊跟前興櫃股王昇佳半導體腳步,打破興櫃股王掛牌後股價容易崩跌的魔咒,備受市場矚目。
【台北訊】台灣長榮集團昨(4)日發出暖心的消息,決定為員工及其家屬提供一場免費的「類出國幸福專機」之旅,這項行動不僅是對員工的照顧,更是對旗下長榮航空的支持。長榮集團旗下長榮海運、長榮國際、長榮鋼鐵等公司也紛紛響應,共同推動這項員工旅遊專案。 這次長榮集團的員工旅遊專案,是為了響應長榮航空推出的類出國包機活動。長榮海運在11月7日率先包下集團第一班類出國包機,這不僅活化集團內部營運動能,也顯示了長榮集團對航空產業的支持。 長榮集團強調,在疫情這樣的嚴峻環境下,集團內部行有餘力的公司,應該要出來支持同集團的航空產業。目前,集團已向長榮航空提出超過35班的包機需求,並預排到明年元旦,首發航班由今年獲利最好的長榮海運承包。 長榮航空在疫情期間不斷尋求新商機,成為首家規劃類出國專案航班的航空公司,並推出客製化包機、包艙、包區的安心旅遊,以及機長、空服、空廚的體驗營,努力降低疫情帶來的衝擊。 這次員工專案航班,除了長榮航空準備的驚喜伴手禮外,還可以享受七折預購免稅品的優惠。此外,剛獲得世界巧克力大賽金牌獎的長榮桂冠酒店及長榮空廚,也特別致贈每位員工精裝巧克力禮盒。 全球第七大的長榮海運,今年第2季成功拿下全球海運業營業利潤率第1名,顯示了其強大的全球競爭力。長榮海運每年都有規劃員工旅遊,今年則是特別在員工旅遊之餘,響應長榮航空的類出國包機,並送給員工及親友一場類出國之旅。
長榮集團旗下長榮海運、長榮國際、長榮鋼鐵用行動響應長榮航空推出客製化包機、包艙、包區服務,特別規劃類出國員工旅遊包機專班,讓員工及親友免費搭乘,也可活絡長榮航空的航機及組員。
長榮集團表示,在嚴峻的疫情下,目前集團營運狀況行有餘力的公司,以行動支持同集團的航空產業,希望盡綿薄之力,減緩長榮航空受疫情衝擊壓力,經統計,集團目前初步已向長榮航空提出超過35班的包機需求,此員工專案航班於11月7日陸續開始已預排到明年元旦,首發航班由今年獲利最好的長榮海運承包。
長榮集團表示,長榮航空在疫情期間不斷尋求拓展各種新商機的可能性,除了是首家規劃類出國專案航班的航空公司外,也領先業界推出客製化包機、包艙、包區的安心旅遊,並推出機長、空服、空廚的體驗營,努力降低疫情帶來的衝擊,讓員工能安心的堅守工作崗位。
此次集團所承包所有長榮航空類出國專案航班,不僅有長榮航空準備的驚喜伴手禮外,並可以七折預購免稅品,各公司也特別致贈每位員工,日前剛得到世界巧克力大賽金牌獎的長榮桂冠酒店及長榮空廚綜合精裝巧克力禮盒。
全球排名第七大的長榮海運,第2季成功拿下全球海運業營業利潤率第1名,也讓市場看到長榮海運的全球競爭力,長榮海運每年皆有規劃員工旅遊,今年特別在既有的員工旅遊之餘,響應長榮航空的類出國包機,另外送給員工及親友一場類出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