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榮鋼鐵(上)公司新聞
興櫃2020年12月營收前十大個股,均為營收常勝軍,除首位仍由遠壽奪下外,前6名排序亦與11月全數相同,2∼6名分別為力積電、燁聯、展碁國際、瑞鼎及三商家購。而鍵盤供應商秀育、鋼鐵大廠長榮鋼則以黑馬之姿竄升至7、8名,伊雲谷、永豐實分別居第9、10名。
秀育2020年第四季,受惠美系客戶高階電競平板鍵盤拉貨積極,且新開發之電競投影鍵盤即將出貨,12月營收高達10.5億元,月增19.6%、年增284%,較2019年同期大增了7.75億元,改寫單月歷史新高;推升全年營收衝上59.5億元,年增逾七成,帶動股價11日大漲6.53元。展望後市,法人指出,秀育目前與美系客戶產品供貨合約至3月,惟今年年初因適逢淡季、農曆過年,拉貨動能恐稍微趨緩。
全球鋼市見到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大榮景,長榮集團小金雞長榮鋼鐵,受惠台商回流,包括營建大樓、電子科技廠擴廠、危老都更等案量充沛,推升2020年12月營收10.47億元,月增23.56%、年減9.96%,惟2020年2月疫情爆發以來新高。法人指出,長榮鋼訂單排至2022年,今年更已近滿單。新營廠既有產能今年全產將開出,可望展現擴廠效益,營運有望較去年更佳。
根據統計,穎崴公開申購首日就狂吸4.23萬張申購單,12日為最後申購日,儘管主辦券商凱基證券並未對穎崴的公開申購量進行預估,但以近期IPO市場熱絡情況來看,仍表達樂觀態度。部分承銷圈法人更以過去經驗表示,在3天的申購期間內申購量往往呈現逐日遞增格局,因此預估穎崴可望吸引超過10萬張申購單,凍資金額上看400億元以上。
穎崴客戶涵蓋全球一線半導體大廠,董事長王嘉煌指出,隨產業需求大幅提升,公司看好未來高階測試治具發展,除新購的竹北廠辦,預計2022年正式搬遷使用外,高雄廠房也即將動工,規劃在2023年進入投產階段,進一步擴大公司探針自製率。今年則以營收與獲利創高的目標持續努力。
穎崴作為當前興櫃股王,上市之路備受矚目,過去興櫃股王掛牌後的走勢呈兩極化,有的像同為半導體測試介面大廠的精測,掛牌後一路走高,甚至一度成為千金俱樂部成員,11日收盤價仍高達861元;有的也因面臨產業變化或削價競爭走向下市。
昇佳電子作為穎崴前任興櫃股王,去年6月以498元掛牌上市後最高來到998元價位,距離千金關卡只剩臨門一腳,近期股價則在年線下方持續震盪,11日以725元作收。法人認為,無論穎崴能否在缺乏富爸爸加持下,藉自身技術使股價緊追昇佳電子或精測,但11日興櫃收盤均價與承銷價仍有近七萬元價差,勢必吸引投機者進場搶抽籤,但穎崴公開申購僅釋出517張,要在年前搶到申購大紅包仍有一定難度。
在穎崴之後,長榮鋼、AES-KY、展碁國際、志強-KY、迅得(櫃轉市)、亨泰光、博晟生醫、台微醫、威健生技及全宇昕等10檔個股也已通過主管機關核准,等待掛牌上市櫃。
長榮集團旗下的重鎮——長榮鋼鐵(2211),最近在股市上可是風光無比!台灣證券交易所宣布,這家鋼鐵龍頭正式申報了初次上市前的公開銷售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金額高達2.05億元。這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市場關注,因為這是依照「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第13條第2項規定,從昨天(6日)開始正式生效的。 說到長榮鋼鐵,不得不提的是它那實力雄厚的背後——長榮集團。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兼董事長是林耿立,實收資本額也達到39.9億元,實力不容小覷。長榮鋼鐵的主要業務範圍包括鋼構工程、一般及事業廢棄物處理與氣電共生等,這些業務領域都顯示了它多元化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長榮鋼鐵的表現相當亮眼。從2015年到2019年,它的每股稅後純益(EPS)在2.2元到3.7元之間,這個數字說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穩定且可觀。作為國內前三大鋼構廠,長榮鋼鐵在市場上的地位固若金湯。它受益於一般住宅、大型商辦、科技廠辦、危老都更等各種建設需求,市場需求旺盛,訂單量持續攀升,甚至已經排到了2022年。 看來,長榮鋼鐵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還是充滿了潛力和機遇。這次增資發行,無疑將為公司帶來更多的發展動力,讓我們共同期待它未來的精彩表現吧!
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告,長榮集團旗下的長榮鋼鐵(2211)正式啟動初次上市前的公開銷售現金增資計劃,計畫發行普通股2.05億元。根據「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第13條第2項規定,該案自昨(6)日起正式生效。長榮鋼鐵,這個在台灣鋼鐵產業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業,正以積極的姿態迎接新的發展階段。
長榮鋼鐵,作為長榮集團的關鍵成員,由林耿立擔任負責人兼董事長,實收資本額高達39.9億元。該公司主要從事鋼構工程、一般及事業廢棄物處理與氣電共生等業務。近年來,長榮鋼鐵的表現亮眼,2015年至2019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在2.2元至3.7元之間不斷攀升,展現出良好的盈利能力。
作為國內前三大鋼構廠之一,長榮鋼鐵受益於台灣住宅市場的發展、大型商辦、科技廠辦以及危老都更等各項建設的興起,目前訂單已排到2022年,市場前景看漲。這一成績的取得,充分體現了長榮鋼鐵在產業中的領先地位和強大的競爭力。
隨著初次上市前公開銷售現金增資發行的啟動,長榮鋼鐵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不僅將為公司帶來更多的資金支持,同時也將提升其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未來,長榮鋼鐵將繼續秉持著創新和實力的理念,為台灣的鋼鐵產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隸屬長榮集團旗下的長榮鋼鐵,負責人兼董事長為林耿立,實收資本額39.9億元,主要業務包括鋼構工程、一般及事業廢棄物處理與氣電共生等,2015年至2019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在2.2元至3.7元不等。長榮鋼鐵是國內前三大鋼構廠,受惠於一般住宅、大型商辦、科技廠辦、危老都更等需求暢旺,目前訂單已排到2022年。
台股上市潮即將來臨!長榮鋼鐵領軍申請掛牌,創新板生技業熱鬧登場 新冠肺炎影響下,2020年台股上市紀錄冷清,僅有12家公司掛牌。但隨著疫情逐漸受控,市場信心回溫,今年台股上市潮即將掀起。證交所董事長許璋瑤預估,今年台股將有22到24家公司上市,是去年的兩倍之多。 許璋瑤指出,去年因疫情影響,許多公司對上市計劃持觀望態度,直到下半年才陸續送件申請。而今年市場氛圍轉好,預計IPO將迎來谷底反彈,上市數量有望翻倍。 創新板生技業成為焦點,首波已鎖定十多家公司,目標挂牌五家。知名音樂串流平台KKBOX、電動機車製造商Gogoro等均有望加入創新板。 在眾多申請上市的公司中,長榮集團旗下的長榮鋼鐵成為焦點。長榮鋼鐵作為台灣鋼鐵業龍頭,其上市將對台股市場產生重要影響。此外,宏碁旗下展碁、新普子公司AES-KY、興櫃股王穎崴、應華子公司第一化成-KY等也陸續送件申請上市。 除了上述公司外,鴻碩、統新、穎台、迅得、志強-KY等公司也加入上市行列。證交所將全力推動這波上市潮,為台股市場注入新活力。
許璋瑤表示,去年台股有19家公司申請上市,16家集中在下半年才送件,顯示疫情衝擊,讓很多公司觀望要不要趕著上市。最近市場信心提升,預期今年IPO谷底反彈,將有22到24家上市,最樂觀可較去年翻一倍。
證交所目前已審議過或收到送件的公司,較受市場關注有長榮集團的長榮鋼、宏碁旗下展碁、新普子公司AES-KY、興櫃股王穎崴、應華子公司第一化成-KY,另鴻碩、統新、穎台、迅得、志強-KY也送件。
長榮鋼鐵董事長林耿立表示,近年來美中貿易戰讓許多台商回流台灣,加上國內疫情控制得宜,這對台商回流有顯著加強效果。由於營建大樓、電子科技廠擴廠、危老都更等案件量充沛,長榮鋼鐵預計鋼構市場將迎來三年榮景。公司今年已經接單接近滿額,能見度可見到2022年,他強調今年營運表現有望超越去年。
作為長榮集團的明星企業,長榮鋼鐵在國內鋼構產業中位居前三,去年前11月合併營收達83.62億元,年增長13%,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8.01億元,每股純益2.03元。法人預測,隨著公司產能擴充及訂單暢旺,今年營收有望突破百億元。長榮鋼鐵已通過證交所審議委員會的審議,預計最快今年第一季可從興櫃轉為上市。
在專訪中,林耿立提到,美中貿易戰後,許多電子廠加大投資,建商去年積極推案,帶動今年及明年的營建需求。大型商辦興建熱潮不減,老屋重建等案件量也非常龐大。由於目前大型鋼構廠的產能已排到今年,各廠的能見度也都到明年,長榮鋼鐵內部看好產業從今年起將迎來三年的榮景。
關於公司訂單狀況,林耿立透露,目前訂單已排到2022年,今年已經接近滿單,產能也都安排好。例如,物流倉儲需求火熱,長榮鋼鐵已為中華郵政一期提供約2萬多噸鋼構,第三期工程也取得訂單。此外,過去兩年新竹鋼筋廠轉型為鋼構廠,單月產能增加4,000公噸,加上新營廠既有產能,今年全產開出,將充分展現擴廠效益。
林耿立強調,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態預計將持續到明年,例如桃機第三航廈、台北雙子星等大型工程尚未發包。由於今年業務量比去年多,他對今年營運表現充滿信心。
在原料變化方面,林耿立表示,去年第4季鋼板、型鋼等原料價格尚未漲夠,鐵礦砂每公噸已飆至170美元,廢鋼也持續走高。為應對成本風險,公司已提前備料,並在報價時預估材料漲幅,以確保獲利能力。
關於未來發展,林耿立表示,公司目前產能滿載,無法挪移至新領域。不過,公司未放棄對新領域或新市場的評估,正著手研究LNG儲槽、風力發電、太陽能支撐架等領域,並外銷市場也在研究中。
長榮集團旗下新寶貝!鋼鐵業新兵長榮鋼鐵即將上市,母集團多角化經營再下一城
台灣鋼鐵業再添新血!長榮集團旗下的長榮鋼鐵(2211)預計在今年第1季轉上市,這家由造櫃事業起家的公司,如今將轉型為鋼構大廠,不僅如此,它還將環保市場融入經營策略,成為一隻具有鋼鐵和循環經濟概念的小金雞。
與中鋼構、春源、東鋼等傳統鋼構廠不同,長榮鋼鐵的崛起是長榮集團多角化經營的又一力作。長榮集團之前在資本市場的亮點是長榮航空,如今長榮鋼鐵的掛牌上市,將成為集團第五家掛牌公司,也是市場上的新鮮面孔。
長榮鋼鐵的董事長林耿立和總經理劉邦恩,都是從造櫃業務一路走來,如今帶領公司闖進鋼構市場。這家對外界來說相對陌生的公司,在集團內部也引起了一陣驚呼,許多員工都對集團投資鋼鐵廠感到意外。
鋼鐵業的獲利受到原料價格的影響,但長榮鋼鐵在經營團隊的帶領下,已經成功切入環保市場。旗下的欣榮企業負責桃園地區的垃圾處理,獲利穩定;而近年來,隨著外移人口湧入桃園,垃圾處理需求不斷上升,長榮鋼鐵與中鼎集團合作,標下桃園生質能中心BOT案,積極布局循環經濟,這將成為公司發展的一大亮點。
長榮鋼鐵(2211)這家公司最近可是熱門話題,雖然它還沒有正式掛牌,但市場上已經開始有法人注意到它的潛力了。原物料需求反彈,營建業又興旺起來,這對長榮鋼來說是個好兆頭。法人和投資者開始尋找這樣的寶藏股,而長榮鋼正是其中之一。 看來長榮鋼的雙引擎開始發力了,法人對它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建議增加持股。目標價格更是設定在56元,這對於一個準上市櫃公司來說,相當不錯了。法人預估2020年全年營收將達到91.4億元,稅後純益12.02億元,每股純益2.88元,這些數字都讓人對長榮鋼充滿期待。 營建業的景氣復甦和台商回流擴廠的需求,讓法人對長榮鋼的鋼結構和廢棄物處理商機相當看好。2021年到2023年,市場供不應求,加上長榮鋼自身產能的擴張,法人預估業務將會持續增長,營收和獲利也將水漲船高。 法人還提到了兩個看好鋼構產業的理由。第一,半導體業者的積極投資建廠,帶動了國內鋼結構的需求,長榮鋼在手訂單已經達到21萬噸。第二,離岸風電的興起,對鋼構的需求量也在增加,這對長榮鋼來說是個好機會。 長榮鋼的特許廢棄物業務佔了營收的約28%,這部分是由旗下的三家合資子公司經營的。其中,欣榮是桃園市唯一的大型生活廢棄物焚化爐,水美則專門經營有害事業廢棄物處理。由於桃園地區的生活廢棄物焚化爐需求量大,長榮鋼增加投資榮鼎,預計2021年第3季啟用,這將成為推動營收和獲利的又一新動能。
長榮鋼鐵(2211)董事長林耿立近期表示,美中貿易戰的發生讓許多台商回流台灣,加上國內疫情控制得宜,這對台商回流產生了顯著的加強效果。這股回流潮對營建大樓、電子科技廠擴廠、危老都更等案量帶來了顯著增長,預計鋼構市場將迎來三年的繁榮期。長榮鋼鐵今年已經接近滿單,能見度可見至2022年,公司預計今年營運表現將超越去年。
作為長榮集團的明星企業,長榮鋼鐵是国内三大鋼構廠之一。去年前11月,公司合併營收達83.62億元,年增長13%,稅後純益8.01億元,每股純益2.03元。法人預測,隨著公司產能擴充及訂單的旺絡,今年營收有望突破百億元。此外,長榮鋼鐵已經通過證交所審議委員會的審議,預計最快今年第一季可以從興櫃轉為上市。
在專訪中,林耿立強調,美中貿易戰後,許多電子廠加大了投資力度,建商推案積極,帶動了今明兩年的營建需求。此外,大型商辦和老屋重建等工程案量也非常豐富。由於目前所有大型鋼構廠的產能都已排到今年,各廠的能見度也到明年,因此內部對產業從今年起迎來三年的榮景持樂觀態度。
目前長榮鋼鐵的訂單已經排到2022年,今年已經接近滿單。公司產能都已安排好,物流倉儲需求火熱,例如中華郵政一期和富邦momo物流倉等工程都取得了訂單。過去兩年,公司將新竹鋼筋廠轉型為鋼構廠,單月產能增加4,000公噸,加上新營廠的既有產能,今年全產開出,將充分展現擴廠效益。內部預估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態將維持到明年,例如桃機第三航廈、台北雙子星等工程都尚未發包。
對於原料變化及對公司的影響,林耿立表示,去年第四季鋼板、型鋼等原料價格還未漲夠,鐵礦砂和廢鋼價格持續走高,預計今年鋼價將呈現正向走勢。公司內部的策略是報價時預估漲幅、成本專案控管、尋求供應商專案價的支持及尋求多方料源。另外,因應成本風險變動大,後續工程在價格上報價前仍會預估材料漲幅,但預計不會影響今年的獲利能力。
關於轉上市和新投資計畫,林耿立表示,目前建築用鋼構客戶的需求已經接不完,產能上沒有空間可挪移。過去幾年,公司一直都有新領域或新市場的評估,但鋼構市場在加入風電產業後,整體市場需求量增加,供給相對不足。不過,公司也沒有放棄新領域或新市場的評估,將朝提高附加價值發展。目前正進行LNG儲槽、風力發電、太陽能支撐架等領域的研究,並在研究外銷市場。
長榮集團旗下的新兵——長榮鋼鐵(2211),預計將在這個季度登上股市舞台,成為市場的新星。這家公司的來歷不僅僅是鋼鐵製造,它背後的故事還有著一段從造櫃起家的轉型之路。長榮鋼鐵,這個名字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能還有些陌生,但它的背後卻是長榮集團多元化經營的成果之一。 從造櫃廠商到鋼構大廠,長榮鋼鐵的董事長林耿立和總經理劉邦恩是這段轉型旅程中的關鍵人物。他們從一個小角落開始,一路堅持,最終闖進了競爭激烈的鋼構市場。而長榮鋼鐵的崛起,對許多集團內的員工來說,是一個驚喜,因為很少有人知道集團竟然涉足了這個領域。 鋼鐵業的獲利受到原料價格的影響,但長榮鋼鐵在經營團隊的帶領下,不僅沒有被這個困難打敗,反而找到了新的出路。它旗下的欣榮企業,專注於焚化爐事業,負責桃園地區的垃圾處理,穩定獲利。隨著外來人口的大量湧入,桃園的垃圾處理需求不斷上升,長榮鋼鐵與中鼎集團合作,標下桃園生質能中心BOT案,積極布局循環經濟,這也將成為公司發展的一個亮點。 長榮鋼鐵的上市,不僅是集團的第五家上市子公司,也是對長榮集團多元化經營策略的一個重要補充。隨著市場的關注,這家新興的鋼鐵公司將如何發展,值得期待。
台灣鋼鐵業龍頭<長榮鋼鐵>即將登場!近期原物料需求回升,營建業火熱,法人紛紛尋找潛力股,而長榮鋼因為雙引擎齊發,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法人對其給予正面評價,預計2020年營收將達91.4億元,稅後純益12.02億元,每股純益2.88元。長榮鋼的兩大商機來自於鋼結構與廢棄物處理,尤其營建業景氣復甦及台商回流擴廠,讓公司未來展望充滿希望。至於特許廢棄物業務,長榮鋼正增加投資,預計2021年第3季啟用新廠,將成為推動公司成長的新動能。
長榮鋼鐵是長榮集團小金雞,也是國內前三大鋼構廠,去年前11月合併營收達83.62億元,年增13%,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8.01億元,每股純益2.03元,法人估,隨著該公司產能擴充及訂單暢旺,今年營收可突破百億元。長榮鋼鐵已獲證交所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最快今年第1季可望由興櫃轉上市。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鋼構市場近兩年景氣如何?
答:美中貿易戰後,很多台商回流,長榮鋼鐵看到的趨勢是許多電子廠加碼投資,建商去年推案積極,帶動今、明年的營建需求,大型商辦更是火熱,還有老屋重建等,整個案量非常多。
由於現在所有大型鋼構廠的產能差不多都排到今年,各廠的能見度也都到明年,內部看好從今年起產業可望迎來一波三年的榮景。
問:目前公司訂單的狀況?預期今年的營運展望?
答:目前訂單已經排到2022年,今年已近滿單,產能也都安排好,舉例來說,物流倉儲需求火熱,像中華郵政一期就是長榮鋼鐵提供約2萬多噸,第三期工程也取得訂單。而富邦momo物流倉1.1萬噸也拿到訂單。
過去兩年將新竹鋼筋廠轉型為鋼構廠,單月產能增加4,000公噸,加上新營廠既有產能,今年全產開出,將充分展現擴廠效益。
內部預估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態會維持到明年,例如桃機第三航廈、台北雙子星等工程,都是非常大的案子尚未發包。由於今年的業務量比去年多,營運表現有信心比去年更好。
問:鋼構產業會受到建築用鋼的影響,怎麼看原料變化及對公司的影響?
答:原料面上游鋼板、型鋼等去年第4季估計還沒有漲夠,尤其鐵礦砂每公噸已飆至170美元,廢鋼也持續走高,看起來今年鋼價是正向走勢,內部的策略是報價時預估漲幅、成本專案控管、尋求供應商專案價的支持及尋求多方料源。另外,看準去年第4季開始鋼價起漲,因此都有提前備料。
此外,因應成本風險變動大,後續工程在價格上報價前仍會預估材料漲幅,加上今年業務量不差,應不致影響今年的獲利能力。
問:今年可望轉上市,是否有新的投資計畫?是否有朝風電領域發展的計畫?
答:目前光是建築用鋼構客戶就已經接不完,產能上沒有空間可挪移。過去幾年一直都有新領域或新市場的評估,但鋼構市場在加入風電產業後,整體市場需求量增加,供給相對不足。
不過,內部也沒有放棄新領域或新市場的評估,朝提高附加價值發展是不變的趨勢,以新領域來看,鎖定LNG(液態天然氣)儲槽、風力發電、太陽能支撐架等進行研究;另外,外銷市場也在研究。
長榮集團旗下前次進入資本市場的公司是長榮航空,距今已近20年,隨著長榮鋼鐵掛牌後,將是集團第五家掛牌公司。
長榮鋼鐵董事長林耿立、總經理劉邦恩都是從造櫃業務一路開疆闢土闖進鋼構市場的關鍵核心人物。但長榮鋼鐵對外界來說仍然算是相對陌生,要不是這次長榮鋼鐵擬掛牌進入資本市場,不少集團內員工對集團竟然有投資鋼鐵廠還很吃驚。
由於鋼鐵業會受到原料影響獲利,在歷年來經營團隊操盤下,長榮鋼鐵切入環保市場,像旗下欣榮企業經營焚化爐事業,主要負責桃園地區的垃圾處理,獲利非常穩定;近幾年因外移人口大量湧入桃園,垃圾處理的需求不斷攀升,長榮鋼鐵結盟中鼎集團再度標下桃園生質能中心BOT案,積極布局循環經濟事業,也將成為長榮鋼鐵的題材之一。
法人給予長榮鋼目標價格56元。推估2020年全年營收91.4億元,稅後純益12.02億元,每股純益2.88元。法人指出,考量到營建業景氣復甦,台商回流擴廠需求,看好鋼結構及廢棄物處理商機,進一步提升長榮鋼評等,並且展望2021年到2023年市場供不應求及自身產能擴張下,預估業務跟著增加,進一步推升營收、獲利。
法人看好鋼構產業的兩大理由,首先半導體業者積極投資建廠,帶動國內鋼結構需求,長榮鋼在手訂單達21萬噸;其次離岸風電興起,對於鋼構的需求量增加,排擠到國內鋼構的需求。
至於占長榮鋼營收比重約28%的特許廢棄物業務,由旗下三家合資子公司經營,欣榮為桃園市唯一大型的生活廢棄物焚化爐;水美經營有害事業廢棄物處理。由於桃園地區生活廢棄物焚化爐需求量大,長榮鋼增加投資榮鼎,預計2021年第3季啟用,成為推動營收、獲利成長新動能。
長榮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榮鋼)近來在台灣股市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它不僅是今年IPO市場的焦點之一,更是今年下半年多家重磅企業中的一位。在這個資本市場淡季,長榮鋼的成功掛牌對於台灣股市來說,不僅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象徵著台灣企業在經濟困難時期的堅韌與創新。 今年的IPO市場可謂一波三折,由於疫情影響,全年成功掛牌數量僅28檔,這是近年來最低的數字。然而,儘管數量少,但質量卻並不低。長榮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與穎崴等11檔個股一樣,在農曆年前力拚上市櫃。 在主管機關預計明年第三季推出新制後,法人普遍看好這將刺激資本市場注入更多活水。兆豐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事業群副總吳明宗表示,即使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只要市場環境穩定,IPO市場仍有可能出現亮點。 儘管今年IPO市場募資金額普遍較往年低,但仍有幾檔個股募資金額超過10億元,這在去年和前年並不多見。長榮鋼的成功掛牌,也讓人們看到了台灣企業在創新與發展上的潛力。 對於未來,金管會為了接軌國際市場,特別推出了「創新板」及「戰略新板」,預計明年第三季上路。這兩個新板將吸引更多具有新板屬性的公司申請掛牌,預計對資本市場帶來正面影響。券商法人黃文清表示,這將使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得到提升,對於像長榮鋼這樣的企業來說,將是極大的幫助。
台灣股市IPO市場今年經歷了相對淡靜的一年,全年只有28檔公司掛牌,比去年少了8檔。不過,這些公司質量上乘,尤其是下半年,多家重磅企業陸續掛牌,如穎崴、長榮鋼等11檔個股都在農曆年前力拚上市櫃。隨著主管機關預計明年第三季推出新制,法人普遍看好這將刺激資本市場,帶來更多活水。
受疫情影響,今年IPO市場成功掛牌的公司數量未滿30檔,即使加上長榮鋼、穎崴、AES-KY、展碁國際、志強-KY、亨泰光、長聖、博晟生醫、台微醫、威健生技、全宇昕等11檔待掛牌公司,也只與去年持平,創下新低。兆豐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事業群副總吳明宗表示,疫情對第一上市櫃業務造成直接衝擊,海外實地查核的難度大增,券商的業務策略也需及時調整。
儘管挂牌數量創低,但質量並未衰減。今年有泛德永業、昇佳電子、安普新、威鋒電子等4檔個股募資金額皆逾10億元,去年則只有晶碩、和潤企業及緯穎達標,前年則是62檔掛牌中,只有5檔個股募資逾10億元。
國際IPO市場則相對熱鬧,2020年全球IPO募資總額近3千億美元,接近歷史高點。為接軌國際,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宣布台灣證交所的「創新板」及櫃買中心的「戰略新板」將在明年第三季上路,以扶植台灣新創企業、催生獨角獸。
券商法人認為,這兩個新板將吸引適合新板屬性的公司申請掛牌,對已準備上市或興櫃的公司不會有特別影響。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也指出,這項政策將對資本市場帶來正面影響,展現市場的廣度及深度。
今年IPO市場受疫情影響,成功掛牌數量未滿30檔,就算加上長榮 鋼、穎崴、AES-KY、展碁國際、志強-KY、亨泰光、長聖、博晟生醫 、台微醫、威健生技、全宇昕等11檔,通過主管機關核准待掛牌公司 ,也僅與去年持平,續創新低。
承銷圈法人對明年IPO市場展望依舊抱持保守態度,認為疫情若沒 辦法確定得到控制,也難有出色表現,整體掛牌量應與今年相當。兆 豐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事業群副總吳明宗表示,疫情直接衝擊第一上市 櫃業務,安排海外實地查核的難度大幅提高,券商的業務策略也得及 時調整。
然而掛牌數量創低,質量卻並未衰減,以募資金額來看,今年包含 汎德永業、昇佳電子、安普新、威鋒電子等4檔個股募資金額皆逾10 億元,去年也僅有晶碩、和潤企業及緯穎達標,前年就算整體掛牌量 高達62檔,募資逾10億元的個股只有晶相光、全球傳動、是方、復盛 應用及商億-KY等5檔個股。
反觀國際IPO市場熱鬧沸騰,全球2020年IPO募資總額近3千億美元 ,接近歷史高檔位置。金管會為接軌國際,扶植台灣新創企業、催生 獨角獸,主委黃天牧日前宣布台灣證交所的「創新板」及櫃買中心的 「戰略新板」將在明年第三季上路。
券商法人指出,兩個新板會有適合新板屬性的公司去申請掛牌,對 於已經持續在準備一般上市或一般興櫃的公司,因與擬掛新板公司之 屬性不同,並不會有特別的影響或排擠;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同樣指 出,該項政策對資本市場將帶來正面影響,多元創新的內含將展現市 場的廣度及深度。
時序已到年底,這波疫情總算趨緩,原物料需求開始暴增,再加上雙11電商促銷大作戰和耶誕節前拉貨熱潮,興櫃股11月的營收真的是年月雙增,整體股數裡有接近百家公司都超過了去年的同時期。其中,遠壽的單月營收大爆發,整整增加了12.03億元,而燁聯也跟著猛增,超過了6億元,很多公司都從低迷的氣氛中脫身,重新回到年月雙增的成長軌道。 在興櫃11月營收排行榜上,遠壽無疑是壓倒性的冠軍,而第二名則是興櫃的明星股——晶圓代工的力積電,其他名次則是燁聯、展碁國際、瑞鼎、三商家購、伊雲谷和永豐實。長榮鋼鐵和秀育分別位居第九和第十名。 說到力積電,它可是晶圓代工領域的佼佼者,目前產能滿載,訂單接連不斷,法人預估第四季的營收將年增28%。它在台灣擁有三座12吋廠和兩座8吋廠,還是全球僅有的兩座12吋鋁製程晶圓廠之一,生產的電源管理IC因成本優勢,吸引了更多客戶下單。力積電在興櫃登錄後立刻展現出王者風範,單月營收達到39.43億元,年增28.87%。 接下來,我們看看秀育,這家鍵盤供應商在11月的單月營收高達8.76億元,成功奪得興櫃11月營收排行榜的第八名。它的月增率有33.66%,年增則達176.08%,創下了興櫃登錄以來的新高。今年累計營收已經超過了去年的34.5億元,法人預估其年增將上看五成。汽車電子和電競投影鍵盤一體機這兩大高單價產品將在年底啟動量產,對明年初的營收將有顯著貢獻。 此外,還有一些興櫃股在11月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比如遊戲股棒辣椒的11月營收達到1.39億元,年增131.02%,創下歷史新高;第三方支付商綠界科技也因宅經濟的帶動,單月營收達到1.08億元,創單月新高。預期12月至農曆年初,這些需求將會持續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