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正開發公司新聞
世正開發印度子公司CDC Development India Pvt. Ltd. 2017年設 立於有印度「矽谷」之稱的班加羅爾(Bengaluru),世正開發為東 元集團關係企業以產業園區開發為主,其中台北市南港軟體園區為公 司第一個成功的旗艦開發項目,目前亦與台北市政府合作南港生技園 區BOT案預計今年底落成啟用。除台灣以外,集團亦布局海外市場, 包括菲律賓蘇比克灣、越南平陽省及印度班加羅爾等皆有工業區開發 案。 為因應中美兩大強權間角力,並分散全球投資布局分險,印度是台 商不可放棄的一塊拼圖,亦是全球未來十年至關重要戰略市場。世正 開發與南印度卡納塔卡邦(Karnataka)政府合作,於2021年合作位 於班加羅爾國際機場周邊10分鐘車程約70英畝的土地,並於2022年動 工興建基礎建設及園區服務中心,並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目標吸引 資通訊、電動車、生醫、工具機械及物流業者進駐並將興建標準廠房 及辦公室等,提供並協助廠商前進印度。園區設立的服務中心計畫於 2023年落成,屆時將整合關務、財會、稅務、法務及人力招聘等 , 以提供進駐園區廠商一條龍整合型服務。 印度13億人口僅次於中國,領土面積為全球第7大,全球各大廠皆 已紛紛插旗印度市場。世正開發將持續與各地邦政府合作開發台灣產 業園區,北印度的諾伊達(Noida), 南印度的海德拉巴(Hyderaba d)及清奈(Chennai)都是看好的重點發產區域。世正開發期待能服 務各產業台商,並擴大台商產業鏈在印度的領導地位。 期盼能攜手 各產業台商一起布局印度市場,以「前瞻的眼光」、「耐心」及「決 心」深根印度。
配合2018亞太產業鏈結成果發表會,主辦單位之一的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張超群率先以「啟動鏈結新南向的創新模式」為題,進行推動成果說明和新書導讀,並邀請8位參與亞太產業合作平台拓展新南向市場有成的企業分享成功經驗。
世正開發公司率先響應經濟部在新南向國家開發臺灣產業園區,在印度打造首座臺商科技產業聚落,2018年7月11日正式動土興建,科技園區將以軟體研發、生物科技或產品以空運為主的高科技公司為招商對象,透過上下游群聚,成為臺灣電機電子、智慧機械等高科技產業生產研發聚落,園區以5萬人以上目標進行招商,集結有意願到新南向國家投資的業者入駐。
以工業電腦起家的威強電近年結合集團資源,將物聯網(IoT)導入機器設備,已成為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的佼佼者。威強電積極與醫療機構及設備商合作,開發智慧病房等系統,有效降低醫護人員工作負荷,更大幅提升醫療服務品質。觀察到東南亞各國對智慧製造與醫療服務的龐大需求,威強電憑藉著雄厚的科技實力與投入醫療產業的經驗,將多項解決方案瞄準南向藍海市場,以泰國為起點,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譜寫新的篇章。
「考量市場的廣度,大漢酵素立足臺灣、放眼全世界。」大漢酵素總經理黃檉指出,鄰近的東南亞國家保健市場龐大,是一塊待開發的新生地,也為大漢酵素擴展海外市場帶來新契機。大漢酵素深耕馬來西亞華人市場,引領大馬養生新機,目前也透過亞太產業合作平台開拓泰國市場,南征北討,成就小企業的全球夢。
「有臺商的地方就有復盛!」復盛亞太區銷售總經理陳明郎表示,在各應用市場復盛都有對應產品,產品線齊全。復盛推動「831政策」,「8小時內要回應客戶,一個問題的處理不超過3天,1次就能解決問題」,讓復盛贏得海外客戶的信心。目前復盛在新南向國家的據點已有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和印尼,下階段銷售通路布局重點將是菲律賓、柬埔寨、緬甸。
富強鑫精密工業公司是國內第1大、全球前20大塑膠射出機製造大廠,執行長王俊賢看準真正的環保應該是鼓勵回收及發展循環經濟,打出「Shapeabetterworld(共塑美好未來)」的口號。目前已在印尼開發100%可回收的塑膠棧板,用來取代現行的木棧板,經過3年的時間,富強鑫新南向開花結果,也將塑膠的環保概念帶向新南向國家。2017年富強鑫透過經濟部亞太產業合作平台,與泰國B.D.I集團簽署MOU,雙方攜手進行研發汽機車零組件生產系統,富強鑫承諾為B.D.I集團量身打造4.0智慧工廠,協助其成為泰國工業4.0轉型升級的重要示範點。
帶領紡織染整智慧化,臺灣紡織染整生產自動化設備龍頭廠流亞科技有限公司領先同業導入「ATeam」計畫,從盤點新設紡織染整廠所需的設備做起,再從市場需求找出臺灣設備廠中的好手、集結起來共同行銷,與在地的代理商互相支援,提升能量,創造競爭力。
在工業局推動下,紡織設備業ATeam計畫於2018年8月啟動,國內多家知名業者共組TotalSolution供應鏈,透過亞太產業合作平台協助臺商升級轉型,有效爭取國際訂單。
紡織大廠宏遠興業公司以「接近市場,快速供貨」的心法闡述短鏈革命的管理內涵,並於2016年啟動「放膽射月5+5全球布局」的策略。第一個5指的是布廠布局,後一個5則是成衣廠的布局,目前第一個5的布局已成功囊括了臺灣、上海、泰國、美國四個廠。第二個5,除了衣索比亞、海地廠,也計畫將美國廠納入,未來還會再增加2至3個國家。「不要走簡單的路,要走困難的路!」是宏遠總經理葉清來的最高指導原則。
東協人口規模6.3億,當地政府建置完善的健康保險及醫療系統,龐大商機引發重視。明基醫療延續母公司佳世達科技在資通訊產品設計與製造的雄厚基礎,積極布局醫療器材等新興領域。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升任時面臨資通訊市場飽和狀態,陳其宏帶領團隊轉型切入醫療器材市場,此一策略為佳世達立足臺灣醫療產業奠定穩健的基礎。佳世達現正積極布局印度、東南亞等亞太新興市場,醫療器材產品銷售網絡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
世正開發公司率先響應經濟部在新南向國家開發臺灣產業園區,在印度打造首座臺商科技產業聚落,2018年7月11日正式動土興建,科技園區將以軟體研發、生物科技或產品以空運為主的高科技公司為招商對象,透過上下游群聚,成為臺灣電機電子、智慧機械等高科技產業生產研發聚落,園區以5萬人以上目標進行招商,集結有意願到新南向國家投資的業者入駐。
以工業電腦起家的威強電近年結合集團資源,將物聯網(IoT)導入機器設備,已成為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的佼佼者。威強電積極與醫療機構及設備商合作,開發智慧病房等系統,有效降低醫護人員工作負荷,更大幅提升醫療服務品質。觀察到東南亞各國對智慧製造與醫療服務的龐大需求,威強電憑藉著雄厚的科技實力與投入醫療產業的經驗,將多項解決方案瞄準南向藍海市場,以泰國為起點,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譜寫新的篇章。
「考量市場的廣度,大漢酵素立足臺灣、放眼全世界。」大漢酵素總經理黃檉指出,鄰近的東南亞國家保健市場龐大,是一塊待開發的新生地,也為大漢酵素擴展海外市場帶來新契機。大漢酵素深耕馬來西亞華人市場,引領大馬養生新機,目前也透過亞太產業合作平台開拓泰國市場,南征北討,成就小企業的全球夢。
「有臺商的地方就有復盛!」復盛亞太區銷售總經理陳明郎表示,在各應用市場復盛都有對應產品,產品線齊全。復盛推動「831政策」,「8小時內要回應客戶,一個問題的處理不超過3天,1次就能解決問題」,讓復盛贏得海外客戶的信心。目前復盛在新南向國家的據點已有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和印尼,下階段銷售通路布局重點將是菲律賓、柬埔寨、緬甸。
富強鑫精密工業公司是國內第1大、全球前20大塑膠射出機製造大廠,執行長王俊賢看準真正的環保應該是鼓勵回收及發展循環經濟,打出「Shapeabetterworld(共塑美好未來)」的口號。目前已在印尼開發100%可回收的塑膠棧板,用來取代現行的木棧板,經過3年的時間,富強鑫新南向開花結果,也將塑膠的環保概念帶向新南向國家。2017年富強鑫透過經濟部亞太產業合作平台,與泰國B.D.I集團簽署MOU,雙方攜手進行研發汽機車零組件生產系統,富強鑫承諾為B.D.I集團量身打造4.0智慧工廠,協助其成為泰國工業4.0轉型升級的重要示範點。
帶領紡織染整智慧化,臺灣紡織染整生產自動化設備龍頭廠流亞科技有限公司領先同業導入「ATeam」計畫,從盤點新設紡織染整廠所需的設備做起,再從市場需求找出臺灣設備廠中的好手、集結起來共同行銷,與在地的代理商互相支援,提升能量,創造競爭力。
在工業局推動下,紡織設備業ATeam計畫於2018年8月啟動,國內多家知名業者共組TotalSolution供應鏈,透過亞太產業合作平台協助臺商升級轉型,有效爭取國際訂單。
紡織大廠宏遠興業公司以「接近市場,快速供貨」的心法闡述短鏈革命的管理內涵,並於2016年啟動「放膽射月5+5全球布局」的策略。第一個5指的是布廠布局,後一個5則是成衣廠的布局,目前第一個5的布局已成功囊括了臺灣、上海、泰國、美國四個廠。第二個5,除了衣索比亞、海地廠,也計畫將美國廠納入,未來還會再增加2至3個國家。「不要走簡單的路,要走困難的路!」是宏遠總經理葉清來的最高指導原則。
東協人口規模6.3億,當地政府建置完善的健康保險及醫療系統,龐大商機引發重視。明基醫療延續母公司佳世達科技在資通訊產品設計與製造的雄厚基礎,積極布局醫療器材等新興領域。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升任時面臨資通訊市場飽和狀態,陳其宏帶領團隊轉型切入醫療器材市場,此一策略為佳世達立足臺灣醫療產業奠定穩健的基礎。佳世達現正積極布局印度、東南亞等亞太新興市場,醫療器材產品銷售網絡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
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促進與亞太國家產業合作,且為加速臺灣產業布局新南向國家,由經濟部指導,7日在台北舉辦的2018亞太產業鏈結成果暨《心南向 新成長-系列二:啟動鏈結新南向的創新模式》新書發表會,有近400位產官學研代表參加。
發表會由經濟部長沈榮津和全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詹正田代表致詞、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副所長張超群說明亞太產業鏈結成果與新書導讀。發表會主要聚焦「紡織」、「智慧製造」、「食品生技與醫療器材」、「電資與服務」等產業。
推動產業園區
形成群聚在地扎根
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新南向國家市場發展潛力大,但風險仍較高,臺灣以中小企業為主,推動新南向產業合作必須穩健進行,透過亞太產業合作平台,選擇印尼、印度、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等重點6國,協助找到合作夥伴,促成市場開發、技術與人才交流及更多創新合作契機,尤其在美中貿易衝突影響下,正是電子資訊業重新思考全球戰略布局的機會。經濟部也推動在新南向國家開發臺灣產業園區,邀集業者入駐,形成產業群聚、在地扎根,降低單打獨鬥的風險。
全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詹正田說,在東協各國積極發展經濟之際,臺灣企業應把握契機,與新南向國家的產業持續深化及加強技術合作,建構各個產業生態系,帶動雙方人才交流與產業創新,進而活絡與東協各國的貿易關係,達到互惠、互利、共榮的目標。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張超群表示,臺灣以出口為導向,必須在策略、品牌、產品、服務與製程技術上持續創新,尤其是在全球「新金磚」的新南向國家市場,臺商唯有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推出更有價值的產品、製造、技術及客戶服務,且行銷自有品牌,才能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成功經驗交流
分享策略拓展版圖
此次邀請8家業者分享成功經驗,包括:紡織業-宏遠興業協理曾一正分享如何用「短鏈革命」搶進東協市場;流亞科技董事長陳暐仁說明組成紡織設備業「A Team」的大戰略。
智慧製造業-富強鑫策略長陳正男分享與印度公司合資設廠進入印度市場的策略;復盛亞太區銷售總經理陳明郎說明保證客戶生產不斷氣的空壓機831服務創新方針。
醫材與食品生技產業-佳世達科技醫療事業群總經理楊宏培談明基以併購策略打造「鄭和艦隊」拓展版圖;大漢酵素協理黃煒說明如何將品牌文宣和產品訓練傳授馬來西亞經銷商。
電資與服務產業-威強電總經理江重良分析布局工業物聯網及智慧醫療事業版圖的模式;世正開發主任張凱涵說明在印度班加羅爾開發國際科技園區規畫首座臺商科技產業聚落。
心南向-臺商成功的故事
2018亞太產業鏈結成果暨《心南向 新成長-系列二:啟動鏈結新南向的創新模式》,書中收錄28家在新南向國家透過多元合作,打造關鍵產業鏈,奠定發展基礎的企業故事,提供企業思考如何布局新南向市場。
發表會由經濟部長沈榮津和全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詹正田代表致詞、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副所長張超群說明亞太產業鏈結成果與新書導讀。發表會主要聚焦「紡織」、「智慧製造」、「食品生技與醫療器材」、「電資與服務」等產業。
推動產業園區
形成群聚在地扎根
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新南向國家市場發展潛力大,但風險仍較高,臺灣以中小企業為主,推動新南向產業合作必須穩健進行,透過亞太產業合作平台,選擇印尼、印度、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等重點6國,協助找到合作夥伴,促成市場開發、技術與人才交流及更多創新合作契機,尤其在美中貿易衝突影響下,正是電子資訊業重新思考全球戰略布局的機會。經濟部也推動在新南向國家開發臺灣產業園區,邀集業者入駐,形成產業群聚、在地扎根,降低單打獨鬥的風險。
全國工業總會副理事長詹正田說,在東協各國積極發展經濟之際,臺灣企業應把握契機,與新南向國家的產業持續深化及加強技術合作,建構各個產業生態系,帶動雙方人才交流與產業創新,進而活絡與東協各國的貿易關係,達到互惠、互利、共榮的目標。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張超群表示,臺灣以出口為導向,必須在策略、品牌、產品、服務與製程技術上持續創新,尤其是在全球「新金磚」的新南向國家市場,臺商唯有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推出更有價值的產品、製造、技術及客戶服務,且行銷自有品牌,才能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成功經驗交流
分享策略拓展版圖
此次邀請8家業者分享成功經驗,包括:紡織業-宏遠興業協理曾一正分享如何用「短鏈革命」搶進東協市場;流亞科技董事長陳暐仁說明組成紡織設備業「A Team」的大戰略。
智慧製造業-富強鑫策略長陳正男分享與印度公司合資設廠進入印度市場的策略;復盛亞太區銷售總經理陳明郎說明保證客戶生產不斷氣的空壓機831服務創新方針。
醫材與食品生技產業-佳世達科技醫療事業群總經理楊宏培談明基以併購策略打造「鄭和艦隊」拓展版圖;大漢酵素協理黃煒說明如何將品牌文宣和產品訓練傳授馬來西亞經銷商。
電資與服務產業-威強電總經理江重良分析布局工業物聯網及智慧醫療事業版圖的模式;世正開發主任張凱涵說明在印度班加羅爾開發國際科技園區規畫首座臺商科技產業聚落。
心南向-臺商成功的故事
2018亞太產業鏈結成果暨《心南向 新成長-系列二:啟動鏈結新南向的創新模式》,書中收錄28家在新南向國家透過多元合作,打造關鍵產業鏈,奠定發展基礎的企業故事,提供企業思考如何布局新南向市場。
紡織產業
宏遠短鏈革命
搶進東協
「短鏈革命」的概念興起,宏遠興業副總經理高錦雀以一句話「local to local; time to market(接近市場,快速供貨)」,道破玄機。
宏遠興業施行短鏈革命20年,2016年更啟動「放膽射月5+5 全球布局」的策略,5+5策略,前一個5指的是布廠布局,後一個5指的則是成衣廠的布局。現在第一個5的布局,宏遠興業已成功囊括臺灣、上海、泰國、美國四個廠,另衣索比亞也在評估中。至於第二個5,則起步稍晚,現除了衣索比亞、海地廠外,即使將納入候選名單的美國廠也算進來,未來至少還有二至三個國家要布局。
早在10多年前宏遠就已經成功轉型到製造運動機能型布料,於2003年更成立尖端技術研究所,專注於機能性纖維、機能後加工技術,以及奈米級紡織品等核心技術研發,以達到快速上市、快速量產、快速變現、快速反應客戶需求。跟著在2007年推出「永續發展、生態創新、環保產品」等綠色目標。足見推行短鏈革命,一直跑給客戶追的宏遠,確實有一套。
宏遠興業以全球化思維做在地的綠色生產,海外六廠皆打造為綠色生態工業園,配置智慧化的軟硬體與節能減碳設備,複製臺灣生態工業園的經驗至海外廠區,創造六國的共生共榮生態系統。
流亞
推動A Team國際搶單
在工業局推動下,2018年8月啟動的紡織設備業A Team計畫,以流亞科技為中心,整合臺灣佰龍機械的織布機、東庚實業和亞磯工業的染色機、東陽精機和力根實業的定型機、興承機械的驗布機、鍵輪機械的刷毛機、大展染化集團的染料助劑等業者,成為一個Total Solution供應鏈的服務模式,來提供臺商全方位整合服務,配合新南向政策,透過「亞太產業鏈結平台」協助臺商升級轉型,有效爭取國際訂單。
流亞把泰國視為進入東協市場的第一站,再向外輻射,加速進入亞太市場進行品牌深耕。另透過「亞太產業鏈結平台」媒合,流亞科技已與泰方合作夥伴Y.R.C. Textile公司簽署MOU,串接染整產業供應鏈,將以染整技術優勢,提供智慧生產解決方案產品與服務,從單機自動化數據蒐集、雲端技術分析製造大數據到提升產能良率,預計可增加10%公司營收。
流亞也和工業局著手建構全新的前瞻計畫,目標是要將國內的紡織、染整示範廠建構起來。未來流亞將朝發展出提供後端服務及數據的新商業模式,向真正的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提供廠邁進,在產品之外,再擘劃一條大數據的新路。
智慧製造產業
富強鑫
共塑美好未來
國內第一大、全球前20大,致力於提供射出成型解決方案的富強鑫精密工業執行長王俊賢看準真正的環保應該是鼓勵回收及發展循環經濟,因此打出「Shape a better world(共塑美好未來)」的口號。
富強鑫不單只是臺灣的環保鬥士,也開始將塑膠的環保概念帶到新南向國家去,在印尼廠開發100%可回收的塑膠棧板,用來取代現行的木棧板。2017年富強鑫透過經濟部亞太產業鏈結平台,與泰國B.D.I集團簽署MOU,雙方攜手進行研發汽機車零組件生產系統,富強鑫承諾為B.D.I集團量身打造4.0智慧工廠,協助其成為泰國工業4.0轉型升級的重要示範點。
富強鑫認為印度、印尼和美國是未來射出成型機市場的重心,至於越南、泰國市場則已漸趨飽和,不過自動化商機仍高。針對智慧製造趨勢,富強鑫已開發出智慧化全電式射出成型系統,客戶可經由遠端掌握塑膠射出設備動態,也擁有維修預警功能,可降低停機損失。
富強鑫打算將印度廠發展為臺灣、寧波、東莞以外的第四個主力生產據點。王俊賢期望2020年集團營收可倍增至60億元新臺幣,2025年達到100億元新臺幣,向全球前10大射出成型機廠邁進。
復盛
831政策打開市場
復盛公司成立於1953年,是空壓機大廠,2017年,年營業額達10.28億美元。復盛亞太區銷售總經理陳明郎說,在各應用市場復盛都有對應產品,產品線齊全。而「831政策」就是「8小時內要回應客戶,一個問題的處理不超過3天,1次就能解決問題」,此舉讓復盛贏得海外客戶的心。
復盛在2000年前是臺商在哪兒,復盛就在哪兒,當時臺商往中國大陸、越南去設廠,復盛也跟著前進。2000年以後復盛考量到其他區域發展,有了明顯的轉變,不單只是臺商,更轉往當地、國際化企業開拓,像是日商、韓商及當地的越商,擴張手段也由向外設廠改成採取更積極的併購歐美同行的方式,造就目前復盛旗下包括FUSHENG、FSELLIOTT、FSCURTIS及ALMiG等四大品牌。
目前復盛在新南向國家的據點已有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和印尼,下階段銷售通路布局重點將是菲律賓、柬埔寨、緬甸,版圖將持續拓展。
在響應工業節能政策上,復盛扮產業先鋒角色開創了新的商業模式,從以往單純的買賣產品供應,升級為壓縮空氣的全方位解決方案供應者,不只專注空氣壓縮機的生產製造,更進一步結合自行開發的GoService雲端效能監控系統新技術,強化了產品的附加價值,朝全球排名第五壓縮機製造廠前進。
食品生技與醫療器材產業
明基醫療
打造鄭和超級艦隊
明基醫療器材事業的母集團佳世達科技,在延續資通訊產品設計與製造的基礎下,於2007年切入醫療領域開始醫院營運管理,2010年,布局醫療器材等新興領域,投入人才與技術自主開發醫療產品,更透過策略性併購擴大版圖,布局手術燈/床、手術房系統、超音波設備、輸液與呼吸類耗材、血液透析、口腔及聽力器材等六大領域的醫療艦隊。
2017年,陳其宏升任佳世達董事長,帶領佳世達以既有資源及基礎轉型切入醫療器材市場,成功立足臺灣醫療產業。
明基醫療器材產品銷售網絡遍布全球80多國,除了臺灣與歐美成熟市場,也積極開發中國大陸、印度及東南亞市場。其中,東協人口規模達到6.3億,加上各國政府健康保險及醫療系統的建置逐漸完善,商機龐大。
展望未來,明基醫療器材已經訂下5年內突破百億元的目標,將成為集團從IT產業轉型、拓展自有品牌的重要驅動引擎。為實現此一目標,明基醫療器材將加速國內外策略性併購,組建跨越多個國家的「鄭和超級艦隊」,乘載著六大領域產品,放眼亞太區域醫材市場的藍海。
大漢酵素
帶動大馬養生商機
大漢酵素行銷全球27國,總經理黃檉說,創立之初,著重本土經營,在臺灣推廣「亞健康」概念,也成立教育團隊推廣產品,用科學教育的方式,讓消費者知道保健食品該如何選擇、該如何吃。15年前,大漢酵素相中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從具備養生概念、經濟能力普遍較高的華人世界開始往海外擴展。
大漢酵素在東南亞市場採雙線布局,其一是透過代理商U Life Marketing,將自有品牌的產品銷往生機飲食店、藥局、中藥店,另一個模式是透過代工服務,幫客戶做OEM。大漢酵素和代理商不是只有在商言商,而是在做兩地的交流,這樣的做法最用心深耕當地市場,所以大漢酵素跟馬來西亞經銷商關係一直都很好,一有新品、雜誌、廣告,大漢酵素都會即時給,換言之,馬來西亞的行銷幾乎是跟臺灣完全同步。
儘管初期以華人為主要客源,黃檉直言,這剛好和大漢酵素原先設定的「成為華人世界的第一大品牌」的目標相符,但未來希望能深入非華人為主的穆斯林市場,讓這些優良的臺灣蔬果醱酵產品,可以被介紹到跟華人民族性差異甚大的回伊斯蘭教世界,布局印尼市場,嘉惠更多人。
電子資訊產業
威強電南向
搶攻東南亞智慧商機
工業電腦起家的威強電公司,近年來結合集團資源,將物聯網(IoT)導入機器設備,已成為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的佼佼者,其開發成果已通過英特爾(Intel)「物聯網市場就緒解決方案(IoT Market Ready Solutions, MRS)」認證,大幅縮短客戶系統導入的前置時間,協助傳統製造業者進行數位化轉型。
威強電也與醫療機構及設備商合作,開發智慧病房等系統,已獲得國內多家醫院採用,不僅有效降低醫護人員工作負荷,更大幅提升醫療服務品質。觀察到東南亞各國對智慧製造與醫療服務的龐大需求,將多項解決方案瞄準這塊藍海市場,以位居東協中心的泰國為起點,正譜寫開拓海外市場的新篇章。
在醫療邁入4.0時代之際,威強電結合AI技術,開發智慧醫療判讀系統,以輔助醫生診斷。
為深化技術創新,正準備「南向」在高雄打造軟體研發中心,做為測試場域,更將打造集團內部結合AI技術與人類智慧(human intelligence)的系統開發平台,以南臺灣做為開拓新南向市場的前進基地。未來將以泰國為起點,發揮物聯網「拉近分散的資訊,統整物與物的數位資訊」的概念,與國內及當地企業組成策略聯盟,聯手搶攻東南亞快速成長的智慧應用市場商機。
民生與服務產業
世正開發
印度打造高科技聚落
世正開發2018年7月11日在印度卡納塔克邦(Karnataka)班加羅爾(Bangalore)內舉行國際科技園區動土典禮,由東元集團會長暨臺灣印度經貿協會理事長黃茂雄等人主持,園區將針對臺灣與國際的高科技產業進行招商,對象以軟體研發、生物科技或產品以空運為主的高科技公司,希望透過上下游群聚的產業聚落,成為臺灣高科技產業(電機電子、智慧機械)生產研發聚落的專業產業園區,並將目標設定在5萬人以上的綜合開發園區,希望這個園區成為臺商在印度的第一個高科技產業聚落。
此外,世正開發早於1994年就在菲律賓開發蘇比克灣工業園區,與菲律賓合組蘇比克灣開發管理中心,共同推動蘇比克灣工業園區,規畫300公頃土地,已開發二期,廠商進駐額滿,現正洽談第三期開發案。園區主要進駐企業有緯創、東隆、東元、泰林、日立(臺灣)等,這是蘇比克灣當地投資額最大、創造最多工作機會、貢獻最多產值的工業園區。
而看重外商直接投資(FDI)越南金額歷年不斷創高,2016年東元與世正開發攜手合作,複製在臺灣南港及中國大陸青島的軟體園區開發經驗,也在越南進行開發及國際招商。
世正開發有超過20年的園區管理經驗,並將觸角延伸到全亞洲,協助臺灣企業在東南亞及南亞開疆闢土,在許多工業發展重鎮都能看到其足跡,世正開發正是協助臺商前進東南亞的先遣部隊。
宏遠短鏈革命
搶進東協
「短鏈革命」的概念興起,宏遠興業副總經理高錦雀以一句話「local to local; time to market(接近市場,快速供貨)」,道破玄機。
宏遠興業施行短鏈革命20年,2016年更啟動「放膽射月5+5 全球布局」的策略,5+5策略,前一個5指的是布廠布局,後一個5指的則是成衣廠的布局。現在第一個5的布局,宏遠興業已成功囊括臺灣、上海、泰國、美國四個廠,另衣索比亞也在評估中。至於第二個5,則起步稍晚,現除了衣索比亞、海地廠外,即使將納入候選名單的美國廠也算進來,未來至少還有二至三個國家要布局。
早在10多年前宏遠就已經成功轉型到製造運動機能型布料,於2003年更成立尖端技術研究所,專注於機能性纖維、機能後加工技術,以及奈米級紡織品等核心技術研發,以達到快速上市、快速量產、快速變現、快速反應客戶需求。跟著在2007年推出「永續發展、生態創新、環保產品」等綠色目標。足見推行短鏈革命,一直跑給客戶追的宏遠,確實有一套。
宏遠興業以全球化思維做在地的綠色生產,海外六廠皆打造為綠色生態工業園,配置智慧化的軟硬體與節能減碳設備,複製臺灣生態工業園的經驗至海外廠區,創造六國的共生共榮生態系統。
流亞
推動A Team國際搶單
在工業局推動下,2018年8月啟動的紡織設備業A Team計畫,以流亞科技為中心,整合臺灣佰龍機械的織布機、東庚實業和亞磯工業的染色機、東陽精機和力根實業的定型機、興承機械的驗布機、鍵輪機械的刷毛機、大展染化集團的染料助劑等業者,成為一個Total Solution供應鏈的服務模式,來提供臺商全方位整合服務,配合新南向政策,透過「亞太產業鏈結平台」協助臺商升級轉型,有效爭取國際訂單。
流亞把泰國視為進入東協市場的第一站,再向外輻射,加速進入亞太市場進行品牌深耕。另透過「亞太產業鏈結平台」媒合,流亞科技已與泰方合作夥伴Y.R.C. Textile公司簽署MOU,串接染整產業供應鏈,將以染整技術優勢,提供智慧生產解決方案產品與服務,從單機自動化數據蒐集、雲端技術分析製造大數據到提升產能良率,預計可增加10%公司營收。
流亞也和工業局著手建構全新的前瞻計畫,目標是要將國內的紡織、染整示範廠建構起來。未來流亞將朝發展出提供後端服務及數據的新商業模式,向真正的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提供廠邁進,在產品之外,再擘劃一條大數據的新路。
智慧製造產業
富強鑫
共塑美好未來
國內第一大、全球前20大,致力於提供射出成型解決方案的富強鑫精密工業執行長王俊賢看準真正的環保應該是鼓勵回收及發展循環經濟,因此打出「Shape a better world(共塑美好未來)」的口號。
富強鑫不單只是臺灣的環保鬥士,也開始將塑膠的環保概念帶到新南向國家去,在印尼廠開發100%可回收的塑膠棧板,用來取代現行的木棧板。2017年富強鑫透過經濟部亞太產業鏈結平台,與泰國B.D.I集團簽署MOU,雙方攜手進行研發汽機車零組件生產系統,富強鑫承諾為B.D.I集團量身打造4.0智慧工廠,協助其成為泰國工業4.0轉型升級的重要示範點。
富強鑫認為印度、印尼和美國是未來射出成型機市場的重心,至於越南、泰國市場則已漸趨飽和,不過自動化商機仍高。針對智慧製造趨勢,富強鑫已開發出智慧化全電式射出成型系統,客戶可經由遠端掌握塑膠射出設備動態,也擁有維修預警功能,可降低停機損失。
富強鑫打算將印度廠發展為臺灣、寧波、東莞以外的第四個主力生產據點。王俊賢期望2020年集團營收可倍增至60億元新臺幣,2025年達到100億元新臺幣,向全球前10大射出成型機廠邁進。
復盛
831政策打開市場
復盛公司成立於1953年,是空壓機大廠,2017年,年營業額達10.28億美元。復盛亞太區銷售總經理陳明郎說,在各應用市場復盛都有對應產品,產品線齊全。而「831政策」就是「8小時內要回應客戶,一個問題的處理不超過3天,1次就能解決問題」,此舉讓復盛贏得海外客戶的心。
復盛在2000年前是臺商在哪兒,復盛就在哪兒,當時臺商往中國大陸、越南去設廠,復盛也跟著前進。2000年以後復盛考量到其他區域發展,有了明顯的轉變,不單只是臺商,更轉往當地、國際化企業開拓,像是日商、韓商及當地的越商,擴張手段也由向外設廠改成採取更積極的併購歐美同行的方式,造就目前復盛旗下包括FUSHENG、FSELLIOTT、FSCURTIS及ALMiG等四大品牌。
目前復盛在新南向國家的據點已有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和印尼,下階段銷售通路布局重點將是菲律賓、柬埔寨、緬甸,版圖將持續拓展。
在響應工業節能政策上,復盛扮產業先鋒角色開創了新的商業模式,從以往單純的買賣產品供應,升級為壓縮空氣的全方位解決方案供應者,不只專注空氣壓縮機的生產製造,更進一步結合自行開發的GoService雲端效能監控系統新技術,強化了產品的附加價值,朝全球排名第五壓縮機製造廠前進。
食品生技與醫療器材產業
明基醫療
打造鄭和超級艦隊
明基醫療器材事業的母集團佳世達科技,在延續資通訊產品設計與製造的基礎下,於2007年切入醫療領域開始醫院營運管理,2010年,布局醫療器材等新興領域,投入人才與技術自主開發醫療產品,更透過策略性併購擴大版圖,布局手術燈/床、手術房系統、超音波設備、輸液與呼吸類耗材、血液透析、口腔及聽力器材等六大領域的醫療艦隊。
2017年,陳其宏升任佳世達董事長,帶領佳世達以既有資源及基礎轉型切入醫療器材市場,成功立足臺灣醫療產業。
明基醫療器材產品銷售網絡遍布全球80多國,除了臺灣與歐美成熟市場,也積極開發中國大陸、印度及東南亞市場。其中,東協人口規模達到6.3億,加上各國政府健康保險及醫療系統的建置逐漸完善,商機龐大。
展望未來,明基醫療器材已經訂下5年內突破百億元的目標,將成為集團從IT產業轉型、拓展自有品牌的重要驅動引擎。為實現此一目標,明基醫療器材將加速國內外策略性併購,組建跨越多個國家的「鄭和超級艦隊」,乘載著六大領域產品,放眼亞太區域醫材市場的藍海。
大漢酵素
帶動大馬養生商機
大漢酵素行銷全球27國,總經理黃檉說,創立之初,著重本土經營,在臺灣推廣「亞健康」概念,也成立教育團隊推廣產品,用科學教育的方式,讓消費者知道保健食品該如何選擇、該如何吃。15年前,大漢酵素相中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從具備養生概念、經濟能力普遍較高的華人世界開始往海外擴展。
大漢酵素在東南亞市場採雙線布局,其一是透過代理商U Life Marketing,將自有品牌的產品銷往生機飲食店、藥局、中藥店,另一個模式是透過代工服務,幫客戶做OEM。大漢酵素和代理商不是只有在商言商,而是在做兩地的交流,這樣的做法最用心深耕當地市場,所以大漢酵素跟馬來西亞經銷商關係一直都很好,一有新品、雜誌、廣告,大漢酵素都會即時給,換言之,馬來西亞的行銷幾乎是跟臺灣完全同步。
儘管初期以華人為主要客源,黃檉直言,這剛好和大漢酵素原先設定的「成為華人世界的第一大品牌」的目標相符,但未來希望能深入非華人為主的穆斯林市場,讓這些優良的臺灣蔬果醱酵產品,可以被介紹到跟華人民族性差異甚大的回伊斯蘭教世界,布局印尼市場,嘉惠更多人。
電子資訊產業
威強電南向
搶攻東南亞智慧商機
工業電腦起家的威強電公司,近年來結合集團資源,將物聯網(IoT)導入機器設備,已成為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的佼佼者,其開發成果已通過英特爾(Intel)「物聯網市場就緒解決方案(IoT Market Ready Solutions, MRS)」認證,大幅縮短客戶系統導入的前置時間,協助傳統製造業者進行數位化轉型。
威強電也與醫療機構及設備商合作,開發智慧病房等系統,已獲得國內多家醫院採用,不僅有效降低醫護人員工作負荷,更大幅提升醫療服務品質。觀察到東南亞各國對智慧製造與醫療服務的龐大需求,將多項解決方案瞄準這塊藍海市場,以位居東協中心的泰國為起點,正譜寫開拓海外市場的新篇章。
在醫療邁入4.0時代之際,威強電結合AI技術,開發智慧醫療判讀系統,以輔助醫生診斷。
為深化技術創新,正準備「南向」在高雄打造軟體研發中心,做為測試場域,更將打造集團內部結合AI技術與人類智慧(human intelligence)的系統開發平台,以南臺灣做為開拓新南向市場的前進基地。未來將以泰國為起點,發揮物聯網「拉近分散的資訊,統整物與物的數位資訊」的概念,與國內及當地企業組成策略聯盟,聯手搶攻東南亞快速成長的智慧應用市場商機。
民生與服務產業
世正開發
印度打造高科技聚落
世正開發2018年7月11日在印度卡納塔克邦(Karnataka)班加羅爾(Bangalore)內舉行國際科技園區動土典禮,由東元集團會長暨臺灣印度經貿協會理事長黃茂雄等人主持,園區將針對臺灣與國際的高科技產業進行招商,對象以軟體研發、生物科技或產品以空運為主的高科技公司,希望透過上下游群聚的產業聚落,成為臺灣高科技產業(電機電子、智慧機械)生產研發聚落的專業產業園區,並將目標設定在5萬人以上的綜合開發園區,希望這個園區成為臺商在印度的第一個高科技產業聚落。
此外,世正開發早於1994年就在菲律賓開發蘇比克灣工業園區,與菲律賓合組蘇比克灣開發管理中心,共同推動蘇比克灣工業園區,規畫300公頃土地,已開發二期,廠商進駐額滿,現正洽談第三期開發案。園區主要進駐企業有緯創、東隆、東元、泰林、日立(臺灣)等,這是蘇比克灣當地投資額最大、創造最多工作機會、貢獻最多產值的工業園區。
而看重外商直接投資(FDI)越南金額歷年不斷創高,2016年東元與世正開發攜手合作,複製在臺灣南港及中國大陸青島的軟體園區開發經驗,也在越南進行開發及國際招商。
世正開發有超過20年的園區管理經驗,並將觸角延伸到全亞洲,協助臺灣企業在東南亞及南亞開疆闢土,在許多工業發展重鎮都能看到其足跡,世正開發正是協助臺商前進東南亞的先遣部隊。
印度成新南向的新亮點,不只國營事業中油動作大,民間產業熱烈動起來!據悉,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所屬的世正開發公司積極和印度洽商,在印度南部班加羅爾(banglore)科技城開發工業區,佔地數十公頃,攜手電電公會旗下電子產業,並向印度電子業招手進駐,為產業前往印度造鎮的雛型。
據知情官員表示,目前手機製造代工業者均已利轉往印度發展,包括代工廠及零組件廠,緯創已將印度作為最重要手機代工製造基地之一。除緯創外,高層透露,東元集團旗下世正開發也已積極在印度北中南部尋找土地開發工業區,最成熟在印度南部科技城。
據了解,世正開發公司確定前往印度南部全國第三大城市班加羅爾(banglore)科技城開發工業區,這項投資案進行多時,已到成熟階段確定開發,佔地數十至上百公頃,投資金額至少20億元。
目前世正總經理游文杰人正在印度洽談開發細節中,不久可望對外宣布。
據側面了解,世正開發公司在海外已選定菲律賓蘇比克灣、越南美孚工業區、印度班加羅爾工業區等三地開發,官員說,蘇比克灣第二期廠商已進駐滿了,現正洽談第三期開發案。
而黃茂雄曾任台印經貿協會理事長,工商協進會理事長,產業人脈雄厚,將偕同電電公會電子產業前往。
官員說,手機代工業及零組件產業等供應鏈,未來可望在世正開發工業區形成群聚效應,加上班加羅爾(banglore)是印度最重要的科技城,世正擬向印度當地電子產業招商,緯創等不少台商也落腳該城市。
根據行政院經貿辦公室統計,台商對印度直接投資累計金額為1億7,882萬美元,居外人投資第40位,占印度FDI比重0.05%。
經濟部投審會2017年統計資料顯示,我企業對印度投資累計為3億2,638萬美元,共63件投資案。
據指出,為推動新南向,政府開啟與重點目標國洽簽新的投保協定,除菲律賓已洽簽外,洽談次數最多最頻繁就是印度和越南,這二國很可能成為我新南向洽簽投保協議下一個目標國。
據知情官員表示,目前手機製造代工業者均已利轉往印度發展,包括代工廠及零組件廠,緯創已將印度作為最重要手機代工製造基地之一。除緯創外,高層透露,東元集團旗下世正開發也已積極在印度北中南部尋找土地開發工業區,最成熟在印度南部科技城。
據了解,世正開發公司確定前往印度南部全國第三大城市班加羅爾(banglore)科技城開發工業區,這項投資案進行多時,已到成熟階段確定開發,佔地數十至上百公頃,投資金額至少20億元。
目前世正總經理游文杰人正在印度洽談開發細節中,不久可望對外宣布。
據側面了解,世正開發公司在海外已選定菲律賓蘇比克灣、越南美孚工業區、印度班加羅爾工業區等三地開發,官員說,蘇比克灣第二期廠商已進駐滿了,現正洽談第三期開發案。
而黃茂雄曾任台印經貿協會理事長,工商協進會理事長,產業人脈雄厚,將偕同電電公會電子產業前往。
官員說,手機代工業及零組件產業等供應鏈,未來可望在世正開發工業區形成群聚效應,加上班加羅爾(banglore)是印度最重要的科技城,世正擬向印度當地電子產業招商,緯創等不少台商也落腳該城市。
根據行政院經貿辦公室統計,台商對印度直接投資累計金額為1億7,882萬美元,居外人投資第40位,占印度FDI比重0.05%。
經濟部投審會2017年統計資料顯示,我企業對印度投資累計為3億2,638萬美元,共63件投資案。
據指出,為推動新南向,政府開啟與重點目標國洽簽新的投保協定,除菲律賓已洽簽外,洽談次數最多最頻繁就是印度和越南,這二國很可能成為我新南向洽簽投保協議下一個目標國。
政府推動雲端運算產業,預計2015年產值倍增至4,500億元之際,東元、遠雄及大陸世茂三大集團攜手打造國內首座雲端智能展示館昨日啟用,東元集團旗下東訊智能居家系統、捷正物業的服務平台首度進軍大陸市場,東元則擬搭東訊便車,將智能空調賣到對岸。
大陸世茂集團主席許榮茂數度在兩岸三地奔走,以香港世茂集團名義與新鴻基、恆基兆業、東元集團及遠雄企業團,去年3月合資人民幣44.72億元成立海峽建設,並在大陸南京河西標得一塊土地打造「海峽城」。
東元、遠雄及世茂三集團首度在台灣的南港軟體園區打造國內首座世界雲谷─雲端智能展示館,昨日正式啟用,不單展出涵蓋中華電信、華為科技、中國航天科技及東訊等兩岸企業,在雲辦公與雲生活兩大系統的成果,負責提供物業服務平台的捷正物業也與海峽建設簽合作協議,將這套雲安房、雲管理及雲樂活的軟體複製在南京海峽城。
昨日典禮特別邀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及工業局長沈榮津見證。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表示,東元旗下東元電機、東訊、捷正及世正開發等公司,都投入雲端發展,全力以赴,接下來,打算在南港軟體園區建置雲端計算中心。
東元集團董事長劉兆凱指出,東訊開發利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家中的監控、空調、燈光調整、窗簾、電視開關作連結的居家管理系統(e-home),目前除遠雄建設及中華電信採用外,海峽建設董事長許榮茂同業南京海峽科技園及福建平潭兩建案,前者分3期採購25 ,000套,後者有2,110套,目前出貨數百套。連美國AT & T主管本週一也來台參觀,也很感興趣。
大陸世茂集團主席許榮茂數度在兩岸三地奔走,以香港世茂集團名義與新鴻基、恆基兆業、東元集團及遠雄企業團,去年3月合資人民幣44.72億元成立海峽建設,並在大陸南京河西標得一塊土地打造「海峽城」。
東元、遠雄及世茂三集團首度在台灣的南港軟體園區打造國內首座世界雲谷─雲端智能展示館,昨日正式啟用,不單展出涵蓋中華電信、華為科技、中國航天科技及東訊等兩岸企業,在雲辦公與雲生活兩大系統的成果,負責提供物業服務平台的捷正物業也與海峽建設簽合作協議,將這套雲安房、雲管理及雲樂活的軟體複製在南京海峽城。
昨日典禮特別邀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及工業局長沈榮津見證。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表示,東元旗下東元電機、東訊、捷正及世正開發等公司,都投入雲端發展,全力以赴,接下來,打算在南港軟體園區建置雲端計算中心。
東元集團董事長劉兆凱指出,東訊開發利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家中的監控、空調、燈光調整、窗簾、電視開關作連結的居家管理系統(e-home),目前除遠雄建設及中華電信採用外,海峽建設董事長許榮茂同業南京海峽科技園及福建平潭兩建案,前者分3期採購25 ,000套,後者有2,110套,目前出貨數百套。連美國AT & T主管本週一也來台參觀,也很感興趣。
世正開發公司總經理黃台陽與國立交通大學前副校長蔡文祥教授,於
昨(七)日假南港軟體園區A樓二樓會議室,舉行雙方「合作協議書
」之簽署儀式,現場並同時舉辦「電腦視覺監控產學研聯盟」技術研
討暨技轉說明會,並廣邀產學業者共襄盛舉。
昨(七)日假南港軟體園區A樓二樓會議室,舉行雙方「合作協議書
」之簽署儀式,現場並同時舉辦「電腦視覺監控產學研聯盟」技術研
討暨技轉說明會,並廣邀產學業者共襄盛舉。
鉅亨網採訪中心/台北.5月13日 05/13 10:33
世正開發(251440)4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4月營收 1-4月營收
本年度 0 0
去年同期 0 0
增減金額 0 0
增減(%) 999,999.99 999,999.99
世正開發(251440)4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4月營收 1-4月營收
本年度 0 0
去年同期 0 0
增減金額 0 0
增減(%) 999,999.99 999,999.99
繼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後,包括高雄市、台中市、基
隆市及桃園縣政府均有意開發軟體及生物科技園區,改
善地區經濟競爭力,而受經濟部委託開發南港軟體園區
的世正開發,目前正積極爭取投資機會。
目前台灣地區除了南港軟體園區外,高雄經貿園區
中也規劃成立軟體園區,台中地區也有意將知識經濟帶
入該區,吸引高科技人才及發展地方經濟。
而基隆市政府目前則規劃將貨櫃場改變使用目的,
朝非污染性的產業發展,初期規劃屬意軟體及生物科技
領域,可能將貨櫃場遷移到外木山地區。
此外,桃園縣既有的矽谷計畫也是重新改造地區環
境,朝「生產、生活、生態」改進,希望引進歐美工作
條件。
世正開發總經理王明德表示,上述四個縣市官員都
曾經到南港軟體園區參觀,世正也有意介入主導上述地
區開發案。
世正副總經理方殷表示,該公司目前開發南港軟體
工業園區第一期銷售金額約達新台幣 128億元,第二期
初估為 150億元,未來世正仍將以土地開發為主要業務
。
隆市及桃園縣政府均有意開發軟體及生物科技園區,改
善地區經濟競爭力,而受經濟部委託開發南港軟體園區
的世正開發,目前正積極爭取投資機會。
目前台灣地區除了南港軟體園區外,高雄經貿園區
中也規劃成立軟體園區,台中地區也有意將知識經濟帶
入該區,吸引高科技人才及發展地方經濟。
而基隆市政府目前則規劃將貨櫃場改變使用目的,
朝非污染性的產業發展,初期規劃屬意軟體及生物科技
領域,可能將貨櫃場遷移到外木山地區。
此外,桃園縣既有的矽谷計畫也是重新改造地區環
境,朝「生產、生活、生態」改進,希望引進歐美工作
條件。
世正開發總經理王明德表示,上述四個縣市官員都
曾經到南港軟體園區參觀,世正也有意介入主導上述地
區開發案。
世正副總經理方殷表示,該公司目前開發南港軟體
工業園區第一期銷售金額約達新台幣 128億元,第二期
初估為 150億元,未來世正仍將以土地開發為主要業務
。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