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天電視(未)公司新聞
【中天電視新聞報導】 最近,台灣的有線電視市場掀起了一陣風波。由於迪士尼頻道的替補,市場上兩大領頭羊——蔡明忠和他的凱擘,以及練台生領導的北都、全國等新興系統台,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搶奪戰。這場戰爭的關鍵在於11個頻道的異動,這將直接影響每年超過7億元的頻道版權費,並引發熱門頻位卡位戰。 無論如何,業界普遍認為,2024年的有線電視收視費不會降低。為了確保這一點,一年一度的有線電視費率審查會議將於年底前舉行,各縣市政府將決定2024年的收視費標準。其中,NCC要求所有迪士尼空缺的五個基本頻道,必須達到質與量的標準,同時考慮收視費是否會調降。 從2017年的527萬戶高峰下滑至今年第二季的459萬戶,有線電視用戶數減少了68萬,營收和廣告收入也大幅下滑。如果收視費再降低,對有線電視系統台和頻道商的經營將是更大的考驗。因此,這次替補迪士尼頻道的爭奪戰,雖然硝煙四起,但大家都達成了一個共識:不能讓2024年的收視費再降。 目前,全台有線電視收視費每月在480元至580元之間,頻道授權權約佔240元。有線電視系統台如中嘉、凱擘、台灣寬頻等,每年約付出86億元的授權金。此外,NCC開放有線電視跨區經營後,練台生支持的北都、全國等新進業者在北部祭出超低價格,與凱擘用戶展開激烈競爭。雙方在頻道代理和版權費上發生爭議,導致近百億元的版權費互欠。幸好,在戴永輝的調停下,雙方達成了和解。
一年一度的有線電視費率審查會議即將登場,各縣市政府將在年底 之前決定2024年各系統台的有線電視收視費標準,其中八個縣市委託 NCC代審,由於NCC要求所有迪士尼空缺出來的五個基本頻道,必須符 合質與量「相當」或「更好」的標準,同時連動收視費是否會被調降 。
有線電視用戶數從2017年高峰527萬戶,截至今年第二季下滑至45 9萬,跌破460萬,整整流失了68萬用戶,近年有線電視業者營收、頻 道商廣告收入都大幅下滑,若收視費再被調降,有線電視系統台及頻 道商經營將更加嚴峻,因此,這次替補迪士尼頻道的爭奪戰彌漫著濃 濃煙硝味,但仍唯一有的共識是,不能讓2024年的收視費再降。
全台有線電視收視費每月480元至580元不等,頻道授權權約占240 元,由有線電視系統台(中嘉、凱擘、台灣寬頻等)支付全球、佳訊 、大享、永鑫、東昱等頻道代理商授權費,再由代理商與頻道業(如 TVBS、八大電視、中天電視)協商授權費比例,合計國內有線電視系 統台業者一年約計付出86億元授權金。
NCC開放有線電視跨區經營後,練台生支持的北都、全國等新進業 者在北部祭超低價格、強挖富邦蔡家旗下凱擘用戶,雙方又在頻道代 理、頻道版權費爆爭議,新進系統台業者以用戶數認定有爭議為由不 付版權費,蔡明忠旗下凱擘、台灣大寬頻隨即以策略性不支付頻道版 權費、旗下頻道代理商也不收取各大MSO頻道版權費,引爆國內系統 商與頻道商互欠版權費規模近百億元,雙方瑜亮情節一直至去年,在 已取得TBC最大股權的大豐電大股東戴永輝出面扮和事佬下大和解。
中天電視再掀波瀾!華視新聞資訊台52頻道獲NCC批准上架
【台北報導】NCC(國家通信傳播委員會)在31日的委員會議中,決議通過中嘉旗下系統台及聯維、寶福、南國3家獨立系統商,共計15家系統業者申請華視新聞資訊台遞補上架52頻道案。這是去年底中天電視台52頻道被迫撤照後,首次有系統台申請遞補52頻道,影響收視戶約124.5萬。
然而,這次華視新聞資訊台申請案最終得以通過,是因為NCC以行政指導方式要求華視更改營運計畫書,並落實承諾。這一決定在過去並無先例,加上華視財務狀況嚴重虧損,營運排名居無線電視台之末,而營運計畫書尚未變更核准通過即允許華視上架,讓外界質疑NCC「護駕」華視。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表示,以後頻道上下架若有利害關係人到會陳述,並表達更多承諾而更改營運計畫書,NCC將以行政指導要求更改營運計畫。華視案確實開了第一例,但以後所有案例將一體適用,不會差別待遇。
對於外界質疑華視的人力、財力及製播新聞及節目能力,翁柏宗回應,華視現有約160位員工,承諾第一年新增197位,三年內擴增至400位,並承諾三~四年後達到當年度轉虧為盈。
NCC表示,華視上架52台一案,將在華視收到NCC許可函後,中嘉等系統台以跑馬燈方式公告五天,即正式上架至中嘉等15個系統台。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北都及台固等系統台申請上架台視至52台尚未審查,台視31日發表聲明,呼籲NCC在一致性、公平性的原則下,儘速秉公處理台視新聞台移頻52頻道申請案。台視質疑NCC對於華視和台視的申請案處理有差別待遇。
但是該案最後是由NCC以行政指導方式要求華視新聞資訊台更改營運計畫書、落實承諾方式通過,這在過去並無先例,加上華視財務嚴重虧損、營運居幾家無線電視台之末,而營運計畫書尚未變更核准通過即允許華視上架亦前所未見,外界質疑NCC「護駕」。
針對外界質疑華視是「先上架、再變更營運計畫即可」,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表示,以後頻道上下架若有利害關係人到會(NCC)陳述,並表達更多承諾而更改營運計畫書,NCC將以行政指導要求更改營運計畫,而華視案確實開了第一例,但以後所有案例將一體適用,不會差別待遇。
至於各界質疑華視人力、財力及製播新聞及節目能力部份,翁柏宗回應,華視現有約160位員工,承諾第一年新增197位,三年內擴增至400位,另外,亦承諾三∼四年後達到當年度轉虧為盈。
NCC表示,華視上架52台一案,將在華視收到NCC許可函後,中嘉等系統台以跑馬燈方式公告五天,即正式上架至中嘉等15個系統台。
由於北都及台固等系統台申請上架台視至52台尚未審查,台視31日發表聲明,呼籲NCC在一致性、公平性的原則下,儘速秉公處理台視新聞台移頻52頻道申請案,台視表示,中嘉2月8日申請華視新聞資訊台上架52頻道,NCC於31日通過申請案,反觀北都、全國等9家有線電視系統於2月22日起申請將台視新聞台移頻至52台,迄今已近一個半月,地方政府意見也均回覆NCC,卻仍未見台視新聞台移頻申請案排入委員會進行審核。此外,台固系統亦於3月19日向NCC提出申請,迄今也已近兩週,質疑NCC差別待遇。
中天電視,這個台灣媒體界的知名名字,近期來成了熱門話題。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最新決定,中天新聞的執照將在12月11日午夜到期,從12日零時起將暫停播出。這一決定影響了無數觀眾的生活,也讓媒體界掀起了一陣波瀾。NCC發言人翁柏宗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次變更頻道的申請已經有22家系統業者提出,包括中嘉網路、台灣寬頻通訊等,他們計畫將52頻位變更為其他頻道,以滿足觀眾的需求。 翁柏宗強調,NCC不會強迫業者播出華視,但申請變更頻道的計畫必須符合促進產業競爭和內容多元化的標準。他還透露,為了避免用戶抗議,NCC會找來其他頻道進行「補數」,例如NHK、民視台灣台、台視資訊台等,確保用戶能夠繼續享受多元的內容。 不過,這次變更並非全然無波瀾。中天電視為了與NCC的決定抗爭,已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出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但遭到駁回。目前,中天電視已經提出抗告,最高行政法院將在今天進行裁判,這將是中天電視最後的機會。 在這段期間,全台64家系統經營者已經送件申請營運計畫變更作業。NCC宣布的空頻42家業者在獲得許可後,將從12日起可以暫時跳頻。這22家提出變更計畫的系統台,包括中嘉網路旗下12家變更為寰宇新聞台,台灣寬頻通訊與大豐有線變更為CNN國際新聞,南部的世新和國聲變更為英文播出的France24。這些變更將為觀眾帶來更多元化的選擇。
NCC發言人翁柏宗表示,依法若中天新聞執照在11日午夜到期,12日零時起不得播出,目前已有中嘉網路等22家系統業者提出將52頻位變更播出其他頻道,已開始按程序審理變更計畫。他說,不會強迫業者一定要播出華視,但業者申請變更頻道要符合促進產業競爭、內容多元化等標準,最後裁量權還是在NCC。
由於系統業者不管是停播或是換新頻道,為避免在用戶付費時抗議每月可以看的基本頻道組合少一個,還是會找其他頻道進來「補數」,例如新增NHK、民視台灣台與第一台、台視資訊台與新聞台等。
翁柏宗說,NCC不會強迫業者一定要播出華視,但他也坦言,業者申請變更頻道要符合促進產業競爭、內容多元化等標準,最後裁量權還是在NCC。據了解,NCC雖然呼籲「給公廣集團一個機會」,但系統台都沒把華視資訊台列入替補考慮。
中天電視針對與NCC間的關係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但遭裁定駁回、不成立,中天電視已經提出抗告,最高行政法院決定今天進行裁判。換言之,最後機會要看最高行政法院的裁判結果。
NCC表示,因應中天新聞無法再播出,全台64家系統經營者已送件申請營運計畫變更作業。宣布空頻的42家業者在獲得許可後, 12日起可以暫時跳頻。而提出變更計畫的有22家系統台,包括中嘉網路旗下12家變更為寰宇新聞台,台灣寬頻通訊與大豐有線變更為CNN國際新聞、南部的世新和國聲變更為英文播出的France24。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日作出重要判決,駁回了中天電視台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所提出的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事件之聲請。這個判決意味著,即使中天電視馬上提出抗告,由於12月11日中天新聞台的執照即將到期,新聞台可能無法等到翻盤的結果。從12月12日起,若各系統台未及時變更其他新聞台,將會出現空頻情況。NCC表示將尊重法院的判決,並呼籲地方政府在這段時間內對系統台的收視費用給予體諒。中天電視則表示將立即提出抗告。 法院駁回聲請的四大理由包括:首先,中天電視未能提供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其在未來的行政訴訟中勝訴的機率高;其次,NCC駁回換照的行政處分並未對中天新聞台造成重大損害或急迫危險;第三,從利益衡量原則來看,此案件並無必要進行定暫時狀態假處分;最後,中天新聞台要求NCC不得同意系統台變更52頻道播出其他頻道,這屬於私法範圍,非法院可干預。 業界人士分析,即使中天電視立刻上訴,由於時間緣故,11日前可能無法得到明確結果。若執照在11日後失效,假處分要保護的權利也將消失,因此中天電視可能只能啟動行政救濟程序,並開始打訴願官司。 此外,中天電視還提出了兩項聲請,除了要求假處分和繼續播出外,還要求NCC不得同意其他系統台申請變更52頻道播出的業者。但北高行認為,行政訴訟處理的是公法範圍,而頻道排頻屬於私法行為,法院無法介入。 這起事件讓人關注到媒體自由與政府監管之間的微妙平衡,也讓業界對於媒體運營的未來走向感到關切。
NCC表示,尊重北高行的判決結果,並且希望在這段可能空頻的期間,地方政府可以體諒,不要扣系統台收視費用;中天電視則表示將馬上提出抗告。
不過,業界人士指出,中天電視即使馬上上訴,但是11日前恐怕無法有明確結果,過了11日後執照失效,假處分要保護的權利也消失了,中天電視應該只有啟動行政救濟程序、開始打訴願官司。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出四大理由駁回聲請,首先,雖然中天表示NCC做成行政處分過程中有程序瑕疵、法律適用問題,要繼續提出行政訴訟,但中天本身卻沒有提出足夠證據,證明自己將來打官司勝訴機率高。其次,NCC駁回換照的行政處分,並未對中天新聞台造成重大損害或急迫危險;第三,依利益衡量原則,此案件尚無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之必要;最後,中天新聞聲請,要求NCC不得同意系統台變更52頻道播出其他頻道,屬於私法範圍,非法院可干預。
法界人士解讀北高行的判決結果,認為中天電視除了沒有提出足夠的說明外,中天電視應該早已理解執照到期未必會續照,不是現在才面對突然的急迫危險;另外,中天集團還有其他頻道,可安排相關人力。
此外,中天電視提出兩項聲請,除了希望假處分、繼續播出外,還聲請NCC不得同意其他系統台申請變更52頻道播出的業者,北高行認為,行政訴訟處理的是公法的範圍但頻道排頻是私法行為,無法介入。
中天電視52台頻道換照未過,市場上各路豪強紛紛湧現,競爭激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日表示,將待系統業者頻道變更申請全部到位後,再一併進行審理。這意味著,若在12日前無法決定補位頻道,將可能採取跳頻方式進行技術調整。NCC強調,協商需要時間,若來不及可能會先「空頻」,但由於數位化後,業者可以「跳頻」,從51台跳到53台,不會出現黑畫面。 根據NCC資料,目前已有29家系統業者提出頻道變更申請,包括中嘉申請以寰宇新聞台取代、大豐申請CNN進駐,還有北都、全國數位申請頻道下架。NCC將待大型系統業者及獨立系統商全部送案後,再進行整體考量。 至於華視與公視,市場傳出雙方正在討論上架規劃,但價格上「毫無共識」,尚未談出結果。華視將在10日舉行董事會,據悉,華視態度積極,曾想「比照寰宇新聞台的條件」,但由於價格差距太大,雙方無交集。 由於NCC已決議中天新聞台不予換照,中天新聞台的執照將在12月11日到期,因此52台的後續情況引發關注。NCC表示,對於中天提出的假處分,目前仍在司法調查過程中,將靜候裁定。全台64家系統業者中,目前已送件的有29家。
中天新聞台換照未過,爭取52台的頻道業者陸續浮出檯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2)日表示,要待系統業者頻道變更申請全到齊後再一併審理,換言之,如果12日之前沒有決定補位頻道,不排除請業者在系統上用跳頻方式進行技術調整。
NCC說,協商需時間,若來不及可能會先「空頻」,但有線電視數位化後,業者可「跳頻」,從51台跳到53台,不會有黑畫面出現。
NCC表示,目前共有29家系統業者已提出頻道變更申請,包括中嘉申請以寰宇新聞台取代、大豐申請CNN進駐,也有北都、全國數位申請頻道下架,將待大型系統業者及獨立系統商都送進來後進行整體考量。
依NCC定調,「要等每一家都送案後再一併審理」,換言之,補位頻道趕不上12月12日的機率相當大,屆時恐怕全國電視機的52台,都將跳頻處理。
另外,1日才舉行記者會宣布前進52台的公廣集團,昨天市場也傳出,華視與公視找中嘉網路旗下代理商全球科技討論上架規劃,但雙方在價格上「毫無共識」,並未談出結果。
華視將在10日舉行董事會,據了解,華視態度積極,曾打算「比照寰宇新聞台的條件」,但價格差距太大,雙方無交集。
NCC昨天舉行例行記者會,由於NCC已決議中天新聞台不予換照,隨中天新聞台執照將在12月11日到期,中天也提出假處分,52台後續受到關注。NCC表示,有關中天提出的假處分,目前還在司法調查過程中,會靜候裁定。全台的64家系統業者,目前已經有29家送件。
【中天電視新聞】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近日對中天新聞台不予換照,這一決定讓52台的頻道空出,引發了多家頻道業者爭相搶占。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廣集團昨(1)日高調表態,他們將「前進52台,當仁不讓」。這個決定背後,是公視與華視的強強聯手,他們將資源互補,力圖提供更多優質節目,並希望公廣提出的條件能夠讓系統業者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投資的機會。 公廣集團在記者會上詳細解釋了他們的計劃。公視代理總經理徐秋華和華視總經理莊豐嘉一同出席,展現了他們的合作意願。徐秋華透露,公視早已與華視展開專案會議,他們希望與華視攜手,讓公視的優質內容有更廣泛的觸及率。 回顧過去,2016年公視曾經考慮經營新聞頻道,但由於缺乏固定預算以及進入新聞頻道區塊的條件,這個計劃最終被擱置。如今,有了進入新聞頻道區塊的機會,公視自然不願錯過。而與華視的合作,將使內容得到互補,加上華視新聞資訊台可以進行商業廣告,這將解決政府編列預算的問題。 徐秋華強調,讓公廣新聞進入新聞頻道區塊,對於社會大眾、公視和華視都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公視的內容將能夠進入新聞區塊,讓更多人看到,同時也能夠讓公共資源得到更妥善的運用。無論能否成功進入52台,公視都已經開始與華視進行合作,展開新的篇章。
公廣集團昨天舉行記者會說明爭取進入52台,公視代理總經理徐秋華及華視總經理莊豐嘉出席。
徐秋華表示,公視已與華視展開專案會議,希望與華視合作,讓公視優質內容有更大觸及率。2016年公視曾評估是否經營新聞頻道,但考量要有固定預算,以及必須進入新聞頻道區塊,因欠缺條件而擱置。現在有機會進入新聞頻道區塊,公視也希望爭取;預算則因與華視合作,內容可互補,加上華視新聞資訊台可以有商業廣告,能解決政府編列預算挹注問題。
徐秋華說,讓公廣新聞進入新聞頻道區塊,對社會大眾及公視、華視是雙贏,公視的內容能進到新聞區塊讓更多人看到,可讓公共資源更妥善運用。但不管能否進入52台,近期已展開與華視合作。
目前爭取的業者包括寰宇新聞台、台視、三立iNEWS、鏡電視新聞,NCC主委陳耀祥也幫公廣集團爭取上架有線電視的機會。
根據統計,2018年台灣電視廣告約新台幣273億元,其中有線電視廣告約新台幣174億元,由有線電視平台上的20台到80多台黃金頻道分食。而頻道位置、可收視用戶、收視率、屬性,決定廣告客戶分配預算,新聞區塊頻道收視率更遠勝於體育、電影、綜合性頻道。
另外,擁有新聞台就有媒體聲量,就有政治影響力。近年來各企業積極投入新聞頻道,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入主中天、中視及中時集團。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買下TVBS股權;茂德建設董事長張高祥買下東森電視,每個交易都上百億元。
而透過併購方式是取得新聞台及頻道位置最快的方式,新申設新聞頻道後要爭搶新聞頻位,但有線電視新聞頻位僅49台到58台共十個位置,很多企業大老闆都積極爭取。
市場盛傳,有頻道業者為爭取頻道位置,捨棄授權費,甚至開出每戶2至3元的上架費,是有線電視30年來罕見狀況,更突顯「政治影響力」遠勝「商業考量」。
業者指出,「52台」頻位花落誰家還沒有定論,頻位大戰還有得打。
國通傳播委員會(NCC)昨天(25日)做出重大決定,正式向中天新聞台送出駁回換照行政處分的公文。這一舉動讓中天新聞台立刻行動起來,他們迅速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希望能夠維持營運許可,並繼續在52頻道播出新聞。NCC發言人翁柏宗強調,他們尊重中天電視的行政救濟權利,並會提供足夠的證據給行政法院參考。 不過,NCC的官員也坦白表示,假處分的裁定結果對中天新聞來說未必會是好消息。即便假處分確實成立,中天新聞可能還是能夠暫時繼續播出,但並不一定能在52頻道進行。官員強調,要讓假處分成立,必須確保能防止發生重大損害或避免急迫危險。 儘管換照被駁回對新聞台的播出造成影響,但中天電視還有其他兩個頻道可以繼續播出新聞和節目。新聞台的員工也不一定會因為換照問題而無法繼續工作。官員呼籲中天新聞不要將員工的工作權利用來「綁架」法院。 此外,中天新聞要求NCC發給他們營運執照,並強調必須在52頻道播出。但官員指出,若假處分裁定時間延後至12月11日之後,中天新聞台的執照將會逾期失效,假處分即使成立也將變得無效。而中天新聞所「指定」的52頻道播出,實際上排頻權掌握在系統台業者手中,中天新聞應該與系統台進行協商,而不是去找NCC。 總結來說,中天新聞台面臨的假處分可能會是部分成立、部分不成立,甚至完全不成立的複雜局面。
NCC官員指出,中天新聞的假處分要成立,必須符合防止發生重大之損害或避免急迫之危險。駁回換照固然影響新聞台播出,但中天電視還有兩個頻道,依然可以播出新聞和其他節目,新聞台員工也未必因不能換照就無法工作,行政法院裁定結果不見得對中天新聞有利,中天新聞也不要拿員工工作權「綁架」法院。
NCC官員指出,中天同時提出要NCC發給新聞台營運執照和必須在52頻道播出,但若假處分裁定時間晚於12月11日,中天新聞台執照逾期失效,裁定要保全的主體消失,假處分成立也等於無效。
另外,中天新聞「指定」在52頻道播出,但是排頻權在系統台業者手中,中天要和系統台協商,要NCC「指定」是找錯對象。因此中天新聞極可能面對假處分部分成立、部分不成立或是都不成立的狀況。
行政院近期因美豬進口議題、中天換照案以及牛肉麵風波,而不斷有傳聞指蘇內閣將在年底或農曆年前被撤換。對此,蔡總統昨於民進黨中央黨部對國內外情勢發表談話時,正面否認。
蔡總統表示「目前沒有內閣改組規劃」,蘇內閣努力有目共睹,感謝蘇內閣守住非洲豬瘟、疫情。
她也引述蘇揆曾經說過的話,表示行政團隊不可以因此自滿,「有錯就認、有錯就改」,她希望「內閣團隊繼續衝」。
蔡總統籲請全體國人,不要忘記這一年,大家用團結撐過疫情衝擊,是全體國民在防疫階段的團結一致,讓國家穩定前進,只要大家能夠繼續團結,在變動局勢裡面,一定會繼續向前。
蔡總統再次對蘇內閣表達感謝,表示謝謝在各項艱困挑戰中,始終全力以赴、使命必達的蘇揆,還有其所領導的行政團隊,未來挑戰還很多,請大家為他們(蘇內閣)加油、打氣。
蔡總統說,過去多年台美關係的進展、美國政府對台支持,國人都有目共睹,包括美國會跨黨派通過多項友台法案、十次軍售、高階官員陸續訪台,都在在證明雙方夥伴關係,是「真朋友、真進展」。
蔡總統強調,會進一步開放美牛、美豬,展現出他們有決心解決困難貿易問題,重建台灣國際信任,也得到美國從副總統、國務卿、許多經貿官員、跨黨派國會議員,乃至企業界的肯定,也讓台美BTA(雙邊貿易協定)推動,有前所未有的助力。
對於美豬進口放寬議題,蔡總統強調這不只是單一支持美牛、美豬的進口問題,還牽涉整體國家利益,國家最大利益,是執政團隊最重要考量。
對於中天換照案,蔡總統表示,從頭到尾她就只有一個態度,就是「我們不會介入」,因NCC是獨立機關。
中天新聞換照未過,52台頻位變成各大頻道爭搶的焦點。最近,有消息傳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上周五(20日)特地找來率先送件更換頻道的中嘉喝咖啡,希望能讓公廣集團新聞頻道(華視)有機會,這讓中嘉可能本周就會撤回原訂以寰宇新聞台替補52台的計畫。而其他系統業者還在觀望,這場52台頻位爭奪戰還在熱鬧進行中。 對於NCC找中嘉「喝咖啡」這件事,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表示不清楚,中嘉也對此保持沉默。翁柏宗強調,NCC將依照程序和有廣法來審核系統業者的營運計畫和頻道變更,會綜合考慮市場競爭、消費者權益、頻道內容多樣性及其他公共利益。 業界人士指出,NCC主委陳耀祥在中天新聞換照未過的記者會中,釋出「希望系統業者給公廣集團新聞台一個機會」這句話,意味深長。各家頻道業者早已為搶52台頻位超前部署,甚至有頻道業者願意付上架費,就為了能夠卡位這個頻位。 中天新聞頻道代理商中嘉(旗下全球)在中天新聞換照未過的當天,就通知各系統業者由寰宇新聞台替代中天新聞,並率先向主管機關NCC送出頻道申請變更,旗下系統業者全部以寰宇新聞替代中天新聞。業界解讀,這是中嘉測風向的意味。 市場盛傳,NCC上周五邀請中嘉高層「喝咖啡」,希望能讓中嘉對「以寰宇新聞替代中天新聞」這件事「知所進退」,給華視一個機會。了解內情的人士表示,中嘉內部對此有兩派討論,業界認為中嘉最快本周就會撤回申請。但中嘉對此仍三緘其口,僅表示還在討論。 凱擘傾向比照中嘉,以寰宇新聞替換52台頻位,年代董事長練台生旗下則規劃以台視替換,大豐電等業者則規劃打安全牌,可能以境外新聞頻道CNN等補上。凱擘和大豐電都表示相關內容還在討論中,部分有線電視業者也表態先觀望市場狀況。此外,市場也對華視能否上架有線電視新聞頻道區塊有所疑慮,但NCC指出,無線電視執照沒有屬性之分,因此無上架有線電系統的法規議題。
對於NCC找中嘉「喝咖啡」,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昨(22)日表示:「不清楚」。中嘉則對此三緘其口。
翁柏宗強調,NCC將按照程序及有廣法來審核系統業者營運計畫及頻道變更。根據法規,中央主管機關應綜合考量是否增進或維持整體市場競爭、消費者權益、頻道內容之多樣性及其他公共利益。
業界人士指出,NCC主委陳耀祥在中天新聞換照未過當天(18日)的記者會中,釋出「希望系統業者給公廣集團新聞台一個機會」這句話,寓意深長。
尤其各家頻道業者為搶52台頻位,早已超前部署,甚至各出奇招,史上頭一遭為搶頻位,讓利給有線系統業者,市場盛傳,寰宇新聞台願意與系統業者進行廣告分潤,甚至有頻道業者願意付上架費,就為了能卡位52台頻位。
中天新聞頻道代理商中嘉(旗下全球)在中天新聞換照未過當天,就通知各系統業者由寰宇新聞台替代中天新聞,而中嘉也率先送件,向主管機關NCC送出頻道申請變更,旗下系統業者全部以寰宇新聞替代中天新聞。業界解讀,身為頻道代理商及系統業者的中嘉率先遞件換頻,測風向的意味深厚。
業界盛傳,NCC上周五邀請中嘉高層「喝咖啡」,NCC高層「明示」中嘉對於「以寰宇新聞替代中天新聞」這件事要「知所進退」,希望能給公廣集團新聞頻道(華視)一個機會。據了解,中嘉內部對此分兩派討論,業界認為,中嘉最快本周撤件。但中嘉對此三緘其口,僅表示還在討論。
市場盛傳,凱擘傾向比照中嘉,以寰宇新聞替換52台頻位。年代董事長練台生旗下則規劃以台視替換,大豐電等業者則規劃打安全牌,可能以境外新聞頻道CNN等補上。
凱擘昨天表示,相關內容還在討論中;大豐電表示也仍在討論。部分有線電視業者也表態,「先觀望市場狀況再說」。
此外,市場也疑慮,有線電視上的衛星廣播電視執照有新聞、綜合、電影等屬性之分,華視擁有無線電視執照,能否上架有線電視新聞頻道區塊還待討論。NCC指出,無線電視執照沒有屬性之分,因此並無上架有線電系統的法規議題。
NCC昨日下午宣布,經過嚴謹的審議,七票全數通過否決了中天新聞台的換照案。這個結果讓原本被視為可能的和平會議轉變成了一場「中天十二時辰」的劇變。會議現場官員形容,沒有任何爭論,一點都沒有想像中的火藥味。
据了解,主委陳耀祥曾探詢委員對於「附條件過關」的可能性,但林麗雲、王維菁和蕭祈宏三位委員強烈反對,而NCC官員也透露,蔡衍明不可能接受任何附加條件。在周一的晨報會議後,市場突然傳出NCC可能要「附加多項條件過關」,這是為了降低行政院因萊豬議題所面臨的政治壓力。
然而,這項消息在周二被媒體披露,甚至傳出NCC已在研究附條件,並計劃在25日邀請中天主管來承諾。結果卻引發了強硬的「撤照派」立委反對,他們認為「過就是過,附條件也是過,對選民沒交代」。周二晚間,媒體還傳出陳耀祥游說委員的負面消息,將陳劃為蘇揆人馬,想避開美豬議題,幫蘇「解圍」。
不過,美豬議題並未降温,反而讓陳耀祥與中天集團執行長林柏川的關係再次成為話題,對陳耀祥造成重傷,同時也讓中天換照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中天電視在審查前又提出書面陳述,要求林麗雲、王維菁和蕭祈宏三位委員迴避審查,理由是他們已經有不支持中天的立場。
NCC官員坦言,原以為中天突然提出降低持股的要求會讓審查延後,沒想到中天是想要阻擋委員的審查。儘管NCC委員會先前已經保護了林麗雲、王維菁的審查資格,但中天的這次出手讓委員們感到無奈,最終以7比0的結果封殺了中天的換照案。
NCC硬拗四大理由,拒絕中天電視申請新聞台換發衛廣執照,業界人士批評NCC這是粗暴又悲慘的行徑,先認定有罪再找理由,整個過程都為了結果。NCC提出的四大理由是:中天新聞台多次違規、遭民眾申訴,未能落實新聞專業;107年評鑑後,中天新聞台內控與自律機制失靈;新聞製播遭不當干擾,違反「中天電視新聞自主公約」;中天新聞所提補充意見與承諾,未能具體說明改善可能性。 業界人士對這四大理由表示質疑,認為NCC的立論基礎薄弱,因為這些問題在其他新聞台也存在。他們批評NCC這是粗暴又悲慘的行徑,先認定有罪再找理由。陳耀祥主委也承認,在103至106年期間,中天新聞台表現正常,無任何裁處行為,但108年申訴案件激增,主要是因為總統大選期間的報導爭議。 陳耀祥也指出,中天近期確實有進步,但仍有內控問題。他認為,中天下次換照也不會改善,這是駁回中天換照的重要理由。業界人士認為,NCC無視中天的改善,明顯要中天因為韓流受懲罰。 另外,業界人士還批評NCC追打中天,完全不給改善機會,撤照的手法粗暴,將在國內頻道市場形成寒蟬效應。中天新聞遭NCC撤照,引來各界批判聲浪,不僅來自政界、學術界,還有一般市民,認為NCC此舉不僅有失獨立機關形象,也重創台灣在國際間的民主形象。 至於中天電視申請的中天綜合台換照案,NCC則以三項附負擔通過換發衛管執照,要求中天每年提升本國節目比例至75%,每年投入本國綜藝及戲劇節目製播經費不得低於1億5,158萬元,並要求中天提交經會計師查核之報告及相關說明作為履行負擔之佐證資料。NCC還對中天綜合台換照案做出三項行政指導,包括對專業進行教育訓練、落實編審機制、製播新聞、財經新聞、兒少節目及限制級節目需向NCC申請變更營運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