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天電視(未)公司新聞
行政機關若無法依法行政,就是違法濫權!最近NCC處理中天新聞台的換照案,引起廣大關注。撇開新聞自由與民主精神不談,光是NCC對中天的處理方式,以及整個審查程序的不正義,已經讓人覺得像是行政機關化身為立法者、檢察官加司法官綜合體,變成了無限擴權的行政怪獸。
行政部門的一切作為都應該有所依據,這個「依據」就是明確的法律規範。但檢視NCC的審查過程以及否決續照的理由,我們發現明顯存在五大濫權現象。
首先,NCC認為中天過於嚴厲地處罰,但事實上,中天自103年取得執照後五年內的處罰只有兩件,其餘19件都是在2020大選期間發生,這與政治對立氛圍難免有所關聯。而且,21件處罰當中有16件仍在行政訴訟中,按照《行政程序法》的精神,未確定的處罰不應該成為是否准予換照的衡量因素,但NCC卻以此為理由撤照,這顯然已經超出了其職權範圍。
其次,NCC認為中天的內控機制失靈,缺乏多元性。但若以此標準來檢驗綠媒,難道不也會失靈?台灣並沒有相關法規來定義內控程度和多元性,怎能讓NCC獨斷專行呢?
第三,NCC認為中天的獨立審查人制有缺漏。但實際上,這個制度目前全台僅中天嘗試落實,沒有法規可循,也沒有前例可依,NCC也未給予行政指導;單獨針對中天進行處理,既沒有法理依據,也失去了公平性。
第四,NCC在18日再暗示中天有國安疑慮,但卻沒有具體證據。《衛廣法》確實將國安列入換照考量的範圍,但這是指「營運計畫」對國安的影響,而非新聞立場或言論。現任國安局長日前已證稱未涉國安,NCC這樣做,無疑是坐實了濫權的名聲。
最嚴重的是,在七位鑑定人中,竟然有人曾是黨產會委員與民進黨仲裁委員,雖然神旺投資依《行政程序法》申請迴避,但NCC卻以「非當事人」為由駁回,這封鎖了中天自我捍衛的法定權力。
從頭到尾,NCC只要沒有法律就自創見解,沒有規定就自劃紅線,沒有證據就扣人國安大帽,彷彿集立法者、檢察官、司法官於一身。這場假專業之名的審照案,已經寫下了解嚴以來台灣新聞史最黑暗的一頁。
中天電視台換照受阻,勞動局呼籲維護勞工權益
【台北訊】近日,中天電視台換照受阻,引發社會關注。昨日(18日),台北市勞動局局長陳信瑜表示,呼籲資方盡最大努力維護勞工權益,勞動局將持續關注此事,並在後續協助勞工就業服務或參加職業訓練。
陳信瑜指出,根據最新勞保資料,中天電視投保人數達719人,今年至今已資遣47人。截至目前,勞動局尚未收到公司申報大量解僱勞工計畫。陳信瑜強調,如果公司業務緊縮,必須遵守相關法律程序,在60日前提出解僱計畫。
此外,陳信瑜表示,勞動局無法評論中天電視撤照後的經營狀況,但強調維護勞工權益是企業責任,即使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終止勞動契約,也應優先考慮勞工權益。
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副司長黃琦雅也指出,根據8月勞保投保資料,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新聞台、綜合台、娛樂台等部門,投保人數總共719人,其中新聞台約400多人。黃琦雅強調,公司必須先進行內部調動,若未進行此程序,就不符合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
我一直認為科技會決定很多事情,包括科技會決定訊息傳播的方式,科技會決定訊息接收的方式,科技也帶來新聞業的挑戰。尤其進入第五代行動通訊(5G)時代,訊息傳播速度更快。
以中天新聞台來說,原來有喜歡其內容的觀眾,有一段時間觀眾可能在電視找不到這些內容,但中天一樣可以把其新聞內容透過網路傳播,不久雙方仍然會找到彼此,只有要觀眾、有廣告,中天新聞或類似的內容,還是會在網路出現,並不會因此消失。好比川粉就算離開推特,也可以透過其他社群網絡找到彼此,這是科技的力量。
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不看電視,他們主要從網路獲得訊息,可以說網路是傳播的現在式,有線電視是過去式。
目前大約還有五成的閱聽大眾,是透過電視獲得訊息,五成其實也不算少,預期此事件過後,對其他新聞台還是會產生寒蟬效應,在尺度的拿捏上會有所收斂。
其次,此事件會有兩大影響,一是中天新聞或類似內容不會因此消失,只是會從有線電視移到網路;第二是這些原來看有線電視的觀眾,因為找不到想看的內容,會自然流失,對於本來就面臨觀眾已在流失的有線電視經營更為不利。
若從有線電視的新聞多樣化的觀點來看,其實可以採取留校察看;但今天NCC做了這樣的決定,依現行法令也沒有做錯。
就新聞自由的角度來說,我想不管是新聞自由或言論自由,都是有前提的。例如網路上的公然裸露是不被允許的,新聞自由也必須在不能危及國家安全等先決條件下得以實踐,媒體在享有新聞自由同時也應該要自律。
目前民主國家對網路大多採取低度管理,而《衛星廣播電視法》愈修愈嚴,面對新科技時代,希望政府對產業現況應該要有更多的理解,讓法令更合時宜。
NCC主委陳耀祥表示,七位委員一致認為中天新聞台內控機制失靈、自律不佳,更直言問題是「大股東蔡衍明先生直接、間接介入新聞台的事實」。
中天新聞台換照失敗可從三方向看出,第一是外部審議委員會和鑑定人團幾乎以壓倒性票數反對換照。第二是中天新聞自律、內控出問題,新聞部主管承認前立委黃國昌的「微信截圖」是真的,顯示蔡衍明確實指導新聞方向。第三為2018年縣市長大選期間,中天新聞沒有新聞總監,旺中投資董事長蔡衍明也不是中天董事會成員,卻派中視董事長邱佳瑜操盤大選新聞長達五個月,她的調度讓所有內控或自律的「煞車皮」都沒了,踩到委員最在意的內控紅線。
陳耀祥強調,審查過程沒有任何政治力介入,他是以「向人民負責、向歷史負責」的態度對外說明。他更直言,換照審查不是形式,NCC要告訴所有有意買媒體的財團大老闆,「尊重新聞專業自主,跟新聞保持適當的距離」。
中天新聞台在過去兩年的裁罰案、裁罰金額都創新聞台最高。陳耀祥指出,不是因為「罰最多」被否決換照,而是因為觸法的情節和程度。中天新聞在過去兩年中,無法避免大股東蔡衍明的直接和間接干預,微信群組的對話也不是討論新聞,而是具備權力指揮意義的對話。
NCC官員表示,並不是不給中天機會,但上一次執照期間,中天新聞已經表現誇張、差點換不了照。委員們不認為依照過去的表現,中天新聞未來會表現得更自律、內控會更好,更無法確保蔡衍明不伸手干預新聞,最後否決了換照申請。
依照程序,中天新聞台可以播出到12月11日,12日後沒有衛星廣播頻道執照,系統台也不得播出內容。陳耀祥說,若中天新聞台提出行政訴訟,NCC予以尊重,也已經做好準備。
中天表示,「今天是台灣解嚴30多年來,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更強調NCC審照過程,均未依正當法律程序進行,「駁回申請、不予換照」是違法處分,中天為新聞自由及中天新聞台全體員工的工作權,一定會提出後續的法律救濟程序,奮戰到底。
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也強調,NCC是獨立機關,委員都是經過立法院審查投票同意的專家學者,對於NCC本於專業,依法所做決議,行政院表示尊重,也呼籲社會尊重通傳會獨立行使職權。
據了解,考量不讓中天新聞台換照可能產生的風險與政治壓力,主委陳耀祥探詢過委員如果「附條件過關」的可能性,但NCC委員林麗雲、王維菁和蕭祈宏大為反對,NCC官員也認為,「蔡衍明不可能接受任何條件」。NCC周一上午例行晨報之後,突然市場就傳出NCC想要「附加多項條件過關」,降低行政院目前因萊豬面臨的政治壓力。
這項消息在周二被媒體披露「探風向」,甚至還傳出NCC已經在研究附條件,會在25日找中天主管來「畫押」承諾。結果引發強硬「撤照派」立委反對,認為「過就是過,附條件也是過,對選民沒交代」,更在周二晚間透過媒體釋出「陳耀祥遊說委員」的負面消息,將陳劃為蘇揆人馬,想避開美豬議題,幫蘇「解圍」。
孰料美豬議題無法降溫,還把陳耀祥跟中天集團執行長林柏川的交情拿上檯面再講一遍,重傷陳耀祥之餘,中天換照幾無空間。
不過,扮演臨門一腳的還是中天電視自己。昨天上午審查前,中天又送來書面陳述,要求林麗雲、王維菁和蕭祈宏三位委員迴避審查,理由是三位委員已經有不支持中天的既定立場。
NCC官員坦言,本來擔心中天突然提出「大股東願意降低持股」的要求,這樣一來還非延後審查不可,沒想到中天居然是想阻擋委員審查,但NCC委員會先前已經力保林麗雲、王維菁審查資格,中天再擋也沒用,中天出手更讓委員覺得「沒救了」,7比0封殺中天。
NCC官員表示,中天新聞台雖然不予換照,但中天勢必提出行政救濟要求暫停執行,或是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如果法院裁定假處分成立,等於從12月12日起中天新聞仍有法院同意、短暫獲許可播出的「類臨時執照」,NCC必須預想到這個狀況,此時不適合馬上補新頻道。更有官員預測,現在放哪一家都敏感,52台恐將「空頻」一段時間。
NCC官員坦言,檯面上的「52頻道候選人」的政治爭議都太高。例如三立的iNews背後就是林崑海,在民進黨都有「海會」,另一家寰宇新聞台的老闆是與民進黨新潮流系統高度友好的王志隆,如果讓這兩家進入52頻道,「一定會被聯想成『砍掉藍的為綠鋪路』」,NCC不想引火上身。
對於52頻道,NCC內部目前定調「地方政府決定」,也認為可能會破碎化。主要是因為頻道上架必須經過頻道與系統台協商後提報NCC,NCC會找來地方政府、消保團體,徵詢意見。NCC表示,這次將「完全尊重」地方政府及消費者團體的意見,只要這些單位沒意見,「哪一家補上都可以」。不過因為52頻位競爭激烈,未必有頻道業者可以通吃全台系統台,屆時的52頻道可能因地而異,形成破碎化的狀況。
NCC主委陳耀祥更在記者會上直指,希望系統業者給公廣集團新聞台機會。
陳信瑜表示,依最近一期(2020年8月)勞保資料,中天投保人數是719人,今年至今資遣47人;台北市勞動局迄今沒有收到公司申報大量解僱勞工計畫。
陳信瑜說,但如果業務緊縮,公司必須資遣員工甚至資遣人數達到大量解僱勞工標準,需符合勞動基準法第11條終止勞動契約的事由,在程序上則必須依照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於60日前提出解僱計畫(按大解法第2條第1項第4款規定計算人數是60日內解僱超過143人或單日80人)。
陳信瑜指出,公司如果撤照,是否無法經營,或是改變經營方式,勞動局無評論也無法揣測。但維護勞工權益是企業責任,即使在不得已情況下終止勞動契約,仍須優先考慮勞工權益。
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副司長黃琦雅表示,根據8月勞保投保資料,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新聞台、綜合台、娛樂台等部門,投保人數總共719人,其中新聞台約400多人。
黃琦雅強調,中天電視事業單位不只有新聞台,還有其他部門,依照勞基法規定,公司必須先進行內部調動,若未進行此程序,就不符合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
NCC所列出的四大理由,一是中天新聞台屢次違規及遭民眾申訴、 未能落實新聞專業;二是107年評鑑後,中天新聞台內控與自律機制 失靈;三,新聞製播遭不當干擾,違反「中天電視新聞自主公約;四 ,中天新聞所提補充意見與承諾,未能具體說明改善可能性。
但針對這四大理由,業界人士認為,六年的換照期,只以108年申 訴案件過多、屢次違規及遭民眾申訴做為判斷未能落實新聞專業的標 準,立論基礎太過薄弱,因為這些立論基礎放置在同樣也有不少申訴 量的其它新聞台皆然,「這是粗暴又悲衰的行徑」,先認定有罪、再 找理由,所有的過場都是為了舖陳結果。
尤其NCC主委陳耀祥18日坦言,在103∼106年期間中天新聞台表現 正常,無任何裁處行為,106年只有72件,108年達962件,正是總統 大選競選活動最熱絡的時候。業者指出,當時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聲 勢壓過民進黨,各新聞台爭相報導韓國瑜新聞、是新聞台很難避免的 事。
陳耀祥也坦言中天近期確實有些進步,但「三月防疫時,中天還出 現封台最後倒數,雖然後來有更正,但看出內部更換團隊,仍有一些 內控問題 」,直指中天內控與自律機制失靈,並以「中天下次換照 也不會改善」做為駁回中天換照重要理由,業者認為,NCC無視中天 改善,擺明了要中天因為韓流受懲罰。
另外,也有業者認為,NCC追打中天,完全不給改善機會,撤照的 手法粗暴,將在國內頻道市場形成寒蟬效應,因為每六年一次換照, 所有新聞台未來都得面對同樣的評量機制。
中天新聞遭NCC撤照,各界批判聲浪排山倒海,不僅來自政界、學 術界、還有一般市井小民,認為NCC此舉不僅有失獨立機關形象,亦 形同重創台灣在國際間享有的民主形象,已成國際笑柄。
至於中天電視申請的中天綜合台換照案,NCC則以三項附負擔通過 換發衛管執照,三項附負擔包括中天電視每年需確實依營運計畫內容 提升每年本國節目比例至75%、每年投入本國綜藝及戲劇節目製播經 費不得低於1億5,158萬元,以及中天應於年度結束後六個月內將經會 計師查核之報告及相關說明作為履行負擔之佐證資料、提報NCC審查 ,若未履行負擔,NCC將廢止換照處分。
另外,NCC亦同時對中天綜合台換照案做出三項行政指導,包括對 所需專業進行教育訓練、落實編審機制、製播新聞、財經新聞、兒少 節目及限制級節目需向NCC申請變更營運計畫。
行政部門一切作為都須有所本,這個「本」就是明確依循的法律規 範,但檢視NCC審查過程及否決續照理由,明顯出現五大濫權現象。
首先,NCC認為中天裁罰過多。但中天自103年取得執照後五年內裁 罰僅二件,餘19件均在2020大選期間發生,這很難不與政治對立氛圍 畫上等號。且21件裁罰有16件仍在行政訴訟,依《行政程序法》精神 ,未確定裁罰不應做為是否准予換照的衡量因素,NCC卻據此作撤照 理由顯已逾越職守。
其次,NCC認為中天內控失靈,缺多元性。然若以此標準檢驗綠媒 ,難道不也失靈?台灣並無任何法規標準,定義內控程度及多元,怎 能由NCC說了算?
第三,NCC認為中天獨立審查人制有缺漏。實情是,該制度目前全 台僅中天嘗試落實,既無法規可循,更無前例可依,NCC也未給行政 指導;單獨針對中天既無法理依據,更失公平。
第四,NCC在18日再暗示中天有國安疑慮,只是沒證據。《衛廣法 》確有將國安列入換照考量,但是指「營運計畫」對國安影響,非新 聞立場或言論。現任國安局長日前已證稱未涉國安,NCC無疑坐實濫 權之名。
最嚴重的是七位鑑定人中,竟有人曾是黨產會委員與民進黨仲裁委 員,神旺投資雖依《行政程序法》申請迴避,NCC卻以「非當事人」 為由駁回,封鎖中天自我捍衛的法定權力。
從頭到尾,NCC只要沒有法律就自創見解,沒規定就自劃紅線,沒 證據就扣人國安大帽,猶如集立法者、檢察官、司法官於一身。這場 假專業之名的審照案,已寫下解嚴以來台灣新聞史最黑暗的一頁。
蔡衍明說,10月26日的聽證會他之所以親自出席,就是要捍衛中天 新聞人的工作、尊嚴和專業。中天撤照,完全就是政治操弄!七位鑑 定人原應該秉持新聞專業,但卻先入為主、未審先判!其中五位當天 更是先離席,漠視新聞自由。
蔡衍明強調,NCC利用國安、中資卻找無證據,截圖借題發揮!藉 機污辱中天新聞人的能力!其實就是政治問題! 真道理性,真愛台 灣,愛台灣就是要讓台灣人日子過得好! 「我蔡衍明,堅持理念, 絕對不會放棄捍衛中天新聞人的尊嚴」!
以下是中天聲明全文:
「今天是台灣解嚴30多年來,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最黑暗的一天!
今年五月總統府遭駭密件指要用王維菁和林麗雲『配合處理中天』,11月18日的今天,NCC已經達成府院高層交辦的政治任務。
所有人都知道蔡英文政府關掉中天新聞是叫中天閉嘴。來自蔡英文總統身邊的消息,2018年以來選舉仇恨未消,蔡總統『要讓蔡衍明痛』;蘇貞昌院長要關中天,因為中天緊咬他180萬被竊卻不報案。關掉中天,這是一場政治裁定,政治判決,也宣告台灣一言堂時代來臨,是解嚴以來台灣民主最黑暗的一天,台灣已走上獨裁政治。
依NCC今天提出關掉中天的二大理由,包括遭大量檢舉申訴致裁罰和大股東介入,但事實上NCC根本忽略政治操控的因素,也昧於傳播理論和實務,若照NCC目前的標準,應該把台灣現在所有新聞台都關掉。
NCC審照過程,從聽證會到今日的處分決定,均未依正當法律程序進行,「駁回申請、不予換照」是違法處分;今天主委竟稱沒看到大家的評分表,繼鑑定人之後,又再次一面倒7比0狙殺中天,見證NCC假獨立,事實是從頭到尾『裁判、球證、旁證都是我的人,你怎麼跟我鬥』。
中天電視公司為新聞自由及中天新聞台全體員工的工作權,一定會提出後續的法律救濟程序,奮戰到底。」
中天新聞台代理人和律師方伯勳近日在NCC舉行的中天換照聽證會上,展開了強有力的陳述。他在會中展現了高度的善意,並希望透過這場聽證會能夠提供更多資訊,同時也呼籲鑑定人能夠保持開放的心態,對於所提供的資訊有所思考。
NCC於26日上午舉行的這場聽證會,是台灣首次為換照舉辦聽證會,且由三位NCC委員擔任主持人,分別是林麗雲、王維菁和蕭祈宏。方伯勳在會中針對NCC對中天新聞台的裁罰案件提出了九大反駁理由。
首先,他強調《衛廣法》第18條第2項第2款的「違反本法紀錄」是指已經確定的案件,NCC無權對未確定案件進行行政處分。其次,他提出政論節目不應該成為《衛廣法》裁罰的對象,因為《衛廣法》僅規範新聞製播,不包含評論。
方伯勳還指出,中天新聞台在事實查證上的過失不應該成為換照不通過的原因,並以「柚子案」為例,強調中天在直播節目中即時更正並進行後續查證。此外,他也質疑NCC對於《衛廣法》同條款屢犯加重處罰的合理性。
方伯勳還提到,中天被罰的案件中,涉及NCC的就有兩件,這顯示NCC在監督媒體時存在內外不一的問題。他還指出,NCC的獨立審查人制度未通過合法性審查,評鑑改善事項也存有矛盾。
最後,方伯勳強調,新聞台的營運計畫不應該影響國家安全和產業政策,而中天新聞台的換照問題不應該成為政治角力與分贓的工具。他呼籲主管機關應保持公正,讓中天新聞台繼續在媒體界發聲。
中天電視在近期的通傳會(NCC)換照聽證會上,再度成為焦點。會中,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以中天新聞台獨立審查人身分出席,與NCC委員進行對話。陳清河對於NCC提出的意見與指導,表達了不全面的贊同,尤其是在新聞評論的部分,他強調應該給予新聞人更多的表意空間。
作為中天新聞台的獨立審查人,陳清河負責對重大議題、新聞播報以及民眾申訴等方面提供外部意見。NCC委員對陳清河的監看時間表示關注,陳清河表示,平日確實會看2到3小時的中天新聞,遇到重大新聞則會超過3小時。他並指出,獨立審查人的角色並非24小時監看,進入體制內會失去獨立性。
陳清河強調,中天新聞台有四層把關機制,他每周與新聞台開會,已經進行了80次議題討論,盡了個人責任。對於民眾申訴和NCC的指導內容,陳清河都會收到並提供意見,並要求中天檢討改進。
當被問及NCC的指導內容時,陳清河表示自己有異議,認為有些申訴無厘頭,有些則有特定目的。他強調,台灣是多元社會,言論應該包容,因此對於NCC對政治評論節目的裁罰,他持有不同看法,認為應該給予表意空間。
【中天新聞台換照案听证會現場熱鬧非凡,NCC委員與中天代理律師之間的交互引發關注】 近日,通傳會(NCC)就中天新聞台換照案召開了聽證會,會議當中,學者專家們扮演著「鑑定人」的角色。然而,會議進行過程中,卻出現了讓人驚訝的一幕。 當中天代理人依法向鑑定人、輔大新聞系副教授陳順孝提問時,NCC委員蕭祈宏卻不斷插話阻止回答。更讓人費解的是,一名疑似NCC的工作人員竟然拿著一張黃色字條丟在陳順孝桌上,陳順孝看完後就此不再發言,詢答就此結束,疑似被當眾下了封口令。 中天委任律師方伯勳在會議中主張,由於討論事項眾多,原安排時間不夠說明,要求延長會議時間。經過蕭祈宏與其他委員討論後,會議時間得以延長。但就在鑑定人開始報告後,中天方面發現鑑定人報告並未事先提供,再度要求NCC當場提供,以便答詢。 會議尚未結束,竟已有鑑定人林月琴、柯瓊鳳等先離開。方伯勳發現後,向主持人抗議,依照《行政程序法》規定,當事人經主持人同意,可以向鑑定人發問,但鑑定人卻先離開。蕭祈宏僅表示,須看鑑定人願不願意之後用書面答覆。 方伯勳要求詢問其他鑑定人,蕭祈宏則表示,可以詢問,但願不願意回答要看鑑定人。過程中,蕭也多次打斷方伯勳的發問。方伯勳想請NCC法律事務處長與內容處長說明,蕭祈宏直接反駁,說他不能答應。方伯勳接著問,「所以這是駁回申請的意思?」蕭才改說,可以提出問題,但他們事後才會用書面答覆。
NCC於26日上午召開中天電視台換照案聽證會,是國內首次為換照舉辦聽證會,也罕見由三位NCC委員擔任主持人,分別是林麗雲、王維菁、蕭祈宏。
對NCC所指中天新聞台裁罰案件過多,方伯勳提出9大理由逐項反駁。首先,根據《衛廣法》第18條第2項第2款的「違反本法紀錄」,是指已經確定的案件,違法的決定權在法院,並非NCC的行政處分,NCC所指21件裁罰案中,僅有5件是確定的,合計133萬元,本就不該把未確定案件作為准駁換照的衡量因素。
其次,政論節目不應成為違反《衛廣法》裁處罰鍰對象,因《衛廣法》第27條第3項僅規範製播新聞,未包括評論,根據立法意旨,評論節目不在違法罰裁範圍。
第三,中天違反事實查證原則為過失,而非故意,不應成為換照無法通過原因。
第四,政治性質的新聞或評論,當主管機關採取嚴格事前及事後查證標準,將形成寒蟬效應。方伯勳舉「柚子案」為例,因屬直播型態的評論性節目,農民口誤文旦棄置200萬「噸」,但中天都有做到即時更正與滾動式後續查證,他也反問NCC,直播事前如何風險控管?且文旦棄置斤數確實有查證的困難性。
第五,NCC針對《衛廣法》同條款屢犯,加重或加倍處罰亦不合理,因為前案還沒確定,自然不宜作為加重標準。
第六,中天遭罰案件中有2件涉及NCC,NCC顯然忘了這是涉己,自身也是媒體監督對象,有球員兼裁判之嫌。
第七,中天遭罰21件中,扣除政治類14件後只剩7件,低於三立的9件(三立裁罰件數11件,與政治有關2件)。方伯勳說,中天被罰是因NCC執法來源僅仰賴民眾檢舉申訴案件,且選擇性執法,但這不能做出中天新聞品質比較差的結論。
第八,關於獨立審查人的制度,並未通過合法性審查,NCC的評鑑改善事項也有前後矛盾之處。
至於第九,關於中天新聞播報特定人物比例過高的問題,因發言時間到被消音,並未說明完整,以提供媒體書面資料補充。方伯勳認為,沒有任何法律規範及標準去定義比例過高,難以論定影響多元觀點,且就算是「多元」,也有內部多元跟外部多元,法界學界意見都不同,況且在不同月份,他台也有特定人物比例高於中天的情形。
在最後陳述時,方伯勳感慨,主持人竟問出「有沒有微信群組?」「有沒有溝通?」這些問題,已經預設立場,強調溝通不等於就會影響新聞的獨立自主,把新聞部員工簡化成「機器人」,認為它們被綁架、被控制、沒有自由意志,那是脫離事實。
方伯勳重申,很難想像一個新聞台的營運計畫內容,會影響到國家安全、產業政策,反而若沒讓中天換照,少了一種聲音,才會影響多元觀點。他也反問,當媒體觀點跟主管機關意見不一致,用「關台」來處理合理嗎?呼籲別讓換照成為政治角力與分贓工具。
王維菁與林麗雲都是本屆新上任的NCC委員,上任後陸續主持「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OTTTV專法)草案首場公聽會等重要會議,王維菁曾因她過去反媒體壟斷的主張,林麗雲也以她過去反旺中媒體運動主張,受到外界質疑兩人對中天新聞台換照帶有偏頗立場,兩人雖申請是否迴避,但經委員會決議,無具體事證認定執行職務會有偏頗之虞,因此不需迴避,26日中天電視換照案仍由兩人搭配新增的蕭祈宏委員主持該場聽證會。
但王維菁與林麗雲在中天換照案答詢時,不斷詢問以利害關係人神旺投資董事長身分出席的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帶有既定立場甚至設有圈套的問題,如「會跟中天新聞部同仁溝通嗎?」「您有這麼多委屈,會不會想透過電視台傳達想法?」「會不會涉入參與旺中媒體集團或節目?」「新聞做得好,您會稱讚嗎?」「溝通型式有包括視訊、成立微信群組嗎?」「您很忙,如要跟中天溝通,會是誰?」「您很重視水神,會請中天推廣水神嗎?」
學者專家認為,這次聽證會的議題著重在幾個項目,包括是否履行前次換照之附款與行政指導、營運、違規裁罰案件、自律內控、節目是否多元並保障弱勢、換照是否對國家安全及整體產業發展有不利影響、及換照有無損害閱聽眾權益等議題上。但兩位主持人的提問卻刻意偏重在蔡衍明是否對新聞下指導棋,恐難避免「預設立場」或「引導式的提問」的質疑,對於包括中天電視、或是蔡衍明、中天電視董事林柏川等出席詢答的當事人及利害關係人,都有失公允。
陳清河作為中天新聞台的獨立審查人,中天新聞台是國內唯一在新聞台內有設置獨立審查人的公司。陳清河作為公司編制外的獨立審查人,負責針對重大議題、新聞播報、民眾申訴等方面,提供外部意見予中天新聞製播時參考。
NCC委員花了一番功夫詢問陳清河,一天看幾小時中天新聞?是在攝影棚即時監看,或遠距監看?
陳清河說,2、3小時肯定有,若遇重大新聞,一定超過3小時。最後,NCC委員語意深長地說,所以一般平日是3小時以下。
陳清河說,各位委員期待獨立審查人有通天本領,每天24小時監看,但他不認為該如此,若此就是一個專責,既要設專責,就要進入體制內,進入體制內之後,獨立審查人就不獨立。
陳清河強調,他是站在法律、自律、他律等三律共管,中天新聞有四層把關機制,他每周與中天新聞台開會,從108年7月至今,已有80次議題討論,已善盡個人責任。
陳清河表示,不論是民眾申訴,或是NCC對中天的指導內容他都會收到,並提供意見。如果中天有需要檢討之處,都會要求中天檢討並改進。
稍後,陳清河答覆方伯勳時強調,NCC所指導的內容,「我是有意見的」,比如民眾的申訴琳瑯滿目,有些是非常非常無厘頭的,「有些是有其目的」,但台灣是多元社會,言論要包容,所以同樣道理,他過去到NCC報告時,也有提出這樣的意見。
陳清河認為,雖然新聞的播報與採訪需要高度嚴格專業管理,但是政治評論節目內容,應該讓人有意見表達的空間,這是台灣的價值,因此他對NCC的這部份裁罰有意見,NCC應該要給人有表意空間。
中天委任律師方伯勳先是主張,由於討論事項眾多,原安排時間不夠說明,要求延長,蕭與其他委員討論後同意;緊接著鑑定人開始報告後,中天方面才發現鑑定人報告並未事先提供,再度要求NCC必須當場提供,方便他們答詢。
會議尚未結束,竟已有鑑定人林月琴、柯瓊鳳等先離開,方伯勳發現後,向主持人抗議,依照《行政程序法》規定,當事人經主持人同意,可以向鑑定人發問,鑑定人竟先離開?會議是否能展延?蕭祈宏僅表示,須看鑑定人願不願意之後用書面答覆。
方伯勳要求詢問其他鑑定人,蕭祈宏則表示,可以詢問,但願不願意回答要看鑑定人。過程中,蕭也多次打斷方伯勳的發問。
方伯勳想請NCC法律事務處長與內容處長說明,蕭祈宏直接反駁,說他不能答應。方伯勳接著問,「所以這是駁回申請的意思?」蕭才改說,可以提出問題,但他們事後才會用書面答覆。
他強調,旺旺只是希望做個兩岸溝通的平台,他真心只是希望台灣好而已。不管怎樣,台灣是他生長的地方,他的第一桶金也是在台灣賺的,26歲就賺錢做旺旺,35歲去大陸也因為大陸市場大才有機會賺錢,所以做得更大,「兩個都是我的家鄉」。
蔡衍明強調,他見證整個台灣經濟成長,也見證大陸的經濟成長,「只是跟各位表白,不管之前你們怎麼看我,現在我也覺悟了,這件事情真的讓我很傷心,我現在才知道,台灣年輕人對我的那種看法我跳到海裡都洗不清,但是我的理念只有一個,就是『真道理性,真愛台灣』,只要台灣人日子過得好,其他都是多講的。」
NCC於26日上午召開中天電視台換照案聽證會,是國內首次為換照舉辦聽證會,也罕見由三位NCC委員擔任主持人,分別是林麗雲、王維菁、蕭祈宏。而受各界矚目的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也以「利害關係人」神旺投資董事長身分受邀出席聽證會。
蔡衍明在發言時強調:「我的想法,只是希望台灣人日子過得好」,他這次來聽證會,是接受思想審查也好、政治審查也好,雖然有很多人都叫他不要來,但他之所以決定親自到場,主要還是為了捍衛中天人的尊嚴及生存的權益。
蔡衍明質疑說,「到底我們做了哪一篇新聞影響了國家安全,大陸新聞哪一條是做假的?」台灣年輕人對他意見很多、他這幾天才知道,所以「我才決定站出來,讓年輕人了解我,大家一起來救台灣才對!」
蔡衍明並反問NCC,「中天要關門了,這個新聞不大嗎?應該很大吧?但為什麼連TVBS都不敢報導,台灣是一言堂嗎?」不過,並沒有委員答覆他的提問。
NCC委員質疑蔡衍明曾說他會跟媒體主管開會?蔡衍明也回應說,「那個不是開會、是溝通,他們哪有那麼容易管啊?」NCC委員詢問,「溝通型式,是否成立微信群組?」蔡衍明說,「我一年去中天兩、三次而已,大概就是中元普渡去拜拜,中國時報也是,董事長現在是誰我也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