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祥金屬公司新聞
國內最大銅合金線、棒材及陽極銅球製造廠元祥金屬工業公司(
YUANG HSIAN METAL),月產能滿載可達1,200公噸銅線、2,000
公噸銅條,質能兼具、穩居國內伸銅業界龍頭。
元祥金屬公司董事長張慶祥,扮演國內銅鑄造產業發展上關鍵角
色,他在銅鑄造扎根62年,在產業丕變的年代中多次掌握關鍵時
機,引領台灣銅鑄造產業的技術革新,受日本教育到中學,平時
一定要看日本產業新聞報紙,並關心國際銅原料的狀況,在16歲
即學坩鍋焦炭銅鑄,與「銅金屬」結下不解之緣,是國內伸銅及
銅鑄造產業發展史上的傳奇人物。
張慶祥認為,差異化策略是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拉開與
競爭者的距離,於民國55年成功轉型引進300噸擠型機,生產伸銅
(銅線、銅管、銅條、銅片)製品,月產銅棒、銅條80公噸,開
發生產黃銅線,螺絲、連接器、端子廠均受惠,更帶動相關產業
快速發展。
元祥金屬更在半連續鑄造機引進後,帶動國內銅、鉛鑄造技術的
大躍進,民國78年引進水平連續鑄造機,民國81年再增2,000噸擠
型機,月產能達2,000噸,隔年投資銅合金線,引進台灣第一套歐
洲製上引式連續鑄造線機,生產高級銅合金線,如模具加工電極
銅線,民國94年放電加工用鍍鋅銅線獲瑞士AGIE線切割機測試成
功。
元祥金屬是國內唯一配備上引式連續鑄造銅合金整廠設備,從研
發、生產到品管一貫作業,生產陽極銅球、黃銅線、矽青銅線、
洋白銅線、磷青銅線、快削黃銅線(棒)、E M線切割用銅線等,
產品榮獲ISO驗證。
張慶祥表示,上引式連續鑄造工法好處是在,可將鉛(Pb)等不
純物降至最低,且添加特定微量元素使組織微細化,有效管理微
量元素,提高線材品質,且線材經連續燒炖軟化處理,結晶均勻
,抗張強度穩定,不易斷線,具有優異的機械加工性,符合電子
工業及精密螺絲緊固件產業的使用需求。
YUANG HSIAN METAL),月產能滿載可達1,200公噸銅線、2,000
公噸銅條,質能兼具、穩居國內伸銅業界龍頭。
元祥金屬公司董事長張慶祥,扮演國內銅鑄造產業發展上關鍵角
色,他在銅鑄造扎根62年,在產業丕變的年代中多次掌握關鍵時
機,引領台灣銅鑄造產業的技術革新,受日本教育到中學,平時
一定要看日本產業新聞報紙,並關心國際銅原料的狀況,在16歲
即學坩鍋焦炭銅鑄,與「銅金屬」結下不解之緣,是國內伸銅及
銅鑄造產業發展史上的傳奇人物。
張慶祥認為,差異化策略是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拉開與
競爭者的距離,於民國55年成功轉型引進300噸擠型機,生產伸銅
(銅線、銅管、銅條、銅片)製品,月產銅棒、銅條80公噸,開
發生產黃銅線,螺絲、連接器、端子廠均受惠,更帶動相關產業
快速發展。
元祥金屬更在半連續鑄造機引進後,帶動國內銅、鉛鑄造技術的
大躍進,民國78年引進水平連續鑄造機,民國81年再增2,000噸擠
型機,月產能達2,000噸,隔年投資銅合金線,引進台灣第一套歐
洲製上引式連續鑄造線機,生產高級銅合金線,如模具加工電極
銅線,民國94年放電加工用鍍鋅銅線獲瑞士AGIE線切割機測試成
功。
元祥金屬是國內唯一配備上引式連續鑄造銅合金整廠設備,從研
發、生產到品管一貫作業,生產陽極銅球、黃銅線、矽青銅線、
洋白銅線、磷青銅線、快削黃銅線(棒)、E M線切割用銅線等,
產品榮獲ISO驗證。
張慶祥表示,上引式連續鑄造工法好處是在,可將鉛(Pb)等不
純物降至最低,且添加特定微量元素使組織微細化,有效管理微
量元素,提高線材品質,且線材經連續燒炖軟化處理,結晶均勻
,抗張強度穩定,不易斷線,具有優異的機械加工性,符合電子
工業及精密螺絲緊固件產業的使用需求。
國內產製銅合金線、棒材的大廠「元祥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目
前銅棒與銅線每月最高產能分別可達2,000噸、1,200
噸,無論在產能、技術、設備等皆是國內執牛耳的專業大廠。尤
其,17歲即投入銅鑄業,至今執著於銅鑄造領域已達62年的
元祥董事長張慶祥,其奮鬥史可說是國內銅鑄造業的發展史,且
是該領域的傳奇重量級先趨,其對後進同業的提攜,充分展現「
成功不必在我」的企業家寬大肚量。
元祥金屬董事長張慶祥表示,元祥於民國39年創立之初為吉祥
金屬鑄造廠,後為因應經營規模的擴大與企業組織發展需求,特
於民國68年成立元祥金屬。當時,由於元祥即掌握鑄造的關造
技術(鑄水流動方向),因此所生產的銅鑄品品質優良,故於民
國45年即獲陸軍206軍兵工廠指定為銅鑄品的專業供應廠。
張慶祥指出,「差異化」是企業能得以永續發展的重要經營策略
之一,元祥秉持「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的創新精神,逐漸
拉大與同業競爭業者的距離,並於民國55年成功轉型引進
300噸擠型機,生產銅線、銅管、銅條、銅片等伸銅製品,2
年後再增購600噸擠型機,月產能提高到400噸,成為當時
最大的伸銅製造廠,68年再2弔進1,200噸擠型機,銅棒
、線、條月產達到1,000噸,隨後更派遣技術人員前往日本
學習半連續鑄造技術,並2當時國內第一套日製半連續鑄造機,
配合聯合申抽機,當時產能、技術與投備大幅領先同業,同時也
帶動國內銅、鋁鑄造技術大躍進。
民國77年,該公司單黃銅棒線月產達500噸,78年引進水
平連續鑄造機,81年再添購2,000噸擠型機,將月產能推
升至2,000噸,隔年更引進國內第一套歐製上引式連續鑄造
線機,產製高級銅合金線,如運用於模具加工的電極銅線,其中
放電加工用的鍍鋅銅線3年前即已獲瑞士AGIE線切割機面粗
度超精密加工測試成功。
張慶祥說,該公司快削銅棒已導入符合歐盟ROHS環保標準的
無鉛(低鉛)製程,無鉛黃銅棒月銷售約300噸,廣泛運用在
?浴、水龍頭配件、飲用水管路等。他強調,無鉛環保標準是國際
趨勢,甚至目前部分電器類配件已朝向須無鉛準要求,因此,美
國早於20年前即建立無鉛環保標準,且10年前日本亦針對?浴
、飲用水管路等要求需符合無鉛環保標準,台灣則於5年前逐步
尋求無鉛標準,期在「保護地球」的國際運動善盡一份心力。
前銅棒與銅線每月最高產能分別可達2,000噸、1,200
噸,無論在產能、技術、設備等皆是國內執牛耳的專業大廠。尤
其,17歲即投入銅鑄業,至今執著於銅鑄造領域已達62年的
元祥董事長張慶祥,其奮鬥史可說是國內銅鑄造業的發展史,且
是該領域的傳奇重量級先趨,其對後進同業的提攜,充分展現「
成功不必在我」的企業家寬大肚量。
元祥金屬董事長張慶祥表示,元祥於民國39年創立之初為吉祥
金屬鑄造廠,後為因應經營規模的擴大與企業組織發展需求,特
於民國68年成立元祥金屬。當時,由於元祥即掌握鑄造的關造
技術(鑄水流動方向),因此所生產的銅鑄品品質優良,故於民
國45年即獲陸軍206軍兵工廠指定為銅鑄品的專業供應廠。
張慶祥指出,「差異化」是企業能得以永續發展的重要經營策略
之一,元祥秉持「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的創新精神,逐漸
拉大與同業競爭業者的距離,並於民國55年成功轉型引進
300噸擠型機,生產銅線、銅管、銅條、銅片等伸銅製品,2
年後再增購600噸擠型機,月產能提高到400噸,成為當時
最大的伸銅製造廠,68年再2弔進1,200噸擠型機,銅棒
、線、條月產達到1,000噸,隨後更派遣技術人員前往日本
學習半連續鑄造技術,並2當時國內第一套日製半連續鑄造機,
配合聯合申抽機,當時產能、技術與投備大幅領先同業,同時也
帶動國內銅、鋁鑄造技術大躍進。
民國77年,該公司單黃銅棒線月產達500噸,78年引進水
平連續鑄造機,81年再添購2,000噸擠型機,將月產能推
升至2,000噸,隔年更引進國內第一套歐製上引式連續鑄造
線機,產製高級銅合金線,如運用於模具加工的電極銅線,其中
放電加工用的鍍鋅銅線3年前即已獲瑞士AGIE線切割機面粗
度超精密加工測試成功。
張慶祥說,該公司快削銅棒已導入符合歐盟ROHS環保標準的
無鉛(低鉛)製程,無鉛黃銅棒月銷售約300噸,廣泛運用在
?浴、水龍頭配件、飲用水管路等。他強調,無鉛環保標準是國際
趨勢,甚至目前部分電器類配件已朝向須無鉛準要求,因此,美
國早於20年前即建立無鉛環保標準,且10年前日本亦針對?浴
、飲用水管路等要求需符合無鉛環保標準,台灣則於5年前逐步
尋求無鉛標準,期在「保護地球」的國際運動善盡一份心力。
製造銅合金線、棒材以有二十餘年的元祥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專業推出「F Type銅線」之切割速度,較一般泛用黃銅
線快一五%以上,且可大幅改善模具面粗度,並可解決精密料件
毛邊的困擾,能有效降低後製程的費用,最適合用於模具超精密
切割加工。
元祥公司表示,「F Type銅線」擁有能量均勻釋放的特性
,具有割一修四以上的超精密加工品質,表面粗糙度(Ra)可
達0.10μ以下,且可大幅降低表面碳化層,增加模具表面光滑
度,在日本西部機台的油浸切割機測試中,Ra已可達到小於
0.08μ,適用於無斷面加工下料、汽車傳動零組件、粉末冶金
、電子封裝、精密導線架等模具及高速連續沖模之精密切割加工
,可有效降低超精密加工線材成本與縮短製程,不必再仰賴高價
進口線材即可獲得相同的切割品質,並延長約六○%沖壓模具的
壽命及提高末端成品之表面處理(電鍍、拋光)加工之良率。
,專業推出「F Type銅線」之切割速度,較一般泛用黃銅
線快一五%以上,且可大幅改善模具面粗度,並可解決精密料件
毛邊的困擾,能有效降低後製程的費用,最適合用於模具超精密
切割加工。
元祥公司表示,「F Type銅線」擁有能量均勻釋放的特性
,具有割一修四以上的超精密加工品質,表面粗糙度(Ra)可
達0.10μ以下,且可大幅降低表面碳化層,增加模具表面光滑
度,在日本西部機台的油浸切割機測試中,Ra已可達到小於
0.08μ,適用於無斷面加工下料、汽車傳動零組件、粉末冶金
、電子封裝、精密導線架等模具及高速連續沖模之精密切割加工
,可有效降低超精密加工線材成本與縮短製程,不必再仰賴高價
進口線材即可獲得相同的切割品質,並延長約六○%沖壓模具的
壽命及提高末端成品之表面處理(電鍍、拋光)加工之良率。
互補金氧化(CMOS)影像感測器大廠原相科技昨(27)日改選董
、監事,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突卸任原相董事長,由聯電董事長曹
興誠接任,引起台灣半導體業高度關注。原相表示,此次改選是反
映股東結構,並強化與聯電的結盟,原相預計8月再次申請股票上
市。
據了解,蔡明介昨天出國洽公,未出席原相股東會。原相總經理黃
森煌昨天表示,蔡明介擔任原相董事長達七年,隨著原相業績日漸
茁壯,蔡認為階段性任務已完成。聯發科平日業務繁重,聯發科去
年又入主揚智,還有轉投資手機多媒體晶片公司曜鵬,工作量俱增
,蔡明介去年就曾請辭原相董事長,絕非突然請辭,外界不要臆測。
「蔡明介的慣例是辭去董事長後,就不再擔任該公司的董事,所以
未安排續任原相董事。」黃森煌說,蔡明介卸任,原相研發團隊將
不受影響。據了解,蔡明介暨配偶現持有1,700張原相股票。
原相強調,聯電轉投資宏誠創投是原相最大法人股東,聯電董事
長曹興誠擔任原相董事長,乃順理成章;第二大法人股東聯發科轉
投資的翔發投資,則推派聯發科發言人喻銘鐸出任董事;聯電家族
的欣興、聯詠是原相第三、四大法人股東,昨天也取得原相董、監
席次。新任原相獨立董事楊蕙瑄是聯電轉投資欣興電子的獨立監察
人,曾任證期會主管,也曾服務於復華、富邦金控,原相計劃8月再
度申請上市。
黃森煌說:「CMOS影像感測元件市場競爭激烈,需要下游晶圓廠的
支持,曹興誠接董事長,對原相應該是正面的。」聯電近年積極開
發利基型市場,原相設計的手機CIS感測IC,對晶圓的消耗量極大。
原相目前股本6.23億元,去年營收19.98億元,稅後純益3.76億元,
去年每股純益約6.07元,昨日興櫃交易價格約63至65元。在雷射光
學滑鼠、130萬畫素感測IC及手機後段晶片出貨挹注下,原相前五
月營收10.36億元,較去年同期9.89億元,成長4.7%。
原相昨(27)日宣布從丹麥科技公司OPDI取得雷射光學滑鼠專屬
授權,預計年底量產。原相與安捷倫正進行光學滑鼠感應器侵權
訴訟,這項「雷射光學滑鼠」技術授權,可能是設法解決侵權官
司的方法之一。
原相表示,OPDI是全球獨家雷射光學滑鼠及影像追蹤技術開發公司
,過去光學滑鼠採用的是LED光源,屬於散射光,此次取得的技術
授權是光學滑鼠的最新技術,採用雷射光,屬於聚光,被視為下一
代光學滑鼠的關鍵技術。
、監事,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突卸任原相董事長,由聯電董事長曹
興誠接任,引起台灣半導體業高度關注。原相表示,此次改選是反
映股東結構,並強化與聯電的結盟,原相預計8月再次申請股票上
市。
據了解,蔡明介昨天出國洽公,未出席原相股東會。原相總經理黃
森煌昨天表示,蔡明介擔任原相董事長達七年,隨著原相業績日漸
茁壯,蔡認為階段性任務已完成。聯發科平日業務繁重,聯發科去
年又入主揚智,還有轉投資手機多媒體晶片公司曜鵬,工作量俱增
,蔡明介去年就曾請辭原相董事長,絕非突然請辭,外界不要臆測。
「蔡明介的慣例是辭去董事長後,就不再擔任該公司的董事,所以
未安排續任原相董事。」黃森煌說,蔡明介卸任,原相研發團隊將
不受影響。據了解,蔡明介暨配偶現持有1,700張原相股票。
原相強調,聯電轉投資宏誠創投是原相最大法人股東,聯電董事
長曹興誠擔任原相董事長,乃順理成章;第二大法人股東聯發科轉
投資的翔發投資,則推派聯發科發言人喻銘鐸出任董事;聯電家族
的欣興、聯詠是原相第三、四大法人股東,昨天也取得原相董、監
席次。新任原相獨立董事楊蕙瑄是聯電轉投資欣興電子的獨立監察
人,曾任證期會主管,也曾服務於復華、富邦金控,原相計劃8月再
度申請上市。
黃森煌說:「CMOS影像感測元件市場競爭激烈,需要下游晶圓廠的
支持,曹興誠接董事長,對原相應該是正面的。」聯電近年積極開
發利基型市場,原相設計的手機CIS感測IC,對晶圓的消耗量極大。
原相目前股本6.23億元,去年營收19.98億元,稅後純益3.76億元,
去年每股純益約6.07元,昨日興櫃交易價格約63至65元。在雷射光
學滑鼠、130萬畫素感測IC及手機後段晶片出貨挹注下,原相前五
月營收10.36億元,較去年同期9.89億元,成長4.7%。
原相昨(27)日宣布從丹麥科技公司OPDI取得雷射光學滑鼠專屬
授權,預計年底量產。原相與安捷倫正進行光學滑鼠感應器侵權
訴訟,這項「雷射光學滑鼠」技術授權,可能是設法解決侵權官
司的方法之一。
原相表示,OPDI是全球獨家雷射光學滑鼠及影像追蹤技術開發公司
,過去光學滑鼠採用的是LED光源,屬於散射光,此次取得的技術
授權是光學滑鼠的最新技術,採用雷射光,屬於聚光,被視為下一
代光學滑鼠的關鍵技術。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