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上)公司新聞
茂矽(2342)受惠於功率二極體、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及 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GBT)等晶圓代工訂單強勁,產能持滿載,前三 季合併營收14.22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62億元,較去年同期 成長逾1.5倍,每股淨利1.04元優於預期。
茂矽累計前十個月合併營收15.9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5%。由 於營運表現逐步轉好,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而且力積電掛牌上市帶 動補漲行情,茂矽股價6日大漲4.9元,終場以54.2元漲停板作收,成 交量達29,457張,三大法人買超90張。
茂矽累計前十個月合併營收15.9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5%。由 於營運表現逐步轉好,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而且力積電掛牌上市帶 動補漲行情,茂矽股價6日大漲4.9元,終場以54.2元漲停板作收,成 交量達29,457張,三大法人買超90張。
小資族搶搭年終行情,盤中零股交易6日交投熱絡,以航運、半導 體兩大族群最受青睞,長榮爆出74萬股大量,已連續三個交易日穩坐 零股排行榜一,而重返資本市場的力積電表現也不遑多讓,首日零股 交易就達45.22萬股,一舉登上排名第二,超車台積電、聯電等人氣 指標股。
台股近期雖面臨Omicron變種病毒,以及Fed擬加快升息腳步等空方 訊息影響,指數呈現高檔震盪走勢。不過,本土買盤布局動作似乎未 受干擾,尤其在盤中零股交易市場中,更可看出小資族「自己年終自 己賺」的積極參與態度,跟隨類股輪動及產業成長趨勢,頻頻進場卡 位。
統計大盤6日盤中零股交易金額共16.73億元,維持穩健水位,搭配 盤面資金鎖定航運族群,貨櫃三雄零股交易持續點火,長榮、陽明、 萬海分別成交74.39萬、29.93萬、22.19萬股,合計成交金額約1.7億 元,占整體交易比重約一成。
值得一提的是,新掛牌半導體股力積電蜜月行情燒到零股市場,罕 見創下掛牌首日就爆出45.22萬股大量紀錄,不僅6日零股交易股數登 上第二,且高過台積電、聯電的23.15萬股、29.73萬股,出現資金移 轉效應。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指出,航運及半導體為近期盤面雙指標,目 前因疫情變數加劇,使得搶艙大戰也一觸即發,在漲價題材的加持下 ,促使資金湧入貨運散裝族群;而台積電再度回測600元大關支撐, 下檔則面臨年線保衛戰,從過去經驗分析,將成牽動指數多空走勢的 重要指標,另力積電掛牌行情能否進一步帶動比價行情,也是後續觀 察焦點之一。
市場人士解讀,投資人踴躍成為力積電的零股股東,基本上可由兩 層面來解讀,除了有跟進蜜月行情的企圖之外,從中長線趨勢來看, 半導體產業展望樂觀,因5G、AI、雲端伺服器、車用等應用快速成長 ,帶動成熟製程需求強勁,且相較於台積電、聯電而言,股價更具表 現空間。因此,吸引不管是以短打套利為交易策略的小資族,或是規 劃穩健投資的存股族同步敲進零股。
台股近期雖面臨Omicron變種病毒,以及Fed擬加快升息腳步等空方 訊息影響,指數呈現高檔震盪走勢。不過,本土買盤布局動作似乎未 受干擾,尤其在盤中零股交易市場中,更可看出小資族「自己年終自 己賺」的積極參與態度,跟隨類股輪動及產業成長趨勢,頻頻進場卡 位。
統計大盤6日盤中零股交易金額共16.73億元,維持穩健水位,搭配 盤面資金鎖定航運族群,貨櫃三雄零股交易持續點火,長榮、陽明、 萬海分別成交74.39萬、29.93萬、22.19萬股,合計成交金額約1.7億 元,占整體交易比重約一成。
值得一提的是,新掛牌半導體股力積電蜜月行情燒到零股市場,罕 見創下掛牌首日就爆出45.22萬股大量紀錄,不僅6日零股交易股數登 上第二,且高過台積電、聯電的23.15萬股、29.73萬股,出現資金移 轉效應。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指出,航運及半導體為近期盤面雙指標,目 前因疫情變數加劇,使得搶艙大戰也一觸即發,在漲價題材的加持下 ,促使資金湧入貨運散裝族群;而台積電再度回測600元大關支撐, 下檔則面臨年線保衛戰,從過去經驗分析,將成牽動指數多空走勢的 重要指標,另力積電掛牌行情能否進一步帶動比價行情,也是後續觀 察焦點之一。
市場人士解讀,投資人踴躍成為力積電的零股股東,基本上可由兩 層面來解讀,除了有跟進蜜月行情的企圖之外,從中長線趨勢來看, 半導體產業展望樂觀,因5G、AI、雲端伺服器、車用等應用快速成長 ,帶動成熟製程需求強勁,且相較於台積電、聯電而言,股價更具表 現空間。因此,吸引不管是以短打套利為交易策略的小資族,或是規 劃穩健投資的存股族同步敲進零股。
晶圓代工火熱 台股年終甩尾 力積電上市可望掀比價效應、台積電將迎來新一輪除息行情,題材一波波
晶圓代工題材一波接一波,力積電6日掛牌上市啟動比價效應,台 系晶圓代工二哥聯電、三哥世界股價準備大拚場,加上龍頭台積電收 復600元大關後,即將迎來新一輪除息行情,押寶填息行情資金可望 牽引指數衝高,加上產業供不應求、報價續漲,台股年終飄散濃濃半 導體風。
市場看晶圓代工最熱話題,近期全聚焦在力積電掛牌上,且不只對 力積電投資討論度高,對聯電乃至世界的比價效應,關注度亦不低。
中信投顧看好晶圓代工掛牌新兵力積電,認為邏輯產能已與客戶簽 訂三年、記憶體也簽訂二年保障價格與產能合約,因此,2022年能見 度達100%,認為2022年成長率將超越晶圓代工產業之12%,初次納 入研究範圍,給予正向投資評等。
連帶地,晶圓代工二哥聯電最近摩拳霍霍,3日收上68.3元,外資 單日加碼2.1萬張,伺機挑戰72元股價高點,大有與力積電股價展開 大拚場的企圖心。花旗環球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徐振志認為,聯電 挾四大優勢:高產能利用率、折舊降低、單位售價持續揚升、管控成 本,評估毛利率將從2020、2021年的22%與34%,進一步跳高到四成 ;賦予80元股價預期。外資圈看聯電最高目標價,仍是高盛證券賦予 的119元天價。
台積電第二季的季配息2.75元將於16日除息,隨後在2022年元月1 3日釋出713億元股利活水,法人指出,台積電2019年採季度配息之後 ,九次的除息均在1∼15日內完成填息,其中還有五次上演最強勢的 一日填息,本次除息行情備受市場矚目。
瑞銀證券認為,台積電上回法說會後,應已有助化解市場對台積電 毛利率短期的擔憂,不過,針對後續營運潛在揚升空間的爭辯,則未 曾消停。回顧2021年,台積電股價表現確實乏善可陳,然瑞銀強調, 台積電毛利率2022年具備上檔空間,2022年元月將召開新一季法說會 有可能釋出更樂觀的毛利率長線目標,可望重新推動股價上漲動能。
晶圓代工題材一波接一波,力積電6日掛牌上市啟動比價效應,台 系晶圓代工二哥聯電、三哥世界股價準備大拚場,加上龍頭台積電收 復600元大關後,即將迎來新一輪除息行情,押寶填息行情資金可望 牽引指數衝高,加上產業供不應求、報價續漲,台股年終飄散濃濃半 導體風。
市場看晶圓代工最熱話題,近期全聚焦在力積電掛牌上,且不只對 力積電投資討論度高,對聯電乃至世界的比價效應,關注度亦不低。
中信投顧看好晶圓代工掛牌新兵力積電,認為邏輯產能已與客戶簽 訂三年、記憶體也簽訂二年保障價格與產能合約,因此,2022年能見 度達100%,認為2022年成長率將超越晶圓代工產業之12%,初次納 入研究範圍,給予正向投資評等。
連帶地,晶圓代工二哥聯電最近摩拳霍霍,3日收上68.3元,外資 單日加碼2.1萬張,伺機挑戰72元股價高點,大有與力積電股價展開 大拚場的企圖心。花旗環球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徐振志認為,聯電 挾四大優勢:高產能利用率、折舊降低、單位售價持續揚升、管控成 本,評估毛利率將從2020、2021年的22%與34%,進一步跳高到四成 ;賦予80元股價預期。外資圈看聯電最高目標價,仍是高盛證券賦予 的119元天價。
台積電第二季的季配息2.75元將於16日除息,隨後在2022年元月1 3日釋出713億元股利活水,法人指出,台積電2019年採季度配息之後 ,九次的除息均在1∼15日內完成填息,其中還有五次上演最強勢的 一日填息,本次除息行情備受市場矚目。
瑞銀證券認為,台積電上回法說會後,應已有助化解市場對台積電 毛利率短期的擔憂,不過,針對後續營運潛在揚升空間的爭辯,則未 曾消停。回顧2021年,台積電股價表現確實乏善可陳,然瑞銀強調, 台積電毛利率2022年具備上檔空間,2022年元月將召開新一季法說會 有可能釋出更樂觀的毛利率長線目標,可望重新推動股價上漲動能。
晶圓代工族群新兵力積電掛牌上市,瑞信、摩根大通證券雙雙賦予 「優於大盤」投資評等,中信投顧最新加入初評行列,亦給予「增加 持股」投資評等,樂觀派內外資研究機構對力積電轉上市蜜月行情寄 予一定期望,目標價上看87元。
力積電由以記憶體製造為主之力晶半導體轉型晶圓代工業務而來, 經歷下市與負債高達1,200億元後,順利轉型成功,目前為全球第六 大晶圓代工廠,市占率約2%。瑞信與摩根大通證券早於力積電在興 櫃時期,便啟動基本面追蹤。外資深入研究興櫃股在外資圈雖非碩果 僅見,仍是極為罕見,顯然在晶圓代工產業供需吃緊的大前提下,不 願錯過提前向旗下客戶推薦投資新選擇的機會。
摩根大通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哈戈谷(Gokul Hariharan)指出 ,力積電挾晶圓代工漲價、產品組合優化與控制成本三管齊下,未來 一、二季毛利率積明顯上升,不排除觸及五成大關。
中信投顧看好力積電並指出,晶圓代工目前缺貨狀況持續,只要有 邏輯產能開出,就會馬上被客戶預訂。展望2022年營運,12吋代工業 務需求非常樂觀,2022年第一季代工價格將持續漲價,8吋有車用電 子需求帶動,樂觀看待毛利率表現。
摩根大通並引用力積電經營管理階層樂觀看法,提出四大利多,強 調看好力積電後市:一、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延續到2022年,伴隨漲價 與毛利擴張。二、記憶體價格趨穩,不像市場擔憂的跌價幅度那麼嚴 重。三、瞄準與客戶簽訂更多長約,分散產品組合並切入新產品。四 、產能擴張尚需時間,大部分的折舊影響至少要2023或2024年才會到 來。
外資估計,力積電2021年每股純益年增將超過2.5倍,來到4.4∼4 .54元,2022、2023年成長性均維持在二成以上,每股純益上看5.5與 6.85元。
整體而言,摩根大通看好短線毛利率擴張題材,搭配力積電從興櫃 轉掛牌上市,將是股價未來數個月的有力催化劑(catalysts)。
力積電由以記憶體製造為主之力晶半導體轉型晶圓代工業務而來, 經歷下市與負債高達1,200億元後,順利轉型成功,目前為全球第六 大晶圓代工廠,市占率約2%。瑞信與摩根大通證券早於力積電在興 櫃時期,便啟動基本面追蹤。外資深入研究興櫃股在外資圈雖非碩果 僅見,仍是極為罕見,顯然在晶圓代工產業供需吃緊的大前提下,不 願錯過提前向旗下客戶推薦投資新選擇的機會。
摩根大通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哈戈谷(Gokul Hariharan)指出 ,力積電挾晶圓代工漲價、產品組合優化與控制成本三管齊下,未來 一、二季毛利率積明顯上升,不排除觸及五成大關。
中信投顧看好力積電並指出,晶圓代工目前缺貨狀況持續,只要有 邏輯產能開出,就會馬上被客戶預訂。展望2022年營運,12吋代工業 務需求非常樂觀,2022年第一季代工價格將持續漲價,8吋有車用電 子需求帶動,樂觀看待毛利率表現。
摩根大通並引用力積電經營管理階層樂觀看法,提出四大利多,強 調看好力積電後市:一、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延續到2022年,伴隨漲價 與毛利擴張。二、記憶體價格趨穩,不像市場擔憂的跌價幅度那麼嚴 重。三、瞄準與客戶簽訂更多長約,分散產品組合並切入新產品。四 、產能擴張尚需時間,大部分的折舊影響至少要2023或2024年才會到 來。
外資估計,力積電2021年每股純益年增將超過2.5倍,來到4.4∼4 .54元,2022、2023年成長性均維持在二成以上,每股純益上看5.5與 6.85元。
整體而言,摩根大通看好短線毛利率擴張題材,搭配力積電從興櫃 轉掛牌上市,將是股價未來數個月的有力催化劑(catalysts)。
力積電(6770)、詠業(6792)、上品(4770)及洋基工程(669 1)將於12月上市報到,前三家已確定於6日、8日及22日上市掛牌, 洋基工程預計在12月底前掛牌,為台股新股募股(IPO)劃下句點。
力積電已完成所有IPO相關作業,預計於6日以每股49.88元上市, 上市IPO轟動市場,申購量創新高,不過,公開抽籤中籤率仍有3.2% 。
詠業即將於8日以每股98元上市掛牌,2日進行公開抽籤,中籤率僅 有0.16%,應創下罕見低紀錄,比力積電更搶手;上品則預計8日進 行競價拍賣,將由美國標決定價格,預計競拍6,284張,競拍底標價 格為140.68元,每人可拍1∼825張,預計22日上市。
力積電已完成所有IPO相關作業,預計於6日以每股49.88元上市, 上市IPO轟動市場,申購量創新高,不過,公開抽籤中籤率仍有3.2% 。
詠業即將於8日以每股98元上市掛牌,2日進行公開抽籤,中籤率僅 有0.16%,應創下罕見低紀錄,比力積電更搶手;上品則預計8日進 行競價拍賣,將由美國標決定價格,預計競拍6,284張,競拍底標價 格為140.68元,每人可拍1∼825張,預計22日上市。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不僅搭上半導體漲價熱潮,也因IPO承銷價與興 櫃市價間的套利價差大,吸引股民進場搶抽籤,成功吸引105.8萬筆 申購,並創下IPO五大紀錄。包括:申購量新高、競拍期間合格投標 量新高(超額認購達4.13倍)、IPO募資金額近十年次高、申購股數 近十年第三高、以及今年IPO中籤率新高(除KY公司)。
力積電前身為DRAM大廠力晶,在2012年終止上市櫃後,歷經八年重 整。將在12月6日重新上市,市場話題性十足。不光在競拍期間吸引 36.5萬張合格投標量,超越和潤企業寫下的27.93萬張紀錄,創2016 年引入競價拍賣後的新高外;申購期間更吸引105.86萬張申購單,跨 越2000年義隆電子締造的97.64萬張歷史門檻。
以力積電每股49.88元承銷價計算,此次總計凍資528.04億元,儘 管申購量破百萬張,但釋出的申購股數同樣高居近十年第三高,僅次 漢翔與和潤,達3.21萬張,因此換算中籤率仍有3.03%,是今年以來 除KY公司以外IPO最高中籤率;力積電興櫃均價29日收在73.69元,相 當每位中籤戶潛在獲利空間達47.13%。
此外,力積電IPO募資金額上看72.16億元,同樣創近十年次高,僅 低於和潤2019年寫下的94.05億元紀錄。力積電與和潤承銷價皆不足 百元,儘管力積電潛在獲利空間不如和潤當時近二倍的價差,還是容 易吸引散戶參與抽籤,甚且晶圓代工廠產能吃緊的漲價潮仍在延燒, 力積電2022年底前產能都已被預訂,訂單能見度高,今年前十月營收 為520.3億元,年成長37.67%,能見度高的基本面也成為公司連破I PO競拍與申購紀錄的最佳助手。
繼力積電後,IPO焦點再度回到興櫃高價股,達方旗下小金雞詠業 30日將結束公開申購,並擬於12月8日掛牌上市,每股承銷金額98元 與興櫃均價價差高達86.02%,預計將掀起下一波搶購熱潮。
另外,興櫃前十大高價股中,上品、洋基工程、瑞鼎、力智、台灣 精銳等五檔個股均已通過主管機關核准上市,為年底及明年初的IPO 市場增添色彩。
力積電前身為DRAM大廠力晶,在2012年終止上市櫃後,歷經八年重 整。將在12月6日重新上市,市場話題性十足。不光在競拍期間吸引 36.5萬張合格投標量,超越和潤企業寫下的27.93萬張紀錄,創2016 年引入競價拍賣後的新高外;申購期間更吸引105.86萬張申購單,跨 越2000年義隆電子締造的97.64萬張歷史門檻。
以力積電每股49.88元承銷價計算,此次總計凍資528.04億元,儘 管申購量破百萬張,但釋出的申購股數同樣高居近十年第三高,僅次 漢翔與和潤,達3.21萬張,因此換算中籤率仍有3.03%,是今年以來 除KY公司以外IPO最高中籤率;力積電興櫃均價29日收在73.69元,相 當每位中籤戶潛在獲利空間達47.13%。
此外,力積電IPO募資金額上看72.16億元,同樣創近十年次高,僅 低於和潤2019年寫下的94.05億元紀錄。力積電與和潤承銷價皆不足 百元,儘管力積電潛在獲利空間不如和潤當時近二倍的價差,還是容 易吸引散戶參與抽籤,甚且晶圓代工廠產能吃緊的漲價潮仍在延燒, 力積電2022年底前產能都已被預訂,訂單能見度高,今年前十月營收 為520.3億元,年成長37.67%,能見度高的基本面也成為公司連破I PO競拍與申購紀錄的最佳助手。
繼力積電後,IPO焦點再度回到興櫃高價股,達方旗下小金雞詠業 30日將結束公開申購,並擬於12月8日掛牌上市,每股承銷金額98元 與興櫃均價價差高達86.02%,預計將掀起下一波搶購熱潮。
另外,興櫃前十大高價股中,上品、洋基工程、瑞鼎、力智、台灣 精銳等五檔個股均已通過主管機關核准上市,為年底及明年初的IPO 市場增添色彩。
力積電現階段興櫃參考價落在70多元,比聯電的60餘元高逾一成,在晶圓代工市場持續供不應求下,法人預料,力積電上市後股價不會比興櫃差,但聯電各項數據不比力積電遜色,力積電上市後,聯電股價的比價效應,更是市場高度關注的焦點。
力晶在2012年因淨值轉負,股票黯然下櫃,雖然當時曾讓創辦人黃崇仁和小股東摔了一跤,但在黃崇仁重整旗鼓之下,今年以力積電之名捲土重來,在半導體市場重新找到地位,將於12月6日轉上市,挾技術優勢,而是唯一兼具記憶體、邏輯製程技術的廠商,加上晶圓代工前景持續看好,力積電公開申購人氣超旺。
根據證交所統計,此次共有105萬8,611筆參與力積電上市公開申購,凍結528億元資金。「黃崇仁魅力重新席捲市場!」,一名資深股民這樣形容。
力積電風光重回資本市場,絕非偶然,過程當中也相當辛苦。時光倒轉至2008年,金融海嘯導致DRAM報價暴跌,相關廠商營運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不僅德國奇夢達(Qimonda)黯然退場,台灣茂德也倒下,力晶苦撐至2012年,也難逃淨值轉負的命運,股票因而下櫃。
力晶下櫃之後,黃崇仁力圖在市場上找到新定位,首先是從DRAM分割部分工廠轉型晶圓代工,並同步強化原有的記憶體事業,其次是在2008年起把力晶分割成力晶科技、力積電(前身為鉅晶電子)兩家公司,由力積電接收晶圓廠,負責製造生產,力晶如今成為持股力積電26%的控股公司。
力晶在2012年因淨值轉負,股票黯然下櫃,雖然當時曾讓創辦人黃崇仁和小股東摔了一跤,但在黃崇仁重整旗鼓之下,今年以力積電之名捲土重來,在半導體市場重新找到地位,將於12月6日轉上市,挾技術優勢,而是唯一兼具記憶體、邏輯製程技術的廠商,加上晶圓代工前景持續看好,力積電公開申購人氣超旺。
根據證交所統計,此次共有105萬8,611筆參與力積電上市公開申購,凍結528億元資金。「黃崇仁魅力重新席捲市場!」,一名資深股民這樣形容。
力積電風光重回資本市場,絕非偶然,過程當中也相當辛苦。時光倒轉至2008年,金融海嘯導致DRAM報價暴跌,相關廠商營運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不僅德國奇夢達(Qimonda)黯然退場,台灣茂德也倒下,力晶苦撐至2012年,也難逃淨值轉負的命運,股票因而下櫃。
力晶下櫃之後,黃崇仁力圖在市場上找到新定位,首先是從DRAM分割部分工廠轉型晶圓代工,並同步強化原有的記憶體事業,其次是在2008年起把力晶分割成力晶科技、力積電(前身為鉅晶電子)兩家公司,由力積電接收晶圓廠,負責製造生產,力晶如今成為持股力積電26%的控股公司。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昨(29)日補辦90歲大壽,除蔡英文總統應邀出席之外,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與執行長蔡力行、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等科技業大咖都受邀參加晚宴,郭台銘還祝賀張忠謀長命百歲,活到120歲。
張忠謀是7月10日出生,但今年7月台灣疫情緊張,不便宴客,因此延至昨晚包下君品米其林三星餐廳頤宮宴請親朋友好友。昨日席開20桌,出席壽宴的貴賓,合計掌握台股市值逾20兆元,重要性不言可喻。
昨晚出席的貴賓,還包括張忠謀夫人張淑芬、台積電包括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及所有副總包括何麗梅、羅唯仁、秦永沛、米玉傑、王建光、張曉強、方淑華、余振華、張宗生等人也都出席,堪稱是台積電在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最大規模 一次聚會。除商界重量級人物外,蔡總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AIT處長孫曉雅也出席。
張忠謀是7月10日出生,但今年7月台灣疫情緊張,不便宴客,因此延至昨晚包下君品米其林三星餐廳頤宮宴請親朋友好友。昨日席開20桌,出席壽宴的貴賓,合計掌握台股市值逾20兆元,重要性不言可喻。
昨晚出席的貴賓,還包括張忠謀夫人張淑芬、台積電包括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及所有副總包括何麗梅、羅唯仁、秦永沛、米玉傑、王建光、張曉強、方淑華、余振華、張宗生等人也都出席,堪稱是台積電在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最大規模 一次聚會。除商界重量級人物外,蔡總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AIT處長孫曉雅也出席。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將在12月6日轉上市,上市前公開承銷申購人氣大爆棚,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共有105萬8,611筆參與力積電此次公開申購,粗估約凍結528億元資金,將在今(30)日抽籤,中籤率約3%,以昨日興櫃收盤參考價74.5元計算,等於抽中一張現賺近2.5萬元。
力積電是由前DRAM大廠力晶集團分割出來的專業晶圓代工廠,力晶在2012年股票下櫃後沉潛九年後,今年以力積電重回資本市場。
力積電此次公開申購價格每股49.88元,抽中一張約賺近2.5萬元,公開申購吸引投資人躍躍欲試。據悉,力積電第一天申購量就突破41萬筆,第二天達32萬多筆,累計此次申購突破百萬筆,中籤率3.03%。
今年以來,力積電受惠於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第3季稅後純益44.1億元,季增31%,毛利率44%,每股純益1.3元;前三季獲利98.92億元,年增逾兩倍,每股純益2.77元,遠優於去年同期的0.87元,法人預估,力積電今年毛利率將突破40%,每股純益超過4元。
力積電透露,目前記憶體及邏輯客戶都積極卡位晶圓代工產能,陸續與力積電簽訂二到三年長約,邏輯產品需求量及價格到2024年都已確定,記憶體產品2023年前量價格也都拍板,未來二年營運都會穩定。
力積電有兩座8吋晶圓廠,月產能合計約11萬片,預計2022年中擴增至12萬片;12吋廠有三座,月產能合計約11萬片。目前晶圓代工與記憶體營收占比約45:55,預計銅鑼新廠完成後,最快2023年開出新產能,晶圓代工比重會再拉升。
力積電將於12月6日轉上市,配合初次上市前公開承銷,辦理現金增資13億元,發行普通股1.3億股,日前辦理競價拍賣8萬8,400張,合格投標達36萬 5,035 張,各得標單價格及其數量加權平均價格為63.52元,高於最低承銷價格的1.16倍。
挾基本面強勁優勢,力積電此次公開申購承銷數量3萬2,100張,發行價為每股49.88元,吸引投資人踴躍申購,交易所統計,力積電11月24至26日辦理公開申購期間,公開申購數量達105萬8,611筆,估計凍結約528億元資金。
法人看好,力積電受惠晶圓代工報價續漲與產品組合優化,明年毛利率朝五成邁進,向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看齊,每股純益挑戰6元。
力積電是由前DRAM大廠力晶集團分割出來的專業晶圓代工廠,力晶在2012年股票下櫃後沉潛九年後,今年以力積電重回資本市場。
力積電此次公開申購價格每股49.88元,抽中一張約賺近2.5萬元,公開申購吸引投資人躍躍欲試。據悉,力積電第一天申購量就突破41萬筆,第二天達32萬多筆,累計此次申購突破百萬筆,中籤率3.03%。
今年以來,力積電受惠於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第3季稅後純益44.1億元,季增31%,毛利率44%,每股純益1.3元;前三季獲利98.92億元,年增逾兩倍,每股純益2.77元,遠優於去年同期的0.87元,法人預估,力積電今年毛利率將突破40%,每股純益超過4元。
力積電透露,目前記憶體及邏輯客戶都積極卡位晶圓代工產能,陸續與力積電簽訂二到三年長約,邏輯產品需求量及價格到2024年都已確定,記憶體產品2023年前量價格也都拍板,未來二年營運都會穩定。
力積電有兩座8吋晶圓廠,月產能合計約11萬片,預計2022年中擴增至12萬片;12吋廠有三座,月產能合計約11萬片。目前晶圓代工與記憶體營收占比約45:55,預計銅鑼新廠完成後,最快2023年開出新產能,晶圓代工比重會再拉升。
力積電將於12月6日轉上市,配合初次上市前公開承銷,辦理現金增資13億元,發行普通股1.3億股,日前辦理競價拍賣8萬8,400張,合格投標達36萬 5,035 張,各得標單價格及其數量加權平均價格為63.52元,高於最低承銷價格的1.16倍。
挾基本面強勁優勢,力積電此次公開申購承銷數量3萬2,100張,發行價為每股49.88元,吸引投資人踴躍申購,交易所統計,力積電11月24至26日辦理公開申購期間,公開申購數量達105萬8,611筆,估計凍結約528億元資金。
法人看好,力積電受惠晶圓代工報價續漲與產品組合優化,明年毛利率朝五成邁進,向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看齊,每股純益挑戰6元。
力積電預計12月6日由興櫃轉上市,以每股49.88元公開承銷,首日就吸引逾41萬筆申購,若投資人申購中籤,以力積電昨(25)日興櫃收盤參考價75.6元估算,每張潛在獲利約2.5萬元。
市場專家指出,力積電興櫃轉上市出現申購熱潮,主要是法人圈普遍看好後市營運。該公司今年前三季營收達458.65億元,季增12.7%,再寫新猷,已超越去年整年度的456.84億元,稅後純益98.91億元,每股純益3.07元。
摩根士丹利預計,力積電第4季營收季增10%至15%,毛利率拉升為45%至46%,第4季將是周期高峰。
展望2022年,摩根士丹利預期,力積電營收可望年增12%,考量終端需求疲軟,對價格彈性有限的客戶可能無法支付更高的晶圓代工價格,因此預期力積電毛利率則會落在41%至42%,無法達到2021年下半年約43%至46%的水準。
未來若客戶簽署更長期的合約,將能幫助力積電維持毛利率表現。
市場專家指出,力積電興櫃轉上市出現申購熱潮,主要是法人圈普遍看好後市營運。該公司今年前三季營收達458.65億元,季增12.7%,再寫新猷,已超越去年整年度的456.84億元,稅後純益98.91億元,每股純益3.07元。
摩根士丹利預計,力積電第4季營收季增10%至15%,毛利率拉升為45%至46%,第4季將是周期高峰。
展望2022年,摩根士丹利預期,力積電營收可望年增12%,考量終端需求疲軟,對價格彈性有限的客戶可能無法支付更高的晶圓代工價格,因此預期力積電毛利率則會落在41%至42%,無法達到2021年下半年約43%至46%的水準。
未來若客戶簽署更長期的合約,將能幫助力積電維持毛利率表現。
證交所統計,2021年初次募股上市(IPO)案共有14家,預計年底 將再增添三商家購(2945)、力積電(6770)、詠業(6792)、上品 (4770)、洋基工程(6691)等五家上市生力軍。
至於6月中已取得主管機關核准的櫃轉市案南光(1752),可望成 為2021年第一家適用「寬容條款」的企業,上市時間再延長三個月, 預計2022年第一季上市。
本月底還有三商家購上市,三商家購之前因IPO競拍單不足而流標 ,再度捲土重來,已順利完成IPO相關作業,預計11月30日以每股69 元上市,由於近來非電子股族群上市後,股價表現不振,多家跌破承 銷價,因而,三商家購上市蜜月期備受關注。
接下來,預計於12月6日及12月8日,各以49.88元及98元上市的力 積電及詠業,因目前興櫃價格遠高於承銷價,再加上分別屬於晶圓代 工及天線產業,搭上近年來市場發展重要產業,上市蜜月期受到市場 高度期待。
而南光4月底已向申請上櫃轉上市,且於6月16日就獲得主管機關核 准,卻遲遲未轉上市;據指出,南光已向證交所表示,2022年第一季 才會掛牌,因而預計再次向證交所申請延後掛牌三個月,成為2021年 第一家適用寬容措施,而延長成為九個月上市。2020年曾受疫情影響 ,成為第一家使用寬容措施是汎德永業。
至於6月中已取得主管機關核准的櫃轉市案南光(1752),可望成 為2021年第一家適用「寬容條款」的企業,上市時間再延長三個月, 預計2022年第一季上市。
本月底還有三商家購上市,三商家購之前因IPO競拍單不足而流標 ,再度捲土重來,已順利完成IPO相關作業,預計11月30日以每股69 元上市,由於近來非電子股族群上市後,股價表現不振,多家跌破承 銷價,因而,三商家購上市蜜月期備受關注。
接下來,預計於12月6日及12月8日,各以49.88元及98元上市的力 積電及詠業,因目前興櫃價格遠高於承銷價,再加上分別屬於晶圓代 工及天線產業,搭上近年來市場發展重要產業,上市蜜月期受到市場 高度期待。
而南光4月底已向申請上櫃轉上市,且於6月16日就獲得主管機關核 准,卻遲遲未轉上市;據指出,南光已向證交所表示,2022年第一季 才會掛牌,因而預計再次向證交所申請延後掛牌三個月,成為2021年 第一家適用寬容措施,而延長成為九個月上市。2020年曾受疫情影響 ,成為第一家使用寬容措施是汎德永業。
力積電(6770)初次上市普通股股票承銷(IPO)案,採競價拍賣 及公開申購方式辦理,22日競拍結果,得標加權均價63.52元,24日 起將以每股49.88元公開承銷,若投資人申購中籤,以22日興櫃收盤 均價74.16元來看,每張潛在獲利逾2.4萬元。
力積電為配合初次上市前公開承銷,辦理現金增資13億元,發行普 通股1.3億股,採溢價方式辦理,證交所指出,力積電此次辦理競拍 股數88,400仟股,公開申購為32,100仟股。此次參與投標投標單筆數 22,766筆,合格標單21,513筆,以美國標決定競拍得標價格,依辦法 規定,力積電競拍最低承銷價格為43元,22日公開完成電腦開標,開 標結果最低得標價格61.89元,最高得標價格88元,得標加權平均價 格63.52元,全部拍賣完成。
力積電22日公告上巿前現增發行新股承銷價格,公開申購發行價為 每股49.88元。於11月24∼26日為公開申購期間;11月30日為公開抽 籤日。以22日興櫃收盤均價74.16元來看,參與公開申購每張潛在獲 利逾2.4萬元,預計市場上將再掀一波新股抽籤熱潮。
力積電前身為1994年創立的DRAM大廠力晶,在2008年遭遇金融海嘯 及DRAM價格暴跌後,力晶於2012年終止上市櫃,在歷經八年重整後, 終於將在12月6日重新以力積電掛牌上市。
力積電捲土重來後以特殊成熟製程的晶圓代工廠重回半導體市場, 且在全球純晶圓代工排名第六,並在特殊成熟製程市場占有極高市占 率,舉凡影像感測器、光學防手震IC、驅動IC及電源管理IC等相關產 品都是力積電鎖定的市場。
力積電今年前十月合併營收達520.30億元,相較2020年同期成長3 7.7%。法人指出,力積電成功搭上這波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帶起的漲 價潮,目前力積電產能將至少滿到2022年底,且目前已經與客戶談妥 2022年第一季的調漲報價,後續有機會再度調漲價格。
由於力積電產能滿載,因此公司目前也已經啟動在苗栗銅鑼設立新 廠,並將會分為兩期投資建設,第一期將會投入1,300∼1,400億元, 並打造月產能4∼5萬片產能,預計將會在2024年全產能運轉。
力積電為配合初次上市前公開承銷,辦理現金增資13億元,發行普 通股1.3億股,採溢價方式辦理,證交所指出,力積電此次辦理競拍 股數88,400仟股,公開申購為32,100仟股。此次參與投標投標單筆數 22,766筆,合格標單21,513筆,以美國標決定競拍得標價格,依辦法 規定,力積電競拍最低承銷價格為43元,22日公開完成電腦開標,開 標結果最低得標價格61.89元,最高得標價格88元,得標加權平均價 格63.52元,全部拍賣完成。
力積電22日公告上巿前現增發行新股承銷價格,公開申購發行價為 每股49.88元。於11月24∼26日為公開申購期間;11月30日為公開抽 籤日。以22日興櫃收盤均價74.16元來看,參與公開申購每張潛在獲 利逾2.4萬元,預計市場上將再掀一波新股抽籤熱潮。
力積電前身為1994年創立的DRAM大廠力晶,在2008年遭遇金融海嘯 及DRAM價格暴跌後,力晶於2012年終止上市櫃,在歷經八年重整後, 終於將在12月6日重新以力積電掛牌上市。
力積電捲土重來後以特殊成熟製程的晶圓代工廠重回半導體市場, 且在全球純晶圓代工排名第六,並在特殊成熟製程市場占有極高市占 率,舉凡影像感測器、光學防手震IC、驅動IC及電源管理IC等相關產 品都是力積電鎖定的市場。
力積電今年前十月合併營收達520.30億元,相較2020年同期成長3 7.7%。法人指出,力積電成功搭上這波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帶起的漲 價潮,目前力積電產能將至少滿到2022年底,且目前已經與客戶談妥 2022年第一季的調漲報價,後續有機會再度調漲價格。
由於力積電產能滿載,因此公司目前也已經啟動在苗栗銅鑼設立新 廠,並將會分為兩期投資建設,第一期將會投入1,300∼1,400億元, 並打造月產能4∼5萬片產能,預計將會在2024年全產能運轉。
美國商務部9月「鴻門宴」邀台積電、三星等半導體業者,討論全球晶片短缺議題,被曝美國要求台積電等交出商業檔釐清產能供給狀況。陸媒晶片視界報導,台積電等四家台廠已於11月8日前交出商業機密。其中力積電提供給美方的商業資料最完整,對於問卷中的大部分問題都做出回覆,至於台積電、聯電和世界先進都是做了部分回覆。
陸媒晶片視界曝光台灣晶圓大廠提交的機密文件,其中,台積電被點名提供的訊息,主要集中於自身產能情況、2019至2021年積體電路產量及各分支占總產量的比例,以及訂單積壓量最大產品的最近一個月銷售額,但並未透露訂單積壓量最大產品的具體名稱。
力積電提供給美國商務部的內容十分豐富,對問卷中的大部分問題都做出回覆。包括力積電兩個8吋晶圓代工廠,總產能113K/月,主要用於功率分立器件(MOSFET和IGBT)代工。
還提供力積電有兩個12吋晶圓代工廠,總產能111K/月,主要用於DRAM和專業邏輯代工。同時,力積電正在為成熟製程建造新的12寸晶圓代工廠(50K/月),2023年可啟用。此外,力積電回覆指汽車終端客戶占代工業務比例不到10%。
至於聯電向美方提交內容就是公事公辦,基本上只回答關於產能問題,且多數資料不對外公開。
世界先進提供資料顯示,製程「節點」在90奈米到1,500奈米之間,訂單積壓量最大的產品為邏輯晶片。
陸媒晶片視界曝光台灣晶圓大廠提交的機密文件,其中,台積電被點名提供的訊息,主要集中於自身產能情況、2019至2021年積體電路產量及各分支占總產量的比例,以及訂單積壓量最大產品的最近一個月銷售額,但並未透露訂單積壓量最大產品的具體名稱。
力積電提供給美國商務部的內容十分豐富,對問卷中的大部分問題都做出回覆。包括力積電兩個8吋晶圓代工廠,總產能113K/月,主要用於功率分立器件(MOSFET和IGBT)代工。
還提供力積電有兩個12吋晶圓代工廠,總產能111K/月,主要用於DRAM和專業邏輯代工。同時,力積電正在為成熟製程建造新的12寸晶圓代工廠(50K/月),2023年可啟用。此外,力積電回覆指汽車終端客戶占代工業務比例不到10%。
至於聯電向美方提交內容就是公事公辦,基本上只回答關於產能問題,且多數資料不對外公開。
世界先進提供資料顯示,製程「節點」在90奈米到1,500奈米之間,訂單積壓量最大的產品為邏輯晶片。
台股再添一上市生力軍,森崴能源(6806)自今(15)日起上市,成為今年第15家上市新兵,台股再增加一檔百元俱樂部;而接下來三商家購(2945)及力積電(6770)接續於11月30日及12月6日上市,使得今年上市股至少達到17家,遠超過去(109)年的12家。
證交所統計,今年來以已有富采、迅得、穎崴、AES-KY、統新、展碁國際、長榮鋼、志強-KY、鴻碩、IKKA-KY、八方雲集、永豐實、全訊及宜新實業等14家公司上市,加入集中市場掛牌交易,不過,各公司上市來,股價表現不一,出現幾家歡樂幾家愁行情。
AES-KY成今年最大飆股,上市承銷價168元,果然上市後股價就「一路發」,11月12日股價收漲停1,375元,不但登上千金股,且躍居至台股第九高高價股,等於是上市來股價漲了千元,也就是說,即使投資人於今年3月22日AES-KY上市後才買進,至今仍沒賣,目前1張潛在獲利100萬元;全訊則於10月25日甫以104.49元上市,11月12日收218元,股價也飆漲了1倍以上。
但並非所有新股都蜜月行情,八方雲集及永豐實上市後股價表現不振,主因遭遇疫情衝擊、承銷價訂定過高所致;而在這二家公司的拖累下,森崴能源及三商家購曾一度出現IPO競拍流標,隨後壓低競拍底標及IPO承銷價後捲土重來,並順利在近日接棒上市。
森崴能源預計今日以每股104.4元上市,今年前三季每股盈餘(EPS)2.69元,主辦承銷商為福邦證券,11月12日在興櫃收130元上漲1.06元,收盤均價為128.87元;三商家購11月12日在興櫃收盤均價86.62元,預計11月30日上市,承銷價暫訂69元;力積電11月12日在興櫃收盤均價為74.32元,擬於12月6日上市,承銷價暫訂49.88元。
證交所統計,今年來以已有富采、迅得、穎崴、AES-KY、統新、展碁國際、長榮鋼、志強-KY、鴻碩、IKKA-KY、八方雲集、永豐實、全訊及宜新實業等14家公司上市,加入集中市場掛牌交易,不過,各公司上市來,股價表現不一,出現幾家歡樂幾家愁行情。
AES-KY成今年最大飆股,上市承銷價168元,果然上市後股價就「一路發」,11月12日股價收漲停1,375元,不但登上千金股,且躍居至台股第九高高價股,等於是上市來股價漲了千元,也就是說,即使投資人於今年3月22日AES-KY上市後才買進,至今仍沒賣,目前1張潛在獲利100萬元;全訊則於10月25日甫以104.49元上市,11月12日收218元,股價也飆漲了1倍以上。
但並非所有新股都蜜月行情,八方雲集及永豐實上市後股價表現不振,主因遭遇疫情衝擊、承銷價訂定過高所致;而在這二家公司的拖累下,森崴能源及三商家購曾一度出現IPO競拍流標,隨後壓低競拍底標及IPO承銷價後捲土重來,並順利在近日接棒上市。
森崴能源預計今日以每股104.4元上市,今年前三季每股盈餘(EPS)2.69元,主辦承銷商為福邦證券,11月12日在興櫃收130元上漲1.06元,收盤均價為128.87元;三商家購11月12日在興櫃收盤均價86.62元,預計11月30日上市,承銷價暫訂69元;力積電11月12日在興櫃收盤均價為74.32元,擬於12月6日上市,承銷價暫訂49.88元。
興櫃10月營收全數出爐,受大陸十一長假導致工作天數減少影響, 多數公司單月營收較前月衰退,惟晶圓代工大廠力積電(6770)、汽 車鍛造鋁圈廠巧新(1563)仍受惠半導體市況大熱、汽車產業傳統旺 季加持,強勢繳出年月雙增成績,激勵股價本周來勁揚10.11%、1. 09%,成最大亮點。
10月營收前十大公司,仍由遠壽以69.92億元奪冠,力積電則受惠 晶圓代工價格持續調漲,10月營收衝上61.65億元,繳出年月雙增成 績,超車鋼鐵大廠燁聯的56.99億元,榮登興櫃10月營收第二大。繼 9月營收突破60億元大關後,於12月正式掛牌上市前,單月營收再攀 峰。
燁聯、瑞鼎、三商家購、采鈺、洋基工程、伊雲谷、和淞則奪下第 3∼7名,巧新則成為10月營收最大黑馬,以6.48億元奪下興櫃單月營 收第十名頭銜。
力積電將於12月6日掛牌上市,股價上市前夕提前走出慶賀行情, 近一個月來大漲13.78%,10日均價更衝上75.38元,創近七個月來均 價新高。力積電10月營收達61.65億元,月增2.07%、年增54.79%。
進入第四季汽車產業傳統旺季、歐美疫情趨緩,帶動高端消費復甦 ,超跑、豪華汽車品牌對客製化輪圈拉貨力道逐步提升,推升汽車輪 圈廠巧新10月營收回溫,衝上6.48億元、年增18%。
10月營收前十大公司,仍由遠壽以69.92億元奪冠,力積電則受惠 晶圓代工價格持續調漲,10月營收衝上61.65億元,繳出年月雙增成 績,超車鋼鐵大廠燁聯的56.99億元,榮登興櫃10月營收第二大。繼 9月營收突破60億元大關後,於12月正式掛牌上市前,單月營收再攀 峰。
燁聯、瑞鼎、三商家購、采鈺、洋基工程、伊雲谷、和淞則奪下第 3∼7名,巧新則成為10月營收最大黑馬,以6.48億元奪下興櫃單月營 收第十名頭銜。
力積電將於12月6日掛牌上市,股價上市前夕提前走出慶賀行情, 近一個月來大漲13.78%,10日均價更衝上75.38元,創近七個月來均 價新高。力積電10月營收達61.65億元,月增2.07%、年增54.79%。
進入第四季汽車產業傳統旺季、歐美疫情趨緩,帶動高端消費復甦 ,超跑、豪華汽車品牌對客製化輪圈拉貨力道逐步提升,推升汽車輪 圈廠巧新10月營收回溫,衝上6.48億元、年增18%。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常務理事暨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指出,台灣擁有的人才還有完整供應鏈,將讓台灣持續坐穩「世界級」半導體生產基地的地位。
黃崇仁昨天出席產業戰略論壇,並以「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回顧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演變,曾幾何時,台積電超越英特爾,過去占全世界半導體市場五成的日本,如今在半導體這一塊幾乎沒有了,這些轉換為在台灣代工。這是一點一點的轉變,台灣半導體是一塊一塊壯大起來的。
黃崇仁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之所以可以發展到現今的規模,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在28奈米時,張忠謀決定自己開發,這是台灣很重要的里程碑,隨後,台積電的製程就從14奈米一路到2奈米,這一切,是台灣的工程師所推進的,台灣確實可以做到這個技術。
日前玉山科技協會上,他問張忠謀,對於台積電赴美蓋廠,是否對台灣造成什麼影響?張忠謀回應:「你覺得你管美國人會比英特爾更厲害嗎?」
黃崇仁說,在半導體製造部分,美國和台灣文化差太多了,美國碩士都去寫軟體,製造業只有學士,加上台灣的工程師很拚,可以輪三班制,不過在美國,這個有得吵了。整體來說,台灣的工程師素質很好,台灣可突破一切持續往前走。
針對半導體產業後市,他看好受惠AI、車用等成長趨勢,將持續推升市場對半導體的需求,以電動車來說,講了一個「電」,就是我們半導體業的生意, 因為電動車裡面都是電池,因此需要晶片,加上國際汽車品牌運用愈來愈多的面板且都是自動化,這些對晶片的需求都是大數目。
黃崇仁說,台灣擁有人才和完整供應鏈、生態圈,都讓台灣持續坐穩世界級半導體生產基地。
黃崇仁昨天出席產業戰略論壇,並以「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回顧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演變,曾幾何時,台積電超越英特爾,過去占全世界半導體市場五成的日本,如今在半導體這一塊幾乎沒有了,這些轉換為在台灣代工。這是一點一點的轉變,台灣半導體是一塊一塊壯大起來的。
黃崇仁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之所以可以發展到現今的規模,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在28奈米時,張忠謀決定自己開發,這是台灣很重要的里程碑,隨後,台積電的製程就從14奈米一路到2奈米,這一切,是台灣的工程師所推進的,台灣確實可以做到這個技術。
日前玉山科技協會上,他問張忠謀,對於台積電赴美蓋廠,是否對台灣造成什麼影響?張忠謀回應:「你覺得你管美國人會比英特爾更厲害嗎?」
黃崇仁說,在半導體製造部分,美國和台灣文化差太多了,美國碩士都去寫軟體,製造業只有學士,加上台灣的工程師很拚,可以輪三班制,不過在美國,這個有得吵了。整體來說,台灣的工程師素質很好,台灣可突破一切持續往前走。
針對半導體產業後市,他看好受惠AI、車用等成長趨勢,將持續推升市場對半導體的需求,以電動車來說,講了一個「電」,就是我們半導體業的生意, 因為電動車裡面都是電池,因此需要晶片,加上國際汽車品牌運用愈來愈多的面板且都是自動化,這些對晶片的需求都是大數目。
黃崇仁說,台灣擁有人才和完整供應鏈、生態圈,都讓台灣持續坐穩世界級半導體生產基地。
艾司摩爾(ASML)全球副總裁暨中國區總裁沈波8日表示,目前用於先進製程的極紫外光(EUV)機台仍無法出貨大陸客戶,其他產品都可以出貨。這意味中芯雖然無法導入7奈米以下高階製程生產,無力與台積電競爭,但在其他成熟製程使用的深紫外光(DUV)關鍵設備取得無虞。
沈波此言,打破日前業界傳出中芯添購DUV機台不順的傳聞,意味兩岸晶圓代工業成熟製程擴產大賽並未停歇,中芯與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之間的成熟製程競賽持續拉鋸。先前業界預期若中芯因DUV取得不順將使得成熟製程產能吃緊狀況延後舒緩的狀況,也面臨修正。
沈波8日在上海參加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接受媒體訪問時,釋出相關訊息。他強調,近年大陸市場占艾司摩爾全球銷量比重約三成左右,目前在大陸的裝機量已經接近1,000台,產品能夠支持客戶需求,為客戶提升效率優化成本。
中芯因應晶圓代工成熟製程需求強勁,已於深圳、上海等地啟動擴產,預計斥資逾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80億元),新產能2023年陸續開出。
市場先前傳出,中芯與艾司摩爾簽約購買的DUV還未到貨,隨著採購協議的最後期限臨近,這筆訂單可能跳票,危及中芯擴產,並牽動全球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市場動態。
沈波強調,目前艾司摩爾用於先進製程的EUV機台仍無法出貨大陸客戶,其他產品都可以出貨。此言間接證實中芯依舊無法擴產高階製程,但其它成熟製程擴產的DUV機台則不受影響。
艾司摩爾是全球最大半導體微影機設備商,今年第三度參展進博會,並在展會上透過3D影片,分享微影機的基本原理,光源經過聚光鏡聚光投向光罩,再穿過光罩上的電路圖案,透過投影物鏡將影像聚焦到晶圓上。
面對旺盛的需求,沈波表示,整個產業鏈正處於非常緊張的狀態,在晶片製造設備供應商中,公司供貨周期一般為一年,這是由於微影機相對複雜,並且客戶對公司產品的需求相對更多,所以近年來擴產幅度在歷史上前所未有,但擴產也面臨局限。
由於供應鏈長,艾司摩爾的擴產不可避免面臨供應鏈原材料短缺問題,由於該公司有幾千家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必須每一家都要配合同時進行產能擴張,整合起來並非易事,沈波指出,艾司摩爾約85%的零件都是供應商提供,公司的工作是集成(統整),有時候比製造更困難。
沈波表示,艾司摩爾已經在擴大產能,並運用公司的安全庫存提升交貨,但由於產業鏈太長,暫時還沒有辦法完全滿足用戶需求,「但我們平等對待全球每一個客戶,即使在產能上漲的情況下,也沒有漲價。」
沈波此言,打破日前業界傳出中芯添購DUV機台不順的傳聞,意味兩岸晶圓代工業成熟製程擴產大賽並未停歇,中芯與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之間的成熟製程競賽持續拉鋸。先前業界預期若中芯因DUV取得不順將使得成熟製程產能吃緊狀況延後舒緩的狀況,也面臨修正。
沈波8日在上海參加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接受媒體訪問時,釋出相關訊息。他強調,近年大陸市場占艾司摩爾全球銷量比重約三成左右,目前在大陸的裝機量已經接近1,000台,產品能夠支持客戶需求,為客戶提升效率優化成本。
中芯因應晶圓代工成熟製程需求強勁,已於深圳、上海等地啟動擴產,預計斥資逾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80億元),新產能2023年陸續開出。
市場先前傳出,中芯與艾司摩爾簽約購買的DUV還未到貨,隨著採購協議的最後期限臨近,這筆訂單可能跳票,危及中芯擴產,並牽動全球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市場動態。
沈波強調,目前艾司摩爾用於先進製程的EUV機台仍無法出貨大陸客戶,其他產品都可以出貨。此言間接證實中芯依舊無法擴產高階製程,但其它成熟製程擴產的DUV機台則不受影響。
艾司摩爾是全球最大半導體微影機設備商,今年第三度參展進博會,並在展會上透過3D影片,分享微影機的基本原理,光源經過聚光鏡聚光投向光罩,再穿過光罩上的電路圖案,透過投影物鏡將影像聚焦到晶圓上。
面對旺盛的需求,沈波表示,整個產業鏈正處於非常緊張的狀態,在晶片製造設備供應商中,公司供貨周期一般為一年,這是由於微影機相對複雜,並且客戶對公司產品的需求相對更多,所以近年來擴產幅度在歷史上前所未有,但擴產也面臨局限。
由於供應鏈長,艾司摩爾的擴產不可避免面臨供應鏈原材料短缺問題,由於該公司有幾千家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必須每一家都要配合同時進行產能擴張,整合起來並非易事,沈波指出,艾司摩爾約85%的零件都是供應商提供,公司的工作是集成(統整),有時候比製造更困難。
沈波表示,艾司摩爾已經在擴大產能,並運用公司的安全庫存提升交貨,但由於產業鏈太長,暫時還沒有辦法完全滿足用戶需求,「但我們平等對待全球每一個客戶,即使在產能上漲的情況下,也沒有漲價。」
力積電今年全年毛利率有望突破40%,明年叩關五成,向台積電靠攏,推升毛利率上揚的關鍵,在於獨到的邏輯與記憶體晶片堆疊整合技術,加上在第四代氧化物半導體材料IGZO(氧化銦鎵鋅) 上取得突破,可生產解析度超過5000ppi的元宇宙顯示驅動晶片。
董事長黃崇仁強調,力積電的技術持續推進,目前在第四代半導體上有所突破,運用IGZO第四代半導體氧化銦鎵鋅,生產顯示器用驅動晶片,這技術可以讓解析度,從先前的2000PPI,提高到5000PPI。
黃崇仁強調,利用技術生產的晶片可讓AR與VR效能提升,因此也是元宇宙的一環。力積電是第一個產出元宇宙用特殊晶片的公司。
力積電營運策略包括Open Foundry模式,客戶特殊製程需求整合到公司平台;其次是8吋以功率元件生產為主,迎合未來電動車動力系統半導體元件需求;12吋運輯代工以系統周邊IC生產為主,不與主要代工廠競爭奈米級處理器IC生產領域。
再來是記憶體代工以中低容量的利基型與物聯網應用記憶體生產為主。
董事長黃崇仁強調,力積電的技術持續推進,目前在第四代半導體上有所突破,運用IGZO第四代半導體氧化銦鎵鋅,生產顯示器用驅動晶片,這技術可以讓解析度,從先前的2000PPI,提高到5000PPI。
黃崇仁強調,利用技術生產的晶片可讓AR與VR效能提升,因此也是元宇宙的一環。力積電是第一個產出元宇宙用特殊晶片的公司。
力積電營運策略包括Open Foundry模式,客戶特殊製程需求整合到公司平台;其次是8吋以功率元件生產為主,迎合未來電動車動力系統半導體元件需求;12吋運輯代工以系統周邊IC生產為主,不與主要代工廠競爭奈米級處理器IC生產領域。
再來是記憶體代工以中低容量的利基型與物聯網應用記憶體生產為主。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受惠下游需求強勁,已有客戶上門簽訂二至三年長約,今年毛利率將突破四成,每股純益可望超過4元,明年在代工報價續漲與產品組合優化下,毛利率將朝五成大關邁進,向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看齊,每股純益挑戰6元。
力積電是由前DRAM大廠力晶集團分割出來的專業晶圓代工廠。力晶於2012年股票下櫃後沉潛九年,力積電今年將重回資本市場,預計12月6日由興櫃轉上市,昨(8)日舉行上市前媒體說明會。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昨天對股東喊話:「我對我的股民有交代,至少力晶股票沒有變成壁紙,這是在台灣商業史上沒有過的事。」
談到格芯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後,市值已超越聯電 ,黃崇仁直言,格芯至今還未賺錢,市值卻超越聯電,他說:「我們這幾家晶圓代工廠股價有點委屈。」力積電昨天興櫃參考價收70.9元,上漲2.44元。
黃崇仁強調,力積電目前有三大策略方向,首先是第四代氧化物半導體IGZO氧化銦鎵鋅,第二是邏輯、記憶體異質晶圓堆疊的3D intechip,第三是包含氮化鎵(GaN)、碳化矽(SiC)、電源管理晶片(PMIC)的車用電子晶片。
力積電也積極卡位當紅的元宇宙商機。黃崇仁透露,力積電第四代氧化物半導體將可支援高解析度、低功耗、低雜訊的小尺寸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讓公司躋身元宇宙概念股。
受惠於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力積電第3季稅後純益44.1億元,季增31%,毛利率44%,每股純益1.3元;前三季獲利98.92億元,年增逾兩倍,每股純益2.77元,遠優於去年同期的0.87元。法人預估,力積電今年毛利率將突破40%,每股純益超過4元。
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指出,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目前記憶體及邏輯客戶陸續簽訂二到三年長約,邏輯產品需求量及價格到2024年都已確定,記憶體產品2023年前量價格也都拍板,未來二年營運都會穩定。
力積電有兩座8吋晶圓廠,月產能合計約11萬片,預計2022年中擴增至12萬片;12吋廠有三座,月產能合計約11萬片。目前晶圓代工與記憶體營收占比約45:55,預計銅鑼新廠完成後,最快2023年開出新產能,晶圓代工比重會再拉升。
整體來看,力積電明年將延續今年動能,伴隨代工價格有望續漲與產品組合優化,法人估,力積電2022年每股純益有望達6元,毛利率向50%靠攏。
力積電是由前DRAM大廠力晶集團分割出來的專業晶圓代工廠。力晶於2012年股票下櫃後沉潛九年,力積電今年將重回資本市場,預計12月6日由興櫃轉上市,昨(8)日舉行上市前媒體說明會。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昨天對股東喊話:「我對我的股民有交代,至少力晶股票沒有變成壁紙,這是在台灣商業史上沒有過的事。」
談到格芯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後,市值已超越聯電 ,黃崇仁直言,格芯至今還未賺錢,市值卻超越聯電,他說:「我們這幾家晶圓代工廠股價有點委屈。」力積電昨天興櫃參考價收70.9元,上漲2.44元。
黃崇仁強調,力積電目前有三大策略方向,首先是第四代氧化物半導體IGZO氧化銦鎵鋅,第二是邏輯、記憶體異質晶圓堆疊的3D intechip,第三是包含氮化鎵(GaN)、碳化矽(SiC)、電源管理晶片(PMIC)的車用電子晶片。
力積電也積極卡位當紅的元宇宙商機。黃崇仁透露,力積電第四代氧化物半導體將可支援高解析度、低功耗、低雜訊的小尺寸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讓公司躋身元宇宙概念股。
受惠於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力積電第3季稅後純益44.1億元,季增31%,毛利率44%,每股純益1.3元;前三季獲利98.92億元,年增逾兩倍,每股純益2.77元,遠優於去年同期的0.87元。法人預估,力積電今年毛利率將突破40%,每股純益超過4元。
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指出,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目前記憶體及邏輯客戶陸續簽訂二到三年長約,邏輯產品需求量及價格到2024年都已確定,記憶體產品2023年前量價格也都拍板,未來二年營運都會穩定。
力積電有兩座8吋晶圓廠,月產能合計約11萬片,預計2022年中擴增至12萬片;12吋廠有三座,月產能合計約11萬片。目前晶圓代工與記憶體營收占比約45:55,預計銅鑼新廠完成後,最快2023年開出新產能,晶圓代工比重會再拉升。
整體來看,力積電明年將延續今年動能,伴隨代工價格有望續漲與產品組合優化,法人估,力積電2022年每股純益有望達6元,毛利率向50%靠攏。
穩得(6761)創今年以來IPO最低的中籤率後,8日掛牌首日不失市 場所望,股價大漲142.65%,相當每位中籤戶現賺9.7萬元;其後, 森崴能源(6806)也擬於9日進行抽籤,公開申購期間累計吸引21.6 萬張申購單,總計凍資224.62億元,中籤率約2.06%。
電磁相容性(EMC)元件與檢測、顧問服務大廠穩得作為今年第23 檔IPO股,首日漲幅位居今年IPO股第4名,僅次AES-KY、展碁國際及 91APP*-KY等3檔個股。穩得表示,公司未來將啟動擴大自有品牌銷售 元件規模,以及加強實驗室服務等「雙引擎」模式,其中大陸深圳實 驗室有望在2022年第一季季底取得大陸3C發證資格,將成公司發展重 要據點。
今年以來穩得受惠網通類產品成長顯著、毛利高的自有品牌比重提 升,上半年獲利已超越去年全年,每股盈餘達4.59元;累計前9個月 營收為14.18億元,年成長逾三成。掛牌首日股價一度來到172元,更 超越興櫃期間最高紀錄。
正崴集團小金雞森崴能源歷經競拍流標事件後,降低競拍與承銷價 重新來過,每股承銷價為104.4元,相較原先暫定的118元,降幅達1 1.53%,9日完成電腦抽籤後,預計在15日掛牌上市。
同樣面臨競拍失利的三商家購也將捲土重來,以56.1元作為競拍底 價、每股發行價格暫訂69元,10日起二度辦理競價拍賣。此前三商家 購公布第三季業績,旗下美廉社在疫情趨緩後,業績回溫,第三季獲 利季增、年增均呈雙位數成長,每股盈餘1.24元,第四季持續坐擁五 倍券商機助攻,營收將挑戰新高。
此外,詠業、力積電、上品、洋基工程、瑞鼎及聯發國際等6檔個 股也有望搶在年底前完成掛牌,法人預估上述6檔個股的IPO募資總額 將超過百億元。指標股力積電擬於10日召開上市前業績發表會,8日 上市前法說公布第三季成績單,單季營收達172.9億元,年增49.27% ,毛利率攀高至43.5%,稅後盈餘44.18億元、每股盈餘1.3元。總經 理謝再居表示,第四季業績將優於第三季,全年毛利率可突破四成, 每股盈餘將超過4元。
電磁相容性(EMC)元件與檢測、顧問服務大廠穩得作為今年第23 檔IPO股,首日漲幅位居今年IPO股第4名,僅次AES-KY、展碁國際及 91APP*-KY等3檔個股。穩得表示,公司未來將啟動擴大自有品牌銷售 元件規模,以及加強實驗室服務等「雙引擎」模式,其中大陸深圳實 驗室有望在2022年第一季季底取得大陸3C發證資格,將成公司發展重 要據點。
今年以來穩得受惠網通類產品成長顯著、毛利高的自有品牌比重提 升,上半年獲利已超越去年全年,每股盈餘達4.59元;累計前9個月 營收為14.18億元,年成長逾三成。掛牌首日股價一度來到172元,更 超越興櫃期間最高紀錄。
正崴集團小金雞森崴能源歷經競拍流標事件後,降低競拍與承銷價 重新來過,每股承銷價為104.4元,相較原先暫定的118元,降幅達1 1.53%,9日完成電腦抽籤後,預計在15日掛牌上市。
同樣面臨競拍失利的三商家購也將捲土重來,以56.1元作為競拍底 價、每股發行價格暫訂69元,10日起二度辦理競價拍賣。此前三商家 購公布第三季業績,旗下美廉社在疫情趨緩後,業績回溫,第三季獲 利季增、年增均呈雙位數成長,每股盈餘1.24元,第四季持續坐擁五 倍券商機助攻,營收將挑戰新高。
此外,詠業、力積電、上品、洋基工程、瑞鼎及聯發國際等6檔個 股也有望搶在年底前完成掛牌,法人預估上述6檔個股的IPO募資總額 將超過百億元。指標股力積電擬於10日召開上市前業績發表會,8日 上市前法說公布第三季成績單,單季營收達172.9億元,年增49.27% ,毛利率攀高至43.5%,稅後盈餘44.18億元、每股盈餘1.3元。總經 理謝再居表示,第四季業績將優於第三季,全年毛利率可突破四成, 每股盈餘將超過4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