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亞電(上)公司新聞
鉅亨網記者陳瑩真/台北• 6月18日 06/18 17:04
中華信評今(18)日授與南亞電路版的長短期信用評
等分別為 「twA+」和「twA-1」,其所發行的30億元無
擔保債評為「twA+」。
中華信評表示,其評等反應南亞電路板允當的財務
狀況和其母公司南亞塑膠對其強烈的支持,但印刷電路
板業特有的風險,像是市場高度分散、價格競爭激烈、
產品週期短、以及技術變化快速等因素,抵銷前述優勢
。
由於全球印刷電路版市場景氣嚴重下挫,使南亞電
路板90年的收入較前年度下滑 25%,稅前獲利則由2000
年的 15.42億元下滑至2001年的3.77億元。中華信評預
計,雖2002年的電路板市場僅溫和成長,但拜主要用於
英特爾 Pentium 4處理器的新產品--覆晶晶片基板之賜
,南亞 電路預期2002年的收入將大幅成長。
南亞電路板自1985年起營運,隸屬於母公司南亞塑
膠以下,南亞塑膠目前持有南亞電路板 95.6%的股份,
預計2003年南亞電路板上市後,南亞塑膠的持股比例可
能為70%。
中華信評表示,南亞電路板的財務結構健全,總借
款對總資本比率維持在 23%的水準,若將其計畫在今年
發行的25億元公司債列入計算後,南亞電路板的負債比
率仍可維持在28%的適當水準。
中華信評今(18)日授與南亞電路版的長短期信用評
等分別為 「twA+」和「twA-1」,其所發行的30億元無
擔保債評為「twA+」。
中華信評表示,其評等反應南亞電路板允當的財務
狀況和其母公司南亞塑膠對其強烈的支持,但印刷電路
板業特有的風險,像是市場高度分散、價格競爭激烈、
產品週期短、以及技術變化快速等因素,抵銷前述優勢
。
由於全球印刷電路版市場景氣嚴重下挫,使南亞電
路板90年的收入較前年度下滑 25%,稅前獲利則由2000
年的 15.42億元下滑至2001年的3.77億元。中華信評預
計,雖2002年的電路板市場僅溫和成長,但拜主要用於
英特爾 Pentium 4處理器的新產品--覆晶晶片基板之賜
,南亞 電路預期2002年的收入將大幅成長。
南亞電路板自1985年起營運,隸屬於母公司南亞塑
膠以下,南亞塑膠目前持有南亞電路板 95.6%的股份,
預計2003年南亞電路板上市後,南亞塑膠的持股比例可
能為70%。
中華信評表示,南亞電路板的財務結構健全,總借
款對總資本比率維持在 23%的水準,若將其計畫在今年
發行的25億元公司債列入計算後,南亞電路板的負債比
率仍可維持在28%的適當水準。
鉅亨網記者張欽發/台北• 4月26日 04/26 09:11
南亞電路板去年財報出爐,稅後盈餘7.18億元,每
股稅後盈餘為1.55元;公司董事會決議對去年股利配發
0.45元現金股息及0.4元股票股利,合計為0.85元。
南亞電路板股東會並訂6月27日召開。
南亞電路板去年財報營收103.11億元,稅前盈餘
3.77億元,稅後盈餘7.1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1.55元
;南亞電路板去年營收103.11億元僅次於華通(2313)的
158.69億元。
南亞電路板去年財報出爐,稅後盈餘7.18億元,每
股稅後盈餘為1.55元;公司董事會決議對去年股利配發
0.45元現金股息及0.4元股票股利,合計為0.85元。
南亞電路板股東會並訂6月27日召開。
南亞電路板去年財報營收103.11億元,稅前盈餘
3.77億元,稅後盈餘7.1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1.55元
;南亞電路板去年營收103.11億元僅次於華通(2313)的
158.69億元。
鉅亨網記者張欽發/台北• 9月12日 09/12 18:50
台灣 PCB業龍頭的華通(2313),在追隨 Intel(US-
INTC;英特爾) 進入Pentium 4的新世紀同時,包括在微
處理器用的第二代覆晶基板及在 845晶片組用覆晶 GBA
產品,在腳步上明顯落後於後起之秀南亞電路板,而華
通電腦能否在技術、產品競爭力優勢下扳回一城,仍有
待進一步觀察。
不過,華通在目前的態勢下也決定,如在包括第二
代覆晶基板、覆晶 BGA等產品量產去化順暢,也將隨市
場需求,即時啟動華通的生產設備,加入封裝基板的生
產行列,擴大市場的爭奪戰。
微處理器巨人 Intel對P4微處理器的推動上市,視
為今年PC市場上克敵致勝的利器,第 3季起便積極為P4
微處理器的上市案強力造勢;同時, Intel更力推支援
P4的 845晶片組,並不惜為爭奪市場主導權與威盛
(2388)對簿公堂,但在無論微處理器用的第二代覆晶基
板 (Flip Chip PGA 2)及在 845晶片組用覆晶GBA(Flip
Chip BGA) 產品,南亞電路板與英特爾的合作均較華通
捷足先登。
Intel 支援P4的 845晶片組在本週上市,華通主管
指出,目前英特爾使用於845晶片組封裝的覆晶BGA產品
,係採用南亞電路板及日商所生產;但目前華通已開發
同型的覆晶 BGA,並已送交英特爾認證中,預計於明年
初供貨。
華通電腦主管指出,由於覆晶 BGA的認證期較短,
認證期約 4個月,因此開發及上市的流程明顯縮短,同
時,包括由 Intel授權生產支援P4微處理器晶片組的揚
智科技(5393)、矽統(2363)也與華通有所接觸。
但對於P4微處理器用的覆晶基板產品,目前 Intel
已採用由 2家日商及台灣南亞電路板生產第二代覆晶基
板,華通所開發的產品至少要等到今年底才能通通英特
爾認證,華通主管指出,對第二代覆晶基板將於今年底
獲認證前後大量量產,也成為Intel P4微處理器封裝基
板的第 4家供應商。
在兩台、兩日的 4家廠商加入P4微處理器第二代覆
晶基板市場爭奪戰中,華通也希望至少以其產品競爭力
取得 25%以上的市佔率;但華通內部預估,明年初第二
代覆晶基板的月產量為30萬顆。同時,對於華通原有支
援P3微處理器的第一代覆晶基板產品,在原生產日商已
轉入生產第二代產品之下,華通雖已吃下絕大部分供貨
權,但隨著P3將淡出微處理器市場,華通也預估於明年
底停止生產。
在華通內部會商後,在印刷電路板之外的封裝基板
市場競逐中,敲定市場策略為放棄一般BGA、迷你BGA產
品,將專攻配合英特爾微處理器、晶片組的封裝板、繪
圖晶片組封裝板、藍芽產品封裝板、程式化數位產品晶
片封裝板等幾大類產品。
台灣 PCB業龍頭的華通(2313),在追隨 Intel(US-
INTC;英特爾) 進入Pentium 4的新世紀同時,包括在微
處理器用的第二代覆晶基板及在 845晶片組用覆晶 GBA
產品,在腳步上明顯落後於後起之秀南亞電路板,而華
通電腦能否在技術、產品競爭力優勢下扳回一城,仍有
待進一步觀察。
不過,華通在目前的態勢下也決定,如在包括第二
代覆晶基板、覆晶 BGA等產品量產去化順暢,也將隨市
場需求,即時啟動華通的生產設備,加入封裝基板的生
產行列,擴大市場的爭奪戰。
微處理器巨人 Intel對P4微處理器的推動上市,視
為今年PC市場上克敵致勝的利器,第 3季起便積極為P4
微處理器的上市案強力造勢;同時, Intel更力推支援
P4的 845晶片組,並不惜為爭奪市場主導權與威盛
(2388)對簿公堂,但在無論微處理器用的第二代覆晶基
板 (Flip Chip PGA 2)及在 845晶片組用覆晶GBA(Flip
Chip BGA) 產品,南亞電路板與英特爾的合作均較華通
捷足先登。
Intel 支援P4的 845晶片組在本週上市,華通主管
指出,目前英特爾使用於845晶片組封裝的覆晶BGA產品
,係採用南亞電路板及日商所生產;但目前華通已開發
同型的覆晶 BGA,並已送交英特爾認證中,預計於明年
初供貨。
華通電腦主管指出,由於覆晶 BGA的認證期較短,
認證期約 4個月,因此開發及上市的流程明顯縮短,同
時,包括由 Intel授權生產支援P4微處理器晶片組的揚
智科技(5393)、矽統(2363)也與華通有所接觸。
但對於P4微處理器用的覆晶基板產品,目前 Intel
已採用由 2家日商及台灣南亞電路板生產第二代覆晶基
板,華通所開發的產品至少要等到今年底才能通通英特
爾認證,華通主管指出,對第二代覆晶基板將於今年底
獲認證前後大量量產,也成為Intel P4微處理器封裝基
板的第 4家供應商。
在兩台、兩日的 4家廠商加入P4微處理器第二代覆
晶基板市場爭奪戰中,華通也希望至少以其產品競爭力
取得 25%以上的市佔率;但華通內部預估,明年初第二
代覆晶基板的月產量為30萬顆。同時,對於華通原有支
援P3微處理器的第一代覆晶基板產品,在原生產日商已
轉入生產第二代產品之下,華通雖已吃下絕大部分供貨
權,但隨著P3將淡出微處理器市場,華通也預估於明年
底停止生產。
在華通內部會商後,在印刷電路板之外的封裝基板
市場競逐中,敲定市場策略為放棄一般BGA、迷你BGA產
品,將專攻配合英特爾微處理器、晶片組的封裝板、繪
圖晶片組封裝板、藍芽產品封裝板、程式化數位產品晶
片封裝板等幾大類產品。
鉅亨網記者張欽發/台北•6月18日 06/18 13:13
南亞電路板今(18)日召開股東會,會中承認去年財
報每股稅後盈餘4.53元,並通過對去年盈餘配發現金股
息1.65元及股票股利 1.6元,在今年印刷電路板市場需
求不振同時,該公司對今年預算以保守態度因應,營收
估 140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 3.3元。
在台灣印刷電路板市場中,南亞電路板去年營收規
模僅次於華通(2313),南亞電路板去年財報營收137.65
億元,稅前盈餘為 15.42億元,稅後盈餘為 16.81億元
,每股稅後盈餘為4.53元。
但在今年市場景氣不佳之下,南亞電路板對預算也
保守因應,公司估全年營收目標 140億元,較去年微幅
成長1.7%,稅後盈餘目標16.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
3.3 元;雖然今年預算編列極為保守,但公司方面表示
,依目前產能利用率僅維持在50-60%中間,公司表示,
要達成全年財測的獲利目標還要再努力。
此外,就南亞電路板申請股票上市案的時間點上,
今天雖然南亞電路板進行董監事改選為上市案鋪路,但
公司方面則表示最快在2002年底申請上市。
至於南亞電路板在大陸昆山進行大規模投資的昆山
廠,目前則預定於明年第 1季完工。
南亞電路板今(18)日召開股東會,會中承認去年財
報每股稅後盈餘4.53元,並通過對去年盈餘配發現金股
息1.65元及股票股利 1.6元,在今年印刷電路板市場需
求不振同時,該公司對今年預算以保守態度因應,營收
估 140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為 3.3元。
在台灣印刷電路板市場中,南亞電路板去年營收規
模僅次於華通(2313),南亞電路板去年財報營收137.65
億元,稅前盈餘為 15.42億元,稅後盈餘為 16.81億元
,每股稅後盈餘為4.53元。
但在今年市場景氣不佳之下,南亞電路板對預算也
保守因應,公司估全年營收目標 140億元,較去年微幅
成長1.7%,稅後盈餘目標16.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目標
3.3 元;雖然今年預算編列極為保守,但公司方面表示
,依目前產能利用率僅維持在50-60%中間,公司表示,
要達成全年財測的獲利目標還要再努力。
此外,就南亞電路板申請股票上市案的時間點上,
今天雖然南亞電路板進行董監事改選為上市案鋪路,但
公司方面則表示最快在2002年底申請上市。
至於南亞電路板在大陸昆山進行大規模投資的昆山
廠,目前則預定於明年第 1季完工。
鉅亨網記者張宜芬/台北• 1月17日 01/17 12:33
南亞(1303)於 1月16日出售印刷電路板生產設備
予南亞電路板公司,總金額新台幣4.99億元。
南亞於1997年10月將該公司的印刷電路板業務獨立
出去,成立子公司-南亞電路板。
南亞電路板資本額為40億元,南亞持股95.59%。南
亞表示,為了使印刷電路板產銷業務集中管理,擬將錦
興廠區印刷電路板生產及其附屬設備、人員等移轉至南
亞電路板公司,南亞並停止代工業務。
南亞(1303)於 1月16日出售印刷電路板生產設備
予南亞電路板公司,總金額新台幣4.99億元。
南亞於1997年10月將該公司的印刷電路板業務獨立
出去,成立子公司-南亞電路板。
南亞電路板資本額為40億元,南亞持股95.59%。南
亞表示,為了使印刷電路板產銷業務集中管理,擬將錦
興廠區印刷電路板生產及其附屬設備、人員等移轉至南
亞電路板公司,南亞並停止代工業務。
因應 PCB 景氣復甦,南亞電路板廠目前正積極擴充產能,屆時整體月產量將居台灣第一。在台灣廠區部份,目前南亞錦興廠共擁有4個廠區,1廠目前月產量30萬平方呎,以生產單、雙面及多層板為主,為求轉型,目前也正進行設備擴充,以加碼多層板的生產;而2、3廠目前月產能可達140萬平方呎,以生產多層板為主;5廠於今年第二季完工後產能30萬平方呎,規劃成生產 HDI 基板、BGA 及 Flip Chip 基板為主。在今年底擴產完成後,整體月產量可達200萬平方呎。
而大陸崑山廠也正興建中,目前共規劃3個廠區,產能規劃分別為120萬、120萬及60萬平方呎,未來將視市場需求逐步擴充,除多層板外,也將考慮投入手機板的製造。預估明(90)年第四季完成後,整體月產量可達300萬平方呎。
(電子時報 4版)
而大陸崑山廠也正興建中,目前共規劃3個廠區,產能規劃分別為120萬、120萬及60萬平方呎,未來將視市場需求逐步擴充,除多層板外,也將考慮投入手機板的製造。預估明(90)年第四季完成後,整體月產量可達300萬平方呎。
(電子時報 4版)
南亞電路板今年積極擴充3廠及5廠產能,尤其是專為生產高密度連結板(HDI)及 IC 基板量的5廠,更是公司業績劇增主力。今年底單月總產能可達170萬平方呎,包括1廠月產能30萬平方呎、2廠50萬平方呎、3廠預估年底前可望達60萬平方呎,及5廠到年底前可達30萬平方呎。
由於產能順利擴充且高單價接單比例提高,使南亞電路板7月營收首度突破12億元,於年底前單月營收可望達到15億元。累計前7月營收約71億元,達成率約5成;而上半年稅前淨利約6億元,達成率近4成。今年下半年將積極提升高單價產品比重,包括 BGA 的單月出貨量將增為500萬顆。應可順利達成今年稅前淨利目標15.86億元。
近期南電辦理現增4.9億元,每股溢價40元,約募集19.6億元資金,公司計劃償還17.55億元的銀行貸款後,可節省2,562萬元的利息支出,其餘將用於充實營運資金。
(電子時報 19版)
由於產能順利擴充且高單價接單比例提高,使南亞電路板7月營收首度突破12億元,於年底前單月營收可望達到15億元。累計前7月營收約71億元,達成率約5成;而上半年稅前淨利約6億元,達成率近4成。今年下半年將積極提升高單價產品比重,包括 BGA 的單月出貨量將增為500萬顆。應可順利達成今年稅前淨利目標15.86億元。
近期南電辦理現增4.9億元,每股溢價40元,約募集19.6億元資金,公司計劃償還17.55億元的銀行貸款後,可節省2,562萬元的利息支出,其餘將用於充實營運資金。
(電子時報 19版)
南亞電路板6月營收約11億元創新高,累計上半年營收58.93億元、較去(88)年同期成長12%,已達成今年目標140.35億元的41.99%。南電生產印刷電路板(PCB)1廠月產能30萬平方呎;2廠月產能50萬平方呎;3廠月產能45萬平方呎,年底可望達廠60萬平方呎;擴建中的5廠月產能預估為20萬平方呎,將以 Build-up 增層法產品、下一代 CPU 封裝基板及 IC 構裝基板為主。
(電子時報 19版)
(電子時報 19版)
南亞印刷電路板於民國八十七年三月由南亞塑膠電路板事業部獨立出,為全台第二大印刷電路板(PCB)廠僅次於華通電腦,但若只以台灣廠產能算,南亞電路板目前月產能145萬平方呎,為全台第一大。
去(88)年印刷電路板市場景氣低迷,公司去年營收億仍高達114.52元,稅前淨利12.66億元,稅後純益11.66億元,每股盈餘4.2元。於昨(15)日舉行股東會,通過配發3.5元股利,包括1.7元股票股利及1.8元現金股利,另外為擴廠及充實營運資金將辦理現增4億元,每股溢價40元發行,將可募集20億元資金,希望擴建南亞電路板為月產200萬平方呎的超級大廠。
南亞電路板除擴充國內產能外,更積極進軍大陸發展,將於崑山設銅箔、玻纖布、銅箔基板及印刷電路板等生產線;也將斥資3,000萬美元於大陸設印刷電路板生產線,規劃月產能為30萬平方呎。預估今年營收為140億元,稅後純益15.86億元,以增資後股本算,每股盈餘約4元。公司為來將與國內外大廠合作,朝通訊及網路等高階產品發展。由於公司成立年資未達上市標準,預計於92年公司成立滿5年時申請上市。
(經濟日報 23版) (工商時報 35版)
去(88)年印刷電路板市場景氣低迷,公司去年營收億仍高達114.52元,稅前淨利12.66億元,稅後純益11.66億元,每股盈餘4.2元。於昨(15)日舉行股東會,通過配發3.5元股利,包括1.7元股票股利及1.8元現金股利,另外為擴廠及充實營運資金將辦理現增4億元,每股溢價40元發行,將可募集20億元資金,希望擴建南亞電路板為月產200萬平方呎的超級大廠。
南亞電路板除擴充國內產能外,更積極進軍大陸發展,將於崑山設銅箔、玻纖布、銅箔基板及印刷電路板等生產線;也將斥資3,000萬美元於大陸設印刷電路板生產線,規劃月產能為30萬平方呎。預估今年營收為140億元,稅後純益15.86億元,以增資後股本算,每股盈餘約4元。公司為來將與國內外大廠合作,朝通訊及網路等高階產品發展。由於公司成立年資未達上市標準,預計於92年公司成立滿5年時申請上市。
(經濟日報 23版) (工商時報 35版)
南亞電路板公司總經理張家鈁今天在股東會後指出
,在全力擴充各廠產能後,目前總計南亞電路板的月產
出為 140萬-145萬平方英呎,其中以通訊板與資訊板比
例各半;但目前南亞電路板對通訊板的產品重點,在於
交換機、基地台用印刷電路板為;即使未來接獲手機板
訂單,也將放在大陸廠生產為主。
南亞電路板配合南亞塑膠赴大陸昆山投資設立從銅
箔、玻纖布、銅箔基板、印刷電路板等一貫化的生產線
,將於今年第四季動工興建,由南亞電路板投資2980萬
美元設立的印刷電路板廠部分,規劃產能為月產能30萬
平方英呎。
張家鈁指出,目前資訊板及通訊板佔南亞電路板出
貨比重各半,未來如接獲行動電話手機用板訂單,將考
慮交由昆山廠生產,而不會佔用台灣的錦興廠的產能生
產。
南亞電路板目前也積極投入 HDI的增層法高階產品
,張家鈁指出,南亞電路板目前已購入 7部雷射鑽孔機
生產 HDI的印刷電路板,且在整個製程上也對增設雷射
鑽孔機設備保留極大的空間,但基於未來此一市場的高
度競爭性考量,暫時對未來擴充計畫進行保密。
今天南亞電路板股東會通過對去年盈餘配發股票股
利 1.7元,現金股利 1.8元,並辦理 4.9億元
,在全力擴充各廠產能後,目前總計南亞電路板的月產
出為 140萬-145萬平方英呎,其中以通訊板與資訊板比
例各半;但目前南亞電路板對通訊板的產品重點,在於
交換機、基地台用印刷電路板為;即使未來接獲手機板
訂單,也將放在大陸廠生產為主。
南亞電路板配合南亞塑膠赴大陸昆山投資設立從銅
箔、玻纖布、銅箔基板、印刷電路板等一貫化的生產線
,將於今年第四季動工興建,由南亞電路板投資2980萬
美元設立的印刷電路板廠部分,規劃產能為月產能30萬
平方英呎。
張家鈁指出,目前資訊板及通訊板佔南亞電路板出
貨比重各半,未來如接獲行動電話手機用板訂單,將考
慮交由昆山廠生產,而不會佔用台灣的錦興廠的產能生
產。
南亞電路板目前也積極投入 HDI的增層法高階產品
,張家鈁指出,南亞電路板目前已購入 7部雷射鑽孔機
生產 HDI的印刷電路板,且在整個製程上也對增設雷射
鑽孔機設備保留極大的空間,但基於未來此一市場的高
度競爭性考量,暫時對未來擴充計畫進行保密。
今天南亞電路板股東會通過對去年盈餘配發股票股
利 1.7元,現金股利 1.8元,並辦理 4.9億元
成立於民國八十七年的南亞電路板,是由南亞塑膠工業之事業部獨立出來,為全台第二大印刷電路板(PCB)廠。
去(88)年PCB價格下跌,經營受挫,業界紛紛調降財測,連龍頭華通電腦每股稅收也不到1.8元,而南亞電路板卻獲利可觀,在今年通訊用PCB市場上揚,公司大批訂單將可持續到下半年。公司資本額為30億元,去年營收114.53億元,稅前淨利12.67億元,稅後純利11.66億元,每股盈餘4.24元。南亞電路板董事會計劃擴廠決定以去年盈餘配發股票股利3.5元,包括現金股利1.8元、股票股利1.7元,將於6月15日股東常會討論通過。
南亞電路板主管說,公司無意進入店頭市場,而是規劃上市之路,但因公司成立僅兩年,所以仍需三年到92年才符合資格上市。
(經濟日報 13版)
去(88)年PCB價格下跌,經營受挫,業界紛紛調降財測,連龍頭華通電腦每股稅收也不到1.8元,而南亞電路板卻獲利可觀,在今年通訊用PCB市場上揚,公司大批訂單將可持續到下半年。公司資本額為30億元,去年營收114.53億元,稅前淨利12.67億元,稅後純利11.66億元,每股盈餘4.24元。南亞電路板董事會計劃擴廠決定以去年盈餘配發股票股利3.5元,包括現金股利1.8元、股票股利1.7元,將於6月15日股東常會討論通過。
南亞電路板主管說,公司無意進入店頭市場,而是規劃上市之路,但因公司成立僅兩年,所以仍需三年到92年才符合資格上市。
(經濟日報 13版)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