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特科技(上)公司新聞
宇隆科技公司,主要產品為精密金屬零件等,去(107)年稅前純益6.1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7.05元。惠特科技公司,主要產品為LED晶粒/晶圓點測機,去年稅前純益3.49億元,EPS為5.31元。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北極星藥業-KY,成交量有6,709張,股價從19.09元下跌至15.82元;亞軍豐華成交量5,921張,股價則是從42.43元上漲至44.19元;第三名的台康生技成交量2,768張,股價從37.96元下跌至35.39元,前三名僅豐華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高達七檔都是新進榜,包括北極星藥業-KY、帝圖、榮炭科技、新盛力、優你康、泉盛,以及惠特。從股價來看,帝圖、榮炭科技、新盛力、優你康、泉盛為價漲量增,其中上周漲幅以榮炭科技的22.8%最高。
本周有兩家公司登錄興櫃,博晟生醫從事高階及高品質骨骼及軟骨修復骨材產品研發、製造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40元。
昇佳電子從事感測晶片之研究、設計、開發及銷售,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210元。
隨著大數據、5G、IoT、3D感測、無人駕駛等先進科技不斷發展,全球光纖通訊產業正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台灣的惠特科技把握這股趨勢,今年推出一系列應用於光通訊傳輸、3D感測的Laser Diode測試系統,包括VCSEL╱PD、DFP╱FP等,積極闖進美國及大陸市場。 惠特科技在LED測試設備整合與研發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早在5年前就開始涉足PD測試系統的研發,並將產品送達客戶手中。近年來,惠特不斷進步,開發了針對面射型雷射VCSEL及邊射型雷射DFB╱FP的測試系統,涵蓋高功率VCSEL測試系統、封裝後段檢測等,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產品測試方案。 在3月初舉行的全球最大規模光纖通訊展(OFC)以及3月中旬開幕的上海半導體展上,惠特展出了VCSEL近場及遠場測試機台,吸引了眾多客戶的關注。雖然目前市場對於5G發展及相關元件的需求還在逐步增長,但惠特對光通訊市場前景充滿信心,並積極布局。未來,惠特將整合分選等技術,完善光通訊測試產品線,致力于提供更完整的整合測試方案。 更多關於惠特科技的資訊,請訪問其官方網站:www.fittech.com.tw。(戴辰報導)
惠特科技擁有多年LED測試設備整合與研發經驗,5年前就已跨入PD測試系統研發,並將設備送進客戶端。近年惠特更開發應用於面射型雷射VCSEL及邊射型雷射DFB╱FP的測試系統,包含高功率VCSEL的測試系統、封裝後段(COC╱COS)檢測等,可提供客戶全方位產品的測試方案。
在3月初的全球最大規模美國光纖通訊展(OFC)及3月中開幕的上海半導體展,惠特展出VCSEL近場及VCSEL遠場測試機台,受到客戶很大的關注。雖目前市場對於5G發展與相關元件之需求量仍時間推動,但惠特看好光通訊市場並積極布局,未來更將整合分選等技術,完善光通訊測試產品線,致力提供完整的整合測試方案。惠特科技網址:www.fittech.com.tw。(戴辰)
台灣股市近期表現雖然有小幅波動,但仍有不少公司表現亮眼。根據最新數據,上周台灣櫃買市場成交量較正常交易天數時稍有增加,但並未見到單一股票成交破萬張的紀錄。其中,成交量最大的前三名股票分別是相互(6407)、神通電腦,以及惠特科技。 在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光電業佔據三檔,其次是半導體業、生技醫療業各佔兩檔。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成交量冠軍是相互,成交量達4,695張,股價從34.38元下跌至31.65元;亞軍神通電腦成交量4,484張,股價則是從24.60元下跌至24.20元;而第三名的惠特科技成交量3,223張,股價卻從63.29元上漲至66.61元,成為唯一一檔價漲量增的股票。 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新進榜,包括惠特科技、泰宗、鈺太科技,以及碩鑽材料。這些新進榜的股票中,除了泰宗,其他三檔均為價漲量增,其中碩鑽材料上周漲幅高達69.0%。 本周市場上並無公司登錄興櫃,但已有七家公司,包括泰金-KY、勤崴、台生材、萬年清、雍智科技、鈺太科技,以及台康生技,獲得櫃買中心同意櫃檯買賣契約,成為可持續關注的準上櫃新兵。今年來,已有六家公司登錄興櫃,截至4月12日,全台灣共有247家興櫃公司已開放櫃檯買賣,其中包含八家外國公司。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相互,成交量有4,695張,股價從34.38元下跌至31.65元;亞軍神通電腦成交量4,484張,股價則是從24.60元下跌至24.20元;第三名的惠特成交量3,223張,股價從63.29元上漲至66.61元,前三名僅惠特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四檔是新進榜,包括惠特、泰宗、鈺太科技,以及碩鑽材料,從股價來看,除了泰宗,其他三檔均為價漲量增,其中以碩鑽材料上周漲幅69.0%最高。
本周沒有公司登錄興櫃,不過有七家公司包括泰金-KY、勤崴、台生材、萬年清、雍智科技、鈺太科技,以及台康生技,已經獲得櫃買中心同意櫃檯買賣契約,都是可持續留意的準上櫃新兵。
今年來則是已經有六家公司登錄興櫃,截至4月12日,有247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包含外國公司八家)。
上周興櫃市場的熱度稍微降了一些,不過還是有82家公司的股票收漲,漲幅超過10%的個股也還有七檔。這些個股當中,最亮眼的莫過於納諾*-KY(6495)了,它一週的漲幅高達23%,在所有興櫃股中排行第一。這家由鴻海轉投資的奈米材料廠,旗下的四大事業體包括納米材料、散熱材料、雷射切割及環保處理事業,因應大陸的限汙令,它們的雷射切割設備不僅能切割面板,還能避免產生毛邊,這讓它們受到了群創等主要面板廠的青睞。 為了擴大環保事業,納諾在3月底召開董事會,通過對子公司鴻超光電的現增案,發行了2.5億元的總額,這筆錢將用於收購一家焚化爐公司。 另一家值得注意的公司是欣耀,它1日宣佈旗下脂肪肝炎(NASH)新藥SNP-630在南非取得專利,並已向多國提出申請。SNP-630是目前台灣少數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進行治療研發並發表臨床數據的藥物。隨著全球NASH患者數量的快速成長,預計到2025年,NASH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350億美元,這讓包括Gilead、Pfizer、Allergan等國際大廠都紛紛投入開發。 拍檔則是去年由佳世達併購後成為關聯企業,雙方正合作開發智慧解決方案,目標是打造軟硬體結合的智慧零售模式。由於佳世達日前宣布擴大東南亞及智慧製造布局,這也帶動了拍檔的表現。 源大環能是去年10月才登錄興櫃的新兵,專注於廢棄物處理及循環資源商機。2日,它代子公司LARGE LIN GREEN ENERGY CO., LTD.轉投資河北源寶生技,並與中國大名縣人民政府簽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合作合同。
當中,納諾*-KY一周漲23%,排行所有興櫃股第一。納諾是鴻海轉投資的奈米材料廠,旗下四大事業體包括納米材料、散熱材料、雷射切割及環保處理事業;受大陸祭出限汙令,其可製造切割面板不產生毛邊的雷射切割設備,受到群創等主要面板廠青睞。
為擴大環保事業,納諾3月底召開董事會,通過對子公司鴻超光電的現增案,發行總額2.5億元,將用於收購焚化爐公司。
欣耀1日宣布旗下脂肪肝炎(NASH)新藥SNP-630取得南非專利,SNP-630還同時向多國提出申請,是目前台灣少數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進行治療研發並發表臨床數據的藥物。
全球NASH患者正快速成長,根據國際機構預測,2025年NASH藥物市場規模將達350億美元,迄今Gilead、 Pfizer Allergan等國際大廠也投入開發。
拍檔去年由佳世達併購為關聯企業,雙方主要合作開發智慧解決方案,目標打造軟硬體結合智慧零售模式。因佳世達日前宣布擴大東南亞及智慧製造布局,帶動拍檔表現。
源大環能去年10月才登錄興櫃,專攻廢棄物處理及循環資源商機。2日代子公司LARGE LIN GREEN ENERGY CO., LTD.轉投資河北源寶生技,與中國大名縣人民政府簽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合作合同。
台灣大學機械系楊宏智教授帶領學生,與東海大學、勤益科大的教授們一同到惠特科技參訪,親眼見證了惠特研發製造的先進設備,像是LED點測分選機、3DSensing應用元件VCSEL、5G光通訊應用元件DFB等。這次參訪讓學生們對產學合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與惠特的工程師們進行實質對話。會議中,楊教授對惠特科技大讚一聲「隐形冠軍」,並鼓勵學生們投入設備製造業的研發。台灣博世力士樂陳俊隆協理和德雙直動高毅長總經理也參與了會議,共同探討工業4.0的產學意見。此外,研究工業4.0的學生們也分享了相關研究,並與惠特科技技術長賴允晉及研發副總洪育民進行交流。賴允晉表示,期待未來與台灣大學有更緊密的產學合作,共同提升研發技術。
楊宏智教授於會中讚譽惠特為台灣的隱形冠軍,藉機鼓勵學生投入設備製造業的研發,更能發揮所學才能。與惠特合作多年的陳俊隆協理更讚揚惠特長期投入研發,因此設備技術領先業界,極具競爭力。
除了參訪外,更請研究工業4.0專題的學生,針對i4.0與物聯網IoT議題的進行研究分享與交流。惠特科技技術長賴允晉指出,智慧製造是未來產業重要競爭力,惠特不會缺席這場浪潮。惠特科技研發副總洪育民也在會中提出工業4.0對於產品研發上的幫助與未來運用等議題,並針對實際產業狀況與未來趨勢交流與意見分享。賴允晉表示,期待未來與台灣大學有更密切的產學合作,相信可提升惠特的研發技術與能力。
LED量測設備領軍廠商惠特科技(6706)近期接單表現亮眼,預計今年中申請上市,並積極擴張產能,預計投資8億元在中科台中園區建廠。該公司去年點測分選設備業績占比高達87%,今年則寄望新產品及代工業務能夠各佔一成比重。此外,惠特科技預計今年營收將扭轉去年衰退,挑戰兩成年增率。
因應未來營運需求,惠特積極購地擴產,已獲准進駐中科台中園區,預計投資8億元,使用約1公頃土地建廠,未來將可與園區內上下游相關廠商密切結合,提供代工代檢等多元服務。
惠特董事長兼總經理徐秋田先前透露,該公司去年點測分選設備占其業績比重約87%,代工業務占9%,今年希望新產品占業績比重可達一成,代工業務也維持一成比重。
至於垂直共振腔面射雷射(VCSEL)、LD設備,去年占營收2%,預計今年相關占比會成長到6%。
惠特是全球LED點測分選設備龍頭,去年11月登錄興櫃,主要產品為整合型LED晶粒/晶圓點測機、LED晶粒分選機、雷射陶瓷鑽孔/劃線機及雷射金屬精密切割機等;提供LED晶粒測試及分選代工服務。
惠特2017年營收33.88億元,毛利率38%,稅後純益3.27億元,每股純益5.44元;2018年營收31.47億元、年減7.1%,其中當年度上半年稅後純益1.54億元,每股純益2.56元。
惠特積極發展檢測設備的工業4.0自動化產線,透過其自行開發的管理系統,將點測機、分選機及貼膜機,由單機整合為一條龍自動化生產線,可有效提高檢測效率及原廠設備附加價值。
MiniLED相關點測及分選機台,及VCSEL、DFB等雷射二極體等設備也陸續進入市場,預期將成為今年的成長動能,法人看好,惠特今年營收可望扭轉去年衰退狀況,轉為成長,年增率挑戰兩成。
LED產業近期來似乎沒什麼新兵加入,但惠特科技(6706)卻要來創新了!這家成立於2004年的公司,因為陸資LED廠擴產和LED晶片微小化而獲益良多。現在,它已經決定在今年中申請上市,預計下半年正式掛牌上市。 惠特科技從一開始就積極投入陸資LED市場,目前資本額已達6.01億元,大股東包括程泰、鼎元(2426)等知名企業。在大陸LED點測、分選機市場,惠特科技佔據了50%和80%的市占率,成為全球第一大的廠商。近期,公司還獲准進駐中科台中園區,並計劃投資8億元建廠。 陸資三大晶片廠對惠特的營收影響很大,佔了公司營收的7成。由於陸資廠的持續擴產,惠特科技去年已經下單,目前訂單能見度到今年第3季。再加上公司已經開發出的VCSEL檢測設備,今年相關營收比重有望提升至6%,而代工業務的拓展也將對公司營運產生正面影響。法人預期,惠特科技今年營運可望成長20%。 2018年11月,惠特科技登錄興櫃,並預計在2019年中遞件申請上市。從去年上半年的營收分布來看,點測及分選設備、代工服務分佔了總營收的87%和9%。
惠特科技成立於2004年,是陸資LED廠擴產,以及LED晶片微小化的主要受惠者,目前資本額為6.01億元,主要大股東為程泰、鼎元(2426)等公司,在大陸LED點測、分選機的市占率達50%、80%,為全球第一大廠,公司日前也獲准進駐中科台中園區,預計投資8億元建廠。
由於陸資三大晶片廠占惠特營收比重達7成,在陸資廠持續擴產之下,去年就已經下單,因此目前惠特的訂單能見度到今年第3季,加上已經開發出的VCSEL檢測設備,今年相關營收比重可望提升至6%、代工業務的拓展等,法人預期惠特今年營運可望成長20%。
惠特於2018年11月登錄興櫃,預計2019年中遞件申請上市,以去年上半年營收分布來看,點測及分選設備、代工服務分佔87%、9%。
LED檢測設備領軍企業惠特科技(6706)再創佳績,正式獲准進駐中科台中園區,展開全新篇章。該公司計畫投資8億元,佔用約1公頃土地,打造全新廠房,未來將與園區內廠商攜手合作,提供代工代檢等多種服務,共同創造產業價值。
惠特科技去年11月底成功登錄興櫃,主打的產品包括整合型LED晶粒/晶圓點測機、LED晶粒分選機、雷射陶瓷鑽孔/劃線機及雷射金屬精密切割機等,同時也提供LED晶粒測試及分選代工服務。公司2017年營收達33.88億元,毛利率高達38%,稅後純益3.2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5.44元,表現亮眼。
不過,去年營收略為下滑,年減7.1%,但上半年稅後純益仍達1.5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56元。惠特科技以中國為主要市場,產品已成功進入中國前三大LED元件廠商,點測機市占率約80%,分選機市占率約50%,在LED檢測設備產業中佔據領導地位。
為提升產品競爭力,惠特科技積極發展工業4.0自動化產線,透過自研的管理系統,將點測機、分選機及貼膜機整合為一條龍自動化生產線,有效提高檢測效率及原廠設備附加價值。此外,新品MiniLED相關點測及分選機台,以及VCSEL、DFB等雷射二極體等設備也陸續進入市場,預期將成為今年成長新動能。
中科管理局表示,中科園區精密機械產業已核准進駐77家廠商,投資額約614億元,產業群聚效應顯著,並持續朝精密機械產業升級智慧機械產業邁進。惠特科技進駐中科園區後,將與區內上下游廠商攜手合作,提供代工代檢等多元服務,打造完整園區產業鏈,達到多贏互惠之效。
從台灣走向世界的惠特科技,以自有品牌產品應用於光電、精密機械及半導體產業等,進駐中科園區後,將與園區內廠商共同發展,為台灣精密機械產業注入新活力。
惠特去年11月底登錄興櫃,主要產品為整合型LED晶粒/晶圓點測機、LED晶粒分選機、雷射陶瓷鑽孔/劃線機及雷射金屬精密切割機等;另外也提供LED晶粒測試及分選代工服務。
惠特2017年營收33.88億元,毛利率38%,稅後純益3.2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5.44元;去年營收31.47億元、年減7.1%,去年上半年稅後純益1.5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56元。
惠特以中國為主要市場,目前產品已成功進入中國前三大LED元件廠商。公司表示,其點測機市占率約80%、分選機市占率約50%,為LED檢測設備產業的領導廠商。
惠特積極發展檢測設備的工業4.0自動化產線,透過其自行開發的管理系統,將點測機、分選機及貼膜機,由單機整合為一條龍自動化生產線,可有效提高檢測效率及原廠設備附加價值。
此外,新品MiniLED相關點測及分選機台,以及VCSEL、DFB等雷射二極體等設備也陸續進入市場,預期將成為今年的成長動能。
中科管理局表示,中科園區精密機械產業已核准進駐77家廠商,投資額約614億元,產業群聚效應顯著,並持續朝精密機械產業升級智慧機械產業邁進。
惠特以自有品牌從台灣走向世界,產品可應用於光電、精密機械及半導體產業等,進駐中科園區後可與區內上下游相關廠商密切結合,提供代工代檢等多元服務,打造完整園區產業鏈,在價值增值鏈上達到多贏互惠之效。
台灣LED量測設備領軍企業惠特科技(6706)今年營收目標看漲,預計可達成二成成長,主要靠著既有產品線的客戶訂單穩定進來,加上新產品的推廣,讓公司整體營運穩定向上。惠特科技預計在今年年中申請上市,如果一切順利,將有望在下半年正式掛牌上市。
作為全球最大的LED點測分選設備廠,惠特科技去年雖然業績呈現個位數百分比衰退,但其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市占率仍高達五成以上。根據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徐秋田在法說會上的表示,去年點測分選設備占公司營收的87%,代工業務則佔9%。今年公司希望新產品能夠提升到10%的比重,而代工業務維持不變。
在產品線方面,惠特科技在垂直共振腔面射雷射(VCSEL)和LD設備的占比預計將從去年的2%成長到今年的6%。法人預測,惠特科技今年點測與分選設備相關的業績有望年增二成以上。
對於Mini LED市場的發展,徐秋田預期今年相關點測分選設備的出貨量將年增兩位數百分比,並計劃在模組端進行擴展,以滿足磊晶廠對下游模組產品的需求。
此外,惠特科技在雷射加工設備方面也有著不錯的發展。徐秋田提到,公司自2012年開始投資研發雷射加工設備,並可跨行業應用。目前,公司發展的焊接與除鏽設備較符合公司定位,而陶瓷鑽孔設備也受到市場的高度評價。雖然目前市場成長尚未明顯,但客戶數量持續增加,這也是公司未來可能的發展重點。
截至去年底,惠特科技的設備總銷量已接近11,500台,顯示了公司產品的強大競爭力和市場接受度。
惠特科技(6706)這家台灣LED產業的明星企業,近年來表現亮麗,連續兩年獲利都超過了半個股本。它之所以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主要得益於前三大陸資晶片客戶的强力支持,這些客戶佔了惠特科技營收的7成比重。隨著小間距、MiniLED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晶片越來越小、複雜度也逐漸提升,對檢測和分選的效率要求更高。在陸資廠家持續擴產的背景下,惠特的訂單能見度已經擴展到第3季,今年營運成績預計能夠增長20%,成為LED產業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最近,惠特科技在15日舉行了法說會,董事長暨總經理徐秋田在會上分享了他對MiniLED市場的見解。他指出,2019年是MiniLED的元年,對於LED晶片廠商來說,現有的設備就可以進入MiniLED生產,但問題在於成本,而不是良率。一台液晶電視需要2,400萬顆MiniLED,而現有的打件機台一天最多只能生產100萬顆,換句話說,製造一台電視的打件過程需要一個月,這樣的成本效益是顯著不足的。但如果能夠克服巨量轉移的技術障礙,預計今年底前MiniLED將有機會大量放量。 徐秋田還提到,進入MiniLED時代,封裝廠在設備上需要進行重複投資,並不是每家封裝廠都有這樣的能力。因此,前段磊晶廠可能會向後段延伸,將產品模組化,這樣雖然會壓縮封裝廠的空間,但並不是所有產品都會被MiniLED取代。例如,三星就提出了爭取100萬金字塔頂端的高階客群的目標,這個後續效應值得我們關注。 惠特科技的資本額為6.01億元,在LED產業中是少數的亮點。2017年,即使考慮到股本稀釋後,每股純益(EPS)也達到了5.44元。根據法人的預估,2018年的獲利也將達到半個股本。徐秋田強調,公司這幾年的成長與LED晶片尺寸的微小化密不可分。在相同尺寸的晶圓上,可以生產出更多的晶片,但點測和分選的製程卻不能省略。惠特科技在大陸的點測和分選設備市占率達到50%和80%,是全球第一大廠。 由於小間距、MiniLED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晶片越來越小、複雜度也逐漸提升,檢測和分選的效率變得越來越重要。惠特科技以大陸為主要市場,採用代理商制度,已經成功打入中國前三大晶片廠,這些廠家合計佔了惠特科技營收的7成,台灣市場佔11%。受益於中國的補貼政策,陸資大廠持續擴產,惠特科技今年的訂單能見度已經到達第3季。根據在手訂單的推估,法人預期惠特科技今年的營收將能夠成長20%。
LED量測設備廠惠特科技(6706)去年業績衰退個位數百分比,不過今年在既有產品線客戶訂單加持,加上新產品挹注下,營收表現有望回到成長軌道,增長雙位數百分比,上看二成水準。惠特預計今年中申請上市,若進行順利,可望在今年下半年掛牌。
惠特是全球最大的LED點測分選設備廠,去年11月登錄興櫃,去年全年合併營收為31.47億元,年減7.1%。法人估計,惠特去年在中國大陸點測與分選設備市場的市占率,分別高達五成與八成以上。
惠特於昨(15)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兼總經理徐秋田表示,去年點測分選設備占其業績比重約87%,代工業務占9%,今年希望新產品占業績比重可達一成,代工業務也維持一成比重。在垂直共振腔面射雷射(VCSEL)、LD設備方面,去年占營收2%,預計今年相關占比會成長到6%。
法人估計,惠特今年的點測與分選設備相關業績,有機會年增二成以上。
對於Mini LED發展帶來的商機,徐秋田指出,今年Mini LED相關點測分選設備的出貨量應可年增兩位數百分比,惠特還將往模組端延伸,當磊晶廠開始往下游切入模組產品,也希望能打入相關供應鏈。
至於雷射加工設備方面,徐秋田說,2012年開始投資研發,可跨行業應用,其中發展焊接與除鏽設備較符合公司屬性,陶瓷鑽孔設備所獲評價也高,只是目前市場還沒有明顯成長,但驗證的客戶數持續增加,這也是未來可能的發展重點。
徐秋田提到,截至去年底,設備總銷量已近11,500台。
惠特15日舉行法說會,董事長暨總經理徐秋田表示,2019年為MiniLED元年,對LED晶片廠來說,現有設備就可進入MiniLED生產,主要問題在成本,不在良率;一台液晶電視需要2,400萬顆MiniLED,現有的打件機台,一天最多100萬顆,換言之一台電視,打件需要一個月,不敷成本效益,如果巨量轉移的技術可以克服,今年底前MiniLED有機會放量。
徐秋田認為,進入MiniLED時代,封裝廠在設備上需重複投資,不是每家封裝廠都有能力,因此前段磊晶廠會往後段延伸,將產品模組化,雖然壓縮封裝廠的空間,卻不是所有產品都會被MiniLED取代,三星喊出爭取100萬金字塔頂端的高階客群,後續的效應值得觀察。
惠特資本額6.01億元,是LED產業中少數亮點,2017年以稀釋後股本計算,EPS達5.44元,根據法人預估,2018年獲利也達半個股本;徐秋田強調,公司這幾年的成長與LED晶片尺寸微小化有關,同樣尺寸的晶圓可以產出更多晶片,點測、分選的製程卻無法省略,惠特在大陸點測、分選設備的市占率達50%、80%,為全球第一大廠。
小間距、MiniLED蔚為趨勢,晶片細小化及複雜度提升,檢測、分選效率更為重要,惠特以大陸為主要市場,走代理商制度,已成功打入中國前三大晶片廠,合計佔其營收比重達7成,台灣佔11%,受惠於中國補貼政策,陸資大廠持續擴產,惠特今年訂單能見度已到第3季,以在手訂單推估,法人預期惠特今年營收可望成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