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盛投信公司新聞
日盛投信台股基金投資團隊表示,台股近期在利多題材帶動下,資 金回流買氣回籠,10月出口年增率維持24.6%高增長且連16紅,首度 跨越400億美元大關,財政部樂觀預估可維繫外銷動能,有利支撐台 股表現。台股企業獲利大幅躍升,證交所公布本益比15倍左右,位在 歷史區間中下緣,有利趁低檔進場布局。
台新台灣中小基金經理人吳繼先指出,經濟指標正面,企業第三季 財報表現亮眼,台股如遇拉回可找買點。因2022年全球經濟復甦成長 ,各項終端銷售預估維持穩定,可尋找漲相題材產業,看好半導體上 游晶圓代工、具競爭優勢能改善產品組合轉嫁晶圓代工成本上升的I C設計。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認為,台灣有全球最強半導體產業鏈 ,5G、AI、HPC等新科技發展,不受短期總體經濟疑慮影響,半導體 族群可望表現相對強勢。看好族群包括AI、HPC、矽智財、雲端伺服 器、車用第三代半導體、台灣五倍券內需商機。
日盛投信強調,台股今年以來上漲18.9%,帶動台股基金績效表現 亮眼,建議透過優質台股基金參與行情。
受惠於台股好表現,今年來計有11檔台股一般型基金規模年成長率逾50%,包括統一黑馬、瀚亞菁華、日盛MIT主流等台股基金受到投資人青睞,且績效也交出逾40%的好成績。
日盛投信台股基金投資團隊表示,第3季台灣上市櫃公司整體獲利達1.18兆元,年增52.1%,累積前三季獲利達3.22兆元,年增90.1%。雖然供應鏈端受漲價、缺料干擾,台股獲利仍創季度歷史新高,由於多家重量級法說會釋出對第4季正面看法,有利於支撐台股表現,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台股基金參與後市行情。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台股第4季最差的情況就是中性盤整,有機會隨著產業雜音漸次釐清及個股業績表現,緩步墊高,指數下檔有限、上檔突破新高的壓力較大,但個股有表現空間,操作策略為謹慎依業績展望選股。
未來影響台股的主要因素,主要為通膨情勢及升息時點,牽動投資人持股信心及資金動能,股市波度加大,同時須關注美中關係變化是否影響到台灣供應鏈,需及時分析因應,調整持股。
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婷指出,明年6月縮減購債結束前,雖然波動難免,但股市仍有望反彈創高,建議投資人遇下跌時宜耐心屏息靜候,期待震盪過後的向上榮景,並在利多時進行分批獲利了結。儘管如此,仍建議長期保留看好的部位,布局在未來新景氣循環的多頭行情。
展望11、12月,日盛投信台股基金投資團隊指出,以半導體為主的電子產業仍受惠出貨旺季,預期營收及獲利仍可維持高檔不墜。
針對第四季投資市場,華南永昌投信觀察,全球主要機構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受去年基期影響而明顯攀升;明年因為低基期因素消失而逐漸回歸相對正常水準,但仍高於長期平均。全球金融海嘯之後,全球正在進行加速去全球化與供應鏈重組,可能是扭轉全球長期物價走低的關鍵;但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科技進步等長期因素仍是制約物價大幅攀升的力量。
華南永昌投信分析,第四季資產配置上,建議投資人以RICH策略來因應,RICH分別代表實質資產(Realassets);收益機會(Incomeopportunity);掌握趨勢(Currenttrend);高息資產(Highdividendplus)等四個面向著手,以掌握產業趨勢、追求穩健報酬與平衡波動達到攻守兼備之投資效益。
第一金投信指出,操作布局上,看好金融、能源、公用事業等景氣受惠股,相對抗震;而本益比較高的科技類股、台股,震盪相對較大,不過,只要基本面不變,未來正向反應的機率仍高,投資人不妨留意大跌加碼的機會。
台新ESG環保愛地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表示,第四季反映縮減購債風險略微升溫,預期全球股市以震盪整理格局為主。類股操作上,永續概念的成長股將是未來主流,適合長線保護短線,可逢低布局電動車、太陽能、風力發電、智慧電網、廢棄物處理之循環經濟相關等類股。
日盛投信指出,建議投資人第四季投資重心可放在具基本面優勢的股票型基金,包括:台股、全球智能車基金及大陸具戰略優勢的A股基金都會是不錯的選擇。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境內基金上個月受市場震盪影響,整體規模減少782.4億元、減幅1.6%;台股股票型基金規模亦減少約58億元,減幅同樣為1.6%,不過儘管規模縮水,上個月仍有約半數的台股股票型基金獲投資人力挺淨申購,其中有12檔超過1億元,復華、安聯投信有多檔上榜最為突出,瀚亞、國泰、日盛、元大等各家招牌基金亦榜上有名。
理柏資訊統計,台股股票型基金近1月、近3月平均跌幅較大盤略重,但今年來整體報酬約25%,優於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的18%,也因為今年來台股基金的超額投資報酬能力佳,持續吸引投資人逢低布局,帶動績優基金規模走高。
復華投信表示,大盤近期處於區間表現,不過鑑於創新科技蓬勃發展,身處重要供應鏈的台灣持續受惠,並支持台股長期走多,預估業績好的公司經過這波修正後,年底有望再走一波行情,或是有新的投資題材將嶄露頭角,建議可透過一籃子股票布局的台股基金,掌握多重投資機會;或可選擇具收益分配機制的台股基金,同步掌握資本利得及配息收益。
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雖然整體企業獲利基期墊高使成長動能逐步趨緩,產業趨勢與供需結構呈現差異化發展,不過因晶圓代工產能仍供不應求,科技應用長期發展仍支撐電子業及台股長多趨勢,且企業獲利維持高檔支撐下,目前本益比處於長期合理水準,若遇市場修正,可逢低分批布局。
其中,復華、安聯投信有多檔上榜最為突出;統一、國泰、日盛、元大等各家招牌基金也上榜,凸顯國內投資人對台股後市仍不看淡。
理柏資訊統計,台股股票型基金近一月、近三月平均跌幅較大盤略重,其中,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績效逆勢上漲,表現亮眼;不過今年來整體台股股票型基金報酬約24%,優於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的18%,也因為今年來台股基金的超額投資報酬能力佳,持續吸引投資人逢低布局,帶動績優基金規模走高。
復華投信表示,大盤近期處於區間整理,不過創新科技正蓬勃發展,身處重要供應鏈的台灣持續受惠,並支持台股長期走多,預估業績好的公司經過本波修正後,年底有望再走一波行情,或是有新的投資題材將嶄露頭角,建議可透過一籃子股票布局的台股基金,掌握多重投資機會;或可選擇具收益分配機制的台股基金,同步掌握資本利得及配息收益。
復華台灣好收益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雖然整體企業獲利基期墊高使成長動能逐步趨緩,產業趨勢與供需結構呈現差異化發展,不過因晶圓代工產能仍供不應求,科技應用長期發展仍支撐電子業及台股長多趨勢,且企業獲利維持高檔支撐下,目前本益比處於長期合理水準,若遇市場修正,可逢低分批布局。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基本面需求雖有下修,但拉貨仍維持一定動能;從產能利用率表現來看,還是非常正向。另一方面,部分二線廠仍維持漲價態勢;換句話說,這些現象都凸顯市場氛圍有利多頭,並未有轉折出現。
日盛上選基金研究團隊指出,觀察第4季,適逢歐美年底節慶消費季,電子旺季到來、政府即將推出振興方案,將有利支撐台股整體大盤走勢。產業方面,半導體、5G手機、伺服器、新能源車將是本季四大亮點族群。
施羅德投信認為,股市成長動能將會優於債。從歷史經驗來看,2 013年5月縮表預期釋出,到聯準會真正在2015年12月第一次升息前, 期間全球股市指數上漲近15.79%,全球債券指數則下跌2.05%,顯 示縮減購債階段股市表現遠勝於債市。
施羅德投信表示,三大股債類別值得關注:第一為基本面優異的歐 洲股市。第二為具價值面優勢的新興股債。第三則是醫療健護股。
第一金投信認為,按經驗,市場將分三階段反應縮減購債帶來的衝 擊,擔心短期波動風險的投資人,可配置金融、能源、公用事業等景 氣受惠股,而穩健積極型投資人,可留意創新科技類股或台股大跌加 碼的機會。
第一金投信指出,操作布局上,看好金融、能源、公用事業等景氣 受惠股,相對抗震;而本益比較高的科技類股、台股,震盪相對較大 ,不過,只要基本面不變,未來正向反應的機率仍高,投資人不妨留 意大跌加碼機會。
台新ESG環保愛地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表示,第四季反映縮減 購債風險略微升溫,預期全球股市以震盪整理格局為主,建議採逢低 分批布局或定期定額方式介入,以降低波動風險。在類股操作上,永 續概念的成長股將是未來主流,適合長線保護短線,可逢低布局電動 車、太陽能、風力發電、智慧電網、廢棄物處理之循環經濟相關等類 股。
日盛投信指出,展望第四季,將迎接科技產業獲利旺季來臨,同時 受惠全球疫苗接種加速、各國陸續解封、經濟重啟復甦等利多,即便 短期市場或有雜音,反觀基本面、企業獲利紛紛上修,推升股市持續 上攻,預期股優於債的行情延續。
日盛投信昨(5)日舉辦第4季投資展望線上記者會,強調全球資金夜未眠,央行政策不斷變動,由於變種病毒的不確定性、供應鏈斷料等灰犀牛事件頻傳,經濟成長復甦趨緩,通膨居高不下,讓政策性支持不得不持續。不過,第4季正值傳統消費旺季,建議投資者聚焦「SET三大主軸投資」,把握投資決勝點。 「Support」方面,美國兆元基建計劃與中國政策扶植抗暖化產業,智能車供應鏈的爆發性成長,都是投資關注焦點。至於「Equity」方面,無論新冠疫情如何多變,經濟成長仍續揚,FOMC可能減債、升息,股優於債可望持續。最後,「Tech」方面,第4季科技產業旺季來臨,基本面上選,台、美、中高科技類股再下一局可期。 台股方面,企業獲利自2020年4月底開始步入上修循環,預估2021全年獲利可望接近4兆元。第4季電子旺季到來,政府即將推出振興方案,有利支撐台股整體大盤走勢。美中政策扶持抗暖化產業,全球電動車滲透率不到5%,在各國政府強力推動下,預計2040年電動車全球滲透率將突破50%,智能車趨勢加速成形,政策方向為投資光明燈。 陸股方面,Delta病毒快速蔓延,加劇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市場普遍認為中國人行第4季再度降準機率提高。財政政策方面,下半年支出有進一步擴張的空間,寬財政、穩貨幣將是下半年政策主軸。
全球資金夜未眠,主要央行仍是「鷹皮鴼骨」,受到變種病毒不確定性,供應鏈斷料等灰犀牛事件頻傳影響,使得經濟成長復甦趨緩,通膨居高不下,政策性支持不間斷。在這樣的背景下,日盛投信為我們分析第四季度的投資布局,並提出三大主軸投資策略。
日盛投信投資研究團隊指出,第四季資產配置將呈現股優於債的行情,他們提出的「SET三大主軸投資」策略,即政策支持(Support)、股(Equity)優於債、科技產業旺季(Tech),這將促使台、美、陸高科技股再下一城。
台股企業獲利自2020年4月底開始步入上修循環,預估2021年企業獲利年增率可望超過50%。今年上半年台股獲利約1.98兆元,創歷年同期新高,預估2021全年獲利可望接近4兆元。台股預估本益比回落至近14倍,處於五年平均以下,未來投資價值凸顯。
第四季在電子旺季到來、政府即將推出振興方案,將支撐台股大盤走勢。且台股2021、2022年殖利率約為3.9%,優於陸、日、韓等股市,續吸引資金卡位布局。
大陸人行7月中全面降準,釋放人民幣1兆元資金,市場認為第四季再度降準機率高。財政政策的上半年政府發債和財政支出進度偏慢,形成階段性資金沉澱,下半年具進一步擴張的空間,寬財政、穩貨幣將是下半年政策主軸。
此外,日盛投信投資研究團隊認為,中美政策扶持抗暖化產業,智能車趨勢加速成形政策方向。全球電動車滲透率不到5%,各國強力推動發展下,預計2040年電動車銷量將高達7,400萬輛,全球滲透率突破50%。
隨著ADAS滲透率提高和規格升級,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總市場規模,2025年達310億美元,自駕必將成風潮。這些都是日盛投信為我們揭示的第四季投資關鍵。
日盛投信進一步指出,投資主題聚焦三大主軸:首先,「Support」美國兆元基建、中國政策扶植抗暖化產業,智能車供應鏈爆發性成長;其次,「Equity」無視多變的新冠疫情、經濟成長續揚,FOMC或將減債、升息停看聽,股(Equity)優於債可望持續。最後,「Tech」第4季科技產業旺季來臨,基本面上選,可望造就台、美、中高科技類股再下一局。在此大方向下,台股、A股以及智能車產業都是不可忽視的投資焦點。
日盛投信投資研究團隊表示,台股企業獲利自2020年4月底開始步入上修循環,預估2021全年獲利可望接近4兆元。第4季在電子旺季到來、政府即將推出振興方案,將有利支撐台股整體大盤走勢。
美中政策扶持抗暖化產業,目前全球電動車滲透率不到5%,在各國政府強力推動電動車發展下,高盛上修了全球電動車產量與滲透率,預計2040年電動車全球滲透率突破50%,智能車趨勢加速成形政策方向為投資光明燈。
在陸股方面,由於Delta病毒快速蔓延,擴大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市場普遍認為中國人行第4季再度降準機率提高。在財政政策方面,下半年支出有進一步擴張的空間,寬財政、穩貨幣將是下半年政策主軸。
日盛投信投資研究團隊表示,第四季資產配置仍將呈現股優於債的 行情,「SET」三大主軸,即政策支持(Support)、股(Equity)優 於債、科技產業旺季(Tech),可望促使台、美、陸高科技股再下一 城,即布局聚焦台股、A股及智能車基金。
日盛投信投資研究團隊指出,台股企業獲利自2020年4月底開始步 入上修循環,預估2021年企業獲利年增率可望超過50%,今年上半年 台股獲利約1.98兆元,創歷年同期新高,預估2021全年獲利可望接近 4兆元。
日盛投信投資研究團隊指出,台股預估本益比回落至近14倍,處於 五年平均以下,凸顯未來投資價值。第四季在電子旺季到來、政府即 將推出振興方案,將支撐台股大盤走勢。且台股2021、2022年殖利率 約為3.9%,優於陸、日、韓等股市,續吸引資金卡位布局。
大陸人行7月中全面降準,釋放人民幣1兆元資金,變種病毒蔓延擴 大經濟下行壓力,市場認為第四季再度降準機率高。
財政政策的上半年政府發債和財政支出進度偏慢,形成階段性資金 沉澱,下半年具進一步擴張的空間,即寬財政、穩貨幣將是下半年政 策主軸。且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行業估值與指數估值偏低,延續A 股牛市盛宴。
日盛投信投資研究團隊認為,中美政策扶持抗暖化產業,智能車趨 勢加速成形政策方向,目前全球電動車滲透率不到5%,各國強力推 動發展下,高盛上修全球電動車產量與滲透率,預計2040年電動車銷 量將高達7,400萬輛,全球滲透率突破50%。
隨ADAS滲透率提高和規格升級,花旗認為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 S)總市場規模,2025年達310億美元,自駕必將成風潮。
台灣金融界近期掀起一波併購熱潮,其中富邦金控併購日盛金控的動作格外受到矚目。據了解,這場金控大併購的後續整合工作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而日盛證券董事長一職,也將由富邦證券的總經理程明乾接任,同時日盛期貨董事長的寶座,也將落入富邦期貨總經理張雅斐手中。這樣的人事調動,主要是為了讓兩家金控的業務能夠更加順利地接軌。 富邦金控在昨日(6日)發布公告,宣布了富邦證券總經理的人事變動。現任的執行副總郭永宜將接替總經理一職,而富邦期貨總經理的位子,則將由資深副總劉承志接棒。這項人事調整將在主管機關核准後正式生效,未來將對富邦金控的整體運作產生重大影響。 這次的人事更動,不僅是富邦金控併購日盛金控後的整合步驟,也是兩家金控為了共同發展而做出的重要布局。富邦金控表示,未來將繼續秉持客戶至上的原則,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並積極拓展市場,以應對未來金融市場的挑戰。
台股今年來表現亮眼,經濟預期上看5.88%成長,創近11年來新高。這份亮麗的成績單,背後有著外貿強勁、廠商加大投資的支撑。雖然近期美國縮減購債議題影響股市波動,但台灣經濟基本面穩健,預計將帶動股市持續上漲。
兆豐投信台灣先進通訊基金經理人許鈞雄分析,隨著傳統電子產業旺季到來,加上台灣疫情逐步降級,經濟活動逐步恢復,台灣廠商在半導體產業的晶圓代工、IC設計、封裝等關鍵環節都有著出色的表現。許鈞雄提醒,雖然近期美聯儲縮減購債的進度成為關注焦點,但若台股出現震盪,將是投資的良機。
許鈞雄強調,近期盤面個股輪動快速,類股表現差異大,投資方向應聚焦於台股戰略骨幹的科技股,尤其是5G相關供應鏈。他建議選股策略應該聚焦於漲價概念股及具有業績題材的股票,並關注下半年及明年營運向好的類股,如ABF載板、IC設計、矽晶圓、電動車等。
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魏永祥則建議,操作上應以選股不選市為主,看好半導體、網通、光電等族群。
日盛投信台股基金團隊預期,歐美消費市場逐步解封,加上返校潮、感恩節、耶誕節等傳統銷售旺季,將有利台灣供應鏈,預計台股基本面將持續強勁。
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婷表示,台股投資氣氛受到聯準會QE退場計畫與Delta變種病毒擴散兩大因素影響,類股差異化將加劇,但長線多頭格局不變,建議投資人以平常心對待。
元大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研究團隊指出,聯準會可能的行動將證明經濟逐漸走向強健,股市行情也將從資金行情轉向基本面行情,企業獲利展望將成為支撑指數的重要關鍵。
富邦金控昨(6)日公告,基於職務調整,富邦證券總經理將由現任執行副總郭永宜接任,富邦期貨總經理則由現任資深副總劉承志接任,俟報奉主管機關核准後生效。
兆豐投信台灣先進通訊基金經理人許鈞雄指出,時序進入傳統電子 產業旺季,且台灣疫情降級,經濟活動逐步重啟,半導體產業中的晶 圓代工、IC設計、封裝,到後續的關鍵零組件,台灣廠商都能掌握到 關鍵,相關企業均可望釋出正面訊息,但後續宜留意美國聯準會的進 度,若台股於此時呈現震盪格局,將浮現投資時機。
許鈞雄指出,近期盤面個股輪動快速,造成類股表現差異仍相當大 。投資方向持續聚焦台股戰略骨幹的科技股,如5G相關供應鏈將是未 來五至十年主流。選股策略聚焦漲價概念股且具有業績題材,以及下 半年、明年營運向上的類股,如ABF載板、IC設計、矽晶圓、電動車 等族群為主。
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魏永祥表示,建議操作上仍是以選股不選市 為主要策略。選股方面,半導體、網通、光電等族群持續看好。
日盛投信台股基金團隊表示,展望後市,由於歐美等消費市場逐步 解封,加上返校潮、感恩節、耶誕節等傳統銷售旺季均有利台灣供應 鏈,預期台股基本面仍將有強勁表現。
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婷表示,台股投資氣氛受到聯準會研議Q E退場計畫與Delta變種病毒擴散兩大因素影響,而類股的差異化將有 增無減,不過,股市長線多頭格局不變,因此建議投資人以平常心面 對。
元大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就過去經驗看,聯準會可 能採取的行動正是應證經濟從疲弱逐漸走向強健,股市行情也將由資 金行情導向基本面行情,後續企業獲利展望將逐漸扮演支撐指數重要 關鍵。
根據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統計,2020年前20名庫存排行榜中,就有 十檔為金融股,統計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發現台灣今年整體金融業 合計將發放現金股利達2,157億元,相較去年成長7.53%。
華南銀行評估,金融股受惠景氣回溫、證券市場趨於熱絡、長天期 公債殖利率走揚等因素,金控業普遍呈現放款加速成長、利差擴大、 手續費收入增加、資產品質改善等現象,預期獲利狀況將持續轉佳。
彰化銀行認為,考量今年以來資本市場表現亮眼、銀行資產品質改 善帶動信用成本下降,金融股整體獲利表現可望續強。
台新主流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表示,美國的數兆美元財政刺激、疫苗 加速接種、經濟重啟等樂觀預期,過去幾個月中,通膨預期攀升,為 許多產業增添陰霾,尤其科技股衝擊相對大,但金融股因與經濟景氣 連動性高,且對銀行來說,長期利率較高時貸款將更有利潤,隨著經 濟的擴張,反而成為受惠的產業。
另一方面,受惠全球央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今年來股債齊揚,金融 股投資收益豐厚,整體獲利普遍繳出佳績,加上現金殖利率約在3∼ 4%以上水準,吸引存股族的青睞,推升金融股股價走高。展望後市 ,預期第三季台股震盪加大,金融股在高股息殖利率及獲利成長率雙 高利基下,有望成為資金避風港。
日盛投信台股基金團隊也表示,多數國家已開始施打疫苗,全球資 本市場並未因疫情受到影響,各國量化寬鬆,使市場資金充裕,資金 紛紛湧入資本市場解決先前流動性問題,金融股評價仍低,值得投資 人關注;且多數金融股今年股利配發情況良好,因此具殖利率題材。
且因全球低利率環境仍持續,各國大規模資金刺激經濟,使市場游 資氾濫,資金紛紛湧入金融市場,由於目前資金行情持續,投資時可 留意金融族群。
受Delta病毒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遭遇波折,市場波動不斷,不確定性增強。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下,台灣的投信法人卻看到了機會。他們認為,今年第二次的逢低加碼機會已經來臨,而電子產業的旺季也即將到來,有望帶領台灣加權指數反彈。
第一金投信分析,台股已經止住跌勢,技術線型轉強,波段行情有望再次展開。過去五年經驗告訴我們,當加權指數自高點回落至季線負兩倍標準差時,後續1至12個月的平均報酬可達1.3至32.4%,持有半年以上的正報酬機率更是高達97%,這是中長期布局的好時機。
Gartner預估,全球半導體缺貨問題要到明年第二季才有望解決,當前的拉貨動能強勁。蘋果預計iPhone銷量將大幅成長,帶動今年整體半導體業產值成長8.7至3.5兆元。下半年電子產業EPS平均較上半年高出43.4%,類股指數平均漲幅達6.9%,預期將重回主流,與傳產形成良性輪動。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指出,目前具有能見度和成長性的三大族群包括車用電子、速度規格提升和晶圓代工擴產。雖然部分族群短線漲多出現回檔,但中長線趨勢未變,具有3至5年的長期結構性成長機會。
元大投信分析,台股價增、國人長線理財意願提升以及台股基金出現指標性產品是台股基金規模快速增長的三大原因。建議投資人透過定期定額台股基金進行中長線布局,堅持不停扣累積資產。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經理人張士琳提醒,在市場雜音頻傳時,應該慎重選擇基本面佳、長期具趨勢題材的產業。
最後,日盛投信台股基金團隊表示,隨著半年報出爐,籌碼浮額逐漸沉澱,指數有機會隨企業獲利成長逐步墊高。
台灣股市即將迎來一個新的成長階段,法人分析師普遍看好台灣景氣前景,預計在類股輪漲的帶動下,台股將有機會繼續向前衝刺。在這波股市行情中,選股的關鍵性超越對指數的預測,因此,布局在各產業、高質量選股的台股基金成為重要的投資策略。 近期,晶圓代工的漲價消息成為台股的重要話題。由於晶圓供不應求,預計這波吃緊狀況至少持續到年底,甚至可能延續到2022年。對於IC廠商和整體供應鏈來說,能否成功轉嫁成本上漲,並反映在終端需求上,將是未來觀察的關鍵。 日盛投信的研究團隊指出,美國FDA批准輝瑞新冠疫苗的消息,讓市場對疫情控制更有信心。全球製造業的庫存普遍處於平均水準,顯示終端需求強勁。這波補庫存行情預期將延續至年底或明年初,為台股的長多格局提供支撐。隨著企業獲利成長,籌碼浮額逐漸沉澱,台股指數有望隨著企業獲利成長逐步攀升。 安聯投信則認為,由於汽車、伺服器以及工規產品受到缺料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需求有所下修。不過,安聯投信仍然看好2022年展望明確的成長股,並持續關注載板、矽晶圓、晶圓代工、高速傳輸趨勢以及汽車電子等產業。 日盛投信投資部強調,半導體相關、iPhone供應鏈、5G手機、Server等族群都值得持續關注。由於半導體晶圓代工、IC設計產業訂單滿載,國際產能無法即時開出,最快也要等到2022年下半年。台灣在晶圓代工技術優勢與產業規模上,仍然值得投資者逢低分批布局。 瀚亞投資也提到,台股企業的獲利能力強,許多產業在今年可望持續高速成長。
日盛投信近日強調,在當前金融市場持續創新高的背景下,鼓勵投資人善用定時定額的基金投資策略。這種投資方式具有分散投資時間和成本的特性,能夠透過自動化機制克服人性恐懼,避免因市場波動而造成的追高殺低現象。 根據日盛投信的解釋,定時定額 & 日日扣方案具有三大優勢和四大特色。首先,進場時點不需擔心,小額投資也能夠得到有效幫助,並且能夠達到平均成本的效果。四大特色則包括:可以自由選擇扣款日、定時與不定額投資方式、金額級距自定,以及當日即可生效。 在具體操作上,日盛投信以目標收益組合基金(新台幣)作為母基金,並以日盛上選基金(A類型)進行環理財試算。以2018年8月30日至2021年8月30日期間為例,母基金投入金額為5萬元,每月轉申購子基金1日及15日,每次投資金額為3千元,停利點設定為10%。根據試算結果,在3年的投資期間內,子基金共出現了6次達到停利點的設定。
日盛投信表示,定時(不)定額 & 日日扣具三大優勢及四大特色 ,三大優勢:進場時點免煩惱、小額投資好幫手及平均成本效果佳; 四大特色:扣款日任選、定時與不定額任選、金額級距任選、當日可 即時生效。目前市面上定時不定額加減碼參考指標包含基金淨值、指 數等,「定時(不)定額 & 日日扣」以投資報酬率為加減碼指標, 適用各類型基金。
以日盛目標收益組合基金(新台幣)為母基金,子基金以日盛上選 基金(A類型)作環理財試算,母基金投入金額5萬,投資期間2018/ 8/30∼2021/8/30,每月轉申購子基金1日及15日,一次3千元,停利 點設10%,試算看到3年當中子基金出現6次達停利點設定。
第一金投信表示,台股止住跌勢,短線技術線型也開始轉強,波段 行情有望再度展開。根據近五年經驗,當加權指數自高點回落至季線 負兩倍標準差時,爾後1∼12個月的平均報酬達1.3∼32.4%,持有半 年以上的正報酬機率達97%,確實是中長期布局的好機會。
研調機構Gartner預估,全球半導體的缺貨問題要到明年第二季才 有望舒緩,當前的拉貨動能十分強勁,加上蘋果預估iPhone手機銷量 可望大幅成長15%至2.3億隻,將帶動今年整體半導體業產值成長8. 7%至3.5兆元。
更重要的是,下半年電子產業整體的EPS平均較上半年高出43.4% ,類股指數平均漲幅達6.9%,力壓傳產、金融類股。預期在產業熱 度持續加溫、獲利攀升下,電子類股可望重回主流,並與傳產形成良 性輪動,帶領加權指數再往高點邁進。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現階段具有能見度和成長性 的三大族群,包括車用電子相關、速度規格提升,以及晶圓代工擴產 等。
部分族群短線漲多出現回檔,但中長線趨勢並沒有出現太多變化, 具3∼5年長期的結構性成長機會。雖近期台股面臨雜音干擾,短線震 盪加大,但不必悲觀,選股不選市仍是較佳應對之道。
元大投信分析,在台股價增、國人長線理財意願提升、台股基金出 現指標性產品的三大原因下,台股基金規模快速增長,建議投資人可 藉由定期定額台股基金中長線布局,透過持之以恆、堅持不停扣累積 資產。
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經理人張士琳指出,在市場雜音頻傳時,應 謹慎選擇基本面佳、長期具趨勢題材的產業。
日盛投信台股基金團隊表示,隨著半年報出爐,籌碼浮額逐漸沉澱 ,指數有機會隨企業獲利成長逐步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