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能電力(公)公司新聞
**台汽電綠能再擴版圖 攜手證交所推動永續金融** 為了響應國際減碳趨勢,台汽電旗下子公司台汽電綠能積極拓展綠電售電業務。自今年3月1日起,台汽電綠能將開始轉供集團自有烏山頭水面光電案場產出的綠電給臺灣證券交易所,進一步擴大台汽電綠能的綠電服務範圍。 台汽電綠能不僅整合集團自有綠電案場,也積極與外部再生能源發電業者合作,增加綠電供應來源。目前台汽電綠能已與知名電業簽署購電合約,為日益蓬勃的綠電交易市場做好準備。 台汽電綠能的服務對象廣泛,包含科技電子業、金融業、服飾零售業、電信業、傳統製造業等不同領域的標竿企業。台汽電綠能提供客製化的綠電方案,協助企業落實淨零排放路徑規劃需求。 最新與台汽電綠能攜手合作的夥伴為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為帶動企業淨零轉型,已與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成立碳權交易所,並推動「四季共融,八方永續」活動,推動節能、減紙、種電、買綠電等措施,為台灣淨零永續的關鍵推手。 台汽電綠能將協助證交所逐步達成RE100,共同打造國內零碳金融交易中心。 此外,台汽電集團旗下子公司星能電力也持續投資建設共同升壓站,提供光電業者便捷的升壓管道,減少反覆施工對環境的衝擊,有效解決太陽光電熱區併網容量不足的問題。 台汽電集團在電力產業縱橫布局,從投資開發、工程承攬、運轉維護到綠電銷售,完整提供電力產業服務。未來台汽電綠能將持續提升核心專業能力與競爭優勢,與合作夥伴攜手實踐綠能共好的永續發展願景。
在氣候變遷影響及國際減碳趨勢下,企業紛紛響應淨零排放(Net Zero)及參加國際倡議(RE100),帶動國內綠電需求。台汽電100% 轉投資子公司台汽電綠能2019年取得全國第二張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 ,並自2020年10月起正式轉供售電。
協助企業 落實淨零排放
台汽電黃順義董事長表示:「台汽電綠能已累計轉供逾5億度綠電 ,轉供量為全國再生能源售電業之首,合計簽署CPPA轉供量體超過5 8億度,綠電銷售成績斐然,且為目前全國唯一同時具備風電、光電 及水力再生能源轉供實績的民營再生能源售電業;同時,台綠亦具備 超過10張電力交易平台人員資格證書,具備完整的電力市場輔助服務 代操能力,可協助儲能、自用發電以及汽電共生業者進入電力市場。 」
台汽電綠能的服務對象包括科技電子業、金融業、服飾零售業、電 信業、傳統製造業等不同領域的標竿企業,透過提供客製化綠電方案 ,協助企業落實淨零排放路徑規劃需求,其中台達電子已於2023年達 成台灣地區RE80、全球營運據點提早達成RE76目標,並持續朝2030年 RE100目標邁進;台北富邦銀行亦持續導入綠電,為永續金融願景奠 定根基;優衣庫(UNIQLO)為國內首家導入綠電的時尚服飾業者,將 永續概念融入商業服務之中;其他綠電轉供對象則包括台哥大、大統 益以及櫃買中心等各行業標竿。
最新與台汽電綠能攜手合作的夥伴臺灣證券交易所,為引領國內企 業淨零轉型,自2023年8月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聯袂成立碳 權交易所,期以建置碳交易平台創造企業減碳誘因;今(2024)年初 更宣布展開「四季共融,八方永續」活動,冀望從自身做起,透過節 能、減紙、種電、買綠電等措施,誓為推動台灣淨零永續的關鍵推手 。台汽電綠能將為證交所在實現永續發展的過程貢獻一己之力,協助 證交所逐步達成RE100,共同打造國內零碳金融交易中心。
全方位能源轉型 綠能共好新願景
台汽電集團於能源產業布局深遠,從投資開發、工程承攬、運轉維 護到綠電銷售的縱向發展,以及從汽電共生、民營燃氣電廠、再生能 源至輔助服務與儲能的橫向延伸,30餘年力求穩健經營、創新成長, 成為可提供全方位專業服務的電力事業集團。台汽電董事長黃順義表 示:「近期集團綠電事業表現亮眼,除深化既有購電客戶合作關係、 開發新合作對象外,更加強推動數位轉型,藉由大數據分析應用精進 再生能源購售電配適模型,本模型原先之功能已可針對綠電客戶提供 風、光、水、地熱多種再生能源進行轉供模擬匹配,並可依客戶多目 標進行規劃提案(RE目標、用電成本目標等),為了因應儲能技術、 綠電轉供制度以及CPPA架構等市場多元條件,將會持續提升模型分析 能力,提供客戶電力專業整合性服務,結合集團深耕多年電力工程技 術,成為客戶淨零轉型最佳合作夥伴。」
台汽電集團秉持著共榮共好精神,為協助解決太陽光電熱區併網容 量不足問題,子公司星能(股)公司於台南地區投資興建七股共同升 壓站於去(2023)年10月完工併聯,不僅提供周邊光電業者便捷的升 壓渠道,降低業者設置成本,更有效減少反覆施工對當地環境可能產 生之衝擊,目前已經陸續有光電業者併聯商轉,尚有部分餘裕可供鄰 近業者後續持續併聯;星能公司已經完成沃旭能源大彰化東南以及西 南離岸風場陸上變電站統包工程,並且持續承攬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 離岸風場陸上變電站工程則預計於2025年底完工;此外,森霸電廠二 期機組即將於今(2024)年中商轉,將可增加全國電力供應來源,為 穩健供電及彈性調度注入一股活水;其他諸如大型光電、風電以及輔 助服務等相關業務也持續推動中。
在電力產業縱橫布局的業務擴展下,台汽電集團旗下各項目子公司 ,可完整提供電力產業中從EPC、輸配電工程、再生能源運維、再生 能源售電業以及輔助服務市場完整產業鏈之服務,未來將會持續提升 核心專業能力與競爭優勢,與合作夥伴攜手實踐綠能共好的永續發展 願景。
開發及綠電購售事宜請洽(02)8798-2000陳曾裕、陳芃均。
台灣電力市場再掀綠能風潮,星能電力帶動產業升級!近期,台汽電(8926)與大汽電(8931)不斷加碼綠能、燃氣等營運布局,並啟動籌資計畫,展現對未來長期發展的信心。台汽電宣佈進行現金增資,發行1億股普通股,每股認購價30.31元,總計籌得30.31億元,將用於擴大再生能源業務。而大汽電則在降低對動力煤的依賴上不遺餘力,通過11.6億元投資案,新設燃氣發電機組,預計2025年完成商轉,並逐步退役燃煤機組。 台汽電,這家以汽電共生起家的公司,近年來不斷擴大再生能源版圖。目前,它已經投資森霸、星能、星元、國光電力等四家電廠,總裝置容量達2,491MW。在太陽光電、陸域風電及地熱等再生能源領域,台汽電的總裝置容量已超過150MW,並進軍再生能源運維、售電及參與輔助服務電力交易等多元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台汽電的子公司台汽電綠能自2020年10月起轉供售電,截至今年4月底,累計轉供逾3.8億度綠電,成為全國轉供量能最大的再生能源售電業。此外,台汽電也正積極推動既有燃氣複循環電廠的更新擴建計畫,森霸電力二期已取得台電公司購售電合約,預計明年6月商轉,並進一步評估導入氫能發電及碳捕捉、利用、封存等技術的可行性。 大汽電方面,目前擁有三部發電機組和二套汽電共生系統,目標在2026年前後完成所有發電機組的能源轉型工作,全面導入天然氣燃料系統,以降低整體碳排放。這些行動都顯示了台灣電力產業對綠色能源的堅定承諾,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台汽電以汽電共生起家,並投資森霸、星能、星元、國光電力等四 家電廠,總裝置容量約2,491MW。近年推動太陽光電、陸域風電及地 熱等再生能源布局,總裝置容量逾150MW,並延伸至再生能源運維、 售電及參與輔助服務電力交易等領域。
台汽電指出,子公司台汽電綠能2020年10月轉供售電,截至今年4 月底累計轉供逾3.8億度綠電,為目前全國轉供量能最大的再生能源 售電業。此外,台汽電也推動既有燃氣複循環電廠更新擴建計畫,森 霸電力二期已取得台電公司購售電合約,預計明年6月商轉,並評估 導入氫能發電及碳捕捉、利用、封存等技術可行性。
大汽電現有三部發電機組、二套汽電共生系統,目標在2026年前後 完成所有發電機組的能源轉型工作,全面導入天然氣燃料系統,降低 整體碳排放。
整起事件,因台電2006年12月起陸續調漲發電用天然氣價格,向九 家電廠提出合約當中的燃料成本按即時價格反映調整機制,雙方雖在 2007年9月達成協議,但2008年9月、10月、12月等3次「購電費率隨 利率浮動調整機制協商」會議都無法達共識,台電報請政府介入,2 012年9月第四次會議仍協商破局
公平會指出,2013年3月,因九家民營電廠共同串聯,「拒絕」調 整與台電的購售電費率協商,影響到發電市場供需功能,公平會認定 為是「聯合行為」,重罰九家業者共新台幣63.2億元,創下史上最高 罰鍰紀錄。
結果,九家電廠不服向行政院提出行政訴願,同時也向高等行政法 院提起「否定聯合行為」的訴訟。全案纏訟九年,九家電廠從一審到 更二審均獲判勝訴,但公平會不滿,再提上訴。
行政院訴願部分,公平會指出,雖認定業者有聯合拒絕行為,但就 罰款部分卻兩度要求公平會「重為適法之處分」,第一次因九家業者 聯合行為期間,跨越公平法新法與舊法適用期,當時公平會是依新法 對業者開罰,在「釐清爭議點」後,直接扣除舊法罰款上限新台幣2 ,500萬元,並再「善意」針對每家酌量各減500萬元,也就是每家各 減3,000萬元後,共罰60.5億元。
第二次,因九家業者的運轉期間、電價結構、參與會議次數、獲利 能力、違法期間、還有同意修約時間等都不同,卻採一律裁減罰鍰, 是沒有考量各家電廠不同之處,為此,公平會再度依要求調整為裁罰 新台幣60.07億元。
最終,各家罰鍰分別為,麥寮汽電18億1,300萬元、和平電力13億 2,000萬元、長生電力6億1,000萬元、新桃電力5億4,800萬元、森霸 電力4億8,900萬元、星能電力3億9,200萬元、國光電力3億7,100萬元 、嘉惠電力3億6,400萬元、星元電力1億元。
不過,辛志中指出,截至昨晚為止僅收到麥寮汽電股份有限公司的判決結果,尚未收到其它八家,但由九家民營電廠屬「聯合行為」,因此判決結果應屬一致。
九家民營電廠,分別是麥寮、長生、新桃、嘉惠、國光、和平、森霸、星能、星元。2013年3月,因九家民營電廠共同串聯,「拒絕」調整與台電公司的購售電費率,影響到發電市場的供需功能,公平會認定為是「聯合行為」,重罰九家業者共新台幣63.2億元,創下當時最高罰鍰紀錄。
但,九家電廠不服向行政院提出行政訴願,同時也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否定聯合行為」的訴訟。
公平會指出,行政院訴願會雖認定業者有聯合拒絕行為,但就罰款部分卻兩度要求公平會「重為適法之處分」。第一次是因九家業者的聯合行為期間,跨越了公平法新法與舊法適用期,當時公平會是依新法對業者開罰,因此,在釐清爭議點後,直接扣除舊法罰款上限的新台幣2,500萬元,並再善意的對每家酌量各減500萬元,也就是每家各減3,000萬元後,共罰60.5億元。
第二次則是因九家業者的運轉期間、電價結構、參與會議的次數、獲利能力、違法期間、還有同意修約時間等都不同,卻採一律裁減罰鍰,是沒有考量各家電廠不同之處,為此公平會再依要求調整為共60.07億元。
全案纏訟九年,九電廠從一審到更二審均獲判勝訴,但公平會不滿,再提上訴,最高行政法院認為九電廠聯合行為已影響市場供需功能,認定公平會裁罰無誤,判決九電廠抗罰敗訴。
以寶晶能源為首的多家太陽光電大廠,響應政府能源政策,共同籌組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簡稱TPiSA),今(11)天在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行成立大會,為台灣再生能源產業發展10年以來的重大里程碑。主管能源事務的官員,以及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太陽光電協會兩個「友會」,當天均出席表達祝賀。
從協會第一階段會員名單來看,都是具有開發100MW單一案場能力或持有龐大案場的一級大廠。除了寶晶能源外,力暘能源、三陸開發、大亞綠能科技、天方能源、中租迪和、台灣布萊富能源科技、永鑫能源、向陽優能電力、泓德能源、星能、韋能能源、宸峰電力、森崴能源、陽光花園科技、雲豹能源、華立企業、寶島陽光再生能源、台泥儲能等大廠都在列。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20年全球因使用石化燃料所產生的外部成本達6兆美金,約當2020全球產值的6.8%。探究原因,42%損失可歸咎於空氣污染,29%為氣候變遷所導致。石化燃料能源貢獻全球GDP的2%,但造成的經濟損失卻遠高於2%,故戒除石化燃料不僅為緩和氣候變遷問題的重中之重,更可因使用再生能源帶動全經濟產值成長。
為符合國際大廠的要求,台灣有電子業供應鏈使用綠能具有急迫性,目前再生能源導入的速度,特別是太陽能及風能的發展的速度,要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有相當困難度。
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以產業發展與永續生存為宗旨,將積極與政府合作,引導再生能源產業與環境共生共榮,邁向普惠綠能。協會也將搭建平台,整合產業資源,共同推動再生能源教育,發展再生能源也同時推廣潔淨能源意識,提升國人對能源轉型的認同,進而終結造成巨大外部成本的傳統能源生產模式。
政府擘劃能源轉型政策,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已有相當進展,在能源轉型扮演重要角色,永續發展協會期盼搭起再生能源產業與公部門的橋樑,促進溝通效率,有效控制成本,確保供電安全,帶動產業從線性經濟走向循環經濟、穩定供應,強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翁永全)
該典禮冠蓋雲集,立法委員林俊憲、星能電力董事長朱記民,以及 台電電力調度處處長吳進忠及眾多能源相關業者及銀行團等均紛紛與 會,立達儲能董事長莊嘉原表示,儲能是未來趨勢,預估台灣儲能需 求容量至少達到2,000百萬瓦(MW)以上。所以也吸引許多業者爭相 投入。
美國Powin Energy擁有十年的儲能設備設置經驗,在全球累計設置 超過100處案場,已裝置及已簽約的儲能系統總容量已達2,800MWh。
這次立達儲能公司在百般的努力之下,成為Powin Energy台灣地區 獨家總代理,其中吸引立達儲能的就是Powin Energy自主開發「Sta ck OS」三層安全保護機制。
從數年來,Powin Energy所有案場未曾有過火災紀錄便可知其獨特 安全性。
而遍布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室外儲能裝置,更早已經通過極端氣候的 考驗。
此外,Powin Energy已完成UN38.3/UL1973/UL9540a/UL9540國際認 證,而其獨有的長循環壽命、電芯與電池組狀態監測、保固追蹤等功 能,更可確保系統長期不中斷運轉,充分保障投資收益。
中國信託銀行表示,為持續發揮金融業促進ESG之永續影響力,並落實聯合國的「責任銀行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Banking, PRB),中信銀行海外分行已參與多件簽署永續績效連結貸款,今(2021)年更加大力道深耕台灣市場,透過SLL積極與客戶進行議合並建立永續夥伴關係,而截至去(2020)年底,中信銀行在綠能科技、循環經濟及綠建築等綠色融資放款餘額已達1,407億元,顯示中國信託在落實ESG及推動綠色金融不遺餘力。
中國信託此次與和潤企業簽署永續績效連結貸款,其為和泰集團子公司,在汽車金融事業市場擁有近三成的市占率,近年來積極推動環保車分期付款購車方案,讓民眾可以更容易入手環保車輛。
中信銀行以反饋利率的方式鼓勵和潤企業逐年以顯著比率增加環保車輛之核貸金額,並於貸款期間持續檢視目標達成狀況,攜手和潤企業建立長期永續經營方針,為推動台灣綠能車輛普及率盡一份心力。
長期耕耘再生能源市場的星能公司為台汽電集團100%轉投資子公司,以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及地熱發電之工程統包及運轉維護為主要承攬業務,近年來全力推動各項再生能源業務不遺餘力,除了已完成61座台電2MW(Megawatt)風力發電機組,更透過子公司投資陸域型風電、烏山頭水庫太陽光電等,現有之大型再生能源工程案包含沃旭陸域變電站工程,預計今年完工,成為台灣能源永續發展上的重要推手。
本次中信銀行與星能公司簽署永續績效連結貸款,將定期檢視星能公司之永續目標達成狀況,強力支持其加速推動再生能源建置,以提高台汽電集團中再生能源發電之占比,與客戶共同攜手打造低碳的電力組合。
中信銀行自2019年1月已正式簽署加入赤道原則(Equator Principles, EPs)協會,嚴格把關專案融資項目的環境、社會衝擊,並於同年的12月26日宣布自願遵循聯合國「責任銀行原則」。
中信銀強調,期望逐步將永續影響力帶入台灣各行各業,引導更多 企業重視ESG議題,促進整體社會的永續發展。
為持續發揮金融業促進ESG之永續影響力,並落實聯合國的「責任 銀行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Banking, PRB),中信 銀行海外分行已參與多件簽署永續績效連結貸款,2021年更加大力道 深耕台灣市場,透過SLL積極與客戶進行議合並建立永續夥伴關係。
截至2020年底,中信銀行在綠能科技、循環經濟及綠建築等綠色融 資放款餘額已達新台幣1,407億元,顯示中國信託在落實ESG及推動綠 色金融不遺餘力。
中國信託此次與和潤企業簽署永續績效連結貸款,其為和泰集團旗 下子公司,在汽車金融事業市場擁有近三成的市占率,近年積極推動 環保車分期付款購車方案,讓民眾可以更容易入手環保車輛。中信銀 行以反饋利率的方式鼓勵和潤企業逐年以顯著比例增加環保車輛之核 貸金額,並於貸款期間持續檢視目標達成狀況,攜手和潤企業建立長 期永續經營方針,為推動台灣綠能車輛普及率盡力。
星能公司為台汽電集團100%轉投資子公司,以太陽光電、風力發 電及地熱發電工程統包及運轉維護為主要承攬業務,近年來全力推動 各項再生能源業務,中信銀表示,與星能公司簽署永續績效連結貸款 ,將定期檢視星能公司永續目標達成狀況,強力支持其加速推動再生 能源建置,以提高台汽電集團中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攜手打造低碳的 電力組合。
台灣星能電力公司旗下星能彰濱電廠,運營超過16年,為了提升發電效能和增加天然氣用量,向環保署提出環差變更申請。在昨日的環保署專案小組初審中,星能彰濱電廠的申請順利通過,將進入環評大會最終確認階段。 近期,隨著政府能源轉型政策的推動,許多電廠紛紛提出環差變更,星能彰濱電廠便是其中之一。該公司表示,將提升夏月淨尖峰供電容量,並提高容量因素,以穩定供電同時減緩空汙排放。預計裝置容量將從490MW提升至521MW,每年天然氣用量從31萬噸提高至46萬噸,並對設備進行升級,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濃度。 在先前兩次審查中,環委對星能彰濱電廠的空汙改善努力有所保留,認為在擴大發電量的同時,應該更加積極控制汙染。然而,在昨日初審會議中,星能電力公司承諾進一步減少空汙排放,包括粒狀物、氮氧化物、溫室氣體等,獲得環委肯定。環評委員要求開發單位補充評估增設太陽能板的地面面積、植栽計畫等資料後,送環評大會最終確認。 另一方面,桃園國光電廠的環差案在昨日初審會議中並不順利,仍需補件送專案小組再審。該廠同樣是為了配合「增氣減煤」政策,提高容量因素,每年天然氣用量自35萬公噸提升至45萬公噸,預計增加發電815萬度。儘管發電量增加,但強調空汙排放總量仍維持原核定。 環評委員對於兩家電廠的評估標準不同,認為國光電廠的減量承諾不如星能彰濱電廠積極。儘管國光電廠解釋兩廠發電效能不同,減量情形會有所差異,但環評委員仍要求補件再審,進一步檢討空汙減量的可能性。
不過同樣是昨日舉行初審會議的桃園國光電廠環差案,就不如星能彰濱電廠順利,仍須補件送專案小組再審。
在政府能源轉型政策推動下,近期不少電廠紛紛提出環差變更,星能彰濱電廠就是其中之一。
星能電力公司表示,將提高夏月淨尖峰供電容量及提高容量因素,協助穩定供電同時減緩空汙排放,預計裝置容量自490MW(百萬瓦)提高到521MW,每年天然氣用量從31萬噸提高到46萬噸,並改善升級設備,降低發電機組氮氧化物排放濃度。
在前兩次審查中,環委認為星能彰濱電廠的空汙改善努力不夠,既然擴增這麼大的發電量,應更積極作汙染控制。
星能電力在昨日初審會議中,進一步承諾空汙減量,包括粒狀物、氮氧化物、溫室氣體排放強度,都較前次送審排放量減少,獲環委肯定,最後讓此案通過初審,並請開發單位補充評估增設太陽能板的地面面積、植栽計畫等資料後,送環評大會做最後確認。
國光電廠同樣是配合「增氣減煤」政策,將提高容量因素,每年天然氣用量自35萬公噸提升到45萬公噸,約可增加發電815萬度,雖發電增加,但「加量不加價」,強調空汙排放總量仍維持原核定。
由於昨日審查是先審彰濱,後審國光,有「好學生」在前,環評委員檢視國光的標準更為嚴格。環委坦言,兩電廠量體大致相同,但國光承諾的減量程度不如彰濱,顯得努力不夠。
儘管國光解釋,兩電廠發電效能不同,減量情形也會有落差,但環委仍認為應補件再審一次,要求進一步檢討空汙減量的可能性後,再回到專案小組審查。
開發方表示,為兼顧穩定供電與減少空污,經濟部及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建議,提升民營燃氣電廠容量因數至70%,彰濱電廠希望提高機組夏月淨尖峰供電容量及提高容量因數,以協助穩定供電及減緩空污排放。
據資料顯示,彰濱電廠裝置容量為490MW,經更新後可提升至521MW,另提升容量因素,滿載發電時數增加至6,132小時,天然氣用量從過去一年31.25萬頓提升至46.37萬噸,承諾相關空污排放都有降低。
會議中環評委員認為,選擇性脫硝觸媒還原反應器(SCR)的運作效率應該可達85%,但開發單位卻只以65%來估算。另也有委員認為,電廠增加發電量,但污染控制卻無法做好,質疑開發商並未做好相關污染防治的作為。
最後委員會要求開發商針對本次變更後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規劃具體減碳措施;確認植栽喬木的二氧化碳固定量,並檢核現行植栽圖資正確性及新增植栽區域合理性。要求9月底前補齊相關資料,擇日再審。
台汽電上半年獲利年增57.53%,EPS1.17元。承攬的離岸風電陸上變電工程已正式動工,可望挹注下半年業績表現,加上今年天然氣價格走揚,轉投資事業貢獻有望連動提振,獲利更上層樓。
台汽電台南官田擁有一座汽電共生廠,另轉投資4間民營天然氣發電廠;其中,星能電力(持股40.5%)、森霸電力(持股43%)、星元電力(持股41.27%)、國光電力(持股35%),總裝置容量2440MW,占國內民營電廠發電量31.66%。
台汽電指出,承攬丹麥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之離岸風電陸上變電站統包工程已復工執行中,目前維持2021年施工完成的目標不變,預計明年將是認列高峰期。
另100%轉投資的星能股承攬台電示範風場陸域管排土建工作,及上緯海洋竹南離岸風電陸域輸變電電纜工程也正執行中,未來將繼續爭取相關離岸風電工程及運轉維護商機。
太陽光電工程承攬部分,彰化彰濱太陽光電工程已於今年1月完成100MW併網,規劃9月完成;台電台南鹽田150MW太陽光電案已於4/12日取得,現正進行中;另積極爭取大型地面型太陽光電統包或部分工程。
此外,鑫光電能5MW屋頂型案場已於5月掛錶發電,今年度預計進行30MW太陽光電的投資開發,包括屋頂型、地面型或水面型的太陽光電。
星能股已取得烏山頭水庫水面型光電(約13MW)開發權,現正辦理籌設許可中;今年預計進行30MW太陽光電之投資開發,包括屋頂型、地面型或水面型之太陽光電。
元晶表示,雙方簽約後,最快有望在今年底前完成台南鹽田地面型電站的模組出貨。此案是國內大型地面電站最大單一案場。
元晶預期,下半年大型地面電站在政府推動下持續加速,包括完成屏東嚴重地層下陷地區800MW遴選廠商。
韋能能源台東知本160MW電站興建工程即將啟動,以及進行中的彰濱工業區崙尾東區360MW電站;若加計已有穩定基礎的屋頂型電站,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台灣的太陽能電站安裝量,應可突破每年2GW(10億瓦)目標。
業者透露,目前台灣模組產能,扣除小廠後,實際產能僅剩約2GW,可見未來台灣的模組供需將轉趨吃緊。
此外,台灣太陽能模組廠自明年起須使用MIT電池,才能取得躉售電費加成6%的VPC認證,新規定將墊高部分模組廠的外購電池成本,因此明年模組價格欲低不易,甚至可能漲價 。
【台灣新聞】離岸風電大戰開啟!星能電力與沃旭合作,加速台灣供應鏈發展
記者:陳小妹
台灣離岸風電市場再傳重大進展!知名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Orsted)宣布,將與星能電力等台灣供應商緊密合作,全力推動離岸風電項目,預計將於2021年完成併聯,為台灣綠能發展注入新動能。
沃旭亞太區總經理暨台灣董事長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表示,為了保證項目能夠按時完成,要求包括中鋼、台朔重工、台船、星能等供應商全力加班,加緊製作相關設備。
柏森文強調,沃旭對台灣市場充滿信心,並已獲得經濟部同意,將提前於2021年在台設立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的風機機艙組裝廠。此外,沃旭還將出資6,000萬元,成立產業輔導基金,輔導次級供應商,培訓電焊人才,以加快台灣供應鏈的發展。
沃旭於4月30日宣布對台做出「最終投資決定」,陸域工程將於5月動工,標誌著沃旭產業鏈正式成軍。該公司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將於彰化縣外海35至50公里處設置,總裝置容量達900MW,預計2021年併聯。
值得注意的是,沃旭先前因為未拿到2018年躉購費率,暫緩在台投資活動。後來,在經濟部國產化政策的支持下,沃旭終於獲得批準,並與台電簽訂購售電合約。
柏森文對台灣離岸風電市場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並呼籲經濟部放寬國產化要求,讓市場自主發展。他認為,台灣風電產業應該透過市機機制建立本土產業鏈,而非過度依賴政策保護。
此外,沃旭國產化產業關聯計畫及時獲經濟部同意,沃旭承諾,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的風機機艙組裝廠提前於2021年設在台灣。沃旭並將出資6,000萬元,成立產業輔導基金,擬委託金屬中心執行,輔導次級供應商、協助供應商培訓電焊人才,加快台灣的供應鏈茁壯。
沃旭於4月30日宣布對台做出「最終投資決定」,陸域工程並將於5月動工,沃旭產業鏈立即成軍。
沃旭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位於彰化縣外海距岸35至50公里處,總裝置容量達900MW(百萬瓦),預訂2021年併聯。沃旭將投資1,650億元,並配合經濟部國產化政策,從風機塔架、水下基礎、電力設施、船舶製造、海事工程到機艙組裝等,形成沃旭產業鏈,包括中鋼旗下興達海洋、台朔重工、台船、世紀鋼、星能、華城、穩晉等。
沃旭日前因為未拿到2018年躉購費率,先暫緩在台投資活動;之後,又因水下基礎及基椿採購不足,產業關聯計畫遲遲未獲通過,最後沃旭承諾提前至2021年設立機艙組裝廠,並成立6,000萬元的產業輔導基金後,經濟部終於點頭。沃旭隨即與台電簽訂購售電合約,丹麥總公司並於4月30日做出最終投資決定。柏森文表示,這代表台灣供應商可以趕快進行生產,而原本暫緩的多項合作計畫將重啟。
2019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為每度5.5160元,較前一年僅下跌5.71%,並設有滿發時數限制。柏森文表示,沃旭風場離岸遠,風能強,滿發時數限制對綠電是不利,他更以「不公平」來批評滿發時數限制,希望經濟部能夠解除。柏森文表示,因為躉購費率下降,加上滿發時數限制,初估對沃旭營收約有9%影響。
柏森文並表示,台灣風電產業是從零開始,經濟部國產化政策不能過於嚴苛,必須透過市機機制來建立本土產業鏈,而不是政策保護;而且國產化的要求,亦與自由貿易原則抵觸,若經濟部一昧要求在地化,長期沒有幫助。
台灣太陽能產業再傳佳音!星能電力與元晶公司攜手打造台灣史上最大太陽能電站興建團隊「星能與元晶聯盟」。這個聯盟的誕生,是繼星能電力100%子公司星能公司獲得台電台南鹽田地面型太陽能電站150MW興建案後,元晶公司也宣布將提供關鍵設備「太陽能模組」給星能公司,兩大強者攜手,將為台灣太陽能產業帶來新一波發展動能。
元晶公司目前正全力協助外資VENA公司興建嘉義鹽灘區70MW太陽電廠,預計七月份即可供電。該廠將成為台灣民營最大太陽能電廠,顯示元晶公司在太陽能產業的實力。元晶發言人江郅豪表示,完成此案後,將全力支持星能公司,提供台電公司世界頂級太陽能模組。
光電市場業者評估,台電的「台南鹽田150MW太陽光電新建工程」預計投入約74億元,明年興建完工後,每年發電量可達1.9-2.0億度電,將成為台灣最大之地面型太陽電廠,對於增加台灣再生能源電力供應、減少燃煤發電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將有極大助益。
法人推估,這個150MW的案場將帶動眾多國內相關的太陽能製造業、電力工程、電線電纜、案場安裝等行業的營收。其中,模組供應將佔最大金額,初估總價達16~8億元,將為模組供應商元晶營收與獲利帶來大進補。
江郅豪強調,這個位於台南鹽田的案場,屬於高濕、高熱、強風及高鹽分的環境,對於相關電力設備與太陽能模組都是嚴苛考驗。但星能公司與元晶公司的聯手承攬,將是最佳搭檔,兼顧著電力、環保、生態與循環經濟,創造出台灣大型光電案場最佳典範。
元晶公司在去年10月的台北智慧能源展,已推出世界級「神盾」系列模組,針對台灣特殊環境設計,並通過六十年的抗鹽害測試以及泡水無毒物釋出測試,這項強項正是星能決定與元晶聯手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