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豐投信(公)公司新聞
**永豐投信鎖定升息尾聲醫療商機 推「創新醫療多元資產基金」** 受惠於AI題材推波助瀾,相關應用將在各領域發光發熱,尤其科技帶動的醫療產業商機備受期待。永豐投信指出,全球人口高齡化,醫療量能不足,加上民眾健康意識抬頭,對醫療健康的龐大需求讓科技帶來創新的醫療產業商機,永豐投信看好趨勢,將於5月27日至31日募集「永豐創新醫療多元資產基金」。 永豐創新醫療多元資產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表示,每次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步入尾聲,經濟成長動能通常減緩,金融市場震盪加劇。然而,醫護產業需求剛性,較不受經濟趨緩影響。 根據統計,1998年5月至2023年12月,Fed升息結束後,MSCI醫療照護指數在後6個月、後12個月和後24個月都優於MSCI全球指數,顯示升息過後醫療產業表現相對整體產業出色。 陳世杰指出,根據聯準會和市場預估,目前已接近Fed升息循環的尾聲,醫療照護產業後市表現值得期待。此外,如今醫療應用愈來愈多地使用AI、機器人、基因技術,醫療也逐漸走向智慧化,醫療商機從傳統製藥轉向遠距醫療、智慧監控、機器人手臂、照護中心等領域,這些醫療設備、平台通路將迎來顯著的成長前景。 永豐投信表示,「永豐創新醫療多元資產基金」自5月27日起募集,銷售機構包括永豐金證券、永豐銀行、兆豐銀行,或是洽詢永豐投信。該基金將投資於符合平台、通路、設備等創新醫療題材,以及其他醫療相關產業股票,投資標的涵蓋一般股票、REITs、債券、基金、ETF,較為分散性,適合追求資本利得和息收的投資人。
永豐創新醫療多元資產基金經理人陳世杰指出,每當Fed接近升息 尾聲時,通常經濟成長動能表現相對趨緩,金融市場震盪也相對較大 ,醫療照護產業因為具備剛性需求,較不受經濟趨緩影響。
統計1998年5月至2023年12月期間,當Fed升息結束後,MSCI醫療照 護指數無論是在後6個月、後12個月或後24個月表現均是勝過MSCI全 球指數,顯示在升息過後醫療產業表現相對整體產業有較好的表現。
陳世杰表示,以聯準會及市場預估來看,時序進入Fed升息循環的 尾聲,因此醫療照護產業後市表現值得期待。除此之外,隨著現在醫 療使用AI、機器人、基因技術愈來愈多,醫療行為也開始往智慧化靠 攏,醫療商機從過去的傳統製藥轉向遠距醫療、智慧監測、機器人手 臂、照護中心等新興商機,而這些醫療設備、平台通路將迎來高度成 長前景。
永豐投信表示,「永豐創新醫療多元資產基金」將於5月27日起展 開募集,銷售機構:永豐金證券、永豐銀行、兆豐銀行,或洽永豐投 信,以符合平台、通路、設備等三大創新醫療題材及其他醫療相關產 業股票作為待選投資標的,投資標的涵蓋一般股票、REITs、債券、 基金、ETF,投資標的相對分散,適合追求資本利得及賺取息收的投 資人。
**永豐投信進軍創新醫療產業 5/27募集「永豐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
隨著數位科技的飛速發展,醫療照護產業正迎來一場革命。永豐投信看好這波趨勢,將於 5 月 27 日募集「永豐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瞄準創新醫療相關產業的投資機會。
基金擬任經理人陳世杰表示,全球人口高齡化、健康意識抬頭,以及創新科技的突破,正推動醫療領域的快速發展。根據資料,全球醫療支出總額預計將從 2000 年的 1.4 兆美元暴增至 2040 年的 11.8 兆美元。
「永豐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將投資於全球創新醫療主題概念之有價證券,包括股票、REITs、債券和 ETF,打造一個風險分散的投資組合。
陳世杰指出,基金成分股產業將布局三大主軸:醫療平台(智慧監測、遠距醫療、數位診斷)、醫療設備(智能醫療診斷系統、智慧檢測、慢性病管理)和醫療通路(醫院、診所、藥局、照護中心)。
他強調,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民眾的醫療行為,帶動了醫療照護科技的投資熱潮。永豐投信此次推出創新醫療基金,正瞄準未來醫療行為轉變的大商機。
永豐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擬任基金經理人陳世杰指出,在全球人口高齡化、民眾健康意識抬頭、醫療量能短缺以及創新科技的突破,使得醫療領域快速發展。據Deloitte資料統計,全球醫療支出總額從2000年的1.4兆美元直至2040年,預估將達11.8兆美元,大幅成長,顯示醫療產業市場將持續擴大,相關商機成長機會可期。
陳世杰說,「永豐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成分股產業布局將分為三大主軸,分別是醫療平台-智慧監測、遠距醫療、數位診斷等平台;醫療設備-智能醫療診斷系統、智慧檢測、慢性病管理等及助聽器等設備、呼吸器等;醫療通路-醫院╱診所、藥局、照護中心等通路,全面掌握創新醫療產業的投資契機。
例如,國內外科技大廠紛紛加大醫療領域投資,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使民眾的醫療行為發生轉變,數位化、科技化的比重逐漸攀升,帶動醫療照護科技投資資金持續湧入。
隨著科技持續進化,民眾的醫療行為從傳統走向智慧,產業的商機也由傳統的製藥,轉往如遠距醫療、智慧監測、機器人手臂、照護中心等創新的應用商機,並且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創新醫療服務快速普及。因此,聚焦醫療行為轉變帶來的「醫療平台、設備、通路」的投資趨勢,將能掌握未來醫療行為轉變的大商機。
**生醫產業受聯準會延後降息影響 醫療生化類股震盪**
聯準會降息時程延後,醫療生化類股持續震盪。專家建議投資人應掌握策略,分批投資或採取股搭債方式,降低波動提升報酬。 **醫療產業補漲契機浮現** 生物科技產業中的中小型股受資金成本影響,導致股價拉回。儘管生醫股表現不如科技股,但專家認為,隨著輪動效應,醫療產業補漲可期。 **預防醫學成產業亮點** 近年來預防醫學、長壽醫學備受矚目,醫療產業公司紛紛投入老化疾病預防研究,創新癌症檢測、監測及醫材成為投資重點。 **永豐投信看好創新醫療商機** 永豐投信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擬任經理人陳世杰表示,民眾醫療行為轉向智慧,產業商機由製藥轉向遠距醫療、智慧監測等應用。疫情更催化創新醫療服務普及,帶來新的投資契機。 **安聯投信強調生醫長期成長** 安聯投信指出,生醫產業長期成長動能來自全球人口老化和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醫療技術創新持續推動研發投入和併購,癌症、罕見疾病、基因療法等領域備受期待。 **併購題材持續發酵** 預計大型藥商將投入5,000億美元進行併購,有利於產業發展。2024年併購案將集中在腫瘤學、免疫學、中樞神經疾病等主要治療領域。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生物科技產業中 的中小型股因資金成本高,聯準會降息延後,導致股價出現較大幅度 的拉回。正因生醫股股價不如科技股,在就類股輪動的角度,醫療產 業的補漲值得期待,且醫療類股目前同時具有成長與價值題材,更可 望有表現契機。
醫療產業除糖尿病、減重商機外,近年的預防醫學、長壽醫學越來 越受到民眾歡迎,特別是預防性治療已成為重要趨勢,不少醫療產業 公司的目標,已將重點專注於老化過程疾病的預防,創新癌症檢測、 監測及影像檢測儀器、創新醫材等,成為另一項醫療生化產業投資重 點。
今年來醫療產業併購件數增加,顯示財務狀況好轉,可著重中小型 生技公司的投資價值,而市場併購活動重啟有利產業成長以及整體產 業投資氣氛。
永豐投信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擬任經理人陳世杰認為,全球正面 臨高齡化、創新科技的突破,民眾的醫療行為從傳統走向智慧,產業 的商機也由傳統的製藥,轉往如遠距醫療、智慧監測、機器人手臂、 照護中心等創新的應用商機,並且在COVID-19疫情的催化下創新醫療 服務快速普及,帶來醫療創新的新商機。
安聯投信強調,生技醫療產業長期成長動能在於全球人口老齡化以 及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仍高。醫療技術創新亦將持續推升生技產業研 發投入及併購案的題材及成長引擎,特別是癌症,罕見疾病,基因療 法等創新療法;併購題材亦將持續發酵,特別是大型藥商預料將有5 000億美元的雄厚實力進行併購,有利於整體產業發展。預期2024年 併購案焦點將集中在腫瘤學,免疫學,中樞神經疾病,肥胖/糖尿病 等主要治療領域。
**台灣ETF規模破5兆大關 永豐投信預期可望持續成長**
台灣ETF市場再創新高!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台灣ETF總規模於昨日(16日)突破5兆元大關,達5.01兆元。今年以來大幅增長1.13兆元,成長幅度達29%。 主要是因台股等全球主要股市創下新高,以及台股高股息、債券ETF深受投資人青睞所致。近年來,台灣ETF規模快速擴張,2021年至2023年成長率分別達到21%、17%和64%。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歐美日韓市場主要由法人投資,台灣ETF市場的成長動能來自機構法人和散戶的共同參與,零售和法人持有率接近各半。 展望未來,元大、國泰、中信、復華、永豐等多家ETF發行商均表示看好台灣ETF規模持續成長的潛力。 在台灣ETF市場中,台股和債券是兩大熱門領域。台股ETF於7日突破2兆元大關,昨日進一步成長至2.06兆元,近年來在ETF總規模中的占比不斷攀升,2020年突破20%,2022年突破30%,今年迄今已超過40%。 其中,台股高股息ETF不僅現有產品持續吸金,今年新募集的高股息ETF更貢獻了約2,360億元的規模。 除了台股等股票型ETF,債券ETF也受到投資人的青睞。隨著聯準會即將降息的預期,債券ETF吸引法人和散戶投資人同時進場,規模達到2.53兆元,使台灣成為亞洲交易時區中產品線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債券ETF市場。 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永豐投信投資長林永祥、復華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廖崇文等人分析,近期ETF募集已回歸常態化,短期資金動能稍有放緩,市場正觀望台股走勢、高股息ETF配息、以及ETF換股潮的影響。預計年底台股ETF總規模將維持在2兆元附近,但其間消長會更加顯著。近年來ETF規模快速成長,2021年至2023年成長率各達21%、17%、64%。投信法人指出,有別於其他歐美和日韓市場,只以法人為大宗,台灣市場增長動能來自機構法人及散戶的同步參與,零售、法人規模持有率接近各半。
綜合元大、國泰、中信、復華、永豐等多家ETF發行商看法,未來仍看好台灣ETF規模可進一步再提升。
台灣ETF市場中,台股及債券是兩大熱區,台股ETF在7日跨過2兆元大關,昨日進一步達2.06兆元,推升近年來在ETF占比節節高升,2020年突破兩成,2022年突破三成,今年迄今已超過四成,其中,台股高股息ETF除既有產品持續吸金外、光今年新募集的高股息ETF就貢獻約2,360億元。
除台股等股票型ETF吸引投資人,訴求聯準會即將降息的債券ETF也吸引法人與散戶投資人同時進場,規模來到2.53兆元,台灣成為亞洲交易時區中,產品線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債券ETF市場。
綜合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永豐投信投資長林永祥、復華投信新金融商品部副總廖崇文的觀點,近期ETF募集回歸常態化,短期確實看到資金動能放緩,因市場靜待台股走勢、高股息ETF配息、ETF換股潮所帶來的影響,預料年底台股ETF總規模可能將變化不大,也會在2兆元附近,但其間消長會更加明顯。
**永豐瞄準創新醫療 科技推動醫療革命**
隨著 AI、基因技術和機器人等科技進步,醫療產業也加速發展。永豐投信將於 5 月 27 日募集「永豐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瞄準科技帶來的醫療革命商機。 永豐投信表示,全球人口老化、健康意識抬頭,加上創新科技突破,帶動醫療領域快速成長。根據統計,全球醫療支出將從 2000 年的 1.4 兆美元,預估到 2040 年將達 11.8 兆美元。 基金經理人陳世杰指出,該基金將投資於創新醫療相關產業,包括股票、REITs、債券和基金受益憑證等。投資主軸分為「醫療平台」、「醫療設備」和「醫療通路」,涵蓋智慧監測、遠距醫療、智能醫療診斷系統、慢性病管理、醫院、診所、藥局等領域。 陳世杰強調,國內外科技大廠紛紛加大醫療投資,加上疫情影響,民眾的醫療行為轉變,數位科技在醫療領域的比重逐漸攀升,帶動醫療照護科技投資資金持續湧入。因此,鎖定醫療行為轉變帶來的投資趨勢,將能掌握未來醫療大商機。永豐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擬任基金經理人陳世杰指出,在全球人 口高齡化、民眾健康意識抬頭、醫療量能短缺以及創新科技的突破, 使得醫療領域快速發展。
據Deloitte資料統計,全球醫療支出總額從2000年的1.4兆美元直 至2040年,預估將達11.8兆美元,大幅成長,顯示醫療產業市場將持 續擴大,相關商機成長機會可期。
陳世杰說,「永豐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成分股產業布局將分為 三大主軸,分別是醫療平台-智慧監測、遠距醫療、數位診斷等平台 ;醫療設備-智能醫療診斷系統、智慧檢測、慢性病管理等及助聽器 等設備、呼吸器等;醫療通路-醫院/診所、藥局、照護中心等通路 ,全面掌握創新醫療產業的投資契機,例如:國內外科技大廠紛紛加 大醫療領域投資,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使民眾的醫療行為發生轉 變,數位化、科技化的比重逐漸攀升,帶動醫療照護科技投資資金持 續湧入。
隨著科技持續進化,民眾的醫療行為從傳統走向智慧,產業的商機 也由傳統的製藥,轉往如遠距醫療、智慧監測、機器人手臂、照護中 心等創新的應用商機,並且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創新醫療服務快 速普及,因此聚焦醫療行為轉變帶來的「醫療平台、設備、通路」的 投資趨勢,將能掌握未來醫療行為轉變的大商機。
**美就業數據降溫 台股看漲 永豐投信看好四題材**
全球股市近期受美國就業數據降溫影響,市場預期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激勵台股風險資產表現。投信法人也看好台股在四個題材帶動下輪動上漲,投資人可透過台股基金分批布局。
日盛投信指出,美國500大企業已公布財報,八成企業業績優於預期,顯示經濟基本面仍強勁。FOMC會議淡化升息預期,市場擔憂暫解,加上台灣出口連續六個月成長,為台股提供支撐。
觀察產業表現,隨著AI GPU供應改善,AI伺服器出貨量預計2025~2026年突破200萬台,台灣供應鏈中的散熱零組件概念股值得留意。
永豐投信則表示,台股技術面呈多頭排列,在均線不被跌破下看漲。盤面焦點可聚焦AI、散熱等題材,以及基期低、短線資金關注的金融、海運等族群。
復華投信認為,AI需求強勁,將帶動台灣GDP成長,看好電子產業後市機會。外需回暖、內需延續,台股呈現類股輪動表現,建設、運輸等傳統產業復甦可留意。
玉山與納智捷聯手推出「亮點聯名卡」電動車主享多重優惠
玉山銀行與納智捷汽車攜手發行市場上首張具備汽車鑰匙功能的信用卡「LUXGEN亮點聯名卡」,讓納智捷電動車車主透過信用卡感應,輕鬆解鎖、啟動電動車,並享有便利的充電體驗。
使用「LUXGEN亮點聯名卡」消費可累積「LuxPoint亮點」,一般消費享有0.5%現金回饋,於指定通路、LUXLIFE服務中心及LuxClub App充電消費,再享加碼回饋,最高可達40%。另有首次申辦、首刷滿額贈「300點LuxPoint」優惠,可直接折抵電動車充電費用。
玉山銀行與納智捷透過「LUXGEN亮點聯名卡」結合電動車生活圈,推動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此外,該聯名卡採用環保材質,並通過碳足跡標籤及碳中和認證,是名符其實的「零碳信用卡」。
因應氣候變遷危機,玉山銀行積極提供多元的永續金融產品及服務,鼓勵民眾換購電動車,後續將推出購車、保養維修分期0利率等優惠,減輕車主經濟負擔。玉山銀行期許與志同道合的企業及消費者攜手邁向環境永續,打造更美好的台灣。
台股強勢收紅!永豐投信看好AI供應鏈、金融族群
台股上週五(10日)收漲148點,以20,708點作收,主因台積電重返800元大關帶動電子股翻紅。永豐投信投研團隊表示,技術面收復月線,短期均線轉為多頭排列,預期指數將續漲。
永豐投信建議關注資金、題材性與獲利優異的類股,如AI供應鏈、散熱、金融等。統一投顧也看好AI供應鏈、先進製程半導體、科技新品概念股,以及觀光、金融保險等族群。
台新投顧表示,目前進入法說會高峰期,個股表現為主,強勢族群將持續輪漲,包括電器電纜、電機、觀光、記憶體、金融、航運股等。第一金投顧指出,AI產業仍是下半年核心產業,台積電、弘塑、萬潤、辛耘等設備股值得注意;AI伺服器的ODM包括鴻海、廣達、緯創、緯穎等,散熱的奇鋐、雙鴻,機殼的勤誠、川湖,固態電容的鈺邦等業績也樂觀。
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表示,根據FactSet數據顯示,近85%的S&P500成分股企業已公布本財季業績,其中約80%業績超出市場預期。而台灣4月出口連六紅,雖然處於產業淡季,但基本面具有相當支撐力。此外,本次FOMC會議可見市場最擔憂的升息應將已排除在選項之外,可說相當程度暫時消弭市場擔憂,並保留降息彈性與可能,使中長期多頭仍具相對寬鬆的流動性支撐。
日盛投信台股投資研究團隊指出,繼4月營收公布之後,目前進入上市櫃公司第1季財報密集公布期,獲利等基本面將成市場檢視個股重要指標。觀察產業表現,隨著AI GPU供應持續好轉,據調研機構統計,2023年AI伺服器出貨量已突破百萬台大關,預計2025~2026年AI伺服器出貨破200萬台,而台灣供應鏈切入多項散熱零組件,相關概念股可持續留意。
永豐投信投研團隊表示,觀察台股技術面,台股從上月中回跌修正,在電子、傳產、金融的接力輪動下,指數順利收復月線,且均線呈現多頭排列,在均線不被跌破的情況下,以多頭氛圍看待。預期在即將迎來的520行情點火下,指數有望挑戰前高。在盤面焦點可以聚焦具備資金、題材性如AI、散熱相關題材,亦可選擇基期相對低、短線資金相對關注,首季財報優異的金融、海運等族群。
復華復華基金經理人呂宏宇亦分析,2024年第1季台灣GDP年增率6.5%,優於主計處預估的5.9%,主因AI需求強勁,帶動出口年增10.2%。儘管目前電子業處於傳統淡季,但多數廠商庫存已去化到正常水準,外銷訂單也顯示需求逐漸穩定復甦,對電子產業後市表現並不看淡,看好相關先進製程及半導體供應鏈投資機會。此外,隨外需逐步回暖、內需熱度有望延續下,帶動台股呈現類股輪動表現,亦可留意營建、運輸及金融等相關傳統產業復甦投資契機。
永豐投信投研團隊指出,從技術面觀察,台股順利收復月線,同時短期均線重回多頭排列,指數有望再度走升。在盤面焦點可以關注,相對具備資金、題材性及獲利優異類股,如AI供應鏈、散熱、金融等族群。
統一投顧協理陳晏平認為,美國4月非農數據降溫,讓市場重燃今年降息二次預期,有利股市評價回升,而台股指數站穩所有均線之上,技術面維持多頭架構不變,預期520前將有望挑戰20,800點以上。操作上,建議聚焦半導體先進製程、AI相關供應鏈、科技新品發布概念、觀光航運、金融保險、高殖利率個股等族群。
台新投顧協理范婉瑜表示,台股盤面維持類股輪動,預計後市將維持高檔震盪格局,且目前進入法說會高峰,個股表現為主;強勢族群電器電纜、電機、觀光、記憶體、金融、航運股將續輪漲,操作建議逢回檔再介入。
第一金投顧協理黃奕銓指出,近期美股重新回到上升趨勢,包含那斯達克、費半都站回所有均線,美股龍頭科技股紛紛重新回到多頭格局下,AI 股仍然是下半年核心產業,包括台積電以及相關設備股如弘塑、萬潤、辛耘等業績表現可以留意;AI伺服器的ODM包括鴻海、廣達、緯創、緯穎,散熱的奇鋐、雙鴻,機殼的勤誠、川湖、固態電容的鈺邦等,業績都展望樂觀,隨著NVIDIA法說會即將到來,可以等待拉回伺機布局。
永豐投信指出,近年來ESG投資備受國際關注,也是國內外投資機構看重企業競爭力的指標之一,其中「碳排放」是對企業營運有著實質影響力的永續行為。隨著各國準備開始徵收碳稅、碳費,企業營運成本將受到碳排量所影響,屬於高碳排企業就須支付較高的碳稅,進而影響到企業獲利,因此不得不開始進行低碳轉型。尤其以外銷為主的企業,更可能因為國際企業開始要求上游廠商的碳排量,否則很有可能被排除在供應鏈外,接不到國際企業的訂單。
永豐ESG低碳高息ETF經理人林永祥表示,永豐ESG低碳高息是台股唯一檔同時具有低碳及高股息選股因子的ETF,通常ETF的配息來源主要來自成分股的股利;由於一家企業要能夠持續配發股息,營運必須相對穩定,以長線趨勢來看,碳排放將影響未來企業經營成本,也將進而影響企業營運,因此,在選股邏輯上加入低碳的篩選標準,能夠排除ETF成分股的營運可能受到碳稅所衝擊,對於成分股的挑選具有加分的效果。
除透過ETF布局低碳、氣候變遷等議題,百達投顧表示,關注相關議題的投資人還可以通過多元化投資組合、降低對受政策影響敏感的股票部位以及專注於基本面強勁的公司減輕風險。
**美國聯準會暫緩升息 債券ETF交投熱絡**
美國聯準會如市場預期,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並表示通膨進展不如預期,將持續升息至今年目標。儘管如此,國內投資人對債券ETF的興趣仍持續增溫,特別是20年以上美國公債ETF,平均成交量逼近萬張大關。
永豐投信表示,美國降息趨勢不變,但由於通膨高於預期,降息時點延後。不過,長天期公債價格已來到歷史相對低點,一旦啟動降息,資本利得空間也較大。因此,建議投資人把握價格甜蜜點,分批布局。
永豐投信基金經理人林永祥指出,美國10年期公債再度彈升至4.6%,價格相對低迷。加上升息循環已近尾聲,債券價格下跌機率偏低,此时佈局債市相對有利,長天期債券更有資本利得空間。
林永祥表示,台股投資人偏好息收型產品,債券ETF是除了高股息ETF之外,另一種建立穩定現金流來源的方式。相較於直接投資債券,債券ETF投資門檻較低,且能有效分散風險。
林永祥提醒,投資債市雖然受惠於降息利基,但投資人仍應以信用評級較佳的債券為核心,如美國公債,以降低債券違約風險。
永豐投信指出,雖然美國對抗通膨進展受阻,降息時機一再遞延,但因為美國降息趨勢未變,長天期公債價格已來到歷史相對低位,當啟動降息後,資本利得空間也較大,可以把握中長期長線價格甜蜜點,開始擇機分批布局。
永豐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基金經理人林永祥指出,在通膨高出預期,加上市場預期聯準會恐暫維持高利率,美國10年期公債再度彈升至4.6%,價格來到相對低點,而升息循環來到尾聲,且在升息機會小,因此債券價格往下的機率不高,此時布局債市相對有利,且長天期債券更有資本利得空間的機會。
林永祥表示,台股投資人偏好息收型產品,藉由領息來建立定期的現金流來源,除了選擇高股息ETF外,債券ETF也是一個相對平穩的方式。相較於直接投資債券,債券ETF是相對便利的投資工具,同時能夠有效分散單一標的風險。林永祥提醒,雖然債市具備降息利多的投資利基,但通常升息過後,經常伴隨經濟疲弱,應優先以信用評級較佳的債券為布局核心,如美國公債等,降低債券違約風險。
**永豐投信搶攻「醫療新藍海」 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 2 月 27 日募集**
看準科技醫療創新趨勢,永豐投信推出「永豐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鎖定「醫療平台、設備、通路」的投資機會。
基金經理人陳世杰指出,目前已接近升息尾聲,醫療照護產業不受經濟逆風影響,正是布局的好時機。另外,全球高齡化、醫療量能不足、健康意識抬頭,加上創新科技突破,醫療需求大增,AI、物聯網等技術將加速醫療院所效率與服務體驗。
陳世杰表示,民眾的醫療行為正從傳統走向智慧化,疫情也加速創新醫療服務的普及,孕育出創新醫療的新商機。基金將投資全球創新醫療主題概念的有價證券,包括股票、REITs 不動產投資信託受益憑證、債券和 ETF,廣泛參與醫療產業的數位轉型和創新發展,分散投資風險。
永豐創新醫療多重資產基金擬任經理人陳世杰指出,即將募集的這檔新基金,瞄準創新醫療產業帶來的投資機會,超前部署「TOP」三大投資契機:
T代表Timing,當升息接近尾聲,通常是經濟成長動能相對趨緩的時候,金融市場震盪也相對較大。此時,醫療照護產業較不受到經濟逆風影響,產業相對穩定,而目前已來到升息尾聲,因此正是布局的好時機。
O代表Opportunities,全球正面臨高齡化、醫療量能短缺、健康意識抬頭及創新科技的突破,醫療需求與日俱增,且透過AI、物聯網等科技打造的數位醫療服務,加快醫療院所效率、服務體驗,相關技術、設備等未來商機值得期待。
P代表Progress,隨著科技持續進化,民眾的醫療行為從傳統走向智慧,產業的商機也由傳統的製藥,轉往如遠距醫療、智慧監測、機器人手臂、照護中心等創新的應用商機,並且在Covid-19疫情的催化下創新醫療服務快速普及,因此民眾醫療行為的轉變,催生創新醫療的新商機。
陳世杰說,近期市場行情受到地緣政治、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表現相對震盪,永豐投信透過多重資產投資策略,投資全球具有創新醫療主題概念的有價證券,包含:股票、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受益憑證、債券及ETF等,廣泛參與醫療產業的數位轉型及創新發展機會,為投資人打造分散風險的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