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進機械(未)公司新聞
「機械產業專業人才認證」於2007年舉辦第一屆考試,受到企業
及學校的熱烈回應,共有576人、1,167人次報考。 多家企業幫員
工出資報名費用,積極鼓勵員工報考,並將考試成績做為員工能
力考核與升等的參考依據。
知名機械大廠如永進機械、程泰機械、友嘉實業、大立機械、復
盛工業、協易機械、百德機械、台中精機、億力鑫、精密機械研
發中心、銓寶工業、榮田精機、萬潤機械等企業參與認證考試規
劃、派送員工參加考試,並優先面試通過認證成績優秀考生。
由經濟部工業局指導,工業技術研究院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
的「機械產業專業人才認證」考試,採用分級應試的模式,考生
可根據學歷及工作經歷,選擇適合的考試等級與科目,透過認證
考試將證明在學學生及在職人士的專業實力。
97年度機械產業專業人才認證考試即日起開始報名。7月5-6 日將
舉行「機械產業工程師基礎能力鑑定」、「初級機械設計工程師
」、「初級電控系統工程師」考試,8月16日為「中級機械設計
工程師」、「中級電控系統工程師」考試,8 月18-30日將進行「
高級機械設計工程師」、「高級電控系統工程師」考試。
學校也鼓勵學生爭取專業證照的肯定,虎尾科技大學、大葉大學
、聯合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
學、中原大學、中興大學等校,除要求學生取得「學歷」之外,
也鼓勵學生提升「證照力」,引起學生熱烈回響,發動大規模的
學生團體報名。
主辦單位工研院產業學院特別助理杜阿仙說,「機械業是非常重
視經驗累積的工作,機械能力認證考試的規劃由企業界及學界代
表各佔一半,能夠將企業選人及用人的需求,透過考試鑑定出所
需要能力,縮小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學用差距,促進機械產業人才
能力提升的效益。」
及學校的熱烈回應,共有576人、1,167人次報考。 多家企業幫員
工出資報名費用,積極鼓勵員工報考,並將考試成績做為員工能
力考核與升等的參考依據。
知名機械大廠如永進機械、程泰機械、友嘉實業、大立機械、復
盛工業、協易機械、百德機械、台中精機、億力鑫、精密機械研
發中心、銓寶工業、榮田精機、萬潤機械等企業參與認證考試規
劃、派送員工參加考試,並優先面試通過認證成績優秀考生。
由經濟部工業局指導,工業技術研究院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
的「機械產業專業人才認證」考試,採用分級應試的模式,考生
可根據學歷及工作經歷,選擇適合的考試等級與科目,透過認證
考試將證明在學學生及在職人士的專業實力。
97年度機械產業專業人才認證考試即日起開始報名。7月5-6 日將
舉行「機械產業工程師基礎能力鑑定」、「初級機械設計工程師
」、「初級電控系統工程師」考試,8月16日為「中級機械設計
工程師」、「中級電控系統工程師」考試,8 月18-30日將進行「
高級機械設計工程師」、「高級電控系統工程師」考試。
學校也鼓勵學生爭取專業證照的肯定,虎尾科技大學、大葉大學
、聯合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
學、中原大學、中興大學等校,除要求學生取得「學歷」之外,
也鼓勵學生提升「證照力」,引起學生熱烈回響,發動大規模的
學生團體報名。
主辦單位工研院產業學院特別助理杜阿仙說,「機械業是非常重
視經驗累積的工作,機械能力認證考試的規劃由企業界及學界代
表各佔一半,能夠將企業選人及用人的需求,透過考試鑑定出所
需要能力,縮小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學用差距,促進機械產業人才
能力提升的效益。」
以專業製造技術及高自製率自許的永進機械公司為因應多元化加
工需求,推出GT系列複合式車床,具備全方位的銑、鑽、攻牙、
車削等加工性能及高效率產能的完美設計,可滿足多元化複合加
工領域產業需求。
永進GT系列車床採用米漢納鑄件箱型結構底座設計,提供高剛性
、高穩定度的加工條件,更具備高排屑功能,以高精密大主軸頭
部結構及高輸出馬達,結合模組化夾頭設計,能滿足高速加工需
求,且在確保夾頭安全正確的夾持下,進行高效率的重切削加工
,增加實質生產效益。
該GT系列車床,搭載自行開發的VDI伺服動力刀塔及全方位控制
機能的C軸,完善的刀位規劃呈現最佳的組合安排,可減低干涉
死角,提升加工產能效率,為市場中高詢問度的熱門產品。
工需求,推出GT系列複合式車床,具備全方位的銑、鑽、攻牙、
車削等加工性能及高效率產能的完美設計,可滿足多元化複合加
工領域產業需求。
永進GT系列車床採用米漢納鑄件箱型結構底座設計,提供高剛性
、高穩定度的加工條件,更具備高排屑功能,以高精密大主軸頭
部結構及高輸出馬達,結合模組化夾頭設計,能滿足高速加工需
求,且在確保夾頭安全正確的夾持下,進行高效率的重切削加工
,增加實質生產效益。
該GT系列車床,搭載自行開發的VDI伺服動力刀塔及全方位控制
機能的C軸,完善的刀位規劃呈現最佳的組合安排,可減低干涉
死角,提升加工產能效率,為市場中高詢問度的熱門產品。
消費性電子產品全面進入觸控式面板的時代來臨,包括MP4與
手機等市場,應用觸控式面板的比重直線上升,讓具備相關技術
的均宣在二○○八年觸控式面板MP4接單量跟著大幅成長,預
期今年將是均宣營收與獲利快速成長的一年。
均宣副總張明華表示,前幾年在MP3、PMP等可攜式媒體播
放器產品上,均宣接單相當順利,今年在GPS與觸控式面板
MP4兩大產品快速成長下,營收可望倍增,有機會達到四億元
水準。
市調公司iSuppli預計可攜式媒體播放器和MP3音樂播
放機,到二○一一年時的出貨量將擴大到二˙六八六億台,比起
二○○五年的一˙二八七億台成長二˙○九倍。營收方面,
二○○五年達一百四十億美元,預計二○一一年將達二百十五億
美元。
對於可攜式媒體播放器,和MP3音樂播放機產品強勁成長的一
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寬頻網路不斷普及,再加上數位內容服務愈
來愈受到消費者重視,使消費者可以快速且方面地,在網路上獲
取所需的音樂與視訊媒體內容。
張明華指出,後市看好的MP4可攜式媒體播放器,配合觸控式
面板的便利性,未來有機會取代MP3音樂播放機。對於可攜式
媒體播放器和MP3音樂播放機之間的消長,iSuppli認
為可以播放視頻內容的可攜式媒體播放器的成長速度將比MP3
播放機快,預計可攜式媒體播放器的比重會從二○○五年的四%
升高到二○一一年的六六%。
至於硬體裝置的關鍵型零組件,控制晶片與NAND型快閃記憶
體將呈現快速下跌的趨勢,其中控制晶片與Soc晶片的營收將
從二○○七年七˙四九億美元跌至二○一一年的五˙二六億美元。
至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由於製程技術不斷精進,因此容量
不斷提高,但價格同樣持續下跌,都有利於可攜式媒體播放器的
普及。
手機等市場,應用觸控式面板的比重直線上升,讓具備相關技術
的均宣在二○○八年觸控式面板MP4接單量跟著大幅成長,預
期今年將是均宣營收與獲利快速成長的一年。
均宣副總張明華表示,前幾年在MP3、PMP等可攜式媒體播
放器產品上,均宣接單相當順利,今年在GPS與觸控式面板
MP4兩大產品快速成長下,營收可望倍增,有機會達到四億元
水準。
市調公司iSuppli預計可攜式媒體播放器和MP3音樂播
放機,到二○一一年時的出貨量將擴大到二˙六八六億台,比起
二○○五年的一˙二八七億台成長二˙○九倍。營收方面,
二○○五年達一百四十億美元,預計二○一一年將達二百十五億
美元。
對於可攜式媒體播放器,和MP3音樂播放機產品強勁成長的一
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寬頻網路不斷普及,再加上數位內容服務愈
來愈受到消費者重視,使消費者可以快速且方面地,在網路上獲
取所需的音樂與視訊媒體內容。
張明華指出,後市看好的MP4可攜式媒體播放器,配合觸控式
面板的便利性,未來有機會取代MP3音樂播放機。對於可攜式
媒體播放器和MP3音樂播放機之間的消長,iSuppli認
為可以播放視頻內容的可攜式媒體播放器的成長速度將比MP3
播放機快,預計可攜式媒體播放器的比重會從二○○五年的四%
升高到二○一一年的六六%。
至於硬體裝置的關鍵型零組件,控制晶片與NAND型快閃記憶
體將呈現快速下跌的趨勢,其中控制晶片與Soc晶片的營收將
從二○○七年七˙四九億美元跌至二○一一年的五˙二六億美元。
至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由於製程技術不斷精進,因此容量
不斷提高,但價格同樣持續下跌,都有利於可攜式媒體播放器的
普及。
台灣區機器公會昨(13)日宣布,台灣龍門加工中心機經過不
斷研發量產及降低成本,去年已超越日本、躍居為全球最大生產
與供應國,除了中國大陸市場外,包括印度、巴西及俄羅斯等新
興市場,都是鎖定促銷的目標市場。
台灣生產的龍門加工中心機平均單價只有18.5萬美元,是全
球平均單價32.6萬美元的57%,是最高價位德國的9%、
日本的28%,平均單價明顯偏低,有必要再提升附加功能。
大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龍門加工中心機市場,主要應用在模具、
大型工件加工及汽車工業。台灣工具機廠近幾年積極投入研發生
產龍門加工中心機,主要廠商包括:亞崴、喬福、高明、協鴻、
大立、亞太精英、喬崴進、台中精機及永進等。
機器公會副總幹事王正青表示,台灣龍門加工中心機近幾年在五
面加工、五軸加工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但平均單價仍然偏
低,除了大陸市場外,建議加碼行銷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
市場。
依據2007年大陸進口龍門加工中心機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全
球主要供貨來源合計進口558台,金額達1.82億美元,平
均單價32.6萬美元。
其中台灣排名第一位,合計出口大陸417台、金額為
7,737萬餘美元,占全部數量的42.5%,平均單價
18.5萬美元;日本排名第二,出口大陸市場計111台、金
額7,471萬餘美元,比重41%,平均單價為67.3萬美
元。
排名第三的德國,去年出口大陸市場八台、金額1,710萬美
元,占全數的9.4%,但平均單價高達213.8萬美元。就
平均單價分析,德國價格最高,南韓居次為96萬美元;日本第
三,平均單價67萬美元,其餘依序為義大利、美國、瑞士、台
灣等。
王正青說,台灣雖然在金額方面位居前矛,但平均單價卻遠遠落
後歐美、日本、南韓等國,未來發展除生產量應持續增長外,更
重要的是提升附加價值,包括產品精度、功能與加工效率。
斷研發量產及降低成本,去年已超越日本、躍居為全球最大生產
與供應國,除了中國大陸市場外,包括印度、巴西及俄羅斯等新
興市場,都是鎖定促銷的目標市場。
台灣生產的龍門加工中心機平均單價只有18.5萬美元,是全
球平均單價32.6萬美元的57%,是最高價位德國的9%、
日本的28%,平均單價明顯偏低,有必要再提升附加功能。
大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龍門加工中心機市場,主要應用在模具、
大型工件加工及汽車工業。台灣工具機廠近幾年積極投入研發生
產龍門加工中心機,主要廠商包括:亞崴、喬福、高明、協鴻、
大立、亞太精英、喬崴進、台中精機及永進等。
機器公會副總幹事王正青表示,台灣龍門加工中心機近幾年在五
面加工、五軸加工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但平均單價仍然偏
低,除了大陸市場外,建議加碼行銷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
市場。
依據2007年大陸進口龍門加工中心機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全
球主要供貨來源合計進口558台,金額達1.82億美元,平
均單價32.6萬美元。
其中台灣排名第一位,合計出口大陸417台、金額為
7,737萬餘美元,占全部數量的42.5%,平均單價
18.5萬美元;日本排名第二,出口大陸市場計111台、金
額7,471萬餘美元,比重41%,平均單價為67.3萬美
元。
排名第三的德國,去年出口大陸市場八台、金額1,710萬美
元,占全數的9.4%,但平均單價高達213.8萬美元。就
平均單價分析,德國價格最高,南韓居次為96萬美元;日本第
三,平均單價67萬美元,其餘依序為義大利、美國、瑞士、台
灣等。
王正青說,台灣雖然在金額方面位居前矛,但平均單價卻遠遠落
後歐美、日本、南韓等國,未來發展除生產量應持續增長外,更
重要的是提升附加價值,包括產品精度、功能與加工效率。
工具機拚加值 搶賺人民幣 機器公會:政府應協助產業升級 避免
與日德韓差距拉大
大陸汽車工業發展快速,台灣生產的臥式加工中心機單偏卻始終
偏低,台灣區機器公會昨(12)日提出嚴重警告,國內廠商再
不加強產品周邊自動化附加功能,與日、德、韓等國競爭的差距
將持續拉大。
為搶攻大陸汽車工業市場,台灣區機器公會也呼籲政府,應儘速
協助國內工具機廠提升臥式加工中心機周邊自動化附加功能,包
括人才培訓、軟體整合等。
台灣區機器公會發布最新統計,2007年全球工具機代表性國
家,出口臥式加工中心機進到大陸市場,主要供貨來源合計有
1,580台,金額達5.34億美元。
其中,日本排名第一,出口大陸市場共809台,金額2.73
億美元,比重高達51.2%,每台平均單價為33.8萬美元
,德國居次,、韓國第三,,台灣排名第四,出口161台,金
額2,616萬美元,比重僅4.9%,平均單價也只有
16.2萬美元。
另就平均單價分析,歐洲國家平均價格高於其他國家。日本平均
單價每台33萬餘美元,與大陸整體進口的平均單價相當,韓國
平均單價是日本的73%,而台灣是日本的48%,美國單價最
低,僅為日本的35%。
臥式加工中心機主要提供汽車產業加工使用,國內工具機廠包括
大立、百德、東台、台中精機、永進、喬福、台灣麗偉及程泰等
,近幾年都傾全力研發,雖然已有些成就,但在國際市場上與日
、德、韓相比仍有極大差距,尤其產品單價明顯偏低。
台灣區機器公會副總幹事王正青表示,台灣生產的臥式加工中心
機單價偏低,主要因為周邊自動化功能薄弱。
臥式加工中心機應用在汽車加工產業,必須考量長時間無人化加
工作業,周邊自動化軟硬體整合相當重要。
與日德韓差距拉大
大陸汽車工業發展快速,台灣生產的臥式加工中心機單偏卻始終
偏低,台灣區機器公會昨(12)日提出嚴重警告,國內廠商再
不加強產品周邊自動化附加功能,與日、德、韓等國競爭的差距
將持續拉大。
為搶攻大陸汽車工業市場,台灣區機器公會也呼籲政府,應儘速
協助國內工具機廠提升臥式加工中心機周邊自動化附加功能,包
括人才培訓、軟體整合等。
台灣區機器公會發布最新統計,2007年全球工具機代表性國
家,出口臥式加工中心機進到大陸市場,主要供貨來源合計有
1,580台,金額達5.34億美元。
其中,日本排名第一,出口大陸市場共809台,金額2.73
億美元,比重高達51.2%,每台平均單價為33.8萬美元
,德國居次,、韓國第三,,台灣排名第四,出口161台,金
額2,616萬美元,比重僅4.9%,平均單價也只有
16.2萬美元。
另就平均單價分析,歐洲國家平均價格高於其他國家。日本平均
單價每台33萬餘美元,與大陸整體進口的平均單價相當,韓國
平均單價是日本的73%,而台灣是日本的48%,美國單價最
低,僅為日本的35%。
臥式加工中心機主要提供汽車產業加工使用,國內工具機廠包括
大立、百德、東台、台中精機、永進、喬福、台灣麗偉及程泰等
,近幾年都傾全力研發,雖然已有些成就,但在國際市場上與日
、德、韓相比仍有極大差距,尤其產品單價明顯偏低。
台灣區機器公會副總幹事王正青表示,台灣生產的臥式加工中心
機單價偏低,主要因為周邊自動化功能薄弱。
臥式加工中心機應用在汽車加工產業,必須考量長時間無人化加
工作業,周邊自動化軟硬體整合相當重要。
台灣區機器公會統計,我國工具機產業今年總產值可達43億美
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5%,表現亮眼,由於歐洲與東南亞新
興市場持續熱絡,業界預估明年工具機產業仍然看好,成長幅度
在10%至15%間。
主要大廠 前二季都旺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楊德華,對明年上半年的景氣
也表示樂觀,包括程泰、亞崴(1530)、台中精機、福裕(
4513)、永進、東台(4526)、喬福(1540)等主
要大廠,訂單不斷,接單能見度都已到明年的3、4月。明年下
半年,由於原物料持續上漲,部分業者稍有疑慮。
台灣區機器公會統計,今年台灣工具機產業總產值約43億餘美
元(約新台幣1,45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出口
比率維持在八成左右。日本今年工具機產業成長幅度約10%,
美國6%至7%,韓國約9%,台灣表現相對突出。
國內主要工具機大廠今年業績表現都不錯。東台累計前11月稅
前盈餘達7.86億元,在手上訂單有20餘億元,能見度到明
年3月,東台訂下月將啟動路科二廠擴產計畫,PCB鑽孔機產
能擴充一倍。
亞崴接單能見度已到明年5月。隨著新研發的CNC臥式綜合加
工中心機明年中量產,以及中科廠完工投產,法人預估望帶動明
年業績有30%以上成長。
台中精機 營收拚百億
台中精機今年集團總營收合計90億元,比原先預期的85億元
要多出約6%,並較去年大幅成長15%。明年台中精機兩岸合
併營收目標已訂為103億元,可望成為第一家突破百億營收的
工具機旗艦大廠。
台中精機總經理黃明和表示,台灣工具機產業已進入「M型化」
,就是大者恆大。以台中精機為例,包括立式、臥式車床及臥式
綜合加工中心機等大型機種,接單能見度都已到明年第二季,金
額超過5億元。
高鋒工業在和大工業董事長沈國榮入主後,業績獲利明顯成長,
和大並計畫明年將旗下高毛利的滾齒設備生產線移轉給高鋒。高
鋒前11月累計獲利3,000餘萬元,超越去年全年的
2,400萬元,法人預期,高鋒今年每股稅後純益約為0.4
元。
高鋒上銀 新廠將投產
高鋒主要生產設備都已陸續移往中科園區生產,因應訂單需求,
中科廠最近又投入3.8億元進行二期設廠工程,新廠訂明年6
月完工投產,總計中科廠生產廠房面積可達5,000坪,明年
業績應有30%以上成長。
關鍵零組件製造大廠上銀科技,營運規模持續擴大,在台中市精
密機械園區興建的第一期生產廠房及出貨中心,已訂明年第一季
完工投產,法人推估集團總營收將挑戰90億元。
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5%,表現亮眼,由於歐洲與東南亞新
興市場持續熱絡,業界預估明年工具機產業仍然看好,成長幅度
在10%至15%間。
主要大廠 前二季都旺
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楊德華,對明年上半年的景氣
也表示樂觀,包括程泰、亞崴(1530)、台中精機、福裕(
4513)、永進、東台(4526)、喬福(1540)等主
要大廠,訂單不斷,接單能見度都已到明年的3、4月。明年下
半年,由於原物料持續上漲,部分業者稍有疑慮。
台灣區機器公會統計,今年台灣工具機產業總產值約43億餘美
元(約新台幣1,45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出口
比率維持在八成左右。日本今年工具機產業成長幅度約10%,
美國6%至7%,韓國約9%,台灣表現相對突出。
國內主要工具機大廠今年業績表現都不錯。東台累計前11月稅
前盈餘達7.86億元,在手上訂單有20餘億元,能見度到明
年3月,東台訂下月將啟動路科二廠擴產計畫,PCB鑽孔機產
能擴充一倍。
亞崴接單能見度已到明年5月。隨著新研發的CNC臥式綜合加
工中心機明年中量產,以及中科廠完工投產,法人預估望帶動明
年業績有30%以上成長。
台中精機 營收拚百億
台中精機今年集團總營收合計90億元,比原先預期的85億元
要多出約6%,並較去年大幅成長15%。明年台中精機兩岸合
併營收目標已訂為103億元,可望成為第一家突破百億營收的
工具機旗艦大廠。
台中精機總經理黃明和表示,台灣工具機產業已進入「M型化」
,就是大者恆大。以台中精機為例,包括立式、臥式車床及臥式
綜合加工中心機等大型機種,接單能見度都已到明年第二季,金
額超過5億元。
高鋒工業在和大工業董事長沈國榮入主後,業績獲利明顯成長,
和大並計畫明年將旗下高毛利的滾齒設備生產線移轉給高鋒。高
鋒前11月累計獲利3,000餘萬元,超越去年全年的
2,400萬元,法人預期,高鋒今年每股稅後純益約為0.4
元。
高鋒上銀 新廠將投產
高鋒主要生產設備都已陸續移往中科園區生產,因應訂單需求,
中科廠最近又投入3.8億元進行二期設廠工程,新廠訂明年6
月完工投產,總計中科廠生產廠房面積可達5,000坪,明年
業績應有30%以上成長。
關鍵零組件製造大廠上銀科技,營運規模持續擴大,在台中市精
密機械園區興建的第一期生產廠房及出貨中心,已訂明年第一季
完工投產,法人推估集團總營收將挑戰90億元。
「2008年將是台灣臥式加工中心機要起飛的一年」身兼台灣區工
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的亞崴機電董事長楊德華,昨天在亞崴
臥式綜合加工中心機產品發表會上,興奮地作了以上宣示。
台灣是全球第四大工具機生產國,也是第五大工具機出口國,去
年台灣工具機出口金額達963億元,較前年成長11.5%,具有高度
的國際市場競爭優勢。
然而,台灣生產的工具機,儘管品質、精度達到國際水準,物美
卻價廉,售價明顯低於日本、德國等先進國家的產品,被業界視
為心中永遠的痛。
近幾年,國內工具機大廠陸續推動產業升級、產品加值化,包括
投入車銑複合、臥式綜合加工中心機等高階、高附加價值產品的
研發生產,企圖扭轉台灣工具機價格偏低的劣勢。
台灣是立式加工中心機產量最大國,但進入門檻較低,競爭白熱
化,低價競爭結果,也影響毛利率;包括台中精機、永進、百德
、大立、友嘉及亞崴等主要大廠,都相繼投入臥式加工中心機等
較高階產品的研發生產。
立式與臥式加工中心機最大的不同,在於立式機的切屑不易排除
,也影響加工精度;臥式機不但容易排除切屑,大幅提高切削加
工精度,還可進行90度四面加工,用途較廣,像汽車、飛機的引
擎加工,都非得採用臥式機不可。
臥式加工中心機的生產大國日本,一台臥式機的售價平均約40萬
到50萬美元,幾乎等於三台立式機的價錢。此次,亞崴克服主軸
精度、工作台定位等瓶頸,成功\躋身CNC臥式加工中心機的生產
行列,也大幅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
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的亞崴機電董事長楊德華,昨天在亞崴
臥式綜合加工中心機產品發表會上,興奮地作了以上宣示。
台灣是全球第四大工具機生產國,也是第五大工具機出口國,去
年台灣工具機出口金額達963億元,較前年成長11.5%,具有高度
的國際市場競爭優勢。
然而,台灣生產的工具機,儘管品質、精度達到國際水準,物美
卻價廉,售價明顯低於日本、德國等先進國家的產品,被業界視
為心中永遠的痛。
近幾年,國內工具機大廠陸續推動產業升級、產品加值化,包括
投入車銑複合、臥式綜合加工中心機等高階、高附加價值產品的
研發生產,企圖扭轉台灣工具機價格偏低的劣勢。
台灣是立式加工中心機產量最大國,但進入門檻較低,競爭白熱
化,低價競爭結果,也影響毛利率;包括台中精機、永進、百德
、大立、友嘉及亞崴等主要大廠,都相繼投入臥式加工中心機等
較高階產品的研發生產。
立式與臥式加工中心機最大的不同,在於立式機的切屑不易排除
,也影響加工精度;臥式機不但容易排除切屑,大幅提高切削加
工精度,還可進行90度四面加工,用途較廣,像汽車、飛機的引
擎加工,都非得採用臥式機不可。
臥式加工中心機的生產大國日本,一台臥式機的售價平均約40萬
到50萬美元,幾乎等於三台立式機的價錢。此次,亞崴克服主軸
精度、工作台定位等瓶頸,成功\躋身CNC臥式加工中心機的生產
行列,也大幅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