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泰商業銀行(公)公司新聞
2022年有五家金控辦理現增,共計844億元,是近四年新高,其中 ,國泰金控現增525億元,有350億元增資國泰人壽、100億元增資國 泰世紀產;台新金控現增53億元,其中50億元是增資台新人壽;新光 金控現增122億元,其中93億元是現增新光人壽;國票金現增30億元 ,及永豐金年底申報生效要現增114億元,但資金應是2023年第一季 才會到位。
還有七家銀行辦理現增,即上海銀、連線銀、遠東銀、台中銀、新 光銀、華泰銀、陽信銀,共348億元左右,亦是近五年新高,合計金 融業2022年現增金額(扣除子公司重複部分),共近2,142億元,創 歷史單年新高。
產險業因防疫保單慘賠,六家承保防疫險最多的產險公司2022年都 有現增,其中和泰產二次現增共260億元,國泰產二次增資共200億元 ,新安東京海上產二次現增合計近200億元,中信產險是增資三次共 155億元,富邦產險是現增一次金額150億元,兆豐產僅先完成一次現 增20億元。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從2017年到2022年,產險業2017年有一 家產險公司增資6.7億元,2021年也是一家現增,金額僅1.08億元, 2022年六家合計增資985億元。
壽險業2022年亦有六家公司現增,台新人壽50億元、新光人壽93億 元,第一金人壽增5億元、安達人壽增資1.04億元,後因債市波動, 不少壽險公司淨值減少,國壽為強化淨值及為未來接軌IFRS17等預作 準備,提早增資共350億元,三商美邦人壽則是完成二次增資共87.2 6億元,目前仍在進行5億股現增,預計2023年第一季才會完成。
今年到11月底,已有四家金控申請現金增資,金額共655億元,包 含國泰金、台新金、新光金及國票金,但因國泰金原申請450億元, 最後將募資525億元,將多出75億元,等於金控今年是現增730億元, 創2019年以來的近四年新高,但低於2018年金融海嘯時的971億元。
金控現增主要都是用來再增資子公司,今年銀行共有六家辦理現增 ,即新光銀、陽信銀、遠東銀、華泰銀、連線銀行及上海商銀,共募 資318.26億元,用來強化資本結構,因應未來業務發展需求。
壽險業今年共有六家現增,含年底前要完成的國泰人壽現增350億 元的話,共587.03億元,創近三年新高,另外還有新光人壽、第一金 人壽、安達人壽及三商美邦人壽今年都有現增,其中三商壽已完成二 次共87.26億元,但尚未計算正在進行的私募20億股的現增,若年底 前完成,今年壽險現增金額可能近700億元,就會是2018年之後的單 年新高。
今年最慘的還是產險業,因為防疫險理賠爆表,六家承保防疫險最 多的產險公司,有三家都已宣布二度增資,即和泰產、新安海上產、 國泰世紀產,中信產更是宣布今年第三度現增,加上富邦產及兆豐產 ,六家公司今年合計要增資985億元,創史上新高。
今年因為股債雙跌,壽險業出現淨值大量蒸發,壽險增資原因大多 是強化資本適足率(RBC)及拉高淨值比,國泰人壽則是強調為接軌 IFRS17等提早啟動增資,產險業就是彌補因防疫險高額理賠後,造成 資本適足率下降。
扣除掉金控轉增資子公司的部分,金控、本國銀行、壽險及產險公 司確定年底前到位的現金增資金額就逾1,995億元,創史上新高金額 ,可說今年金融業大股東相當「破費」。
金管會昨(1)日公布統計,至今共有四家金控辦現金增資,包括國泰金、台新金、新光金與國票金共730億元,其中僅國票金30億元及國泰金75億元留在金控帳上,其餘都轉增資給子公司。
六家銀行業辦現增者,包括上海商銀、新光銀、陽信銀、遠東銀、華泰銀和連線商銀(LINE Bank)共318.3億元,除新光銀是母金控增資外,其餘五家都是獨立銀行。
六家壽險辦現增者,包括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台新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第一金人壽及安達產,合計587億元,其中僅三商美邦是獨立壽險,估算兩次現增合計約87億元左右。
六家產險業辦現增者,包括富邦產、國泰世紀產、中信產、兆豐產、和泰產和新安東京產,合計985億元,除富邦產、兆豐產是屬一次增資外,國泰世紀產、和泰產和新安東京產三家都是二度增資,中信產則是三度增資。
換言之,今年至今22家金融業辦現金增資,再剔除母金控現增給子公司的重複計算後,總增資規模已高達1,995億元創金融史上最大增資潮,其中又以產險業增資占了近五成居冠,壽險業也占了三成。
若再將今年增資需求、遞延到明年的永豐金與兆豐金估350億元,這一波金融市場五大利空,讓各大金融業者增資潮已上探2,345億元。
據金管會數據顯示,僅2015年至2016年金控和銀行業有約1,000億元左右的增資規模,其餘都落在數百億元之譜,壽險業則是2018年現增764億元規模較大,換言之,2022年金融業破天荒、近兩千億元增資潮是歷年首見。
我國目前有33家信用卡發卡機構,除了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其餘31家均按金管會規定,昨(15)日於官網揭露10月刷卡資料。31家合計10月簽帳金額年增18.8%,預告整體發卡機構10月刷卡動能強強滾,成長力道甚至高於9月年增率12.4%。
31家公布數字的機構,有五家單月簽帳金額年增率超過25%,除了台灣美國運通、花旗台灣之外,還包括:中國信託銀行年增27.1%、國泰世華銀行年增26.5%、華泰銀行年增25.3%。
31家發卡行10月簽帳金額合計年增18.8%,以成長18%計算,全部33家發卡機構10月簽帳金額將達2,974億元、逼近3,000億元,為今年7、8月刷卡繳綜所稅入國庫及暑假消費旺季之外,今年簽帳金額第三高月份。
台灣美國運通、花旗台灣兩家外商奪下成長雙強,受到矚目。大型民營銀行信用卡部門主管昨(15)日分析,這兩家外商的客群,年收入金額偏高,尤其是台灣美國運通,它能繳出好成績,預估與我國10月13日起,邊境管制放寬有關。
台灣美國運通10月簽帳金額46.3億元、年增64.0%,明顯擺脫去年同期單月僅28.2億元的低迷。隨著邊境逐漸解封,商務及中產階級預定航程與機票的意願提升,反映在美國運通卡刷卡金額大幅成長。
花旗台灣10月簽帳金額沒因該行個金業務將要併入星展(台灣)銀行而萎縮,反倒以年增28.2%的強勁成長力道,單月刷出222.9億元,市場側目。銀行主管透露,花旗個金業務賣星展,最終交割價格與資產表現有關,連帶讓花旗在信用卡業務上砸錢不手軟。
以10月各家卡行拚到最高點的新光三越百貨周年慶為例,花旗給卡友的滿額禮,最低只要8,800元,把滙豐銀行最低要1.3萬、新光銀行要2萬、中信銀行與國泰世華都要2.5萬、玉山銀行要3.8萬,通通給比下去,而且滿額禮還大方給到3.5萬份,足叫同業望塵莫及。
財金公司和台銀提醒,必須先參加神腦會員才能享有上述優惠,只 要在明年4月30日前,所有綁定「台灣Pay」的民眾完成振興五倍券滿 額消費後,都有機會抽中最大獎「百萬現金大獎」。信用卡方面,目 前可受理台灣Pay信用卡支付的包括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 、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兆豐銀行、臺灣企銀、上海銀行 、陽信、遠東、元大銀行及台新銀行共13家銀行。
至於受理以金融卡或帳戶來用「台灣Pay」掃碼支付的金融機構, 倘若是以自家行動銀行的App參與的包括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 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高雄銀行、兆豐銀行、臺灣 企銀、華泰銀行、陽信銀行、淡水一信、台中二信、三信銀行、農金 資訊(農漁行動達人)、中華郵政(郵保鑣)、元大銀行、永豐銀行 (豐錢包)和玉山銀行共19家。
採取參與「台灣行動支付」App受理台灣Pay的金融機構,則計有台 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上 海銀行、兆豐銀行、臺灣企銀、新光銀行、基隆一信、基隆二信、淡 水一信、新竹一信、新竹三信、彰化六信、花蓮二信、中華郵政、日 盛銀行、南農中心、南資中心,共21家。
若民眾使用台灣Pay綁定數位五倍券,台灣Pay已於11月1日起每周 回饋。
此聯合授信案資金用途為充實中期營運週轉金所需,由臺灣銀行擔 任統籌主辦銀行暨管理銀行,邀集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華南商業銀行 、彰化商業銀行、第一商業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全國農業金庫 、華泰商業銀行及陽信商業銀行等9家金融機構參與。
日盛全台通係日盛國際租賃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之子公司。自 89年成立迄今,超過20年的營運經驗,始終秉持「誠信、創新、服務 」的經營理念,提供企業車輛管理、定期保養、年度檢驗、車輛相關 稅費代繳、保險、代步車等全方位車輛租賃服務,深受往來客戶之肯 定。
該案除了主辦行永豐銀行外,還有土地銀行、合作金庫、台新銀行、華南銀行、華泰銀行、彰化銀行、星展銀行等共8家銀行籌組完成認購。該案在2021年3月時獲新北市府通過,為新北市板橋展開重大開發案,預計在第三季末或第四季初公開。
莊銘福表示,都更為近年不動產的重要發展趨勢,永豐銀行運用核心經驗協助都更重建並打造綠建築,以實際行動支持環境永續發展。為落實企業社會責任,至2020年底,永豐銀行發揮金融業核心能力,協助都市更新、住宅安全重建、推動社區發展及協助文化創意等產業取得資金、促進升級並改善結構,總計相關融資餘額逾新台幣200億元。
永豐銀行去年與整體金控集團的裝修工程,綠建材的使用率達63%以上,超越原訂目標,積極落實綠色營運;莊銘福表示,2021年5月永豐發行全台首檔社會責任債券,發行金額為新台幣10億元。
債券所募集資金將用於社會責任五大類投資計畫,包含「可負擔的基礎生活設施」、「基本服務需求」、「可負擔的住宅」、「創造就業及可減輕或避免因社會經濟危機所導致失業的計畫」及「社會經濟發展和權利保障」。
永豐銀行於2017年及2020年也是首家發行綠色債券與可持續發展債券的銀行業者,未來將持續全方位實踐ESG為目標,共推環境永續。
櫃買中心統計顯示,6月債券買超前五大機構,依序為元大銀行、遠東銀行、新光銀行、中華郵政與台北富邦銀行,其中,除「綠巨人」中華郵政外,其餘前四大金融機構清一色為民營銀行,顯示相較於民營銀行,公股銀行6月並無大舉加碼台債的意願。
資料指出,遠東銀行、新光銀行、中華郵政與台北富邦銀行,6月加碼國內債券金額介於39.68至53.47億元。
另外,6月買債第六至第十大依序為渣打銀行、臺灣銀行、農業金庫、花旗(台灣)銀行與華泰銀行,單月加碼債券金額介於13.01至32.41億元。
相較於元大銀行6月登上國內債券買超王,元大證券單月賣超167.5億元,為金融機構賣債冠軍。
對於債券買超與賣超冠軍均為「元大」奪下,銀行財務主管分析,銀行因有資金去化需求,通常都是站在債券買超方,證券商因經營債券承銷業務,會在次級市場進行公司債交割,是證券商賣超金額較大的主因。
櫃買中心統計指出,除元大證券外,賣超前五大依序為永豐金證券、元富證券、群益金鼎證與凱基證券,賣超金額介於66.48至85.3億元。
6月賣超債券第六至第十名,依序為富邦證券、兆豐證券、華南銀行、統一證券與合庫證券,賣超金額介於33.5~62.85億元。
觀察6月賣超債券前十大金融機構裡,排名第八的華南銀行單月賣超債券49.64億元,為唯一一家擠入賣超前十大的銀行,銀行資調主管分析,銀行賣債的原因通常是獲利了結、入袋為安。
租賃聯貸案再掀超額認購熱潮!兆豐銀商業銀行成功籌組日盛國際租賃6,500萬美元聯貸案,引發市場矚目。這宗五年期的聯貸案,超額募集金額超過1.3倍,充分展現了銀行團對日盛租賃經營前景的強烈信心。本次聯貸案除兆豐銀外,還有上海商銀、高雄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彰化銀行、板信銀行、華泰銀行及新光銀行等九家銀行共同參與,展現了銀行間的合作默契。
日盛國際租賃去年底曾由土銀出任管理銀行,完成一筆20億元的聯貸案。此次由兆豐銀出手籌組其子公司的美元聯貸案,資金將用於大陸租賃業務的營運周轉金。兆豐銀表示,日盛租賃大陸子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來,已在蘇州、上海、東莞等地設立營運據點,成功布局華東、華南地區的租賃事業版圖,並在2020年疫情期間獲利不減反增,顯示其風險控管能力獲得銀行團的肯定。
日盛國際租賃作為國內前三大重車租賃公司,深受台灣中小企業信賴。加上在大陸的營運已達一定規模,市場需求尚有成長空間,被銀行團看好未來在大陸市場的成長動能。租賃業近一、兩年成為聯貸案新秀,去年底前國銀聯貨案中,租賃業就包辦了快一半的金額,總金額接近300億元。金融業者預計,第二季還會有其他租賃公司搶進美元聯貸籌資,2021年租賃業資金需求將非常龐大。
隨著疫情持續延燒,大陸短率經常暴起暴落,美元長短率走勢兩級化,以海外生意為大宗的租賃業者需及早備好糧草。預計下半年,這類租賃聯貸案將更多,市場對租賃業的信心持續提升。
本次聯貸案由兆豐銀出任管理銀行,其他參貸行尚有上海商銀、高雄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彰化銀行、板信銀行、華泰銀行及新光銀行,合計九家銀行共襄盛舉。
日盛國際租賃在去年底亦由土銀出任管理銀行,完成一筆20億元的聯貸案,時隔四個月之後,再由兆豐銀出手籌組其子公司的美元聯貸案;此次聯貸案是由國內日盛國際租賃的全資大陸子公司出面做為借款人,聯貸資金將用於布局大陸租賃業務的營運周轉金。
兆豐銀表示,日盛租賃大陸子公司從2013年成立以來已陸續於蘇州、上海、東莞等地設立營運據點,就近為當地中小企業提供機器設備融資租賃,已成功布局華東、華南地區的租賃事業版圖,營運規模逐年擴大,尤其在2020年疫情期間獲利不減反增,顯見其風險控管得宜,亦因此獲得銀行團的肯定。
日盛國際租賃原本就穩坐國內前三大重車租賃公司地位,深獲台灣中小企業信賴,加上借款人自身在大陸的營運已達一定規模,且市場需求尚有成長空間,因而被銀行團看好未來在大陸市場的成長動能。
租賃業近一、兩年是聯貸案新秀,去年底前國銀聯貨案趕著業績結算大清倉,其中租賃業就包辦快一半的金額,簽約總金額將近300億元,包括中租集團、永豐金租賃及日盛國際租賃,可說是國內租賃聯貸案的三大主力。金融業者指出,第二季還會繼續有其他租賃公司搶進美元聯貸籌資。
金融業者指出,2021年租賃業資金需求會非常龐大,將需要更多的現金流,一方面是疫情仍在國際延燒,另一方面則是大陸短率經常暴起暴落,加上美元長短率走勢兩級化,因此以海外生意為大宗的租賃業者得及早備好糧草,預計下半年這類租賃聯貸案會更多。
市場資金充裕,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數據顯示,銀行搶房貸戶熱情滿滿,不只低利率,還有「五年寬限期」、「40年房貸」、「最高貸款成數九成以上」等各種方案,甚至還有階段式還款新方案,前十年最低只要還本金一成。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分析,全球印鈔救市,銀行現金多到爆,房市買氣旺,銀行紛紛出招搶客。富邦人壽自9月起全面停止新承做房貸業務,宣告退出房貸市場。內政部資料顯示,多數銀行提供30年期房貸專案,最低房貸利率已低至1.31%,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前二年利率更僅1.19%。華泰商業銀行等銀行提供五年寬限期,安泰、日盛、中國信託等銀行推出九成房貸成數專案。永豐、合庫、星展等銀行提供40年房貸,土銀、一銀、合庫推出階段式還款。陳傑鳴建議,若房貸月繳款金額在總收入三到五成內,建議選擇20年房貸。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認為,這對購屋族來說,意味著「能用租房的租金就能買到房子」。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九成房貸讓首購族初期還款較輕鬆,但需評估自身還款能力。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建議,每月房貸負擔占薪資所得比重在四到六成內,並注意寬限期後房貸金額暴增風險。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全球印鈔救市,銀行手上現金多到爆,加上房市買氣旺,人人使出渾身解數搶房貸戶,難怪壽險房貸市占第二的富邦人壽決定自9月起全面停止新承做房貸業務,等於宣告退出房貸市場。
根據內政部資料,目前國內多數銀行都已提供30年期房貸的專案,而且在房貸利率方面,針對優質客戶不論公股行庫或民營銀行,最低房貸利率已經殺到1.31%,其中針對年輕首購族的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前二年利率目前更僅1.19%。
過去只繳息不還本的寬限期,大多二到三年,現在包括全國農業金庫、中國信託、彰銀、高雄銀、台銀、華泰都提供可達五年的寬限期,另外安泰、日盛、中國信託更推出房貸成數高達九成的專案,供民眾挑選。
40年房貸目前有永豐、合庫、星展等三家銀行提供,寬限期最長為三年,貸款成數最高為八成五;土銀、一銀、合庫則推出階段式還款,也就是本金償還前低後高,限20-40歲,前十年僅須攤還本金約10%-25%,且仍有寬限期。
陳傑鳴分析,今年國內儲蓄險商品相繼停賣,郵局1年期定存利率又僅有0.81%上下,投資人資金放定存幾乎無利可圖,紛紛拿出來投入房地產,是近期房市熱度升溫主因,也讓各家銀行各出奇招全力搶客。
他表示,雖然不少銀行房貸方案誘人,但是民眾若房貸月繳款金額在總收入三到五成內者,在沒其他更穩定、利率更高的投資管道下,建議還是先選擇20年房貸,繳付時程較短、利息也較少。
對此,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認為,這對購屋族而言,代表「能用租房的租金就能買到房子」,對產業而言也有正面循環的作用。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屋貸款達到九成,主要是讓首購族在初期還款上比較輕鬆,手頭上能有較多的資金投資或創業,對年輕人而言確是「租不如買」,但須評估自身還款能力。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謝志傑認為,盡量將每月的房貸負擔占薪資所得比重在四成到六成以內,同時,也不要忽略寬限期後的房貸金額暴增風險,畢竟長年期的房貸總利息支出高。
資深債券商主管則說,銀行手中頭寸多,通常在年初都會積極補進部位,推測元大銀是基於財務操作需求敲進債券。
鼠年開春便遇上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擴大衝擊,台灣10年期公債殖利率春節開紅盤便跌至0.5788%的歷史新低,債券多頭氣焰還一直延燒至2月上旬。
相較於元大銀大舉敲進台債,同為民營銀行的台北富邦銀行逆勢操作,1月大賣台債116.1億元,為金融機構債券賣超冠軍。
對於1月大舉賣債,台北富邦銀行昨日表示,「配合市場利率下跌機會,伺機獲利了結去(2019)年第4季布局的債券部位」。
由於台灣10年債殖利率在1月30日跌至歷史新低,預料台北富邦銀賣出公債將有豐厚的收益入袋。
櫃買資料顯示,1月債券買超前五大機構依序為元大銀行、中華郵政、渣打銀行、上海商銀和華泰銀行。其中,第三名的渣打銀單月買超42.2億元,上海銀與華泰銀買超31.2、30.5億元。
債券商主管分析,1月大買台債的銀行,除中華郵政與渣打銀外,多是中小型民營銀行,而銀行買超債券多半是為了去化手頭資金。
至於賣超前五大,依序為台北富邦銀、華南銀行、永豐金證券、匯豐(台灣)銀和元大證券。
銀行賣超債券多數著眼台債利率跌至谷底、趕緊實現獲利、落袋為安,至於證券商則是以交易為主要目的。
券商主管還說,雖然買賣超前五大機構裡各有一家外商銀行,這些外銀買賣標的是以短券為主,但目前為止,並未發現外資大舉敲進債券停泊資金的跡象。
此次講座民眾都非常專注聽講,並不斷拿手機針對感興趣的疾病治 療內容拍照,顯示他們對醫師演講都相當肯定,也渴望把相關資料留 下來,回去加以應用。
板信商銀是非上市公司,張明道出任副董事長也相當低調,他是以三雋建設法人代表身份出任副董事長。打開板信銀董事會名單,包括前合庫銀總經理林鴻琛、前農民銀行董事長林彭郎,分別在板信商銀擔任獨董及董事,另先前曾擔任台中商銀董事長、台企銀副總李俊昇,先前亦擔任過板信商銀董事。
未上市銀行除了板信銀,華泰銀行也延攬不少公股金融圈高層,例如,華泰銀董事長賴昭銑,是先前兆豐銀副總、兆豐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而獨立董事魏美玉、李碧齡先前也是兆豐銀行總經理、副總。
此外,上市銀行台中商銀擔任過董事長,出身公股金融圈高層的也不少,包括前合庫董事長蘇金豐、台企銀副總李俊昇、以及出身兆豐銀副總,後來從新光銀總經理轉戰台中商銀的前任董座賴進淵,均出身公股金融圈高層。
張明道是在今年4月公股行庫高層人事大地震時,離開公股金融圈,曾先後擔任金管會檢察局副局長、銀行局長、台銀總經理、彰銀總經理及董事長的他,去年屆齡之後再延任半年,之後在4月公股人事大異動時離開彰銀。
據指出,張明道出任板信商銀副董事長,是由大股東、板信商銀董事長劉炳輝延攬。
金融圈人士指出,近十多年來,劉炳輝陸續延攬了合庫銀行前總經理陳安雄、合庫銀行副總林文龍,以及土銀前任總經理高明賢等公股金融圈高層。
其中,從合庫基層出身,熟稔授信業務且擁有合庫眾多子弟兵的陳安雄,從2008年之後出任板信總經理,長達六年,是公股體系出掌板信總經理職務最久的總座。
陳安雄退休之後,林文龍在合庫屆齡退休後也赴板信出任總經理約半年。
另外,土銀前總經理高明賢則是三年前離開土銀後轉戰板信銀,包括土銀前任經理林芳祺亦與高明賢一同轉往板信,目前也是板信商銀副總。
華泰銀行為響應中央政府「還地於民」的土地政策,積極參與各縣市政府解編後作業及配合時程,提供地主、開發商與投資人都市計畫解編後需辦理市地重劃之開發經費,減輕地主們開發資金成本並加快政策的發展。
華泰銀行開辦特殊不動產融資業務後,已有地主、建商、開發商與投資人洽詢申辦,「台中市第15期大里杙市」、「高雄市第46期左營區新庄段七小段自辦市地重劃區」二案即為成功案例。
華泰銀行表示,除提供客戶重劃土地收購地融資外,針對危老加速重建等特殊性不動產融資,特增設「快速通關小組」,讓客戶及早圓夢想、住新家。更多詳細資訊可至華泰銀行官方網站「危老融資懶人包」查詢。網址:https://www.hwataibank.com.tw/wp-content/uploads/2019/05/ELI5-2.pdf。
這類土地並非銀行授信主力市場,華泰銀行是土地融資的專業銀行,在競爭激烈的授信市場開創新藍海,響應政府還地於民土地政策,積極參與各縣市政府解編後作業及配合時程,提供地主、開發商與投資人都市計畫解編後,需辦理市地重劃之開發經費,減輕地主開發資金成本,加快政策發展。
有地主、建商、開發商與投資人,得知華泰銀行辦理特殊不動產融資業務,來電詢問申辦,近期「台中市第15期大里杙市」、「高雄市第46期左營區新庄段7小段自辦市地重劃區」二案,即為成功案例。
華泰銀行表示,除提供客戶所需重劃土地收購地融資外,針對危老加速重建等都市更新的特殊性不動產融資,特增設快速通關小組,以一次購足方式,降低民眾疑慮、滿足客戶需求,讓客戶及早圓夢、住新家。有興趣者可至華泰銀行官網查看「危老融資懶人包」,以了解相關資訊。危老融資懶人包網址:https://www.hwataibank.com.tw/wp-content/uploads/17ELI5-2.pdf。(孫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