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亞國際(上)公司新聞
達亞國際為醫療器材之專業製造廠,提供醫療器材零組件的模具開 發與製造、零組件射出成型、半成品與成品組裝,公司專精於醫療器 材二類及三類產品零組件生產製造之研究開發與設計,並致力於發展 醫療器材製造與組裝之核心技術,從產品製造可行性評估、模具設計 與製造,射出成型、次製程及成品組裝、委外滅菌製程等,提供完整 服務及穩定之品質,快速服務客戶的產品開發需求。
目前配合之醫療器材大廠及新創公司高達80家,超過5,300件醫療 器材產品關鍵零組件生產經驗。目前客戶群除了母公司益安,其餘來 自美國。
醫療器材的種類非常多樣,雖然產品的開發時程長、程序繁瑣,量 產前更需要通過生產製程認證,但是一旦產品通過認證之後,由於醫 療器材的產品生命週期較長,因此認證後的產品將可帶來長期且穩定 之收入。全球醫療器材前十大品牌公司,市場占有率約40%,在前十 大醫療器材品牌公司中,達亞國際為其中四家公司的射出成型零組件 供應商,所憑藉即為達亞國際的技術層次、製造能力與優質服務,其 中包含符合法規規範要求的醫療器材零組件的模具設計、製程開發能 力、紮實的量產品質管控程序,及醫療器材成品組裝須具備的製程驗 證及確效能力,至完整出貨的一貫化作業能量。
另外,因應新創醫療器材產品,達亞國際亦能提供客戶快速反應的 零件生產技術與成品相關所有製程作業所需。
達亞國際製造之醫療器材零組件主要應用於胸腹腔微創手術器材、 血糖監測隨身裝置及自動化胰島素給藥系統、心臟及心血管手術器材 、婦科及泌尿科手術器材、數位手術系統平台(包含手術機器人)及 其他多種新創醫療器材。以臨床實際應用來看,隨著高齡人口不斷攀 升、人口正成長、慢性病盛行率高等因素所衍生的醫療與照護市場規 模需求、慢性病防治、精準手術醫療及隨身智能輔助科技之發展,將 驅動全球醫療器材市場需求持續成長,為達亞國際未來年度營收提供 成長動能。
達亞國際(6762)最近搞大事了,昨天(16日)他們辦了個上櫃前的法說會,看來公司準備在12月18日上櫃呢!這家公司在醫療器材模具開發和零組件射出成型這一行當可說是專業到家了。這年頭,雖然疫情來勢洶洶,但達亞的訂單還是照單全收,持續上漲,像是攝護腺醫材、數位微創手術平台,甚至是Google的生理監測產品,都能看到他們的影子。 達亞國際是晟德集團旗下的子公司,運營表現一點都不差,最近兩年獲利實在是三級跳,2018年EPS還只有0.13元,但2019年就飆到了5.58元,今年前三季EPS更是有8.2元,第三季單季EPS也有3.29元,法人預測今年達亞有可能賺得滿滿的。 昨天達亞在興櫃的參考價是327元,還稍微上漲了0.4元,雖然還是略低於生技股王圓點奈米的334.5元,但也不錯啦。益安持有達亞超過六成的股份,而兩家公司的董事長都是鼎鼎大名的醫材創投專家張有德。 達亞國際專注於醫療器材的模具開發和零組件射出,尤其擅長二類和三類產品的零組件生產製造。他們的客戶有80多家,累積了超過5,300件醫療器材產品的關鍵零組件生產經驗,除了母公司益安,其他客戶都來自美國。 張有德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醫療器材產業影響很大,上半年許多大醫材公司業績都下滑了五成,但達亞因為能提供從產品開模測試到法規認證再到量產的一條龍服務,所以業績不僅沒受影響,還逆勢成長。 達亞國際的醫療器材零組件,應用範圍廣泛,從胸腹腔微創手術器材到血糖監測隨身裝置,再到心臟及心血管手術器材,都有他們的一份力。這麼多樣化的市場需求,靠的就是達亞掌握的逾1,600套醫材模具製造技術,以及超過5,500件累積醫材射出成型,還有超過550種塑料成型技術。
達亞國際搖身一變,成為台灣生技股王!益安旗下的小金雞達亞,即將在12月28日以每股270元的價格上櫃,今年獲利預計將超過一個股本,股價勢必會大漲。這家公司的承銷價已創下生技新高紀錄,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 達亞總經理許雅雯放話,要翻轉傳統的黑手產業,成為世界第一。她強調,除了益安,達亞的客戶都是國際級知名客戶,公司願意「無償」輔導同業或上下游廠商,共同打進世界市場,分食醫材大餅。 運營能力強的達亞,近年來業績穩步上升,主要得益于客戶J & J子公司Ethicon的腸胃管腔手術吻合器和連續式血糖監測系統(CGM)等產品。去年達亞EPS為5.58元,今年前三季已衝上8.2元,全年預計將大賺超過一個股本。 法人預測,達亞明年將在主力客戶業績續旺,攝護腺、數位微創手術平台及Google的生理監測進入量產等因素的推動下,營運續力將保持高成長。許雅雯透露,達亞明年將進行新廠擴建規劃,2023年投產,部分產能將投入手術機器人的開發。 達亞董事長張有德表示,今年新冠疫情對醫療器材產業的衝擊很大,但達亞採取一條龍式策略,從產品開模測試到法規認證、產品上市,提供精準快速服務,成為大廠最佳戰略夥伴。他強調,雖然大廠業績衰退,但達亞卻持續投入新品研發,以應對疫情結束後產品上市,展現成長動能。 自2004年創立以來,達亞國際已經深耕歐美醫材市場,累積超過1,600套醫材模具開發,5,500件累積醫材射出成型經驗,截至9月出貨超過6,600項產品,擁有80家新創客戶或國際客戶,全球前十大公司中有四家是達亞的客戶。
達亞是晟德集團旗下益安的子公司,同時也是營運績優企業,近兩年獲利三級跳,2018年每股純益(EPS)僅有0.13元,2019年已跳增至5.58元,今年光是前三季EPS更是達8.2元,第3季單季EPS也有3.29元的好成績。法人估,達亞今年全年有機會大賺一個股本。達亞昨日興櫃參考價327元,上漲0.4元;略低於生技股王圓點奈米的334.5元。
益安持有達亞逾六成,達亞與益安的董事長都是國際知名的醫材創投專家張有德。
達亞專攻醫療器材的模具開發和零組件射出,尤其是醫療器材二類及三類產品零組件生產製造,目前配合的醫療器材客戶高達80家,超過5,300件醫療器材產品關鍵零組件生產經驗,除了母公司益安之外,其餘客戶均來自美國。
張有德表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醫療器材產業衝擊很大,上半年許多大型醫材公司業績大降五成。而全球前十大的醫療器材大廠中,有四家為達亞客戶,主因公司從產品開模測試、小型測試、法規認證及產品量產,提供一條龍式精準快速服務,因此今年業績不受疫情影響、逆勢成長。
達亞的醫療器材零組件,主要應用於胸腹腔微創手術器材、血糖監測隨身裝置及自動化胰島素給藥系統、心臟及心血管手術器材、婦科及泌尿科手術器材、數位手(包含手術機器人)及其他多種新創醫療器材。
這麼多種類的市場需求,主要是靠達亞掌握逾1,600套醫材模具製造,及逾5,500件累積醫材射出成型,再加上逾550種塑料成型技術。
達亞總經理許雅雯表示,將翻轉傳統的黑手產業,做到世界第一。 目前達亞的客戶除了益安外,幾乎都是國際級知名客戶,達亞願意「 無償」輔導同業或上下游廠商,聯手進軍打世界盃,分食醫材大餅。
營運三級跳的達亞,受惠客戶J & J子公司Ethicon的腸胃管腔手 術吻合器,連續式血糖監測系統(CGM)領導大廠,近兩年進入量廠 ,推升業績走高。達亞去年EPS為5.58元,今年前三季衝上8.2元,全 年估將大賺超過一個股本。
法人認為,達亞明年在主力客戶業績續旺,客戶攝護腺、數位微創 手術平台及Google的生理監測進入量產堆疊下,營運續力拚高成長。 許雅雯說,達亞將在明年進行新廠擴建規劃,2023年投產,其中部分 產能將投入手術機器人的開發。
達亞董事長張有德表示,今年新冠疫情對醫療器材產業衝擊大,上 半年很多國際大型醫療器公司業績減少50%,而達亞今年前十月營收 4.63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因達亞採一條龍式策略,從產品開模測 試,到法規認證、產品上市的醫材公司,提供的精準快速服務,成為 大廠最佳戰略夥伴。
張有德說,雖然大廠業績衰退,但卻持續投入新品的研發,以因應 疫情結束產品上市,而達亞也跟著大廠進行產品開發,展現成長動能 。
達亞創立於2004年,2008年轉型專注在醫療器材領域,深耕歐美醫 材,目前已經累積超過1,600套醫材模具開發,5,500件累積醫材射出 成型經驗,截至9月出貨超過6,600項產品,有80家新創客戶或國際客 戶,全球前十大公司有四家是達亞的客戶。
新冠疫情來襲,台灣一家名為圓點奈米的生技公司,憑藉著其在核酸檢測領域的卓越表現,成功躍升為市場焦點。這家公司在今年前三季的EPS高達16.8元,訂單滿載至明年第一季,甚至有望接獲國際大廠的代工訂單,預計明年成長動能將達到五成以上。5日,圓點奈米正式在興櫃登錄,股價一飛沖天,以356.5元創下生技新股王紀錄。
法人評估,今年圓點奈米的股價將大賺三個股本,此次登錄興櫃的參考價為75元,由於其高獲利特性,開盤股價迅速攀升,最高達到380元,也帶動了達亞國際(6762)、合一(4743)、晶碩(6491)、大學光(3218)、泰博(4736)等高價股的比價行情。
圓點奈米專注於體外診斷(IVD)中的分子診斷核酸萃取應用,其技術可廣泛應用於血液、細胞、組織、植物、細菌和病毒等檢體的DNA/RNA萃取。總經理簡建興表示,全球核酸檢測市場中,前四大市場佔比60%,而前端萃取試劑的供貨狀況嚴重短缺,圓點奈米在此領域的競爭對手是國際大廠羅氏和Qiagen。疫情爆發後,核酸純化萃取試劑供應緊缺,圓點奈米的訂單如雪片般飛來,目前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配貨」。
去年還處於虧損的圓點奈米,今年疫情嚴峻,前三季營收一口氣衝上8.95億元,年增長達955%,毛利率跳升至53.51%,稅後淨利為3.06億元,EPS高達16.8元。簡建興表示,圓點奈米累積前九月已銷售出1,200萬人次的試劑,供不應求,已在林口建置三千坪廠房,規劃九條產線,預計12月起將陸續試量產。此外,公司與大廠洽談的合作代工,明年有機會敲定。
法人預估,圓點奈米自9月起,單月EPS已有5元實力,今年全年EPS將超過30元,成為生技每股獲利王。在擴產效應和全球客戶群擴大之餘,加上代工大單的機會,2021年營收和獲利年成長率將由五成起跳,獲利王、股王的位置已經穩如泰山。
法人評估今年將大賺三個股本的圓點,此次登錄興櫃參考價為75元 ,受惠高獲利題材,開盤股價急拉上攻,最高來到380元,也掀起達 亞(6762)、合一(4743)、晶碩(6491)、大學光(3218)、泰博 (4736)等高價股的比價行情。
圓點主要從事體外診斷(IVD)中的分子診斷核酸萃取應用,核酸 檢測可分成前段的純化、提取核酸及後段的檢測診斷,該公司專注於 前段的純化及提取核酸,可廣泛針對血液、細胞、組織、植物、細菌 和病毒等檢體進行DNA/RNA萃取。
圓點總經理簡建興表示,全球核酸檢測市場中,前四大占比60%, 相對於分子檢測後端的技術,前端萃取試劑的供貨狀況嚴重短缺,該 公目前的競爭對手是國際大廠羅氏、Qiagen,疫情爆發後,核酸純化 萃取試劑大缺貨,公司訂單如雪片般飛來,現在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 是「配貨」。
去年還處於虧損的圓點,今年疫情嚴峻,前三季營收一口氣衝上8 .95億元,年增955%,毛利率跳升至53.51%,稅後淨利為3.06億元 ,EPS高達16.8元。
簡建興表示,圓點累積前九月已銷售出1,200萬人次的試劑,核酸 萃取試劑以目前六條產線,產能每月400萬人次來說,供不應求,已 在林口建置三千坪廠房,目前規劃九條產線,至少為現有產能的兩倍 ,最多可追加至11條產線,預計12月起將陸續試量產。此外,一直與 大廠洽談的合作代工,明年有機會敲定。
法人表示,圓點自9月起,單月EPS已有5元實力,初估今年全年EP S將超過30元,成為生技每股獲利王;而在擴產效應,加上目前的客 戶群已來自全球40多國,且可望有代工大單,初估2021年營收和獲利 年成長率將由五成起跳,獲利王、股王都當定了!
台灣生技產業近期來風雲變幻,新聞記者發現,由於合一GDR將掛牌、益安小金雞達亞年底前轉上櫃,加上圓點奈米將於11/5登錄興櫃,法人預估這三家公司將短兵相接,本周進入首波決戰,勢必掀起生技高價股的比價行情。 來勢洶洶的圓點奈米,作為全台最大的奈米磁珠、RNA純化萃取試劑與核酸萃取機供應商,擁有專利和二類醫療器材許可證,競爭對手是國際大廠羅氏、Qiagen。該公司自9月起單月EPS跳升約5元,券商預估全年EPS上看30元,獲利暴衝下,有機會成為生技新獲利王。法人預期興櫃股價將由300元起跳,不排除成為生技新股王。 圓點總經理簡建興表示,目前訂單量已滿載至明年第一季,由於產能供不應求,已在林口建置三千坪廠房,規劃九條產線,最多可追加至11條產線,預計12月起將陸續投產。 達亞則因通過審議案,將趕在年底前上櫃,董事會10/26才通過辦理2.3億元現增、每股270元。法人以達亞前三季已交出EPS8.2元佳績,全年獲利將以逾一個股本改寫歷史新高中,目前興櫃股價已達326元。 創下台灣生醫產業最大國際籌資案新紀錄的合一,剛完成發行的GDR將於11月2日在盧森堡證交所掛牌,海外募資總金額約達1.77億美元。合一受惠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與過敏性氣喘的FB825,以5.3億美元授權丹麥大藥廠LeoPharma,並已向台灣食藥署申請查驗登記審核糖尿病足慢性傷口潰瘍新藥ON101,今年躍居生技股王。合一股價交易熱絡,成交金額排名也在前三名內。
台灣生技產業再掀風潮!近期,生技股王大戰熱鬧登場,其中,中天、益安等公司因旗下子公司股價走高,上演母以子貴的好戲。特別是達亞國際這個關鍵字,更成為市場焦點。 益安生技在第四季表現亮眼,子公司達亞國際轉上櫃帶來利多,加上可望有7500萬元授權里程碑金入帳,運營狀況水漲船高。董事長張有德在法說會上表示,雖然疫情影響授權談判,但達亞國際今年獲利亮眼,意能生醫和美國子公司PantherOrthopedics也展現研發能量,明年可望帶來佳音。 益安生技目前與Terumo授權合作,旗下三大醫材產品將在明、後年進行臨床試驗,其中骨科創傷解決方案預計明年第一季臨床使用數達100次;治療攝護腺肥大的微創醫材,明年第三季觀察期屆滿;胸主動脈修復醫材則預計明年底前啟動人體臨床試驗。 中天則因持股24%的鑽石創投帳面獲利大放異彩,該公司採權益法認列的投資利益挹注下,自結8月稅後淨利11.38億元,每股淨利2.9元,累計前八月的EPS則以6.47元改寫歷史新高。中天的主要業外收益來自於鑽石創投,今年因合一新藥授權,加上新冠疫情影響,上述個股隨勢翻揚,帶動中天股價和獲利表現亮麗。 即將於興櫃登錄的圓點,大股東除了簡建興和董事長章季芸夫妻領軍的團隊外,還有日本集富亞洲(持股逾10%)、致茂電子(15%)和玉山、兆豐創投等法人持股逾五成,預期未來圓點股票開始交易後,身價也將看漲。
來勢洶洶的圓點,是全台最大的奈米磁珠、RNA(核糖核酸)純化萃取試劑與核酸萃取機供應商,擁有專利和二類醫療器材許可證,目前的競爭對手是國際大廠羅氏、Qiagen。
該公司挾著自9月起單月EPS跳升約5元的氣勢,券商預估全年EPS上看30元,在獲利暴衝下,有機會可望成為生技新獲利王,法人預期興櫃股價將由300元起跳,不排除成為生技新股王。
圓點總經理簡建興說,目前訂單量已滿載至明年第一季,由於產能供不應求,已在林口建置三千坪廠房,目前規劃九條產線,是現有產能的一倍半,最多可追加至11條產線,預計12月起將陸續投產。
另外,因通過審議案,將趕在年底前上櫃的達亞,董事會10/26才通過辦理2.3億元現增、每股270元,法人以達亞前三季已交出EPS8.2元佳績,全年獲利將以逾一個股本改寫歷史新高中,目前興櫃股價已達326元。
達亞是益安持股58.79%的子公司,具備開發模具快速、精準和量產實力,美國前十大醫材廠中,就有過半的廠商是達亞的客戶,由於訂單能見度佳,為續保成長動能,也規劃在2021年進行擴產。
至於創下台灣生醫產業最大國際籌資案新紀錄的合一,剛完成發行的存託憑證(GDR)將於11月2日在盧森堡證交所掛牌,合一的GDR每單位發行價格約51.11美元、換算每股約台幣292.39元,該公司此次海外募資總金額約達1.77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50.6億元)。
合一受惠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與過敏性氣喘的FB825,以5.3億美元(約台幣159億元)授權丹麥大藥廠LeoPharma,而治療糖尿病足慢性傷口潰瘍(DFU)新藥ON101,也已向台灣食藥署(TFDA)申請查驗登記審核,今年躍居生技股王。
合一由於股價交易熱絡,盤中零股交易正式上線後,合一的成交金額排名也在前三名內。
由醫材授權王張有德創立領軍的益安,第四季不僅有達亞轉上櫃利多,該公司也因可望有7500萬元授權里程碑金入帳,營運水漲船高。
營運火力全開的益安,月前法說會董事長張有德即表示,儘管受疫情波及,授權談判停擺,但子公司中,持股逾六成的達亞國際,今年獲利耀眼,而持股逾75%的意能生醫、美國子公司PantherOrthopedics,也都展現研發能量,明年可望報佳音。
目前益安除了口徑心導管術後止血裝置授權Terumo外,旗下三大醫材產品明、後年臨床試驗將有初步結果,其中,骨科創傷解決方案,預計明年第一季臨床使用數達100次;治療攝護腺肥大的微創醫材,明年第三季觀察期屆滿;胸主動脈修復醫材明年底前啟動人體臨床試驗。
另外,中天則受惠持股24%的鑽石創投帳面獲利大放異彩,該公司採權益法認列的投資利益挹注下,自結8月稅後淨利11.38億元,每股淨利2.9元,累計前八月的EPS則以6.47元改寫歷史新高。
中天主要的業外收益來自於鑽石創投,由於鑽石生技創投持有合一25,225張、醣基19,323張、欣耀5,615張、安特羅4,424張等上櫃、興櫃股票,今年因合一新藥授權,加上新冠疫情爆發,上述該個股也隨勢翻揚中,激勵中天股價、獲利都有亮麗表現。
即將於登錄興櫃的圓點,大股東除了簡建興和董事長章季芸夫妻領軍的團隊外,還有日本集富亞洲(持股逾10%)、致茂電子(15%)和玉山、兆豐創投,合計法人持股逾五成,預期未來在圓點股票開始交易後,身價也看漲。
台灣櫃買中心近日傳來好消息,不僅即將開展徵才活動,招募多種專業人才,還有關於股票上櫃的申請案也獲得通過。以下是相關新聞內容: 【新聞快訊】 櫃買中心熱鬧招募中!會計、程式設計、資訊安全等多類人才搶手! 台北訊—為了擴充團隊實力,櫃買中心正進行熱鬧的徵才活動,招募會計、程式設計、資訊安全、網路管理及主機系統管理等五類專業人才。報名時間從10月26日開始,一直到11月11日止,所有報名者均需透過網路進行報名。 此次招募活動的第一階段將進行筆試,由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負責執行,筆試日期定於11月28日(星期六)。通過筆試的應徵者將會接到面試通知。櫃買中心強調,歡迎有志之士加入,共同為台灣櫃買市場的未來努力。 同時,櫃買中心也於上周五舉行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會中通過了幾項重要決議。首先,對「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業務規則」進行修正,以配合財政部對證券商權證避險交易股票買賣證券交易稅稅率的調降,並將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專戶的帳號修正為888888–1。 此外,會議還決定終止鼎創達股票櫃檯買賣申請案,並正式通過達亞(6762)及長聖股票上櫃的申請案。這意味著達亞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進一步提升其市場地位。 更多相關招募資訊,請關注櫃買中心官方網站(http://www.tpex.org.tw)及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網站(https://webline.sfi.org.tw/workshop/Default.asp?csn=490)的最新公告。
台灣櫃買中心於上周五(23日)舉行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會中通過了多項重要決議,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達亞國際(6762)及長聖國際生技(6712)兩家公司正式獲得上櫃的資格。此外,櫃買中心也排定了26、27日兩場上櫃審議會,將分別對博晟生醫(6733)及亨泰光學(6747)兩公司的上櫃申請進行審議。 在會議中,櫃買中心對「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業務規則」進行了修正,以配合財政部推動的證券交易稅稅率調降政策。同時,也對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專戶的帳號進行了調整,由原來的888888-1變更為新的規定。 此外,鼎創達公司(5304)的股票櫃檯買賣申請案也遭到終止。而達亞國際及長聖國際生技的上櫃案則是會議中另一大焦點。 在26日的上櫃審議會中,將會對博晟生醫的上櫃案進行審議。博晟生醫專注於複合性骨科再生修復醫療器材的研發,申請時資本額達9億2,000萬元,董事長為陳德禮。該公司108年營收僅146萬元,但稅後虧損高達1億6,290萬元,每股虧損為2.01元。109年上半年營收為48萬元,稅後虧損為7,011萬元,每股虧損為0.85元。 27日的上櫃審議會則將對亨泰光學的上櫃案進行審議。亨泰光學專注於硬式隱形眼鏡的研發、製造、銷售及相關護理產品的販售,申請時資本額為2億2,000萬元,董事長為吳泰雄。該公司108年營收達4億8,834萬元,稅後盈餘為1億1,528萬元,每股盈餘為5.59元。109年上半年營收為2億1,572萬元,稅後盈餘為4,555萬元,每股盈餘為2.07元。
櫃買中心表示,此次招募第一階段筆試委託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辦理,筆試測驗日期為11月28日(星期六);第二階段符合面試資格者將另行通知。竭誠歡迎相關人才加入團隊,共同創造櫃買市場美好願景。相關招募資訊請參閱櫃買中心(http://www.tpex.org.tw)及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https://webline.sfi.org.tw/workshop/Default.asp?csn=490)網頁。
此外,櫃買中心23日下午召開第九屆第28次董事、監察人聯席會議,會中通過以下事項:一、「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業務規則」修正案,配合財政部推動調降證券商因法定造市所從事權證避險交易股票買賣證券交易稅稅率,修正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專戶之帳號為888888–1。二、鼎創達終止股票櫃檯買賣申請案。三、達亞及長聖股票上櫃申請案。
櫃買中心表示,會中通過以下事項:1.「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業務規則」修正案,配合財政部推動調降證券商因法定造市所從事權證避險交易股票買賣證券交易稅稅率,修正證券商營業處所經營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專戶之帳號為888888-1。2.鼎創達公司(5304)終止股票櫃檯買賣申請案。3.達亞國際(6762)及長聖國際生技(6712)股票上櫃案。
26日上櫃審議委員會審議博晟生醫上櫃案;博晟生醫是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主要從事複合性骨科再生修復醫療器材之產品研發,申請時資本額9億2,000萬元,董事長為陳德禮,推薦證券商是元大證券、德信證券、群益金鼎證券及國泰證券。博晟生醫108年營收146萬元,稅後虧損為1億6,290萬元,每股虧損為2.01元。109年上半年營收為48萬元,稅後虧損為7,011萬元,每股虧損為0.85元。
27日上櫃審議委員會接續審議亨泰光學上櫃案;亨泰光學主要從事硬式隱形眼鏡之研發、製造、銷售及隱形眼鏡護理產品之販售,申請時資本額2億2,000萬元,董事長為吳泰雄,推薦證券商是永豐金證券及元大證券。亨泰光學108年營收4億8,834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盈餘為1億1,528萬元,每股盈餘為5.59元。109年上半年營收2億1,572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稅後盈餘為4,555萬元,每股盈餘為2.07元。
【台灣新聞】櫃買中心在上個工作日召開了上櫃審議委員會,這次會議上,一個令人關注的名字躍上了台前——達亞國際股份有限公司(6762)。這家公司的申請上櫃案順利通過,成為今年第14家獲得審議通過的公司。接下來,櫃買中心還將於今日召開另一場上櫃審議委員會,對長聖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請案進行審議。 達亞國際,這個專注於醫療器材零組件模具及射出成型零組件製造與銷售的公司,在申請時的資本額為1.84億元,董事長是張有德。他們的推薦證券商分別是元富證券和台新綜合證券。 讓我們來看達亞國際的經營成果。2019年,這家公司實現營收3.83億元,稅後淨利達到9,801萬元,每股盈餘更是高達5.58元。而到了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2.53億元,稅後淨利為9,055萬元,每股盈餘為4.91元。這些數據不僅展現了達亞國際的強大實力,也讓人對它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台灣櫃買中心於14日上櫃審議會正式通過達亞國際公司(6762)的上市櫃申請,讓這家專注於醫療器材零組件製造與銷售的公司迎來新的里程碑。今日(15日),櫃買中心再度召開上櫃審議會,將會對長聖國際生技公司(6712)的上市櫃申請進行審議。 達亞國際公司,這家以創新技術和品質為核心的企業,在申請上市櫃時的資本額為1億8,438萬元,由張有德擔任董事長。該公司在108年實現營收3億8,337萬元,稅後盈餘達到9,801萬元,每股盈餘5.53元。109年上半年,達亞國際的營收為2億5,340萬元,稅後盈餘為9,055萬元,每股盈餘4.91元,表現亮眼。 對於長聖國際生技公司,這家以科技事業為主的公司,申請上市櫃時的資本額為5億6,000萬元,由劉銖淇擔任董事長。不過,在109年上半年,長聖國際生技的營收僅為1,738萬元,而稅後虧損則達到6,713萬元,每股虧損1.20元,顯示了公司在當期的財務壓力。 這兩家公司的上市櫃申請結果,將對台灣股市產生重要影響。達亞國際的上市櫃成功,不僅意味著公司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將對台灣醫療器材產業帶來正面推動。而長聖國際生技的上市櫃結果,則將直接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策略和市場定位。
達亞主要從事醫療器材零組件模具及射出成型零組件的製造與銷售,申請時資本額1.84億元元,董事長為張有德,推薦證券商是元富證券及台新綜合證券。
達亞2019年度營收為3.83億元,稅後淨利為9,801萬元,每股盈餘為5.58元。2020年上半年度之營收為2.53億元,稅後淨利為9,055萬元,每股盈餘為4.91元。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達亞國際公司主要從事醫療器材零組件模 具及射出成型零組件之製造與銷售,申請時資本額1億8,438萬元,董 事長為張有德,推薦證券商是元富證券及台新證券。該公司108年營 收3億8,337萬元,稅後盈餘9,801萬元,每股盈餘為5.53元。109年上 半年營收2億5,340萬元,稅後盈餘9,055萬元,每股盈餘為4.91元。
長聖以科技事業申請上櫃,申請時資本額5億6,000萬,董事長劉銖 淇,推薦證券商元富證券及元大證券。109年上半年營收1,738萬,稅 後虧損6,713萬,每股虧損1.20元。
八方雲集以每股138元登錄興櫃,首日股價就一舉衝破200元大關,直接擠身興櫃高價族群。以29日收盤均價高於200元的興櫃個股觀察,包含穎崴29日遞件上市外,汎德永業、威鋒電子、達亞及長聖均已進入轉上市櫃的流程,若後續5檔個股皆順利掛牌,八方雲集將躍居興櫃股后之位,僅次第三方支付龍頭綠界科技。
八方雲集近五年每年每股純益皆在5元之上,過去二年,每股純益更在8元以上。2019年營收48.33億元,年增8.27%,毛利率39.71%,稅後純益4.85億元,EPS8.09元。今年前八月營收33.24億元,年增4.76%,八方雲集自結今年前七月稅後純益3.71億元,EPS6.18元,已達去年全年獲利的七成五。而八方雲集今年上半年EPS4.99元,高過目前觀光股王瓦城的3.42元,以及豆府的4.17元。
八方雲集為中式餐飲發展連鎖,旗下品牌包括「八方雲集」、「梁社漢排骨」,另在香港市場有「百芳池上便當」、「台式八方麵屋」等品牌,因商品屬剛性需求的常民吃食,受經濟景氣變動因素衝擊小,並可快速展店發展連鎖。目前八方雲集在台店數約990家,今年有機會突破千店,其中85%為加盟店,梁社漢排骨59家。
八方雲集2008年進軍香港,並以多元品牌進駐商場百貨發展連鎖,2014再前進大陸開店並設立中央工廠,上海與香港店數最多時合計曾超過170家。惟因部份門店營運績效不如預期,投資回收不易,八方雲集自2019年起陸續整頓深圳、蘇杭、東北等地共24家直營店,今年則持續整頓福州、廈門等地直營店。
八方雲集今年董事會已決議通過美國投資案。另外,據了解,八方雲集亦做足功課與準備,俟時機成熟即將在日本與新加坡大舉展店,不過,受到疫情影響,八方雲集今年不會在美國展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