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亞國際(上)公司新聞
旗下轉投資年底掀IPO浪潮,晟德受惠達亞、長聖、博晟和加科思分別在台灣和香港掛牌,推升帳面資產總額從第三季底的249億、可流通資產201億,在12月21日一口氣增加至381億、333億,2個多月就大增132億元。以晟德前三季EPS已達5.47元來看,因評價利益拉抬,法人預估全年每股盈餘挑戰史上次高,僅次於2018年創下的17.98元紀錄。
林榮錦表示,該公司策略就是把轉投資當產品經營,亦即先讓事業體進入資本市場變成流動資產,當公司一個個上市後,市值就會變大,然後再調節持股獲利。不過,2021晟德旗下沒有公司掛牌上市,但2022年、2023年會有新一波轉投資掛牌熱潮。此外,林榮錦指出2021年起澳優、永昕和順藥將啟動併購,澳優將由目前前七大嬰兒奶粉前進至前五大。
永昕則會強化CDMO業務,打造成為擁有多個蛋白質與抗體產線的全球大廠生物藥生產基地。此外,永昕今年也投入異體細胞治療領域,將跨足細胞與基因治療、蛋白質藥物、ADC及異體細胞治療的全球化CDMO廠。永昕預計明年8月啟動GMP三、四、五廠的興建計畫,並於2025年開始提供蛋白藥、ADC、異體細胞治療生產製造服務。
順藥短期策略為持續擴張長效止痛劑LT1001之全球覆蓋率並穩定貢獻現金流、中長期目標為快速推進研發進程,重點鎖定缺血性腦中風重磅新藥LT3001的二期療效驗證,及可望創造第二成長曲線、適用於洗腎止癢(尿毒性搔癢)新藥LT5001,預計於完成臨床一/二期後有機會獲得國際授權門票。
林榮錦表示,看好異體細胞治療與CDMO的趨勢,將透過順藥、東曜與永昕等轉投資積極合作打群架,深化集團綜效一同搶攻市場。他指出,未來希望保持每年20億元現金收益,也會每年穩定配息8∼12億元,同時匯整資源,目標至2025年孵育出10家市值超過10億美金、具全球競爭力的企業。
【台股新聞】櫃買指數穩步上揚,新上櫃公司熱絡挂牌
近來台股櫃買指數表現穩定,震盪整理之後,23日成功站回月線之上。隨著市場氣氛逐漸熱絡,智聯服務(6751)和上洋產業(6728)兩家公司於本周五(25日)新上櫃掛牌,這也是今年底壓軸的兩檔新上櫃股票。由於這兩家公司目前在興櫃市場的均價分別比上櫃掛牌價高出八成和三成,因此新上櫃的蜜月期漲行情預期將會相當看俏。
面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上市櫃公司的業績依然表現不俗。特別是在美中貿易戰的影響下,去美化和去中化訂單對整體業績的支撐作用明顯,使得台股行情逐季上揚。從3月跌破十年線的低檔陰影中走出,台股行情快速彈升,12月初再次站上萬四關卡,加權指數累計大漲500點(3.65%),櫃買指數雖然漲勢較緩,但累計也上揚了1.60%。
在台股12月的量價齊揚行情帶動下,櫃買新上櫃的掛牌公司絡繹不絕。從12月1日的亞泰金屬,到10日的叡揚資訊,再到16日的揚秦,以及18日的達亞國際,已經有四家公司在當月掛牌。加上25日的智聯服務和上洋產業,12月掛牌的家數達到了六家,這是今年單月掛牌家數最多的月份。全年來看,上櫃掛牌的家數為19家,略低於去年的20家。
其中,智聯服務的主辦券商為福邦證券,前11月的收盤金額為8億6,404萬元,前三季稅後盈餘達2,352萬元,每股稅後盈餘為2.11元。近一周內,興櫃市場的價格大致維持在109元震盪,23日的興櫃成交均價為109.04元,比25日的掛牌價60元高出81.73%。
而上洋產業的主辦券商則是台新證券,前11月的營收為12億2,932萬元,前三季稅後盈餘為5,835萬元,每股稅後盈餘為2.95元。近期興櫃市場的價格在55元到58元之間,23日的興櫃成交均價為55.96元,比43元的掛牌價高出30.14%。
今年雖有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上市櫃公司業績仍維持不錯表現,尤其是在美中貿易戰去美化以及去中化訂單效應,支撐整體業績逐季上揚,台股行情也在擺脫3月跌破十年線低檔陰影,快速彈升走勢,12月初再站上萬四關卡高檔震盪,加權指數累計大漲500點(3.65%),櫃買指數雖漲勢較緩,但累計也上揚1.60%。
台股12月量價齊揚行情帶動下,櫃買新上櫃掛牌接二連三,從12月1日的亞泰金屬,10日的叡揚資訊,16日的揚秦,到18日的達亞國際,已有四家掛牌,加計25日的智聯服務、上洋產業兩家同日掛牌,12月掛牌家數達六家,為今年單月掛牌家數最多月份,統計全年上櫃掛牌家數為19家,略低於108年20家掛牌。
智聯服務主辦券商為福邦證券,前11月收8億6,404萬元,前三季稅後盈餘2,352萬元,每股稅後盈餘2.11元;智聯服務近一周興櫃市場價格大致維持109元震盪,23日興櫃成交均價109.04元,較25日掛牌價60元高出81.73%。
上洋產業主辦券商為台新證券,前11月營收12億2,932萬元,前三季稅後盈餘5,835萬元,每股稅後盈餘2.95元;上洋產業近期興櫃市場價格介於55元到58元,23日興櫃成交均價55.96元較43元掛牌價之溢價幅度30.14%。
台灣櫃買市場近期交易熱絡,發行面也充滿活力。上周揚秦(2755)和達亞(6762)兩家公司的股票成功上櫃後,本周又有新動態!上洋(6728)、智聯服務(6751)兩家新公司正式掛牌,同時世基生醫(7595)、三鼎生技(6808)、向榮生技(6794)三家生技公司也陸續登錄興櫃,市場熱度不斷攀升。 新上櫃的兩大生力軍上洋產業和智聯服務於25日掛牌,上洋的挂牌價定在43元,由台新證券主辦,公司專注於商品銷售及商用洗衣服務,今年前11月營收達12億2,932萬元,稅後盈餘5,835萬元,EPS 2.95元。而智聯服務的挂牌價則是60元,由宏碁集團轉投資,主辦券商是福邦證券,專注於軟硬體產品、設備及資訊系統的整合與維運,今年前11月營收8億6,404萬元,稅後盈餘2,352萬元,EPS 2.11元。 另外三家興櫃新兵,世基生醫於22日每股25.7元掛牌,由台中銀證券主辦,專注於藥物基因診斷產品製造及銷售,今年前10月營收7,460萬元,稅後虧損1,124萬元。三鼎生技和向榮生技則是在25日掛牌,三鼎生技每股掛牌價50元,主辦券商為康和證券,專注於高階醫療器材銷售及生物3D列印技術研究,今年前11月營收1,181萬元,稅後虧損4,604萬元。向榮生技每股掛牌價42元,主辦券商為宏遠證券,專注於幹細胞新藥研發及細胞檢測服務,今年前11月營收350萬元,稅後虧損1億134萬元。
台灣生技產業的年終獎金戰火熱進行中,各大公司為了爭奪「生技股王」寶座,不僅拚股價,年終獎金的「大紅包」較勁也相當激烈。其中,新登場的達亞國際和圓點生物科技,預計年終獎金將落在六到八個月間,以年度薪資計算,今年員工的薪水可望以20個月創下生技股紀錄。 達亞國際總經理許雅雯透露,以往年終獎金的策略是「EPS減1」,即賺5元就發放4個月薪資。她幽默地說,今年獲利雖然亮眼,但具體獎金還要看董事長張有德的決定。而圓點生物科技總經理簡建興則表示,為了讓員工能夠時刻感受到「小確幸」,公司每月都會發放績效紅利獎金,前三季已發放超過3,000萬元,換算平均薪資約四個月,預期第四季將更加亮麗。 不過,年年都是高獲利之冠的股王精華,今年受疫情衝擊,客戶採購銷售未達預期,前三季稅後淨利年減47%,EPS創十年新低。業界預估年終獎金將縮水,但至少也有兩個月以上。 上周五才轉上櫃的達亞國際,雖然首日蜜月行情落空,但獲外資買超68張。今年前三季EPS達8.2元,受惠於五項產品量產出貨,包括Bigfoot注射筆、PROCEPT BioRobotics攝護腺產品等,還有20多項產品開發中,未來業績成長可期。許雅雯強調,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產,以往的年終獎金都是扎實的「全薪」,但今年因上櫃掛牌,薪資、獎金紅利都還要董事會討論。 法人預估,達亞國際今年EPS將逾10元,明年訂單能見度明朗,預期年終獎金將十分優渥,至少有六個月以上水準,不排除上看八個月。而11月才登錄興櫃的圓點生物科技,則因搭上防疫列車,前三季EPS以16.8元榮登生技獲利王,員工可望享有績效紅利,整體年度薪資為20個月。
兩家新上櫃生力軍上洋產業、智聯服務都在25日掛牌,上洋掛牌價43元,主辦券商是台新證券,主要經營業務是商品銷售及商用洗衣服務,今年前11月營收12億2,932萬元,前三季稅後盈餘5,835萬元,EPS 2.95元。
智聯服務掛牌價60元,為宏碁集團的轉投資事業,主辦券商福邦證券,主要經營業務是軟硬體產品或設備及資訊系統建置、整合、維運及IT專案服務。今年前11月營收8億6,404萬元,前三季稅後盈餘2,352萬元,EPS 2.11元。
三家興櫃新兵,產業別都是化學生技醫療業,世基生醫22日每股25.7元掛牌興櫃,主辦券商是台中銀證券。世基生醫主要經營業務是藥物基因診斷產品之製造及銷售、功能性醫學檢測服務、儀器及耗材等之代理銷售,自結今年前10月營收7,460萬元,稅後虧損1,124萬元,每股虧損0.35元。
三鼎生技及向榮生技都在25日掛興櫃,每股掛牌價各為50元、42元,三鼎生技主辦券商為康和證券,主要經營業務是高階醫療器材銷售、生物性之3D列印技術研究發展等,自結今年前11月營收1,181萬元,稅後虧損4,604萬元,每股虧損0.85元。
向榮生技主辦券商是宏遠證券,主要經營業務是幹細胞新藥研發、幹細胞分泌素培養銷售及細胞檢測服務等,108年營收1,573萬元,稅前虧損1億93萬元,每股虧損3.33元;自結今年前11月營收350萬元,稅後虧損1億134萬元,每股虧損2.70元。
達亞總經理許雅雯表示,以往的年終獎金,都是採「EPS減1」策略 ,賺5元就發4個月,她打趣,今年獲利雖然很好,但「要看爸爸(指 董事長張有德)的決定」。
今年獲利可望以大賺三個股本榮登生技獲利王寶座的圓點,年終獎 金也備受期待!總經理簡建興說,為了讓員工隨時有「小確幸」,該 公司每月發放績效紅利獎金,前三季已發3,000多萬元,換算平均薪 資約四個月,預期第四季更亮麗。
另外,年年都是高獲利之冠的股王精華,過去員工平均年所得約1 5∼17個月,年終獎金約三∼五個月,今年精華受疫情衝擊,客戶採 購銷售未達預期,前三季稅後淨利5.14億元,年減47%,EPS10.2元 ,創十年新低,業界初估年終獎金將縮水,但至少也有二個月以上。
上周五才轉上櫃的達亞,因承銷價高達267.98元,與現股差價縮小 ,加上中籤戶提早獲利了結,首日蜜月行情落空,終場小跌,不過, 卻獲外資買超68張。
達亞今年前三季EPS8.2元,受惠五項產品量產出貨,包括Bigfoot 注射筆、PROCEPT BioRobotics攝護腺產品,Credence MedSystems將 在明年上市量產,還有20多項產品開發中,未來業績成長無虞,法人 看好年年大賺一個股本。
許雅雯表示,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產,以往的年終獎金,都是採「 EPS減1」策略,且是扎實的「全薪」;不過,今年因上櫃掛牌,薪資 、獎金紅利都還要董事會討論。
法人認為,達亞今年EPS將逾10元,明年訂單能見度明朗,預期年 終獎金將十分優渥,至少有六個月以上水準,不排除上看八個月。
至於11月才登錄興櫃的圓點,搭上防疫列車,前三季EPS以16.8元 榮登生技獲利王,一度股價創512元歷史天價,法人以該公司10月、 11月合計營收5.5億元,EPS近10元,加計12月,第四季EPS將逾15元 ,員工可望享有績效紅利應與前三季相當,整體年度薪資為20個月。
台灣生技股熱潮再起,達亞國際引領掛牌潮!近期由於疫情影響,生技產業再次成為市場焦點,帶動了IPO市場的熱度。在众多生技股中,晟德轉投資的長聖、達亞、博晟等公司备受矚目,其中達亞國際更是預計在本周五(12月18日)掛牌,引發市場關注。 達亞國際以醫療器材模具開發和零組件射出成型廠為主,今年前三季的獲利表現亮眼,每股純益(EPS)已達到8.2元。目前興櫃價格為283.5元,成為興櫃生技股的最高價,與指標生技股精華光學的股價相當,掛牌後有望成為生技股王。 而長聖公司也將於明年1月6日掛牌,興櫃價格為188.5元。長聖公司專注於免疫細胞及幹細胞技術平台,提供多樣化的細胞治療產品,並聚焦於治療癌症、心肌梗塞、腦中風等重大疾病的新藥開發。 另外,亨泰光公司則專注於角膜塑型鏡市場,營收主要來自台灣及中國大陸,今年開始積極拓展東南亞及亞洲其他國家的市場,目標成為亞洲區最大的特殊隱形眼鏡製造商。興櫃價格為138.5元。 博晟生醫則具有第三級醫材研發能力,專注於高端醫材,打造「自體軟骨修復技術」及「骨頭誘導因子(OIF)」兩項骨科再生技術平台,興櫃價格為37元。 最後,台微醫公司預計在12月25日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力拚農曆年前掛牌。台微醫是台灣第一家脊椎微創品牌企業,主要業務為製造銷售脊椎融合手術相關產品,已成功打入多家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
目前排隊等掛牌的生技股中,以達亞最受矚目,達亞將在本周五(12月18日)掛牌,目前興櫃價來到283.5元,是興櫃生技股最高價,且與指標生技股精華光學股價相當,掛牌後有機會拚上生技股王。
達亞是醫療器材模具開發和零組件射出成型廠,今年前三季獲利表現亮眼,每股純益(EPS)已來到8.2元。
長聖預計明年1月6日掛牌,目前興櫃價188.5元。長聖布局免疫細胞及幹細胞兩大技術平台,提供多樣化細胞治療產品。聚焦於治療癌症、心肌梗塞、腦中風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等重大疾病的新藥開發公司。
亨泰光目前興櫃股價138.5元,該公司主打角膜塑型鏡市場,營收主要集中於台灣及中國大陸地區,今年起開始積極拓展東南亞國家及亞洲其他國家的產品銷售業務,以期成為亞洲區最大的特殊隱形眼鏡製造商。
博晟生醫具有第三級醫材研發能力,鎖定高端醫材,透過全球分工模式打造「自體軟骨修復技術」及「骨頭誘導因子(OIF)」兩項骨科再生技術平台,並可開發多個適應症。目前興櫃價37元。
台微醫預計12月25日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力拚農曆年前掛牌,該公司是台灣第一家脊椎微創品牌企業,主要業務為製造銷售脊椎融合手術相關產品、脊椎壓迫性骨折治療手術相關產品、骨水泥產品,目前已成功打入台大、長庚 、台北榮總、台中榮總、成大、奇美醫院等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
台股創新高,櫃買市場熱絡,新上櫃掛牌熱潮不斷。上周叡揚資訊(6752)成功掛牌,本周揚秦企業(2755)與達亞國際(6762)也將陸續掛牌,掛牌價分別為60元與267.98元。櫃買指數創波段新高後小幅震盪,但整體仍呈上升趨勢,三大法人淨賣超金額2.84億餘元。外資與投信積極參與,外資周買超前十大上櫃股中,元太與佳邦買超量領先,投信則在合晶、漢磊、中美晶等上櫃股中買超突破千張。揚秦企業與達亞國際的營收與盈利均表現亮眼,其中達亞國際的每股盈餘更是高達8.20元。
金鼠年來臨,台灣生醫股的IPO熱潮再起,泛晟德集團旗下的達亞、長聖、博晟等公司陸續登場,再加上大陸轉投資的加科思於港交所上市,讓這一波的IPO戲碼格外引人注目。這其中,達亞可望成為股王,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加科思藥業自2015年由貝達創辦人王印祥與林榮錦主導成立,當時晟德集團以500萬美元投資,如今招股估值已達15億美元,晟德集團持股約15.35%,潛在身價達2.3億美元,獲利達46倍。達亞作為益安旗下的子公司,由於晟德是益安的大股東,因此晟德間接受惠。
今年前三季EPS創年度新高的達亞,將以每股270元上櫃,公司獲利預計將大賺超過一個股本。該公司股價以287.5元略勝精華的286.5元,躍升為生技新股王,承銷價也創下生技新高紀錄。達亞明年將在主力客戶業績續旺的帶動下,營運將繼續追求高成長,並計劃進行新廠擴建,2023年投產,部分產能將投入手術機器人的開發。
長聖、博晟兩家公司則專攻細胞治療,隨著再生醫療法將力拚明年初通過修法,也有機會大秀暖身行情。長聖擁有免疫細胞及幹細胞兩大技術平台,其臍帶間質幹細胞UMSC01已啟動三項臨床試驗,並與美國藥廠洽談UMSC01授權,預計明年第一季拍板。博晟則除了開發自體軟骨修復BiG009,其研發生產的組織切碎機也已取得歐盟醫療器材上市許可證核准。
金鼠年生醫股最後一波IPO戲碼上演,泛晟德集團全部包辦,不僅旗下小金雞達亞、長聖、博晟將陸續於12月、1月上櫃,大陸轉投資加科思也將於21日在港交所上市,「吸金」大法引為話題;而達亞可望掀起的股王大戰也成焦點。
加科思藥業是在2015年時,由貝達創辦人王印祥與林榮錦主導的晟德集團投資成立,晟德當時是以500萬美元投資,此次加科思招股,其估值為15億美元,以晟德集團持股約15.35%估算,潛在身價為2.3億美元,獲利約46倍。另外,周五(12/18)登場的達亞,是益安旗下子公司,由於晟德也是益安的大股東,也讓晟德間接受惠。
今年前三季EPS以8.2元創下年度新高的達亞,將以每股270元上櫃,該公司挾著今年獲利將大賺超過一個股本氣勢,不僅股價以287.5元略勝精華的286.5元,躍居生技新股王,承銷價也創下生技新高紀錄。
達亞明年在主力客戶業績續旺,客戶攝護腺、數位微創手術平台及Google的生理監測進入量產堆疊下,營運將續拚高成長。由於訂單能見度高,總經理許雅雯表示,將在明年進行新廠擴建規劃,2023年投產,其中部分產能將投入手術機器人的開發。
至於專攻細胞治療的長聖、博晟,隨著再生醫療法將力拚明年初通過修法下,也有機會大秀暖身行情,為再生醫療添增話題。
台灣第一家以細胞療法為主要業務的上櫃的長聖,預計1/8以150元掛牌,長聖擁有免疫細胞及幹細胞兩大技術平台。其中,臍帶間質幹細胞UMSC01,已啟動三項臨床試驗,包括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及新冠肺炎重症。
長聖目前已與美國藥廠洽談UMSC01授權,雙方擬合資成立新公司,預計明年第一季拍板,而正在開發的第四代CAR-T產品,也有機會授權,都為營運添加利多動能。
可望於1/22以28元上櫃的博晟,除了開發自體軟骨修復BiG009,已取得台灣TFDA上市許可外,研發生產的組織切碎機,也取得歐盟醫療器材上市許可證核准,該產品為軟骨手術處理的手術用配件,於手術中由臨床醫師將自體軟骨組織取出,利用該產品將軟骨組織切碎為軟骨組織顆粒。
初步統計,小金雞IPO股中,晟德港、台兩地兩得意,港交所掛牌有加科思,已與全球前十大藥廠艾伯維(ABBV)簽訂SHP2機轉的抗癌新藥技術授權,市場推估金額將逾8億美元(約近230億台幣),改寫大中華區最大新藥授權案下,也為12/21掛牌後的股價增添動能。
另外,益安旗下達亞,初估今年獲利將超過一個股本,該股這一波與精華的股王爭霸戰交戰激烈,由於目前生醫股共有九檔個股股價在200元以上,達亞本周四上櫃後,將掀起高價股的比價行情。
授權股和藥證進度中,中天有合一治療過敏新藥,以5.3億美元授權案話題持續。
德集團轉投資的長聖,則受惠再生醫療製劑條例修法有機會在明年初過關,該公司已在治療惡性腦瘤臨床試驗二期的ADCV01,可望在2022年申請暫時性藥證,而已經啟動三項臨床的臍帶間質幹細胞UMSC01,則與美國洽談授權預計明年第一季敲定,初步規劃攜手成立合資公司。
另外,健亞小金雞浩宇,開發應用於治療肝癌之射頻消融術(RFA)相關的產品NAVIRFAScope,已同步於12月申請美國、台灣認證,預期將有機會在2021年取得核可上市銷售。浩宇總經理龍震宇說,該公司的RFA除了切除手術或肝動脈栓塞等一線治療外,也能透過RFA這種微創方式來進行肝腫瘤消融,可以有效消除腫瘤,大幅減少病人副作用、住院需求及復原時間。
上周櫃買指數創183.87點波段新高後震盪拉回,11日收低179.39點,周K線中止五連紅翻黑,不過12月來櫃買指數仍累計上揚1.57%,上周的日均量772億餘元,略較前一周的日均量726億餘元微增。三大法人周淨賣超金額2.84億餘元,主要是自營商累計賣超9.26億餘元,外資及投信兩大法人累計各買超3.15億餘元、3.25億餘元。
檢視外資周買超前十大上櫃股,連兩大是元太及佳邦,買超量各5,260張、4,235張,其餘依序為:頎邦(3,821張)、漢磊(3,421張)、鈺創(3,343張)、中美晶(2,992張)、新揚科(2,339張)、太景*-KY(2,265張)、鈦昇(1,939張)、鴻碩(1,869張);元太、佳邦、鈺創等11日股價逆勢大漲走勢。
至於投信上周買超突破千張上櫃股,合晶7,365張、漢磊4,528張、中美晶3,262張,分居前三大,博智、威剛及佳邦等買超量分別為1,602張、1,074張、1,011張,合晶及威剛11日也呈現抗跌。
櫃買行情交投活絡之際,近一周新上櫃掛牌股也接二連三,從10日群益金鼎證主辦的叡揚資訊以每股56元上櫃,首日收高後、11日震盪收59.6元;接續本周16日揚秦企業、18日達亞國際兩家新上櫃掛牌,主辦券商各為台新證券及元富證券,以11日興櫃成交均價,揚秦為79.27元,達亞國際為283.94元。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揚秦國際主要從事連鎖餐飲品牌之經營,108年營收12億9,816萬元,稅後盈餘6,265萬元,每股盈餘為3.47元。109年前三季營收10億8,531萬元,稅後盈餘為4,872萬元,每股盈餘為2.70元。
達亞國際主要經營業務是醫療器材之製造與銷售,108年營收3億8,337萬元,稅後盈餘9,801萬元,每股盈餘5.58元。109年前三季營收4億784萬元,稅後盈餘1億5,118萬元,每股盈餘8.20元。
達亞國際(6762)這家專注於高階醫材製造的台灣公司,近期有個大動作!為了迎接即將來臨的櫃檯掛牌,公司決定辦理現金增資,發行2,306張新股。這次增資的競拍將從11月30日開始,一直持續到12月2日,並在12月4日進行開標,標的價將以價高者得的方式決定。 目前,達亞國際的收盤均價是318.76元,這次增資的底價設在228.37元,每標單最低可以投標1張,最高則是238張。這場競價將在12月4日上午10點於證券交易所進行,而公司也將在12月18日正式掛牌上櫃。 達亞國際以模具開發和射出成型委託製造服務為核心,擁有超過80家的美國客戶,其中包括像美敦力、嬌生、亞培這樣的全球市值前十大的醫療公司。近年來,公司的成長動能來自於美國嬌生公司所開發的腹腔鏡手術吻合器以及美國血糖監控產品龍頭廠商的新一代產品。 根據最新的財報,達亞國際在108年的EPS是5.58元,而在109年前三季則大幅跳升至8.20元,這顯示了公司強烈的成長勢頭。 未來,達亞國際還將推出更多創新醫材產品,像是能將血糖監控與胰島素注射功能合而為一的人工胰臟、心臟瓣膜置換的微創手術器材、針對肺癌細微病徵進行檢測的手術機器人,以及能避免被重複使用的安全針頭等。這些產品的上市將為公司帶來中長期的營運成長空間。
達亞國際截至11月30日收盤均價為318.76元,此次上櫃前競價拍賣從11月30日展開,底價為228.37元,每標單最低為1張,最高238張,於12月4日上午10點於證券交易所開標,並於12月18日正式掛牌上櫃。達亞國際聚焦在高階醫材零組件的模具開發及射出成型委託製造服務,擁有超過超過80家的美國客戶,其中包括全球市值排名前十大的醫療巨擘,如美敦力、嬌生、亞培等。
達亞108年EPS5.58元,109年前三季更大幅跳升至高達EPS8.20元,強勁的成長動能是來自美國醫療巨擘嬌生公司所開發的腹腔鏡手術吻合器,及美國連續血糖監控產品龍頭廠商的新一代產品,成功取證上市量產所致。
展望未來,達亞國際的客戶中還有眾多創新醫材產品,像是能將血糖監控與胰島素注射功能合而為一的人工胰臟、心臟瓣膜置換的微創手術器材、針對肺癌細微病徵進行檢測的手術機器人、及能避免被重複使用的安全針頭等,未來產品取證上市後,中長期營運成長可期。
達亞國際(6762)這家生技公司要上櫃了!預計12月18日以每股270元上櫃,這個價格看起來相當吸引人,因為它今年的獲利預期會讓投資人賺到一個股本都不夠。而且,明年的訂單掌握度也相當高,讓人對它充滿期待。 達亞國際專注於高階醫材零組件的模具開發和射出成型,擁有超過80家美國客戶,其中包括像美敦力、嬌生、亞培這樣的全球醫療巨頭。這家公司的營運表現實在太亮眼了,去年EPS有5.58元,今年前三季就衝上8.2元,預計全年會賺得超過一個股本。 作為益安持股58.79%的子公司,達亞國際的訂單能見度非常高,總經理許雅雯透露,公司已經規劃明年進行新廠擴建,預計2023年投產,並將部分產能用於手術機器的開發。 達亞國際的產品還有很多創新點,像是將血糖監控與胰島素注射合而為一的人工胰臟、心臟瓣膜置換的微創手術器材、針對肺癌檢測的手術機器人、以及能避免重複使用的安全針頭等。明年,在主力客戶的業績持續上升,加上攝護腺、數位微創手術平台及Google的生理監測等新產品進入量產,達亞國際的營運力將努力追求更高成長。 為了迎接上櫃,達亞國際也將辦理現增發行新股,總共2,306張,其中1,660張將進行競拍,競拍期間從11月30日至12月2日,12月4日將開標。這次的競拍底價為228.37元,而30日的收盤均價是318.76元,這意味著投資者有相當大的獲利空間。這麼好的機會,相信會引起一陣競拍熱潮吧!
達亞聚焦在高階醫材零組件的模具開發及射出成型,擁有超過超過 80家的美國客戶,其中還包括全球市值排名前十大的醫療巨擘,如美 敦力、嬌生、亞培等。
達亞近年營運表現耀眼,受惠客戶J&J子公司Ethicon的腸胃管腔 手術吻合器,連續式血糖監測系統(CGM)領導大廠的大舉量產,推 升業績走高。達亞去年EPS為5.58元,今年前三季衝上8.2元,全年估 將大賺超過一個股本。
達亞是益安持股58.79%的子公司,由於訂單能見度佳,為續保成 長動能,總經理許雅雯表示,已規劃明年進行新廠擴建規劃,2023年 投產,其中部分產能將投入手術機器人的開發。
法人表示,達亞國際的客戶中還有眾多創新醫材產品,像是能將血 糖監控與胰島素注射功能合而為一的人工胰臟、心臟瓣膜置換的微創 手術器材、針對肺癌細微病徵進行檢測的手術機器人、能避免被重複 使用的安全針頭等。達亞明年在主力客戶業績續旺,客戶攝護腺、數 位微創手術平台及Google的生理監測進入量產堆疊下,營運力拚高成 長。
達亞為配合初次上櫃前辦理現增發行新股2,306張,其中競拍1,66 0張,競拍期間為11月30日至12月2日,將於12月4日開標。
八貫成為繼汎德永業後第四季掛牌上市的第二家業者,也是今年第10家由興櫃轉上市櫃的公司,後續已通過主關機關核准待掛牌的尚有耀登、威鋒電子、安普新、長榮鋼、直得、穎崴、上洋、揚秦、智聯服務、亞泰金屬、叡揚資訊、長聖、達亞,以及24日甫通過的威健生技、全宇昕等,共計15家業者。
承銷圈法人表示,在度過上半年的谷底後,下半年IPO市況的確有好轉跡象,但相比前幾年的表現仍略遜一點,第四季甚至2021年全年IPO市場能否顯著復甦,主要仍視國際上的疫情控制程度,因目前能夠掛牌或登錄興櫃的公司,普遍還是受疫情衝擊較小甚至受惠的產業,相對真正有影響的公司還未能冒出頭。
譬如銅箔基板(CCL)設備廠亞泰金屬,在全球主要CCL廠的滲透率超過半數,隨大陸5G基站建置步伐重新啟動後,法人預估2021年營運可望維持雙位數的成長,同時有望在年底動工建置新廠,最快在2022年開出產能。
亞泰金屬今年前10個月累計營收高達7.9億元,年增37.35%,23日結束公開申購,擬在25日早上辦理電腦抽籤,以未扣除未合格單的22.4萬筆申購單計算,中籤率僅0.3%。
此外,天線模組廠耀登、專業耳機業者安普新、「麥味登」母公司揚秦也分別將在12月1日、2日與4日起辦理公開申購,每股承銷價分別為46元、100元、60元;另外興櫃股王穎威的初上市前現增每股暫定價格也已出爐,為280元,能否緊跟前興櫃股王昇佳半導體腳步,打破興櫃股王掛牌後股價容易崩跌的魔咒,備受市場矚目。
達亞國際(6762)最近在台灣舉辦了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預計在12月中旬正式掛牌上櫃。公司去年實現EPS為5.58元,今年前三季已經達到8.2元,表現亮眼。作為一家專業的醫療器材製造廠,達亞國際不僅提供模具開發與製造、射出成型、半成品與成品組裝等服務,還在醫療器材二類及三類產品零組件生產製造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開發與設計能力。
達亞國際的產品質量與技術水平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目前與超過80家醫療器材大廠及新創公司合作,擁有超過5,300件醫療器材產品關鍵零組件的生產經驗。公司的主要客戶除了母公司益安外,還有來自美國的客戶。
在醫療器材領域,產品的開發過程長且複雜,需要通過生產製程認證。然而,一旦產品通過認證,由於醫療器材的產品生命週期較長,這將為公司帶來長期且穩定的收入。達亞國際在全球醫療器材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是前十大醫療器材品牌公司中的四家公司的射出成型零組件供應商。
達亞國際的技術層次、製造能力與優質服務是其成功關鍵。公司擁有符合法規規範要求的醫療器材零組件的模具設計、製程開發能力,以及紮實的量產品質管控程序。此外,公司還能夠提供快速反應的零件生產技術和成品相關所有製程作業所需。
達亞國際製造的醫療器材零組件主要應用於胸腹腔微創手術器材、血糖監測隨身裝置、心臟及心血管手術器材、婦科及泌尿科手術器材、數位手術系統平台及其他多種新創醫療器材。隨著全球醫療與照護市場規模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慢性病防治、精準手術醫療及隨身智能輔助科技之發展,達亞國際未來的營收將有望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