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鑫品生醫科技(興)公司新聞
鑫品生醫集團表示,肺癌在兩岸其發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大部 分患者在確診時大多為晚期,如何控制病情及幫助患者延長生存期是 各界共同的目標,此臨床研究期望在免疫療法上結合細胞治療與免疫 檢查點拮抗劑,以創造更好的療效。Opdivo藥物本身不毒殺癌細胞, 而是藉由與PD-1受體結合並阻斷其與PD-L1和PD-L2的交互作用,進而 解除免疫抑制作用,使T細胞能恢復活性以毒殺癌細胞。在國際上Op divo已成為二線非小細胞肺癌的標準治療,使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生存率由不到5%提高到了16%,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預期,但目前 O pdivo在臨床使用上也有兩個缺點,一是副作用大,另一是有效率低 ,僅有約20%的病患治療後有療效。
臺灣鑫品生醫及日本tella集團在之前的臨床研究上,初步測試樹 突狀細胞治療與Opdivo合併治療,在數個病患上看到了令人驚豔的效 果,其後一直構思將此治療模式建立得更完整,在瞭解了河南腫瘤醫 院在科研及臨床上深厚的實力後,積極與院方洽談合作,這次是雙方 的第一個合作專案,將針對樹突狀細胞治療與Opdivo合併治療晚期非 小細胞肺癌進行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特別是在特殊療程設計上觀察 是否能顯著降低副作用及在腫瘤縮小有效率與疾病無進展存活期上的 改善,此計畫預計在2020年初開始收案,試驗期間為兩年。
目前此計畫在台灣及馬來西亞也皆已與醫療機構協議合作,將會與 大陸同步進行臨床研究。鑫品生醫集團一行人此次行程也參訪了中美 (河南)荷美爾腫瘤研究院及GMP實驗室,對於河南腫瘤醫院的研究 廣度和深度印象深刻,雙方表示在日後希望能有更多的合作專案,結 合雙方優勢、尋求更多突破,以造福更多癌症病患。河南腫瘤醫院(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河南腫瘤醫院是全球最大的腫瘤專科醫院, 擁有2991張床位,2018年門診接診患者達58.48萬餘人次,收治住院 患者16.85萬人次。該院診療實力突出,胸部腫瘤微創技術、食管癌 加速康復技術、精確放射治療技術、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腫瘤多學 科綜合規範化治療、乳腺癌規範化治療均居大陸領先水準。
另外,河南腫瘤醫院長期投入在免疫細胞治療上的研究,是目前大 陸少數擁有免疫治療科室的醫院之一,2019年3月大陸國家衛生健康 委辦公廳起草「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預計以 類似台灣「特管辦法」的方式開放細胞治療,允許臨床研究證明安全 有效的體細胞治療經過申請通過後在醫療機構向患者收費治療,河南 腫瘤醫院 憑藉過去的眾多研究結果,有望進入第一波開放名單當中 。
12月5日至8日醫療科技展隆重登場,鑫品生醫集團今年參展的類別 是一樓「基因醫學-細胞治療館」,攤位編號為P1006,此次參展的 主軸為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及免疫力檢測,強調公司技術強項及產品優 勢。
上周漲幅達到10%的興櫃強勢股,依序為安碁資訊、美達科技、鑫品、佳得、岱煒、方舟、銳捷、真好玩、州巧、耀登和久昌,漲幅10.2%~50%不等。
安碁資訊將在30日上櫃,普通股承銷價55元,不過競拍最高價曾達130元,上周高點更來到252元。
安碁日前自結9月每股稅後純益(EPS)1.02元,大幅高於去年同期的0.3元,第3季EPS 1.22元,也優於去年同期的0.84元。
美達科技為類比暨混合訊號積體電路測試儀器及系統製造廠,10月18日登錄興櫃。
為了降低藥價,整合藥廠,大陸最新政策是把帶量採購試點的「4+7」個城市,逐步擴大適用範圍,而供貨商則由1家,放寬到3家。根據9月統計,已有1,400多個藥品向大陸藥監局申請一致性評價、339個已過關,其中有逾30個品項,已有三個以上的藥企通過一致性評價;亦即如果不是在前三家的藥廠,則只能轉向不屬於帶量採購的地區銷售,在藥價和數量都將受到影響下,營運也會相對辛苦。
由於大陸法規趨嚴,採用相等性試驗(BE),更是全球最嚴苛標準,相較於過去台灣只是做飯前的比對,大陸還要求做飯後的比對數字,因此,也讓台資廠搶攻大陸一致性評商機不如預期,目前正積極加速中。
就初步統計,為了創造營運利基,杏輝子公司杏輝天力朝向專注研發強化大腦健康及肌肉能量的天然提取原料,並且以三大主力產品管花肉蓯蓉提取物、茯苓三貼?提取物、和核桃?粉,避開醫改的衝擊。
另外,在大陸建有生產基地的中化,除了力拚搶進一致性評價商機外,因有符合國際和大陸法規的藥廠,也積極爭取擴大國際代工;而永信則以布局大陸和美國尋求利基。
以點滴輸液聞名的南光,已拿下三張進口大陸藥證,其中一張胃腸用藥需適用一致性評價,預計未來一年啟動,最快2020年完成。
至於比較採取合作授權的廠商中,生達已和陸資廠敲定七個品項;來勢洶洶的瑩碩,則已完成簽訂22項產品的藥物合作開發及授權協議案。
瑩碩表示,該公司在大陸市場的布局已進入收割階段,除與合作夥伴攜手搶攻龐大的仿製藥(學名藥)商機外,也有進一步跨足二類新藥市場的規劃。目前正加速執行已簽約授權協議案的藥物開發進程,希望在年底前可推進二∼三個生體相等性試驗(BE)計畫,同時將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送交申請進口藥品註冊證(IDL),展開營運新階段里程碑。
鑫品生醫總經理歐明昌表示,今年該公司進一步引進日本使用多年的免疫力檢測系統並完成建置,這項技術只需要少量血液,在短時間內即可測出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能力強度,藉由檢驗結果可指引病患最合適的免疫細胞治療方案,也可在療程中及治療後做為免疫力監控的工具。總經理歐明昌提及,許多病患在諮詢免疫細胞治療時都有個疑問,面對不同的免疫細胞治療,到底哪一種適合自己及如何知道治療後免疫力是否提升?經過免疫力檢測可完整的回答這個問題,例如:一個病患如果淋巴球數量在正常區間,而血清中的活性指標明顯低落,代表後天免疫受到抑制,較適合的治療是樹突細胞治療,再與其他的參數共同評估,即可規劃出最佳的個人治療方案,治療中也可利用檢測即時平行檢控,若治療一段時間後免疫力無明顯變化,就應提早應變調整治療的劑量或頻率。這套系統在日本行之有年,期望在台灣使用後能與細胞治療並重給予病患最大的幫助。
鑫品生醫在特管辦法通過後,已與多家醫院簽訂合作協議,針對非小細胞肺癌、胰腺癌、大腸直腸癌、肝細胞癌、乳癌、腦癌、卵巢癌、胃癌及食道癌等9種癌症提出DC樹突細胞及NK自然殺手細胞治療送件申請,除此之外,也計畫將細胞治療應用往早期癌症推動,已規劃了DC治療在術後做為輔助治療以減緩復發的臨床試驗。針對海外市場,目前在大陸及馬來西亞都有子公司在運作,已與大陸及馬來西亞大型醫學中心談定臨床試驗規劃,將針對肺癌及肝癌等癌症進行DC細胞合併治療研究,期望在當地法規完善後及早奪得市場先機。
上周台股尾盤逆勢上漲,櫃買指數逐漸收復失地,但興櫃買氣稍微降温,上漲家數只有80家,而下跌家數則超過百家。在這波股漲潮中,有幾檔個股表現格外亮眼,其中就包括了鑫品生醫科技,以及其他幾檔生技股,像是尖端醫、長聖、國鼎生技和台康生技等。 說到鑫品生醫,這家公司在生技領域可是有著不錯的表現。它專注於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去年還成功從日本引進了先進技術,成為特管法開放後首家引進日本技術的公司。這種技術的引入,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可說是如虎添翼。 不僅如此,鑫品生醫還與慈濟醫院合作,打造了東部最大的細胞治療中心,這對於公司整體的研發和應用都大有幫助。在立法院預計通過的《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的加持下,細胞療法產業將會加速發展,鑫品生醫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而另一檔生技股尖端醫,它則是透過業界結盟,準備了特管法開放的各種細胞治療項目,並與慈濟醫院合作,這對於公司的發展也是一大助力。 此外,還有幾檔個股也值得注意。像是洋基工程,去年每股純益(EPS)高達19.08元,在興櫃中名列前茅。今年前三月,洋基工程更是連續創下倍增營收的佳績,表現實在是驚人。 碩豐的營收也呈現倍增,3月年增率更是擴大到2.5倍,股價也突破年線。這家公司的POS軟體開發,也讓它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總結來說,上周台股市場中,生技股表現亮眼,其中鑫品生醫科技更是引人注目。在細胞療法產業的發展趨勢下,這些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看來相當看好。
【台灣股市新聞】 近來台灣股市表現亮麗,尤其是生技醫療業的表現格外亮眼。在上周的股市交易中,生技醫療業的股票成交量領先群倫,其中台康生技、尖端醫和耀登科技等公司成交量居冠軍。 台康生技在上周的成交量達到3,123張,股價也從40.43元上漲至43.45元,表現強勁。緊隨其後的是尖端醫,成交量為3,074張,股價從20.19元上漲至23.69元。而耀登科技則以3,035張的成交量,股價從33.40元上漲至33.98元,同樣表現出色。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半數是新進榜的公司,如尖端醫、鑫品生醫、北極星藥業-KY、國鼎生技和新盛力等。這些公司大多數股價都呈現上漲,其中尖端醫的均價漲幅達17.3%,表現最為突出。 在興櫃市場方面,近期也有新公司登錄。久昌公司專業於類比IC設計、客製化電源設計與管理、電源管理晶片設計與製造等,其興櫃認購價格為每股20元。 今年至今,已有七家公司登錄興櫃,截至5月3日,共有241家興櫃公司進行櫃檯買賣,其中包括七家外國公司。這些數據都顯示出台灣股市的活躍與發展潛力。
上周漲幅達到一成個股,依序有尖端醫漲逾20%最多、洋基工程、鑫品生醫、碩豐、影一、長聖、楷捷-KY、進能服、國鼎生技和台康生技,其中尖端醫、鑫品、長聖、國鼎及台康均為生技股,延續前周強勢趨勢。
尖端醫、鑫品、長聖又有共同題材,皆受惠特管法開放細胞治療,立法院預計通過的《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將接棒讓細胞療法凝聚產業能量加速發展。
尖端醫透過業界結盟,備齊特管法開放的各種細胞治療項目,年初攜手慈濟醫院打造東部最大細胞治療中心。鑫品專攻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去年獲日廠授權技術,成為特管法開放後首家引進日本技術公司。
長聖連日大漲,已躍居興櫃生技股王,上周最高攀244.99元,年線累積漲97%。
洋基工程去年大賺一個股本,每股純益(EPS)19.08元高居興櫃第一。今年前三月,洋基連續繳出倍增營收,表現更上層樓。
碩豐前三月營收也倍增,且3月年增率擴大到2.5倍,上周股價突破年線。碩豐為伍豐轉投資,主要從事POS軟體開發。
影一宣布減資彌補虧損,預計減少61.3%的資本額,同時將辦理增資200萬股,充實營運資金。
經營賭場、遊樂園等娛樂事業的捷楷,去年虧損,決議不發董事酬勞。進能服因財報認列調整,去年營收增為12.3億元。
上周成交量最大前三名依序是台康生技(6589)、尖端醫,以及耀登科技;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生技醫療業占七檔最多,其次是電子零組件業占兩檔。
上周成交量冠軍是台康生技,成交量有3,123張,股價從40.43元上漲至43.45元;亞軍尖端醫成交量3,074張,股價則是從20.19元上漲至23.69元;第三名的耀登科技成交量3,035張,股價從33.40元上漲至33.98元,前三名均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仍有一半是新進榜,包括尖端醫、鑫品生醫、北極星藥業-KY、國鼎生技,以及新盛力,從股價來看,除了北極星藥業-KY下跌,其他四檔均為價漲量增,其中以尖端醫上周均價漲幅17.3%最高。
本周有一家公司登錄興櫃,久昌從事類比IC設計、客製化電源設計與管理、電源管理晶片設計與製造等業務。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20元。
今年來則是已經有七家公司登錄興櫃;截至5月3日,有241家興櫃公司已櫃檯買賣(包含外國公司七家)。
金豬年來臨,台灣生技產業迎來新一波政策利多,特別是「特管法」與即將出台的「再生醫療法案」,讓業界興奮不已。近期,衛福部陸續啟動特管法治療案件的審查機制,預計本季將迎來首案,其中基亞、訊聯等公司的合作醫院已遞件,受到關注。 隨著特管法上路,再生醫療法案也在立法院審議中,多家生技公司紛紛投入技術與藥品開發。這些公司包括基亞、高端疫苗、訊聯、三顧、尖端醫、醣聯、鑫品、翔宇、長聖、浩鼎等,以及基亞、晟德、翔宇、高端等,均因產業法規的加持而獲益。 在細胞治療方面,許多公司都有著顯著的進展。基亞與義大醫療體系合作進行抗癌細胞治療,訊聯宣布與三軍總醫院結盟治療「困難傷口癒合」,三顧則與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合作,利用日本細胞層片修復膝蓋軟骨缺損。這些公司都陸續向衛福部申請治療案。 根據特管法,自體細胞治療需經過GTP實驗室培養,核准後方可執行。然而,細胞產能與成本是最大的挑戰。未來細胞治療首案獲准後,預計將有多個案件陸續推出。業界預測,在患者需求極大的情況下,「細胞產能」將成為關鍵。 尖端醫與花蓮慈濟合作在東部打造細胞治療中心,高端疫苗則在新竹生醫園區建立「細胞治療生產暨處理中心」。此外,衛福部去年完成的「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已通過行政院會,並送立法院審議,若一切順利,今年可望三讀通過。規劃切入「異體」細胞製劑的公司將率先受惠。
特管法上路,而再生醫療法案也正在立法院審議中,國內多家生技公司均依法規投入有關技術、藥品開發,前者有基亞、高端疫苗、訊聯、三顧、尖端醫、醣聯、鑫品、翔宇、長聖、浩鼎等,後者則包括基亞、晟德、翔宇、高端等,在產業法規的基礎上,均受到加持,為豬年生技產業點火。
另外,近期許多公司在細胞治療進度推動上,也頗有進度,包括基亞、訊聯、長聖,還有尖端醫、高端等,都陸續與醫院合作,由醫院向衛福部申請特管法執行自體細胞治療,尖端醫與高端都規劃打造細胞生產中心,成為產業界關注熱點。
申請進度方面,基亞近期攜手義大醫療體系進行抗癌細胞治療,另外,訊聯也宣布結盟三軍總醫院,治療「困難傷口癒合」,均已陸續向衛福部申請。另外,三顧結合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的杜式刀法,希望用日本細胞層片,修復膝蓋軟骨缺損,目前也規劃申請中。
根據特管法,自體細胞治療須有GTP實驗室進行細胞培養,其治療申請案經衛福部核准後,就能執行,但細胞產能與成本是最大關鍵。
未來細胞治療首案正式獲准執行後,將陸續有多案齊發,業界認為,在患者需求極大的情況下,屆時「細胞產能」將備受考驗,因此,尖端醫與花蓮慈濟合作,在東部打造細胞治療中心,而高端疫苗則在新竹生醫園區自行打造「細胞治療生產暨處理中心」。
值得下一步關注的是,繼特管法後,衛福部去年已完成的「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經行政院會拍板通過,已送立法院審議,若一切順利,今年可望三讀通過,其中,規劃切入「異體」細胞製劑的公司則可望在題材上率先受惠。
鑫品生醫(4170)總經理歐明昌表示,樹突細胞療法是一種癌症免疫細胞治療方式,原理是分離患者周邊血的單核細胞後誘導分化成樹突細胞,再給予適當癌細胞抗原,使樹突細胞將癌細胞抗原呈現在細胞表面上,再經由皮下注射方式輸回人體,訓練活化體內T細胞去辨識及消滅癌細胞,以達治療癌症的功效。
鑫品今年9月與日本tella集團簽訂獨家技術合作,日本tella集團從2011年開始研究樹突細胞療法在食道癌上的應用,目前已開發出專利抗原,可有效活化免疫系統激發體內T細胞抗癌反應,在日本有許多利用樹突細胞療法對抗食道癌成功的例子,其中一名88歲女性病患,於2015年3月診斷食道癌,已轉移到縱膈淋巴結,因年紀過大手術風險高,醫師決定採用放射線及樹突細胞療法合併治療,同年4月接受樹突細胞治療,兩周施打1次,共施打了6次,治療過程僅出現輕微發燒副作用,治療後發現淋巴結轉移明顯縮小,同年7月食道原發腫瘤已完全消失。
除日本的經驗外,國際研究亦顯示免疫細胞治療可改善食道癌病患生活品質及延長生存期。
上周成交量最大前三名依序為瑞興銀行(5863)、緯穎(6669),以及景凱(6549);而近一周成交量最大的十檔股票中,以生技醫療業占四檔最多,其次是電機機械占兩檔。
瑞興銀行登上成交量冠軍寶座,成交量有2,738張,股價從9.17元上漲至9.36元;亞軍緯穎成交量2,016張,股價則是從216.09元上漲至218.86元;第三名的景凱成交量1,900張,股價從8.15元下跌至6.69元,前三名中瑞興銀行、緯穎股價上漲。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呈現大洗牌,高達七檔都是新進榜,包括瑞興銀行、景凱、優燈(5216)、北極星藥業-KY(6550)、瑞寶基因(6479)、鑫品生醫(4170),以及生控(6567),不過從股價來看,僅瑞興銀行、鑫品生醫為價漲量增,以鑫品生醫上周漲幅14.4%較高。
本周有一家公司登錄興櫃,長聖(6712)是結合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新藥研發公司,致力於幹細胞及免疫細胞之新藥研發,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50元。
上周興櫃共計88檔個股收漲,並有八檔漲逾一成,包括斯其大、全宇昕、永虹先進、鑫品生醫、好玩家、尚化、威健及十銓等,另外,日高、安成生技也以8%的漲幅,入列前十。
斯其大是智慧電表大廠,上周宣布買回庫藏股300張,股價在消息公布前即跌深反彈,一周以來由40元漲至55元。
斯其大買回庫藏股區間為33元至84元,預計投入上限金額2,520萬元,目的是轉讓給內部員工。
全宇昕營收有五成以上來自MOSFET(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上周MOSFET概念的大中、尼克森、富鼎等全數反彈,帶動全宇昕走揚。
碳纖維廠永虹9月營收5.9萬元,累計前九月營收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36倍,股價低檔表態。
鑫品10月初決議通過處分子公司鑫立生醫股權,加上近期免疫細胞療法解禁帶動概念股,表現轉強。
好玩家18日董事會宣布多項決議,包括與日本DMM GAMES簽訂發行遊戲合約,資金貸與子公司SNSplus HK 1,526萬元,並公告今年首次辦理現增案。
尚化是大同轉投資鋰電池廠,近期大同高檔震盪,尚化相對強勢。威健9月營收3,157萬元,比8月衰退,較去年同期仍成長37%。
上海商銀繼續穩坐成交量冠軍寶座,成交量有10,644張,股價從34.65元漲至35.56元;亞軍緯穎成交量為6,737張,股價從343.46元大跌至261.47元;第三名的鑫品生醫成交量4,461張,股價從28.07元上漲至29.94元,前三名中上海商銀、鑫品生醫為價漲量增。
上周成交量前十名中,有三檔是新進榜,包括元翎(4564)、醣基(6586),以及華立捷(3688),從股價來看,僅醣基為價漲量增,上周漲幅19.1%。
本周有兩家公司登錄興櫃,安特羅(6564)業務為EV71腸病毒疫苗研發、EV71&克沙奇CA16二價疫苗研發、日本腦炎疫苗研發、肺炎鏈球菌疫苗研發等,興櫃平均認購價格為每股24.67元至25元。
進能服(6692)從事屋頂型、水面型及地面型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建置等,興櫃認購價格訂為每股35元。
其他入列漲幅十大個股,還有普生、山太士、台灣藝術、鑫品生醫、建騰創達、北極星藥業及真好玩,一半以上是前周未登榜個股,且股價多不及50元,反映低基期族群輪動為主軸。
醣基是由中研院主導成立的生物相似藥研發公司,去年底上興櫃,注資對象包括鑽石投資基金、潤泰集團及玉山創投。
近期翁啟惠涉入浩鼎案重新被討論,醣基關注度提高,加上醣基睽違多時再度發布營收,8月業績雖比去年衰退,但繳出29萬元的正收入,股價低檔表態。
南俊從事鋼珠導軌研發、設計及產銷,先前因整頓雲科廠房提列折舊,業績不如預期,不過8月營收1.8億元,來到今年最高,主要是雲科廠開始量產。
據傳南俊也受惠美中貿易戰,接獲美系客戶訂單,預期下半年表現逐月改善。
友霖是西藥研發廠,14日宣布與美國DURECT研發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新藥獲衛福部批准,拉動股價旱地拔蔥,15日狂飆15%。
友霖表示,該新藥Methydur同步規劃加速上市,希望2019年國內各醫院都能進藥,同時也密切尋找中國合作夥伴。此外,Methydur還計畫向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地的主管機關遞交申請,開拓東南亞市場。
記者會現場,鑫品董事長潘俊佑及tella社長矢崎雄一郎分別就公司獨家技術進行說明;會中也邀請到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山下直秀及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針對台日兩國在免疫細胞療法的發展趨勢進行分享,是台灣首次在免疫細胞療法上,首次跨國學術交流,共同為亞洲癌症提供治療新可能。
目前全球使用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各種癌症,並列為常規治療的國家僅有日本。潘俊佑表示,台灣隨著法令逐步開放,鑫品結合日本豐富的治療經驗,可望快速提升免疫細胞應用於癌症的治療能力,除了對癌症患者為一大福音之外,更能奠定台灣在全球的先進醫療地位,打造台灣醫療島,引領台灣生技產業走向國際。
樹突細胞清除標記癌細胞
日本細胞治療公司tella專注於開發免疫細胞癌症治療技術,是日本研究樹突(DC)細胞於癌症治療案例上最多的公司,在日本,DC療法治療的患者超過11,000例,且應用於20多種癌症,療效顯著,許多臨床試驗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上。
山下直秀指出,DC細胞被稱為「指揮司令塔」細胞,具有辨識及吞噬癌細胞或病變細胞的功能,吞噬後DC細胞會分解癌細胞,並將癌細胞的標記呈現在表面,接著教育及活化淋巴細胞,已認識癌標記的淋巴細胞就會在體內巡邏,清除帶有標記的癌細胞,這就是DC細胞疫苗的原理。tella的DC細胞疫苗具有高純度、高活性等特點,並使用專利人工抗原庫,使病患治療的過程更方便及快速,一次抽血採集的細胞即能進行5∼7次的治療。
由於自然殺手(NK)細胞純度與數量達到要求與水準,因此tella的超級NK療法在實際經驗中顯示,可有效表現於結合現有治療,若再搭配化療使用上,可降低副作用、疼痛感、提升免疫力、體力又能持續毒殺癌細胞等綜合正向作用。
台日合作造福癌症患者
矢崎雄一郎表示,tella集團本次的授權,除考量鑫品生醫長期於自體免疫細胞癌症治療的技術執行外,更是對於鑫品生醫身為亞洲第一大免疫細胞儲存庫的豐富經驗與規模感到期待,免疫細胞治療可能會因為癌症患者的細胞品質過弱或過少,造成培養不足或無法執行而感到遺憾,鑫品生醫組建龐大的細胞儲存庫,將有助於癌症治療的有效性與執行,這是兩家公司獨家合作的重要基礎之一。
鑫品生醫是目前國內唯一可完整提供法規開放的DC、NK、T三種細胞製劑的生技公司,已具有符合GTP規範的實驗室及多年的生產管理及品質管理經驗,潘俊佑強調,本次與tella集團聯手後,將逐步調整資源與研發組合,除了擴充細胞製劑產能以造福更多癌症患者,並同時將研發火力集中在進行中的新技術開發及與細胞治療新藥臨床試驗案上,將資源做最有效利用,創造最大效益。
賴基銘亦指出,tella是日本製作NK與DC細胞疫苗的先驅,累積最多臨床經驗,結合鑫品原有的優勢,台日兩強聯手,不啻為免疫細胞療法打了一針強心劑,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免疫細胞療法將更蓬勃發展。
日本在免疫細胞治療應用經驗豐富,也是全球第一個國家用於常規治療。歐明昌指出,鑫品過去與日本生技公司及醫療機構合作的經驗,日本近年在免疫細胞療法上的應用確實愈加純熟,療效也更加顯著提升,實際醫療經驗正是台灣目前醫界最迫切需要的領域。
他表示,鑫品生醫與tella攜手合作,建立台日免疫細胞醫療交流的平台,讓與鑫品合作的醫生能在最短時間內成為專家,並讓台灣癌症病患獲得最完整成熟的免疫細胞治療。另外,他說:「此次合作也代表國外標竿企業相當看重台灣市場。」
另一方面,鑫品可明確地調整資源與研發組合。針對生產線,歐明昌分析,此次合作確定細胞治療產品種類後,將穩定擴充產能以造福更多癌症患者;在研發方面,鑫品將火力集中在進行中的新技術開發,以及與tella規畫中的細胞治療新藥臨床試驗案。
近來大陸、東南亞有許多客戶至台灣儲存免疫細胞。歐明昌說,隨國內法規開放,替生技業者拓展大陸市場增添助力,鑫品目前積極與大陸三甲醫院洽談,希望媒合與台灣醫院合作,建立兩岸治療平台與模式,期做到癌症治療無縫接軌,在台灣進行免疫細胞治療,在大陸進行後續追蹤。
他指出,目前已有許多大陸病患有意至台灣接受免疫細胞治療,仍尚待國內醫院取得核准。
免疫細胞治療仍是一片藍海,商機估達千億。對於未來展望,歐明昌表示,期待國內有更多跨國合作及技術引進,也希望藉由醫院及業者的緊密合作,迅速提升臨床治療應用能力。
他也期許,鑫品致力建立高品質的台灣細胞醫療島,吸引亞洲患者來台治療,並與同業組隊一起擴展亞洲市場。
賴基銘指出,目前治療癌症多使用綜合治療及輔助治療搭配,另外,有分子單靶向與多靶向治療。針對晚期癌症治療的困境,他表示,除了無法切除乾淨,放療劑量受限於周遭組織的耐受度,加上化療與放療併行的副作用大,造成病人耐受性低。
免疫細胞與樹突細胞疫苗及免疫檢察點抑制劑的各種合併療法,化解治療困境。他說,今年6月美國教授MatthewFKrummel發現,免疫細胞會強化特有的樹突細胞提升免疫檢察點抑制劑的免疫應答,透過FLT3LG的特異性免疫信號蛋白或細胞因子,在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與樹突細胞發生頻繁且穩定的相互作用,創造免疫檢察點抑制劑的有力環境。
這是衛福部「自體細胞治療特管辦法」自本月6日上路後,第一家引進日本技術的國內上市櫃生技公司。鑫品生醫是由潘俊佑創立,專攻癌症免疫細胞治療的公司。
鑫品生醫昨日與日本tella簽署合作協議,並由鑫品董事長潘俊佑與tella株式會社社長矢崎雄一郎代表雙方締約,將攜手在台灣與合作醫院執行自體免疫細胞抗癌治療,將儘速向衛福部提出申請。與會者另有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山下直秀、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賴基銘。
潘俊佑說,當前全球以自體免疫細胞治療各種癌症並為常規治療的國家僅有日本,台灣繼日本之後,成為第二個開放國家,因此商機驚人。受惠的上市櫃公司除鑫品,還包括基亞、尖端醫、醣聯等,近日股價均有出色表現,其中,基亞因在該領域深耕十多年,且投入即將開放的再生醫療製劑開發,股價連拉六根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