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鑽石生技投資(上)公司新聞
鑽石生技基金總裁路孔明昨(21)日表示,在四大創投基金陸續來台投資後,投資規模會不斷擴大,預期很快就會破千億元,為台灣生技帶入活水,帶來生技市場第三次翻轉契機。
業界指出,生技產業已低迷一年多,國內外資金面對許多投資個案均呈保守態度,但下半年似有回春跡象,包括多家新藥公司如浩鼎、北極星、藥華、中裕新藥開發都將有具體結果,而基亞疫苗等公司也將規畫登興櫃,資金似有回流投資跡象。
近期,在多家國際型新藥公司將陸續翻牌的效應下,國際資金陸續來台探詢可能投資的契機,業界認為,這波國際資金投資潮有機會帶動台灣生技翻轉,再創榮景。
業界指出,生技產業已低迷一年多,國內外資金面對許多投資個案均呈保守態度,但下半年似有回春跡象,包括多家新藥公司如浩鼎、北極星、藥華、中裕新藥開發都將有具體結果,而基亞疫苗等公司也將規畫登興櫃,資金似有回流投資跡象。
近期,在多家國際型新藥公司將陸續翻牌的效應下,國際資金陸續來台探詢可能投資的契機,業界認為,這波國際資金投資潮有機會帶動台灣生技翻轉,再創榮景。
生技月將於22日啟動,首先登場的是「亞洲生技商機高峰論壇」(BBA),將由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統籌規劃。
在此之前,由中天生技轉投資的鑽石生技所主辦的「2015亞洲生技投資論壇」,將在明(21)日提前暖身。鑽石生技表示,今日將有許多專業人士參與,地點在寒舍艾麗酒店5樓宴會廳(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上午8點30分報到。
在此之前,由中天生技轉投資的鑽石生技所主辦的「2015亞洲生技投資論壇」,將在明(21)日提前暖身。鑽石生技表示,今日將有許多專業人士參與,地點在寒舍艾麗酒店5樓宴會廳(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上午8點30分報到。
號稱國內最大生技基金的鑽石生技投資公司,昨(14)日與中興大學簽約,並宣布成立「中興鑽石生技投資平台」。鑽石生技總裁路孔明表示,雖北醫目前也有意願與鑽石生技簽約,但公司將先以台大、交大、陽明、成大及中興等5校合作案為主,並做出具體成果。
路孔明表示,鑽石生技過去以投資新藥藥品及醫療器材為主,昨和興大的合作案,是第一個以農業生技與保健產品為主,其合作模式持股比重,鑽石及投資團隊占45%股權,另校方及技術團隊占55%股權,校方與技術團隊擁有主控權。
鑽石與興大預定本月28日召開第一次媒合會,包括評選「生物農藥」、由興大與台中榮總、中研院、高醫大合作開發出的「奈米結構生醫檢測晶片」、「合成生物學技術平台」,及凱若發明製藥科技開發的「益生菌細胞工廠」,可用以生產高單價且具高效抗氧化的蝦紅素,做為雙方合作四大個案。
該項合約簽署昨日由興大校長李德財與鑽石生技總裁路孔明代表締約,李德財表示,鑽石生技除投資生技領域外,現在也要跨入文創領域,他希望雙方是長期性的合作機制,為新創事業挹注資金。
李德財說,興大除了農業生技外,在文創方面也與台中市政府簽署合作意向書,將在水湳設「中台灣數位文化中心」,他相信該校未來與鑽石的合作案,不只在農業生技,將是全面性。
路孔明為興大傑出校友,民國68年畢業於經濟系,近年來多次捐款給母校支持校務發展。
路孔明表示,鑽石生技過去以投資新藥藥品及醫療器材為主,昨和興大的合作案,是第一個以農業生技與保健產品為主,其合作模式持股比重,鑽石及投資團隊占45%股權,另校方及技術團隊占55%股權,校方與技術團隊擁有主控權。
鑽石與興大預定本月28日召開第一次媒合會,包括評選「生物農藥」、由興大與台中榮總、中研院、高醫大合作開發出的「奈米結構生醫檢測晶片」、「合成生物學技術平台」,及凱若發明製藥科技開發的「益生菌細胞工廠」,可用以生產高單價且具高效抗氧化的蝦紅素,做為雙方合作四大個案。
該項合約簽署昨日由興大校長李德財與鑽石生技總裁路孔明代表締約,李德財表示,鑽石生技除投資生技領域外,現在也要跨入文創領域,他希望雙方是長期性的合作機制,為新創事業挹注資金。
李德財說,興大除了農業生技外,在文創方面也與台中市政府簽署合作意向書,將在水湳設「中台灣數位文化中心」,他相信該校未來與鑽石的合作案,不只在農業生技,將是全面性。
路孔明為興大傑出校友,民國68年畢業於經濟系,近年來多次捐款給母校支持校務發展。
國內最大生技創投基金─鑽石生技投資公司,明(14)日將與中興大學簽約,共同成立「中興鑽石生技投資平台」,未來雙方將結合業界資源資金與學界具商業潛力的創新技術,來扶植新創公司。這是繼台大、交大及陽明3所大學之後,國內第4所大學與鑽石簽訂合作案。
由中天生技集團、富邦金控、台新金控及潤泰集團,2013年共同成立「鑽石生技投資公司」,基金規模新台幣80億元,號稱台灣最大且首屈一指的專業生技創投,將以推動生技起飛為己任。
民國68年畢業於中興大學經濟系的鑽石生技總裁路孔明,為興大傑出校友,近年來,多次捐款給母校支持校務發展,此次鑽石和興大合作案,主要是看中母校在農業及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發能力與成果,未來也將以此兩項領域做為該平台合作投資的重點。
由中天生技集團、富邦金控、台新金控及潤泰集團,2013年共同成立「鑽石生技投資公司」,基金規模新台幣80億元,號稱台灣最大且首屈一指的專業生技創投,將以推動生技起飛為己任。
民國68年畢業於中興大學經濟系的鑽石生技總裁路孔明,為興大傑出校友,近年來,多次捐款給母校支持校務發展,此次鑽石和興大合作案,主要是看中母校在農業及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發能力與成果,未來也將以此兩項領域做為該平台合作投資的重點。
陽明大學與國內最大生技創投公司「鑽石生技投資」攜手合作,於日前(15日)舉行簽約儀式。將共同創建專屬生技領域戰略合作平台,以推動生技界具前瞻新創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機會,開啟學術與產業界的價值鏈整合新頁。
陽明大學校長梁賡義表示,近年積極跨入生技產業,希望營造生技產業成為台灣再一次經濟奇蹟。因此陽明大學孜不倦地創新研發,與鄰近醫院尤其以陽明大學教學醫院之台北榮總具有眾多卓越的研發成果,其中之榮陽團隊更頗具盛名。
梁賡義指出,陽明大學肩負學校與校友雄厚開發之生醫資產,帶領台灣生物醫學跨入生醫工程、生技檢測儀器、腦科學、基因體、生化與遺傳工程、生物製藥、腫瘤免疫治療等優勢領域責任,未來再加鑽石生技投資提供給陽明技術團隊的諮詢顧問服務與多方資源,必能加速新創技術進一步實踐的腳步。
鑽石生技投資總裁路孔明表示,陽明大學在國內生物醫學產業執牛耳之地位,過去在醫學、醫工以及生技產業已看到許多技術成功的典範,帶領台灣成為全球生物醫學研究舞台上不可或缺之要角,近年隨國內產業升級轉型,陽明校內已有不少創新能量開始結合生醫與醫學工程技術,未來潛力無限。此次與陽明進行戰略合作,將協助籌資與資本規畫,有效率地協助新創技術進一步落實商轉,成為陽明師生創業的最佳後盾。
陽明大學校長梁賡義表示,近年積極跨入生技產業,希望營造生技產業成為台灣再一次經濟奇蹟。因此陽明大學孜不倦地創新研發,與鄰近醫院尤其以陽明大學教學醫院之台北榮總具有眾多卓越的研發成果,其中之榮陽團隊更頗具盛名。
梁賡義指出,陽明大學肩負學校與校友雄厚開發之生醫資產,帶領台灣生物醫學跨入生醫工程、生技檢測儀器、腦科學、基因體、生化與遺傳工程、生物製藥、腫瘤免疫治療等優勢領域責任,未來再加鑽石生技投資提供給陽明技術團隊的諮詢顧問服務與多方資源,必能加速新創技術進一步實踐的腳步。
鑽石生技投資總裁路孔明表示,陽明大學在國內生物醫學產業執牛耳之地位,過去在醫學、醫工以及生技產業已看到許多技術成功的典範,帶領台灣成為全球生物醫學研究舞台上不可或缺之要角,近年隨國內產業升級轉型,陽明校內已有不少創新能量開始結合生醫與醫學工程技術,未來潛力無限。此次與陽明進行戰略合作,將協助籌資與資本規畫,有效率地協助新創技術進一步落實商轉,成為陽明師生創業的最佳後盾。
鑽石生技投資基金與陽明大學在該校40周年校慶上,宣布合作成立國內首創生技投資合作平台,這是該基金繼與台大、交大合作後,再打造新的生技投資平台,也使鑽石生技成為國內量能最大的生技產學合作種子基金。該基金將與榮總、陽明攜手成立的「榮陽團隊」合作,透過該團隊在生醫領域的學術研究資源,預計每年產出20個創業隊伍,結合業界資源與資金,扶植新創公司。
鑽石生技投資基金宣布,今(15)日將與陽明大學在該校40周年校慶上,合作成立國內首創生技投資合作平台,這是該基金繼與台大、交大合作後,再打造新的生技投資平台,也使鑽石生技成為國內量能最大的生技產學合作種子基金。
該基金將與榮總、陽明攜手成立的「榮陽團隊」合作,透過該團隊在生醫領域的學術研究資源,預計每年產出20個創業隊伍,結合業界資源與資金,扶植新創公司。
投資比重方面,未來將以投資方占45%、專利開發及校方占55%的模式,由校方與技術團隊擁有主控權。
此次備忘錄簽署,將由鑽石生技投資董事長路孔明與陽明大學梁賡義校長共同出席締約。
路孔明指出,此次合作屬於產業攜手、優勢互補,其中,鑽石生技擁有豐沛的產業資源以及投資能量,而陽明大學在生技領域上結合榮陽團隊,共同成立「陽明鑽石生技投資平台」,整合台灣生技界學研與產業兩方的資源,期待台灣真正成為技術領先的亞洲生技島。
目前鑽石已經與台大、交大與陽明簽署創業相關的戰略合作協定,路孔明說,陽明鑽石的生技投資平台成立後,將專注於生技相關領域的投資。
在投資做法上,「陽明鑽石生技投資平台」預計每一季召開一次正式會議,由鑽石生技投資組成評估團隊,與陽明大學的創業學生隊伍進行面對面交流。
據悉,鑽石生技團隊最快與陽明方面會在今年7月、生技展前,完成首輪種子團隊的評估,預計先篩選出五個具有潛力的個案,給予專業上的協助,等到時機成熟再給予資金挹注、協助成立公司。
路孔明解釋,會議中鑽石生技除了與創業學生交流其創業想法外,也將最直接的實務經驗分享給團隊,協助團隊從學研走向商化的過程更順利。當鑽石生技評估學生團隊已經達商業化階段,鑽石可全額投資所有資金協助團隊成立公司。
鑽石說,未來預計每季會有五個創業團隊產生,一年可創造出20個新創隊伍的能量。
新創團隊與陽明校方將對新創公司擁有控制權外,陽明也可運用此股權之獲利永續經營,不斷對陽明創業生態提供活水資源。
該基金將與榮總、陽明攜手成立的「榮陽團隊」合作,透過該團隊在生醫領域的學術研究資源,預計每年產出20個創業隊伍,結合業界資源與資金,扶植新創公司。
投資比重方面,未來將以投資方占45%、專利開發及校方占55%的模式,由校方與技術團隊擁有主控權。
此次備忘錄簽署,將由鑽石生技投資董事長路孔明與陽明大學梁賡義校長共同出席締約。
路孔明指出,此次合作屬於產業攜手、優勢互補,其中,鑽石生技擁有豐沛的產業資源以及投資能量,而陽明大學在生技領域上結合榮陽團隊,共同成立「陽明鑽石生技投資平台」,整合台灣生技界學研與產業兩方的資源,期待台灣真正成為技術領先的亞洲生技島。
目前鑽石已經與台大、交大與陽明簽署創業相關的戰略合作協定,路孔明說,陽明鑽石的生技投資平台成立後,將專注於生技相關領域的投資。
在投資做法上,「陽明鑽石生技投資平台」預計每一季召開一次正式會議,由鑽石生技投資組成評估團隊,與陽明大學的創業學生隊伍進行面對面交流。
據悉,鑽石生技團隊最快與陽明方面會在今年7月、生技展前,完成首輪種子團隊的評估,預計先篩選出五個具有潛力的個案,給予專業上的協助,等到時機成熟再給予資金挹注、協助成立公司。
路孔明解釋,會議中鑽石生技除了與創業學生交流其創業想法外,也將最直接的實務經驗分享給團隊,協助團隊從學研走向商化的過程更順利。當鑽石生技評估學生團隊已經達商業化階段,鑽石可全額投資所有資金協助團隊成立公司。
鑽石說,未來預計每季會有五個創業團隊產生,一年可創造出20個新創隊伍的能量。
新創團隊與陽明校方將對新創公司擁有控制權外,陽明也可運用此股權之獲利永續經營,不斷對陽明創業生態提供活水資源。
鑽石生技投資基金董事長暨總裁路孔明,從窮小孩到生技董座又一手創辦國內第一個永續生技基金;不僅如此,在他手上,還開發出本土生技公司第一個衛生署(今衛福部)認定的新藥,一路走來可謂一頁生技傳奇,但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靠的是滴水穿石的工夫,沒有一絲僥倖。
路孔明三個字在台灣生技圈幾乎無人不曉,連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都曾說,他跨入生技是路孔明帶他入門。
路孔明早年是財經記者,由於主跑紡織產業,在多年專業、勤奮的經營之下,不少大老闆對他信任有加,甚至找他一起投資做事業,讓路孔明成功從記者跨足產業。
在機緣巧合下,路孔明從跨入保健食品到做新藥開發,十多年前在台灣對「生技」二字似懂非懂時,他已經投入新藥開發,目前旗下已經有兩個由衛福部核准上市的新藥—抗癌症惡病質的化療樣與緩解經期婦女疼痛症狀的賀必容。
台灣生技圈,不少公司董座都具備藥學背景,也不少是科學家出身,路孔明雖然學非生醫領域,卻懂得尊重專業也不斷下苦功了解生技新藥公司經營的要訣,在他的腦海裡有本生技經營策略,在他旗下的新藥公司,總能精準控制預算與開銷,用最少的成本讓新藥上市。
路孔明三個字在台灣生技圈幾乎無人不曉,連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都曾說,他跨入生技是路孔明帶他入門。
路孔明早年是財經記者,由於主跑紡織產業,在多年專業、勤奮的經營之下,不少大老闆對他信任有加,甚至找他一起投資做事業,讓路孔明成功從記者跨足產業。
在機緣巧合下,路孔明從跨入保健食品到做新藥開發,十多年前在台灣對「生技」二字似懂非懂時,他已經投入新藥開發,目前旗下已經有兩個由衛福部核准上市的新藥—抗癌症惡病質的化療樣與緩解經期婦女疼痛症狀的賀必容。
台灣生技圈,不少公司董座都具備藥學背景,也不少是科學家出身,路孔明雖然學非生醫領域,卻懂得尊重專業也不斷下苦功了解生技新藥公司經營的要訣,在他的腦海裡有本生技經營策略,在他旗下的新藥公司,總能精準控制預算與開銷,用最少的成本讓新藥上市。
領先全球,台灣首家生物3D列印公司三鼎,最快明年向衛福部申請生物3D列印的器官重建/移植臨床試驗,首案將鎖定乳癌患者,並啟動「癌症醫療/器官(乳房)重建」臨床程序,明年起將先在北醫附設醫院及其醫療體系旗下雙和、萬芳等三家醫院收40例台灣患者,將有機會改寫醫療史。
三鼎生技近期在台灣科學園區啟動800坪的生物3D列印專屬工廠,投資逾億元、將符合GTP、GMP標準,並擁有十餘部高階機械手臂,及自行設計具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完成的3D Bio-Factory生物列印專利設備。最快今年8月將落成,年底前完成美、台FDA查廠認證後即可投產。
三鼎生技是台北醫學大學衍生公司,由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歐耿良擔任總經理,並由其技術團隊提供生物3D列印專利智財,目前已獲得全球包括美國、台灣等九個國家專利保護。
據悉,三鼎的股東也都是國內金控大咖,包括富邦、台新、玉山等大集團所注資的鑽石生技投資基金,公司當前資本額約5億元,其中,鑽石基金持股約六成,是主要大股東,而北醫與經營團隊等約占四成。
三鼎近期並扶植完成美國奈米晶片檢測技術公司LamdaGen,協助他們建構檢測平台並與之完成策略聯盟。LamdaGen技術屬於晶片檢測的一種,具有奈米光學檢測專利,利用表面共振的原理,僅15分鐘即可完成疾病篩檢。未來LamdaGen將是三鼎前端篩檢的合作夥伴。
在LamdaGen完成篩檢後,潛在的客戶即可儲存關鍵生物資料,未來一旦有狀況,即可取有關器官的幹細胞組織予以培養、列印後進行移植、重建手術。三鼎也接受專業醫療機構「下單」,只要對方提供關鍵的生物資料,即可複製對方所需要的「器官」。
另一方面,三鼎也正與國際多個大型保險集團洽商,將以醫療險附約的方式,讓被保人選擇性的購買生物3D列印的「儲存方案」,以大陸市場為例,單次價格約人民幣5萬到10萬元不等。未來只要被保險人有需求,即可協助器官重建,僅此領域的市場商機,保守估計單一國家就上百億元。
三鼎生技近期在台灣科學園區啟動800坪的生物3D列印專屬工廠,投資逾億元、將符合GTP、GMP標準,並擁有十餘部高階機械手臂,及自行設計具有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證完成的3D Bio-Factory生物列印專利設備。最快今年8月將落成,年底前完成美、台FDA查廠認證後即可投產。
三鼎生技是台北醫學大學衍生公司,由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歐耿良擔任總經理,並由其技術團隊提供生物3D列印專利智財,目前已獲得全球包括美國、台灣等九個國家專利保護。
據悉,三鼎的股東也都是國內金控大咖,包括富邦、台新、玉山等大集團所注資的鑽石生技投資基金,公司當前資本額約5億元,其中,鑽石基金持股約六成,是主要大股東,而北醫與經營團隊等約占四成。
三鼎近期並扶植完成美國奈米晶片檢測技術公司LamdaGen,協助他們建構檢測平台並與之完成策略聯盟。LamdaGen技術屬於晶片檢測的一種,具有奈米光學檢測專利,利用表面共振的原理,僅15分鐘即可完成疾病篩檢。未來LamdaGen將是三鼎前端篩檢的合作夥伴。
在LamdaGen完成篩檢後,潛在的客戶即可儲存關鍵生物資料,未來一旦有狀況,即可取有關器官的幹細胞組織予以培養、列印後進行移植、重建手術。三鼎也接受專業醫療機構「下單」,只要對方提供關鍵的生物資料,即可複製對方所需要的「器官」。
另一方面,三鼎也正與國際多個大型保險集團洽商,將以醫療險附約的方式,讓被保人選擇性的購買生物3D列印的「儲存方案」,以大陸市場為例,單次價格約人民幣5萬到10萬元不等。未來只要被保險人有需求,即可協助器官重建,僅此領域的市場商機,保守估計單一國家就上百億元。
串聯生技價值鏈,中天集團董事長路孔明表示,鑽石投資基金將作為資金、人才庫和技術的能量平台,除了與中研院、台大、交大、陽明等學研機構合作外,也將聯手國際知名實驗室,共同開發新藥和創新醫材。
路孔明指出,鑽石將與全球頂尖的生化實驗室合作,共同研究發展國際級的生技新藥,合作模式可能採合資或轉由集團旗下新藥公司共同開發。
積極與學研單位接軌的鑽石基金,投資的領域中,被視為最有機會開發世界級新藥的「醣基生醫」,是技轉來自於中研院包括醣蛋白、醣晶片等系列產品與技術專利;另一家「協和新藥」,也與中研院、台大、北醫等學研單位,簽署6大項技轉合約成立。
「協和新藥」專注小分子癌症新藥/基因特異性核酸等多項藥物的開發,目前最受矚目是來自台大校長楊泮池團隊開發的肺癌新藥,協和目標兩年內有兩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一期試驗。
創新醫材部分,鑽石投資的三鼎生技,專攻高階3D植入式醫材的開發,技術主導者是北醫口腔醫學院院長歐耿良,是台灣第一家以細胞、組織進行臨床3D列印應用,並通過認證結合生物列印技術
路孔明說,醣基生醫和協和新藥是兩個擁有大平台專利技術的新藥公司,在未來在台灣的生技產業必然會扮演關鍵角色。三鼎生技也以兩岸3D列印細胞與器官的龍頭做為目標,現在已取得多項合作合約,預定明年上半年登錄興櫃。
除此之外,為鼓勵創新研發,激發創業動能,鑽石也和台大、交大和陽明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今年計畫還要再和成大、清大結盟。
路孔明表示,國內對於新創團隊的早期投資較國外相對保守,而與學校合作,創立種子基金,就是希望青年學子能勇於投資大膽做夢。
鑽石基金是國內最大的生技創投,該基金投資績效耀眼,除了技轉中研院醣體技術成立的醣基外,還包括美國永生、基龍米克斯、環瑞醫和安特羅、原創、賽亞等。
路孔明指出,鑽石將與全球頂尖的生化實驗室合作,共同研究發展國際級的生技新藥,合作模式可能採合資或轉由集團旗下新藥公司共同開發。
積極與學研單位接軌的鑽石基金,投資的領域中,被視為最有機會開發世界級新藥的「醣基生醫」,是技轉來自於中研院包括醣蛋白、醣晶片等系列產品與技術專利;另一家「協和新藥」,也與中研院、台大、北醫等學研單位,簽署6大項技轉合約成立。
「協和新藥」專注小分子癌症新藥/基因特異性核酸等多項藥物的開發,目前最受矚目是來自台大校長楊泮池團隊開發的肺癌新藥,協和目標兩年內有兩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一期試驗。
創新醫材部分,鑽石投資的三鼎生技,專攻高階3D植入式醫材的開發,技術主導者是北醫口腔醫學院院長歐耿良,是台灣第一家以細胞、組織進行臨床3D列印應用,並通過認證結合生物列印技術
路孔明說,醣基生醫和協和新藥是兩個擁有大平台專利技術的新藥公司,在未來在台灣的生技產業必然會扮演關鍵角色。三鼎生技也以兩岸3D列印細胞與器官的龍頭做為目標,現在已取得多項合作合約,預定明年上半年登錄興櫃。
除此之外,為鼓勵創新研發,激發創業動能,鑽石也和台大、交大和陽明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今年計畫還要再和成大、清大結盟。
路孔明表示,國內對於新創團隊的早期投資較國外相對保守,而與學校合作,創立種子基金,就是希望青年學子能勇於投資大膽做夢。
鑽石基金是國內最大的生技創投,該基金投資績效耀眼,除了技轉中研院醣體技術成立的醣基外,還包括美國永生、基龍米克斯、環瑞醫和安特羅、原創、賽亞等。
生醫產業年度盛事,由生策會主辦的第17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15日頒獎,本年度包括生物科技類、醫療保健器材類、化妝品類、營養保健食品類、藥品類、護理照護服務類、醫療院所等七大類,共有231參賽項目,由120位專家組成評審團隊,經歷書審、簡報、實地審查,評選出3金7銀15銅,總共25個團隊脫穎而出。
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以世界第一、亞洲第一、台灣第一做為金、銀、銅獲獎標準,透過評審團專業審閱、挖掘出參賽團隊之強項與獨特優勢。台灣生醫產業透過這樣的歷練與國際接軌,更有自信向國際間展現成果。不僅是國內生醫界盛事,更是國際認識台灣生醫產業,最重視的指標獎項之一。
另一項盛事,第11屆國家新創獎則於9日舉行頒獎,由吳敦義副總統、生策會創辦人王金平院長親自頒發,本年度企業、學研、臨床新創共32個獲獎團隊。現場由科技部、生策會共同宣布聯手合作,從學界找出三項潛力技術,並連結產業加入,由國內生技最大基金鑽石生技投入18億,一口氣成立三家新創企業,成功建構生醫投資的重要指標。
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以世界第一、亞洲第一、台灣第一做為金、銀、銅獲獎標準,透過評審團專業審閱、挖掘出參賽團隊之強項與獨特優勢。台灣生醫產業透過這樣的歷練與國際接軌,更有自信向國際間展現成果。不僅是國內生醫界盛事,更是國際認識台灣生醫產業,最重視的指標獎項之一。
另一項盛事,第11屆國家新創獎則於9日舉行頒獎,由吳敦義副總統、生策會創辦人王金平院長親自頒發,本年度企業、學研、臨床新創共32個獲獎團隊。現場由科技部、生策會共同宣布聯手合作,從學界找出三項潛力技術,並連結產業加入,由國內生技最大基金鑽石生技投入18億,一口氣成立三家新創企業,成功建構生醫投資的重要指標。
本屆國家新創獎另一大亮點,就是生策會與科技部聯手合作,從學界新創獎得主中,找出3項潛力技術,並連結產業加入,由國內生技最大基金鑽石生技投入18億元,一口氣成立3家新創企業。
包括「協和新藥」、「欣耀生醫」、「3D Global Biotech Inc.」等,研發的主力分別為小分子癌症新藥、基因特異性核酸藥物、新穎長效型及無肝毒新劑型開發技術平台、高階3D植入式醫材等。技術分別從台大、中研院、北醫和國防醫學院下放,都是政府重大科技推動項目,能夠順利成立企業,更有機會挑戰下一步產品上市的機會。
生策會陳維昭會長表示,以往早期研發創新、高風險的技術,一般創投都不願意出資,造成技術只能停留在實驗室。因此,生策會與鑽石生技2012年簽訂合作,從新創獎平台選題,針對早期創新的學界技術,協助籌資新創企業,能夠讓這些early-stage研發成果有機會開花結果。
鑽石生技路孔明董事長則表示,對學界新創公司將採長期投資,目前經營團隊除了原本學界研發人員外,也已經從國外延攬有成功經驗的科學家一起加入。
除了學界選題,生策會表示國家新創獎的遴選也是生醫投資的重要指標,過去3年已經協助22項學研技術移轉至24家企業承接。
包括「協和新藥」、「欣耀生醫」、「3D Global Biotech Inc.」等,研發的主力分別為小分子癌症新藥、基因特異性核酸藥物、新穎長效型及無肝毒新劑型開發技術平台、高階3D植入式醫材等。技術分別從台大、中研院、北醫和國防醫學院下放,都是政府重大科技推動項目,能夠順利成立企業,更有機會挑戰下一步產品上市的機會。
生策會陳維昭會長表示,以往早期研發創新、高風險的技術,一般創投都不願意出資,造成技術只能停留在實驗室。因此,生策會與鑽石生技2012年簽訂合作,從新創獎平台選題,針對早期創新的學界技術,協助籌資新創企業,能夠讓這些early-stage研發成果有機會開花結果。
鑽石生技路孔明董事長則表示,對學界新創公司將採長期投資,目前經營團隊除了原本學界研發人員外,也已經從國外延攬有成功經驗的科學家一起加入。
除了學界選題,生策會表示國家新創獎的遴選也是生醫投資的重要指標,過去3年已經協助22項學研技術移轉至24家企業承接。
串聯生技價值鏈,科技部、生策會、鑽石基金合作拋磚引玉,昨( 9)日宣佈由鑽石投資18億元技轉來自於台大、中研院、北醫、國防 醫學院等發明,新創立協和新藥、欣耀生醫與3D Global Biotech I nc.等3家新創事業。技轉金將採技術入股模式,作價持股由2成起跳 。
該投資案由科技部、生策會聯手選題,從學界找出3項包括小分子 新藥、無肝毒止痛藥,以及近年十分夯的高階3D植入式醫材潛力技術 ,由國內最大生技創投-鑽石基金投資。
走出實驗室成新創企業
生策會長陳維昭表示,以往早期研發創新、高風險的技術,一般創 投都不願意出資,造成技術只能停留在實驗室。因此,生策會與鑽石 生技2012年簽訂合作,從新創獎平台選題,針對早期創新的學界技術 ,協助籌資新創企業,讓這些early-stage研發成果有機會開花結果 ,且透過企業投資提供學界創業育成種子基金。
鑽石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對學界新創公司將採長期投資,目前 經營團隊除了原本學界研發人員外,已經從國外延攬有成功經驗的科 學家一起加入,預計首輪資金由鑽石投資,隨著產品陸續進入階段性 過程,也將啟動第二波的募資潮。
新藥後年可望臨床試驗
路孔明表示,鑽石協助創立的3家新創企業中,專注小分子癌症新 藥/基因特異性核酸藥物的協和新藥,預計2016年至少兩項新藥進入 人體臨床一期試驗。
協和已聘請李文成博士,擔任資深副總經理兼研發長;李文成曾任 職於美國Biogen Idec藥物化學部副主任,以及上海美迪西生物醫藥 化學部副總裁。
另外,欣耀生醫則技轉國防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代謝酵素調控技術 平台,目前已完成無肝副作用之疼痛用藥安泰拿疼的Phase Ia。
至於3D Global Biotech Inc.,則專注高階3D植入式醫材的開發, 技術主導者是北醫口腔醫學院院長歐耿良,是台灣第一家以細胞、組 織進行臨床3D列印應用的高階醫材公司。短期鎖定客製化人工植牙, 中期將結合生物列印技術,進行客製化骨替代物及乳房重建,長期將 生產個人化抗癌藥物緩釋載體。
該投資案由科技部、生策會聯手選題,從學界找出3項包括小分子 新藥、無肝毒止痛藥,以及近年十分夯的高階3D植入式醫材潛力技術 ,由國內最大生技創投-鑽石基金投資。
走出實驗室成新創企業
生策會長陳維昭表示,以往早期研發創新、高風險的技術,一般創 投都不願意出資,造成技術只能停留在實驗室。因此,生策會與鑽石 生技2012年簽訂合作,從新創獎平台選題,針對早期創新的學界技術 ,協助籌資新創企業,讓這些early-stage研發成果有機會開花結果 ,且透過企業投資提供學界創業育成種子基金。
鑽石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對學界新創公司將採長期投資,目前 經營團隊除了原本學界研發人員外,已經從國外延攬有成功經驗的科 學家一起加入,預計首輪資金由鑽石投資,隨著產品陸續進入階段性 過程,也將啟動第二波的募資潮。
新藥後年可望臨床試驗
路孔明表示,鑽石協助創立的3家新創企業中,專注小分子癌症新 藥/基因特異性核酸藥物的協和新藥,預計2016年至少兩項新藥進入 人體臨床一期試驗。
協和已聘請李文成博士,擔任資深副總經理兼研發長;李文成曾任 職於美國Biogen Idec藥物化學部副主任,以及上海美迪西生物醫藥 化學部副總裁。
另外,欣耀生醫則技轉國防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代謝酵素調控技術 平台,目前已完成無肝副作用之疼痛用藥安泰拿疼的Phase Ia。
至於3D Global Biotech Inc.,則專注高階3D植入式醫材的開發, 技術主導者是北醫口腔醫學院院長歐耿良,是台灣第一家以細胞、組 織進行臨床3D列印應用的高階醫材公司。短期鎖定客製化人工植牙, 中期將結合生物列印技術,進行客製化骨替代物及乳房重建,長期將 生產個人化抗癌藥物緩釋載體。
產官學協力,歷年新藥最大投資。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昨(9)日宣布,由科技部、生策會聯手選題,從學界找出三項潛力技術,由國內生技最大基金鑽石生技投入18億元,引入產業界夥伴,一口氣成立三家新創企業,為內閣改組後由官方領軍的生技投資首例。
新藥新創投資案是由張善政在昨日第11屆國家新創獎頒獎典禮上宣布,張善政表示,台灣新藥開花結果的時間到了,而此次產官學合作的新創企業投資案就是個見證,這樣型態的投資是鼓勵學界開發新藥,是一個不得了的投資指標。
此次產官學新藥新創投資案,是由科技部主導、生策會搭橋並且共同透過專家選題,引入國內最大生技創投基金鑽石生技注資18億元,成立三家新藥公司。這三家公司分別為協和、欣耀、3D Global Biotech;其資本額分別為協和10億元、欣耀3億元、3D Global Biotech則為5億元。
鑽石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此次以「協和新藥」為主要標的的新創公司投資,是由鑽石(產)、台大與北醫(學)、中研院(研)三方攜手,之所以取名為「協和」,也是以「協」字由三個「力」加起來,代表攜手合作、眾志成城的意思。
協和新藥方面,是主要技術來自上述學研單位授權多項小分子(化學)與DNA創新藥物研發成果,目前擁有多項具抑制EGFR-TKI抗藥性肺癌細胞生長、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生長之新穎化合物。此外,還有因唐獎生醫獎而暴紅的拮抗PD1、CTLA-4的適體藥物,預計兩年內至少兩項產品進入人體臨床(IND)。
其次,欣耀生醫的主要技術,則為國防醫學院等研究機構授權代謝酵素調控技術平台新藥,目前已經完成無肝毒副作用的止痛藥「安泰拿疼」(SalfTynadol),現正進入臨床一期b階段試驗;並經人肝體外篩選,找到多個治療脂肪肝技術,正申請國際專利中。
此外,3D Global Biotech則是北醫口腔醫學院院長歐耿良的整合式醫療服務系統、生物列印墨水、生物列印機台技術及功能性電漿技術,是台灣首家以細胞、組織進行臨床3D列印應用的高階醫材公司。
新藥新創投資案是由張善政在昨日第11屆國家新創獎頒獎典禮上宣布,張善政表示,台灣新藥開花結果的時間到了,而此次產官學合作的新創企業投資案就是個見證,這樣型態的投資是鼓勵學界開發新藥,是一個不得了的投資指標。
此次產官學新藥新創投資案,是由科技部主導、生策會搭橋並且共同透過專家選題,引入國內最大生技創投基金鑽石生技注資18億元,成立三家新藥公司。這三家公司分別為協和、欣耀、3D Global Biotech;其資本額分別為協和10億元、欣耀3億元、3D Global Biotech則為5億元。
鑽石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此次以「協和新藥」為主要標的的新創公司投資,是由鑽石(產)、台大與北醫(學)、中研院(研)三方攜手,之所以取名為「協和」,也是以「協」字由三個「力」加起來,代表攜手合作、眾志成城的意思。
協和新藥方面,是主要技術來自上述學研單位授權多項小分子(化學)與DNA創新藥物研發成果,目前擁有多項具抑制EGFR-TKI抗藥性肺癌細胞生長、抑制三陰性乳癌細胞生長之新穎化合物。此外,還有因唐獎生醫獎而暴紅的拮抗PD1、CTLA-4的適體藥物,預計兩年內至少兩項產品進入人體臨床(IND)。
其次,欣耀生醫的主要技術,則為國防醫學院等研究機構授權代謝酵素調控技術平台新藥,目前已經完成無肝毒副作用的止痛藥「安泰拿疼」(SalfTynadol),現正進入臨床一期b階段試驗;並經人肝體外篩選,找到多個治療脂肪肝技術,正申請國際專利中。
此外,3D Global Biotech則是北醫口腔醫學院院長歐耿良的整合式醫療服務系統、生物列印墨水、生物列印機台技術及功能性電漿技術,是台灣首家以細胞、組織進行臨床3D列印應用的高階醫材公司。
串聯生技價值鏈,科技部、生策會、鑽石基金合作拋磚引玉,昨(9)日宣佈由鑽石投資18億元技轉來自於台大、中研院、北醫、國防醫學院等發明,新創立協和新藥、欣耀生醫與3D GLOBAL BIOTECH INC.等3家新創事業。技轉金將採技術入股模式,作價持股由2成起跳。
該投資案由科技部、生策會聯手選題,從學界找出3項包括小分子新藥、無肝毒止痛藥,以及近年十分夯的高階3D植入式醫材潛力技術,由國內最大生技創投-鑽石基金投資。
走出實驗室成新創企業
生策會長陳維昭表示,以往早期研發創新、高風險的技術,一般創投都不願意出資,造成技術只能停留在實驗室。因此,生策會與鑽石生技2012年簽訂合作,從新創獎平台選題,針對早期創新的學界技術,協助籌資新創企業,讓這些EARLY-STAGE研發成果有機會開花結果,且透過企業投資提供學界創業育成種子基金。
鑽石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對學界新創公司將採長期投資,目前經營團隊除了原本學界研發人員外,已經從國外延攬有成功經驗的科學家一起加入,預計首輪資金由鑽石投資,隨著產品陸續進入階段性過程,也將啟動第二波的募資潮。
新藥後年可望臨床試驗
路孔明表示,鑽石協助創立的3家新創企業中,專注小分子癌症新藥/基因特異性核酸藥物的協和新藥,預計2016年至少兩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一期試驗。
協和已聘請李文成博士,擔任資深副總經理兼研發長;李文成曾任職於美國BIOGEN IDEC藥物化學部副主任,以及上海美迪西生物醫藥化學部副總裁。
另外,欣耀生醫則技轉國防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代謝酵素調控技術平台,目前已完成無肝副作用之疼痛用藥安泰拿疼的PHASE IA。
至於3D GLOBAL BIOTECH INC.,則專注高階3D植入式醫材的開發,技術主導者是北醫口腔醫學院院長歐耿良,是台灣第一家以細胞、組織進行臨床3D列印應用的高階醫材公司。短期鎖定客製化人工植牙,中期將結合生物列印技術,進行客製化骨替代物及乳房重建,長期將生產個人化抗癌藥物緩釋載體。
該投資案由科技部、生策會聯手選題,從學界找出3項包括小分子新藥、無肝毒止痛藥,以及近年十分夯的高階3D植入式醫材潛力技術,由國內最大生技創投-鑽石基金投資。
走出實驗室成新創企業
生策會長陳維昭表示,以往早期研發創新、高風險的技術,一般創投都不願意出資,造成技術只能停留在實驗室。因此,生策會與鑽石生技2012年簽訂合作,從新創獎平台選題,針對早期創新的學界技術,協助籌資新創企業,讓這些EARLY-STAGE研發成果有機會開花結果,且透過企業投資提供學界創業育成種子基金。
鑽石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對學界新創公司將採長期投資,目前經營團隊除了原本學界研發人員外,已經從國外延攬有成功經驗的科學家一起加入,預計首輪資金由鑽石投資,隨著產品陸續進入階段性過程,也將啟動第二波的募資潮。
新藥後年可望臨床試驗
路孔明表示,鑽石協助創立的3家新創企業中,專注小分子癌症新藥/基因特異性核酸藥物的協和新藥,預計2016年至少兩項新藥進入人體臨床一期試驗。
協和已聘請李文成博士,擔任資深副總經理兼研發長;李文成曾任職於美國BIOGEN IDEC藥物化學部副主任,以及上海美迪西生物醫藥化學部副總裁。
另外,欣耀生醫則技轉國防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代謝酵素調控技術平台,目前已完成無肝副作用之疼痛用藥安泰拿疼的PHASE IA。
至於3D GLOBAL BIOTECH INC.,則專注高階3D植入式醫材的開發,技術主導者是北醫口腔醫學院院長歐耿良,是台灣第一家以細胞、組織進行臨床3D列印應用的高階醫材公司。短期鎖定客製化人工植牙,中期將結合生物列印技術,進行客製化骨替代物及乳房重建,長期將生產個人化抗癌藥物緩釋載體。
鑽石生技投資看好交通大學在生醫資電的雄厚發展潛力,昨(3) 日雙方簽約共同創建戰略合作平台,鑽石生技甚至規畫釋出55%股權 給交大及創業團隊,以取得未來新創事業優先權,創歷年校園生技投 資資金之冠。
鑽石生技投資董事長路孔明表示,近年創業投資風氣不若以往,即 便新創團隊有好的發源構想,卻苦無商化能力以及企業投資,交大是 國內資通訊(ICT)人才的搖籃,近年隨國內產業升級轉型,不少創 新能量也開始結合資通訊與生醫的研發技術,這次與交大攜手合作, 鑽石生技未來將提供交大技術團隊諮詢顧問服務,也將協助籌資與資 本規畫,以求新創技術得以進一步落實商轉,成為交大師生創業的最 佳後盾,加速台灣航向生醫資電(Bio ICT)的新藍海。
鑽石生技透露,未來除將全額投資選中的新創事業,並將釋出55% 股權,分配交大20%、創業團隊35%,鑽石生技只保留45%。
交大校長吳妍華強調,交大50年前就以博愛校區為基地展開半導體 及資訊研究,帶領台灣跨入半導體ITC產業,近年更早已積極投入生 醫研發,不僅與9家醫療院所簽訂合作約定,投入ICT跨生技領域研發 金額已數億元。
鑽石生技投資董事長路孔明表示,近年創業投資風氣不若以往,即 便新創團隊有好的發源構想,卻苦無商化能力以及企業投資,交大是 國內資通訊(ICT)人才的搖籃,近年隨國內產業升級轉型,不少創 新能量也開始結合資通訊與生醫的研發技術,這次與交大攜手合作, 鑽石生技未來將提供交大技術團隊諮詢顧問服務,也將協助籌資與資 本規畫,以求新創技術得以進一步落實商轉,成為交大師生創業的最 佳後盾,加速台灣航向生醫資電(Bio ICT)的新藍海。
鑽石生技透露,未來除將全額投資選中的新創事業,並將釋出55% 股權,分配交大20%、創業團隊35%,鑽石生技只保留45%。
交大校長吳妍華強調,交大50年前就以博愛校區為基地展開半導體 及資訊研究,帶領台灣跨入半導體ITC產業,近年更早已積極投入生 醫研發,不僅與9家醫療院所簽訂合作約定,投入ICT跨生技領域研發 金額已數億元。
由中天生技結合台新、潤泰及富邦四大集團共同成立的「鑽石生技投資」公司,該公司董事長路孔明昨(3)日與交大校長吳妍華,共同簽署「投資戰略合作平台」,共同開啟學界與產業界價值鏈的整合新頁。這也是國內首見,從學術到產業貢獻一條龍呈現的實體軟硬體平台。
鑽石生技投資董事長路孔明表示,交大是國內資通訊人才的搖籃,,這次與交大攜手合作,鑽石生技未來將提供交大技術團隊諮詢顧問服務,成為交大師生創業的最佳後盾,加速台灣航向「Bio ICT」的新藍海。
鑽石生技投資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生技創投公司,孔明說,公司成立一年多來,帳面獲利佳,已超過16億元,未來鑽石生技投資交大衍生新創公司,將可提供55%股權給學校與創業團隊,投資金額依個案需求定奪,不設上限。
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昨天也以校友身分出席,他表示,十分樂見鑽石投資新創生技產業,引導交大師生不僅是發表論文求升等,而更能將研發實現量產。未來,生技產品量上需要通路、以及兩岸的嫁接,這就可由他來接手推動。
交大校長吳妍華表示,近年來,交大積極投入生醫研發,不僅與九家醫療院所簽訂合作約定,在ICT跨生技領域方面投入的研發金額更高達數億元。
鑽石生技投資董事長路孔明表示,交大是國內資通訊人才的搖籃,,這次與交大攜手合作,鑽石生技未來將提供交大技術團隊諮詢顧問服務,成為交大師生創業的最佳後盾,加速台灣航向「Bio ICT」的新藍海。
鑽石生技投資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生技創投公司,孔明說,公司成立一年多來,帳面獲利佳,已超過16億元,未來鑽石生技投資交大衍生新創公司,將可提供55%股權給學校與創業團隊,投資金額依個案需求定奪,不設上限。
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昨天也以校友身分出席,他表示,十分樂見鑽石投資新創生技產業,引導交大師生不僅是發表論文求升等,而更能將研發實現量產。未來,生技產品量上需要通路、以及兩岸的嫁接,這就可由他來接手推動。
交大校長吳妍華表示,近年來,交大積極投入生醫研發,不僅與九家醫療院所簽訂合作約定,在ICT跨生技領域方面投入的研發金額更高達數億元。
台灣大學持續推動多項創業機制,與產業界攜手合作,提供鼓勵年輕團隊實現創業想法的創業種子基金,8 月19日召開「台灣大學鑽石種子基金簽約儀式」,由鑽石生技投資公司與富邦金控副董事長蔡明興個人捐贈共新台幣1 億5,000萬元,成立永續經營的「台大鑽石種子基金」。
此基金將提供給經篩選進入台大車庫培育的師生團隊,做為構想驗證的獎勵金。
由「台大鑽石種子基金」所支持的台大新創團隊,在未來若能正式成立公司所需發起資金,也將由鑽石生技投資公司及蔡明興全額出資,其中除團隊所占技術股份以外,部份股權將捐贈回饋予台大,而持股退場時所獲資金,將回歸至「台大鑽石種子基金」,使基金得以抱持永續經營的理念,不斷對台大創業生態提供活水資源。
台大校長楊泮池指出,創意創業是台大未來五年的開創主軸,「台大鑽石種子基金」以永續經營方式成立,提供台大新創團隊在創業初期的第一筆資金,讓想要創業的台大人取得「台大鑽石種子基金」支持後,就毫無後顧之憂,可以勇往直前、創業圓夢。
台大有豐富的校友資源,與產業界合作成立「台大鑽石種子基金」,建構健全的創業機制,吸引更多有創新想法的學子與校友投身創業,活絡國內創業環境。
此基金將提供給經篩選進入台大車庫培育的師生團隊,做為構想驗證的獎勵金。
由「台大鑽石種子基金」所支持的台大新創團隊,在未來若能正式成立公司所需發起資金,也將由鑽石生技投資公司及蔡明興全額出資,其中除團隊所占技術股份以外,部份股權將捐贈回饋予台大,而持股退場時所獲資金,將回歸至「台大鑽石種子基金」,使基金得以抱持永續經營的理念,不斷對台大創業生態提供活水資源。
台大校長楊泮池指出,創意創業是台大未來五年的開創主軸,「台大鑽石種子基金」以永續經營方式成立,提供台大新創團隊在創業初期的第一筆資金,讓想要創業的台大人取得「台大鑽石種子基金」支持後,就毫無後顧之憂,可以勇往直前、創業圓夢。
台大有豐富的校友資源,與產業界合作成立「台大鑽石種子基金」,建構健全的創業機制,吸引更多有創新想法的學子與校友投身創業,活絡國內創業環境。
鼓勵創新研發,富邦金控副董事長蔡明興首度以個人身分捐贈種子基金,處女作是與鑽石生技攜手捐贈1.5億元成立「台大鑽石種子基金」,鼓勵台大師生創業,並允諾未來若商業化,亦將全額出資成立公司。
受鑽石種子基金支持的台大新創團隊成立的公司,新創團隊將無償取得35%股權,另20%股權則贈予台大,而蔡明興、鑽石生技各有22.5%股權。
蔡明興、鑽石生技路孔明董事長昨(19)日出席台灣大學的「台大鑽石種子基金簽約儀式」,雖然這檔基金支持的創新研發不限於生技產業,但蔡明興與中天集團董座路孔明一同合作注資,引起外界對富邦集團對生技產業布局的注目。
對財務投資頗有心得的蔡明興指出,「生技將來在台灣將扮演很重要的一塊」,一如以前是電機系留學生回台創業,這波是目前四、五十歲的生技系留學生回台創業。
對於富邦集團或他個人投資生技的腳步,蔡明興謙稱「剛開始」;路孔明在致詞時指出,鑽石生技的股東包括中天、富邦、台新、潤泰等。加上富邦金創投等曾投資浩鼎、智擎、國光在內,至少已有八、九年歷史。
蔡明興表示,好大學畢業的學生比較容易找到好工作,容易失去創業動機;像台大研究、教學方面很好,但創業來講,反而是台北工專(現已更名「台北科大」)等學校學生較多,希望透過種子基金,讓明星學校畢業生也能將學術基礎付諸於行動,多創業、提振經濟。
他並指出,透過鑽石種子基金,希望可讓學生好的創意得以發揮,像國外就有史丹福大學資助成立的google等知名案例,目前史丹福仍持有的google股權,市價相當於百億美元。
台大鑽石種子基金將由台大創聯會經營管理,支持項目包括但不限於生技、網路與文創等產業。
受鑽石種子基金支持的台大新創團隊成立的公司,新創團隊將無償取得35%股權,另20%股權則贈予台大,而蔡明興、鑽石生技各有22.5%股權。
蔡明興、鑽石生技路孔明董事長昨(19)日出席台灣大學的「台大鑽石種子基金簽約儀式」,雖然這檔基金支持的創新研發不限於生技產業,但蔡明興與中天集團董座路孔明一同合作注資,引起外界對富邦集團對生技產業布局的注目。
對財務投資頗有心得的蔡明興指出,「生技將來在台灣將扮演很重要的一塊」,一如以前是電機系留學生回台創業,這波是目前四、五十歲的生技系留學生回台創業。
對於富邦集團或他個人投資生技的腳步,蔡明興謙稱「剛開始」;路孔明在致詞時指出,鑽石生技的股東包括中天、富邦、台新、潤泰等。加上富邦金創投等曾投資浩鼎、智擎、國光在內,至少已有八、九年歷史。
蔡明興表示,好大學畢業的學生比較容易找到好工作,容易失去創業動機;像台大研究、教學方面很好,但創業來講,反而是台北工專(現已更名「台北科大」)等學校學生較多,希望透過種子基金,讓明星學校畢業生也能將學術基礎付諸於行動,多創業、提振經濟。
他並指出,透過鑽石種子基金,希望可讓學生好的創意得以發揮,像國外就有史丹福大學資助成立的google等知名案例,目前史丹福仍持有的google股權,市價相當於百億美元。
台大鑽石種子基金將由台大創聯會經營管理,支持項目包括但不限於生技、網路與文創等產業。
生技月首起利多報到!由中天、潤泰和金控投資的鑽石生技基金,近日將與國際大型投資機構簽訂戰略協定MOU,雙方將共同合作投資亞洲最頂尖的生技科技,開啟國內創投資金與國際資金結盟先例。
亞太生技投資論壇明舉行
鑽石生技與生策會明(22)日舉行亞太生技投資論壇,會中邀請大陸中信集團中信產業基金(CITICPE)、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與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等國際知名金融投資機構演講會談亞洲區生技投資趨勢與機會。
據了解,會中鑽石基金將與部分論壇投資機構簽署投資協定;雙方合作範圍,包括合作開發、投資、領導亞洲創新的生物產業與產業新星、交換資源,目前已有投資標的洽談中。
鑽石是國內最大生技創投
另外,資本額已由成立時30億元擴大至目前80億元的鑽石基金,是國內最大的生技創投,由於國際知名資金主動接觸,鑽石已規劃開放給國際資金部位約20億元,預計今年底該基金規劃即可達百億元規模。
鑽石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台灣生技業潛在能量驚人,國際資金陸續看到新的商機與機會,紛紛來台尋找合作夥伴。鑽石除了在國內扮演專業創投的領導角色外,目前積極開發可國際合作的案源與機會,希望台灣這股生技能量在國際市場發光。
鑽石基金投資績效耀眼
績效頗為耀眼的鑽石基金,去年投資部位約18億元,潛在帳上未實現利益高達16億元,除了技轉中研院醣體技術成立的醣基外,還包括美國永生、基龍米克斯、環瑞醫和安特羅。
其中,以基因定序為主的基龍和高階醫材的環瑞醫已登錄興櫃;以幹細胞儲存的美國永生則規劃上興櫃;而資本額5.58億元的安特羅生技,則是國光生技子公司,主要承接國光在腸病毒71型疫苗的開發成果。
由於鑽石基金的投資規模頗為完整,在新藥、新醫材和新的生技商業模式都有佈局下,公司不排除將部分資金投入於新興的文創和網路等新事業。
亞太生技投資論壇明舉行
鑽石生技與生策會明(22)日舉行亞太生技投資論壇,會中邀請大陸中信集團中信產業基金(CITICPE)、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與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等國際知名金融投資機構演講會談亞洲區生技投資趨勢與機會。
據了解,會中鑽石基金將與部分論壇投資機構簽署投資協定;雙方合作範圍,包括合作開發、投資、領導亞洲創新的生物產業與產業新星、交換資源,目前已有投資標的洽談中。
鑽石是國內最大生技創投
另外,資本額已由成立時30億元擴大至目前80億元的鑽石基金,是國內最大的生技創投,由於國際知名資金主動接觸,鑽石已規劃開放給國際資金部位約20億元,預計今年底該基金規劃即可達百億元規模。
鑽石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台灣生技業潛在能量驚人,國際資金陸續看到新的商機與機會,紛紛來台尋找合作夥伴。鑽石除了在國內扮演專業創投的領導角色外,目前積極開發可國際合作的案源與機會,希望台灣這股生技能量在國際市場發光。
鑽石基金投資績效耀眼
績效頗為耀眼的鑽石基金,去年投資部位約18億元,潛在帳上未實現利益高達16億元,除了技轉中研院醣體技術成立的醣基外,還包括美國永生、基龍米克斯、環瑞醫和安特羅。
其中,以基因定序為主的基龍和高階醫材的環瑞醫已登錄興櫃;以幹細胞儲存的美國永生則規劃上興櫃;而資本額5.58億元的安特羅生技,則是國光生技子公司,主要承接國光在腸病毒71型疫苗的開發成果。
由於鑽石基金的投資規模頗為完整,在新藥、新醫材和新的生技商業模式都有佈局下,公司不排除將部分資金投入於新興的文創和網路等新事業。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