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鑽石生技投資(上)公司新聞
鼓勵創新研發,富邦金控副董事長蔡明興首度以個人身分捐贈種子基金,處女作是與鑽石生技攜手捐贈1.5億元成立「台大鑽石種子基金」,鼓勵台大師生創業,並允諾未來若商業化,亦將全額出資成立公司。
受鑽石種子基金支持的台大新創團隊成立的公司,新創團隊將無償取得35%股權,另20%股權則贈予台大,而蔡明興、鑽石生技各有22.5%股權。
蔡明興、鑽石生技路孔明董事長昨(19)日出席台灣大學的「台大鑽石種子基金簽約儀式」,雖然這檔基金支持的創新研發不限於生技產業,但蔡明興與中天集團董座路孔明一同合作注資,引起外界對富邦集團對生技產業布局的注目。
對財務投資頗有心得的蔡明興指出,「生技將來在台灣將扮演很重要的一塊」,一如以前是電機系留學生回台創業,這波是目前四、五十歲的生技系留學生回台創業。
對於富邦集團或他個人投資生技的腳步,蔡明興謙稱「剛開始」;路孔明在致詞時指出,鑽石生技的股東包括中天、富邦、台新、潤泰等。加上富邦金創投等曾投資浩鼎、智擎、國光在內,至少已有八、九年歷史。
蔡明興表示,好大學畢業的學生比較容易找到好工作,容易失去創業動機;像台大研究、教學方面很好,但創業來講,反而是台北工專(現已更名「台北科大」)等學校學生較多,希望透過種子基金,讓明星學校畢業生也能將學術基礎付諸於行動,多創業、提振經濟。
他並指出,透過鑽石種子基金,希望可讓學生好的創意得以發揮,像國外就有史丹福大學資助成立的google等知名案例,目前史丹福仍持有的google股權,市價相當於百億美元。
台大鑽石種子基金將由台大創聯會經營管理,支持項目包括但不限於生技、網路與文創等產業。
受鑽石種子基金支持的台大新創團隊成立的公司,新創團隊將無償取得35%股權,另20%股權則贈予台大,而蔡明興、鑽石生技各有22.5%股權。
蔡明興、鑽石生技路孔明董事長昨(19)日出席台灣大學的「台大鑽石種子基金簽約儀式」,雖然這檔基金支持的創新研發不限於生技產業,但蔡明興與中天集團董座路孔明一同合作注資,引起外界對富邦集團對生技產業布局的注目。
對財務投資頗有心得的蔡明興指出,「生技將來在台灣將扮演很重要的一塊」,一如以前是電機系留學生回台創業,這波是目前四、五十歲的生技系留學生回台創業。
對於富邦集團或他個人投資生技的腳步,蔡明興謙稱「剛開始」;路孔明在致詞時指出,鑽石生技的股東包括中天、富邦、台新、潤泰等。加上富邦金創投等曾投資浩鼎、智擎、國光在內,至少已有八、九年歷史。
蔡明興表示,好大學畢業的學生比較容易找到好工作,容易失去創業動機;像台大研究、教學方面很好,但創業來講,反而是台北工專(現已更名「台北科大」)等學校學生較多,希望透過種子基金,讓明星學校畢業生也能將學術基礎付諸於行動,多創業、提振經濟。
他並指出,透過鑽石種子基金,希望可讓學生好的創意得以發揮,像國外就有史丹福大學資助成立的google等知名案例,目前史丹福仍持有的google股權,市價相當於百億美元。
台大鑽石種子基金將由台大創聯會經營管理,支持項目包括但不限於生技、網路與文創等產業。
生技月首起利多報到!由中天、潤泰和金控投資的鑽石生技基金,近日將與國際大型投資機構簽訂戰略協定MOU,雙方將共同合作投資亞洲最頂尖的生技科技,開啟國內創投資金與國際資金結盟先例。
亞太生技投資論壇明舉行
鑽石生技與生策會明(22)日舉行亞太生技投資論壇,會中邀請大陸中信集團中信產業基金(CITICPE)、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與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等國際知名金融投資機構演講會談亞洲區生技投資趨勢與機會。
據了解,會中鑽石基金將與部分論壇投資機構簽署投資協定;雙方合作範圍,包括合作開發、投資、領導亞洲創新的生物產業與產業新星、交換資源,目前已有投資標的洽談中。
鑽石是國內最大生技創投
另外,資本額已由成立時30億元擴大至目前80億元的鑽石基金,是國內最大的生技創投,由於國際知名資金主動接觸,鑽石已規劃開放給國際資金部位約20億元,預計今年底該基金規劃即可達百億元規模。
鑽石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台灣生技業潛在能量驚人,國際資金陸續看到新的商機與機會,紛紛來台尋找合作夥伴。鑽石除了在國內扮演專業創投的領導角色外,目前積極開發可國際合作的案源與機會,希望台灣這股生技能量在國際市場發光。
鑽石基金投資績效耀眼
績效頗為耀眼的鑽石基金,去年投資部位約18億元,潛在帳上未實現利益高達16億元,除了技轉中研院醣體技術成立的醣基外,還包括美國永生、基龍米克斯、環瑞醫和安特羅。
其中,以基因定序為主的基龍和高階醫材的環瑞醫已登錄興櫃;以幹細胞儲存的美國永生則規劃上興櫃;而資本額5.58億元的安特羅生技,則是國光生技子公司,主要承接國光在腸病毒71型疫苗的開發成果。
由於鑽石基金的投資規模頗為完整,在新藥、新醫材和新的生技商業模式都有佈局下,公司不排除將部分資金投入於新興的文創和網路等新事業。
亞太生技投資論壇明舉行
鑽石生技與生策會明(22)日舉行亞太生技投資論壇,會中邀請大陸中信集團中信產業基金(CITICPE)、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與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等國際知名金融投資機構演講會談亞洲區生技投資趨勢與機會。
據了解,會中鑽石基金將與部分論壇投資機構簽署投資協定;雙方合作範圍,包括合作開發、投資、領導亞洲創新的生物產業與產業新星、交換資源,目前已有投資標的洽談中。
鑽石是國內最大生技創投
另外,資本額已由成立時30億元擴大至目前80億元的鑽石基金,是國內最大的生技創投,由於國際知名資金主動接觸,鑽石已規劃開放給國際資金部位約20億元,預計今年底該基金規劃即可達百億元規模。
鑽石生技董事長路孔明表示,台灣生技業潛在能量驚人,國際資金陸續看到新的商機與機會,紛紛來台尋找合作夥伴。鑽石除了在國內扮演專業創投的領導角色外,目前積極開發可國際合作的案源與機會,希望台灣這股生技能量在國際市場發光。
鑽石基金投資績效耀眼
績效頗為耀眼的鑽石基金,去年投資部位約18億元,潛在帳上未實現利益高達16億元,除了技轉中研院醣體技術成立的醣基外,還包括美國永生、基龍米克斯、環瑞醫和安特羅。
其中,以基因定序為主的基龍和高階醫材的環瑞醫已登錄興櫃;以幹細胞儲存的美國永生則規劃上興櫃;而資本額5.58億元的安特羅生技,則是國光生技子公司,主要承接國光在腸病毒71型疫苗的開發成果。
由於鑽石基金的投資規模頗為完整,在新藥、新醫材和新的生技商業模式都有佈局下,公司不排除將部分資金投入於新興的文創和網路等新事業。
在太景、寶齡、基亞、智擎、中裕和浩鼎等新藥藥證,有機會在明年底前全面開花結果,展現全新能量,吸引國際資金爭相湧入,掀起生醫股空前新氣象。
中研院長翁啟惠表示,當台灣有一個國際大藥出現時,國際資金潮的進駐是必然的趨勢,也連帶創造產業供應鏈的價值。
隨著新藥能量的展現,今年的生技月,除了鑽石生技將結盟國際大咖外,鑽石基金也為國際知名基金量身定做20億元部位,讓他們加入基金規模;而全球最大委託研究機構CRO公司昆泰(Quintiles),不僅由全球資深副總裁Ross Horsburgh親自率團來台,隨著國內新藥產業的蓬勃發展,昆泰不排除與國內業者有更緊密的戰略合作。
另外,在美國享有「生技巴菲特」之稱的伯樂創投繼先前投資台微體後,去年也投資以蛋白質藥生產為主的喜康生技。喜康原本規劃要去新加坡設廠,後將生產基地設立於竹北生醫園區,其大股東包括國際知名的凱鵬華盈、紅杉資本及中華開發、知名華人生技專家趙宇天等。
曾任美國知名避險基金「Caxton Associates」科技顧問的中研院院士陳良博,日前公開表示,台灣生技業發展至今是一個奇蹟、百分之百的奇蹟,且有機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生技大國。
中研院長翁啟惠表示,當台灣有一個國際大藥出現時,國際資金潮的進駐是必然的趨勢,也連帶創造產業供應鏈的價值。
隨著新藥能量的展現,今年的生技月,除了鑽石生技將結盟國際大咖外,鑽石基金也為國際知名基金量身定做20億元部位,讓他們加入基金規模;而全球最大委託研究機構CRO公司昆泰(Quintiles),不僅由全球資深副總裁Ross Horsburgh親自率團來台,隨著國內新藥產業的蓬勃發展,昆泰不排除與國內業者有更緊密的戰略合作。
另外,在美國享有「生技巴菲特」之稱的伯樂創投繼先前投資台微體後,去年也投資以蛋白質藥生產為主的喜康生技。喜康原本規劃要去新加坡設廠,後將生產基地設立於竹北生醫園區,其大股東包括國際知名的凱鵬華盈、紅杉資本及中華開發、知名華人生技專家趙宇天等。
曾任美國知名避險基金「Caxton Associates」科技顧問的中研院院士陳良博,日前公開表示,台灣生技業發展至今是一個奇蹟、百分之百的奇蹟,且有機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生技大國。
全球前三大幹細胞治療公司美商永生昨(10)日董事會通過釋股案,引進策略投資人。據了解,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投資的鑽石生技創投公司全部拿下16%股權,並取得一席董事,投資額度約3億元,尹衍樑的生技版圖首度延伸到幹細胞領域。
永生於1997年成立於美國加州,為美商幹細胞醫療生技公司,目前也是全球前三大、私人最大臍帶血幹細胞儲存公司,目前已建立超過3萬筆臍帶血公捐料庫。永生近期規劃來台掛牌,明年下半年將第一上市,將創美商生技公司來台掛牌首例。
分析永生主要股東結構,泛富邦集團持有20%,其次是這次入股的鑽石生技創投公司持股,其餘股東包括中經合、梧桐、台安、統一國際、中加、台陽、德欣等創投公司,持股約5%以下。
據悉,去年美商永生有意規劃來台掛牌,因其領先全球的幹細胞治療技術,引起投資界高度關注。近期永生掛牌期程確定,須釋出股權,國際創投圈聞風爭逐,由尹衍樑等生技F4投資的鑽石生技創投公司搶占鰲頭,擠下百家創投拿下股權,引起投資圈關注。
永生原本的大股東另有「科威特政府基金」,此次釋股過程,該基金將大多數持股轉讓給鑽石生技創投,永生昨天董事會通過鑽石生技投資入股案,投資金額超過1,000萬美元,取得超過16%股權及一席董事。
永生表示,樂見有台灣聰明錢入股,一起攜手搶進幹細胞領域。
永生指出,幹細胞治療技術已經完成「脊髓損傷的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有超過七成完全癱瘓的病患醫療後可以站起來,明年即將開始的三期臨床,若順利,永生將獨攬全球脊髓損傷治療領域550億美元(超過新台幣1.5兆元)的龐大市場。
幹細胞具有修護、再生的特殊能力,業界指出,脊椎損傷而癱瘓的人,目前醫學領域除了幹細胞治療,幾乎沒有其他的治療方式。
永生於1997年成立於美國加州,為美商幹細胞醫療生技公司,目前也是全球前三大、私人最大臍帶血幹細胞儲存公司,目前已建立超過3萬筆臍帶血公捐料庫。永生近期規劃來台掛牌,明年下半年將第一上市,將創美商生技公司來台掛牌首例。
分析永生主要股東結構,泛富邦集團持有20%,其次是這次入股的鑽石生技創投公司持股,其餘股東包括中經合、梧桐、台安、統一國際、中加、台陽、德欣等創投公司,持股約5%以下。
據悉,去年美商永生有意規劃來台掛牌,因其領先全球的幹細胞治療技術,引起投資界高度關注。近期永生掛牌期程確定,須釋出股權,國際創投圈聞風爭逐,由尹衍樑等生技F4投資的鑽石生技創投公司搶占鰲頭,擠下百家創投拿下股權,引起投資圈關注。
永生原本的大股東另有「科威特政府基金」,此次釋股過程,該基金將大多數持股轉讓給鑽石生技創投,永生昨天董事會通過鑽石生技投資入股案,投資金額超過1,000萬美元,取得超過16%股權及一席董事。
永生表示,樂見有台灣聰明錢入股,一起攜手搶進幹細胞領域。
永生指出,幹細胞治療技術已經完成「脊髓損傷的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有超過七成完全癱瘓的病患醫療後可以站起來,明年即將開始的三期臨床,若順利,永生將獨攬全球脊髓損傷治療領域550億美元(超過新台幣1.5兆元)的龐大市場。
幹細胞具有修護、再生的特殊能力,業界指出,脊椎損傷而癱瘓的人,目前醫學領域除了幹細胞治療,幾乎沒有其他的治療方式。
鑽石生技昨(4)日宣布,中研院基因體中心醣科學團隊進駐醣基生醫,將專任於醣基研發中心,力拚二年內讓首個新藥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人體臨床(IND)。
醣類抗癌新藥為精準標靶藥物,且臨床上副作用低,並有機會出現「預防性疫苗」,因此被譽為抗癌領域的明日之星。業界預估,僅單一藥物前期授權金(Upfront Payment)就有機會超過5億元。
鑽石生技是被業界譽為生技F4(Fortune,富豪),由四位知名企業家合資成立,包括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中天生技集團董事長路孔明,是規模達百億元的生技創投公司。
鑽石生技與中研院合資成立醣基生醫,各持股五成。鑽石生技投資約6億元,中研院技術作價6億元。今年中研院技轉醣科學等17項全新專利技術,包括抗癌疫苗、抗體新藥、醣晶片等給醣基生醫,創下台灣生技業界最大授權案。
鑽石生技表示,中研院、醣基合作將進入新階段,中研院基因體中心10名研究人員將轉入醣基在南港斥資億元打造的高階研發中心,暫時由該中心醣類首席科學家吳宗益率領,繼續進行醣類新藥開發。
中研院基因體中心是中研院長翁啟惠在2006年時打造,現已成為國際醣科學研究重鎮,有二、三十位研究人員,明年初還有10名專家將進駐醣基,這也是台灣生技領域產學合作最大案。
鑽石生技表示,醣基旗下新藥將拚二年內進入人體臨床,未來目標是引入國際大藥廠共同開發。
醣類抗癌新藥為精準標靶藥物,且臨床上副作用低,並有機會出現「預防性疫苗」,因此被譽為抗癌領域的明日之星。業界預估,僅單一藥物前期授權金(Upfront Payment)就有機會超過5億元。
鑽石生技是被業界譽為生技F4(Fortune,富豪),由四位知名企業家合資成立,包括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中天生技集團董事長路孔明,是規模達百億元的生技創投公司。
鑽石生技與中研院合資成立醣基生醫,各持股五成。鑽石生技投資約6億元,中研院技術作價6億元。今年中研院技轉醣科學等17項全新專利技術,包括抗癌疫苗、抗體新藥、醣晶片等給醣基生醫,創下台灣生技業界最大授權案。
鑽石生技表示,中研院、醣基合作將進入新階段,中研院基因體中心10名研究人員將轉入醣基在南港斥資億元打造的高階研發中心,暫時由該中心醣類首席科學家吳宗益率領,繼續進行醣類新藥開發。
中研院基因體中心是中研院長翁啟惠在2006年時打造,現已成為國際醣科學研究重鎮,有二、三十位研究人員,明年初還有10名專家將進駐醣基,這也是台灣生技領域產學合作最大案。
鑽石生技表示,醣基旗下新藥將拚二年內進入人體臨床,未來目標是引入國際大藥廠共同開發。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