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陞達科技(上)公司新聞
櫃買中心表示,亞州藏壽司(2754)、陞達科技(4945)、安盛生科(6734)等3家公司,已經在18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股票,產業別分別是觀光業、電子工業、化學生技醫療業、。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亞州藏壽司成立於民國103年1月間,送件時資本額為3億7,873萬元,董事長兼總經理為西川健太郎,主要產品是迴轉壽司連鎖餐飲服務。該公司去(107)年業績,營收14億3,591萬元,稅前盈餘1億3,476萬元,每股盈餘3.4元。
陞達科成立於民國89年6月間,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6,000萬元,董事長為李坤蒼,主要經營業務是馬達驅動IC、客製MCUIC等;該公司去(107)年業績,營收3億8,690萬元,稅前盈餘7,957萬元,每股盈餘3.44元。
安盛生成立於民國101年8月間,送件時資本額為4億9,159萬元,董事長兼總經理為蔡東孟,主要經營業務是醫療器材產品研發、製造及銷售等;該公司去(107)年業績,營收1,148萬元,稅前虧損1億806萬元,每股虧損2.34元。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亞州藏壽司成立於民國103年1月間,送件時資本額為3億7,873萬元,董事長兼總經理為西川健太郎,主要產品是迴轉壽司連鎖餐飲服務。該公司去(107)年業績,營收14億3,591萬元,稅前盈餘1億3,476萬元,每股盈餘3.4元。
陞達科成立於民國89年6月間,送件時資本額為2億6,000萬元,董事長為李坤蒼,主要經營業務是馬達驅動IC、客製MCUIC等;該公司去(107)年業績,營收3億8,690萬元,稅前盈餘7,957萬元,每股盈餘3.44元。
安盛生成立於民國101年8月間,送件時資本額為4億9,159萬元,董事長兼總經理為蔡東孟,主要經營業務是醫療器材產品研發、製造及銷售等;該公司去(107)年業績,營收1,148萬元,稅前虧損1億806萬元,每股虧損2.34元。
日電貿(3090)及台積電(2330)創投轉投資的風扇驅動IC廠陞達 科(4945)受惠雲端、AI人工智慧、5G技術加速導入帶動散熱需求持 續成長,總經理鄭淳仁指出,去年風扇IC出貨達3,400萬顆,其中伺 服器終端應用占比達41.86%,占全球出貨比重近二成,預計28日登 錄興櫃。
陞達科主要生產直流無刷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應用於通信機房、 伺服器主機、電源、高速網路儲存交換器、電競顯卡,以及微處理器 (MCU) IC代理業務,目前在全球伺服器風扇IC出貨量約19%,占比 為亞洲第一大。
陞達科106年與日電貿旗下巨馳換股合併,日電貿持股55%為最大 法人股東,台積電創投為第二大股東。
由於5G、AI人工智慧、電競等應用領域運算效能提升,帶動雲端資 料中心伺服器主機、高速網路儲存交換器等設備對於散熱風扇需求越 來越大,市場預估散熱模組出貨每年將達10%∼20%成長。
鄭淳仁指出,陞達科投入散熱風扇IC設計領域超過15年,主要客戶 以台灣、中國大陸、日本馬達機電廠為主。目前掌握27項風扇馬達驅 動控制IC相關專利,看好定轉速風扇為未來產業趨勢,今年在日本成 立專屬團隊,將擴大與當地主力客戶合作,共同開發產品規格,朝向 家電、車用、遊戲機等應用領域,避開筆電紅海市場,維持毛利表現 。
陞達科去年稅後淨利0.84億元,EPS 3.44元,優於106年的1.25元 ,今年首季營收1.0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05%。法人預期,受 惠亞馬遜、微軟、谷歌等雲端服務商需求持續提升、陸系伺服器品牌 帶動散熱市場規模成長,公司業績可望穩步向上。
展望後市,陞達科三相風扇馬達驅動IC下半年投入量產,並推出電 競顯卡、電源等散熱風扇解決方案,採先進高壓製程,整合控制單元 、磁性元件及驅動單元、研發新風扇馬達驅動IC控制技術,另外,公 司也啟動開發高壓(24V/48V)車用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研發計畫, 以高規車載應用為長期發展目標。
陞達科主要生產直流無刷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應用於通信機房、 伺服器主機、電源、高速網路儲存交換器、電競顯卡,以及微處理器 (MCU) IC代理業務,目前在全球伺服器風扇IC出貨量約19%,占比 為亞洲第一大。
陞達科106年與日電貿旗下巨馳換股合併,日電貿持股55%為最大 法人股東,台積電創投為第二大股東。
由於5G、AI人工智慧、電競等應用領域運算效能提升,帶動雲端資 料中心伺服器主機、高速網路儲存交換器等設備對於散熱風扇需求越 來越大,市場預估散熱模組出貨每年將達10%∼20%成長。
鄭淳仁指出,陞達科投入散熱風扇IC設計領域超過15年,主要客戶 以台灣、中國大陸、日本馬達機電廠為主。目前掌握27項風扇馬達驅 動控制IC相關專利,看好定轉速風扇為未來產業趨勢,今年在日本成 立專屬團隊,將擴大與當地主力客戶合作,共同開發產品規格,朝向 家電、車用、遊戲機等應用領域,避開筆電紅海市場,維持毛利表現 。
陞達科去年稅後淨利0.84億元,EPS 3.44元,優於106年的1.25元 ,今年首季營收1.0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05%。法人預期,受 惠亞馬遜、微軟、谷歌等雲端服務商需求持續提升、陸系伺服器品牌 帶動散熱市場規模成長,公司業績可望穩步向上。
展望後市,陞達科三相風扇馬達驅動IC下半年投入量產,並推出電 競顯卡、電源等散熱風扇解決方案,採先進高壓製程,整合控制單元 、磁性元件及驅動單元、研發新風扇馬達驅動IC控制技術,另外,公 司也啟動開發高壓(24V/48V)車用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研發計畫, 以高規車載應用為長期發展目標。
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設計商陞達科技(4945)將在6月28日登錄興櫃,朝資本市場更邁進一步。陞達科技近三年業績穩健成長,積極規劃朝當紅的5G、人工智慧(AI)與車用領域布局,法人看好登錄興櫃後,有助進一步提升市場能見度,增加在資本市場籌資能力,為未來布局新業務增添助力。
陞達科成立於2000年6月29日,是日電貿子公司,主要業務為風扇馬達驅動控制 IC設計與銷售,以及代理非自有品牌通用微控制器(MCU)銷售。
陞達董事長為李坤蒼,總經理為鄭淳仁,目前實收資本額2.6億元,並獲台積電創投VentureTech Alliance Fund II, L.P.投資,目前全體董事持股包含台積電創投共持股61.16%,籌碼相對安定。
陞達科技表示,該公司多年來積極布局智慧財產(IP)研發,開發具有成本優勢、高性能與低耗能的系統控制晶片,應用於伺服器及電信設備等散熱風扇及物聯網相關產品,以節能、降噪及抗震為主要功能訴求,去年風扇馬達控制IC共出貨3,400萬顆,其中七成用於伺服器相關應用,推估全球伺服器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市占約19%,居亞洲地區同業翹楚。
受惠於市場需求持續擴大,陞達科技近三年業績穩健成長,2016至2018年營收各為1.12億元、1.96億元,3.86億元,尤其去年營收年成長幅度逼近倍增,顯示其產品品質獲得肯定,出貨量持續放大;每股純益方面,2016至2018年各為0.05元、1.25元及3.44元。今年首季營收為1億元,年增逾13%。
陞達科技強調,該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專業散熱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設計公司,除量產12V高壓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之外,短期將致力於研發三相直流無刷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以及可程式化MCU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推出電競顯示卡、電競電腦電源等散熱風扇解決方案。中期將拓展至家電產品市場直流變頻馬達新應用領域,及以系統穩定性為主要考量的雲端資料中心及5G基地台散熱解決方案,並切入人工智慧(AI)等市場以擴大利基。
陞達科成立於2000年6月29日,是日電貿子公司,主要業務為風扇馬達驅動控制 IC設計與銷售,以及代理非自有品牌通用微控制器(MCU)銷售。
陞達董事長為李坤蒼,總經理為鄭淳仁,目前實收資本額2.6億元,並獲台積電創投VentureTech Alliance Fund II, L.P.投資,目前全體董事持股包含台積電創投共持股61.16%,籌碼相對安定。
陞達科技表示,該公司多年來積極布局智慧財產(IP)研發,開發具有成本優勢、高性能與低耗能的系統控制晶片,應用於伺服器及電信設備等散熱風扇及物聯網相關產品,以節能、降噪及抗震為主要功能訴求,去年風扇馬達控制IC共出貨3,400萬顆,其中七成用於伺服器相關應用,推估全球伺服器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市占約19%,居亞洲地區同業翹楚。
受惠於市場需求持續擴大,陞達科技近三年業績穩健成長,2016至2018年營收各為1.12億元、1.96億元,3.86億元,尤其去年營收年成長幅度逼近倍增,顯示其產品品質獲得肯定,出貨量持續放大;每股純益方面,2016至2018年各為0.05元、1.25元及3.44元。今年首季營收為1億元,年增逾13%。
陞達科技強調,該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專業散熱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設計公司,除量產12V高壓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之外,短期將致力於研發三相直流無刷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以及可程式化MCU風扇馬達驅動控制IC,推出電競顯示卡、電競電腦電源等散熱風扇解決方案。中期將拓展至家電產品市場直流變頻馬達新應用領域,及以系統穩定性為主要考量的雲端資料中心及5G基地台散熱解決方案,並切入人工智慧(AI)等市場以擴大利基。
科技大廠專利戰延燒全球,不僅蘋果、三星的世紀官司吸睛,今年蘋果對宏達電提告,造成宏達電部分產品在美「卡關」的衝擊,也曾是媒體焦點。
這些專利訟累,造成國內生產毛額(GDP)下降,致使央行總裁彭淮南憂心,公開表示希望政府協助宏達電。其對台灣產業造成嚴重之衝擊,不言而喻。種種變動顯示,專利由原先單純技術保護之議題,演變為產業之顯學。
台灣產業對專利一向都處於被動挨告、息事寧人、付錢了事等姿態,無法積極主動地去面對專利在產業的意義。然而,一場世紀專利大戰,啟發了一些台灣廠商的調整。如觸控IC設計公司陞達科技,今年4月透過在美公司狀告蘋果、三星、RIM、宏達電、Google、索尼等大廠侵犯4項觸控專利,為國內企業的專利策略寫下新案例。隨後,台灣的工研院也狀告三星,連成功大學也具狀控告美國蘋果公司。
業界人士表示,目前台灣的中小企業,多數對專利戰的態度仍是被動防守,等到對方告上門來,才開始應戰,除了考慮龐大的訴訟成本與風險,在心態上也偏向認為訴訟不是好事,能免則免。
然而,專利策略如果運用得宜,其實未必是你死我活的爭鬥,也不一定只是付出訴訟成本,一起開拓市場、策略結盟、雙贏互惠或創造收購之機會,應也是可以合作的空間與選項。
陞達對於專利的思維,相較於台灣的一般中小企業,應是比較積極而前瞻的。
由於陞達在此部分布局得早,在掃描方式、單擊和雙擊演算法、多手指檢測和多手指應用等各方面,都擁有關鍵技術,是少數能夠為電容觸控輸入設備提供完整的觸控專利的開發者之一,且持續以現有基礎,投入研發與建構專利防線,也隨時掌控法規變動訊息。
陞達認為,在專利戰的年代,要策略性將專利價值極大化,不論是專利訴訟的目的、策略,或實際運作的方式,都應有許多靈活操作的空間。
陞達表示,提出專利訴訟的目的,除了捍衛自身的權益外,也同時是展示技術能量、打開知名度,找尋合作夥伴的一種方式。因為現代專利複雜、量多,大廠幾乎無法獨自取得所有必要專利,此時併購、購買專利、取得授權、引為供應鏈夥伴等,都是常見選項。
由此觀之,國內的中小企業,在看待專利的心態和做法上,應可以採取更多元、更開放的方式,例如考慮積極捍衛,而非被動防守;向對手求償或要求禁售,不一定是唯一的考量。
在訴訟方式、地點等的選擇上,也可以尋找彈性靈活的做法。在訴訟過程中,公司必然會承擔一定的壓力與風險,但也可能為公司帶來不一樣的機會。
這些專利訟累,造成國內生產毛額(GDP)下降,致使央行總裁彭淮南憂心,公開表示希望政府協助宏達電。其對台灣產業造成嚴重之衝擊,不言而喻。種種變動顯示,專利由原先單純技術保護之議題,演變為產業之顯學。
台灣產業對專利一向都處於被動挨告、息事寧人、付錢了事等姿態,無法積極主動地去面對專利在產業的意義。然而,一場世紀專利大戰,啟發了一些台灣廠商的調整。如觸控IC設計公司陞達科技,今年4月透過在美公司狀告蘋果、三星、RIM、宏達電、Google、索尼等大廠侵犯4項觸控專利,為國內企業的專利策略寫下新案例。隨後,台灣的工研院也狀告三星,連成功大學也具狀控告美國蘋果公司。
業界人士表示,目前台灣的中小企業,多數對專利戰的態度仍是被動防守,等到對方告上門來,才開始應戰,除了考慮龐大的訴訟成本與風險,在心態上也偏向認為訴訟不是好事,能免則免。
然而,專利策略如果運用得宜,其實未必是你死我活的爭鬥,也不一定只是付出訴訟成本,一起開拓市場、策略結盟、雙贏互惠或創造收購之機會,應也是可以合作的空間與選項。
陞達對於專利的思維,相較於台灣的一般中小企業,應是比較積極而前瞻的。
由於陞達在此部分布局得早,在掃描方式、單擊和雙擊演算法、多手指檢測和多手指應用等各方面,都擁有關鍵技術,是少數能夠為電容觸控輸入設備提供完整的觸控專利的開發者之一,且持續以現有基礎,投入研發與建構專利防線,也隨時掌控法規變動訊息。
陞達認為,在專利戰的年代,要策略性將專利價值極大化,不論是專利訴訟的目的、策略,或實際運作的方式,都應有許多靈活操作的空間。
陞達表示,提出專利訴訟的目的,除了捍衛自身的權益外,也同時是展示技術能量、打開知名度,找尋合作夥伴的一種方式。因為現代專利複雜、量多,大廠幾乎無法獨自取得所有必要專利,此時併購、購買專利、取得授權、引為供應鏈夥伴等,都是常見選項。
由此觀之,國內的中小企業,在看待專利的心態和做法上,應可以採取更多元、更開放的方式,例如考慮積極捍衛,而非被動防守;向對手求償或要求禁售,不一定是唯一的考量。
在訴訟方式、地點等的選擇上,也可以尋找彈性靈活的做法。在訴訟過程中,公司必然會承擔一定的壓力與風險,但也可能為公司帶來不一樣的機會。
陞達科技於COMPUTEX 2011台北國際電腦展
引爆人機介面新議題及觸控技術核心解決方案
觸控無所不在、觸控無限可能。在觸控產業擁有超過120項專利的陞達科技,即將於本屆「COMPUTEX 2011台北國際電腦展」中,展示多項人機介面新解決方案,並和現場與會人士就各項技術做面對面溝通。
消費性產品的人機介面需求不斷增加,使用者對方便、簡單的操作模式要求愈來愈高,先進的人機介面將讓人與機器之間更加契合。陞達科技一路走來,與相關客戶就實際操作面需求不斷互動,多年下來成績斐然,將觸控產品的多元性與設計能量充分發揮在每一個客製化的案例中,研發部門配合客戶需求及掌握時效,讓產品以最快速度量化上市一直是陞達給客戶最大的承諾。
目前陞達科技在觸控板(Touch Sensing Pad)、觸控螢幕(Touch Screen)及風扇控制IC(Fan Control IC)領域,已完善建構了防禦與反擊的專利防線。不管是在掃描方式、單擊和雙擊演算法、多手指檢測和多手指應用等各方面,陞達都擁有關鍵技術。以這項技術優勢為基礎,陞達已成為全球少數幾家能夠為電容觸控輸入設備,提供完整觸控專利的開發者之一,並且已經成為相關產品領域最主要的方案供應商。
5月31日至6月4日的「COMPUTEX 2011台北國際電腦展」中,陞達科技的展示攤位設於世貿一館趨勢專區,攤位號碼C736、738、835、837,將與業界交流最新的觸控解決方案。
引爆人機介面新議題及觸控技術核心解決方案
觸控無所不在、觸控無限可能。在觸控產業擁有超過120項專利的陞達科技,即將於本屆「COMPUTEX 2011台北國際電腦展」中,展示多項人機介面新解決方案,並和現場與會人士就各項技術做面對面溝通。
消費性產品的人機介面需求不斷增加,使用者對方便、簡單的操作模式要求愈來愈高,先進的人機介面將讓人與機器之間更加契合。陞達科技一路走來,與相關客戶就實際操作面需求不斷互動,多年下來成績斐然,將觸控產品的多元性與設計能量充分發揮在每一個客製化的案例中,研發部門配合客戶需求及掌握時效,讓產品以最快速度量化上市一直是陞達給客戶最大的承諾。
目前陞達科技在觸控板(Touch Sensing Pad)、觸控螢幕(Touch Screen)及風扇控制IC(Fan Control IC)領域,已完善建構了防禦與反擊的專利防線。不管是在掃描方式、單擊和雙擊演算法、多手指檢測和多手指應用等各方面,陞達都擁有關鍵技術。以這項技術優勢為基礎,陞達已成為全球少數幾家能夠為電容觸控輸入設備,提供完整觸控專利的開發者之一,並且已經成為相關產品領域最主要的方案供應商。
5月31日至6月4日的「COMPUTEX 2011台北國際電腦展」中,陞達科技的展示攤位設於世貿一館趨勢專區,攤位號碼C736、738、835、837,將與業界交流最新的觸控解決方案。
陞達專注發展觸控板、觸控面板控制IC及風扇控制IC
跨國科技領域擁有超過120項專利認證 提供客戶可靠且易整合解
決方案
成立於2000年的IC設計公司陞達科技,核心創辦團隊成員均來自
矽谷,並具有新創公司IPO成功經驗。其中4位RD成員對於類比及
數位訊號IC設計的總研發經驗超過60年。經營團隊則網羅國內外
混合訊號(Mixed-Signal)、特殊用途積體電路(ASIC)、無線通訊(
Wireless Communication)、訊號處理(Signal Processing)、軟韌體設
計(Firmware/Software)及多媒體處理(Multi-media Processing)…等各類
專家及專業管理、執行者齊聚而成。
陞達科技積極布局智慧財產(IP)研發為基石,設計出具成本優勢並
具有高性能、低電力系統晶片產品,應用於影音處理、無線/有線
通訊、高速序列連結(Serial Links)、電源供應及人機介面,實踐全
方面以人性考量之數位家庭應用之IC。
陞達目前致力研發新一代升級版「觸控板」(Touch Sensing Pad)
、「觸控螢幕」(Touch Screen)之電容式控制IC(Capacity Control IC )
及風扇控制IC(Fan Control IC),並已在跨國科技領域已有超過120項
專利認證,尤其在觸控的領域,已完善建構了防禦與反擊的專利
防線。
陞達科技表示,無論是在掃描方式、單擊和雙擊演算法、多手指
檢測和多手指應用等各方面,陞達都擁有關鍵技術。以這項技術
優勢為基礎,陞達已成為全球少數幾家能夠為電容觸控輸入設備
提供完整的觸控專利的開發者之一,並且已經成為相關產品領域
最主要的方案供應商。陞達的觸控板於2005年首度出貨,當年的
營收為1,000萬元。之後,隨著產品日益成熟,公司穩健發展,到
2008年營收已達2億元,2009年4億元,預估2010年將成長2~3倍。
憑藉著深厚的技術基礎,以及發展潛力,陞達獲得國內科技大廠
台積電的青睞,2010年4月透過旗下創投VentureTech Alliance
Fund II(VTAF II)投資陞達科技9%股權,並且佔一席董事,正式建立
夥伴關係。
陞達總公司在台灣內湖科學園區,美國矽谷有研發分部。為了配
合中國本土化服務策略,2007年也在中國大陸成立了業務與客服
中心。這樣的佈署其實就是落實最原始的想法-學習在美國,市
場在大陸,根在台灣;美國是吸收科技資訊的前哨站,中國大陸
則是打開市場的門戶,台灣才是核心。陞達堅信,不是人類去適
應科技,而是科技應該符合人性,「人性化」與「客製化」就是
陞達產品的最高指導原則,也是開拓市場的不二法門。陞達科技
網站:www.sentelic.com。
跨國科技領域擁有超過120項專利認證 提供客戶可靠且易整合解
決方案
成立於2000年的IC設計公司陞達科技,核心創辦團隊成員均來自
矽谷,並具有新創公司IPO成功經驗。其中4位RD成員對於類比及
數位訊號IC設計的總研發經驗超過60年。經營團隊則網羅國內外
混合訊號(Mixed-Signal)、特殊用途積體電路(ASIC)、無線通訊(
Wireless Communication)、訊號處理(Signal Processing)、軟韌體設
計(Firmware/Software)及多媒體處理(Multi-media Processing)…等各類
專家及專業管理、執行者齊聚而成。
陞達科技積極布局智慧財產(IP)研發為基石,設計出具成本優勢並
具有高性能、低電力系統晶片產品,應用於影音處理、無線/有線
通訊、高速序列連結(Serial Links)、電源供應及人機介面,實踐全
方面以人性考量之數位家庭應用之IC。
陞達目前致力研發新一代升級版「觸控板」(Touch Sensing Pad)
、「觸控螢幕」(Touch Screen)之電容式控制IC(Capacity Control IC )
及風扇控制IC(Fan Control IC),並已在跨國科技領域已有超過120項
專利認證,尤其在觸控的領域,已完善建構了防禦與反擊的專利
防線。
陞達科技表示,無論是在掃描方式、單擊和雙擊演算法、多手指
檢測和多手指應用等各方面,陞達都擁有關鍵技術。以這項技術
優勢為基礎,陞達已成為全球少數幾家能夠為電容觸控輸入設備
提供完整的觸控專利的開發者之一,並且已經成為相關產品領域
最主要的方案供應商。陞達的觸控板於2005年首度出貨,當年的
營收為1,000萬元。之後,隨著產品日益成熟,公司穩健發展,到
2008年營收已達2億元,2009年4億元,預估2010年將成長2~3倍。
憑藉著深厚的技術基礎,以及發展潛力,陞達獲得國內科技大廠
台積電的青睞,2010年4月透過旗下創投VentureTech Alliance
Fund II(VTAF II)投資陞達科技9%股權,並且佔一席董事,正式建立
夥伴關係。
陞達總公司在台灣內湖科學園區,美國矽谷有研發分部。為了配
合中國本土化服務策略,2007年也在中國大陸成立了業務與客服
中心。這樣的佈署其實就是落實最原始的想法-學習在美國,市
場在大陸,根在台灣;美國是吸收科技資訊的前哨站,中國大陸
則是打開市場的門戶,台灣才是核心。陞達堅信,不是人類去適
應科技,而是科技應該符合人性,「人性化」與「客製化」就是
陞達產品的最高指導原則,也是開拓市場的不二法門。陞達科技
網站:www.sentelic.com。
蘋果市值超越微軟,成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意義上可以解讀
為科技產業的PC時代式微,代之而起的是行動通訊時代的興起與
擴張。行動通訊產業持續向上成長,顯示出的是使用者需求不斷
被喚起,在需求上來之後,技術必須尋求進一步的精進與突破,
以滿足使用者需求。
在行動通訊時代來臨的此時,DIGITIMES籌劃超過半年,特別選
在COMPUTEX展覽期間舉辦「DTF行動技術與設計論壇」,於6
月2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吸引了爆滿的聽眾與會。
會中針對行動通訊的不同面向都有所著墨:博通探討「Wi-Fi無所
不在」的技術及應用,泰科電子和陞達科技提供觸控技術解決方
案,Hitachi GST則講述行動裝置的儲存方案,北京華旗資訊談行
動裝置大廠的經營層面,台灣威世提出DrMOS技術在行動裝置的
應用,MIPS提出行動數位家庭概念並強化Android平台的應用,
矽統科技提供最新電子閱讀器解決方案,曜碩科技則從軟體業者
的角度探討Mobile Java可使硬體成本有效降低。以下為論壇內容
紀要。
為科技產業的PC時代式微,代之而起的是行動通訊時代的興起與
擴張。行動通訊產業持續向上成長,顯示出的是使用者需求不斷
被喚起,在需求上來之後,技術必須尋求進一步的精進與突破,
以滿足使用者需求。
在行動通訊時代來臨的此時,DIGITIMES籌劃超過半年,特別選
在COMPUTEX展覽期間舉辦「DTF行動技術與設計論壇」,於6
月2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吸引了爆滿的聽眾與會。
會中針對行動通訊的不同面向都有所著墨:博通探討「Wi-Fi無所
不在」的技術及應用,泰科電子和陞達科技提供觸控技術解決方
案,Hitachi GST則講述行動裝置的儲存方案,北京華旗資訊談行
動裝置大廠的經營層面,台灣威世提出DrMOS技術在行動裝置的
應用,MIPS提出行動數位家庭概念並強化Android平台的應用,
矽統科技提供最新電子閱讀器解決方案,曜碩科技則從軟體業者
的角度探討Mobile Java可使硬體成本有效降低。以下為論壇內容
紀要。
人與機之間似乎有一個失落的世界,讓兩者之間的溝通出了問題
,觸控技術將這失落的世界填補起來。不過事實上,觸控並不是
蘋果發明的,而是一個有30年歷史的老技術,只是蘋果的強大行
銷功力將觸控推升上人機介面的舞台中央。
陞達科技董事長林招慶在「DTF行動技術與設計論壇」中,介紹
了各種人機介面的發展歷史,電容式觸控技術與其他觸控技術的
特性優劣。同時也詳細闡述觸控IC中的要素,像是手勢碼,並討
論現今觸控產業面臨的問題。
人機介面有幾個要素一定要掌握,即是自然、簡單(當然,自然一
定是簡單的)、信賴性高,並且便宜(最好是免費)。我們都需要和
機器對話,但要如何溝通?
截至目前為止,在人機介面方面,已經發展出來的技術包括鍵盤(
這是很成熟的技術,不易被取代),還有形式的辨識像是書寫、指
紋、眼球,人工智慧(十分高深不易工業化),滑鼠、觸控點、觸控
板、觸控鍵、搖桿、觸控螢幕、軌跡球、滾輪等,或許未來還有
其他介面。然而,這麼多方案是否解決了人機介面的問題,或者
在這些方案中,究竟哪一項是最佳選擇?
在手持裝置中,觸控螢幕、搖桿、觸控鍵和手寫是較普遍的選擇
。桌上型和筆記型電腦則以鍵盤/滑鼠、觸控板、觸控鍵和軌跡
球為主。工業電腦領域則採用觸控鍵、觸控螢幕和觸控板。這些
選擇是最佳方案還是不得不然?
觸控感測技術
首先介紹表面電容技術,原理為感測器放置於4個角,由交錯的電
場涵蓋表面,若有手指接觸會造成電場改變。問題在於手指接觸
的點往往太大,涵蓋了好幾個畫素,不易定義,而且2隻手會讓電
場亂掉,所以無法做多點觸控。
投射電容技術是用2層互相獨立的電場,且為鑽石形狀XY軸交錯覆
蓋表面,當手指接觸時會引發接觸區塊的電容改變,掃描電容在
XY軸上的分佈變化,可計算出手指的位置。投射電容技術可應用
於多指觸控,也是蘋果iPhone和iPod採用模式。主要專利是在
Synaptics和陞達手中。適用於小尺寸(4.3吋以下)觸控螢幕,10吋以
上技術還在研發當中。
以現在使用最多的各類觸控術電阻式、表面電容式、紅外線、超
音波、投射電容式和電磁式來比較,電阻式類似表面電容,接觸
面和ITO中間隔著空間,以壓力變化來計算位置,去年市占率還有
90%,今年與投射電容已出現消長,市占率低於80%,由於耐久性
較差(低於200萬次),且穿透率僅78~85%,市場正在消褪中。相較
起來,投射電容可耐觸1,000萬次,穿透率高,今年市占突破20%。
表面電容優點為沒有尺寸限制,但貼合會產生泡泡問題。電磁式利
用線圈磁場的變化來感測,優點為耐觸超過2,000萬次,穿透率達
100%,且無尺寸限制,但重量重且價格高。
各個觸控技術有其優缺點,也有最適應用尺寸,現在超大(30~60
吋)多採用紅外線式,15~22吋監視器採電阻式。不過以實際使用
行為來說,20吋以上是否人會在螢幕上點來點去?這倒不無疑問
。中小尺寸目前則以電阻式和投射電容式應用廣泛。
觸控在行動裝置上的應用
手勢是觸控IC中很重要的技術開發內容,從點到線到面,從0D到
2D,不同的觸控痕跡,將會呈現不同的行為模式。因此,在投射
電容技術中,除了絕對座標以外,還要導入手勢碼,正確辨識與
追蹤手跡(Trace)與多手指(Multi-finger)運動。
手勢在不同的行動裝置各有其行為模式,像GPS、從下面打光上
來的鍵盤、電子書、平板電腦、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等。手勢
在不同行業的人身上又有其不同的行為模式,像警察、指揮家,
每個人的手勢又有其特性。
歸納出人的手勢大致為,2指上下意即上下翻頁,2指左右即左右
翻頁,2指縮放為放大縮小,2指繞圈為左右旋轉,這些為基本手
勢碼。其他還有一些進階的手勢碼,每家廠商會有不同的定義。
絕對座標與手勢碼的優勝劣敗關係觸控IC的表現,現在大部分業
者都使用軌跡座標的方式,手勢碼投入的較少,然而軌跡座標方
式需做到完全客製化、由系統自行辨識,有CPU及人力資源浪費
,頻寬受限和誤判率高的問題。相對的,手勢碼可完全由IC處理
,提供較準的手勢辨識,頻寬需求較低,系統負載較輕,且可進
階使用多碼手勢組合。
因此,手勢碼(On Chip Gesture Code)是觸控IC優劣最重要的關鍵。
觸控產業現今面臨的問題
在技術方面,髒污、手汗、灰塵、水漬和一些你連想都不願意去
想的東西,可能不時會出現在觸控螢幕上,這是技術會面臨的瓶
頸。
供應鏈方面,誰是產業主導者?是由像洋華這樣的感應器陣列(
Sensor Arra)y廠商,還是由觸控IC廠商?還是由系統廠商一一去採
購組裝──這應該是最不可行的方式。目前為止,產業由誰來主
導還未形成共識。
另外,Sensor Array也有多種方式F/F、F/G、G/G、內嵌式。控制
IC的來源、系統整合、專利等,都是關鍵問題。而最重要的價格
仍是問題,因為價格還是太高。
,觸控技術將這失落的世界填補起來。不過事實上,觸控並不是
蘋果發明的,而是一個有30年歷史的老技術,只是蘋果的強大行
銷功力將觸控推升上人機介面的舞台中央。
陞達科技董事長林招慶在「DTF行動技術與設計論壇」中,介紹
了各種人機介面的發展歷史,電容式觸控技術與其他觸控技術的
特性優劣。同時也詳細闡述觸控IC中的要素,像是手勢碼,並討
論現今觸控產業面臨的問題。
人機介面有幾個要素一定要掌握,即是自然、簡單(當然,自然一
定是簡單的)、信賴性高,並且便宜(最好是免費)。我們都需要和
機器對話,但要如何溝通?
截至目前為止,在人機介面方面,已經發展出來的技術包括鍵盤(
這是很成熟的技術,不易被取代),還有形式的辨識像是書寫、指
紋、眼球,人工智慧(十分高深不易工業化),滑鼠、觸控點、觸控
板、觸控鍵、搖桿、觸控螢幕、軌跡球、滾輪等,或許未來還有
其他介面。然而,這麼多方案是否解決了人機介面的問題,或者
在這些方案中,究竟哪一項是最佳選擇?
在手持裝置中,觸控螢幕、搖桿、觸控鍵和手寫是較普遍的選擇
。桌上型和筆記型電腦則以鍵盤/滑鼠、觸控板、觸控鍵和軌跡
球為主。工業電腦領域則採用觸控鍵、觸控螢幕和觸控板。這些
選擇是最佳方案還是不得不然?
觸控感測技術
首先介紹表面電容技術,原理為感測器放置於4個角,由交錯的電
場涵蓋表面,若有手指接觸會造成電場改變。問題在於手指接觸
的點往往太大,涵蓋了好幾個畫素,不易定義,而且2隻手會讓電
場亂掉,所以無法做多點觸控。
投射電容技術是用2層互相獨立的電場,且為鑽石形狀XY軸交錯覆
蓋表面,當手指接觸時會引發接觸區塊的電容改變,掃描電容在
XY軸上的分佈變化,可計算出手指的位置。投射電容技術可應用
於多指觸控,也是蘋果iPhone和iPod採用模式。主要專利是在
Synaptics和陞達手中。適用於小尺寸(4.3吋以下)觸控螢幕,10吋以
上技術還在研發當中。
以現在使用最多的各類觸控術電阻式、表面電容式、紅外線、超
音波、投射電容式和電磁式來比較,電阻式類似表面電容,接觸
面和ITO中間隔著空間,以壓力變化來計算位置,去年市占率還有
90%,今年與投射電容已出現消長,市占率低於80%,由於耐久性
較差(低於200萬次),且穿透率僅78~85%,市場正在消褪中。相較
起來,投射電容可耐觸1,000萬次,穿透率高,今年市占突破20%。
表面電容優點為沒有尺寸限制,但貼合會產生泡泡問題。電磁式利
用線圈磁場的變化來感測,優點為耐觸超過2,000萬次,穿透率達
100%,且無尺寸限制,但重量重且價格高。
各個觸控技術有其優缺點,也有最適應用尺寸,現在超大(30~60
吋)多採用紅外線式,15~22吋監視器採電阻式。不過以實際使用
行為來說,20吋以上是否人會在螢幕上點來點去?這倒不無疑問
。中小尺寸目前則以電阻式和投射電容式應用廣泛。
觸控在行動裝置上的應用
手勢是觸控IC中很重要的技術開發內容,從點到線到面,從0D到
2D,不同的觸控痕跡,將會呈現不同的行為模式。因此,在投射
電容技術中,除了絕對座標以外,還要導入手勢碼,正確辨識與
追蹤手跡(Trace)與多手指(Multi-finger)運動。
手勢在不同的行動裝置各有其行為模式,像GPS、從下面打光上
來的鍵盤、電子書、平板電腦、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等。手勢
在不同行業的人身上又有其不同的行為模式,像警察、指揮家,
每個人的手勢又有其特性。
歸納出人的手勢大致為,2指上下意即上下翻頁,2指左右即左右
翻頁,2指縮放為放大縮小,2指繞圈為左右旋轉,這些為基本手
勢碼。其他還有一些進階的手勢碼,每家廠商會有不同的定義。
絕對座標與手勢碼的優勝劣敗關係觸控IC的表現,現在大部分業
者都使用軌跡座標的方式,手勢碼投入的較少,然而軌跡座標方
式需做到完全客製化、由系統自行辨識,有CPU及人力資源浪費
,頻寬受限和誤判率高的問題。相對的,手勢碼可完全由IC處理
,提供較準的手勢辨識,頻寬需求較低,系統負載較輕,且可進
階使用多碼手勢組合。
因此,手勢碼(On Chip Gesture Code)是觸控IC優劣最重要的關鍵。
觸控產業現今面臨的問題
在技術方面,髒污、手汗、灰塵、水漬和一些你連想都不願意去
想的東西,可能不時會出現在觸控螢幕上,這是技術會面臨的瓶
頸。
供應鏈方面,誰是產業主導者?是由像洋華這樣的感應器陣列(
Sensor Arra)y廠商,還是由觸控IC廠商?還是由系統廠商一一去採
購組裝──這應該是最不可行的方式。目前為止,產業由誰來主
導還未形成共識。
另外,Sensor Array也有多種方式F/F、F/G、G/G、內嵌式。控制
IC的來源、系統整合、專利等,都是關鍵問題。而最重要的價格
仍是問題,因為價格還是太高。
傾力投入觸控面板控制IC及相關模組產品研發,並擁有多項關鍵
技術專利的陞達科技,日前在六福皇宮舉辦「陞達人機介面技術
暨專利研討會」,從市場發展、觸控應用、專利佈局等層面深入
剖析,並展示多項投射式電容觸控產品及專利成果。
陞達董事長林招慶表示,目前市場有電阻式、表面聲波(SAW)、
紅外線、投射式電容、電磁式、光學式等各種琳瑯滿目的技術發
展,他最看好投射式電容在中小尺寸的發展潛力,但良率和成本
仍是目前的瓶頸,亟待解決。
也因此,即使iPhone席捲市場,估計目前投射式電容技術仍僅占
觸控市場一成左右。林招慶樂觀地預期,由於投入者眾,未來幾
年IC和感測器陣列(sensor array)的成本將逐漸降低,系統整合程度
亦會提升,將造就更成熟的多指觸控產業。
他期許,積極進軍觸控產業的台灣業者,若能提升在ITO、PET 等
關鍵材料技術的能力,將更有機會在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至於科技產業間專利訴訟時有所聞,林招慶表示,觸控技術將是
近十年最重要的產業,專利布局更形重要。陞達科技八年多來累
積深厚的觸控技術基礎,擁有超過120項相關專利,建構完善的
防禦與攻擊專利防線。
技術專利的陞達科技,日前在六福皇宮舉辦「陞達人機介面技術
暨專利研討會」,從市場發展、觸控應用、專利佈局等層面深入
剖析,並展示多項投射式電容觸控產品及專利成果。
陞達董事長林招慶表示,目前市場有電阻式、表面聲波(SAW)、
紅外線、投射式電容、電磁式、光學式等各種琳瑯滿目的技術發
展,他最看好投射式電容在中小尺寸的發展潛力,但良率和成本
仍是目前的瓶頸,亟待解決。
也因此,即使iPhone席捲市場,估計目前投射式電容技術仍僅占
觸控市場一成左右。林招慶樂觀地預期,由於投入者眾,未來幾
年IC和感測器陣列(sensor array)的成本將逐漸降低,系統整合程度
亦會提升,將造就更成熟的多指觸控產業。
他期許,積極進軍觸控產業的台灣業者,若能提升在ITO、PET 等
關鍵材料技術的能力,將更有機會在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至於科技產業間專利訴訟時有所聞,林招慶表示,觸控技術將是
近十年最重要的產業,專利布局更形重要。陞達科技八年多來累
積深厚的觸控技術基礎,擁有超過120項相關專利,建構完善的
防禦與攻擊專利防線。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