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邦科技(未)公司新聞
集邦科技最新報告指出,智慧手機市場去年第4季終結了連續八季的衰退,顯示市場正在逐步回穩。雖然今年市場的復甦狀況還未明朗,但AI手機的商機卻被看好,預計將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這不僅讓臺積電、大立光、聯發科、穩懋等手機供應鏈公司見到新的希望,也讓消費者期待AI手機能為生活帶來更多創新與便利。 根據集邦科技的報告,去年第4季全球智慧手機的產量年增長達到12.1%,約3.37億支,這個數字相當驚人,也顯示市場正在逐漸恢復活力。而整體來看,2023年全球智慧手機的產量約為11.66億支,雖然比前一年減少了2.1%,但這也無法掩蓋市場正在逐步回暖的事實。 蘋果公司的iPhone 15系列在去年第4季的發表,也對市場產生了顯著的影響。該季蘋果的產量比上一季增加了58.6%,達到約7,850萬支,這個數字顯示了蘋果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不過,整體來看,蘋果去年全年的產量還是比前一年減少了4.2%,這也反映出市場的競爭相當激烈。 展望未來,集邦科技預計,雖然2024年的通路庫存壓力可能會比2023年減輕,但市場的復甦情況還需要觀察。在這樣的情況下,產業發展將會聚焦在AI應用上。透過處理器大廠和品牌端的合作,AI賦能的智慧手機將會逐步普及,這也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選擇和便利。 總結來說,智慧手機市場的未來充滿了變數,但AI手機的商機卻讓人看到了希望。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的智慧手機將會更加智能化,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創新和便利。
法人看好,AI手機新品齊發,台積電、大立光、聯發科、穩懋等手機供應鏈有望喜迎春燕歸來。
集邦指出,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去年第3季終結連續八季年衰退後,去年第4季持續回穩。在品牌廠進行年末衝刺以鞏固市占率帶動下,去年第4季全球智慧手機產量年增12.1%、達約3.37億支;2023全年產量約11.66億支,年減2.1%。
集邦認為, 雖然2024年通路庫存壓力應該會比2023年減輕,但市場復甦情況仍待觀察,預料產業發展將聚焦AI應用,透過處理器大廠及品牌端的合作,將加速AI賦能的智慧手機逐步普及。
報告指出,蘋果受惠於新機iPhone 15系列發表,去年第4季產量季增58.6%,約7,850萬支,位居第一,但全年產量2.23億支,年減4.2%。
【集邦科技最新報告:蘋果若推出折疊iPhone,將成為市場成長關鍵!】近日市場對折疊手機後市成長性有些波動,不過,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的最新報告卻給我們帶來了一線希望。根據報告,一旦蘋果確定推出折疊iPhone,這將成為推動折疊手機市場成長的關鍵動能。預計到2024年,全球折疊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1,770萬支,年增長約11%,市場占比也將微幅上升至1.5%。而在2025年,占比甚至有望突破2%! 報告指出,今年折疊手機成長趨緩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消費者對折疊手機的黏著度不高,許多初次購買的用戶因為頻繁維修的困擾,對產品信心不足,所以在有更換需求時,可能會轉向購買高階智慧手機。其次,目前市面上的折疊手機售價還未達到消費者的期望價位,這對銷售目標的達成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集邦最新報告預估,2024年全球折疊手機出貨量約1,770萬支,年增約11%,占比則微幅上升至1.5%,預計於2025年占比有機會突破2%。
集邦分析,今年折疊手機成長幅度趨緩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消費者黏著度低,據了解,初次購入折疊手機的使用者有頻繁維修的困擾,對於產品信心度不足,導致當有汰換需求時,很有可能轉為購入高階智慧手機。
其二,目前市面上的折疊手機售價尚未達到消費者甜蜜點,較難倚賴售價達到銷售目標。
台灣面板廠產能調整,帶動市場需求回溫,電視面板價格連續上漲!集邦科技最新報告顯示,雖然電視面板進入淡季,但由於面板廠積極調整供應,加上供應鏈庫存不夠,成功推動面板需求逐漸回升。2月份,各尺寸電視面板價格普遍上漲,其中,72吋面板價格漲勢強烈,預示市場需求超過預期。群創、友達等面板大廠轉盈指數逐漸攀升,讓人期待未來的發展。
集邦科技指出,由於農曆年假期及工作天數減少,2月產能利用率降至60%以下,但面板廠的控產策略有效應對了淡季需求,並推動了價格上漲。2月份,32吋至75吋各尺寸電視面板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這是自2023年9月以來,電視面板價格首次全面上漲。
集邦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2月下旬市場狀況明顯,電視面板價格上漲趨勢確定,並帶動整個月價格上升。市場法人預測,隨著下游採購意願增強,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將季減0至5%,表現略優於季節性。
摩根士丹利證券則對電視面板市場持樂觀態度,認為價格底回升之際,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將有所增長。這一連串的利好消息,讓群創、友達等台灣面板大廠有望迎來更好的發展前景。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昨(20)日公布最新報告指出,電視面板首季步入需求淡季,面板廠持續透過調整供給產能因應,由於2月工作天數減少,加上農曆年假期影響,平均產能利用率降至60%以下,加上供應鏈中電視面板庫存不高,面板廠控產策略,成功刺激電視面板需求逐步回溫。
集邦並公布最新電視面板報價,2月全部尺寸都呈現上漲格局。其中,32吋,43吋與50吋漲1美元;55吋漲2美元;65吋漲3美元;75吋漲2美元。這是繼2023年9月中小尺寸電視面板價格鬆動以來,電視面板報價睽違半年後出現全數上漲榮景。
集邦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2月下旬市況顯示,整體電視面板價格上漲趨勢明確,帶動全月價格上漲。
法人指出,電視面板全線重回上漲軌道,意味群創、友達「出頭天不遠了」。外資摩根士丹利證券認為,電視面板價格底回升之際,隨著下游採購意願拉高,預計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將季減0至5%,略優於季節性。
集邦科技近期發布報導指出,隨著AI應用需求不斷增加,傳統資料中心已難以滿足龐大的運算需求,因此運算分配將進行轉型。為了滿足個人化應用與保護隱私安全,AI PC的需求日益顯著。集邦科技提到,基於微軟要求的40 TOPS算力基礎,預計在2024年下半年陸續推出新品,並預計在2025年見證AI PC的快速成長。
報導強調,Windows 11的Copilot功能將成為系統原生AI應用的起始點,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根據微軟的《工作趨勢指數年度報告》,導入Copilot的企業中,約70%的使用者感受到工作效率的提升,77%的使用者表示一旦嘗試過Copilot便會持續使用。
目前市場上,Windows 10仍占主導地位,市占率達67.46%,而Windows 11則為26.52%。微軟預計於2025年10月14日停止支援Windows 10,這將推動Windows 11的市占率上升,並促進AI PC的發展。
報導還提到,由於AI PC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受作業系統、使用需求與價格等因素影響,消費市場尚未產生強烈需求。集邦科技預期,2024年AI PC將以軟體應用為主要發展方向。
在硬體架構方面,報導指出,過去PC產品以CPU+GPU為主,但隨著Arm架構的興起,NPU(神經網路處理器)成為必要條件。目前市場上的AI PC產品如AMD、英特爾、高通、蘋果等,均已採用「CPU+GPU+NPU」的混合架構。
報導還提到,多個品牌廠商如宏碁、戴爾、HP等,已在其產品中內建AI功能,以提升產品性能和用户体验。例如,宏碁的Acer PurifiedView和Acer PurifiedVoice提供優化畫面、音訊與生成圖像等功能;戴爾的Dell Optimizer則能透過機器學習掌握用戶的使用習慣。
集邦科技預期,由於AI PC屬於新興市場,商務機種將成為首要市場,因此廠商會針對商務應用來設計產品特色,例如聯想推出的ThinkPad X1 Carbon AI,便針對知識管理、內容創作、辦公服務與設備管理等商務場景進行優化。
從作業系統來看,Windows 11將Copilot融入系統當中,可視為系 統原生AI應用的起始點。Copilot將有助於提升整理、歸納、總結或 草擬等工作,讓使用者專注於創造性的工作。相對於ChatGPT打開大 眾對AI應用的認知,Copilot則是提供專業用戶更多實質有感的效率 提升。根據微軟公布的《工作趨勢指數年度報告(2023 Work Trend Index:Annual Report)》顯示,已導入Copilot的企業反饋意見, 約有70%使用者工作效率提升,77%認為一旦嘗試過Copilot便會持 續使用。
依據市場統計,Windows系統仍以市占率高達67.46%的Windows 1 0為主流;Windows 11僅有26.52%。微軟預計於2025年10月14日停止 支援Windows 10系統,將逐步推升Windows 11的市占率,並隨著硬體 的迭代與系統需求,推動AI PC成長。
換言之,為數眾多的Windows 10系統使用者皆可視為AI PC之潛在 用戶,但受限於作業系統、使用需求與價格,消費市場尚未產生強烈 需求。此外,由於AI並非破壞式創新產品,而是循序漸進的發展路徑 ,故AI PC仍有待軟體應用發展,推動使用習慣轉變,故預期2024年 AI PC應是以軟體應用為主要發展方向。
■硬體架構定義AI PC,NPU成為必要條件
從硬體架構的發展脈絡來看,過去PC產品以CPU+GPU為主流,且以 x86架構為主,並由微軟與英特爾形成Wintel生態系。儘管x86架構為 長期主流,但隨著基於RISC的Arm架構效能提高,同時兼具低功耗、 晶片體積小,成本較低的發展趨勢。
基於微軟在PC市場中的關鍵地位,以及系統軟體的需求,使處理器 中NPU成為必要。微軟亦持續強化對Arm架構設備的Windows作業系統 支援,強化系統於Arm架構的軟體相容性,透過降低記憶體與I/O的消 耗,並優化使用者體驗,推動Windows on Arm的發展。
目前市面已公布名為AI PC之產品如超微(AMD)、英特爾、高通( Qualcomm),抑或蘋果(Apple)處理器上皆以「CPU+GPU+NPU」為架 構,全面進入「混合架構設計」時代。儘管蘋果最新MacBook並未稱 自家產品為AI PC,但基於M3的架構與效能,已能夠滿足AI運算所需 。
■產品內建AI功能,筆電品牌廠軟硬體齊到位
AI應用並非完全創新,2023年以前有些產品已有AI應用,並以優化 工作效能、電池效率、降低能耗等,讓硬體達到最佳運行狀態。隨著 硬體架構轉變,NPU能協助平衡CPU和GPU的運算壓力,也讓PC能實現 更多AI應用。
而隨著英特爾公布Meteor Lake系列處理器後,多家廠商公布搭載 Meteor Lake處理器的產品,並透過軟體中的AI功能來示範應用,且 品牌廠各自另有內建的AI功能。如宏碁Acer PurifiedView、Acer A lterView、Acer PurifiedVoice,提供優化畫面、音訊與生成圖像等 AI功能;戴爾Dell Optimizer可透過機器學習掌握用戶的使用習慣, 例如充電、電池效能、螢幕亮度等;HP則預計於新產品中搭載自家軟 體平台Z by HP AI Studio,以協助簡化用戶客製化個人AI項目。
不過,因AI PC屬於新興細分市場,加上應用軟體仍待發展,定價 也較高,TrendForce預期應是以商務機種為優先,也因此廠商會針對 商務應用為產品特色。例如聯想於2023年12月公布ThinkPad X1 Car bon AI,為首款搭載Meteor Lake處理器的旗艦商務機,提出知識管 理、內容創作、辦公服務與設備管理共四大通用辦公場景,並強調專 業文字、影音、圖像創作、編輯與編程應用。
電視面板市場一改往年低迷,近期來台灣的集邦科技(TrendForce)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各尺寸電視面板全面涨价,這是近半年來首見的好轉。市場分析師范博毓表示,2月電視面板價格普遍上漲,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影響。 首先,農曆新年假期使得2月工作天數較少,面板廠產能利用率預計將低於六成,有效降低了供應量。其次,供應鏈上的電視面板庫存並不高,面板廠減產效益開始顯現,有望逐步提升需求。最後,偏光板上游膜材供應出現問題,也推升了面板價格。 集邦科技預計,2月各尺寸電視面板價格將持續漲幅,其中32吋、43吋與50吋面板價格預計將漲1美元,55吋漲2美元,65吋與75吋則漲3美元。 對於市場前景,面板雙虎——友達與群創,都表現出樂觀態度。友達董事長彭磷浪在法說會中強調,今年面板業有望復甦,並看好AI PC新品及Windows作業系統升級將帶動換機潮。群創總經理楊柱祥則認為,今年有五大利多,預期2024年景氣將比去年好轉。 除了電視面板,其他應用面板如桌上型顯示器面板,也因面板廠減產、運輸狀況不穩等因素,部分客戶開始增強拉貨,以规避風險。范博毓預計,2月監視器面板價格將持續持平,Open Cell面板價格將率先上漲0.1至0.2美元。
集邦科技研究副總范博毓分析,2月所有尺寸電視面板報價都上漲,主要與三大因素有關。首先,2月工作天數較少且有農曆年長假,導致面板廠產能利用率持續下降,預期將低於六成,有效降低供給。
其次,供應鏈電視面板庫存不高,隨著面板廠減產效益奏效,可望逐步刺激電視面板需求回溫。第三,偏光板上游膜材供給不順問題擴大發酵,推升面板價格跟著水漲船高。
集邦預期,2月所有尺寸電視面板價格將重返漲價格局,預估32吋、43吋與50吋將漲1美元,55吋漲2美元,65吋與75吋漲3美元。
面板雙虎同聲看好今年市況。友達董事長彭双浪日前在法說會中高喊:「看到今年面板業復甦的契機」,預期AI PC新品效應,以及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升級有機會刺激換機潮,加上奧運等大型體育賽事帶動大尺寸電視需求,都是帶動市場回溫的助力。
彭双浪強調,即便2024年全球總經環境仍有挑戰,友達仍對整體營運持審慎樂觀態度,將在垂直場域如移動服務、零售、醫療、企業教育、智慧服務、綠色能源等投入更多資源,來加速發展。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看好今年有五大利多助陣,庫存已不是問題,升息也近尾聲,所有不利的因素,加上戰爭、國際通膨等因素鈍化後,又有三大運動典事接續登場,預期2024年景氣會比去年好,下半年審慎樂觀看待。
在電視以外的其他應用面板報價方面,范博毓指出,桌上型顯示器面板因面板廠減產,紅海航運狀況不穩,及偏光板膜材供應不順等問題同步發酵下,部分客戶開始願意增強拉貨,以期規避可能的風險。
另一方面,2月電視面板價格漲勢確立,也給面板廠較多信心,預期2月監視器面板價格方面,Open Cell面板將率先漲0.1至0.2美元,面板模組價則維持全面持平態勢。
集邦科技預測:電視面板價格提前起漲,友達、群創受惠
【台北訊】台灣面板大廠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預測指出,由於春節長假面板廠減產,加上日本地震影響上游材料供應,以及紅海危機延長海運時程,電視面板價格將提前於2月起漲。其中,65吋面板價格預計將漲2至3美元,這比原先預估的3月才止跌回漲提前了整整一個月。
市場分析認為,面板價格提前起漲的原因,除了上述幾個因素外,還與品牌廠為應對未來運輸不確定性,提前啟動備貨潮有關。這將使得面板雙虎——友達與群創,有望同步獲益。
友達董事長彭福祥在最近的法說會上提到,儘管大環境經濟仍存有逆風,但他對2024年的市場復甦仍抱持著审慎樂觀的態度。他指出,下半年奧運帶動的電視面板需求已提前啟動,這將對公司營運產生積極影響。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則對今年市場持正面看法,他認為今年有五大利多因素將推動景氣復甦,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比去年更好,並對未來持审慎樂觀態度。
彭福祥還提到,2024年將看到多個復甦契機,包括AI PC的發展,以及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升級可能引發的換機潮。此外,今年還將有大型體育賽事,預計將帶動大尺寸電視銷售。許多品牌廠擔心下半年運輸等問題,已提前啟動奧運電視需求備貨。
根據集邦的研究報告,2023年全球電視出貨量約為1.95億台,年減2.7%,創近十年來新低。預計2024年第一季將季減約18.9%,至4,328萬台;全年出貨量有望年增0.3%,達到約1.96億台。
集邦指出,2月份的工作天數較少,加上COP供應緊張,使得電視面板價格提前於1月底開始上漲。
【台灣新聞快訊】 哇塞,大家聽說沒?我們台灣的晶片業界可是有了重大動向啊!我們的國內好萊塢,集邦科技透露了一個大消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故事是這樣的,我國的大陸對岸,那邊的DRAM大廠長鑫存儲,正在緊锣密鼓地搞出一款全新的國產高頻寬記憶體(HBM)!這可是個大突破,因為目前還沒有誰能夠生產出這種高級的記憶體來加強AI運算。 長鑫存儲可不含糊,他們已經從美國和日本的供應商那裡訂購了生產和測試設備,這些設備可是讓人眼睛一亮的!他們急著要得到這些尚未受到出口管制的HBM生產設備,哪怕他們的技術還沒有達到大量生產的水準。 別小看這些設備,他們可是能夠幫助長鑫存儲加速進步的。報導說,長鑫存儲已經在去年開始研發垂直堆疊DRAM晶片技術,這正是HBM晶片架構的關鍵。 而且,集邦科技也指出,長鑫存儲已經開始生產中國大陸首批的LPDDR5記憶體晶片,這讓他們在技術上只次於美光和SK海力士,甚至比台灣的南亞科技還要強,後者主要專注在專業市場上。 但話說回來,長鑫存儲在全球DRAM市場的市占率還不到1%,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根據集邦科技數據,HBM市場還是由三星和SK海力士把持,他們的市占率加起來超過92%,美光則有4%~6%。 那麼,中國大陸要實現HBM自給自足的目標,顯然會面對不少挑戰。Counterpoint半導體分析師也說,要打破這個領域的國際主導地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要任務還是滿足國內需求嘛。 哇塞,這些消息真是讓人興奮不已啊!我們台灣的晶片業界也要加油了,期待看到未來更多的驚喜哦!
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科技)最新分析報告指出,由於2月農曆新年工作天數較短,再加上COP供應吃緊,電視面板價格提前在1月底開始上漲。預計50吋以下的電視面板平均價格將上漲至少1美元,55吋上漲2美元,65吋則是2到3美元。雖然這波漲勢沒有2023年那麼強勁,但第二季電視面板價格有望挑戰去年高点。
受農曆新年影響,面板廠減產,稼動率從2023年第四季的3.9%收斂至2024年第一季的2.6%。此外,日本地震對偏光片上游COP材料商ZEON的影響,也使得部分VA面板生產可能受損,進一步推動面板價格上漲。
需求方面,北美通路自有品牌在2023年底結束促銷後進行庫存回補,以及為2024年春季新機種、運動賽事和亞馬遜Prime Day等活動備貨,帶動了第一季度電視面板需求的增加,購買量預計增加約6.3%。
由於市場對面板價格漲幅的預期,以及COP供貨短缺可能導致的面板生產不足風險,面板廠自1月起重新獲得議價權。不過,儘管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可能影響漲勢,但第二季電視面板價格仍有機會回升至2023年的高点。
自2023年底,LGD廣州8.5代線重新加入市場,導致供過於求。但面板廠仍將控產以支撑價格,IT面板也有機會受益。然而,電視終端市場近年來的高規低賣現象,以及品牌對面板成本上漲的反應不夠,可能影響2024年的獲利和採購意向。另一方面,若面板廠財務狀況改善,稼動率提升至8成以上,下半年可能再次出現旺季不旺和面板跌價的情況。
電視面板供應方面,受2月農曆新年工作天數短少及COP供應吃緊影 響,電視面板價格提前至1月底起漲。由於農曆新年在即,多數面板 廠因應需求減少順勢減少生產,單月平均稼動率僅剩59.2%,使得第 一季面板廠平均稼動率低於7成,面板供過於求比例已從2023年第四 季的3.9%,收斂至2024年第一季的2.6%。同時,2024年初日本地震 衝擊偏光片上游COP材料商ZEON的富山縣冰見、福井縣敦賀的兩座廠 房,由於當地自來水管線受損,短期無法完全復原,恐將影響2月底 到3月部分VA面板生產,使得電視面板市場醞釀漲價。
需求方面,受惠北美通路自有品牌於2023年底促銷結束後進行庫存 回補,加上2024年1月中旬開始品牌陸續為北美退稅促銷、春季新機 種、運動賽事和亞馬遜Prime Day等活動備貨,以及新興市場的換機 需求等,帶動2024年第一季電視面板需求,採購量較原先預估增加約 6.3%。
隨著市場面板漲價聲浪轉強,以及COP供貨短缺恐導致面板生產不 足的風險,面板廠自2024年1月拿回議價權,預期至2月50吋以下的電 視面板平均漲幅至少達1美元、55吋2美元、65吋2∼3美元,甚至不排 除缺貨機種漲幅將再擴大。目前電視面板均價均已在現金成本之上, 即便全球總體經濟不確定因素干擾下,可能使得漲勢未能如2023年強 勢,但預期第二季的電視面板價格仍有機會挑戰2023年高點。
自2023年電視面板價格回到盈利水準,LGD 2023年底廣州8.5代線 產能重新加入市場,讓電視面板產能處於供過於求的情況。但面板廠 2024年仍將持續控產,支撐電視面板價格走揚,IT面板有機會同步受 益。然而,近年電視終端市場卻出現高規低賣的風氣,在品牌無法合 理反應面板成本的上漲的情況下,勢必將影響2024年獲利與採購意向 。另一方面,如果面板廠財務狀況逐季獲得改善後,順勢將稼動率拉 升至8成以上,恐讓下半年再次陷入旺季不旺及面板跌價的局面。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日前在法說會中表示,2024年看到市場復甦的契機,下半年奧運帶動的電視面板拉貨潮已在近期提前啟動。他說,即使大環境經濟因素仍有逆風,未見到強勁復甦,但友達對今年營運仍持審慎樂觀態度。群創總經理楊柱祥則是看好今年有五大利多助陣,景氣會比去年好,下半年更審慎樂觀看待。
彭双浪指出,2024年看到一些復甦契機,包括AI PC、微軟Windows作業升級有機會刺激換機潮,加上今年有大型體育賽事,也可望帶動大尺寸電視銷售,尤其很多品牌廠擔心下半年運輸等狀況不順,近期已提早啟動奧運電視需求備貨。
根據集邦發布研究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電視出貨量約1.95億台,年減2.7%,是近十年來新低。觀察2024年,第1季適逢傳統消費淡季,預估全球電視出貨量季減約18.9%,來到4,328萬台;今年全年有機會達到年增0.3%,約1.96億台水準。
集邦表示,2月工作天數減少,加上COP供應吃緊等,讓電視面板價格提前於1月底起漲。
知情人士說,長鑫存儲已從美國和日本供應商那裏訂購、並且收到了一些適合生產和組裝HBM的製造和測試設備。一位晶片業主管表示,長鑫存儲急於取得尚未受到出口管制的HBM生產設備,即使其HBM技術尚未達到量產程度。
報導指出,去年來,長鑫存儲優先發展垂直堆疊DRAM晶片的技術,以便複製HBM晶片架構。消息人士說,應材和科林研發等一些美國主要設備供應商已取得華府許可,2023年中開始向中國大陸的記憶體製造商提供晶片生產工具。
長鑫存儲去年底宣布,已開始生產中國大陸首批LPDDR5記憶體晶片。這使得長鑫存儲在技術方面僅次於美光(Micron)和SK海力士,領先台灣的南亞科技,後者更專注於專業市場而非大眾消費電子產品業務。
但長鑫存儲2023年在全球DRAM的市占率還不到1%,三星、SK 海力士、美光三大巨頭則控制了97%的市場。
根據集邦科技數據,三星和SK海力士主導HBM的生產,2023年市占率合計逾92%。美光則為約4%~6%。
Counterpoint半導體分析師指出,大陸的HBM自給自足目標將面臨許多挑戰,「當DRAM技術落後全球對手,你的HBM技術在商業化市場的競爭將居於劣勢。遑論HBM的生產需要複雜的設計和製造技術。這可能是個陡峭的攀爬過程。中國大陸國家隊要打破該領域由國際主導的現況並非易事。其首要目標仍是滿足國內需求」。
集邦科技發布最新報告,預測AI市場需求將因AI伺服器需求熱潮而擴大,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預計將超過160萬台,年增40%。這波AI熱潮將推動台灣代工廠如鴻海、廣達等成為大贏家。2024年,AI技術將拓展至更多邊緣應用,並推進至AI PC等終端裝置。集邦預期,AI伺服器市場將在2025年看到更快速的成長。AI PC市場則由終端應用需求和CPU+GPU+NPU架構推動,預計將帶來新一波的發展。鴻海積極擴張AI伺服器產業,斥資1,000萬美元增資墨西哥子公司,並在北美地區的H100 AI伺服器晶片模組訂單中取得全數,展現強大的生產能力和良率。
法人看好,隨著AI伺服器市場高速成長,鴻海(2317)、廣達等代工廠將成為大贏家。
AI熱潮延燒,2024年將拓展至更多邊緣AI應用或延續AI伺服器基礎,推至AI PC等終端裝置。集邦預期,今年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將超過160萬台,年增率達40%,後續預期各大雲端服務商(CSP)也會更積極投入。
集邦認為,由於嚴謹的邊緣運算AI應用,將回歸至終端AI PC,藉以落實分散AI伺服器的工作量能,並擴大AI使用規模的可能性。考量滿足此需求的新品出貨都將落於2024下半年,待英特爾於2024年終推出Lunar Lake平台後,2025年可望看到更快速成長。
集邦分析,目前AI PC市場可大致分為兩大推動力量,其一,由終端應用需求推動,由微軟憑藉個人電腦Windows作業系統及Office等工具幾近獨占市場地位,預期將推新一代Windows整合Copilot,促使Copilot變成硬需求。其二是英特爾訴求AI PC為搭配CPU+GPU+NPU架構,藉此推動發展各種終端AI應用。
AI伺服器市場高速成長,台灣相關供應鏈摩拳擦掌迎接商機,以鴻海為例,該公司日前公告斥資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1億元)增資墨西哥子公司,外界推測,鴻海將持續擴增旗下生產AI伺服器的鴻佰科技墨西哥廠產能,衝刺AI伺服器事業。
鴻海2023年在AI伺服器產業大有斬獲,市場傳出,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在北美地區的H100 AI伺服器晶片模組訂單,由鴻海全數拿下,並規劃在鴻海墨西哥、美國與新竹等地工廠生產,看好鴻海在H100模組的高產能與良率,為鴻海後續爭取輝達B100晶片模組訂單,打下良好基礎。
集邦科技最新分析報告顯示,1月份電視面板市場將迎來一個轉折點。根據報告,32吋和43吋電視面板價格有望提前止跌,而50吋以上大尺寸面板的跌幅也將收窄。由於首季是傳統需求淡季,面板廠透過大量減產和進行歲修計畫,力圖創造電視面板供需的轉變機會,這些措施預期將逐步帶來效益。 自去年12月起,二線電視品牌廠家開始增加32吋和43吋電視面板的備貨量,這一動作不僅推高了價格,還預示今年1月這兩個尺寸的電視面板價格有望率先止跌。對於其他中大尺寸面板,跌幅也將有所收窄,其中50吋和55吋面板預期將下跌1美元,而65吋和75吋面板則估計將下跌2美元。 同時,CES展覽將於9日登場,群創科技(3481)的子公司CarUX將以「More than Display, and Far Beyond」為核心概念,展出全球首創的Privacy技術及InvisiView隱藏式顯示器等最新車用顯示技術。CarUX的車用顯示產品採用弧形設計,能夠無縫融入各種車型,並擁有極低的反射率、高亮度、高對比、高色域和快速反應時間等特性。這些產品運用AM Mini-LED和汽車級Micro-LED技術,為用戶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 群創科技對今年面板業持樂觀態度,認為將有五大利多,包括庫存回歸健康水平、歐美央行升息將進入尾聲,戰爭和通膨等不利因素逐漸緩和。此外,巴黎奧運、歐洲盃和美洲盃等三大運動賽事的舉辦,也將推動電視需求向更大尺寸發展,進而消耗更多產能。基於這些因素,群創科技建議投資者關注群創期(DQF)進行相關操作。
集邦科技最新報告指出,台灣半導體龍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2023年財報初估數字顯示,全年獲利恐將創下15年來新低。不過,市場普遍看好三星今年營運有望反彈,其中記憶體與晶圓代工成為關鍵動能。根據初步估算,三星2023年營收將約258.16兆韓元,年減15%;營業利益僅6.54兆韓元,較前一年下滑85%,創近15年來最低點。雖然第4季營收年減4.9%,營業利益也下滑35%,但虧損較先前收斂,展望仍屬樂觀。 記憶體方面,集邦科技預測本季DRAM與NAND Flash合約價格將持續上漲,其中DRAM價格預估漲幅13%至18%,NAND Flash季漲幅約15%至20%。三星作為全球DRAM與NAND Flash領導品牌,將直接受惠於價格上漲,台灣廠商如南亞科、威剛、十銓、創見、群聯等也將受益。 在晶圓代工領域,三星積極爭取高通的下單,並正努力提升下世代3奈米製程的良率。高通正評估2024至2025年的新產品透過雙代工模式,以降低成本,這對台積電的3奈米製程構成競爭壓力。三星的這些努力預計將在下半年帶來明顯成效,讓公司營運狀況逐漸回穩。 三星預計將於1月31日上午召開財報會議,詳細說明數據與未來展望。市場普遍認為,記憶體市況的好轉和晶圓代工業務的逐步回穩,將為三星今年的營運帶來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