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邦科技(未)公司新聞
面板報價漲勢告歇,後續隨時面臨反轉向下壓力,群創、友達營運警鈴再次大作。
針對電視面板與監視器面板報價無力再漲,集邦科技研究副總范博毓分析,電視面板價格在經過約兩季上漲後,已來到相對高點,然而,品牌客戶在面臨終端需求疲弱,以及採購成本高漲的雙重壓力下,不得不提早開始調整採購力道。
范博毓指出,第3季整體電視面板採購規模,已從先前預估的季增6%至7%,一路下修至將近與上季持平的狀況,預期第4季採購需求也勢必持續向下調整。
這意味面板廠必須提早因應淡季需求修正來臨的狀況。目前面板廠已經啟動產能下修,但仍難擋面板價格上漲空間大幅縮減,因此研判9月下旬電視面板價格將全面持平 。
監視器面板方面,范博毓認為,需求在第2季出貨大增下,預期第3季出貨量僅季增1%至2%。時間越接近第4季,品牌客戶需求開始調整的壓力將越趨明顯。也因此間士氣面板價格在經歷數月微幅上漲後,9月價格將全面轉為持平。
即便集邦科技看淡面板報價與市況,面板雙虎仍對營運充滿信心。群創總經理楊柱祥日前表示,面板市場景氣就如近期颱風一樣詭異,終端市場消費力的確需審慎關注。他並力抗空頭斬釘截鐵地重申: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明年會比今年好。
楊柱祥分析,只要剛性需求續在,產業秩序經過一段沉澱後,相信大家會做出對產業長期發展有利的決策,就像群創把3.5代舊產線轉型去做先進封裝。就是在減少面板產出量,來穩定供給面。他說,面板廠不會冒進開出全產能,而是針對有需求的產,在穩定中做微調。這也透露出,群創將持續嚴控產能。
楊柱祥指出,目前通路整體庫存相對較低,大家有志一同朝建構有韌性的供應鏈布局。然而,總體經濟存難不確定性,加上國際地緣政治衝突之下,終端的消費力確實是需要審慎關注。但他相信,明(2024)年會比今年好,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則在法說會中揭露,友達第2季電視面板出貨比重季增五個百分點,加上節約成本等努力,讓單季營業毛利轉為正數,虧損也較首季大幅收斂。
集邦科技最新預測:Micro LED市場將迎來高速成長,2023年產值倍增!
集邦科技與Omdia近期針對Micro LED市場發布了預測報告,預計2023年Micro LED晶片產值將達到2,700萬美元,這一數字比去年的1,300萬美元翻倍成長。這個預測背後,是Micro LED技術在市場上的日益受到重視,以及相關產品的逐漸普及。
其中,三星89吋Micro LED大型顯示器的量產,以及台灣面板廠友達的Micro LED穿戴裝置(精品手表)即將上市,都將對Micro LED市場產生積極影響。集邦科技資深研究副總經理邱宇彬指出,三星的量產將帶動Micro LED晶片產值的倍增,而友達的穿戴裝置則將推動市場對Micro LED技術的關注。
此外,蘋果預計在2026年Apple Watch中導入Micro LED技術,這一動作將再次提升微型顯示應用市場的關注度。邱宇彬表示,Micro LED晶片在明後年的出貨將緩步上升,並在2026年進入下一個發展關鍵點。除了現有的大型顯示器和穿戴裝置,還將有透明的車用顯示,或是AR的頭戴裝置等新應用領域的開拓。
Omdia的研究則預測,到2030年時,Micro LED顯示面板的出貨量將達到5,170萬台。雖然目前Micro LED技術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有限,但預計將從2025年開始真正成長,主要是由於對擴展現實(XR)設備和智慧手表等戶外小型顯示設備的需求增加。
總之,Micro LED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未來將成為顯示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集邦科技資深研究副總經理邱宇彬表示,2023年Micro LED晶片產值約2,700萬美元,較去年倍增。主要受惠於三星89吋Micro LED大型顯示器今年量產,以及台廠友達的Micro LED穿戴裝置(精品手表)今年底亦將順利出貨。
蘋果計畫在2026年Apple Watch中導入Micro LED技術,微型顯示應用市場的關注度再次獲得提升,業者加速相關技術的研發與產品推廣,以抓緊微顯示領域的發展新機遇。
邱宇彬指出,Micro LED晶片明後年的出貨將緩步向上,在2026年進入下一個關鍵點,除現有的大型顯示器及穿戴裝置應用外,還會有透明的車用顯示,或是AR的頭戴裝置都可望導入Micro LED,預估在此新裝置的拉動下,2027年全球Micro LED晶片產值有機會衝上6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Omdia則發布研究指出,到2030年時,Micro LED顯示面板的出貨量將成長到5,170萬台。然而,由於該技術目前僅在有限的應用中具有競爭力,Micro LED顯示面板出貨量份額將僅占整個顯示器市場的1.2%左右。
Micro LED顯示面板市場預計將從2025年開始真正成長,主要是由於對擴展現實(XR)設備和智慧手表等通常用於戶外的小型顯示設備的需求。預期到2030年時,在Micro LED的總出貨量中,應用於XR裝置中的Micro LED顯示面板比重將達到53.5%。
集邦科技最新報導:NAND Flash產業第3季展望佳,業者積極銷貨,價格跌幅收斂
【台北訊】近期,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發布了關於NAND Flash產業的最新報告,其中提到,在第三季,NAND Flash多數業者在銷售上仍保持積極態度,市場對於第三季的預期相當樂觀。
報告顯示,第三季NAND Flash全產品均價跌幅預計將收斂至5%至10%,這一點對業者來說是一個好消息。由於旺季備貨動能的上升,預計第三季的位元出貨量將有所增加,這對產業營收的增長將起到推動作用。
集邦科技強調,三星自第二季起已加入減產行列,並預計第三季將擴大減產幅度。這一策略將有助於供給收斂,同時也為價格上漲創造了機會。供過於求的狀態有望得到改善。
儘管NAND Flash產業供應商家數眾多,且庫存仍然高企,但多數業者在第三季仍然積極銷貨,這一做法也反映了市場對於第三季的樂觀預期。
回顧第二季的NAND Flash市場,需求低迷,供過於求的狀態延續,導致平均銷售單價下跌了10%至15%。但位元出貨量在第一季的低基期下,季增達19.9%,這一成績相當亮眼。
在第二季,NAND Flash產業營收季增7.4%,達到約93.38億美元。其中,美光的營收成長幅度最高,季增27.6%,達到12.1億美元。這一成績主要受益於PC和行動市場客戶庫存的降低,以及消費性SSD平均搭載容量的增長,使得位元出貨創下了單季新高。
總的來說,集邦科技的報告為我們提供了NAND Flash產業在第三季的明確展望,業者在這一季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同時存在,如何把握市場脈動,將是業者們需要關注的重點。
台灣記者特別報導:記憶體市場春天來了?集邦科技預測NAND Flash價格上漲,終端業者搶貨熱潮來襲!
最近,記憶體市場傳來一陣春風,讓不少業界人士眼睛為之一亮。上游NAND Flash原廠如三星、鎧俠、SK海力士等,開始拉高晶圓合約價,這讓人不禁好奇,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這麼做呢?
原來,這跟中間通路及下游系統模組廠手中的庫存有關。由於這些廠商的庫存低於正常季節水準,終端業者為了搶購相對低價的庫存,開始紛紛拉貨。這一連串的動作,讓記憶體模組價格全面走揚,威剛、群聯等模組廠可望受惠。
雖然近期NAND Flash原廠因市場需求不振,啟動大規模減產,但並未改善虧損狀況。為了避免進一步承擔虧損,原廠開始提高晶圓合約價。這一舉動,讓依靠記憶體價格生存的中間通路商及下游系統模組廠,不得不降低庫存,以免受價格波動影響。
而這波市場熱潮,並不僅限於記憶體模組。消費性SSD、記憶卡及隨身碟,手機相關零組件如eMMC、eMCP等,價格也全面上漲。據供應鏈傳出,目前平均漲幅約在個位數左右,部分記憶體產品庫存水位相對較低,預計第4季的漲幅將上看雙位數。
集邦科技最新報告指出,NAND Flash晶圓合約價已在8月反彈,隨著減產幅度擴大,客戶備貨力道有望回升。集邦科技預測,三星為應對需求持續減弱,9月起將擴大減產幅度至50%,其他供應商也將跟進擴大第4季減產幅度。
看來,這波記憶體市場的春天,並不是空穴來風。隨著NAND Flash價格上漲,終端業者搶貨熱潮不斷,台灣記憶體產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集邦科技指出,三星在第2季起加入減產行列,且預期第3季將擴大減產幅度,供給收斂的同時也在醞釀漲價,供過於求態勢有望因此獲得改善。
由於NAND Flash產業供應商家數多,在庫存仍高情況下,第3季多數業者仍積極銷貨。回顧第2季NAND Flash市況,第2季NAND Flash市場需求仍低迷,供過於求態勢延續,使NAND Flash第2季平均銷售單價續跌10%至15%,而位元出貨量在第1季低基期下季增達19.9%,合計第2季NAND Flash產業營收季增7.4%,營收約93.38億美元。
第2季各家業者營收成長幅度最高是美光,季增27.6%,達12.1億美元。營收表現回溫,主要是來自PC、行動市場客戶庫存降低。
尤其消費性SSD受惠於平均搭載容量增長,位元出貨創單季新高。
記憶體市場近期傳出好消息傳出,三星、鎧俠及SK海力士等NAND Flash原廠因應市場需求不振,啟動大規模減產,但仍然不減虧損態勢,由於已經無法再承擔虧損,因此原廠開始對晶圓合約價喊漲。
依靠記憶體價格生存的中間通路商及下游系統模組廠因市況不佳,加上先前預期價格可能持續下跌情況下,盡量降低持有記憶體庫存。業界傳出,記憶體原廠價格喊漲,原先就沒有相關庫存的終端業者,為搶拿中間通路及下游系統模組廠所剩不多的相對低價庫存,開始使出渾身解數拉貨。
由於終端業者拉貨力道強勁,包括消費性SSD、記憶卡及隨身碟,手機相關零組件如eMMC、eMCP價格全面走揚。供應鏈傳出,目前平均漲幅約在個位數左右,由於部分記憶體產品庫存水位相對較低,因此第4季的漲幅有上看雙位數水準。
根據研調機構集邦科技最新針對NAND Flash的報告指出,NAND Flash晶圓合約價已在8月反彈,隨著減產幅度擴大,客戶備貨力道有望回升。
集邦科技表示,三星為因應需求持續減弱,9月起擴大減產幅度至50%,且據調查,其他供應商也將跟進擴大第4季減產幅度。
集邦科技最新報告指出,NAND Flash龍頭三星9月起將減產幅度擴大至五成,預計將帶動第4季NAND晶片價格止跌回升,漲幅在5%以內。這一動態讓台灣的NAND相關業者如群聯、點序、威剛、十銓等看到希望,因為他們擁有低價庫存效益,有望受惠於這波價格回升。集邦分析,NAND晶片價格反彈時間點將比DRAM早,主要原因是供應商虧損持續擴大,為了維持營運,不得不擴大減產。市場報價動態方面,NAND矽晶圓合約價已在8月反彈,隨著廠商減產幅度擴大,客戶備貨力道有望回升,預計9月NAND矽晶圓合約價將續漲。不過,若要讓漲勢持續至2024年,則需仰賴持續性減產以及企業端SSD採購訂單的大幅回補。此外,供應商虧損缺口有望收斂,模組廠也因此受惠。雖然NAND晶片市場今年需求位元未見提升,且通用型伺服器出貨規模受到AI伺服器排擠,但集邦科技仍認為,三星的大幅減產可能讓部分產品價格反彈,預計將帶動第4季NAND晶片整體位元出貨量,並逐步收斂供應商虧損缺口,同時有助模組廠改善未來獲利。
法人看好,隨著NAND晶片大廠減產效益持續發酵,帶動價格回溫,群聯(8299)、點序、威剛、十銓等台灣NAND相關業者因擁有低價庫存效益,可望受惠。
集邦分析,NAND晶片價格反彈時間點會比DRAM早,主因NAND晶片供應商虧損持續擴大,銷售價格已接近生產成本,供應商為維持營運而擴大減產,期盼帶動價格止跌反彈。
就市場報價動態來看,集邦指出,NAND矽晶圓合約價已在8月反彈,隨著廠商減產幅度擴大,客戶備貨力道有望回升,帶動9月NAND矽晶圓合約價續漲。但若漲勢要延續至2024年,仍仰賴持續性減產,以及端看企業端固態硬碟(Enterprise SSD)採購訂單是否大幅回補。
此外,集邦分析,供應商虧損缺口有望收斂,模組廠同步受惠。供應商方面,即便NAND晶片較DRAM具有更彈性的價格優勢,今年需求位元也不見提升,加上通用型伺服器出貨規模持續受到AI伺服器排擠,導致今年整體NAND 晶片市場動向仍不佳。
調查供應商庫存水位,集邦科技分析,以三星來看,要在年底前有效降低庫存,若要依賴終端應用客戶加大備貨力道應緩不濟急,唯有嚴謹控制產能才是讓供需回到合理的最佳方式。三星大幅減產,預期可能讓部分以三星主力供應產品價格反彈向上,有望帶動第4季NAND晶片整體位元出貨量,並逐步收斂供應商虧損缺口,同時有助模組廠改善未來獲利。
全球經濟不穩定,記憶體產業受挫,但台灣DRAM族群有望迎來春天!美光科技在市場低迷超過一年後,剛剛表示,由於主要大廠減產的效益開始發揮,DRAM價格已經止跌並呈現穩定趨勢。預計從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供需將逐漸恢復正常,這對台灣的DRAM族群來說是一個好訊號。
美光科技是全球第三大DRAM廠,在業界具有關鍵地位。它對DRAM市場的正面展望,預期將對南亞科、威剛、創見、十銓、宇瞻等台灣DRAM廠商帶來正面影響。美光在去年下半年也跟進其他記憶體廠商啟動了DRAM與NAND Flash的減產,減產幅度約20%。
美光執行長梅羅塔在第二季時就預告,雖然DRAM產能利用率還未完全恢復,但景氣最壞的時刻應該已經過去。目前DRAM現貨價格已經止跌並穩定下來,這也是市場改善的明顯跡象。
集邦科技最新的報告也指出,由於2024年記憶體廠家繼續採取減產策略,與2023年相比,基期較低,部分記憶體產品價格已經到達相對低點。預計明年DRAM和NAND Flash的需求將分別成長13%和16%,這顯示經濟已經落底,相關業者的營運也將出現轉機。
【台灣新聞】智慧手機市場寒冬延續,集邦科技預警第4季生產量再下修
近期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不斷傳來警訊,集邦科技(TrendForce)昨日發出嚴重警告,表示由於整體經濟環境尚未復甦,今年第4季的手機市場可能再迎來一波產量下滑。該機構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智慧型手機產量自第1季以來已經連續兩季衰退,其中第1季年減近20%,第2季則繼續下滑6.6%,總計上半年產量年減13.3%,創下十年來最低紀錄。
集邦科技分析,智慧手機產量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三個方面:首先,中國大陸疫情解封後,市場需求並未如預期般激增;其次,印度市場的人口紅利未能在市場上發揮其優勢;第三,品牌廠商原先預計隨著庫存去化將恢復生產水準,但由於經濟疲軟,消費者消費意願保守,導致上半年生產表現不如預期。
從去年中開始,全球智慧手機需求就陷入疲軟,至今已持續超過一年。儘管品牌手機業者今年積極調整庫存,但大環境並未見得有明顯改善。在可支配收入減少的情况下,許多消費者換機意願降低。
今年以來,手機應用處理器市場雙雄聯發科與高通的整體營運也受到手機市況疲弱影響。聯發科表示,雖然上半年半導體產業因全球需求不如預期,導致庫存消化周期延長,但已觀察到主要客戶和通路的庫存水位逐漸回復到相對正常的水準。聯發科預期,下半年業務將逐步改善,第3季營收預計將落在1,021億至1,089億元之間,季增4%至11%。
高通方面,本季財測表現黯淡,預計將介於81億至89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並預測今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將年減高個位數百分比。
【科技新聞】台灣集邦科技最新市調顯示,陸系品牌手機廠傳音(Transsion)今年第二季在全球手機市場中異軍突起,成功超越vivo,躍升為全球第五大手機廠。該公司第二季手機產量達到2,510萬支,季增率超過七成,展現出強大的崛起勢頭。傳音自2006年成立以來,選擇聚焦於未開發的第三世界市場,特別是非洲市場,當地市占率已達38%,稱霸非洲,被業界譽為「非洲之王」。這家公司在非洲深耕超過十年,建立起本土化營運、通路與研發等核心競爭力,以高性價比產品成功挑戰三星、華為、蘋果等國際巨頭,最終在非洲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雖然2022年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了傳音的成長,但公司運營動能依然強勁,今年第二季更是超越vivo,坐穩全球第五的位置。此外,三星雖然仍然保持手機產量冠軍,但與去年同期相比,表現有所下滑。集邦科技預測,若iPhone 15系列銷售超過市場預期,有可能取代三星,成為全球市占率第一的品牌。
集邦科技最新統計顯示,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市場的佔率依然穩坐領頭羊,但華為最新手機「Mate 60 Pro」的出現,讓業界對中芯國際的發展更加關注。這款新機搭載了由中芯國際7奈米製程打造的「麒麟9000s」處理器,這意味著中芯國際在先進製程上的進步,已經能夠與台積電等大廠一較高下。資深評論家陸行之在臉書上表示,若對於華為手機處理器的製程假設成立,那麼中芯國際總經理梁孟松在7奈米技術及產能上的突破,絕對不可小覷。 根據集邦科技的數據,今年首季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台積電以60.1%的市占率稱霸,三星以12.4%位居第二,格羅方德和聯電分別以6.6%和6.4%排在第三和第四位,而中芯國際則以5.3%的市占率位居第五。從這些數字中可以看出,業界原本認為台積電和三星在先進製程上具有絕對優勢,而格羅方德、聯電和中芯國際則處於成熟製程的競爭格局。然而,中芯國際能夠為華為代工7奈米製程的處理器,顯示其在技術上已經有了顯著的「跳級」。 陸行之還提到,華為/海思的回歸對全球手機產業的影響,他認為「麒麟9000s」處理器應該是使用中芯國際N+2製程生產,而非市場傳言的5奈米。這個製程雖然不是使用極紫外光(EUV)設備,但仍然需要多次多重曝光來達到7奈米的製程水平。這一發展,無疑將對晶圓代工產業的競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法人認為,美光在記憶體業界具關鍵地位,其登高一呼看好DRAM市場將朝正向發展,預料也將對南亞科、威剛、創見、十銓、宇瞻等台灣DRAM族群有利。
美光先前受制於記憶體市況不佳,跟進其他記憶體同業於去年下半年啟動DRAM與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減產,減幅約20%。美光執行長梅羅塔在第2季即公開指出,雖然DRAM產能利用率還未恢復元氣,但景氣最壞時刻應該已過去,最明顯的是DRAM現貨價止跌走穩。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最新報告也指出,由於2024年記憶體廠延續減產策略,在2023年比較基期較低,部分記憶體產品價格來到相對低點下,預計DRAM、NAND Flash明年需求位元年成長率分別為13%及16%,顯現景氣落底,相關業者營運出現轉機。
依據集邦科技最新報告,繼第1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產量年減近20%後,第2季持續衰退6.6%,僅2.7億支;合計今年上半年智慧型手機產量5.2億支,年減13.3%,無論是個別季度或是上半年合計,均創下十年新低。
針對手機產量衰退原因,集邦科技認為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中國大陸疫情解封後,並未如預期帶動需求,其次是印度市場人口紅利並未有效發揮優勢,第三則是品牌廠原先預估隨著庫存去化,將恢復生產水準,但如今受經濟疲軟影響,民眾消費意願更為保守,導致上半年生產表現不如預期。
事實上,全球智慧手機需求從去年中開始就陷入疲軟,自此展開長達逾一年的寒冬期,儘管品牌手機業者今年以來積極調整庫存,但大環境並未出現明顯改善,在可支配的錢變少下,許多消費者換機意願較低。
今年以來,手機應用處理器雙雄聯發科與高通整體營運也受手機市況疲弱干擾。聯發科指出,上半年半導體產業因全球需求不如預期,導致庫存消化周期延長,不過,目前觀察到主要應用的客戶和通路庫存水位已逐漸降至相對正常水準,只是,客戶仍然謹慎管理庫存,從短期來看,聯發科預期,下半年業務將逐步改善。
聯發科第2季手機晶片營收小幅回溫,隨著客戶和通路庫存水位相對正常,預期第3季相關業績可望持續成長。聯發科估計,第3季整體營收落在1,021億至1,089億元間,季增4%至11%。
至於高通方面,本季財測顯得黯淡,估計將介於81億至89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並評估今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將年減高個位數百分比。
傳音成立於2006年7月,為避開競爭激烈的亞太與歐洲市場,該公司一開始就選擇聚焦尚未開發的第三世界,其中又以非洲市場為主力,在當地市占率38%,排名第一,在業界素有「非洲之王」美譽。
傳音在非洲深耕超過十年,並在當地建立本土化營運、通路與研發等核心競爭力優勢後,再以高性價比打趴三星、華為、蘋果等國際手機巨頭,最終在非洲囊括近四成市占,成一方之霸。
事實上,傳音僅靠非洲市場與其他新興國家市場打下的江山,營運動能就相當強勁,2016年至2021年期間,營收與獲利的年複合成長率分別高達33.5%、128.3%,2022年因全球經濟陷入蕭條,傳音的成長動能才開始停滯,但出貨量仍相對穩健,今年第2季一舉打敗vivo,站上全球第五大手機廠。
另一方面,今年第2季雖然三星仍蟬聯手機產量冠軍,產量達5,390萬支,但表現不如去年同期。集邦科技預測,若iPhone 15系列有優於市場預期的銷售表現,有可能擠下三星,成為全球市占之冠。
根據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統計,今年首季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由台積電的60.1%穩居龍頭,三星為12.4%居次,格羅方德6.6%排第三,聯電6.4%第四,中芯5.3%居第五。業界原本將台積電、三星列為同一層次,都在先進製程有一片天;格羅方德、聯電、中芯等則為同一層級,主力為成熟製程。
如今傳出中芯已有能力以7奈米為華為代工最新手機處理器,意味中芯已有「跳級」的能耐,拉開與格羅方德、聯電等原本屬於同一層級的晶圓代工廠之間的差距。
陸行之昨日針對「華為╱海思的回歸將如何擾動已經是紅海的全球手機鏈?」於臉書發文。他認為,Mate 60 Pro搭載的「麒麟9000s」處理器應該是用中芯國際N+2製程製造。
他指出,N+1應該是「假7奈米」,比較接近8至9奈米,但跟台積電的5奈米技術差距太大而不具競爭力,N+2是7奈米,而非不是市場傳的5奈米,但不是用極紫外光(EUV)設備,所以多重曝光要多來幾次。
集邦科技預測,2024年記憶體產業將持續減產,市場需求有望回升。雖然2023年基期較低,但部分記憶體產品價格已經探底,預計DRAM、NAND Flash需求將分別成長13%及16%。這一轉變將帶動包括威剛、宇瞻、創見、品安、十銓等記憶體模組廠的漲勢。
由於PC、智慧型手機等產品庫存去化,記憶體產品需求一度低迷。但自2022年第三季開始,韓國、美國等記憶體大廠啟動減產救市策略,供給逐漸緩和,加上下半年傳統旺季的到來,整體記憶體供需比得到改善。
國泰證期研究部觀察到,DRAM、NAND的部分品項價格已經反彈,並預計下半年需求回升將帶動價格上漲。威剛、十銓等模組廠的低價採購庫存,將對每股稅後純益(EPS)產生正面影響。
近期,法人買盤對記憶體產業表現出強烈興趣,旺宏、威剛、品安等股票分別受到關注。然而,第二季主要DRAM廠存貨仍處於高檔,對短期價格造成壓力。法人預計,庫存去化將持續至年底,並伴隨記憶體投片量增加,2024年需求緩步回升,供需比預計落在-2%~-4%。
在PC市場,TrendForce預測,PC DRAM平均搭載容量年成長率約12.4%。2024年,搭載Intel新CPU Meteor Lake機種的量產將推動DDR5的普及,預計DDR5將在下半年超越DDR4成為主流。
PC、智慧型手機等產品庫存去化,導致記憶體產品需求不振,韓國 、美國等記憶體大廠自從2022年第三季啟動減產救市策略,供給面逐 步遞減,配合下半年傳統旺季來臨,整體記憶體供需比有明顯改善。
國泰證期研究部觀察到,DRAM、NAND已有少部分品項價格反彈,配 合下半年需求回升有機會帶動漲價,模組廠具低價採購庫存,威剛、 十銓存貨金額較過去高峰水位增加,以下半年DRAM、NAND現貨價上漲 5%來設算,預估分別貢獻每股稅後純益(EPS)2.14、3.16 元。
記憶體產業減產,景氣將落底回春,以及低價庫存想像空間,吸引 法人買盤卡位,近一周三大法人旺宏買超1.3萬張,威剛、品安分別 加碼6,618張、2,153張。
不過,第二季主要DRAM廠存貨依然位處高檔,這也對短期價格形成 壓力,法人認為,庫存去化將持續到2023年底,伴隨記憶體投片量逐 步增加,2024年需求緩步回升下,2024年供需比落在-2%∼-4%。
PC為DRAM主要應用,TrendForce指出,PC DRAM平均搭載容量年成 長率約12.4%,2024年搭載Intel新CPU Meteor Lake機種的量產,由 於該平台僅支援DDR5、LPDDR5的特點,DDR5有機會在2024下半年超越 DDR4成為主流。
【台北訊】近日,台灣電子產業再掀一波AI熱潮,其中,PCB(印刷電路板)大廠金像電(2368)股價表現亮眼,不過在市場波動下,25日股價仍小幅下跌,終場跌幅達4.39%,收盤價207元,但今年來股價已飆漲超過138%。在這波AI伺服器需求狂潮中,集邦科技出具一份報告,為我們揭示了AI伺服器PCB的未來趨勢。
報告指出,隨著AI技術的發展,2023年AI伺服器市場供不應求,尤其是搭載輝達(NVIDIA)A100/H100的AI伺服器,預計出貨量將從去年的13萬台大幅成長至24萬台,年增長率達85%。到了2024年,隨著台積電CoWoS產能逐步提升,AI伺服器市場將再創新高,出貨量預計達到40萬台,年增長率為64%。
集邦科技的報告還提到,AI浪潮帶來的技術門檻提高,進入AI伺服器供應鏈的廠商需要通過資格審核,這樣就形成了一定的進入障礙。對於擁有高技術含量的PCB廠商,如金像電,將有望在這波市場潮中受惠。
市場分析師預期,金像電第三季營收有望季增12.9%。在伺服器及AI伺服器市場的開拓下,該公司獲利也將逐季攀升,未來發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