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邦科技(未)公司新聞
集邦科技旗下顯示器研究處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在宅經濟帶動下,IT產品需求持續強勁,但監視器面板供應面臨其他產品產能排擠及IC短缺等問題,供需缺口不斷擴大。報告預測,面板三強友達、群創、彩晶在2020年下半年有望轉虧為盈,並在13日股價表現上,友達領軍上漲8.27%,帶動群創、彩晶分別上漲6.51%及4.13%,股價終於突破連續下跌的陰影。 報告進一步分析,2021年顯示器面板市場將在三星顯示器(SDC)逐步淡出液晶顯示器面板供應後,預計其市佔率將從2020年的12%縮減至1%。在供需緊張的情況下,面板股價於13日開始反彈,友達、群創、彩晶三大面板廠股價上漲,其中友達更是KD指標黃金交叉,三大法人共籃入100,201張。其他面板家族成員如凌巨、達運、矽創等,漲幅也在3~6.09%之間。 友達將增加曲面產品產能,預計2021年曲面面板市佔率將達近五成,有望取代韓國三星,成為曲面監視器市場龍頭。在電競、曲面液晶監視器需求不斷增長的背景下,友達預計監視器面板市占率可提升至18%,年增長2%。 群創則將專注於改善監視器產品結構,提高單位面積含金量,預計將拉抬大尺寸、橫向電場效應顯示技術(IPS)及電競產品出貨比例至約10%。此外,群創在車用顯示面板領域也取得重大突破,推出的「11.6吋車用顯示器」搭載MiniLED背光顯示技術,積極搶攻智慧育樂、智慧車用等領域的商機。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對面板產業前景持樂觀態度,他認為面板產業有三大利多:首先是產能不增加,價格有望持續上漲;其次,驅動IC缺料導致「缺板」;最後,遠距商機持續發酵,推動居家顯示器需求成長。陳奕光預測,2021年首季IT面板需求將強勁,淡季不淡,面板產業有望從景氣循環股轉為穩定成長。
集邦科技預測:英特爾將低階CPU委外台積電5奈米製程,2022下半年再委3奈米製程生產中高階CPU
集邦科技旗下半導體研究處近日預估,全球知名晶片製造商英特爾已開始將部分中央處理器(CPU)委託給晶圓代工廠生產。根據集邦的預測,英特爾將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利用台積電的5奈米製程技術生產低階CPU,並在2022年下半年進一步將中高階CPU委外給台積電,以3奈米製程進行投片量產。
集邦指出,英特爾目前約有15~20%的非CPU類晶片製造業務委外給台積電與聯電等代工廠商。該研究機構預測,英特爾將於2021年開始將Corei3系列低階CPU交由台積電5奈米製程生產,並預計從下半年開始量產。此外,英特爾也計劃在2022年下半年將中高階CPU的生產委外給台積電,利用其3奈米製程技術。
集邦還提到,英特爾在近年來的10奈米與7奈米技術發展上遇到延宕,這對其市場競爭力造成了影響。特別是在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市場,蘋果與華為海思因為台積電在晶圓代工技術上的突破,得以在以Arm架構為主的系統單晶片(SoC)市場中領先全球,發布最先進的應用處理器(AP)。
在CPU市場,與台積電合作代工的超微也在個人電腦處理器市場逐步威脅著英特爾的市占率。更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於2020年推出的首款由台積電代工的Apple Silicon處理器M1,讓英特爾在MacBook與Macmini訂單上遭受了損失。這些市場變化迫使英特爾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考慮將CPU生產委外給外部廠商。
集邦科技分析,隨著2021年手機市場的回溫,整合觸控暨驅動IC(TDDI)的需求將持續擴大。預計手機TDDI的出貨規模將達到7.6億顆,平板電腦用TDDI的出貨規模也將擴大至9,500萬顆。這一成長趨勢讓驅動IC廠商如聯詠、敦泰及奇景等有望受益。 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受疫情趨緩和華為禁令等因素影響,手機市場的需求開始回升,手機零組件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然而,由於各類應用需求大增,晶圓代工產能稼動率攀升,導致半導體零組件供不應求。特別是TDDI價格因供貨吃緊而持續上漲,晶圓代工廠的12吋80/90奈米節點製程產能不足以滿足整體TDDI需求,迫使IC設計廠加速將較高階的TDDI產品轉進55奈米節點製程生產。 集邦科技強調,隨著手機用TDDI技術的成熟,加上8吋晶圓代工產能滿載,傳統分離式驅動IC架構正逐漸向以12吋晶圓代工為主的TDDI移轉,這將進一步推升TDDI的需求規模。雖然80/90奈米節點的產能不足,但為了降低風險,IC設計廠除了轉進55奈米節點外,也會分散與不同晶圓代工廠的合作,以穩定貨源。 預計2021年手機用TDDI IC的規模將有機會達到7.6億顆,年成長8.6%。同時,平板電腦用TDDI的需求也將大幅成長,預計2021年將達到9,500萬顆,年成長高達46.2%。這一市場的成長將帶動驅動IC廠商如聯詠、敦泰及奇景等業績持續向上衝刺。
集邦科技指出,2020年下半年起,整體消費性電子與資訊產品的需 求因疫情趨緩而轉強,手機市場也受到庫存回補以及華為禁令等事件 影響,手機零組件需求開始好轉,IC備貨動能轉強。但各類應用需求 大增導致晶圓代工產能稼動率攀升,半導體零組件開始出現供不應求 的狀況。
其中,TDDI價格因供貨吃緊而持續上漲,而晶圓代工廠的12吋80/ 90奈米節點製程產能不足以應付整體TDDI需求,帶動IC設計廠加速將 較高階的TDDI產品轉進55奈米節點製程生產。客戶因缺貨的預期心理 持續發酵,進而擴大拉貨力道,以2020年手機TDDI的出貨規模來看約 可達7億顆,年成長25%。
集邦科技表示,隨著手機用TDDI技術趨於成熟,持續推升客戶採用 TDDI的規模,加上8吋晶圓代工產能滿載,更加速傳統分離式驅動IC 架構向以12吋晶圓代工為主的TDDI移轉,此舉將進一步推升TDDI的需 求規模。
雖然80/90奈米節點的產能嚴重不足,對IC設計廠而言,由於202 0年供貨吃緊,為了降低風險,除了往55奈米節點轉進外,分散不同 的晶圓代工廠也是一種穩定貨源的方法。在需求不斷擴大下,預期2 021年手機用TDDI IC的規模有機會達到7.6億顆,年成長8.6%。
另一方面,IC設計廠將目光放到平板電腦領域上,由於平板電腦因 為尺寸較大,中高階機種的TDDI用量是一般手機的兩倍,同時多半會 搭載主動式觸控筆的規格,因此IC單價較高,IC設計廠也開始推出對 應平板電腦用的TDDI。
預期2020年平板用的TDDI出貨規模可達6,500萬顆:預期2021年將 成長至9,500萬顆,年成長高達46.2%。
由於TDDI市場規模不斷成長,法人預期,聯詠、敦泰及奇景等驅動 IC廠將可望受惠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需求成長,推動業績持續向 上衝刺。
集邦分析2021年顯示器面板發展趨勢,在三星顯示器(SDC)計畫逐步淡出液晶顯示器面板供應後,預估其市占將自2020年的12%縮減至1%。在供需吃緊下,面板股價13日啟動跌深反彈,面板三虎友達、群創、彩晶分別上漲8.27%、6.51%及4.13%,股價紛紛突破均線,其中友達更出現KD指標黃金交叉,三大法人大舉敲進100,201張。其餘面板家族成員,包括凌巨、達運、矽創,漲幅則落在3∼6.09%。
受曲面面板需求推升,友達將增加曲面產品產能,預期2021年曲面面板市占將近五成,可望取代韓廠三星,躍居曲面監視器市場龍頭。在電競、曲面液晶監視器需求挹注下,預估友達監視器面板市占率可望提升至18%,年增2%。
群創2021年則將專注改善監視器產品結構,增加單位面積含金量,預計將拉抬大尺寸、橫向電場效應顯示技術(IPS)及電競產品出貨比例至約10%。此外,在車用顯示面板亦有斬獲,其首發展的「11.6吋車用顯示器」搭載MiniLED背光顯示技術,積極搶占智慧育樂、智慧車用等領域應用商機。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看好,面板產業擁「三大利多」,第一,在沒有新增產能出現下,報價有望持續上漲,雖三星將延緩退出LCD市場,惟預估影響不大;第二,在驅動IC缺料下,導致「缺板」狀況;第三,就需求面,在遠距商機持續發酵,促進居家顯示器需求成長,預估2021年首季IT面板需求續強,可望淡季不淡。綜上所述,預期面板產業後市有望自景氣循環股,轉為穩定成長。
集邦旗下半導體研究處表示,英特爾目前在非CPU類的晶片製造,約有15∼20%委外代工,主要晶圓代工合作夥伴為台積電與聯電。集邦預估,英特爾2021年正著手將低階的Corei3系列CPU產品,交由台積電5奈米製程生產,預計下半年開始量產。此外,英特爾中長期也規畫將中高階CPU委外代工,預計會在2022年下半年開始委由台積電以3奈米製程投片量產。
集邦指出,英特爾近年在10奈米與7奈米的技術發展延宕,大大影響其市場競爭力。從智慧型手機處理器的領域來看,蘋果與華為海思受惠於台積電在晶圓代工的技術突破,在以Arm架構為主的系統單晶片(SoC)市場,得以領先全球發布最先進的應用處理器(AP)。
集邦指出,從CPU端來看,同樣委外台積電代工的超微,在個人電腦處理器市占率亦逐步威脅英特爾,不僅如此,蘋果2020年發表由台積電代工的首款AppleSilicon處理器M1,導致英特爾流失MacBook與Macmini訂單。面對手機與個人電腦處理器市場版圖的劇變,讓英特爾自2020年下半年即釋出考慮將其CPU委外代工的訊息。
台灣IC設計廠創惟(6104)在2020年表現亮眼,因應遠端辦公和教育的需求,USBHub控制IC產品線出貨暢旺,帶動公司全年合併營收創下31.5%的成長,達到25.76億元的新高紀錄。法人預測,在客戶端持續拉貨的影響下,創惟2021年第一季業績將挑戰淡季不淡水準。
創惟於2020年12月合併營收達2億元,年增長14.3%,第四季合併營收年增18.6%至6.39億元。全年累計營收為25.76億元,較2019年成長31.5%。法人認為,創惟在第四季的單季每股淨利有望達到1元左右,全年獲利則將挑戰4元以上,創六年來新高。
創惟的USBHub控制IC在市場表現出色,獲得多家主要OEM/ODM廠商採用,進入一線PC、筆電品牌市場,並獲得蘋果公司的青睞,成功搶下大筆市占率。
展望2021年,由於歐美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多個大型企業和學校已轉向居家辦公和線上教學,預計筆電、Chromebook市場將持續成長。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預估,2021年全球筆電出貨量將達2.17億台,年增長8.6%。
在筆電市場需求持續上升的背景下,法人預期創惟的USBHub控制IC出貨動能將持續成長,第一季業績有望繳出淡季不淡的成績。創惟也正著手開發應用於PC、工業及車規等終端介面的USB4高速傳輸產品,在英特爾、超微等大廠積極推動USB4市場的影響下,創惟未來商機可期。
創惟科技(6104)在2020年寫下新的紀錄,受到遠端辦公和教育的熱潮帶動,USBHub控制IC的出貨量十分暢旺,讓公司全年合併營收達到了25.76億元,年成長率高达31.5%,創下歷史新高。市場分析師預測,2021年第一季的業績將不會因為淡季而受到影響,反而不減反增。 創惟科技在2020年12月的合併營收達到了2億元,年成長14.3%。第四季的合併營收年增長達18.6%,達到6.39億元。整體來看,創惟科技在2020年的全年合併營收達到了25.76億元,這一成績的突破主要得益于筆電、Chromebook等產品的需求增加。 創惟科技的USB讀卡機及USBHub控制IC等產品因為應對遠端辦公和教育市場的需求而銷量暢旺,成為公司業績成長的主要動力。法人預估,創惟科技在第四季的合併營收相比2019年成長近兩倍,單季每股淨利有可能達到1元左右,全年獲利有望挑戰4元以上,創下六年來的新高。 創惟科技在USBHub控制IC市場的表現十分亮眼,已經獲得多家主要OEM和ODM廠商的採用,進入了一線PC和筆電品牌市場,並且受到蘋果公司的青睞,成功搶下大量市占率。 展望未來,由於歐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許多企業和教育機構已經轉向線上辦公和教學,預計筆電和Chromebook市場仍將持續成長。集邦科技(Trendforce)的報告預估,2021年全球筆電出貨量將有可能達到2.17億台,年成長8.6%。 在筆電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的背景下,法人預期創惟科技的USBHub控制IC出貨動能將持續上升,第一季將有望繳出淡季不淡的成績。此外,創惟科技正在開發應用於PC、工業和車規等不同終端介面的USB4高速傳輸產品,隨著英特爾、超微等PC處理器大廠對USB4市場的攻擊,創惟科技的後續商機預期將會更加豐厚。
創惟公告2020年12月合併營收達2億元、年成長14.3%,推動第四季合併營收年增18.6%至6.39億元,累計2020年全年合併營收為25.76億元,創歷史新高水準,相較2019年成長31.5%。
法人指出,創惟2020年營運主要受惠於遠端辦公/教育帶動的筆電、Chromebook需求,使創惟USB讀卡機及USBHub控制IC等產品需求同步暢旺,成為推動業績成長的主要動能。
在業績表現上,法人推估,創惟在第四季合併營收相較2019年成長近兩成效應下,有機會使單季每股淨利繳出1元左右水準,推動2020年全年獲利挑戰4元以上表現,並達到六年以來新高。
事實上,創惟在USBHub控制IC市場表現相當亮眼,獲得各大主要OEM/ODM廠採用,藉此攻入一線PC、筆電品牌市場,且更獲得蘋果青睞,搶下大筆市占率。
展望2021年,由於歐美新冠肺炎疫情仍相當嚴峻,許多大型企業早在2020年下半年就宣布2021年都全面居家辦公,教育機構也大多採用線上教學模式,使筆電、Chromebook市場仍有望持續成長。
根據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指出,目前預估2021年全球筆電出貨量有機會上看2.17億台,年成長8.6%。
在筆電市場需求持續看增效應下,法人預期,創惟USBHub控制IC出貨動能仍可望持續成長,第一季將有望繳出淡季不淡成績單,且未來更可望搭上USB4的高速傳輸商機,推動2021年營運再創新高水準。
據了解,創維目前正以USB4高速傳輸介面,開發應用在PC、工業及車規等不同終端介面的產品,在英特爾、超微等PC處理器大廠續攻USB4市場效應下,創惟後續商機可期。
集邦科技旗下顯示器研究處近日發布報告指出,2020年受到遠距辦公與教學的帶動,IT面板需求大幅上漲,讓大尺寸顯示驅動晶片(LDD I)的需求量達到驚人的58.27億顆,年成長率達到2.3%。不過,由於上游供應端8吋晶圓受到其他高毛利晶片的影響,LDDI的供需比從2019年的3.3%下降到2020年的1.7%,供給呈現緊縮態勢。
集邦科技分析師楊晴翔進一步分析,今年下半年LDDI市場持續加價追量,晶圓廠兩度調整代工報價,封測產能不足,IC凸塊原料價格飆升,這些因素共同推動LDDI價格兩季內上漲20~30%。
展望2021年,由於8吋晶圓產能增長有限,而影像感應晶片、電源管理晶片的需求量不斷上升,這將進一步壓縮LDDI的產能。雖然中國合肥的晶合集成將擴增12吋晶圓產能並鎖定LDDI市場,但供應量提升最快也要等到2021年下旬,預計明年LDDI供應量年成長率為1.8%。
需求面來看,2021年電視面板將向大尺寸和高解析度發展,LDDI的使用數量將隨之增加。面板廠對IT面板的出貨目標積極,預計將帶動LDDI需求量年成長達2.5%。
為應對未來的變數,面板廠在2021年上半年採取積極備貨策略,原因有三:一是疫情走向不確定,預期客戶需求仍高;二是第三季是電視面板的傳統出貨旺季,需求反轉可能性低;三是8吋晶圓供應緊縮,確保料件供應成為採購重點。
集邦科技預測,2021年面板終端需求將維持高檔,LDDI供給將更加緊張,預期供需比將從今年的1.7%下降至1.1%,前三季供給緊縮狀況難以緩解。LDDI缺料風險將為面板價格帶來支持,供應鏈管理和備料策略也將成為面板廠重要的經營課題。
另外,集邦分析師楊晴翔進一步指出,今年下半年LDDI市場呈現持 續加價追量的狀況,除了上游晶圓廠兩度調整LDDI代工報價,下游封 測產能不足、IC凸塊(bumping)接腳的黃金原料價格居高不下,皆 是導致下半年LDDI價格兩季共漲價20∼30%的原因。
展望2021年,從供給面來看,近年8吋晶圓的產能增長有限,然影 像感應晶片(CIS)、電源管理晶片等需求量卻與日俱增,連帶排擠 位處相同製程、毛利相對較差的LDDI產能,加上中芯受制裁後所產生 的轉單效應也將使整體市況更加嚴峻。
儘管中國合肥的晶合集成將擴增12吋晶圓產能並鎖定LDDI市場,然 最快也要至2021年下旬LDDI供應量才會顯著提升,預估明年LDDI供應 量有微幅增加的可能,年成長達1.8%。
從需求面來看,2021年電視面板將往大尺寸與高解析度邁進,推升 LDDI使用數量同步增加,加上面板廠對於IT面板訂下積極的出貨目標 ,整體將帶動LDDI需求量年成長達2.5%。
集邦分析,面板廠2021上半年針對LDDI採取積極備貨策略有三大原 因,首先,目前未來疫情走向仍存變數,在預期客戶需求仍高的情況 下,IT面板備貨需求將同步提升。
其次,第三季因為是電視面板的傳統出貨旺季,整體面板需求於該 季迅速反轉的可能性也較低;最後,8吋晶圓供應緊縮的態勢相當明 確,確保料件供應無虞反倒成為面板廠零組件的採購重點。
整體而言,集邦科技認為,2021年面板的終端需求仍將維持高檔, 意即LDDI的供給將更加緊張,預期供需比會由今年的1.7%再度下降 至1.1%,且前三季仍難以緩解供給緊縮的狀況。
因此,LDDI缺料風險不僅有機會為2021年面板價格帶來一定的支撐 力道,供應鏈管理與備料策略也成為面板廠重要的經營課題。
集邦科技預測DRAM市場熱絡,12月DXI指數攀升26%顯現貨市場旺旺熱!
這陣子宅經濟帶動筆電、平板、遊戲機、WiFi網通設備等產業熱絡,讓我們來看看這股熱潮對DRAM市場帶來什麼影響吧!從12月份開始,集邦科技統計發現,記憶體綜合價格指數(DXI)竟然狂飆了26%,這個數字說明什麼呢?這表示DRAM現貨市場真的超級旺熱啦!
別忘了,新冠肺炎雖然讓大家過年過不好,但對某些產業來說,卻是商機無窮。筆電、網通相關應用、數位TV、機上盒等產品的需求不斷上升,導致DRAM採購量大增,這也是DXI指數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美光桃園廠的跳電意外,更是讓DRAM現貨價格提前在12月開始上漲,讓市場更加熱絡。DXI指數就是用來觀察DRAM現貨市場動態的一個指標,它根據主流DRAM出貨量及現貨價格來計算,而12月份DXI指數的攀升幅度竟然達到26%,這個數字讓人不得不對DRAM市場的熱絡程度感到驚嘆。
那麼,未來的DRAM市場會怎麼走呢?集邦科技預測,由於明年第1季市場供需將趨於健康,DRAM合約價將止跌回穩,甚至可能微幅上漲,這對DRAM廠商的營運表現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集邦科技最新研報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宅經濟帶動DRAM採購量大增,市場法人普遍看好DRAM價格將呈現向上循環。尤其是Consumer DRAM,預計明年全年報價將反彈25-30%,南亞科獲利有望大增三成以上。集邦科技分析,DRAM庫存已經過兩季以上修正,明年第1季買方將提高庫存水位。12月中旬Consumer DRAM現貨價已開始反彈,法人預估明年第1季合約價將同步跟進。此外,記憶體大廠美光也調高財測,對DRAM展望樂觀,華邦電、威剛、鈺創、力積電等業者也持相同看法。今年第3季,網通大廠華為被美國下禁令,對外大舉掃貨,進一步推高Consumer DRAM價格。在Server DRAM方面,美光台灣廠區跳電事件後,明年第1季合約價便開始上揚。南亞科目前來自伺服器的營收占比約5%-7%,Server DRAM需求最大,報價提高將帶動PC DRAM、Consumer DRAM一齊走高。南亞科11月營收為48.9億元,月增2.09%、年增14.9%;累計今年前11個月營收達559.2億元,年增18%。
【台北訊】這陣子宅經濟真的是火紅啊!筆電、平板、遊戲機、WiFi網通設備這些家裡常見的電子產品,需求一直很旺。尤其到了12月,由於新冠肺炎還沒有緩和,大家都在家工作、上課,筆電、網通相關應用、數位TV、機上盒這些產品的需求更是水漲船高,讓DRAM採購量大增。這個時候,DRAM的價格也開始上漲啦! 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的統計,從12月份開始,記憶體綜合價格指數(DXI)就狂飆了26%,這個數字可是相當驚人啊!這表示DRAM現貨市場真的是超級熱絡。而且,美光在桃園的廠區還發生跳電意外,這一來,DRAM的現貨價格提前在12月就開始漲了。 DXI這個指數,就是用來觀察DRAM現貨市場動態的,它是由主流DRAM出貨量及現貨價格統計出來的。集邦科技說,從12月份開始,DXI指數就上升了26%,可見DRAM市場真的是熱鬧非凡。 那麼,接下來怎麼樣呢?集邦科技預期,明年第1季因為市場供需趨於健康,DRAM合約價將會止跌回穩,甚至可能會微幅上漲,這對DRAM廠商來說,真的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們的營運表現更好哦!
集邦科技預測DRAM價格明年將反彈25-30%,南亞科獲利有望大增三成以上!宅經濟帶動DRAM採購量大增,市場供需緊張,記憶體產業預計明年第一季提前落底,下半年好轉。集邦科技指出,DRAM庫存已經過兩季以上修正,明年第一季度買方將提高庫存水位。Consumer DRAM現貨價已開始反彈,法人預估明年第一季度合約價將同步跟進。美光、華邦電、威剛、鈺創、力積電等業者也對DRAM展望樂觀。此外,南亞科11月營收為48.9億元,月增2.09%、年增14.9%;累計今年前11個月營收達559.2億元,年增18%。
集邦科技最新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在疫情恐慌性備料及遠距辦公新生活常態的推動下,產值大幅成長,預計將達846.52億美元,年增率達23.7%,創近10年新高。展望2021年,集邦預測各項終端產品如智慧型手機、伺服器、筆電等將有2~9%的成長,加上5G基站、WiFi 6布局的推進,晶圓代工產值可望再創新高,達896.88億美元,年增率5.9%。 報告強調,華為禁令後,台積電5奈米產能多數被蘋果包下,產能利用率維持在九成,而7奈米及三星晶圓代工7/5奈米等先進製程也因高通、超微、聯發科、輝達等強勁需求,產能滿載。為應對2022年高效能運算(HPC)客戶的強勁訂單需求,台積電及三星已積極擴建5奈米產能,雖然2021年下半年可能會有產能空缺,但2022年將因HPC市場的迅速成長及英特爾委外生產需求增強,再次進入先進製程產能難求的局面。 另外,8吋晶圓代工產能目前供不應求,集邦認為,由於5G時代電源管理IC的需求倍增,導致8吋產能緊缺。雖然部分產品轉向12吋廠生產,但短期內供給緊缺狀況難以緩解。集邦預測,即使疫情緩解後宅經濟需求產品可能出現庫存修正,但5G及WiFi 6等基礎建設的發酵將持續推動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達九成,不至於出現利用率大幅滑落。
集邦預估各項終端產品包含智慧型手機、伺服器、筆電、電視、汽 車等皆將在2021年有2∼9%的成長,除上述終端產品帶動的零組件需 求,通訊世代交替,5G基站、WiFi 6布局會持續發酵,帶動相關零組 件拉貨力道持續。集邦估2021年晶圓代工產值可望再創新高達896.8 8億美元,年成長率達5.9%。
集邦指出,華為禁令後台積電5奈米產能多數被蘋果包下,產能利 用率約維持在九成,但台積電7奈米及三星晶圓代工7/5奈米等先進製 程,分別受惠於高通、超微、聯發科、輝達等強勁需求,產能維持滿 載且會持續到明年第二季。
為因應眾多高效能運算(HPC)客戶在2022年強勁的訂單需求,台 積電及三星皆已積極擴建5奈米產能,雖然多數客戶投片放量時間普 遍落在2021年底至2022年,恐導致兩家大廠的5奈米產能利用率在20 21下半年面臨些許空缺。然進入2022年,集邦認為在迅速成長的HPC 市場、以及英特爾加速委外生產的強勁需求帶動下,先進製程產能將 再度進入一片難求的局面。
8吋晶圓代工產能現在仍是供不應求。集邦表示,8吋晶圓廠多半僅 能利用現有工廠空間提升生產效率,或是改善瓶頸機台、租賃二手設 備等方式進行有限度的擴產,而5G時代的來臨,電源管理IC在智慧型 手機與基地台的需求都呈倍數增長,導致8吋產能供不應求,雖然部 分產品已有逐步轉往12吋廠生產的跡象,但短期內依然難以紓解8吋 供給緊缺的狀況。
集邦認為2021年下半年後,就算疫情緩解使電視、筆電等宅經濟需 求產品發生零組件庫存修正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在通訊世代交替下 ,5G及WiFi 6等基礎建設將持續發酵,5G終端應用滲透率提升,都將 持續推動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達九成,不至於出現利用率大幅滑落 的情況。
新冠肺炎到年底尚未緩和,包括筆電、網通相關應用、數位TV、機上盒等需求持續升溫,DRAM採購量大增。美光桃園廠跳電意外,更讓DRAM現貨價提前於12月開始漲價。
市場用以觀察DRAM現貨市場動態的DXI指數,是由主流DRAM出貨量及現貨價統計出的指數。集邦科技統計,12月來DXI攀升幅度達26%,DRAM現貨市場暢旺。展望明年,集邦科技預期第1季因市場供需趨於健康,DRAM合約價將止跌回穩,可能微幅上漲,都有利於DRAM廠商的營運表現。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旗下半導體研究處指出,DRAM庫存已經過兩季以上修正,明年第1季買方將提高庫庫存水位。12月中旬Consumer DRAM現貨價已開始反彈,法人預估明年第1季合約價將同步跟上,看好2021全年報價將反彈約25-30%。
DRAM漲勢確立,記憶體大廠美光也調高財測,對 DRAM展望樂觀,包括華邦電、威剛、鈺創、力積電等業者也持相同看法,記憶體產業可望在明年第1季提前落底,明年下半年好轉。
法人分析,今年第3季網通大廠華為被美國下禁令、對外大舉掃貨,更讓Consumer DRAM價格有撐,10、11月雖持續走平,但供給端包括韓國廠海力士、三星因為DDR3小容量顆粒利潤較差,減少低階產品出貨,市場上供需緊張。
在Server DRAM報價方面,法人指出,全球記憶體大廠美光台灣廠區在12月初發生跳電事件,該廠區大部分生產Server DRAM,跳電事件後,明年第1季的Server DRAM合約價便開始上揚,再加上英特爾新一代CPU Whitley將於2021年第1季量產,預估美系白牌伺服器客戶拉貨動能將轉強,也推升Server DRAM明年的價格走勢。
法人指出,南亞科目前來自伺服器的營收占比約5%-7%,Server DRAM在市場大宗型產品中,需求最大,報價提高同步帶領PC DRAM、Consumer DRAM一齊走高,在產業呈現正向循環的趨勢下,大幅上修南亞科2021年獲利有望成長三成以上。
南亞科11月營收為48.9億元,月增2.09%、年增14.9%;累計今年前11個月營收達559.2億元,年增18%。
台灣高速傳輸IC大廠祥碩(5269)近期因應蘋果新款Macbook的拉貨需求,以及為超微(AMD)處理器提供代工服務,晶片組出貨量強勁,市場預期祥碩全年將有望創下新高紀錄。隨著蘋果在Macbook產品線中加大Arm架構處理器的採用,祥碩有望搶下USB 4控制IC大單,法人圈普遍看好其業績再創高峰。超微以Zen 3架構推出的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熱銷,市占率達37.3%,為祥碩晶片組的出貨量帶來持續成長。蘋果M1處理器的推出,預計將帶動Macbook出貨量年增23.1%,創下新高。祥碩11月合併營收達6.71億元,年增123.3%,累計2020年前11個月合併營收創同期新高。法人預期,祥碩將繼續受惠於蘋果和超微的訂單,第四季合併營收有望創淡季不淡佳績,全年獲利預期將達四個股本。此外,祥碩的USB 4裝置端控制IC已進入送樣階段,預計2021年第一季開始量產出貨,有望開啟USB 4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