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邦科技(未)公司新聞
馬來西亞政府於2020年3月18日首次執行類似的防疫管制,當時僅 允許五成私人企業於防疫條件下可對外營業,半導體業及緊急救護的 醫療業不在此限。而本次雖提升管制力道,僅開放部分必要經濟活動 ,但其限制條件卻有所放寬,惟限私人業者四成出勤人口須遠距辦公 ,半導體行業則仍排除在外。
集邦進一步指出,同為馬來西亞重點產業的被動元件市場卻可能出 現供貨瓶頸,供應商如太陽誘電(Taiyo Yuden)、華新科技、NDK& Epson等,在管制之下其供應鏈的生產時程,以及攸關進出貨排程的 貨運交通,都將成為影響訂單遞延與否的關鍵變數。
集邦表示,隨著歐美品牌客戶陸續在6∼7月開始調整季末訂單,目 前筆電品牌戴爾、惠普將維持下半年訂單量,同時將加強鞏固相關I C能正常供給;而蘋果iPhone 13則欲在7月啟動供應鏈拉貨,雖然上 述訂單需求都將成為下半年被動元件市場的有利支撐,然東南亞各國 疫情復燃,以及半導體元件缺貨問題能否緩解,也會影響終端客戶下 半年對MLCC的備貨力道。
整體而言,集邦認為,馬來西亞此次全面行動管制,恐將牽動下半 年全球被動元件市場的供需局面。對此,國內多家在大馬設廠的電子 廠普遍公告,將維持60%的人力運作,其中PCB廠廣宇預期本月營收 將受衝擊,其餘廠商多半宣稱影響不大。
其中,台積電第一季營收季增2%達129.02億美元,市占率達55%穩居全球第一大晶圓代工廠寶座。集邦預期第一季營收成長主要受惠於先進製程,包括7奈米營收季增23%,主要受惠於超微、聯發科、高通等訂單挹注,16奈米及12奈米營收季增10%則是受惠於聯發科5G射頻晶片及比特大陸礦機晶片強勁需求。第一季5奈米營收下滑則是因為蘋果進入生產淡季。
三星晶圓代工第一季營收季減2%至41.08億美元,市占率17%,主要是德州奧斯汀LineS2於2月受暴風雪襲擊而斷電停工,暫停投片將近一個月所致。
聯電雖主攻成熟製程,但在電源管理IC、整合觸控功能面板驅動IC(TDDI)、OLED面板驅動IC、CMOS影像感測器(CIS)、WiFi系統單晶片(SoC)等產品需求驅動下,除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出貨動能亦相當強勁,在產能供不應求下調漲價格,帶動第一季營收季增5%至16.77億美元,市占率達7%。
格芯(GlobalFoundries)第一季營收季減16%達13.01億美元,市占率降至5%,主要是受到其出售新加坡8吋晶圓廠Fab3E予世界先進影響,今年第一季起已不再有任何來自該廠客戶的最終採購或未消化訂單。至於中芯國際第一季營收季增12%達11.04億美元,主要受惠於成熟製程強勁需求,雖然已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但先前已備有相當高的零組件及原物料庫存,故目前各項營運皆正常運作。
力積電第一季營收季增14%達3.88億美元,首次超前高塔(Tower)並位居全球前六大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則持續受惠大尺寸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IC、車用晶片等訂單強勁,加上平均銷售單價上漲,第一季營收季增7%達3.27億美元,全球排名維持第八。
LED驅動IC大廠聚積科技(3527)積極布局MiniLED市場,現在已經開始量產並出貨,目標就是要闖進螢幕背光市場,希望能在2021年轉變運氣,從營運低谷中脫穎而出。市場分析師普遍看好,隨著歐美疫情逐漸得到控制,聚積的出貨量將逐季上升,帶動業績成長。 蘋果推出的iPad Pro搭載MiniLED背光功能後,許多非蘋果品牌如三星、LG和小米等也紛紛跟進,從電視產品開始布局。集邦科技(Trendforce)預測,2021年MiniLED背光電視的出貨量有望達到260~300万台。 筆電品牌也跟進MiniLED潮流,微星已經推出搭載MiniLED面板的筆電。供應鏈消息指出,其他電競品牌也計劃在2021年下半年陸續推出搭載MiniLED背光技術的產品。 蘋果推出搭載MiniLED背光技術的終端產品後,非蘋果品牌也全面跟進,讓MiniLED成為市場的新明星。聚積科技在最新的股東報告中提到,公司將繼續深化LED驅動IC顯示技術,並開發Mini/MicroLED在顯示器應用的新商機,期待在2021年逆轉營運不景氣。 法人分析,聚積的MiniLED產品線已經開始量產,雖然目前對營收的貢獻還不大,但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出貨量有望逐季增長,推動業績持續上漲。此外,歐美大規模施打疫苗,美國力圖在7月美國國慶前逐步解封,預計大型活動將重啟,帶動大型LED螢幕的需求。法人預測,聚積的MiniLED驅動IC出貨量將持續上升,加上產品價格上漲,將使聚積的業績超越2020年。 聚積科技4月的合併營收達到2.62億元,月增長9.9%,創下近兩年來單月新高,與2020年同期相比成長145.2%。累計2021年前四月合併營收達到8.38億元,年增長28.1%。
蘋果推出MiniLED背光功能的iPadPro之後,非蘋陣營亦開始加大布局力道,舉凡三星、LG及小米等已經開始從電視先行著手,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預估,2021年MiniLED背光電視出貨量可望上看260∼300萬台。
另外,筆電品牌也開始同步跟上MiniLED趨勢,當中微星已經推出具備MiniLED面板的筆電。供應鏈透露,預計其他電競品牌將有機會在2021年下半年相繼推出MiniLED背光技術的機種。
在蘋果推出MiniLED背光技術的終端產品後,使非蘋陣營全面跟上這波趨勢,讓MiniLED成為市場的新寵兒。根據聚積最新公告的致股東報告書指出,公司仍將深耕LED驅動IC顯示技術,並發展Mini/MicroLED於顯示器應用之新事業契機,冀望在2021年扭轉頹勢。
法人指出,聚積的MiniLED產品線已經開始量產出貨,雖然當前占營收比重仍偏低,但隨著MiniLED市場規模逐步崛起,出貨動能有機會達到逐季攀升,推動業績持續向上。
不僅如此,目前歐洲及美國正在大規模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其中美國更力拚在7月美國國慶日前後逐步解封,在歐美逐步邁入解封效應下,後續大型活動有機會重啟,使大型LED螢幕需求可望再起。法人看好,聚積小間距LED驅動IC出貨量可望持續回升,加上產品漲價效益,將讓聚積業績繳出優於2020年的成績單。
聚積公告4月合併營收達2.62億元、月成長9.9%,寫下近兩年以來單月新高,相較2020年同期明顯成長145.2%,累計2021年前四月合併營收達8.38億元、年增28.1%。
記憶體市場火熱,DRAM價格漲不停,南亞科營收創新高!
近期,由於全球記憶體市場供不應求,DRAM價格出現明顯上漲,帶動了台灣記憶體大廠南亞科的營運表現。南亞科昨日(4日)公布4月營收達73.94億元,單月營收重新站上70億元大關,創下自2018年9月以來、近31個月的單月營收新高水準。
根據集邦科技統計,4月標準型DRAM合約價上漲超過25%,利基型DRAM合約價則上漲13-21%。這主要受益於疫情持續推升NB需求維持高檔,以及消費型電子產品需求暢旺。特別是標準型DRAM主流規模8GB DDR4模組合約均價,由3月的26.0美元大漲至4月的32.4美元,8Gb DDR4顆粒合約均價也由3.0美元大漲至3.8美元,單月漲幅高達25-27%,伺服器DRAM合約均價也上漲近20%。
在DRAM市況走強的背景下,南亞科4月營收達73.94億元,月增15.40%、年增31.58%,累計今年前四個月營收為251.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5.38%。南亞科先前在法說會上預估,由於目前產能滿載,推估本季出貨量將持平第1季,但受惠於第1季DRAM價格上漲,第2季看來也會是同樣趨勢。
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指出,全球總體經濟成長上修,有利DRAM需求成長。第2季消費型電子產品需求仍暢旺,供給吃緊,筆電動能續強,伺服器需求恢復成長,手機需求則穩健。供應端方面,目前供應商庫存水位低,上半年供給成長有限,預期本季產品月價格及季價格可望延續上漲趨勢,不排除供需吃緊情況延續到今年底。
據研調機構集邦統計,4月標準型DRAM合約價上漲超過25%,利基型DRAM合約價則上漲13-21%;進一步來看,在疫情持續推升NB需求維持高檔,帶動標準型DRAM主流規模8GB DDR4模組合約均價由3月的26.0美元大漲至4月的32.4美元,8Gb DDR4顆粒合約均價由3.0美元大漲至3.8美元,單月漲幅高達25-27%,伺服器DRAM合約均價也上漲近20%。
在DRAM市況走強,南亞科營運表現亮眼,4月營收達73.94億元,月增15.40%、年增31.58%,單月營收一舉站上70億元大關之上,同時也是2018年9月以來新高;累計今年前四個月營收為251.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5.38%。
南亞科先前在法說會上指出,由於目前產能滿載,推估本季出貨量將持平第1季,但受惠於第1季DRAM價格上漲,第2季看來也會是同樣趨勢,且第2季價格大部分已協商完成,將持續上漲,因此,法人預期南亞科在漲價與產品組合改善等因素帶動下,第2季整體表現將優於第1季。
就整體市況來說,南亞科認為,全球總體經濟成長上修,有利DRAM需求成長,而第2季消費型電子產品需求仍暢旺,且供給吃緊,各項應用包括筆電動能續強,伺服器需求恢復成長,手機需求則穩健。
至在供給端方面,總經理李培瑛說明,目前供應商庫存水位低,上半年供給成長有限,預期本季產品月價格及季價格可望延續上漲趨勢,而DRAM供需吃緊情況不排除有機會延續到今年底,但仍須觀察疫苗普及率、疫情改善情況、美中貿易關係及供應鏈長短料問題等。
記憶體市場熱度不減,集邦科技最新統計顯示,第二季DRAM及NAND Flash合約價格全面上漲,標準型DRAM合約價大漲逾25%,利基型DRAM合約價則持續上漲13~21%。不僅如此,SLCNAND及MLCNAND合約價也止跌回升,幅度達5~10%。在這波市場熱潮中,南亞科、華邦電等台灣記憶體廠的營收及獲利預期將有顯著成長,但模組廠獲利成長動能可能逐漸趨緩。
集邦科技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推動筆電出貨,標準型DRAM需求旺,主流規模8GB DDR4模組合約均價由3月的26.0美元大漲至4月的32.4美元,8Gb DDR4顆粒合約均價也由3.0美元大漲至3.8美元。而利基型DRAM在宅經濟及伺服器換機需求帶動下,4Gb DDR4/DDR3等利基型DRAM顆粒合約均價較上月大漲13%,2Gb DDR3顆粒合約均價則大漲21%,伺服器DRAM合約均價也有約20%的漲幅。
在NAND Flash方面,物聯網、工控及安控等應用需求增溫,4月SLCNAND合約均價普遍上漲5%,MLCNAND合約均價則上漲近10%。業界預期,由於數位轉型帶動5G智慧型手機、筆電及平板銷售強勁,加上伺服器升級需求湧現,今年DRAM全年供不應求,合約價將逐季漲價到年底。
集邦科技預估,第二季標準型DRAM合約價將大幅上修至23~28%,伺服器DRAM上修至20~25%。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預期第三季合約價將續漲10~20%。對於南亞科、華邦電等台灣記憶體廠來說,DRAM價格逐季上漲將帶來直接利益,但模組廠獲利成長動能可能因現貨價格停滯而逐漸趨緩。
法人看好南亞科、華邦電第二季營收及獲利大躍進,但因近期現貨價漲勢停歇,與合約價的溢價差明顯縮小,模組廠第二季獲利成長動能趨緩。
根據集邦統計及模組廠消息,4月DRAM及NANDFlash合約價呈現全面上漲走勢。其中,標準型DRAM受惠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推動筆電出貨動能,主流規模8GBDDR4模組合約均價由3月的26.0美元大漲至4月的32.4美元,8GbDDR4顆粒合約均價由3.0美元大漲至3.8美元,單月漲幅高達25∼27%。
同樣在宅經濟及伺服器換機需求帶動下,4GbDDR4/DDR3等利基型DRAM顆粒4月合約均價較上月大漲13%,缺貨嚴重的2GbDDR3顆粒合約均價漲幅高達21%,伺服器DRAM合約均價也有約20%漲幅。在NANDFlash部分,受惠於物聯網、工控及安控等應用明顯增溫,4月SLCNAND合約均價普遍上漲5%,MLCNAND合約均價則上漲近10%。
包括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三大記憶體廠近期召開法說會中,不約而同看好今年DRAM市場,由於數位轉型帶動5G智慧型手機、筆電及平板的強勁銷售動能,加上伺服器升級至英特爾IceLake及超微EPYC3的強勁需求湧現,業者看好今年DRAM全年供不應求,合約價將逐季漲價到年底。
集邦先前預估第二季標準型DRAM合約價漲幅將大幅上修至23∼28%,伺服器DRAM上修至20∼25%,由此來看,5月及6月的DRAM合約價仍有續漲空間。至於下半年進入旺季,在供不應求情況下,預期第三季合約價將續漲10∼20%。
法人預期在DRAM價格逐季上漲推升下,擁有DRAM晶圓產能的南亞科及華邦電直接受惠。但因現貨價3月中旬以來價格停滯,合約價調漲後的溢價差已明顯縮小,對於以合約價買進DRAM貨源但以現貨價出貨模組的模組廠來說,第二季獲利成長動能恐趨緩。
今年來,DRAM市場因應遠距商機帶動筆電及平板出貨量強勁,標準型DRAM現貨價格一路看漲。雖然第一季合約價僅小漲5%,但由於現貨價格與合約價格之間的差距已達60~70%,業界預期第二季合約價將大漲20%。其中,南亞科(2408)因為DRAM出貨暢旺及價格調漲,2月合併營收月增4.7%,達57.91億元,創下28個月來單月營收新高。法人普遍看好南亞科3月營收持續成長,第一季營收及獲利將優於去年同期,第二季則將因DRAM價格持續調漲,營收及獲利表現將明顯優於第一季。 標準型DRAM現貨價格今年來持續上漲,但由於DRAM廠及OEM廠客戶已鎖定第一季標準型DRAM出貨量及價格,所以合約價格只小漲5%。然而,近期現貨價格雖小幅回檔,但主流規格8Gb DDR4顆粒現貨價仍較合約價高出60~70%。模組業者預估第二季標準型DRAM合約價將大幅調升,8GB DDR4模組合約均價將由第一季的26美元調升至第二季的30~32美元,預估漲幅將達20%左右。 隨著OEM廠提高筆電及平板出貨預估,5G智慧型手機及新款遊戲機銷售暢旺,加上伺服器及繪圖卡進入出貨旺季,推升第一季所有規格DRAM合約價平均漲幅達3~8%。集邦預估第二季所有規格DRAM的合約價平均漲幅將擴大至13~18%,下半年逐季看漲。集邦表示,DRAM價格已正式進入上漲週期,第二季將受到終端產品需求持續暢旺,以及資料中心需求回升的帶動,買方急欲提高DRAM庫存水位。從需求面來看,第二季筆電生產動能仍強勁,標準型DRAM需求持續增溫。供給面則因三大DRAM廠整體供給位元成長有限,標準型DRAM產能受到行動式及伺服器DRAM排擠,預估第二季標準型DRAM合約價將出現明顯漲幅,下半年合約價還會逐季調漲。
南亞科受惠於DRAM出貨暢旺及價格調漲帶動,2月合併營收月增4.7%達57.9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6.9%,為28個月來單月營收新高,累計前二個月合併營收113.2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9%,為歷年同期歷史第三高。法人看好南亞科3月營收持續成長,第一季營收及獲利將優於去年同期,第二季受惠於DRAM價格持續調漲,營收及獲利表現將明顯優於第一季。
由於DRAM廠及OEM廠客戶鎖定第一季標準型DRAM出貨量及價格,所以標準型DRAM現貨價今年來持續大漲,但第一季合約價只小漲5%。近期現貨價雖小幅回檔但仍在正常範圍,但主流規格8GbDDR4顆粒現貨價仍較合約價高出60∼70%。模組業者預估第二季標準型DRAM合約價將大幅調升,8GBDDR4模組合約均價將由第一季的26美元調升至第二季的30∼32美元,預估漲幅將達20%左右。
隨著OEM廠提高筆電及平板出貨預估,5G智慧型手機及新款遊戲機銷售暢旺,加上伺服器及繪圖卡進入出貨旺季,推升第一季所有規格DRAM合約價平均漲幅達3∼8%。由於上游DRAM廠重申第二季恐無法滿足客戶所有訂單,DRAM現貨價持續大漲,市調機構集邦預估第二季所有規格DRAM的合約價平均漲幅將擴大至13∼18%,下半年逐季看漲。
集邦表示,DRAM價格已正式進入上漲週期,第二季受到終端產品需求持續暢旺,以及資料中心需求回升的帶動,買方急欲提高DRAM庫存水位。因此,DRAM合約均價第一季上漲3∼8%優於預期,第二季合約價漲幅將大幅上揚13∼18%。
從需求面來看,第二季筆電的生產動能仍暢旺,在各家PC品牌廠仍持續擴大今年生產目標的帶動下,標準型DRAM需求持續增溫。由供給面來看,三大DRAM廠整體的供給位元成長有限,主要是標準型DRAM產能受到行動式及伺服器DRAM排擠,預估第二季標準型DRAM合約價將出現明顯漲幅,且下半年合約價還會逐季調漲。
市場原本預期NAND報價要等到今年第2季才有機會回穩,結果卻因為晶片供給不足,市況竟然提前回升,看來NAND Flash的價格將有望在第2季轉升,這對群聯、威剛、創見、宇瞻、十銓等相關概念股來說,可是一個大利多啊!記憶體市況方面,DRAM先是一馬當先,而儲存型快閃記憶體的需求和價格顯然落後。威剛在1月就預告,因為客戶需求強勁,他們的固態硬碟產品營收一口氣月增逾三成,產品單月營收和出貨量都創下了新高。威剛當時還預測,今年NAND Flash價格轉趨明朗,筆電需求持續熱絡,但由於SSD控制IC供應短缺,上半年可能會出現NAND Flash不缺、SSD缺貨的奇特現象。記憶體模組業者也表示,三星德州廠因暴風雪影響停供前,晶圓代工產能就已經出現供給不足,這也讓今年以來的控制晶片持續短缺,SSD廠商因無法取得足夠的控制晶片,也處於缺貨狀態,只能漲價應對。集邦科技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全球重要NAND Flash生產大廠今年第1季供給量仍增加約10%,但需求端PC、手機及資料中心第2季的拉貨動能更強,再加上NAND Flash控制器供應吃緊,預估第2季NAND Flash價格將轉為上漲3%至8%。
全球記憶體市況由DRAM率先表態強漲,相形之下,儲存型快閃記憶體需求及價格反映明顯落後。
今年1月時,記憶體模組大廠威剛就表示,該公司受惠客戶需求動能強勁,1月固態硬碟產品營收一口氣月增逾三成,相關產品單月營收、出貨量都創新高。
威剛當時就看好,今年NAND Flash價格轉趨明朗,筆電需求持續熱絡,但是由於「SSD控制IC供給短缺」,上半年將出現「NAND Flash不缺、SSD缺貨」奇特市況。
也有記憶體模組業者表示,在三星德州廠因暴風雪影響而停供前,晶圓代工產能早已出現供給不足的狀況,也使得今年以來控制晶片持續短缺,SSD廠商因無法取得足夠的控制晶片,也處於缺貨,只能同步漲價因應,隨著三星減少SSD供貨量,恐再帶動市場搶貨與漲價效應。
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調查報告則指出,全球重要NAND Flash生產大廠今年第1季供給量仍增加約10%,不過,需求端PC、手機及資料中心第2季的拉貨動能更強力,再加上NAND Flash控制器供給吃緊的問題仍在,預估第2季NAND Flash價格將轉為上漲3%至8%。
集邦科技最新報導指出,全球NAND Flash供應量將增10%,終端需求強勁,NAND報價預期上漲3%至8%! 昨日,集邦科技(TrendForce)發布了最新市場分析報告,其中提到全球NAND Flash市場供應量將在第二季增加約10%。然而,由於PC、手機及資料中心等終端產品的需求強勁,再加上晶片供應緊張情況未見緩解,導致NAND Flash的報價預期從原先的季減5%至10%,轉為上漲3%至8%,其中合約價格的實際漲幅可能更為驚人。 市場專家普遍看好,隨著NAND Flash價格由跌轉升,將對群聯(8299)、威剛、創見、宇瞻、十銓等相關產業帶來正面影響。日前,宇瞻總經理張家騉就表示,後疫情時代,5G、無接觸與雲端應用的普及,讓整體需求回溫,加上供應鏈產能不足,短期內將有助於記憶體產業的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工控及消費型需求均回溫,帶動相關模組廠的平均單價上揚。而由於DRAM供貨緊張,NAND晶片價格也將開始上漲,甚至可能在第三季出現缺貨情況。
法人看好,隨著NAND報價由跌轉升,有助群聯(8299)、威剛、創見、宇瞻、十銓等相關業者營運。
宇瞻總經理張家騉日前即表態,後疫情時代加速如5G、無接觸與雲端應用,導致整體需求回溫,加上供應鏈產能不足,短期趨勢將有助於記憶體產業發展。
業者認為,目前工控及消費型需求均回溫,帶動相關模組廠平均單價揚升,目前DRAM供貨緊張,NAND晶片也將開始往上漲,第3季甚至可能缺貨。
華邦電此次資本支出預算案,內容包括建置及擴充產能的生產設備 、實驗室設備、測試設備、廠務設施工程等,涵蓋時間包括今年及明 年。華邦電表示,該資本支出預算案主要用於高雄新廠,預計於今年 3月起陸續投資,並於明年試營運。華邦電高雄廠是第二座12吋晶圓 廠。
華邦電表示,相當重視研發創新及全球人才布局,預計未來在南科 高雄園區產業聚落效應的帶動下,能吸引更多半導體人才加入,一同 致力於提供客戶全方位的利基型記憶體解決方案。
華邦電於日前法人說明會中指出,今年資本支出預計127億元,較 去年成長約六成,而高雄新廠預計明年上半年試產,明年下半年量產 ,2023年將明顯貢獻營收。
華邦電台中廠目前產能主要以快閃記憶體為主,去年已將月產能由 5.4萬片提升至5.7萬片,投片維持滿載狀態。不過,華邦電今年台中 廠產能不會再擴充,但將因應客戶需求進行產能調配。
華邦電自行開發的25奈米DRAM製程,目前生產良率已達成熟製程水 準,25奈米營收占比已由去年第一季的8%,成長至去年第四季的20 %,目前25奈米製程占DRAM整體投片量比重達五成。
華邦電總經理陳沛銘表示,25奈米微縮版DRAM製程前期開發,已完 成且進展順利,將先在台中廠試產,也會與客戶就產品驗證先展開合 作,以便未來高雄廠完成裝機,就能直接進入生產狀態。
集邦科技表示,華邦電近年重心皆在快閃記憶體業務,DRAM產能在 高雄路竹廠完工前都將受到限制,因此華邦電選擇重點支持DDR2及D DR3低容量產品,也因華邦電在該領域擁有相對更高的市占率,掌握 更多定價優勢。
台灣集邦科技最新報導指出,由於固態硬碟(SSD)需求強勁,導致NAND Flash庫存有效去化,進而帶動嵌入式記憶體模組如eMMC、eMCP、UFS等供不應求,價格大漲。8GB~32GB eMMC現貨價格3月上旬已大漲75~85%,市場普遍看好華邦電、晶豪科等公司受惠於這波市場趨勢。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數位轉型,筆電、平板、伺服器等產品出貨量暢旺,帶動SSD需求不斷攀升。目前包括戴爾、惠普、華碩等一線OEM廠推出的新款筆電搭載SSD主流容量已達512GB或1TB,伺服器廠也大舉提高SSD搭載容量,有效去化NAND Flash市場庫存,第一季合約價已見止跌。 從供給面來看,三星、SK海力士、鎧俠、美光等主要原廠今年全力衝刺高層數3D NAND產能,其中三星、美光、SK海力士加速轉換至176層3D NAND,鎧俠及威騰(WD)轉換至162層3D NAND。層數的提升有效降低每GB製造成本,每片3D NAND晶圓切割出的512Gb NAND顆粒數較上代技術增加30~40%,SSD成為去化產能的最大出海口。 業者分析,由於數位轉型商機持續推升SSD出貨創新高,上游原廠加速3D NAND層數提升,SSD每GB價格有效降低,進而刺激更多SSD需求。在這種情況下,eMMC及eMCP等嵌入式記憶體模組的NAND Flash貨源受到明顯排擠。由於5G手機、WiFi路由器、智慧電視等應用對eMMC或eMCP的需求不斷增加,市場供需失衡,3月以來價格飆漲。據集邦科技及模組廠15日最新現貨報價,8GB eMMC均價達4.41美元,3月上旬累計漲幅76%,16GB均價6.43美元,3月上旬累計漲幅84%,32GB均價突破10美元,3月上旬累計漲幅約75%。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數位轉型,今年來筆電及平板、伺服器等出貨暢旺,帶動SSD強勁出貨動能,由於包括戴爾、惠普、華碩等一線OEM廠推出的新款筆電搭載SSD主流容量已達512GB或1TB,伺服器廠亦大舉提高SSD搭載容量,有效去化NAND Flash市場庫存,第一季合約價已見止跌。
由供給面來看,包括三星、SK海力士、鎧俠、美光等今年全力衝刺高層數3D NAND產能,其中三星、美光、SK海力士今年加速轉換至176層3D NAND,鎧俠及威騰(WD)轉換至162層3D NAND。層數提升有效降低每GB製造成本,每片3D NAND晶圓切割出的512Gb NAND顆粒數較上代技術增加30∼40%,SSD成為去化產能的最大出海口。
業者表示,由於數位轉型商機持續推升SSD出貨續創新高,上游原廠加速3D NAND層數提升,SSD每GB價格有效降低又再刺激更多的SSD需求,在上游原廠優先對SSD產品線供貨情況下,eMMC及eMCP等嵌入式記憶體模組的NAND Flash貨源受到明顯排擠。由於5G手機、WiFi路由器、智慧電視等應用對eMMC或eMCP的需求有增無減,導致市場供需失衡,3月以來價格飆漲。
據集邦科技及模組廠15日最新現貨報價,8GB eMMC均價達4.41美元,3月上旬累計漲幅76%,16GB均價6.43美元,3月上旬累計漲幅84%,32GB均價突破10美元,3月上旬累計漲幅約75%。
台灣的固態硬碟(SSD)市場似乎將迎來一場春暖花開。由於宅經濟的持續興盛,以及三星在美國德州的晶圓廠因應暴風雪而暫停生產,SSD開始進入一個漲價的周期。根據台灣知名研調機構集邦科技最新發表的報告,原本預期的第二季消費性SSD價格將與第一季持平,但由於上述情況,價格預計將上漲3~8%。 集邦科技的分析指出,三星德州的晶圓廠在2月受到暴風雪影響,生產被迫暫停,直到3月2日才恢復,但預計要到3月底才能恢復到90%以上的產能,這對產量造成顯著衝擊。雖然三星NANDFlash晶圓未受影響,但該廠的SSD主控IC生產則受影響,這部分產能約佔10%,主要生產的是用於PC消費性SSD的控制IC,對三星的128層PCOEMSSD產品造成直接影響。 從2020年第四季開始量產的128層PCOEMSSD產品,因新冠疫情和PCIeGen4驗證延後,本來期望透過積極的定價策略,在競爭者供貨有限時,擴大PCIeGen4規格SSD的市佔率。但由於主控IC供應緊張,已經有些吃緊的SSD交期被迫延長,在供應端無法增加供貨的情況下,原廠開始調漲價格。 集邦科技預測,SSD品項將開始漲價,2021年第二季消費性SSD價格將由原來預期的持平上調至季增3~8%。同時,企業用SSD品項也將因資料中心採購量預計在第二季反彈而受到刺激,預計第二季企業用SSD價格將由原先的季跌0~5%上調至季增0~5%。
集邦指出,三星(Samsung)位於德州奧斯汀晶圓廠在2月受暴風雪影響,導致生產停滯並遞延至3月2日才陸續恢復運作,預估整座廠房產能利用率須至3月底才會回復至90%以上,產量也因此受到明顯衝擊。
儘管三星NANDFlash晶圓未在此投片,然自家SSD主控IC占該廠約10%產能,主要生產的控制IC以PC消費性固態硬碟為主,直接衝擊三星128層PCOEMSSD產品。
集邦表示,自2020年第四季量產128層PCOEMSSD產品開始,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及PCIeGen4驗證較預期長之外,隨著英特爾TigerLake平台即將大量出貨帶動,三星原本期望透過較積極的定價策略,在其他競爭者仍無法大量供貨之際,進一步擴大PCIeGen4規格SSD的市占率。
然而,市場需求受到主控IC供給出現吃緊,導致已略顯吃緊的SSD交期被迫延長,在供應端皆難以增加供貨情況下,促使原廠開始調漲第二季消費性固態硬碟價格。集邦科技預期,原廠針對SSD品項開始醞釀漲價,預估2021年第二季消費性固態硬碟價格將由原先的大致持平,上調為季增3∼8%。
另一方面,與消費性固態硬碟有連動性的企業用固態硬碟(enterpriseSSD)品項,同樣收到該事件的刺激,加上資料中心(datacenter)採購量預計由第二季谷底反彈,訂單將逐季成長,因此企業用固態硬碟價格也即將有所改善。集邦科技預測,第二季enterpriseSSD價格將由原先的季跌0∼5%,上調至季增0∼5%。
【記者:小編】近日,台灣記者發現,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宣布,將其截至3月4日為止的2021年會計年度第二季財測營收預估中間值由58億美元調升至62.25億美元,上調幅度約7%。美光財務長David Zinsner表示,DRAM出貨量及平均售價均優於預期,產能吃緊情況將延續至年底,意味著DRAM產業在年底前可能無法滿足客戶所有訂單。 由於DRAM供不應求且價格上漲,南亞科2月合併營收達57.91億元,優於預期;威剛2月合併營收月減4.1%達28.1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3%,累計前兩個月合併營收達57.43億元,年增32.3%。此外,法人也看好華邦電、晶豪科、鈺創、十銓等DRAM概念股2月營收將優於預期。 威剛表示,2月營收不受工作天數較少影響並較去年同期增加12.3%。受惠於DRAM價格持續升溫,加上固態硬碟(SSD)控制IC供貨吃緊刺激需求,今年以來客戶備貨相當積極。威剛董事長陳立白強調,DRAM供給持續吃緊,不僅筆電、智慧型手機、資料中心對記憶體需求大增,第二季起車用電子也將強勢加入搶食記憶體產能行列。陳立白預測,DRAM價格將逐季升高,今年整體市況最缺貨的時間將會在第二季以後。 集邦科技指出,第一季包括標準型、行動式、繪圖型、利基型DRAM在內的需求維持穩健。歷經兩季度庫存調整,部分伺服器DRAM業者重啟新一輪備貨,加上去年12月初美光跳電事件影響,今年第一季DRAM產品價格全面起漲。集邦預估,第一季DRAM市場將呈現量平價漲走勢,原廠獲利能力也將觸底反彈,正式重啟新一波的上漲週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