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象科技公司新聞
雲象科技,這家以創新為核心的數位病理領航者,近期在台灣醫療科技展上大放異彩。於12月5日至8日於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L318精準醫療展區展出的雲象科技,以「AI輔助醫療- 引領健康篩檢與診斷的未來」為主題,展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AI技術與產品,並邀請了專業醫師進行講座,與各界專家進行交流。
自2015年創立以來,雲象科技便以數位病理為己任,成為我國在醫療數位化與AI應用領域的創新典範。其產品不僅在台灣,更拓展至德國、日本等國際市場,獲得廣泛認可,並在市場上超車全球大廠,取得領先地位。
本次展會中,雲象科技展出了其核心產品,包括「aetherSlide數位病理平台」、「aether Al Hema骨髓抹片分析系統」和「aetherAI Endo大腸瘜肉偵測系統」。這些產品可應用於胃癌、肺癌、血癌、大腸癌等多種癌症範疇,為醫療診斷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雲象科技與台大醫院共同開發的「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技術,已經獲得衛福部和歐盟CE的核准,取得醫材許可證,成為全球首例同時獲得兩地認證的AI醫材。這項技術透過AI技術實現骨髓細胞的自動分類與計數,大幅提升診斷效率,並提供客觀、可反覆驗證的數據,對血液疾病檢測帶來跨時代的突破。
此外,大腸瘜肉偵測系統則在內視鏡檢查過程中即時輔助偵測病灶,提高大腸癌早期篩檢的準確性和效率。這些創新技術的推出,不僅縮短了診斷時間,還協助醫療團隊制定更精確的治療計畫,為癌症診斷與治療帶來顛覆性變革。
雲象科技以其先進的AI技術和對醫療健康的承諾,再次證明了其在醫療領域的領導地位,並為未來的健康篩檢與診斷帶來更多可能性。
創立於2015年的雲象科技是我國數位病理的先驅、醫療數位化與A I應用的創新典範,更成功進軍國際市場,在台灣、德國、日本等地 獲市場認可,已超車全球大廠並取得領先。
雲象科技核心產品包括「aetherSlide數位病理平台」、「aether Al Hema骨髓抹片分析系統」和「aetherAI Endo大腸瘜肉偵測系統」 ,可應用於檢測胃癌、肺癌、血癌、大腸癌等多種癌症範疇,都將在 本展中與國人見面。
骨髓抹片分析系統透過AI技術實現骨髓細胞的自動分類與計數,可 大幅提升診斷效率。值得關注的是,雲象科技與台大醫院共同合作的 「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已獲衛福部與歐盟CE核准,取得醫材許可證 ,是該領域全球首例同時獲兩地認證的AI醫材。
此分析將一改骨髓抹片細胞人工計數作業,可完成自動分類計數, 快速提供量化、可反覆驗證、客觀一致性的數據,協助醫師判讀,提 升精準醫療,且可望因取證商轉應用落地,得到大規模導入機會,為 血液疾病檢測帶來跨時代的突破。
而大腸瘜肉偵測系統則在內視鏡檢查過程中即時輔助偵測病灶,提 高大腸癌早期篩檢的準確性與效率。這些創新產品不僅縮短診斷時間 ,也協助醫療團隊制定更加精確的治療計畫,為癌症診斷與治療帶來 顛覆性變革。
專注於數位病理醫療領域的雲象科技,在近期醫療科技展中,以其旗下產品「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吸引了眾多目光。該產品已獲得衛福部和歐盟CE的核准上市,成為全球首例同時獲得兩地認證的AI醫材。目前,該產品正積極在台灣申請健保給付,有望為臨床診斷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在興櫃市場中,不僅有雲象科技一枝獨秀,還有許多生技新兵正緊锣密鼓地進行著新藥研發。例如,泰合生開發的抗血栓口溶膜新藥TAH3311已進入美國臨床三期試驗階段,預計明年1月底完成收案,並計劃在第二季進行數據分析。若試驗結果理想,將啟動授權程序並申請歐美藥證。
此外,泰合生的另一項產品TAH4411口溶膜,已成功獲得日本許可上市,這是台灣藥廠在日本取得的第二個新劑型藥證,同時也是日本首個化療止吐口溶膜產品,顯示了台灣藥廠在創新藥物開發上的實力。
新藥研發方面,仁新的新藥LBS-007已取得FDA授予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孤兒藥資格認證,並獲得快速審查認定,這將有助於加速新藥上市時程,並積極搶攻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可達71億美元的巨大市場。
在這波生技股的熱潮中,雲象科技以及其他多家生技公司正不斷展現其在新藥研發和醫療科技領域的潛力,為台灣的生技產業帶來新的動能。
除泰合生、訊聯智藥、永笙-KY、雲象科技、禾榮生、精華生醫等 六家生技新兵趕在年底前登錄興櫃外,逸達取得英國藥證、仁新治療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新藥LBS-007獲美國FDA授予快速審查認定;順藥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新藥LT3001,在大陸進行的II期臨床試驗結果,數 據也達初步療效,在在凸顯新藥族群的研發能量。
專攻數位病理醫療的雲象,旗下「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已獲衛福 部與歐盟CE核准上市,是該領域全球 首例同時獲兩地認證的AI醫材 ,目前正在台灣申請健保給付。
泰合生開發的抗血栓口溶膜新藥TAH3311,已在美國開始臨床三期 試驗,預計明年1月底完成收案,第二季進行數據分析,若結果順利 ,即啟動授權並申請歐美藥證。
泰合生專攻抗血栓口溶膜、口頰溶膜與經皮吸收貼片等系列特殊劑 型產品,其中化療止吐藥品TAH4411口溶膜,已獲日本許可上市,是 台灣藥廠在日本拿下的第一個新劑型藥證,也是日本第一個化療止吐 口溶膜產品。
新藥股中,仁新的LBS-007已取得FDA授予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急性 骨髓性白血病孤兒藥資格認證,最近再獲快速審查認定,有助加速新 藥上市時程,搶攻2030年全球合計可達71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搶攻2024年最後一波紅包行情,台灣生技新兵全力奮戰,泰合生技(6467)、訊聯智藥(7808)、永笙-KY(4178)、雲象科技(7803)等6家生技公司競相爭取年底登錄興櫃。這一波掛牌股以新劑型新藥、細胞治療和AI數位醫療為主軸,加上藥證和海外市場進軍等利多因素,預計將上演一場吸金大戲。
根據初步統計,第四季至少有8家公司將登錄興櫃,其中近一個半月內就有泰合生技、訊聯智藥、永笙-KY、雲象科技、禾榮生、精華生醫等6家公司掛牌。這其中,雲象科技以其聚焦數位病理及醫療影像AI輔助診斷系統引起矚目,而禾榮科則著手加速器型硼中子捕獲(AB-BNCT)癌治療設備開發。
在這批生技新兵中,中天集團和訊聯智藥均以細胞新藥為主攻方向。中天集團的永笙生技推出的RegeneCyte獲得美國FDA核發上市許可(BLA),成為全球首家取得美國臍帶血幹細胞治療新藥藥證的生技公司。這款產品以人體臍帶血造血前驅細胞製成,用於治療血液與免疫系統缺失疾病,並在新冠症候群與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臨床試驗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美國準總統川普任命小羅勃甘迺迪出任衛生部長,關注細胞療法。永笙生技在美國加州擁有生產基地,並符合FDA、EMA、TFDA、ABB與FACT最高國際標準的異體細胞資源庫,因此被視為大贏家。
訊聯智藥,持有訊聯智藥32.64%股份,專注於幹細胞及外泌體新藥開發。該公司已與13種型態的公司整合成外泌體聯盟,並近期新增連鎖中醫與獸醫集團,預期醫美與保健品應用將最快挹注營收,研發中的新藥進度也受到關注。
泰合生技重新掛牌,專攻抗血栓口溶膜、口頰溶膜與經皮吸收貼片等系列特殊劑型產品。旗下已有新藥取得日本藥證,目前在三期臨床的抗血栓口溶膜新藥TAH3311,也有機會在明年申請歐美藥證。
市場分析認為,此波生技興櫃新兵股技術含量高,且永笙、泰合均有美國藥證題材,雲象的「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也正在申請健保給付,這些利多題材都有機會帶動股價表現。
就初步統計,第四季至少有8家公司登錄興櫃 光是近一個半月就有 泰合生、訊聯智藥、永笙-KY、雲象、禾榮生、精華生醫等6家公司掛 牌。打頭陣掀起話題的是雲象,聚焦數位病理及醫療影像AI輔助診斷 系統;禾榮科則投入加速器型硼中子捕獲(AB-BNCT)癌治療設備開 發。
集團股孕育的小金雞中,中天和訊聯都以細胞新藥為主。中天集團 的永笙生技,開發的RegeneCyte獲得 美國FDA核發上市許可(BLA) ,成為全球首家取得美國臍帶血幹細胞 治療新藥藥證的生技公司( 目前已核准的均屬於非營利組織擁有的公捐血庫)。
永笙RegeneCyte是以人體臍帶血造血前驅細胞製成的異體移植造血 幹細胞製劑,主要用於治療血液與免疫系統缺失疾病,同時永笙也在 長新冠症候群與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臨床試驗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持續擴展多項適應症。
由於美國準總統川普任命小羅勃甘迺迪出任衛生部長,他關注細胞 療法,而永笙在美國加州有生產基地,擁有符合FDA、EMA、TFDA、A ABB與 FACT最高國際標準的異體細胞資源庫,而被視為是大贏家。
另外,訊聯持股32.64%的訊聯智藥,主產品為幹細胞及外泌體新 藥開發,該公司已與13種型態公司整合成外泌體聯盟,近期新增連鎖 中醫與獸醫集團,預期醫美與保健品應用將最快挹注營收, 研發中 的新藥進度也受關注。
捲土重來重新掛牌的泰合生技,專攻抗血栓口溶膜、口頰溶膜與經 皮 吸收貼片等系列特殊劑型產品,旗下不僅已有新藥取得日本藥證 ,目前在三期臨床的抗血栓口溶膜新藥TAH3311,也有機會在明年申 請歐美藥證。
法人表示,此波生技興櫃新兵股,技術都是當紅的炸子雞,且永笙 、泰合都有美國藥證題材,雲象的「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也正在 申請健保給付,利多題材都有機會帶動股價表現。
全球數位病理市場預計將在未來數年內迅速成長,根據 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 的報告,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81億美元,並在2031年增至19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達13.5%。隨著癌症發病率不斷上升以及對精準醫學的日益需求,數位病理解決方案在醫療體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北美市場尤其如此,數位病理學已被美國FDA列為第二級醫療器材,未來需求預期將大幅上升。
在這股趨勢中,雲象科技(7803)不僅不落人後,反而積極深耕醫療影像AI技術與應用,以制高點策略拓展歐美與亞洲市場。公司透過多國多中心臨床試驗,不斷提供醫學實證,以鞏固技術優勢。葉肇元博士,雲象科技董事長,在近期法說會上透露,公司計畫深化國際合作,尤其是在癌症診斷與治療領域,持續推出高精準度的AI診斷解決方案。
葉博士進一步強調,雲象科技正在積極開發新一代技術,包括獨家的Gigapixel超高解析度AI訓練方法以及最尖端的Foundation model AI模型。這些技術的開發旨在提高AI訓練的效率,並降低對訓練資料的需求,從而提供更豐富多元的AI輔助診斷應用,加速AI在臨床應用中的落地,實現癌症早期篩檢和精準診療。
在海外布局方面,雲象科技已經在日本成立子公司,並正籌備在德國和美國設立分支。葉博士表示,在德國,公司已經成為指標性的廠商,預計未來海外市場的成長潛力十分可觀。關於與廣達的合作,葉博士解釋,雲象科技與廣達的合作基於「軟硬整合」,共同滿足病理數位化的需求。這種合作模式不僅能提供更優質的解決方案,還能提供超越一般硬體供應商的客戶服務。
雲象科技與廣達的策略合作已在海外市場取得顯著成果,尤其是在德國和日本。葉博士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擴大合作規模,期望在美國及歐洲共同拓展新版圖,創造更好的業績。
雲象科技(7803)持續深耕醫療影像AI技術與應用,以制高點策略 拓展歐美與亞洲市場,並通過多國多中心臨床試驗,進一步提供醫學 實證,鞏固技術優勢,該公司也計畫深化國際合作,尤其是在癌症診 斷與治療領域,持續推出高精準度的AI診斷解決方案,目前雲象科技 也正積極開發新一代技術,如利用獨家的Gigapixel超高解析度AI訓 練方法,以及最尖端的Foundation model AI模型,提高AI訓練的效 率,並降低對訓練資料的需求,以期提供更豐富多元的AI輔助診斷應 用,加速AI落地於臨床,實現癌症早期篩檢以及精準診療。
「海外布局方面,目前日本已成立子公司,接踵德國、美國也正在 籌備中,我們在德國已經成為了指標性的廠商,明年海外的成長爆發 力十分可期。」雲象科技董事長葉肇元博士在日前法說會受訪表示。 也針對股東們關注的廣達對公司的發展扮演何種策略角色,以及現行 及未來的合作模式做說明。關於合作的契機,他指數位病理的轉型不 僅需要軟體,還需要大量的伺服器與儲存系統,而這正是廣達的強項 。我們的合作契機在於「軟硬整合」,共同滿足病理數位化的需求。
葉肇元也提到,作為策略投資人,廣達與雲象科技共同優化軟硬整 合方案,並進行深入效能測試,找到性價比最高的硬體配置。我們因 此能提供更優質的解決方案與更好的客戶服務,遠超過一般硬體供應 商的層次。
在海外市場,雲象已與廣達合作進行軟硬整合測試,並利用其全球 通路供應硬體,強化臺灣品牌的國際能見度。目前在主要目標市場德 國及日本,皆透過與廣達這樣的策略合作而達成優異成果。葉肇元說 ,「未來我們會持續擴大合作規模,期望在美國及歐洲能一起拓展新 版圖開創更好的業績。」
雲象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葉肇元昨(25)日表示,雲象科技目前在國內已有逾十家醫學中心及綜合醫院的客戶,在國際上更已獲得日本及德國醫院訂單,近期更獲得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醫院大單,未來半年將可帶動業績大幅成長。
葉肇元表示,自2019年來,雲象科技陸續獲得國泰創投、廣達電腦、日本小野藥品、台企銀創投、國泰醫院及中華開發資本等多家國內外法人投資,日前完成最新一輪共計7.65億元募資。
廣達電腦、中華開發資本、臺企銀創投與國泰創投等都繼續加碼,目前廣達持股比15%為最大法人股東,國泰醫院及國泰創投合計也有11.12%,中華開發及群益開發各持股3%。
雲象科技核心產品包括 「aetherSlide數位病理平台」、「aetherAI Hema骨髓抹片分析系統」和 「aetherAI Endo大腸瘜肉偵測系統」,可應用於檢測胃癌、肺癌、血癌、大腸癌等多種癌症範疇,已取得多張國內外許可證。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4,335.7萬元,年增71.2%,上半年每股淨損1.11元。
AI醫療領域再添新血,雲象科技(7803)即將於26日以每股32元的價格正式在興櫃市場登錄。董事長兼執行長葉肇元透露,隨著數位病理醫療的趨勢日益明顯,雲象科技與大股東廣達(2382)攜手,推出顧問式服務,並建構一條龍平台,預計明年運營有望達到損益平衡。
背靠強大股東背景,雲象科技於2022年成功引入小野藥品、臺企銀創投、國泰醫院及廣達電腦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總投資金額超過2億元。今年更完成了一輪總計7.65億元的募資,吸引廣達、中華開發、國泰創投等創投的目光。目前,廣達持有公司15%的股份,而中華開發生醫基金、群創開發基金、國泰醫院及國泰創投分別持有3%、3%、3.8%和7.3%的股份。
專注於數位病理與AI醫療解決方案,雲象科技的核心產品包括「aetherSlide數位病理平台」、「aetherAI Hema骨髓抹片分析系統」以及「aetherAI Endo大腸瘜肉偵測系統」,應用於胃癌、肺癌、血癌、大腸癌等多種癌症的檢測。其中,與台大醫院合作的「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已獲衛福部和歐盟CE認證,成為全球首例同時獲得兩地認證的AI醫材。該系統目前正在台灣申請健保給付。
葉肇元強調,雲象科技採取顧問式銷售模式,除了提供軟體,硬體部分則主推廣達產品,目前廣達產品占比約一半。公司的客戶群涵蓋了台灣及國際上的一流醫療機構,包括台大、長庚、榮總、國泰、馬偕、中山附醫、彰基、童綜合醫學中心等,以及德國圖賓根大學醫院、法蘭克福大學醫院、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東病院等國際權威醫療機構。
葉肇元對數位病理醫療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表示,雲象科技目標在台灣市場佔有超過5成的市占率,並已將目光投向歐盟、日本和美國等海外市場。公司近年來的訂單數量相比去年有顯著成長,尤其是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醫院的專案,將為公司明年的營收帶來顯著增長。
今(26)日,廣達轉投資的AI醫療公司雲象科技正式登錄興櫃市場,以每股32元的價格開盤,因近期取得多筆國際級醫院的大單,預計將成為廣達集團在醫療領域的新興力量,為廣達醫療事業帶來新的動能。
雲象科技董事長暨執行長葉肇元於昨日(25)透露,公司目前在台灣已經與超過十家醫學中心及綜合醫院建立合作關係,而在國際市場上,雲象科技也成功獲得日本及德國醫院的訂單。近期,雲象科技更榮獲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醫院的大單,預計未來半年將對公司業績產生顯著提升。
自2019年以來,雲象科技不斷吸引國內外投資者的關注,包括國泰創投、廣達電腦、日本小野藥品、台企銀創投、國泰醫院及中華開發資本等知名法人投資。近期,雲象科技已完成最新一輪共計7.65億元的募資,其中廣達電腦、中華開發資本、臺企銀創投與國泰創投等投資者持續加碼,目前廣達電腦持股15%為最大法人股東,國泰醫院及國泰創投合計持股11.12%,中華開發及群益開發各持股3%。
雲象科技的核心產品包括「aetherSlide數位病理平台」、「aetherAI Hema骨髓抹片分析系統」和「aetherAI Endo大腸瘜肉偵測系統」,這些產品可應用於胃癌、肺癌、血癌、大腸癌等多種癌症的檢測,並已取得多張國內外許可證。根據數據,公司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4,335.7萬元,年增長達71.2%,而上半年每股淨損為1.11元。
雲象背後股東來頭不小,2022年引入小野藥品、臺企銀創投、國泰 醫院及廣達電腦等投資逾2億元,今年也完成最新一輪共計7.65億元 募資,吸引廣達、中華開發、國泰創投等創投,目前廣達持股15%、 中華開發生醫基金3%、群創開發基金3%、國泰醫院3.8%、國泰創 投7.3%。
雲象專攻數位病理與AI醫療解決方案,核心產品包括「aetherSli de數位病理平台」、「aetherAI Hema骨髓抹片分析系統」和「aeth erAI Endo大腸瘜肉偵測系統」,可應用於檢測胃癌、肺癌、血癌、 大腸癌等多種癌症範疇。其中與台大醫院共同合作的「骨髓抹片AI分 類計數」已獲衛福部與歐盟CE核准,取得醫材許可證,是該領域全球 首例同時獲兩地認證的AI醫材。目前骨髓抹片分析系統正在台灣申請 健保給付。
葉肇元表示,雲象是以提供整個解決方案的顧問式銷售,除了提供 軟體,硬體則優先推薦廣達,目前採用廣達占比約一半。主要客戶涵 蓋台灣與國際一流醫療機構,包括台大、長庚、榮總、國泰、馬偕、 中山附醫、彰基、童綜合等國內醫學中心,及德國圖賓根大學醫院、 法蘭克福大學醫院、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東病院等國際權威醫療機 構。
葉肇元表示,數位病理醫療的時代來臨,雲象目標是台灣有逾5成 的市占率,目前也鎖定歐盟、日本和美國為海外市場灘頭堡,已陸續 獲德國、日本一流醫療機構採用,今年訂單數量和去年相比大幅成長 ,尤其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醫院更是單一最大案子,因專案需要建置期 ,預估營收明年發酵。
【健康新聞】 大腸癌成為國人癌症前三名,及早發現與治療關鍵在於定期做大腸鏡檢查。不過,大腸鏡檢查品質的穩定性一直是醫界關注的焦點。近期,國泰醫院健檢中心引進了雲象科技研發的「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系統」,這項創新科技讓大腸癌的早期發現與治療有了新的保障。 這套系統是醫師的得力助手,能夠即時判讀內視鏡畫面,幫助醫師發現瘜肉,避免因為時間壓力而誤判或漏看。據醫師郭震亞指出,AI輔助大腸鏡檢查相比傳統檢查,能夠提高8%的腺瘤偵測率,並大幅降低一半的瘜肉漏失機會。 雲象科技的大腸瘜肉AI偵測系統,已經收集超過40萬張醫學中心等級的內視鏡影像,作為醫師診察的辅助工具。該系統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大腸鏡檢查的準確性,也降低了受檢者後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同時減輕了醫師的工作壓力。 這項技術已經取得台灣醫療器材許可證,並被多家醫院和健檢中心採用,為大腸癌的預防與治療帶來新的希望。在衛福部強調大腸癌預防的重要性下,雲象科技的AI大腸鏡系統將成為民眾健康的保護者。
【台北訊】近日來,大腸癌成為國人癌症死因的頭號殺手,其發生率及死亡率均高居不下。衛生福利部指出,若能於早期症狀出現前進行檢查,存活率可達90%以上。為了及早發現瘜肉並進行切除,定期做大腸鏡檢查成為關鍵。而台灣的醫療科技公司——雲象科技,則在這個領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雲象科技研發的「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系統」,成為醫師的得力助手。這套系統透過AI技術,可以即時判讀內視鏡畫面,幫助醫師發現瘜肉,大幅降低漏诊的風險。據了解,這套系統的準確率超過九成,對於降低大腸癌發生率和提高存活率具有顯著效果。 台大醫院張為淵醫師強調,衡量大腸鏡檢查品質的關鍵指標包括盲腸到達率、腫瘤性瘜肉的檢出率等。雲象科技的AI系統,正能夠在這些指標上提供優質的輔助。輔大醫院郭震亞醫師也表示,AI在大腸癌篩檢的應用,已經成為一個趨勢,雲象科技的產品正是這一趨勢的具體體現。 國泰醫院健檢中心已引進雲象科技的「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系統」,成為醫師的第二雙眼睛。該系統不僅能夠提高大腸鏡檢查的效率和準確性,還能夠減輕醫師的工作壓力,提升整體醫療服務品質。雲象科技的大腸瘜肉AI偵測系統,已經取得台灣醫療器材許可證,並被多家醫院和健檢中心採用,成為預防大腸癌的重要工具。
林百里看中的雲象科技,成功收服多所大咖醫院!這家AI偵測大腸息肉、肺結節的輔助診斷系統,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從台灣的長庚醫院、台大醫院、國泰醫院,到德國、日本的知名醫院,數位病理建置或AI輔助診斷系統都來自雲象科技。在長庚醫院,全台規模最大的數位病理建置案與AI輔助診斷系統相結合,讓病理醫師的判讀效率大增。而在台大醫院,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系統的導入,讓血癌判斷的準確率提升至94%。國泰醫院則是利用「大腸鏡即時AI息肉偵測」和「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結節AI偵測」來提升診斷準確度。雲象科技背後的創辦人葉肇元,擁有醫科背景,並在美國深造期間對電腦編程及影像分析產生熱情。他與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的合作,讓雲象科技得以迅速發展。如今,雲象科技已在台灣醫療影像AI輔助診斷系統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計畫在2023年營收突破億元,其中海外營收將佔4成。
當今醫療科技發展神速,人工智慧(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趨勢。在這股AI浪潮中,有一家台灣公司——雲象科技,深耕醫療影像AI領域多年,將帶來一項革命性的創新產品。就在11月30日登場的台灣醫療科技展上,他們將展出大腸鏡AI即時瘜肉偵測系統,這個系統結合了中研院開發的尖端AI影像偵測技術,以及台大與國泰醫院的專業醫術,成為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的前沿代表。 你想要去1館4樓的精準醫療展區M106攤位看看嗎?那裡就是雲象科技的展位,你會看到這項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產品。12月2日,輔大醫院的郭震亞醫師還會在會議上分享「智慧醫療新篇章-人工智慧在大腸癌篩檢中的應用」,讓我們期待一下。 這個大腸瘜肉AI偵測系統,對醫師來說就像是第二雙眼睛,能夠即時偵測大腸中的瘜肉,提高腺瘤偵測率,從而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這項產品已經取得台灣醫療器材許可證,並被多家醫院和健檢中心採用,不僅展示了雲象科技在醫療AI領域的專業能力,也體現了它對提升醫療品質的承諾。 除了大腸鏡AI輔助瘜肉偵測,雲象科技還將展示其在數位病理和骨髓抹片分析等領域的AI輔助診斷解決方案,這些技術在臨床醫療及教學研究等應用中均顯示出卓越成效。這些解決方案的展出,也讓人們看到雲象科技在多個醫療領域的深厚技術和推動醫療行業進步的積極作為。 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AI在醫療診斷中的應用,雲象科技還特別安排了兩場由資深腸胃內科醫師主講的大腸鏡講座,分別介紹人工智慧在大腸癌篩檢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透過AI技術提升大腸鏡檢查的品質。 這家台灣公司與台大、長庚、國泰及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日本東北大學附屬病院、德國圖賓根大學醫院等知名醫療中心合作,透過跨領域技術整合,將精湛的醫療診斷技術和尖端的AI演算法結合,幫助醫師提供更精準的診斷,造福病患。這些合作不僅展現了台灣智慧醫療產品在國際市場發展的高度潛力,也讓人們對台灣的醫療科技產業充滿期待。
面板價格經過第三季大跌之後,第四季回穩,面板雙虎均看好產業 已經開始打底。群創總經理楊柱祥表示,接任總經理四年,第一年是 會驚、第二年賠了174億元會痛,去年則是全力拚轉盈,而今年算是 豐收的一年。目前看來景氣已經築底,希望今年福氣可以延續到明年 。之前提到景氣飄來物流、疫情兩片烏雲,目前看來,明年物流吃緊 狀況會緩和一些,至於疫情,就得看變種病毒Omicron控制狀況,疫 情若能獲得控制,明年景氣還是審慎樂觀以待。
友達旗下專精工商應用顯示器的子公司達擎積極佈局智慧醫療,針 對智慧手術室、醫療檢測及醫療管理三大領域,攜手醫療場域生態圈 合作夥伴包括凌華科技、雲象科技、西柏科技、捷絡生技、及承鋆生 醫等,展出八大解決方案。柯富仁表示,達擎今年營收超過400億元 ,明年顯示器產業來看,工業、商用領域需求仍然相當強勁,2022年 專業應用面板相關營收絕對有兩位數的成長。
今年群創與旗下首家新創公司睿生聯手參與2021醫療展,展出包括 全系列醫療顯示器、多場域應用之智慧醫療技術,還有睿生光電的X 光數位平板感測器。楊柱祥表示,醫療應用產品有FDA監管,都需要 取證、花費時間較長。
雲象科技從國人深受威脅的大腸癌、肺癌著手,長期高居前三大癌 症,死亡人數每年快速增長,然而大腸癌、肺癌如可早期發現、即早 治療,是治癒率很高的癌症。由於篩檢量大,準確率高的AI篩檢會是 醫師診治的利器。
雲象科技與台大醫院、國泰醫院合作的「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a etherAI Endo」,準確率高達95%,可望輔助醫師,提升大腸鏡檢查 的效率與一致性。aetherAI Endo自推出以來,向許多醫院、醫師介 紹,包含近期於「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等展示,皆深獲好評。 目前雲象正積極與多家合作夥伴洽談規畫,一旦取證完成即可順利導 入。
針對打擊國人癌症之首-肺癌,雲象推出全新「低劑量電腦斷層肺 結節AI偵測 aetherAI LDCT」,這是與國泰醫院合作,充實AI篩檢之 解決方案。近年來政府呼籲,且數項相關大型臨床試驗顯示,針對高 危險族群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能降低死亡率。aetherAI LDCT 以高品質影像標註資料集,輔助醫師進行肺結節偵測,高敏感設計使 結節無所遁形,20秒高效AI運算則有助提升檢查產量等諸多優勢。
雲象的「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aetherAI Hema」全球首例同時獲歐 盟CE認證、食藥署TFDA上市許可核准。這項歷時三年、與台大醫院攜 手的AI創新醫材,多國多中心臨床驗證,能自動分類計數15類骨髓細 胞,提升骨髓細胞分類計數的客觀性及一致性。至於aetherAI Hema Auto「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全自動化」,也將在2日首度展出更為優 化的機台,進一步提升血液病理工作流程的數位化。
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醫師表示,醫療院所需要因規模不同,需要 可分階段逐步完成的彈性化建置方案。而「數位病理系統aetherSli de」展現AI輔助深度,以及與工作流程深度整合的優勢,滿足教學、 研究、臨床場域應用,包括建立院外轉入及線上閱片機制,得以打破 地域藩籬,病理玻片討論不再受空間限制,有助強化院內外專家之間 連結,這是國內外受疫情推動下,需求迴響最明顯的一環。
在年底多項展會、醫學會上,雲象科技特別針對血液疾病、胃癌、 大腸癌、乳癌、及肺癌,推出多項最新AI篩檢、及AI輔助診斷方案。 與臨床流程深度整合,透過高準確度的自動輔助,降低醫師判讀時間 ,減輕工作負擔,提升診斷的客觀性與一致性,期望運用人工智慧, 實現精準醫療。
雲象科技將於近期展會,分別發表多項最新AI醫療應用及導入案例 ,包含:一、病理數位化實績:全台市占率第一,數位病理人工智慧 系統aetherSlide。二、AI篩檢:有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aetherAI Endo及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結節AI偵測aetherAI LDCT,全新首度發表 。三、AI輔助診斷:有骨髓抹片AI自動分類計數aetherAI HemaAuto 、免疫染色AI定量分析、胃癌及大腸直腸癌淋巴結轉移AI偵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