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半導體組裝公司勝創科技(Kingmax Technolo-
gy Inc.) 5日宣布,該公司計畫斥資20億元人民幣 (約
2.416億美元)於上海近郊設立晶片封裝工廠,此舉將挑
戰台灣政府的高科技產業西進政策容忍限度。
勝創科技高層人員 Danny Huang表示,該公司目前
正在尋覓適合的大陸合作廠商,希望能幫忙分攤建廠所
需成本,預料第一條組裝線今年底以前就會先行小規模
試轉。
由於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幾乎已成定局,
近來包括摩托羅拉(MOT;Motorola)、NEC (6701)等國際
大廠都相繼宣布加碼投資大陸市場,勝創也撿在這個時
機渡海小試身手。
不過勝創顯然不是第一個想在對岸設立生產據點的
台商公司,昨天廣達電腦(2382)也傳出有意在大陸建廠
生產電腦零組件的消息。
然而,這些投資動作卻與台灣當局的政策互有扞格
,台灣政府擔心一旦全面開放高科技產業到大陸投資,
這些企業恐怕會就此一去不回頭。
Huang 表示,關於法令方面的問題,勝創將透過香
港子公司的帳戶取得建廠融資,規避台灣法律限制。
成立已25年的凌群電腦,為國內第一家申請上市的軟體公司,資本額為7.56億元。去(88)年營收20.28億元,稅後純益1.54億元,每股盈餘2.04元。累計上半年營收為11.96億元、較去(88)年同期成長47.5%,稅後純益6,300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4.3%,每股盈餘0.84元,應可順利達成今年財測目標。預估今年營收為26.5億元,稅後純益1.83億元,每股盈餘2.4元。凌群目前有6家直營電腦門市,預估年底前可增加到10家。公司已通過證交所審查,預計年底掛牌上櫃。
(工商時報 35版)
聯詠科技受惠於 TFT-LCD 驅動 IC 大幅成長,8月營收4.31億元,較去(88)年同期2.45億元大幅成長76%,也較7月的3.5億元增加23%,續創歷史新高;累計前8月營收為23.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表現非常優異。聯詠已於8月23日申請上櫃備查函,預計明(90)年第一~二季掛牌上櫃。
(工商時報 35版)
成佳國際於上半年即通過二類股掛牌申請,原預計於5月掛牌,近期為掛牌最後期限。但因今年網路股市場競爭激烈,二類股走勢不斷下跌,尤其原定掛牌價為70元,但現階段已跌至10多元。加上公司上半年營收約2億元,仍呈現小幅虧損,距離原預估今年營收9.6億元,稅前淨利2億元,每股盈餘2.5元的財測目標有很大差距。因此成佳國際於1日召開董事會決議將暫時撤銷二類股掛牌計畫,未來將重心先放在與第一類電信業者宏遠及南方電訊的合併上,先鞏固本業後,再計劃直接申請上櫃。
(電子時報 19版)
已通過上櫃審議的科風公司,經核報證期會後,即將於11月掛牌。科風公司成立14年來均專注於不斷電電源供應器產品發展,產品線相當齊全,成立時即以自有品牌「POWERCOM」行銷,因此與一般接單方式不同,受到單一客戶減單影響較低,87年每股盈餘達7.59元及88年每股盈餘也達6.07元的高水準。科風董事長張峰豪表示,科風營業額平均年成長率維持40%,表現超越同業。
目前科風 UPS 產品容量在 20KVA 以下,由於看好全球網路通訊市場,預計明(90)年將開發出適合通訊設備的高容量(100KVA)產品,而已研發完成具有通訊保護功能的 UPS 為科風下一階段產品重心。公司預估今年營收可達17.65億元,年成長率為30%,每股盈餘達5.66元。
張峰豪表示,上櫃後市場知名度及佔有率可望增加,為使公司維持高成長、高股利政策,將推動歐美及亞洲地區同步成長,以達成每年獲利5元的目標。科風在大陸東莞已有一座來料加工廠產能比重約20%,看好大陸市場龐大商機,計劃於明(90)年在大陸設立經銷點,以達成「台灣的 APC(全球最大 UPS 廠)」目標自許。
(電子時報 19版)
看好大陸 DVD Player 發展潛力,鴻景科技開發的 DVD 光學讀取,目前積極鎖定大陸市場。由於台灣僅有1條生產線,產能已不敷使用,因此計劃前往大陸設廠,可望於明(90)年中開始運作。因應客戶急單所需,在尚未設廠前,鴻景產能不足部份,已與大陸協力廠商合作以就近供應。
鴻景現階段 DVD 光學讀取頭,以供應 DVD Player 為主,月出貨量約6~10萬顆。至於 DVD-ROM 光學讀取頭,已由原本開發12倍速因已無市場利基,現改由16倍速切入,預計年底開始送樣,明年初量產。目前也積極發展 CD-RW 燒錄機光學讀取頭。
(電子時報 19版)
由廣達電腦轉投資的廣輝電子,將改變 TFT-LCD 量產策略,取消原本規劃從後段模組(Module)製程切入的計畫,改直接由前段 Array 製程切入,與日本夏普(Sharp)進行技術移轉,並完成從前段至後段的一貫化製程,預計於11月前完成主體架構後,導入 TFT-LCD 生產設備。
第一條生產線玻璃基板尺寸規格為620mm x 750mm算,每片可截取6片14.1吋面板,報價在420美元至430美元,月產能約1.5萬片,年底將開始試產。預估明(90)年初大量投片後,年出貨量將可達100~150萬片。由於 TFT-LCD 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但桃園地區缺水,因此廣輝三、四廠考慮往南科設廠。
(經濟日報 30版)
科學園區昨(4)日舉行「研究開發關鍵零組件及產品計畫」第44次審議會議,通過南茂科技申請案,南茂科技申請開發「晶圓級覆晶凸塊測試/預燒技術」,獲得2,500萬元的補助款。南茂表示,發展晶圓級覆晶凸塊測試/預燒技術,可較現有的 IC 封裝測試流程大幅減化,並可乘機研究解決已知良好晶粒(KGD)的問題,以及大幅提升機台設備的使用時間,進而縮短交貨期。(經濟日報 30 版 )
科學園區昨(4)日舉行「研究開發關鍵零組件及產品計畫」第44次審議會議,通過生展生物科技申請案。生展生物科技公司申請開發「生物技術醱酵生產皮膚用抗生素 Mupirocin 原料藥」,獲得補助680萬元。生展生物科技公司的前身為生達化學製藥公司81年成立的生物科技部,希望藉此原料藥的開發計畫,建立以生物科技生產動物原料藥、生化農藥及人用抗生素的研發量產技術。(經濟日報 30 版 )
科學園區昨(4)日舉行「研究開發關鍵零組件及產品計畫」第44次審議會議,通過宏捷科技公司申請開發「InGaP/GaAs HBT 晶片」關鍵零組件及產品,獲得補助1,420萬6,500元。宏捷將開發的 InGaP/GaAs HBT 晶片,是行動電話手機中功率放大器及數位光纖通訊前置放大器。HBT 是目前 GSM 通訊上的最佳選擇,並在以 CDMA 為主的第三代通訊(IMT-2000)手機中表現優異。(經濟日報 30 版 )
甫於去(88)年成立的聯宗光電是由國聯光電轉投資,目前資本額為6億元,主要開發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LED)顯示面板及模組產品等。公司預期 OLED 因擁有自發性、高亮度、高對比、無視角限制及製程較 LCD 簡單,將逐漸取代 LCD。
聯宗規劃設置3條 OLED 生產線,預計明(90)年初可開始試產,送樣認證後,再逐步擴產,將投資約24.5億元。公司預估到92年全球約有10億美元的市場。聯宗未來目標為建立全彩、大尺寸等各種 OLED 顯示面板應用產品。
(電子時報 2版)
成立將滿2年的聯聖科技,主要開發後 PC 時代各種 IA 產品所需各式晶片。於日前發表 MP3 編解碼晶片 ML1201 以及上網機晶片 ML1275兩項新產品,均以高性能低功率消耗的 RISC 微處理器為核心,配合先進演算法開發的單晶片系統(SOC),預期將改變目前 MP3 和 PDA 等上網機的市場生態環境。目前已委託台機電8吋晶圓廠以0.25微米製程代工生產,預計於年底試產,約出貨量為10萬顆。公司計劃91年掛牌上櫃。
(電子時報 6版)
瀚宇彩晶在主力產品筆記型電腦用14.1吋面板(Panel)和桌上型監視器用15吋面板穩定出貨下,將推出新產品筆記型電腦用12.1吋面板,目前已進入產品認證階段,預計10月開始出貨。
另外,位於高雄的新模組廠即將完工,預計到年底模組線將擴充至11條全線運轉,以每條模組線月產能3萬片液晶顯示器模組(LCM)算,屆時瀚宇的後段產能將達每月33萬片模組。由於後段進行調整,所有產品必須重新進行認證程序,因此瀚宇8月出貨未能再創新高,約與7月份出貨6~7萬片面板相同。
瀚宇與日本東芝(Toshiba)進行第三代 TFT LCD 量產的技轉合作,目前楊梅一廠玻璃基板尺寸採用 550mm x 650mm 的第三代生產線,最經濟的切割尺寸為12.1吋及15吋。若切割為12.1吋可截取6片,則為切割4片的14.1或15吋的1.5倍,相當具有經濟規模優勢。
(電子時報 4版)
振遠科技成立於民國七十四年,主要業務為 IC 半導體產品的推廣及銷售,去(88)年營收為13.36億元,每股盈餘為4.09元。今年累計前7月營收10.15億元、已達成全年目標的58.46%,稅前淨利1億元,每股稅前盈餘約4元,已超過今年財測目標,近期可望調高財測。預估今年營收為17.36億元,每股盈餘為4.5元。公司目前由統一證券輔導中。
(經濟日報 23版)
以推動「寬頻網路建設」及「寬頻到府」為目標的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台灣公司於昨(4)日表示,國內網路服務供應商英普達(Infoserve)已決定將採用思科的存取中樞器(Concentrater),做為其建構優質寬頻網路服務的基礎架構,加上思科完備的技術支援體系,為英普達的寬頻接取服務提供強大的支援。
另外英普達也將首度應用思科的路由器解決方案,提供用戶在不同需求上搭配相對頻寬及收費標準,將可有效提供其快速建構新寬頻服務的需求,可提高英普達的競爭優勢。英普達董事長蔡政錄表示,為使客戶擁有最佳的優質寬頻上網環境,目前已在全省建構環狀光纖骨幹網路,更在美國、日本及香港積極建置資料中心(Data Center)及網路機房,以做為邁向全球化、電子商務時代作準備。
為因應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英普達預計在未來採用先進的虛擬存取技術(virtual access),透過異業結盟以及與各家電信公司合作的方式,有效整合有線及無線網路,屆時用戶只需向英普達申請一個帳號,省卻記憶多組帳號的困擾,即可輕鬆取得個人化資訊服務,並擁有更先進便利的電子商務購物環境。
(經濟日報 31版)
群祥電子成立於民國七十七年,為全國最大主機板用印刷電路板廠家。隨著經營團隊致力開拓業務、提升產能及品質,首度進入1,000大企業。公司目前月產能為75萬平方英尺,預計年底可提高到100萬平方英尺。
群祥累計上半年營收6.71億元、較去(88)年同期成長52%,稅後純益1.0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45倍,每股盈餘2.43元,應是規模較大印刷電路板業中經營績效最佳者。
群祥目前股本為6.49億元,公司在6月辦理以每股溢價50元的現增2億元,共募集到10億元資金,用於擴建廠房設備及改善財務結構,群祥的負債佔總資產比率由去年底的57%降為今年6月底的22%,流動比率則由87%增為247%,財務結構大為增強。新廠將於10月加入營運,將投入高密度內部連結基板,跨足通訊板領域。
由於下半年電子業景氣更佳,新產能又陸續開出,預估今年營收可超過16億元,每股盈餘達4.5元以上。目前由元大及京華證券輔導,預計明(90)年1月送件申請上櫃,可望於下半年掛牌上櫃。
(經濟日報 23版)
宏易鋼模於昨(4)日向櫃檯中心送件申請上櫃。公司資本額2.5億元,董事長為陳五常,主要產品為塑膠射出成型模,內銷佔68%,外銷為32%。去(88)年營收4.79億元,稅前淨利6,785萬億元,每股盈餘2.36元。預估今年營收為5.67億元,稅前淨利4,730萬元,每股盈餘1.46元。承銷證券商為建弘證券。(電子時報 19版)
華鉅國際資訊(RISE)以 x86微處理器核心為基礎,
開發低耗電、低成本、具多媒體執行效能的 iDragon系
列微處理器,並積極轉進IA(資訊家電)市場,目前已有
多家視訊轉換廠商使用。RISE執行長林廷隆更表示,明
年底前將進入無線通訊(wireless)的解決方案,推出3G
智慧手機微處理器。
華鉅執行長林廷隆表示,IA產品最好要低於 300美
元,能簡單使用和容易上網,而基本要求要低耗電、高
度整合和多種功能。因此發展仍以 x86相容為主,並可
支援多種OS平台,台灣因有厚實的 x86基礎,具備發展
IA之潛力。
他指出,華鉅今年初與意法半導體策略聯盟,跨足
IA市場後,已得到多家廠商青睞。除美國第一家以上網
機成名的Netpliance已使用 iDragon mP6微處理器進入
量產階段外,亦有多家視訊轉換廠商也使用iDragon
SOC 產品,顯示已成功打入消費性市場。
華鉅於今日展示其 iDragon處理器,僅採用一般市
售三號電池供電,就能夠在電視上進入 Windows視窗並
觀看影片,顯示其超低電特質。
林廷隆進一步指出,繼IA之後,華鉅將於明年跨入
無線通訊解決方案,推出3G智慧手機微處理器。他認為
,3G智慧手機微處理器必須符合超低電、能
中美矽晶100%轉投資的大陸昆山中辰矽晶公司目前
已開始小量試產,公司將於 9月19日為中辰公司舉行開
幕典禮,預計10月份以後產能陸續開出。
中美矽晶表示,大陸昆山中辰矽晶公司原本計劃於
今年7月份開始投入生產,因廠房驗收期一再延遲,9月
份才開始小量試產,10月份以後產能再逐步增加。
中美矽晶總經理姚宕梁上月表示,大陸廠初期月產
能為 2-3萬片 3-4吋晶圓,該廠規劃的月產能為40萬片
3 吋晶圓,將佔中美矽晶達 1/3的產能,未來中美矽晶
也會陸續把3-4吋小尺寸晶圓移往大陸生產。
已通過上櫃申請的消費性IC設計公司松翰科技,第
三季因耶誕節出貨旺季,7-8 月營收都維持在 1.7-1.8
億元的水準,累計1-8月營收已超過 9億元,獲利約2.5
億元,以除權後股本 4.1億元計算,每股盈餘超過 6元
,公司有信心達成全年EPS 7.5元的目標。
松翰科技今年通過 1股配 1股,股本由1.93億元大
幅膨脹至4.1億元,今年公司營收目標為13.33億元,稅
前盈餘3.5億元,每股盈餘約7.5元。日前公告的半年報
1-6 月營收為5.9億元,稅前盈餘1.5億元,每股盈餘約
3.65元。
松翰科技副總熊健怡表示,第三季為消費性IC出貨
旺季,因此 7、8月份單月營收都維持1.7-1.8億元的水
準,預計 9月份仍有成長的空間,公司有信心達成全年
財測目標。
熊健怡指出,松翰科技主力產品為消費性IC,約佔
整體營收的 9成,其餘為來方顯示器。公司經營最成功
的客戶為美國第一大玩具公司美泰兒,美泰兒的電子玩
具中,80%都是使用松翰的IC。
松翰科技主要股權集中在員工及眷屬,約佔 60%,
法人股東昆仲投顧佔 10%,該公司 8月份已通過上櫃申
請,預計今年底前掛牌上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