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保德信投信 | 2025/05/07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3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6385617 | 張偉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0年03月09日
星期一
星期一
葉獻文 帶隊端出特色基金好菜 |保德信投信
保德信投信副投資長葉獻文出身研究員,因緣際會轉任基金經理人,偏好用基本面挑好股票,曾以逆勢大盤、報酬率105%的基金奪績效冠軍,更吸引外媒報導。他用「永遠不要喪失競爭力」來鞭策自己,對團隊卻保有高度容忍力,無論老鳥、菜鳥都能適得其所,在分工明確下能端出一道道符合投資人需求的基金好菜。
愛吃美食的葉獻文,喜歡用餐廳做比喻,他認為,研究員像農夫、基金經理人是廚師,研究員的工作是種出好食材、也就是在產業中挑出好公司,而經理人就負責用這些好食材、炒出一盤基金好菜,且是符合不同投資需求的特色基金。
較為特別的是,保德信投信對於基金經理人的績效檢視,與一般業界評比方式大相逕庭,並不強調與同業比較的績效排名。葉獻文指出,對於基金經理人的基本要求是,一檔基金每年獲利率需打敗加權報酬指數5%,在排名上前35%即可。「產品有特色化、追求長期績效」是西方基金思維,也是保德信投信當前積極導入的兩大理念。
葉獻文說「我們不追逐最厲害的基金,而是比較中長期的,這需要一點時間去驗證」。因壽險背景使然,保德信投信不鼓勵短期績效,且相對重視風控,也因此在過往的投資弊案中,得免於暴露在相關風險上。由於理念轉換,保德信投信也特別訓練業務人員適應,客戶則從個人、轉而偏向專業投資機構,如壽險公司及政府基金等,而這也逐漸符合目前盤勢將轉以由法人所主導的趨勢。
雖說不追逐最厲害的基金,但葉獻文可說是國內少數的明星操盤手。在2005年,才剛轉任基金經理人不久的他,在保德信投信操作的第一檔台股基金,就創造了105%的投資報酬率,榮登該年台股基金冠軍寶座,由於那年大盤行情並沒有特別好,因此,吸引外媒前來探訪績效突出的秘訣。
由研究員出身的葉獻文表示,「祕訣無他,就是挑選好公司、好股票」,透過資料研讀、訪問公司等方式,釐清個股公司在產業上所處的地位,以及其競爭優勢或面臨的阻力為何,並透過上下游關係、確認情報是否準確。
電訪公司是葉獻文每個上午最重要、時間花最多的工作項目,目的在於為讀完報紙、或研究完公司財報後的問題找出解答。下午則外出拜訪公司,到了約5、6點看盤面上的變化,當天晚上就手上蒐集到的資料再進一步研究、釐清,做出投資建議,除了公司情況外,還搭配包括重要重訊、盤面異常現象等,並再度與公司確認。
葉獻文透露,一家好公司的高層通常在晚間7、8點都還會在公司,並願意好好回答投資人問題。即使該公司當時營運下行,會因為這層良好的產業關係,有機會一起享受到當公司回到營運上行軌道的成果。套一句股市行話,「股市在跌的時候,雪中送炭才有必要,股市已經在漲的時候,錦上添花是沒有意義的」。
在基本面下足功夫的葉獻文,更曾因熟知產業而得到「半導體王子」、「太陽能金童」的封號,首檔基金「保德信店頭市場基金」則是績效卓著,廣獲投資人青睞,規模在約4年多從5億元左右直升至80億元,翻15倍增加。
事實上,因店頭基金主要以中小型股票為主,操作難度高,葉獻文直白地說,「那是因為你沒有輸過,當你有輸過後,你就會操了。」他想強調的是,「投資績效好是建立在獎勵犯錯,因為過去的犯錯,都會成為未來可靠的經驗」。
葉獻文在金融圈打滾逾20年,至今仍時刻砥礪自己「有沒有喪失競爭力」、「有沒有失去發掘好股票的能力」,他提醒自己「要將時間花在對的地方」,目前身兼副投資長與基金經理人,讓同仁檢視實際的操作功夫,並同時擔負研究員角色,樂於傾聽資深者所提出的問題或不同面向的見解,作為進步的動能。
由於出身基層,葉獻文在管理上也以部屬想法出發,藉由多溝通,了解工作內容或公司理念是否符合同仁興趣與想法。保德信投信雖然不以績效排名為依歸,但仍有一定的淘汰機制,來維持人員的貢獻水準。在保德信投信尊重專業、且充分授權的氛圍下,葉獻文得以發揮所長,一待就是十幾年,而在晉升管理職後,依舊與同仁一起致力於挖掘好股票,團隊氣氛和諧,老鳥與菜鳥都能適得其所,流動率不高在投信業中實屬不易,端出道道符合投資人需求的基金好菜則備受市場期待。
愛吃美食的葉獻文,喜歡用餐廳做比喻,他認為,研究員像農夫、基金經理人是廚師,研究員的工作是種出好食材、也就是在產業中挑出好公司,而經理人就負責用這些好食材、炒出一盤基金好菜,且是符合不同投資需求的特色基金。
較為特別的是,保德信投信對於基金經理人的績效檢視,與一般業界評比方式大相逕庭,並不強調與同業比較的績效排名。葉獻文指出,對於基金經理人的基本要求是,一檔基金每年獲利率需打敗加權報酬指數5%,在排名上前35%即可。「產品有特色化、追求長期績效」是西方基金思維,也是保德信投信當前積極導入的兩大理念。
葉獻文說「我們不追逐最厲害的基金,而是比較中長期的,這需要一點時間去驗證」。因壽險背景使然,保德信投信不鼓勵短期績效,且相對重視風控,也因此在過往的投資弊案中,得免於暴露在相關風險上。由於理念轉換,保德信投信也特別訓練業務人員適應,客戶則從個人、轉而偏向專業投資機構,如壽險公司及政府基金等,而這也逐漸符合目前盤勢將轉以由法人所主導的趨勢。
雖說不追逐最厲害的基金,但葉獻文可說是國內少數的明星操盤手。在2005年,才剛轉任基金經理人不久的他,在保德信投信操作的第一檔台股基金,就創造了105%的投資報酬率,榮登該年台股基金冠軍寶座,由於那年大盤行情並沒有特別好,因此,吸引外媒前來探訪績效突出的秘訣。
由研究員出身的葉獻文表示,「祕訣無他,就是挑選好公司、好股票」,透過資料研讀、訪問公司等方式,釐清個股公司在產業上所處的地位,以及其競爭優勢或面臨的阻力為何,並透過上下游關係、確認情報是否準確。
電訪公司是葉獻文每個上午最重要、時間花最多的工作項目,目的在於為讀完報紙、或研究完公司財報後的問題找出解答。下午則外出拜訪公司,到了約5、6點看盤面上的變化,當天晚上就手上蒐集到的資料再進一步研究、釐清,做出投資建議,除了公司情況外,還搭配包括重要重訊、盤面異常現象等,並再度與公司確認。
葉獻文透露,一家好公司的高層通常在晚間7、8點都還會在公司,並願意好好回答投資人問題。即使該公司當時營運下行,會因為這層良好的產業關係,有機會一起享受到當公司回到營運上行軌道的成果。套一句股市行話,「股市在跌的時候,雪中送炭才有必要,股市已經在漲的時候,錦上添花是沒有意義的」。
在基本面下足功夫的葉獻文,更曾因熟知產業而得到「半導體王子」、「太陽能金童」的封號,首檔基金「保德信店頭市場基金」則是績效卓著,廣獲投資人青睞,規模在約4年多從5億元左右直升至80億元,翻15倍增加。
事實上,因店頭基金主要以中小型股票為主,操作難度高,葉獻文直白地說,「那是因為你沒有輸過,當你有輸過後,你就會操了。」他想強調的是,「投資績效好是建立在獎勵犯錯,因為過去的犯錯,都會成為未來可靠的經驗」。
葉獻文在金融圈打滾逾20年,至今仍時刻砥礪自己「有沒有喪失競爭力」、「有沒有失去發掘好股票的能力」,他提醒自己「要將時間花在對的地方」,目前身兼副投資長與基金經理人,讓同仁檢視實際的操作功夫,並同時擔負研究員角色,樂於傾聽資深者所提出的問題或不同面向的見解,作為進步的動能。
由於出身基層,葉獻文在管理上也以部屬想法出發,藉由多溝通,了解工作內容或公司理念是否符合同仁興趣與想法。保德信投信雖然不以績效排名為依歸,但仍有一定的淘汰機制,來維持人員的貢獻水準。在保德信投信尊重專業、且充分授權的氛圍下,葉獻文得以發揮所長,一待就是十幾年,而在晉升管理職後,依舊與同仁一起致力於挖掘好股票,團隊氣氛和諧,老鳥與菜鳥都能適得其所,流動率不高在投信業中實屬不易,端出道道符合投資人需求的基金好菜則備受市場期待。
上一則:條理分明 連打小白球都有遠見
下一則:保德信投信:智慧投資,見微知著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