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德信投信(公)公司新聞
這六家公司全都取得核准進駐專區試辦「多通路銷售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境外基金」業務,與進駐專區的銀行或證券商簽訂委任契約,由該銀行或證券商專區營業據點向高資產客戶銷售未具證基金性質之境外基金。「未具證境外基金」指的是投資於有價證券比重未達基金資產60%的境外基金,目前未核准在台銷售。
另外,富達投信、保德信投信及霸菱投顧這三家業者都取得兩項業務項目,除「未具證」項目外,又獲准經營「外部資產管理顧問業務」,主要是根據客戶實際需求,將資產全權委託第三方專業經理人投資管理,從而獲得客戶預期經營目標。
全台首檔追蹤標普全球100指數的保德信全球藍籌ETF(009810)於7月16日正式掛牌上市,第二天即展現穩定表現,股價收在15.09元,小跌0.07%,但仍然高於發行價。臺灣證券交易所指出,投資者透過這支ETF,可以一網打盡全球100強的趨勢藍籌股,成分股涵蓋了欧美日及新興市場的指標企業。
標普全球100指數是一個全球具指標性的原生指數,其成分股是那些市值龐大、全球業務覆蓋度高的企業,並且自由流通市值超過50億美元,其中至少3成收入和3成資產來自北美、歐洲及亞太地區等海外市場。最終,通過自由流通市值加權調整,選出100檔全球指標企業,這不僅打造了資產護城河優勢,也為投資者帶來與全球經濟核心企業同步成長的機會。
截至7月14日,009810的前十大成分股包括輝達、微軟、蘋果、亞馬遜等知名企業,產業分布以資訊技術佔最高比例,達43%,其次是金融、醫療保健、非核心消費等。這支ETF每年會進行指數調整,確保成分股能夠貼近市場主流產業的趨勢成長性。
保德信投信強調,聚焦全球100大企業能更有效地掌握投資機會。過去10年,全球100大企業累積報酬率達246%,年化報酬率為13.2%,遠超過MSCI全球股票指數的159%累積報酬率及10%年化報酬率。這顯示投資這些主流的大型跨國企業,能夠更高效地提升投資回報。
根據6月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54%的經理人認為,未來5年表現最佳的資產是全球股票,美國股票的支持率為23%。這反映了川普上任後的關稅政策反覆,以及「大而美法案」可能增加的財政負擔,都推動市場投資氣氛轉向分散至其他區域,全球股票成為未來投資的理想選擇。
然而,證交所提醒投資者,雖然全球股票具有長期成長潛力和分散布局優勢,但投資者仍需關注當前國際貿易關稅政策及地緣政治情勢,這些因素可能影響市場短期波動。建議投資者在進場前應充分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與整體經濟環境,並考慮採取分批進場的策略,以降低市場波動對資產的影響,並做好風險控管,以穩健參與全球股票市場的成長機會。
全台首檔追蹤標普全球100指數的保德信全球藍籌ETF(009810)於7月16日正式掛牌上市,次日交易中股價小跌0.07%,收在15.09元,仍然高於發行價。這款ETF讓投資人能夠一網打盡全球100強的趨勢藍籌股,其成份股涵蓋了欧美日及新興市場的指標企業。
標普全球100指數是一個全球性的指標性原生指數,其成份股都是市值龐大、全球業務覆蓋度高的企業,並且自由流通市值超過50億美元,其中至少3成收入和3成資產來自北美、歐洲及亞太地區等海外市場。這樣的構成不僅打造了資產護城河優勢,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與全球經濟核心企業同步成長的機會。
截至7月14日,009810的前十大成份股中,輝達、微軟、蘋果、亞馬遜等知名企業分別佔比12.1%、11.4%、9.5%和6.5%。產業分布上,信息技术以43%的比重佔據首位,其次是金融9.6%、醫療保健8.4%、非核心消費8.1%、通訊服務7.4%、核心消費6.6%,以及其他工業、能源、原材料、公用事業、房地產等各產業在0.3%~4.7%之間。
為了貼近市場主流產業的趨勢成長性,009810每年3、6、9、12月進行指數調整,並採取成份股定審機制,讓投資者能夠把握全球藍籌股的趨勢脈動,並布局全球趨勢藍籌企業。
保德信投信指出,聚焦全球100大企業能更有效掌握投資機會。過去10年,全球100大企業累積報酬率達246%,年化報酬率為13.2%,遠超過MSCI全球股票指數的159%累積報酬率和10%的年化報酬率。這表明投資這些主流的大型跨國企業,可以更高效提升投資回報。
根據6月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54%的經理人認為,未來5年表現最佳的資產是全球股票,其中美國股票的支持率為23%。這反映出川普上任後的關稅政策反覆以及「大而美法案」可能增加的財政負擔,使得市場投資氣氛轉向分散至其他區域,全球股票成為未來投資的理想選擇。
證交所提醒,儘管全球股票具有長期成長潛力和分散布局優勢,投資者仍需留意當前國際貿易關稅政策及地緣政治情勢可能對市場造成的短期波動。建議投資者在進場前應充分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與整體經濟環境,並考慮採取分批進場,以降低市場波動對資產的影響,做好風險控管,穩健參與全球股票市場的成長機會。
標普全球100指數為全球具指標性的原生指數,成份股為大市值、 全球業務覆蓋度較高的企業,並符合50億美元以上自由流通市值,以 及3成收入和3成資產來自北美、歐洲及亞太地區等海外市場,最終再 做自由流通市值加權調整,選出100檔全球指標企業,不僅打造資產 護城河優勢,也讓投資布局與全球經濟核心企業有同步成長契機。
截至7月14日,009810前十大成份股包括輝達12.1%、微軟11.4% 、蘋果9.5%、亞馬遜6.5%、博通3.9%,以及Alphabet(A)、Alpha bet、摩根大通、禮來、埃克森美孚等在1.5%∼3.2%之間。產業分 布以資訊技術43%最高,其次為金融9.6%、醫療保健8.4%、非核心 消費8.1%、通訊服務7.4%、核心消費6.6%,以及其他工業、能源 、原材料、公用事業、房地產等各在0.3%∼4.7%之間。
為貼近市場主流產業的趨勢成長性,009810於每年3、6、9、12月 進行指數調整、一年四季成份股定審機制,除掌握全球藍籌股趨勢脈 動,只要透過009810即可布局全球趨勢藍籌企業。
保德信投信表示,全球股票數量眾多,聚焦全球100大企業能更有 效掌握投資機會,過去10年,全球100大企業累積報酬率達246%,年 化報酬率為13.2%;同期間,MSCI全球股票指數累積報酬率159%, 年化報酬率10%,反映出投資於這些主流的大型跨國企業,可更高效 提升投資回報。
依6月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54%的經理人認為,未來5年表現 最佳的資產是全球股票,美國股票23%的支持率,顯示川普上任後關 稅政策反覆,加上7月4日簽署的「大而美法案」可能增加財政負擔, 推動市場投資氣氛轉向分散至其他區域,也使全球股票成為未來投資 的理想選擇。
證交所表示,儘管全球股票具備長期成長潛力及分散布局優勢,投 資人仍需留意當前國際貿易關稅政策及地緣政治情勢,可能影響市場 短期波動。建議投資人進場前應充分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與整體經濟 環境,並考慮採取分批進場,以降低市場波動對資產的影響,做好風 險控管,以穩健參與全球股票市場的成長機會。
市場關注美國聯準會今年的降息動向,投信法人預測,7月份降息機會相當低,即使將時間延後至9月,降息機會仍然不高。專家們認為,最快降息時機可能會在10月出現,但前提是經濟數據需要顯示出放緩的跡象。全年降息幅度預估約為1碼,不會超過2碼。
摩根投信對下半年市場的展望進行了分析,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表示,目前美元仍處於貴幣位置,且由於美國的財政及貿易雙赤字,美元必須進行貶值以調節不均衡。他預測,未來2至3年美元仍將持續貶值,但今年上半年貶值速度過快,已經出現超賣狀況。各國央行積極介入調節買入美元,這也支撑了美元的走勢。因此,預測下半年美元將維持平穩,甚至有機會小幅反彈,但仍然處於過去20年至25年的平均值之上。
隨著川普「大而美法案」的通過和新一批關稅信件的發出,以及聯準會與白宮對降息議程的不同立場,川普政府的舉措再次引發市場的不確定性。由於政策變數的影響,市場預期今年全球經濟將同步放緩,建議下半年對股債資產採取多元化配置策略。儘管川普不斷催促聯準會主席鮑爾降息,但只要勞動市場保持強勁,市場就難有降息空間。只有當經濟數據明顯放緩時,聯準會降息才會開啟。
許長泰強調,目前來看,7月降息機會極低,9月的機會也逐漸降低。目前預測最快降息時機將在10月,並且靜待經濟數據放緩。今年最多降息1碼,不超過2碼,其餘降息將延至明年。聯準會新主席上任後,貨幣政策態度是否改變將是觀察的重點,但可以確定的是,今年降息空間已經越來越少。
保德信投信分析,聯準會公布的6月會議紀錄反映出官員謹慎的立場。官員們認為,目前經濟成長穩健,失業率維持低檔,仍有觀望的空間。官員普遍認為,由關稅引發的通膨是「暫時且溫和」的,加上經濟和就業市場後續有放緩的可能,因此研判今年降息是合適的做法。根據6月的點陣圖觀察,年內仍有2碼降息空間,市場預期降息最快將在9月啟動,第二次將會在12月。
台新投信強調,美國勞工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0.3%,為1月以來的最大漲幅。市場預期聯準會降息時間點可能延後至9月後。由於美股已經收復了4月2日關稅戰前的高點,預期短線震盪幅度將加大。然而,預期2026年企業成長動能將增強,股市整理後仍將上攻,建議投資者逢低分批布局。
台灣市場近期關注焦點集中在美國聯準會(FED)的降息動向。根據投信法人預測,7月降息機會相當渺茫,即便將時間拉長至9月,降息機率仍然不高。最快降息時機預計將在10月,但前提是經濟數據必須顯示出放緩跡象。整體來看,全年降息幅度約在1碼,不會超過2碼。
摩根投信對下半年市場展望分析指出,美元目前仍處於偏貴狀態,並且由於財政及貿易雙赤字問題,美元需要進行貶值來調節不均衡。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預測,未來2至3年美元仍將繼續貶值,但今年上半年貶值速度過快,已經出現超賣狀況。由於各國央行介入調節買入美元,進而支撑美元走勢,因此預估下半年美元將維持平穩,甚至有機會小幅反彈,但美元仍處於過去20至25年的平均價值上方,目前仍屬於「偏貴」。
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大而美法案」通過後,隨著新一輪關稅信件的發布,以及聯準會與白宮對降息議程的不同看法,市場的不確定性再度升溫。由於政策變數的影響,市場預期今年全球經濟將同步放緩,建議下半年對股債資產採取多元化配置策略。儘管川普不斷催促聯準會主席鮑爾降息,但只要勞動市場保持強勁,市場就難有降息空間,只有當經濟數據顯著放緩時,聯準會降息才會成為可能。
許長泰強調,目前來看7月降息機會極低,9月機率也下降,預計最快10月較有可能降息,並且等待經濟數據放緩。今年最多僅有1碼降息空間,不會超過2碼,其餘降息將延至明年。聯準會新主席上任後,貨幣政策態度是否改變尚待觀察,但今年降息空間已經越來越小。
保德信投信觀察到,聯準會6月會議紀錄顯示官員持謹慎立場,認為目前經濟成長穩健、失業率低,還有觀望空間。官員普遍認為由關稅引發的通膨是「暫時且溫和」,加上經濟和就業市場後續有放緩的可能,因此研判今年降息是合適的選擇。根據6月點陣圖觀察,年內仍有2碼降息空間,市場預期降息最快將在9月啟動,第二次將在12月。
台新投信則強調,美國勞工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加速上漲0.3%,為1月以來最大漲幅。市場預期聯準會降息時間點可能延至9月後。由於美股波段漲多,多已收復4月2日關稱戰前的高點,預期短線震盪幅度將加大。雖然如此,預期2026年企業成長動能增強,股市整理後仍將上攻,建議投資者逢低分批布局。
摩根投信下半年市場展望分析,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市場策略 師許長泰表示,美元目前仍偏貴,且財政及貿易雙赤字,美元必須貶 值以調節不平衡,評估美元未來2∼3年仍會繼續貶值,但今年上半年 貶值太快、已出現超賣狀況,且各國央行進場調節買美元阻貶,也支 撐美元走勢,因此,預估下半年美元應是平穩,甚至有機會小幅反彈 ,但是美元仍在過去20年、25年平均值的上方,目前還是處於「偏貴 」位置。
川普「大而美法案」通過後,伴隨新一輪關稅信件陸續寄發,以及 聯準會與白宮對降息議程的不同態度,川普政府的舉措又再度引發市 場的不確定性,受政策變數影響,市場預期今年全球經濟將同步放緩 ,建議下半年對股債資產應採取多元化配置策略。即使川普不斷催促 聯準會主席鮑爾降息,但只要勞動市場維持強勁,市場就難有降息空 間,經濟數據明顯放緩,聯準會降息才會開綠燈。
許長泰指出,目前來看7月降息機率極低,9月機率也下降,目前預 估最快10月較有機會,並靜待經濟數據放緩,而且今年最多僅1碼、 不超過2碼,其餘降息會延到明年,聯準會新主席上任,貨幣政策態 度是否改變要觀察,但可確認今年降息空間已經越來越少。
保德信投信認為,聯準會公布6月會議紀錄,反映出官員謹慎的立 場,官員認為目前經濟成長穩健、失業率維持低檔,還有耐心觀望的 空間;但聯準會官員普遍認為關稅引發的通膨是「暫時且溫和」,加 上經濟和就業市場後續有放緩的可能,因此研判今年降息是合適的做 法。以6月點陣圖觀察,年內仍有2碼降息空間,而市場認為接下來降 息最快在9月啟動,第二次將會落在12月。
台新投信強調,美國勞工部最新發布,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加速上漲0.3%,為1月以來最大的漲幅,市場預期聯準會降息時間點 恐延至9月後,加上美股波段漲多,多已收復4月2日關稅戰前的高點 ,預期短線震盪幅度將加大,唯預期2026年企業成長動能增強,股市 整理後仍將上攻,建議逢低分批布局。
台灣市場新聞快訊:保德信投信推出的PGIM保德信全球跨國藍籌100ETF(009810)於6月30日順利結束募集。這款ETF成為台灣市場上首創,專注於追蹤標普全球100指數,讓投資者能夠一次集結全球百大企業的投資機會,包括蘋果、微軟、輝達、亞馬遜等知名科技巨頭。
在AI商機的推動下,加上聯邦儲備銀行預計今年內將進行兩次降息,這兩大利多因素讓資金湧向大型科技股和跨國龍頭企業。PGIM保德信全球跨國藍籌100ETF所追蹤的標普全球100指數,其資訊科技比重高達43.8%,並聚焦於那些擁有全球營運和研發優勢的產業領袖,與市場主流趨勢高度契合。
數據顯示,標普全球100指數過去10年累積報酬達204%,平均年化報酬為11.8%,這一成績遠超過MSCI世界指數的8.8%。該ETF每季都會進行成份股的定期調整,採用3、6、9、12月的定審制度,確保成份股與市場趨勢保持同步更新。成份股必須符合市值規模、流動性,以及超過30%的收入與資產來自海外的嚴格標準,涵蓋北美、歐洲、亞洲等地的標竿企業。
保德信投信表示,在 全球經濟軟著陸的背景下,搭配降息和科技發展的助力,大型跨國企業有望獲得更多表現空間。PGIM保德信全球跨國藍籌100ETF預計將在16日掛牌,發行價每單位為15元,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新的全球藍籌股投資選擇。
保德信投信近日針對第3季全球經濟展望發表專業見解,指出全球經濟將呈現溫和成長,通貨膨脹則逐漸降溫,市場整體展望中性偏多。對於投資策略,保德信投信建議投資者可以適時拉回,並酌量加碼投資。
在資產配置方面,保德信投信建議投資者將七成資金配置於股票基金,聚焦台股高成長領域、全球消費及基礎建設。其中,台股部分,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可佔投資組合的三成,該基金自1994年成立以來,一直是保德信的旗艦基金,以紀律選股和實地走訪為主,挖掘台股最具成長潛力的企業。
此外,保德信投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葉家榮指出,2025年市場波動的三大因子為利率、關稅及人工智慧(AI)的變現力。雖然近期全球股債市遭遇波動,但葉家榮認為,市場將回歸經濟基本面,投資者應該分批逢低買進。
在產業基金方面,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可佔投資組合的20%,該基金聚焦於優勢企業,投資於重磅藥品與精準醫療,美股占比超過七成。該基金自2002年成立以來,由江宜虔經理人長期執掌,成為長青基金及經理人的最佳典範。
保德信投信還提到,根據FactSet數據,2025年醫療產業預估獲利成長率達14.5%,高於S&P 500指數的9%。從評價面看,醫療產業的預估本益比為16倍,低於S&P500指數的22倍、科技產業的27倍,顯示醫療產業具有中長期上漲潛力。
此外,PGIM保德信全球基礎建設基金可佔投資組合的10%,該基金布局四大基礎建設,以公用事業股為主,次為工業股和能源股,並聚焦於成熟國家和潛力新興國家。
在消費基金方面,PGIM保德信全球消費商機基金可佔10%,該基金布局非核心消費、核心消費與通訊服務類股,並特別關注AI帶動的消費商機。
在債券方面,PGIM保德信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選擇重質不重量,目前平均信評為BB-,並不會為了過度追求收益而冒過大的風險。
總結來說,保德信投信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選擇,並針對不同市場波動和經濟趨勢,提出了具體的投資策略建議。
保德信投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葉家榮表示,2025年市場波動三大因子為利率、關稅及人工智慧(AI)變現力,這三大波動因子進入第3季仍不變。雖然4月全球股債市遇亂流,但時間證明強者恆強、市場終將回歸經濟基本面,建議投資人第3季分批逢低買進。
在台股方面,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可占三成。這檔基金成立於1994年,是保德信旗艦台股基金,也是國內高知名度老字號台股基金,基金團隊採紀律選股加上實地走訪,篩選台股最具成長機會的模範生,產業橫跨布局科技、製造、醫療、電商與傳產,前三大持股為台積電、智邦及廣達。保德信投信指出,雖然目前台股遇到關貿不確定性等逆風因子壓力,但從產業數據觀察,下半年經濟動能將出現先蹲後揚的態勢。
產業基金方面,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同時掌握高齡化趨勢與產業創新機會,比重可占20%。該基金精選45檔具優勢企業,聚焦重磅藥品與精準醫療,美股逾七成,投組靈活布局生技、製藥、生命科學工具與服務、醫療保健設備與用品等次產業。特別是這檔基金從2002年成立以來,江宜虔一直擔任經理人到現在,是長青基金及經理人的最佳典範。
保德信投信指出,根據FactSet數據,2025年醫療產業預估獲利成長率達14.5%,高於S&P 500指數的9%。從評價面看,目前醫療產業預估本益比為16倍,低於S&P500指數的22倍、科技產業的27倍,反映醫療產業面對政策風險,不僅能維持良好獲利能力與基本面,也具有中長期上漲潛力。
PGIM保德信全球基礎建設基金可占10%。這檔基金布局四大基礎建設,綜合考量企業市值、現金流、股利率及成長性等,精選高品質標的;產業分布以公用事業股占五成最多,其次工業股27.6%、能源股13.2%;區域以成熟國家為主,包括北美近五成、歐洲四成,搭配潛力新興國家,全方位掌握各地基建商機。
PGIM保德信全球消費商機基金可占10%,這是在全球消費浪潮中淘金,囊括新舊商機,同時布局非核心消費、核心消費與通訊服務類股,攻守兼備,靈活掌握市場輪動機會,且特別廣納AI帶動的消費商機,進軍大消費趨勢前緣。目前基金以互動媒體服務股占17.2%最多,其次為核心消費經銷零售股的10.9%。
債券方面,PGIM保德信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選券著重品質與投資潛力,目前平均信評為BB-,不會為了過度追求收益而重壓CCC部位。目前基金以非核心消費債占22.8%最多,其次是金融債的12.9%、通訊債的10%。如果選擇新台幣月配息級別,今年來的年化配息率介於8.12~8.75%。
為了響應金管會推動的TISA制度,台灣多家投信公司積極響應,旗下多檔基金獲准新增TISA級別,並即將在7月1日開始銷售,成為首批上市的T級別基金。這批基金包括國泰、保德信、統一等知名投信公司的產品,旨在鼓勵民眾透過基金進行長期投資。
首批上市的T級別基金中,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國泰泰享退系列2049目標日期組合基金,以及統一台灣動力、統一大滿貫兩檔股票型台股基金都將亮相。保德信投信旗下的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也將加入,其中除統一台灣動力基金的經管費為0.5%外,其他基金的經管費均為0.6%。
除了上述投信公司,群益、安聯和富邦投信旗下的基金也將陸續上架。例如,安聯投信的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預計將在3日上架,群益旗下的群益馬拉松基金、群益全民成長樂退組合基金則提供0.5%的經管費,富邦投信的富邦精銳中小基金也已獲准上架。
據了解,元大、兆豐、凱基、台中銀和施羅德投信等公司的基金也已送件審核,若都獲准新增T級別,預計將有17檔基金可供選擇。這次新制的T級別基金不僅可在基金平台銷售,還將透過銀行通路進行銷售,並遵循同一標準推廣。
投信業者表示,這批TISA級別基金不僅是各公司的旗艦產品,還提供經理費率50%不等的折扣優惠,並享全面零手續費的「有感讓利」條件。這將有機會複製日本NISA新制成功經驗,吸引更多新戶參與,推動台灣資產管理規模的穩定成長。
首批1日將上架開賣的T級別基金,包括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國泰 泰享退系列2049目標日期組合基金,統一台灣動力、統一大滿貫兩檔 股票型台股基金,保德信投信旗下的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PGIM保 德信中小型股基金,其中除了統一台灣動力基金的經管費0.5%,其 餘均以0.6%的經管費上架。
另外,據了解,目前已獲准新增T級別的基金還有群益、安聯和富 邦投信旗下的基金,近日內就會準備上架。其中安聯投信旗下的安聯 四季成長組合基金預定將在3日上架,群益旗下的群益馬拉松基金、 群益全民成長樂退組合基金兩檔經管費僅0.5%,富邦投信旗下富邦 精銳中小基金也已經獲准,可望近日上架。
除了已經獲准將陸續安排上架的T級別基金,據了解,還有元大、 兆豐、凱基、台中銀和施羅德投信等旗下基金也已送件審核,若都獲 准新增T級別,預估這波共17檔基金納入TISA供選擇。
這次新制T級別基金,除了可在基金平台銷售,銀行通路也參與銷 售,TISA類型基金有獨特投資條件,所有銷售通路都遵循同一標準, 推廣銷售T級別基金。
投信業者表示,首波TISA級別基金,除了是各投信旗艦產品明星陣 容,也針對經理費率提供50%不等折扣優惠,也享全面零手續費,「 有感讓利」條件,有機會複製日本NISA新制成功經驗,吸引更多新戶 ,推動台灣資產管理規模穩定成長。
近年來,台灣的ETF市場呈現迅猛發展趨勢,這一發展正好與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相得益彰。在這股潮流中,投信投顧公會積極協助業界拓展海外業務,如將台灣ETF推向泰國發行連結基金,並與東京交易所合作,預計下半年實現台日ETF雙方跨境掛牌的重要里程碑。
台灣整體ETF市場規模已躍居亞洲第三大,其債券ETF規模更在亞洲領先。隨著近年來纽约、倫敦、東京、泰國等多國交易所,以及ICE、S&P、FTSE、MSCI、恆生指數公司等機構的參與,台灣ETF市場的國際交流日益密切。此外,多家外商資產管理集團、保管銀行與國際級金融業者也紛至沓來,尋求與台灣的合作機會。
在台日ETF雙掛牌方面,元大、中信、凱基等3家投信已率先將台灣發行的ETF在泰國發行DR、連結基金,並進一步發行ETF連結基金。投信投顧公會強調,隨著愈來愈多的外商投信積極參與,除了引進海外產品及技術,未來政策面的開放,如投資標的或架構的擴展,將為投資人提供更多元化的產品選擇,並促進資金留在台灣。
保德信投信已發行被動管理ETF,而野村、安聯、聯博等公司也分別申請主動式ETF。近期,貝萊德也申請送件,準備發行ETF。此外,今年台灣也開放被動式多資產ETF,美國NYSE旗下的ICE指數公司及彭博指數公司,均與證交所、櫃買中心等機構簽訂合作,共同編製多資產指數,推動台灣ETF市場的持續發展。
台灣整體ETF市場規模為亞洲第三大、債券ETF規模在亞洲居冠,近 年紐約、倫敦、東京、泰國等多國交易所,及ICE、S & P、FTSE、 MSCI、恆生指數公司等,還有多家外商資產管理集團、擔任保管銀行 的外商銀行與國際級金融業者均訪台交流。
台日ETF雙掛牌,下半年可望雙邊跨境掛牌,目前有元大、中信、 凱基3家投信以台灣發行ETF到泰國發行DR、連結基金發行ETF連結基 金。
投信投顧公會強調,多家外商投信在海外多有主動式ETF經驗,愈 來愈多加入,除能引進海外產品及技術,政策面未來如開放投資標的 或架構,有助提供投資人更多元產品「錢留台灣」。
保德信已發行被動管理ETF,野村、安聯、聯博也分別申請主動式 ETF,後續還有貝萊德申請送件發行ETF,今年也開放被動式多資產E TF,美國NYSE旗下ICE指數公司,及彭博指數公司,分別皆與證交所 、櫃買中心等簽訂合作,共同編製多資產指數,推動台灣ETF持續成 長。
為了幫助國人建立個人長期投資帳戶,金管會將推出全新制度——TISA(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預計最快7月正式上路。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於昨(24)日透露,集保結算所將在6月底公布可供民眾開設TISA專戶的銀行、投信等基金銷售機構,以及可投資的TISA級別基金,讓民眾除了勞保、勞退外,有更多退休準備選擇。
目前已有11家投信等基金銷售機構,包括國泰、元大、統一、富邦、安聯、群益、施羅德、凱基、保德信、兆豐、第一金等,積極響應政府TISA制度,並計劃推出22檔TISA級別基金。銀行端則預計最快9月完成系統修改,正式開放服務。
這11家投信均向集保遞件申請,展現對TISA制度的熱情支持。根據集保規劃,民眾在投信或銀行開設TISA專戶後,申購TISA級別基金,若連續24個月定期定額不停扣,即可享受零手續費、低於1%的經理費優惠。若提前終止扣款,該檔基金優惠將終止,並在六個月內禁止再新增扣款該檔基金,但可透過另一個TISA專戶申購同一檔基金。
TISA級別基金與一般基金有何差異?業內人士表示,TISA級別基金是由集保成立TISA基金委員會篩選出適合長期投資的商品,具有零手續費、低經理費等優惠,最低只需新台幣1,000元即可申購。
金管會催生TISA制度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建立沒有新增租稅優惠的TISA專戶,由集保協助民眾建立專戶,並由財政部宣導個人投資理財優惠。每人在每家基金銷售機構限開一個TISA帳戶,但可在多家基金銷售機構開設TISA帳戶。
黃厚銘表示,基金投資股票或債券,股票資本利得免稅,股票配息併入綜所稅享8.5%免稅,上限8萬元;不併入綜所稅則採分離課稅稅率28%。債券配息採分離課稅稅率10%,這些都是既有的投資理財租稅優惠。
第二階段則是再新增政策誘因,金管會將根據第一階段實施情況,與財政部進行溝通,若確有必要,將考慮新增租稅優惠。金管會希望TISA成為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一環,鼓勵全民參與,透過長期投資規劃未來退休生活。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11家投信等基金銷售機構,擬推出22檔TISA級別基金(平均一家約有兩檔),銀行端則預計最快9月修改系統後上路。
這11家投信包括國泰、元大、統一、富邦、安聯、群益、施羅德、凱基、保德信、兆豐、第一金等都已陸續向集保遞件申請,響應政府TISA制度。
依集保規劃,民眾在投信或銀行開設TISA專戶申購TISA級別基金,只要連24個月定期定額不停扣,就可享零手續費、及低於1%的經理費。
一旦民眾未滿24個月就停扣,該檔基金優惠終止,且六個月內禁止再新增扣款該檔基金,但可透過另一個TISA專戶來申購同一檔基金。
TISA級別基金與一般基金差在哪裡?業者說,「TISA級別基金」是由集保成立TISA基金委員會篩選出適合長期投資專屬的商品,零手續費、低經理費,最低只需新台幣1,000元就可申購。
金管會催生TISA制度有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建立沒有新增租稅優惠的TISA專戶,由集保協助民眾建立專戶。財部將宣導個人投資理財優惠。
每人在每家基金銷售機構限開一個TISA帳戶,但要在幾家基金銷售機構開設TISA帳戶則是不設限。
黃厚銘表示,基金如果投資股票或者債券,股票資本利得免稅,股票配息則併入綜所稅享8.5%免稅,上限8萬元,如果不併綜所稅,採分離課稅稅率28%;債券配息採分離課稅稅率10%,這是既有的投資理財租稅優惠。
第二階段則是再新增政策誘因,金管會將視第一階段實施情況,並以各種方案與財政部溝通,若有新增租稅優惠將會納入。
金管會盼TISA成為台灣拚當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一環,希望全民參與,讓民眾透過長期投資,規劃自己未來退休生活。
台灣投資市場上,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熱潮持續蔓延,其中保德信投信積極搶攻ETF市場,為投資人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自今年第一季開始,保德信正式踏足ETF市場,首檔產品即以台股為主題,而第二檔則聚焦海外藍籌股,創新推出全球藍籌ETF(009810),成為台灣市場首檔追蹤標普全球100指數的ETF。
該ETF將於6月24日至6月30日進行正式募集,發行價格定於15元,讓投資人能夠在內外市場間進行資產配置,實現分散風險的目的。保德信總經理梅以德強調,市值型ETF的投資價值再次受到市場的關注,尤其在市場震盪的今年,投資人更加重視持有海內外ETF部位,以達到穩健配置的效果。
保德信投資長李孟霞進一步分析,藍籌企業不僅擁有品牌價值和規模經濟,還具有強大的定價權和全球業務布局,特別是在全球高利率和地緣政治變局影響下,其穩健抗壓的基礎面表現更為突出。李孟霞指出,過去10年,全球百大企業的市值成長性驚人,市值從9.8兆美元成長至30.8兆美元,相當於全球股市值的30%,美股市值的6成,台股市值的15倍,顯示百大企業在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
保德信全球藍籌ETF的拟任經理人黃相慈透露,該ETF採用每季定審模式,每年3、6、9、12月進行指數調整,以掌握當下的投資趨勢。黃相慈還表示,根據統計,全球百大企業過去10年累積報酬率高達204%,平均年化報酬率達到11.8%,遠超過同期全球股票的年化報酬率8.8%,這表明聚焦全球百大企業的投資策略,能夠有效把握投資機會。
今年以來,全球市場波動不斷,不過隨著美中關稅戰略的進展以及就業數據的穩定,市場投資氛圍逐漸回溫。近期美國公債殖利率開始回落,市場對債市投資信心逐步升溫。在此背景下,台灣保德信投信昨日宣布推出第二檔ETF,即保德信全球藍籌(009810),將於24日開募,發行價格為15元,採年配息方式。
保德信投信總經理梅以德表示,在市場震盪期間,持有海內外ETF部位已成為分散風險、不漏接市場機會的穩健配置策略。他強調,選擇包含成長性選股因子的海外跨國企業股票型ETF,有助於投資人掌握市場機會,提升資產配置效率。
保德信投信投資長李孟霞進一步指出,過去十年,全球百大企業市值成長驚人,從9.8兆美元增長至30.8兆美元,相當於全球股市值的近三成。在市場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她建議投資人擴大布局範圍,尤其是在美國全面加徵關稅的影響下,歐股、日本股市因政策支持、評價合理、地緣政治風險降低等因素,表現亮麗。
保德信全球藍籌的任經理人黃相慈提到,過去十年,全球百大企業累積報酬率高達204%,平均年化報酬率達到11.8%,顯示聚焦於全球百大企業的投資,能更有效掌握投資機會。
此外,今年以來整體債券ETF受益人減少近12.1萬人,但仍有包括群益優選非投等債(00953B)、凱基美國非投等債等,受益人增加逾3,000人,規模也同步增加,顯示非投等債ETF相對受市場青睞。
群益優選非投等債ETF經理人李忠泰認為,美中貿易戰略的進展以及就業數據的穩定,使得市場對景氣的預期持續保持韌性,非投等債發債公司體質優良,整體信用風險偏低,因此吸引資金流入。
瀚亞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周曉蘭則預測,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未來一季將呈現區間震盪,美債可能因聯準會的降息預期而有下行空間。她指出,由於美國公債的買方以亞洲官方機構為主,易受去美元化影響,而公司債則因高收益率對外資更具吸引力。
保德信總經理梅以德指出,市值型ETF投資價值再度被市場重視, 從整體ETF市值與受益人數分析,台灣投資人較鍾情台股ETF,不過歷 經今年來市場震盪,資產同時持有海內外ETF部位,已被視為分散風 險、不漏接任何市場的穩健配置方式,挑選納入成長性選股因子的海 外跨國企業股票型ETF,能協助投資人掌握市場機會、提升資產配置 效率。
藍籌企業不僅具備品牌價值與規模經濟,更擁有強大定價權與全球 業務布局,在全球高利率與地緣變局環境下,更能展現穩健抗壓的基 本面。保德信投資長李孟霞指出,全球百大企業的市值成長性在近1 0年的表現相當驚人,根據統計,全球100大企業的市值約占全球股市 的30%,過去10年由9.8兆美元快速成長3倍,至30.8兆美元,相當於 全球股市值的3成、美股市值的6成、台股市值的15倍,反映出100大 企業不只是業務範圍,甚至是在投資領域中主宰全球市場。
保德信全球藍籌ETF擬任經理人黃相慈表示,009810採每季定審模 式,每年3、6、9、12月進行指數調整,一年四次定審更能掌握當下 投資趨勢,且根據統計,全球百大企業過去10年累積報酬率高達204 %,平均年化報酬率來到11.8%,而同期間全球股票漲幅僅133%, 年化報酬率不到1成,僅8.8%,反映出投資若能聚焦全球100大企業 ,能更能有效掌握投資契機。
近來美公債殖利率,已從4.5%開始回落,美債價格蠢蠢欲動,顯示目前債市投資信心逐步升溫,投信法人看好非投等債後續表現。A保德信投信昨(12)日宣布推出第二檔ETF,即保德信全球藍籌(009810),為全台首檔追蹤S&P全球100指數的ETF,將於24日開募,發行價格15元,每季調整一次成分股,採年配息。
保德信投信總經理梅以德指出,歷經今年來的市場震盪,同時持有海內外ETF部位,已被視為分散風險、不漏接任何市場的穩健配置方式。
挑選納入成長性選股因子的海外跨國企業股票型ETF,能協助投資人掌握市場機會、提升資產配置效率。
保德信投信投資長李孟霞指出,10年來,全球百大企業的市值成長驚人。根據統計,全球100大企業市值由十年前的9.8兆美元,快速成長兩倍至30.8兆美元,相當於全球股市值的三成、美股市值的六成、台股市值的15倍。
李孟霞表示,全球市場前景仍不明朗,投資建議擴大布局範圍。在美國全面加徵關稅影響下,多數機構下修美國經濟成長預期。相較之下,歐股受惠於政策支持、評價面合理、地緣政治風險降低,以及美元貶值推動資金尋求非美資產投資機會等優勢。
日本則受惠於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大幅成長。
保德信全球藍籌擬任經理人黃相慈表示,根據統計指出,全球百大企業過去十年累積報酬率高達204%,平均年化報酬率來到11.8%。
同期間,全球股票漲幅僅133%,年化報酬率不到一成,僅8.8%,反映出投資若能聚焦全球100大企業,更能有效掌握投資契機。
根據統計,截至6日止,今年以來整體債券ETF(不含槓反型)受益人減少近12.1萬人,來到近190.1萬人,顯示債市波動影響投資人持有債券ETF意願。
不過仍有包括群益優選非投等債(00953B)、凱基美國非投等債、元大美債1-3、凱基A級公司債、第一金優選非投債等,今年以來受益人增加逾3,000人,規模也同步增加。
五檔中有三檔是非投等債,顯見非投等債ETF相對受青睞。
群益優選非投等債ETF 經理人李忠泰表示,美中貿易談判再度露出曙光,就業數據支持經濟韌性,儘管政策面上仍有不確定性存在,但研判景氣仍將保持韌性,進入衰退的可能性低,非投等債發債公司體質仍優,整體信用風險偏低。
非投等債具備存續期間較短且殖利率較高的雙重特性,資金流入態勢明顯,凸顯出市場需求面依舊維持強勁。
瀚亞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周曉蘭表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未來一季將呈現區間震盪,考量關稅導致消費者與企業支出信心下降,未來將傳遞至實際消費與投資動能,導致美國景氣整體仍偏降溫,研判美債第4季以後,可能因聯準會的降息預期而有下行空間。
由於美國公債的買方以亞洲官方機構為主,容易受到去美元化影響,過去十年以來,公債的外資占比下降19%,而公司債上升4%,公債買盤側重保值功能而公司債買家更關注相對價值;高收益率下,公司債相較公債,對外資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