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國泰世紀產物 | 2025/05/17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7,057,051,94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84445772 | 蔡鎮球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2019年01月11日
星期五
星期五
產險去年簽單保費成長達標 總額1,648億元,雖Q4表現不如預期,全 |國泰世紀產物
產險去年簽單保費成長達標 總額1,648億元,雖Q4表現不如預期,全年仍成長5.69%
根據產險公會統計,產險2018年簽單保費為1,648.57億元,較201 7年成長5.69%,達成了2018年產險公會說保費要年增4∼6%的預估 目標。至於2018年產險市占前三名富邦產、國泰產以及新光產物的成 長率分別是6.9%、5.3%及3.7%。
如果看2018年成長率最高的前三名,則是和泰產、南山產以及美商 安達等,2018年成長率都逾兩成,和泰產去年年成長率甚至達30.34 %。
和泰產2017年進入產險市場後,讓產險以及車險市場市占率近兩年 大洗牌,和泰產的車險簽單保費從2017年底的25.44億元,至2018年 已來到37.268億元,且2018年成長率仍高達46.38%。除了車險,和 泰產險各項產險簽單保費也同步成長,其2016年底簽單保費32.33億 元,2018年底簽單保費則是64.88億元,呈倍數成長,並進入產險公 司前十大。
2018年第四季受到全球金融市場大波動,使得大部分產險去年投資 收益也不如預期,甚至侵蝕到部分產險公司前三季獲利。
例如富邦產2018年稅後盈餘38.53億元,比2017年36.31億元僅成長 6.11%;國泰產2018年稅後盈餘15億元,則比2017年的18.5億元衰退 23%。另外兩家金控旗下產險公司兆豐產和華南產,2018年獲利水準 也都略低於2017年。
兆豐產險2018年全年獲利3.5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17元,大致和 2017年稅後盈餘3.5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18元持平。華南產險201 8年稅後盈餘6.3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17元,略低於2017年稅後盈 餘6.7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35元。
華南產險董事長吳崇權表示,華南產險核保利潤比前一年佳,但投 資收益受大環境影響,反而不如預期,整體獲利雖低於前一年,每股 稅後盈餘3.17元仍有達到內部預估目標。
根據產險公會統計,產險2018年簽單保費為1,648.57億元,較201 7年成長5.69%,達成了2018年產險公會說保費要年增4∼6%的預估 目標。至於2018年產險市占前三名富邦產、國泰產以及新光產物的成 長率分別是6.9%、5.3%及3.7%。
如果看2018年成長率最高的前三名,則是和泰產、南山產以及美商 安達等,2018年成長率都逾兩成,和泰產去年年成長率甚至達30.34 %。
和泰產2017年進入產險市場後,讓產險以及車險市場市占率近兩年 大洗牌,和泰產的車險簽單保費從2017年底的25.44億元,至2018年 已來到37.268億元,且2018年成長率仍高達46.38%。除了車險,和 泰產險各項產險簽單保費也同步成長,其2016年底簽單保費32.33億 元,2018年底簽單保費則是64.88億元,呈倍數成長,並進入產險公 司前十大。
2018年第四季受到全球金融市場大波動,使得大部分產險去年投資 收益也不如預期,甚至侵蝕到部分產險公司前三季獲利。
例如富邦產2018年稅後盈餘38.53億元,比2017年36.31億元僅成長 6.11%;國泰產2018年稅後盈餘15億元,則比2017年的18.5億元衰退 23%。另外兩家金控旗下產險公司兆豐產和華南產,2018年獲利水準 也都略低於2017年。
兆豐產險2018年全年獲利3.5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17元,大致和 2017年稅後盈餘3.5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18元持平。華南產險201 8年稅後盈餘6.3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17元,略低於2017年稅後盈 餘6.7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3.35元。
華南產險董事長吳崇權表示,華南產險核保利潤比前一年佳,但投 資收益受大環境影響,反而不如預期,整體獲利雖低於前一年,每股 稅後盈餘3.17元仍有達到內部預估目標。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