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泰世紀產物(公)公司新聞
越南新光董事長張哲維表示,1億的越南人中,有能力買保險的大約2,000萬人,這是值得開發的部分,只是壽險部分,目前越南本土保險公司占大多數,若以外國品牌來看,越南人對日韓的接受度高於台灣保險品牌,因此越南新光與日本第一生命合作去攻越南市場,而在商業保險部分,台灣保險公司主要客戶就是台商,具有一定優勢,而越南新光要做的是走出不同道路,用代理越南本土保險的方式,提供台商第三個選擇。再加上數位化、服務透明化,越南新光目標前三年線上獲客要達五萬人。
而在台灣保險業中,國泰於越南設立的人壽子公司於2008年7月開業,2010年5月越南國泰產物保險獲越南財政部的籌設許可。越南國泰產險總經理明一青表示,越南的壽險公司19家,產險公司則有33家,而越南的財務保險規模大概是台灣的三分之一,但其經營主體數幾乎是台灣的二倍,所以市場競爭也有白熱化的趨勢,以台灣的保險公司來說,除了服務好台資企業以外,國泰也希望能將「大樹」的品牌深植在越南消費者心中,他認為未來國泰金控應會更加重視越南這個地方。
富邦產險於2008年在越南成立子公司,2011年富邦人壽越南子公司正式開業。越南富邦產險副總丁玉蘭指出,要跟越南申請產險執照不容易,公司當初花了三年才取得,目前還是以服務台商為主,儘管越南產險市場競爭激烈,但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會努力開發非台商的業務,如今與越南新光加入,希望能雙贏合作。富邦人壽表示,越南子公司營運穩定,未來將透過強化通路、結合關係企業資源,深耕當地與華語市場,穩健經營,掌握在地與國際雙重動能。
另有越南壽險公司高層分析,越南保險市場發展比較像台灣早期,一般民眾對保險的接受度其實還需要一段時間,尤其前兩年越南爆發保險信任危機,導致連續兩年新契約保費負成長,因此越南保險局也對商品制度、監管法規等做出更完善的調整,未來越南保險市場發展會更好。
新光金控暨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致詞時指出,新壽慢了20年才挺 進越南保險市場,如今不選擇直接在越南設立壽險公司,而是應改變 策略,以保代涵蓋產、壽險銷售,用較輕的資本了解當地市場,日後 再評估設立壽險公司的可行性。
新光人壽總經理黃敏義則表示,越南的保險滲透度大約在2.3%∼ 2.8%,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預期越南新光第二年將達到損益兩平; 目前越南新光已有10位員工(含3位台籍主管),計畫未來將擴編至 100名業務員,壽險、產險業務員的比例約為9:1,並代理銷售多家 保險公司的商品,有信心在第二年達到損益兩平。
國泰產險與富邦產險在越南商業保險市場已立足多年,壽險則是相 對較難提高市占率的市場,面對競爭激烈的越南保險市場,新壽認為 要走出不一樣的路。
新壽子公司越南新光責任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哲維指出,在商業保險 方面,透過代理越南最大的產險品牌越南石油保險公司(PVI)及多 家在地領導品牌,提供當地企業商業保險商品,服務對象鎖定台商, 搶攻越南4,000多家台商市場,同時與台灣在越南的7家銀行合作,包 含一銀、永豐銀、臺企銀、上海商銀、玉山銀、兆豐銀與華南銀,由 銀行銷售越南新光代理的保險商品。
個人險方面,越南新光則期望後續能與在越南與外資保險市占率第 三大的壽險公司日本第一生命保險合作,以日資的商品代理銷售快速 打入越南市場。
數位化轉型也是新光保代進軍越南的關鍵策略,越南新光導入AIF T公司旗下的IXT數位保險平台,提供一站式數位投保與服務,並與中 華電信越南分公司合作,強化在地化網路部署與確保資安防護。張哲 維說,推行數位化有兩大明確目標,一是實現資訊透明化,可防止消 費糾紛;二是可先透過數位化銷售汽機車險等定期商品切入,再進一 步建立長期客戶關係。
除了新壽之外,其他台資保險業者也穩健拓展越南市場。富邦人壽 表示,越南子公司營運穩定,未來將透過強化通路、結合關係企業資 源,深耕當地與華語市場,穩健經營,掌握在地與國際雙重動能。
新光產物保險宣布,2025年7月1日起全球海外急難救助保障從原先 最高5萬美元,調升至最高8萬美元,同步維持24小時中文海外救助專 線,協助旅客因意外或重大疾病需求的醫療轉送、遺體返國及其他8 大救援服務。
安達產險的國外緊急醫療救援費用原就是10萬美元,國泰世紀產險 和泰安產險等數家的海外急難限額均為新台幣300萬元。
除醫療保障外,班機延誤、旅程取消等不便險也普遍調高理賠金額 。新光產險提供班機延誤每4小時理賠8,000元,每次最高1.6萬元, 旅程更改最高賠6萬元;富邦產、國泰產、明台產、旺旺友聯等產險 也針對行李延誤、班機改降慰問金提供彈性理賠。南山產險表示,該 公司旅綜險除將法定傳染病納保之外,目前有線上申請旅綜險如班機 延誤行李延誤線上上傳文件或投保時能夠主動提供航班資訊即有提供 理賠服務。
台灣產物保險推出三大暑假旅遊專屬方案至八月底止。台產表示, 該公司旅平險保額最高1,000萬元,最低保費308元起,強調可加購涵 蓋海外突發疾病與法定傳染病的醫療保障。針對家庭客層,台產推薦 「暑假暢旅方案」,結合旅行平安險、責任險、緊急處理及不便險保 障,另提供「安心Care遠距醫療諮詢服務」。班機延誤達4小時理賠 最高1萬元,每張保單最多可申請2次,若行程取消最高理賠7萬元。
富邦產物日前已宣布旅平險全面納入「傳染病防治法」所定義的法 定傳染病,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障最高達100萬元,贈送6萬美元SOS 海外緊急救援服務。
新壽董事長魏寶生表示,預計明年在胡志明市再設一間保代,2030年前希望於峴港設點,同時未來不排除評估設立壽險公司可行性。而國泰產險與富邦產險在越南保險市場已立足多年,都認為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魏寶生表示,越南保險市場已較20多年前成熟,新壽此次設立保險代理人公司,希望先以輕資本深入瞭解越南保險市場,逐漸累積客戶基礎,站穩市場腳步,待時機成熟後,未來也不排除評估設立壽險公司可行性。
新壽總經理黃敏義表示,目前越南的保險滲透度大約在2.3%到2.8%,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同時隨越南經濟持續增長和中產階級崛起,民眾對各類保險產品需求也將持續上升,正是新壽跨足越南的好時機。
黃敏義指出,越南新光已有十位同仁,希望在年底前增員至100位業務員,且是越南當地人,至於越南新光第二年能否達損益兩平,黃敏義相當有信心地說,「可以」,為激勵同仁,他也將台灣新壽的獎勵模式複製到越南,同時也不排除與富邦、國泰等公司合作。
越南新光董事長張哲維表示,第二年賺錢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客戶保單續約率,因此在衝業績時,客源要穩定,並擴大市占率;而想實現第二年就獲利,數位化就很重要,因此越南新光已導入AIFT公司旗下的IXT數位保險平台,提供一站式數位投保與服務;同時越南新光會與一銀、永豐銀等七家台資銀行合作。
國泰產險與富邦產險在越南保險市場立足多年,越南國泰產險總經理明一青表示,越南壽險公司19家,產險33家,而越南的財務保險規模是台灣的三分之一,所以市場競爭有白熱化趨勢。
隨著台灣積極邁向2050年的淨零排放目標,太陽能產業發展迅速,但隨之而來的環境挑戰也日益凸顯。尤其在颱風頻繁侵襲的台灣,綠能資產的安全與營運穩定性面臨嚴峻考驗。產險業界對此問題給予高度關注,並指出極端氣候對再生能源設備的影響不容忽視。
根據國泰產險的最新統計數據,太陽能設施在風災中遭受的損失案件佔比高達八成,而淹水事故則佔比兩成,但這部分損失金額卻佔總損失金額的六成以上。新光產險分析,太陽能板的高損失率與其設置區位有著密切關係。不僅傳統屋頂型設置易受影響,許多太陽能案場也選擇在廢耕地與沿海地區進行建置,尤其是漁電共生案場,多集中在台南七股、鹽水等低窪地帶,這些地區本身就是台灣沿岸5公里內的易淹水區。
新光產險進一步解釋,過去損害多來自風壓破壞,但隨著地面型設置的增加,颱風過後引發的淹水損害變得更加嚴重。甚至有河川潰堤導致更大範圍災損的案例。去年三颱風中,就有兩次因淹水造成太陽能設備受損的情況。
面對綠電災損風險的升高,產險公司積極強化損防措施。國泰產險自2024年起推動「太陽光電關懷計畫」,通過舉辦企業損防研討會、提供案場安全檢點表、實地查勘服務等方式,協助保戶提升應變能力。同時,國泰產險與外部專家合作,建構「風險地圖」,定義「警戒風速」與「臨界風速」指標,並整合中央氣象署歷史資料與國泰金控GIS平台,打造更精準的風險評估與管理機制。
住宅火災的威脅無時無刻不在,但許多國人對於這個潛在的危險仍顧慮不足。根據統計數據,台灣住宅火災保險的投保率竟然不到4成,這讓產險業界感到憂心忡忡。他們強調,投保固然重要,但「預防永遠勝於補償」,特別是那些尚未購買住宅火險的家庭,更需要提高警惕,關注用電安全,避免電器走火成災。
國泰產險近期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令人驚訝。調查發現,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似無害的用電習慣,其實可能成為火災的引爆點。調查指出,「3C產品充電後未拔插頭」、「除濕機長時間運轉」、「插頭插座灰塵堆積」這三大行為最常見,而這些行為在18至30歲的年輕族群中比例最高。其中,「3C產品充電後不拔插頭」的行為,年輕人發生比率比其他年齡層高出10%以上,這不僅會導致電池持續升溫,更可能引發火災甚至爆炸。
內政部消防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住宅火災起火原因中,電氣因素高居首位,達1,426件,占比40.78%。國泰產險2024年的住宅火災理賠資料也顯示,因電線走火造成損害並申請理賠的比例近10%,這一數字再次提醒我們居家安全的嚴峻性。
國泰產險呼籲民眾,出門前務必關閉除濕機,避免長時間運轉造成的過熱自燃;同時,購買貼有安全標章的電器設備,降低潛在風險。許多人忽略插頭與插座的清潔,長期堆積灰塵加上潮濕環境,可能造成短路走火,建議定期清理,減少危險。
除了自有戶需特別留意外,泰安產險也提醒在外租屋的民眾,租屋環境中也有許多居家風險。承租人若不慎引發火災,不僅要承擔自身的財物損失,還可能面臨房東及鄰居的求償,這樣的經濟損失是相當沉重的。因此,除了關注用電安全外,現今的住宅火災保險已經不僅限定屋主及房東投保,承租人也可以透過完整的保險方案進行有效的風險轉移。
產險業者強調,「預防」、「求生」、「轉嫁」是防災的三大核心。只有落實安全用電習慣,並搭配適切的保險保障,我們才能共同守護家的安全。
根據國泰產險最新統計,太陽能設施因風災造成的損失件數占比逾 八成,雖然淹水事故僅占兩成,但卻占總損失金額六成以上。新光產 險指出,太陽能板高損率的原因,與其設置區位息息相關。除傳統屋 頂型設置外,許多太陽能案場轉向廢耕地與沿海地區建置,尤其漁電 共生案場多集中於台南七股、鹽水等低窪地帶,這些區域本身即屬於 台灣沿岸5公里的易淹水地區。
新產進一步說明,過去損害多因風壓破壞,如今則因地面型設置增 加,使得颱風過後引發的淹水損害更為嚴重,甚至有河川潰堤導致更 大範圍災損的案例。僅去年三颱中,就有兩次造成太陽能設備因淹水 而受損。
面對綠電災損風險升高,產險公司也積極強化損防作為。國泰產險 自2024年推動「太陽光電關懷計畫」,透過舉辦企業損防研討會、提 供案場安全檢點表、實地查勘服務等方式協助保戶提升應變能力。同 時,國泰產險亦與外部專家合作建構「風險地圖」,定義「警戒風速 」與「臨界風速」指標,並整合中央氣象署歷史資料與國泰金控GIS 平台,打造更精準的風險評估與管理機制。
國泰產險最新調查顯示,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用電習慣,正成為居 家潛在的火災引爆點。調查發現,「3C產品充電後未拔插頭」「除濕 機長時間運轉」「插頭插座灰塵堆積」是最常見的三大NG行為,尤以 18至30歲年輕族群比例最高。其中,僅「3C產品充電後不拔插頭」一 項,年輕人發生比率就比其他年齡層高出10%以上,不僅容易導致電 池持續升溫,更可能引發起火甚至爆炸。
根據內政部消防署2023年統計,全國住宅火災起火原因中,電氣因 素高居首位,達1,426件(占比40.78%)。國泰產險2024年住宅火災 理賠資料也顯示,因電線走火造成損害並申請理賠的比例近10%,凸 顯居家安全的嚴峻隱憂。
國泰產險呼籲,出門前務必關閉除濕機,勿長時間讓機體運轉,避 免因過熱自燃釀禍;同時購買貼有安全標章的電器設備,降低潛在風 險。許多人也忽略插頭與插座清潔,長期堆積灰塵加上潮濕環境,恐 造成短路走火,建議定期清理,減少危險。
除了住家自有戶需特別留意外,泰安產險也提醒民眾,在外租屋潛 在許多居家風險,承租人萬一不慎引發火災,不僅需負擔自身的財物 損失,還會面臨房東及鄰居的求償,如果沒有適當的保險,發生意外 事故恐面臨巨額的經濟損失。因此,除了留意用電安全外,現今的住 宅火災保險,非限定屋主及房東也可以投保,承租人也可透過完整的 保險方案做有效的風險轉移。
產險業者表示,「預防」「求生」「轉嫁」是防災的三大核心,落 實安全用電習慣,搭配適切的保險保障,才能共同守護家的安全。
從旅綜險簽單保費金額排名來看,富邦產險穩居市場第一,單季旅 綜險投保件數高達531萬件,其件數占全體市場45%以上,簽單保費 突破6.26億元,理賠件數達11,265件,理賠金額達1.1億元,賠款率 為17.6%。國泰產險則以簽單保費5.12億元居次,儘管保單件數僅約 73萬件,但平均保費較高,理賠件數達8,422件、金額為7,812萬元, 賠款率達15.2%。
統計顯示,南山產險旅綜險首季投保件數近200萬件,簽單保費2. 8億元居第三,理賠件數達7,725件,理賠金額3,689萬元,賠款率約 13.1%。另外,美商安達、台灣產物及旺旺友聯保旅綜險分別以2.2 8億元、1.5億元及1.4億元位居前六名。
美商安達產險旅綜險是最早承保法定傳染的產險公司,旅理賠率僅 8.7%,顯示其風險控管成效較佳。雖然各家產險旅遊險賠款率不一 從8.77%∼43.16%,普遍尚在合理區間,平均在15.71%。
但是由於民眾出遊型態日益多元,意外與醫療相關理賠申請件數亦 同步成長,特別是班機延誤、旅程取消、海外突發疾病等為主要理賠 原因。
民眾在規劃出國行程時,愈來愈重視旅綜險保障範圍,刷卡買機票 、付團費甚至投保旅綜險已經海外旅遊前的「標配」。產險業表示, 尤其針對高齡族群、慢性病患者及行程中安排高風險活動者,更應選 擇高額醫療與突發狀況保障充足之方案,未來旅綜險市場將持續朝數 位投保、自動理賠、彈性加值方向發展,滿足多元化旅遊需求。
IC Care是由台灣急診專科醫師24小時輪班服務,提供線上即時醫療諮詢的平台。看診不需排隊等候,在世界各地旅遊也能利用手機、平板或是電腦使用,只要連上網路,就能即時與台灣醫生面對面視訊諮詢各種醫療問題。全程中文,語言溝通無障礙,並可依需求提供藥物諮詢、急救措施說明服務。
目前已有六家保險業者攜手IC Care推出相關服務,包含中信產險、兆豐保險、明台產險、國泰產險、華南產險、台灣產險。
兆豐保險指出,針對新推出的「兆豐搭心Care遠距醫療諮詢服務」,投保兆豐產物海外旅綜險並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險附約,每位被保險人保費滿888元(含)以上,即可享有免費線上醫療諮詢服務。舉例來說,若民眾在旅程途中不慎吃壞肚子導致腹瀉,透過IC Care即時與台灣急診醫師進行線上諮詢,醫師可在評估後開立處方箋,協助民眾到當地藥局購買合適藥物,解決民眾腹痛的燃眉之急。
國泰產險在7月31日前,針對線上投保海外遊學打工專案,提供IC Care 24小時緊急醫療諮詢服務,需為前500名完成投保,且保額達500萬元或保期五個月以上者。
台灣產險指出,2023年率先與IC Care線上醫療諮詢平台合作,6月30日之前,民眾投保台產旅綜險並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附約,保費達1,000元(含)以上,即可享安心Care醫療諮詢服務。
華南產險指出,人在異地發生突發狀況時,可能因人生地不熟無法即時就醫,或擔心國外醫療費用昂貴難以負擔,亦或語言不通無法溝通而衍生就醫困難等,因此華南產險特地與IC Care平台合作,提供線上醫療諮詢服務,凡於華南產險eCover網站選擇「單人投保」國外旅綜險「進階、尊榮、頭等方案」,保費達900元(含)以上者,保險期間內即享有免費「IC Care線上醫療諮詢服務」乙次。
產險公司近期接獲民眾詢問,有人銷售「購買債保契約就能貸款1 00萬元」的保單,該手法以「債保契約」為名義並偽造保單,宣稱只 需投保產險的保險商品,即可輕鬆取得高額貸款,目前發現被偽造保 單的產險公司包括新光產險與國泰產險。
新光產險、國泰產險指出,近期接獲民眾通報,稱有人以招攬「債 保契約」,聲稱只要支付3萬元保費,就能獲得100萬元貸款。從未販 售任何所謂「債保契約」產品,該類說法純屬詐騙手法,請勿信以為 真。
「債保契約」一詞雖聽似專業,實則並非實際存在的保險商品。產 險業者表示,詐騙集團常混淆「信用保證保險」或「履約保證保險」 等專業術語,藉此誤導民眾。實際上,真正的保證型保險多為企業使 用,例如銀行借貸擔保或工程履約擔保,並沒有開放給一般消費者以 個人名義購買,詐騙集團看準大眾對術語不熟悉,將其包裝成「險種 」,再夾帶「貸款」賣點行騙。
產險業強調,產險保單並非貸款工具,產險保單也不具放款功能, 任何聲稱「投保即可借錢」的說法,即應提高警覺,金融詐騙手法不 斷翻新,唯有保持警覺與正確認知,才能遠離假保單陷阱,守護財產 安全。如果民眾遇到相關人員行銷相關保單,可以直接撥打產險客服 驗證商品或者上官網搜尋「商品列表」未列出即是偽冒。
近年來,在政府推動的能源轉型政策以及基礎建設需求不斷升温的雙重影響下,台灣產險業的發展顯得格外蓬勃。今年前五月,台灣產險業的簽單保費規模實現了持續的擴大,累計達到了1,256.1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11%,創下了歷年同期的最高紀錄。這一成長動力主要來自於工程險與商業火險兩大主力的貢獻。
具體來看,工程險在前五月的簽單保費達到了118.9億元,年成長率達到了42.5%。這主要得益於各家產險業者積極搶攻重大建設及綠能工程市場。隨著綠能基礎設施的迅速擴展,工程險的需求不斷上升,進而推動了整體保費水位的上揚。在工程險市場中,國泰產險、富邦產險及新光產險三大產險公司佔據了市占率的前三名,並提供從建置期到營運期的全方位風險保障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5月份的單月簽單保費成長勢頭更加強勁,達到了21.5億元,年增率超過了35%,這一成長率遠高於5月份整體簽單保費的年增率4.7%。產險業界普遍認為,這一現象充分證明了工程險與商業火險等保險產品對於推升今年簽單保費成長率的重要性。
除了工程險和商業火險,其他險種的成長率也相當亮眼。例如,火險(包括住家火險與商業火險)的簽單保費達到了192.3億元,年增率為26.8%;商業地震險的成長率也達到了27.6%,前五月的簽單保費為46.2億元。在專業責任險方面,前五月的簽單保費為13.27億元,年成長率為36.2%,這主要因為企業對於潛在法律責任風險的日益重視。個人綜合險及健康險的成長率也分別達到了26.6%與20.3%,展現出市場的多元化發展趨勢。
台灣政府於2022年公佈了《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將再生能源定位為能源轉型的關鍵戰略,其中太陽光電成為核心推動項目。截至2024年底,全台太陽能裝置容量已突破14GW,政府目標2030年將達到31GW。然而,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颱風侵襲的風險,對綠電資產的安全與穩定性構成挑戰。
根據國泰產險的理賠數據,由風災造成的損失件數占比高達八成以上,主要損失型態包括光電板因風壓破壞或異物撞擊、線槽吹落等。雖然淹水事故件數僅占兩成,但卻佔總損失金額的六成以上,顯示颱風對太陽光電產業設施的破壞相當嚴重。
為應對即將來臨的颱風季,國泰產險積極部署,推出「太陽光電關懷計畫」,幫助業界掌握風險脈動,提升災害應變營運韌性。國泰產險副總經理何子健強調,隨著政策的推動,保險與風險治理的角色更加重要,保險的價值不僅在於理賠,更在於預見風險和降低損害。
自2024年起,國泰產險啟動了「太陽光電關懷計畫」,主動邀請保戶參加每年舉辦的企業損防研討會,並針對太陽光電常見的災害損壞情況,提供「太陽光電案場安全檢點表」,協助檢視案場設備與環境條件,並提供實地損防查勘服務,以提升案場整體風險韌性。
國泰產險特別成立了能源團隊,長期投入綠能產業風險研究,並與外部專家合作,建構出「風險地圖」,確立「警戒風速」與「臨界風速」等監測指標,以確保太陽光電產業的穩定發展。
面對即將到來的颱風季,國泰產險搶先部署,推動「太陽光電關懷 計畫」,助業者掌握風險脈動,增加災害應變營運韌性,國泰產險副 總經理何子健指出,當政策推動產業起飛,保險與風險治理更是始終 在場的同路人。保險的價值,不僅止於理賠,更關乎預見風險與降低 損害的能力。國泰產險自2024年啟動「太陽光電關懷計畫」,即主動 邀請保戶參加每年舉辦的企業損防研討會,並針對太陽光電常見的災 害損壞情況,提供「太陽光電案場安全檢點表」,協助檢視案場設備 與環境條件、實地損防查勘服務,提升案場整體風險韌性。
國泰產險成立能源團隊,長期投入綠能產業風險研究,透過與外部 專家合作,建構出「風險地圖」,確立「警戒風速」與「臨界風速」 等監測指標。
工程險前五月簽單保費118.9億元,年成長達42.5%,因各家產險 業者競相搶攻重大建設及綠能工程市場,特別是在綠能基礎設施迅速 擴展之際,工程險需求激增,帶動整體保費水位上揚。目前工程險市 占前三大產險公司為富邦產險、國泰產險及新光產險,皆提供從建置 期到營運期的多元風險保障服務。
5月單月簽單保費強勁增長,合計21.5億元,年增超過35%,高於 5月整體簽單保費年增率4.7%。產險業者認為,此現象證實工程險與 商業火險等保險,為推升今年簽單保費成長率的關鍵。
其他成長率逾兩成的險種也表現亮眼,火險包含住家火險與商業火 險在內,簽單保費192.3億元、年增26.8%;商業地震險也成長27.6 %,前五月簽單保費達46.2億元。
專業責任險方面,前五月簽單保費13.27億元、年成長36.2%,主 因為企業日益重視潛在法律責任風險;個人綜合險及健康險分別成長 26.6%與20.3%。
五月天氣候多變,台灣金融業面臨重大挑戰。根據最新數據,14家上市金控在5月份因為新台幣對美元匯價強升逾2元,導致高額匯損,整體金控5月單月合計稅後淨損達68.44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也倒退至1,554.07億元,年減41%。在這波波動中,國泰金控成為唯一子壽險未單月虧損的金控,顯示其穩健的財務表現。
富邦金控雖然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為2.89元,仍位居第一,但5月份的稅後淨損達57.9億元,累計稅後純益年減33.6%。台北富邦銀行和富邦產險在5月份的獲利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但富邦人壽則承擔了91.4億元的稅後淨損。
國泰金控在5月份的稅後純益大增三倍,達到52.4億元,累計稅後純益386.5億元,年減34.3%,EPS為2.64元,緊咬富邦金控。其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的累計稅後純益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國泰人壽在5月份獲利4.4億元。
凱基金控則在5月份承受嚴重的匯損衝擊,凱基人壽的匯損導致凱基金控5月份稅後淨損達73.63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縮水至18.61億元,年減85%。凱基銀行和凱基證券的累計稅後純益分別為27.55億元和27.07億元,而中華開發資本則承擔了2.28億元的累計稅後淨損。
台新金控在5月份的稅後純益為5.6億元,月減55.9%,前五月稅後純益65.6億元,年減19.1%,累計EPS為0.44元。台新銀行的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健,5月份稅後純益14.6億元,累計稅後純益82.5億元,年成長16%,續創歷年同期新高。不過,台新人壽在5月份的稅後淨損達8.9億元,累計稅後淨損9.4億元。
新光金控在5月份的稅後淨損達148.3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淨損擴大至312.1億元,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每股淨損1.77元。新光金控表示,單月虧損主要是新光人壽因台幣大幅升值,致認列匯兌未實現評價損失所致。
5月新台幣對美元匯價強升2元多,壽險業普遍承受匯損吃掉獲利的苦果,九家子公司有壽險的金控中,5月單月子壽險唯一有獲利的是國泰金旗下國泰人壽,而金控5月單月虧損的則增至三家,即新光金、凱基金與富邦金。導致整體金控5月單月獲利盈轉虧,前五月累計獲利比去年同期成長的,只剩玉山金一家,金控累計獲利萎縮、年減幅度放大,唯一累計虧損的新光金則是前五月累虧破300億元,每股稅後淨損1.77元。
富邦金5月稅後淨損57.9億元,累計稅後純益394.9億元,年減33.6%,EPS為2.89元。台北富邦銀5月及累計前獲利創歷年同期新高,富邦產險累計獲利為歷年次高,富邦證券5月獲利為歷年次高。
富邦人壽5月稅後淨損91.4億元。北富銀前五月稅後純益157.1億元,年成長19%,續創歷史新高,富邦產險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24.1億元,年成長12%。
國泰金5月稅後純益52.4億元,較前月大增三倍,累計稅後純益386.5億元,年減34.3%,EPS為2.64元,緊咬富邦金。子公司國泰世華銀、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續創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5月獲利4.4億元。國泰世華銀累計稅後純益195.1億元,年成長16.3%,國泰產險累計稅後純益13.9億元續創同期新高,年成長40%。
凱基金控5月稅後淨損73.63億元,主因凱基人壽5月匯損衝擊嚴峻,凱基金前五月稅後純益也縮水至18.61億元,年減85%,EPS為0.11元。
凱基銀累計稅後純益27.55億元,年成長16.7%,是獲利成長表現最亮眼的子公司,凱基證券累計稅後純益27.07億元,中華開發資本累計稅後淨損2.28億元。
台新金5月稅後純益5.6億元,月減55.9%,前五月稅後純益65.6億元,年減19.1%,累計EPS為0.44元。台新銀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健,5月稅後純益14.6億元,累計稅後純益82.5億元,年成長16%,續創歷年同期新高,台新人壽5月稅後淨損8.9億元,累計稅後淨損9.4億元。
新光金5月稅後淨損達148.3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淨損再擴大至312.1億元,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每股淨損1.77元。新光金表示,單月虧損主要是新光人壽因台幣大幅升值,致認列匯兌未實現評價損失所致。
台灣知名企業國泰金控旗下子公司,在最新公布的《讀者文摘》「信譽品牌」調查中,再度蟬聯多項金獎,展現其在金融、健康與建設領域的卓越表現。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分別在「保險公司類」與「產險公司類」獲得金獎,而國泰建設與國泰健康管理則在「房地產開發商」與「健診中心類」獲得殊榮。
《讀者文摘》的「信譽品牌」調查,以「可信度」、「品質」、「價值」、「了解客戶需求」、「創新」與「社會責任」等六大指標進行評比。國泰金控旗下各子公司在這些領域的表現,顯示了其對數位科技創新、健康促進與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同時也赢得了台灣民眾的廣泛信賴。
國泰人壽作為保險業的領軍者,承擔著超過2,000萬張保單的責任,並陪伴著超過800萬保戶度過人生各個階段。透過全台服務據點的廣泛布建與在地化經營,國泰人壽與民眾建立了深厚的緊密聯結,不僅提供保障,更以實際行動陪伴保戶,連續22年蟬聯「保險公司類」金獎。
國泰產險則在客戶服務上不遺餘力,關懷高齡與弱勢客戶,並持續優化「公平待客」服務,提供更貼心、有感的金融服務體驗。為減少語言溝通障礙,國泰產險還為外籍保戶提供多國語言版的保險與理賠解說短影音及理賠申請書,連續八年榮獲「產險公司類」金獎。
國泰健康管理則以智慧化與個人化的健康體驗為目標,連續11年榮獲「健診中心類」金獎。國泰健檢以預防醫學為核心,並持續導入AI與數據科技,未來將推出「智慧健檢規劃」服務,為客戶提供量身訂製的健康照護方案。
國泰建設則在都市更新與多元開發領域展現卓越成就,累計興建超過5萬8,000戶住宅,總建築面積達915萬平方公尺。國泰建設不僅持續打造永續好宅,還連續13年榮獲房地產開發商類金獎,證明了其在建築領域的領先地位。
台灣知名企業國泰金控旗下四大品牌,在最新公布的《讀者文摘》「信譽品牌」調查中,再度創下佳績。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國泰健康管理和國泰建設分別在壽險、產險、健檢中心與房地產開發商類別中獲得金獎,這不僅是對其專業能力的肯定,也顯示了國人在保險、健康、地產等領域對國泰集團的強烈信賴。
此次調查評選的依據包括「可信度」、「品質」、「了解客戶需求」、「創新」與「社會責任」等六大指標,國泰集團通過數位創新、健康促進和永續發展,不斷深化「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並積極投身於本土市場,關懷社會大眾。
國泰人壽作為國泰金控的重要支柱,承擔著超過2,000萬張保單的責任,陪伴著800萬保戶度過人生各個階段。透過全台遍布的服務據點和深耕本土的經營策略,與民眾建立了緊密的聯繫。該公司已連續22年蟬聯「保險公司類」金獎,成為全台民眾最信賴的保險品牌之一。
面對AI數位浪潮和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國泰人壽積極推動數位轉型,並推出多元健康促進方案。自2022年起,舉辦結合健康走路與社會公益的「步步攻億走」活動,透過「FitBack健康吧」號召萬名企業員工與民眾參與,將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延伸至「事前預防」。
國泰產險則連續八年獲得產險金獎,以公平、貼心的服務體驗聞名。該公司針對外籍與弱勢族群推出多語影音、點字書及線上共覽協助,減少資訊落差,並榮獲金管會「公平待客」與「微型保險競賽」等肯定,實踐普惠金融精神。
國泰健康管理連續11年獲得健檢中心金獎,主打智慧化、個人化預防醫學服務。預計推出AI健檢規劃與數位營養工具,根據健康數據量身打造建議方案,實踐「一日健檢,全年守護」的理念。
國泰建設則是第13度奪下地產開發金獎,持續深耕都市更新,興建超過5.8萬戶住宅。與三井不動產攜手開發住宅與商業設施,今年南港都更案「國泰悠陽」將完工交屋,未來也將興建新總部大樓,延續「實在好房子」理念,推動城市永續發展。
調查依據包括「可信度」、「品質」、「了解客戶需求」、「創新」與「社會責任」等六大指標,國泰集團持續透過數位創新、健康促進及永續發展,打造「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深耕本土、關懷社會。
國泰人壽肩負超過2,000萬張保單的責任,陪伴超過800萬保戶走過人生每個階段,透過遍及全台的服務據點和深耕在地的用心經營,與民眾建立緊密連結,連續22年蟬聯「保險公司類」金獎,穩居全台民眾最信賴的保險品牌。面對AI數位浪潮與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國泰人壽積極推動數位轉型與多元健康促進方案,將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延伸至「事前預防」,因此自2022年起舉辦結合健康走路與社會公益的「步步攻億走」活動,透過「FitBack健康吧」每年號召萬名企業員工與民眾共同參與。
國泰產險則連續八年奪得產險金獎,致力提供公平、貼心的服務體驗。針對外籍與弱勢族群,推出多語影音、點字書及線上共覽協助,減少資訊落差;也榮獲金管會「公平待客」與「微型保險競賽」等肯定,實踐普惠金融精神。
連續11年獲健檢中心金獎的國泰健康管理,主打智慧化、個人化預防醫學服務,預計推出AI健檢規劃與數位營養工具,依據健康數據量身打造建議方案,實踐「一日健檢,全年守護」理念。
國泰建設則是第13度奪下地產開發金獎,持續深耕都市更新,興建超過5.8萬戶住宅,並與三井不動產攜手開發住宅與商業設施。今年南港都更案「國泰悠陽」將完工交屋,未來也將興建新總部大樓,延續「實在好房子」理念,推動城市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