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泰世紀產物(公)公司新聞
金控龍頭富邦金控與國泰金控近期公布的獲利數據,再次顯示台灣金融業的穩健發展。富邦金控在7月份的單月稅後純益達到110.3億元,雖然較去年同期減少58.8%,但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仍達623.7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4.29元,蟬聯金控獲利王寶座。國泰金控則以3.5元的EPS緊追在後。
富邦金控的子公司獲利表現亮眼,其中台北富邦銀行累計前七月獲利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富邦產險、富邦證券的累計獲利也均為歷年同期次高。富邦人壽在7月份的稅後純益為59.3億元,累計獲利304.8億元,主要投資收益來源包括國內股票股利收入、利息收入等。
台北富邦銀行7月份的稅後純益為29.6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24.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主要受益於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定。富邦產險7月份的稅後純益為5.7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獲利34.5億元,年成長24%,反映業務品質提升與風險控管策略成效。富邦證券7月份的稅後純益為12.4億元,累計稅後獲利53億元,創歷年同期次高紀錄。
國泰金控方面,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穩健,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續創歷史新高。國泰人壽7月份的稅後純益為42.5億元,累計稅後獲利230.4億元,單月獲利持穩。國泰世華銀行7月份的稅後純益為42.1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75.9億元,續創同期新高,年成長15%。國泰產險7月份的稅後純益為3.6億元,累計稅後純益達22.2億元,年成長34%。
國泰證券7月份的稅後純益為3.3億元,累計稅後獲利21.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2%,但累計獲利仍創同期歷史次高。國泰投信7月份的稅後純益為1.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5.7億元,創同期新高,年成長16%。
金控雙雄公布最新自結獲利,富邦金控7月單月大賺逾百億元、達 110.3億元,但較去年同期減少58.8%,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623.7億 元、年減42.1%,每股稅後純益(EPS)4.29元,蟬聯金控獲利王寶 座;國泰金控緊追在後,7月稅後純益90.2億元、年減57.9%,累計 稅後賺547.7億元、年減41.2%,EPS為3.5元。
富邦金指出,子公司獲利表現穩健,台北富邦銀行累計前七月獲利 創歷年同期新高,富邦產險、富邦證券累計獲利皆為歷年同期次高。 富邦人壽7月稅後純益為59.3億元,累計賺進304.8億元,7月主要投 資收益來源為國內股票股利收入、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 利得及基金配息收入。
台北富邦銀行7月稅後純益29.6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24.8億元,較 去年同期成長15%,續創歷史新高,主要受惠於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 定;富邦產險7月稅後純益5.7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賺進34.5億元, 年成長24%,反映業務品質提升與風險控管策略成效;富邦證券7月 稅後純益12.4億元,累計稅後純益53億元,創歷年同期次高紀錄,惟 較去年同期減少21%。
國泰金強調,今年以來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穩健,國泰世華銀行 、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純益續創歷史新高,國泰證券累計獲 利為歷史次高。國泰人壽7月稅後純益42.5億元,累計稅後賺進230. 4億元,單月獲利持穩,主要反映資本利得及經常性收益挹注。
國泰世華銀行7月稅後純益42.1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75.9億元,續 創同期新高,年成長15%。受惠放款成長,資金成本控制得宜,累計 淨利息收入呈雙位數增長;國泰產險7月稅後純益3.6億元,累計稅後 純益續創同期新高、達22.2億元,年成長34%;國泰證券7月稅後純 益3.3億元,累計稅後賺進21.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2%,累計獲 利仍創同期歷史次高;國泰投信7月稅後純益1.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 15.7億元,創同期新高,年成長16%。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國泰金控(2882)積極推動「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集團精神,與五大子公司攜手於8日參展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展會以「共好生活聚場」為主題,著眼於高齡者的「健康照護」與「財務保障」兩大關鍵,提供多元樂齡金融新解方。
國泰人壽去年發行了業界首本「保戶健康年報」,追蹤800萬保戶的健康狀況與潛在風險,並推出針對女性高風險癌症與更年期健康挑戰的「好康愛防癌定期保險(外溢型)」。此外,「FitBack 健康吧」透過六大健康主軸,如「好好吃、好好動、好好睡、好心情、好檢測、好照顧」,以數據驅動個人化健康旅程。
第四屆「國泰步步攻億走」活動成功號召40.7萬人參與,累積1,082億步。國泰世華銀行則展出「反詐體質小測驗」,幫助民眾識別與防範詐欺,並推薦使用「安養信託」服務保障財產安全。截至目前,國泰世華銀安養信託累計資產規模已超過26億元。
國泰產險則展出了「全齡全域零事故」方案,首創「個人電動行動輔具綜合保險」,並升級「新世紀常青保險」,涵蓋輔具費用、人工關節與水晶體等醫材補助,提供意外傷害與重大失能的保障。該保單2024年承保逾4,000位高齡者,今年前五個月已近2,000人投保。
國泰證券強調其台美股定期定額投資服務的三大特色:低門檻、高彈性、智慧化。其中,台股定期定額結合了日日扣、智慧加減碼、股息再投資等功能,讓投資者能輕鬆進場。今年至4月,61歲以上用戶參與人數相比2021年成長三倍,顯示高齡者對定期定額進行資產配置的信心增加。
國泰投信為高齡及退休族群量身打造專屬商品及服務,並響應金管會推動的「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制度,成為首波推出TISA級別基金的投信業者。現場展出的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ETF,累積超過182萬名投資人支持。
國泰人壽去年首發業界第一本「保戶健康年報」,追蹤800萬保戶健康與潛在風險,並推出女性專屬健康方案「好康愛防癌定期保險(外溢型)」,針對女性高風險癌症與更年期常見健康挑戰提供保障。「FitBack 健康吧」透過「好好吃、好好動、好好睡、好心情、好檢測、好照顧」六大健康主軸,透過數據驅動個人化健康旅程,讓保戶持續累積健康行動力。甫落幕的第四屆「國泰步步攻億走」,已號召40.7萬人參與、累積1,082億步。
國泰世華銀行展出「反詐體質小測驗」,讓民眾了解如何識詐、防詐,進而透過信託保障財產安全。亦建議民眾可透過「安養信託」服務,保障樂齡長者及身心障礙者的財務安全。截至2024 年底,國泰世華銀安養信託累計資產規模已逾26億元。
國泰產險展出「全齡全域零事故」,首創「個人電動行動輔具綜合保險」,同時升級「新世紀常青保險」,納入輔具費用、人工關節與水晶體等醫材補助,涵蓋意外傷害與重大失能,該保單2024年承保逾4,000位高齡者,今年前五個月已近2,000人投保。
國泰證券台美股定期定額投資服務強調低門檻、高彈性、智慧化三大特色,其中,台股定期定額結合日日扣、智慧加減碼、股息再投資三大功能,讓民眾輕鬆進場。另外,統計今年至4月,61歲以上用戶相比2021年參與人數成長三倍,顯示高齡者已對透過定期定額進行資產配置更有信心。
國泰投信為高齡及退休族群量身打造專屬商品及服務,此外,響應金管會推動的「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制度,成為首波推出TISA級別基金的投信業者。國泰投信現場亦展出成立五周年的人氣高股息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累積超過182萬名投資人支持。
新光產險(2850)近來公布的上半年財報,表現亮麗,讓股價於7日大幅上漲6%,收盤價達到104.5元,股價持續上漲,朝著填權目標邁進。
新光產物董事會已經通過了114年上半年的財報。根據公告,新光產物在上半年受惠於保險業的穩健成長以及投資收益的穩定挹注,營業收入和淨利均有所提升。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新台幣104.5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7億元;上半年稅前盈餘21.21億元,年增3.5%,稅後盈餘則達到17.1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每股盈餘(EPS)為5.41元,略超過去年同期的5.34元,創下同期新高。
除了新光產物,其他多家金控旗下的產險公司也公布了上半年獲利表現,普遍表現不俗。目前只有金控旗下的產險公司揭露了上半年自結獲利,大部分產險公司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營運成果。其中,富邦產險上半年稅後純益高達28.9億元,年增18%,每股稅後純益達到9.62元,幾乎賺進一個資本額,獲利表現領先群倫。
國泰產險上半年獲利表現同樣出色,上半年自結稅後盈餘創下歷史同期新高,達到18.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3.3億元成長42%,每股稅後純益也達到9.28元。兆豐保險今年上半年受損失率顯著改善及本業收入增加的影響,稅後純益達到3.96億元,年增率高達366%,展現出經營轉型的成果。華南產險則因意外險與火險投保成長,核保利潤穩定成長,上半年自結稅後盈餘達到7.7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3.88元,雖然上半年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減少略減1.1億元。
台產則自行結算上半年累計稅後盈餘為5.64億元,累計稅後每股盈餘為1.56元,略低於去年同期稅後盈餘6.95億元、稅後每股盈餘1.92元。
新光產物董事會通過114年上半年財報。根據公告,受惠於保險本 業穩健成長及投資收益穩定挹注,新產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淨利均 較去年同期微幅提升,每股盈餘達5.41元,較113年增加0.07元,創 下同期新高。
依新產公告,新產累計上半年營業收入達新台幣104.56億元,較1 13年同期103.19億元增加1.37億元;上半年稅前盈餘21.21億元,年 增3.5%,上半年稅後盈餘達17.1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每 股盈餘(EPS)5.41元,略優於去年同期的5.34元。
除新產外,多家金控旗下產險公司自結上半年獲利表現亦不俗。目 前只有金控旗下產險公司揭露上半年自結獲利,大部分產險公司都交 出營運好成績。依富邦產險自結上半年稅後純益高達28.9億元,年增 18%,每股稅後純益達9.62元,幾乎賺進一個資本額,其獲利表現亦 獨占鼇頭。
國泰產險上半年獲利表現同樣突出,上半年自結稅後盈餘也創歷史 同期新高,達18.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3.3億元成長42%,每股稅後 純益也達9.28元。兆豐保險今年上半年獲利表現也亮眼,受惠於損失 率顯著改善及本業收入增加,稅後純益達3.96億元,年增率高達366 %,展現經營轉型成果。華南產險則受惠意外險與火險投保成長,核 保利潤穩定成長,114年上半年自結稅後盈餘達7.76億元,每股稅後 盈餘為3.88元,不過,因上半年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減少略減1.1億 元。
台產自行結算上半年累計稅後盈餘為5.64億元,累計稅後每股盈餘 為1.56元,略低於較去年同期稅後盈餘6.95億元、稅後每股盈餘1.9 2元。
近期,台灣保險業界盛事「2025保險信望愛獎」頒獎典禮落下帷幕,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以卓越的表現,榮獲12項特優、5項優選及2項保險人氣王。這不僅是對兩家公司保險業核心職能的肯定,更是對其創新設計、保險教育、普惠金融與公平待客理念的讚譽。
國泰人壽肩負著超過2,000萬張保單的責任,伴隨著超過800萬保戶走過人生的重要階段。公司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提供貼近保戶需求的保險商品與服務。在此次獎項中,國泰人壽橫掃「最佳商品創意獎」、「最佳保險專業獎」等多項殊榮,特別是以「美利康愛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外溢型)」榮獲「最佳商品創意獎」,該產品結合了業界最廣的新式治療範圍,並提供免疫細胞儲存服務,滿足資產傳承、儲備先進醫療帳戶及健康促進等多重需求。
國泰人壽還將「人才培育」視為核心競爭力,年投入逾9億元培訓費用,打造金融人才生態系,並榮獲「最佳保險專業獎」特優。此外,公司也積極推動多元教育,培養潛力新秀,以核心專業職能成為國人健康財富的最佳守護者,並榮獲「最佳社會責任獎」優選。
國泰產險在此次頒獎典禮上同樣表現亮眼,榮獲4項特優、2項優選及1項保險人氣王。公司以「保險保障 損害防阻」為核心職能,不僅提供高品質的保險服務,還重視人才培育,設立進修與專業證照的獎勵制度,提升保險專業競爭力。同時,國泰產險積極推動綠色行動方案,以「協助創造綠色環境」為願景,成功獲得「最佳社會責任獎」特優肯定。
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的優異表現,不僅展現了企業的實力,更體現了對社會責任的承擔。未來,國泰將延續「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與社會大眾攜手向前,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國泰人壽肩負超過2,000萬張保單的責任,陪伴超過800萬保戶走過人生重要階段,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提供貼近保戶需求的保險商品與服務。在公司類獎項,國壽橫掃「最佳商品創意獎」、「最佳保險專業獎」、「最佳保險教育貢獻獎」、「最佳社會責任獎」、「最佳通路策略獎」、「最佳整合傳播獎」及「最佳通訊處獎」等,榮獲8項特優、3項優選及1項保險人氣王。
其中,國壽以「美利康愛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外溢型)」榮獲「最佳商品創意獎」,洞察中高齡族群需求,獨創利變壽險結合新式治療提前給付的選擇權,涵蓋業界最廣新式治療範圍,攜手異業提供免疫細胞儲存服務,結合「FitBack 健康吧」健促計劃,一張保單滿足資產傳承、儲備先進醫療帳戶及健康促進三大需求。
此外,國壽將「人才培育」視為核心競爭力,以「自學、共學、共享」方式,落實「團隊協作的企業價值、持續精進本職學能、科技輔助工作效能、企業永續」四大驅動策略,年投入逾9億元培訓費用,致力打造金融人才生態系,榮獲「最佳保險專業獎」特優;推動多元教育啟發未來人才,提倡身心健康促進,培育潛力新秀協助職涯順利接軌,榮獲「最佳保險教育貢獻獎」特優;以核心專業職能成為國人健康財富最佳守護者,落實國際倡議與淨零轉型,並以多項公益專案縮短資源落差,榮獲「最佳社會責任獎」優選。
國泰產險則以發揚「保險保障 損害防阻」核心職能,繳出耀眼成績,榮獲公司類「最佳保險專業獎」、「最佳商品創意獎」、「最佳社會責任獎」、「最佳整合傳播獎」、「最佳通訊處獎」及個人類「最佳專業顧問獎」,共4項特優、2項優選及1項保險人氣王,融合專業表現及實踐社會關懷精神,獲得保險產學界專家高度評價與肯定。
國泰產險重視人才,訂定各種進修與專業證照的獎勵制度,提升保險專業競爭力,榮獲「最佳保險專業獎」特優;同時,致力於高齡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秉持公平待客原則,推出導盲犬專屬保險,涵蓋醫療、責任、意外傷害的完整保障,藉此分擔視障者的醫療負擔,榮獲「最佳商品創意獎」優選。
國泰產險亦以「協助創造綠色環境」為願景,期能透過各項綠色行動方案發揮影響力,成功獲得「最佳社會責任獎」特優肯定。持續實踐「全齡損防教育」之藍圖,舉辦「不意外系列」損害防阻專案活動,參與教育部主辦校園安全特展,推廣全齡交通安全教育,成為這屆唯一入圍並榮獲「最佳整合傳播獎」優選的產險公司。
國泰榮獲多項「保險信望愛獎」的卓越表現,不僅是對國泰人壽、國泰產險長期努力的肯定,更是為勇敢創新、服務體驗注入強大動能。
未來,國泰將延續「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一起攜手向前,與社會大眾共創美好未來。
南部地區近期連續豪雨,造成多個縣市淹水嚴重,許多民眾的家園因此受到重創。這樣的災情也波及到旅遊領域,不少原訂出國旅遊的民眾不得不取消行程。雖然航班運作未受影響,但對於受災民眾而言,損失確實難以估量。
在此情況下,產險業者強調,若民眾在出國前七日內或旅程開始前,因居住處所遭遇洪水、火災、地震、颱風等天災事故導致損失,且建築物或動產損失金額超過新台幣25萬元,則可向保險公司申請「旅行不便險」的賠償,以減少損失。
國泰世紀產物表示,根據保單條款,若被保險人在出國前七日內或旅程開始前,因居住處所遭遇天災事故,且損失金額超過25萬元,導致取消整個行程,已繳納且無法取回的團費、交通、住宿及票券費用,均可以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
富邦產險也提醒旅客,若投保含有旅行取消保險保障的方案,在海外旅程開始前7日至海外旅行期間開始前,若國內住居所的建築物及置存於其內動產因天災毀損,且損失金額超過25萬元,也符合理賠條件。
除了天災造成的損失外,台產指出,旅行不便險還可涵蓋被保險人突發疾病或受傷、同居親屬身故、公共交通業者員工罷工等情況。只要符合條件,保險公司將依比率核算賠償金額,並對多人同宿費用也按比例計算。
新光產險則提醒,申請理賠時需提供事故證明、損失金額證明、已預繳费用的單據正本,以及旅行社或相關單位出具的「無法退款」證明文件,並檢附理賠申請書。這樣可以加速審核時程,確保理賠順利進行。
產險業者強調,許多民眾因證明文件不足而導致理賠流程延宕,建議在向消防單位或地方政府申請災損證明後,再由修繕廠商或公證單位協助開立損失金額證明,以確保理賠順利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旅行不便險都涵蓋因家中災損取消旅程的情況,且多數保單都有25萬元損失金額的門檻限制。若損失金額未達標準或無法提供完整證明文件,可能會影響理賠結果。
國泰產險表示,依據保單條款,被保險人若於出國前七日內或旅程 開始前,因國內居住處所遭遇洪水、火災、地震、颱風等天災事故毀 損,且建築物或動產損失金額超過新台幣25萬元,導致必須取消整個 行程,對於已繳納且無法取回的團費、交通、住宿及票券費用,可向 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
富邦產險指出,旅客若投保含有旅行取消保險保障的方案,於海外 旅程開始前7日至海外旅行期間開始前,國內住居所的建築物及置存 於其內動產,因火災、洪水、地震、颱風或其他天災毀損,且損失金 額超過新台幣25萬元,必須取消預定旅程,對於被保險人無法取回之 預繳團費、交通、住宿及票券之 費用,符合條件即可申請理賠。
台產說明,旅行不便險可理賠的情況除上述因天災造成重大損失外 ,還包括被保險人突發疾病或受傷;同居親屬身故;公共交通業者員 工罷工,導致班次取消或延誤超過24小時等。符合條件即會依比率核 算賠償金額,多人同宿費用也會按比例計算。
新光產險提醒,理賠申請須提供充分證明文件,包括事故證明、損 失金額證明(載明受災金額、地點及事故時間)、已預繳費用的單據 正本,以及旅行社或相關單位出具的「無法退款」證明文件,並檢附 理賠申請書一併送交保險公司,以加速審核時程。
產險業者強調,許多民眾雖符合災損條件,但因證明文件不足導致 理賠流程延宕,建議可先向消防單位或地方政府申請災損證明,再由 修繕廠商或公證單位協助開立損失金額證明,以確保理賠順利進行。
因家中災損取消旅程,並非所有旅行不便險都涵蓋,且多數保單都 有25萬元損失金額的門檻限制。若損失金額未達標準或無法提供完整 證明文件,恐會影響理賠結果。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台灣的產險業界正積極展開低碳行動,努力邁向淨零轉型。近期,包括國泰世紀產物、富邦、明台、台灣、新安東京海上等多家知名產險公司,紛紛公布了自己在減碳方面的最新進展,展現了產險業在永續經營與碳管理上的多元實踐。
明台產險在7月31日宣佈,已根據國際標準ISO 14064-1完成了2024年度的溫室氣體盤查,並成功取得第三方驗證機構核發的證書。這次盤查不僅涵蓋了範疇一與範疇二的排放,還首次將範疇三中的「投融資對象」排放納入盤查範圍,全面掌握營運及投資相關的碳足跡。而台產也於今年5月完成了盤查並取得ISO 14064-1證書;新光產險則表示,目前盤查作業已經進行中,預計今年內將完成。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自2022年起自主展開溫室氣體盤查,並已獲得英國標準協會(BSI)頒發的ISO 14064-1證書。該公司指出,今年也根據同一國際標準完成了2024年度全公司的溫室氣體盤查,並於5月通過BSI的驗證取得證書。
國泰世紀產物和富邦產險則在近年來積極響應綠色金融政策。國泰世紀產物強調,該公司是產險業中最早同時取得「碳標籤」及「減碳標籤」的產險公司。通過數位化服務、電子保單與QR Code條款,該公司成功降低了紙張與碳排的使用量。
富邦產險則表示,自2016年起即導入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並每年取得認證。今年5月,該公司率先提出邁向「淨零承保」目標,原計劃於2023年增訂煤炭及非典型油氣產業的脫碳策略,後於2025年進一步提出更積極的脫碳時程,目標於2030年底前全面退出燃料煤相關產業營收或發電產能占比超過5%企業、電廠的承保業務,2040年底前全面退出非典型油氣開採營收占比超過5%企業的承保業務,但對於有公開具體減碳行動或轉型計畫的承保對象除外。
明台產險7月31日宣布,已依據國際標準ISO 14064-1完成2024年度 溫室氣體盤查,並取得第三方驗證機構核發的證書。這次盤查除涵蓋 範疇一與範疇二排放,更率先將範疇三中的「投融資對象」排放納入 盤查範圍,全面掌握營運及投資相關碳足跡。台產也於今年5月完成 盤查並取得ISO 14064-1證書;新光產險則表示,目前盤查作業已進 行中,預計今年內完成。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自2022年起自主展開溫室氣體盤查,並獲英國標 準協會(BSI)頒發ISO 14064-1證書。新安東京海上指出,今年也依 據同一國際標準完成2024年度全公司溫室氣體盤查,於5月通過BSI驗 證取得證書。
國泰和富邦等二大產險近年積極響應綠色金融政策。國泰產險強調 ,國泰產險是產險業中最早同時取得「碳標籤」及「減碳標籤」的產 險公司。透過數位化服務、電子保單與QR Code條款,降低紙張與碳 排使用量。
富邦產險說明,自2016年即導入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並每年 取得認證。今年於5月取得認證,率台灣產險業之先提出邁向「淨零 承保」目標,原於2023年增訂煤炭及非典型油氣產業之脫碳策略,後 於2025年進一步提出更積極之脫碳時程,目標於2030年底前全面退出 燃料煤相關產業營收或發電產能占比逾5%企業、電廠之承保業務, 2040年底前全面退出非典型油氣開採營收占比逾5%企業之承保業務 ,但若承保對象有公開具體減碳行動或轉型計畫等條件者除外。
丹娜絲颱風帶來的強風暴雨,對台灣中南部地區造成了嚴重的災害,無數民眾的家園受到破壞,生命財產遭受損失。在這緊急關頭,國泰金控表達了對受災民眾的關懷,並實際行動,展現企業責任。
29日,國泰金控宣布捐款2,000萬元給衛福部賑災專戶,這一慷慨的捐助將為災區的重建工作提供重要的資金支持。國泰金控的這一舉動,不僅是對受災民眾的慰藉,也是對社會責任的貫徹。
秉持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國泰金控旗下子公司國泰人壽和國泰產險在颱風來襲時迅速展開關懷機制。國泰人壽為保戶提供了多項服務措施,包括快速理賠、醫療理賠預付金、保單續期緩繳等,以減輕受災戶的經濟壓力。國泰產險則迅速啟動快速理賠服務,並針對番石榴農作物推出「理賠即時通」服務,確保農民能夠在災後迅速獲得保障。
在這場災難中,國泰的業務員工也展現了溫暖的行動。居住在災區的員工自發性地準備了「關懷包」,裡面包含了即食食品和飲用水等必需品,送到保戶家中,提供實際的幫助。在嘉義縣布袋鎮,員工們雖然自己的家尚未完全修復,卻仍自發投入救災行動,準備愛心便當送給第一線的搶修人員。台南新營地區的行銷主管帶領團隊進行災區送暖,將愛心便當分發給災區的家戶,傳遞著同理心與在地力量。
國泰產險積極關注丹娜絲颱風對受災民眾的影響,對於符合條件的受災保戶,立即啟動住宅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保險的快速理賠服務。這種即時的理賠服務,有助於受災民眾迅速清理家園,恢復正常生活。
國泰金控的這一系列行動,不僅顯示了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承擔,也展現了台灣企業在面對災難時的团结與溫暖。在這場災難中,國泰金控的關懷與幫助,將成為受災民眾重建家園的重要力量。
國泰金控秉持「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精神,除了伸出援手提供重 建所需資源外,旗下子公司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在颱風來襲時即於第 一時間啟動關懷機制。國泰人壽保戶服務關懷機制,包含快速理賠服 務、醫療理賠預付金、續期保費緩繳、保單借款利息緩繳、房貸本息 緩繳、免費保單補發等服務措施(申請期間:即日起至2025年9月30 日止)。國泰產險針對保戶住家因颱風受損,立即啟動快速理賠服務 ,並提供番石榴農作物「理賠即時通」服務。
國壽業務員工也在第一時間展現溫暖行動,同為居住在災區的嘉義 市員工,自發性自行準備「關懷包」送至保戶家中,內含可即食食品 、飲用水等,盡己之力提供生活物資與關懷陪伴;嘉義縣布袋鎮員工 ,雖自家尚未完全修復,卻仍自發性投入救災行動,親手準備愛心便 當,送給在第一線辛苦搶修的台電人員;台南新營地區行銷主管帶領 團隊災區送暖,進行愛心便當捐贈,交予村里長帶進災區家戶,以實 際行動傳遞「同理心」與「在地力量」。
國泰產險即時關注丹娜絲風災影響情形,並主動進行關懷,如保戶 住家因颱風造成財產受損,只要符合水災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之受災 保戶,立即啟動住宅颱風及洪水災害補償保險快速理賠服務,只要檢 具相關理賠文件後,即可快速下款,協助民眾清理及恢復家園。另外 ,針對番石榴農作物保險保戶推出「理賠即時通」服務,只要達到理 賠條件時,即可於隔日中午前收到符合申請理賠簡訊及郵件通知專屬 服務,讓農民快速獲得充分保障。
產險業者指出,目前明台產險、和泰產險的寵物險多屬於「服務型 商品」,僅提供給合作通路需求使用並非主力銷售產品。因此一旦有 保戶申請大額理賠,損失率容易偏高,也使業者對擴大承保興趣有限 。
回顧市場發展,台灣寵物險在2022年曾創下高峰,全年投保件數達 93,927件、簽單保費突破2.69億元,但立即爆發高損失率危機,202 3年理賠金額衝高至2.63億元,滿期損失率一度飆升至逾100%,導致 產險公司對寵物險推出轉趨保守,不少產險公司趁著寵物險公版推出 ,紛紛下架觀望。
雖然2025年前五月損失率已降至38.3%,較去年同期94.9%大幅改 善,但整體市場保費收入6千萬餘元、投保件數2.8萬件只平去年同期 水準,投保件數、金額仍處於相對低檔,顯示距離市場全面回穩仍有 一段距離。
業者分析,近年投保件數及保費下滑原因,包括保單條款調整、醫 療費用上限及自負額控管更嚴格、核保與理賠審核標準收緊,以降低 高額賠付風險。部分飼主則抱怨,「想買卻買不到」是現況常態。除 非是有植入晶片的貓、狗,其他寵物一律不受理;首次投保年齡限制 在2至8歲之間,年紀過大或屬於特定高風險犬種則遭拒保;即便投保 成功,若曾出現大額理賠,隔年也可能面臨不續保風險。
許多現行寵物險商品保障額度偏低、附加自負額與理賠次數限制, 無法全面覆蓋昂貴的醫療支出,也讓部分飼主認為投保「划不來」, 選擇自行吸收醫療費用。產險業者強調,有一產險公司加入寵物險市 場是一個正向訊號,但要再打開台灣寵物險市場,仍須依賴保單設計 創新、理賠爭議解決機制完善,以及建立更穩定的風險分攤模式,才 能重建市場信心。
據國泰產險最新統計,太陽能設施因風災造成的損失件數占比逾八 成,雖然淹水事故僅占兩成,但卻占總損失金額六成以上,顯示極端 氣候對再生能源設備的影響不容小覷。
新光產險指出,太陽能板高損率的原因,與其設置區位息息相關。 除傳統屋頂型設置外,許多太陽能案場轉向廢耕地與沿海地區建置, 尤其漁電共生案場多集中於台南七股、鹽水等低窪地帶,這些區域本 身即屬於台灣沿岸5公里的易淹水地區。
該公司進一步說明,過去損害多因風壓破壞,如今則因為地面型設 置增加,使得颱風過後引發的淹水損害更為嚴重,甚至有河川潰堤導 致更大範圍災損的案例。
依產險業的調查,僅去年三颱中,就有兩次造成太陽能設備因淹水 而受損;今年貝娜絲颱風後,市場整體損失金額應會遠高於去年凱米 或山陀兒颱風。
新光產險表示,由於發生大淹水或是颱風過後的淹水損失嚴重,因 此目前會參考淹水潛勢圖,核對設計高度即可以知道風險大小。
【產業新聞】上半年產險業保費累計突破1,500億,工程險、健康險成長亮眼
根據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台灣產險業累計簽單保費達到1,523.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10.3%,市場表現穩健。在這波成長中,工程險、健康險及商業火險三大險種的年成長幅度分別位居前三名,顯示政策推動與企業風險意識的提升,以及新台幣升值對市場的正面影響。
在市場佔有率方面,國泰世紀產物、富邦產險、新光產險、新安東京海上及明台產險等五大產險公司依序佔據領先地位。其中,工程險在綠能與離岸風電等重大投資項目的推動下,成為今年上半年成長最快的險種,簽單保費達140.1億元,年增長率達38.4%。
在這波工程險的成長潮中,富邦產險以38.01億元的簽單保費,年增長率17.1%的表現,穩坐市占率第一把交椅。而和泰產險與泰安產險則因積極拓展業務,工程險簽單保費分別成長181%及103%,成為市場上的亮點。
健康險方面,上半年簽單保費收入合計28.8億元,年增長22.1%,主要受益於新台幣升值帶動的國人出國旅遊熱潮,特別是海外突發疾病保險與傷害暨健康綜合保險的銷售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產險業的健康險多為「一年期、不續保」型商品,保費相較於壽險業來說較為低廉,適合那些有短期保障需求或預算有限的消費者。
在這波健康險的成長中,台產險以年增長率102%的亮眼表現,奪得上半年健康險簽單保費收入年增第一名,而中信產險則以75.8%的年增長率位居第二。
在綠能與離岸風電等重大投資項目的推進下,工程險成為今年上半年成長幅度最高的險種,簽單保費為140.1億元,年增38.4%。其中市占率排名第一的富邦產險,上半年簽單保費為38.01億元,年增17.1%;而和泰產與泰安產則因積極拓展業務,工程險簽單保費分別成長達181%及103%,表現亮眼。
健康險簽單保費收入合計28.8億元,年增22.1%,受惠於新台幣升值,國人出國旅遊人口激增,特別是海外突發疾病保險與傷害暨健康綜合保險呈現大幅成長。產險業多數健康險為「一年期、不續保」型商品,保費相對壽險業便宜,適合短期保障需求或預算有限的族群。今年上半年健康險簽單保費收入年增第一名為台產,年增102%,其次為中信產的75.8%。
國泰產險,作為台灣產險領域的領軍企業,不僅在保險產品與服務上展現卓越的創新,更在法遵風險管理上做出重大突破。近期,國泰產險法遵團隊自研發的「法遵儀表板」成功取得「新型」與「設計」雙專利,成為業界首創,這一創舉不僅彰顯了公司在法遵與數位科技領域的創新力,也為員工法遵風險意識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該「法遵儀表板」採用視覺化介面,讓各部門主管能夠直觀掌握風險狀況,並在適時介入管理。這項創新工具整合了內外部資訊、法規、歷史數據以及潛在風險等多種資料,進行精準的風險指數監測與分析。不僅如此,它還結合了法遵單位日常觀察與各部門往來案件,作為質化指標,將永續管理與內部創新融入日常運作。
國泰產險總機構法令遵循主管暨副總經理朱政龍表示,這個「法遵儀表板」的推出,是傳統法令遵循管理與現代數位科技結合的成果。法遵團隊經過兩年的研發,跳脫了傳統質化法遵思維,確保業務流程符合法遵要求,強化了公司治理功能與永續韌性。專利的取得,更是對國泰產險在法遵科技和數位管理領域領先地位的肯定。
未來,國泰產險將持續推動法遵觀念的普及化,深化數位工具的應用,讓「法遵儀表板」成為公司治理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推手。這一創新行動不僅展現了國泰產險在內部創新動能上的無所不在,也為公司永續經營提供了堅固的基石。
颱風丹娜絲過境南台灣,帶來強風暴雨,對當地農業與再生能源設施造成重創,特別是太陽光電設備的損失情況引人關注。雖然多家產險公司已陸續收到出險通報,但由於損害評估和現場清理仍在進行中,因此實際的損失金額還在彙整階段。
據統計,明台產險、富邦產險、國泰產險、華南產險、旺旺友聯、泰安產險、新光產險及台產等產險公司均已接獲相關損失通報。受損的太陽光電設施主要分為屋頂型和水面型,災區集中在台南、高雄、嘉義與屏東沿海地區。
明台產險表示,已接獲超過30件光電保險出險通報,但由於現場清理和損害評估尚未完成,因此還無法確定賠償金額。富邦產險也透露,已有超過30件光電設備損失通報,正進行查勘和統計工作。
華南產險截至7月18日前,已接獲17件光電損失通報,但由於損害範圍尚待清點,因此還無法公布損失金額。泰安產險則表示,目前接獲4件損失案件,但因客戶尚未提供完整資料,故無法計算實際理賠金額。
新光產險指出,光電設施的損失結構複雜,尚未統計出具體金額,並表示整體理賠作業將根據個案查勘和清點進度來調整時程。
旺旺友聯產險認為,丹娜絲颱風對雲嘉南地區及高屏地區的太陽光電設施造成嚴重毀損,水面型設施受損情況尤其嚴重。旺旺友聯在台南七股及嘉義布袋、新塭等地均有承保太陽能光電設備,已委請公證公司進行勘損並積極協助客戶辦理理賠申請。由於仍在接受客戶通報和盤點損失,因此還無法確定此次風災造成的損失數額,將持續與客戶保持密切聯繫。
此外,由於這類保險業務均已安排適當的再保,以確保風險分散,因此對營運上尚無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