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台灣銀行 | 2025/08/23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109,000,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03557311 | 呂桔誠 | - | - | -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五
銀行經銷國外債 金管會鬆綁 |台灣銀行
銀行局副局長王立群表示,這項開放是因應國內機構投資人、主要是壽險公司對投資國外債券需求漸增,目前都是直接接洽海外投資機構,未來國銀投資額度擴大後,壽險公司也可直接洽大型國銀來買國外債,畢竟與國內銀行往來會比較方便。銀行買進國外債、再賣給壽險公司,即可賺取投資價差,增加投資收益。
銀行局也表示,目前從事此項業務較積極的如中信銀行、兆豐銀行與台北富邦銀行,未來不排除如有壽險公司的銀行,如國泰世華銀、新光銀、凱基銀等,都可跟自家壽險公司往來,銀行可以利用利率及信用風險的控管專業,建立具規模的債券自行買賣倉儲部位,深化我國的債券市場。
銀行局將預告「銀行及國際金融業務分行申請兼營債券、受益證券、資產基礎證券承銷及自行買賣業務時應遵循之相關規定」,預告期30天,預計也是農曆年後會上路。
目前37家國銀中有32家銀行有開辦國外債券承銷與自營業務,但對單一債券買賣額度僅限指撥營運資金的20%,如中信銀指撥營運資金才10多億元,等於買單檔國外債額度僅2億多元,所有銀行的指撥營運資金都不逾20億元,即頂多4億多元的額度,根本無法與國外投資單位議價。
未來擴大額度後,即可以核算基數(即淨值扣轉投資金額)的10%,如中信銀就有2,800多億元,單檔債券可買到200億元左右,成為大戶。另外如兆豐銀、台灣銀行、合庫、第一銀行的淨值都有2,000億元以上,單檔買債額度也都逾百億元以上,還有15家國銀的淨值介於1,000到2,000億元之間。
銀行局表示,銀行承銷債券,可能因為時機、價格或買家等因素,暫時由自己承接部位,即算自營,且要負造市責任,但若只是經紀,即仲介債券到國內賺手續費,獲利空間會比較小。
下一則:台銀、兆豐 2018聯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