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 2025/08/18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50,033,00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8421312 | 張聖心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四
四業者Q1獲利都成長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
根據金管會今年第1季公布金融機構簡易損益表,國內設有子行的五大外銀,花旗銀首季稅前盈餘31.11億元,較去年同年期成長逾六成,渣打銀首季稅前盈餘11.62億元,較去年同年期近4億元表現,成長幅度為五大外銀中最高,渣打銀同時也在近兩年積極裁減分行據點。
?豐銀今年首季稅前盈餘19.65億元,較去年同年期也出現正成長,?豐銀今年繼續調整實體分行策略,6月1日裁撤雙北的中山及新店二家分行,星展銀也交出年正成長的成績單。
去年台灣經濟環境險峻,國內經濟成長緩慢,中小企業借款意願低,加上人民幣匯價重挫,引爆台灣人民幣TRF地雷,炸傷金融業者之餘,也衝擊不少台商業者事業,台灣央行又啟動降息,對各銀行而言,去年的台灣市場算是相當難做。
迎向今年,各銀行調整結構,資產規模較大的外銀選擇以既有優勢進攻國內財富管理市場,增加手續費收入,部分外商銀行未來還希望可以與台灣政府共享綠色金融,為離岸風力發電業務帶進海外投資人,針對有貸款需求的企業以及願意投資的企業主,提供量身訂專案融資業務。
上一則:用大數據打贏市場 外銀跑在前面
下一則:外銀槓國銀 大動作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