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公)公司新聞
穎崴公告,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受託保管挪威中央銀行(Norges Bank)投資專戶,於今年03月03日起至今年09月02日止,經由集中市場取得增加2,017,000股,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5.595%。
穎崴參加本屆半導體國際展會(SEMICON TAIWAN 2025),包括跨世代測試座新品HyperSocket™、結合液冷散熱方案的液冷測試座(Liquid Socket)、全新液冷散熱解決方案E-Flux 6.0、矽光子CPO測試方案、高速老化測試(Functional Burn-in)等新一代AI、HPC應用及先進封裝相關產品將全面亮相。
穎崴還以「專注複雜挑戰:適用於高頻高速、大封裝和高針數應用的先進封裝測試解決方案」為題,將於今天在SEMICON Taiwan「先進測試論壇(Advanced Testing Forum)」中,分享更多AI相關的半導體先進測試解決方案。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董事長張聖心表示, 花旗將永續視為重要方向,持續探索如何在策略與營運中實踐ESG理 念,並期望未來能與客戶共同朝淨零的目標前進。
花旗已連續三年奪得「最佳企業金融獎」,並第四度獲頒「最佳E SG獎」。在國際供應鏈持續轉移之際,花旗憑藉綿密的跨國網絡與完 善的金融服務,協助台灣企業加速全球布局,同時以綠色金融工具支 持客戶落實永續行動。
花旗(台灣)商業金融事業群負責人余苑菱指出,在動盪的經濟環 境中,供應鏈的不確定性驟升,重組或移轉的趨勢使得企業更重視國 際情勢洞察與靈活資金規劃。花旗提供跨境金流、資金管理與籌融資 整合方案,且具備專業分析團隊,能幫助客戶提升營運效率、拓展國 際版圖,同時確保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掌握先機。
憑藉遍布全球超過90個市場的優勢,花旗持續扮演台灣企業通往國 際的重要橋樑。自2020年以來,花旗集團為台灣企業客戶從全球資本 市場籌集逾270億美元的資金,在日益複雜且快速變化的產業環境中 ,持續協助台灣企業邁向海外,也幫助國際企業投資台灣,增強國際 競爭力。
在國際與在地評比中,花旗在台屢獲佳績。除了這次《卓越雜誌》 2025年度卓越銀行評比的兩項大獎外,更榮獲《亞洲金融》的「最佳 國際銀行」、「最佳國際商業銀行-中小企業」,及《財資雜誌》Tr iple A「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獎」、「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顧問獎 」與「最佳商業銀行」等國際獎項。
星展集團執行總裁陳淑珊昨(2)日出席2025星展集團記者會表示,台灣是星展的重要策略市場,星展多年來持續增資、收購以展現深耕台灣的承諾。自2008年收購寶華、2017年接手澳盛在台零售與財富業務,到2023年完成花旗台灣消金業務整合,星展已穩居台灣最大外商銀行領導地位。
身為亞洲最安全銀行,星展結合在亞洲與關鍵市場的深厚網絡,協助客戶在不確定環境中抓住新契機,不論是企業跨足國際,還是個人累積並傳承財富,星展都是最值得信賴的金融夥伴。陳淑珊指出,很多星展的客戶回饋說,星展是風雨見真情的好夥伴,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星展永遠都在。
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黃思翰進一步表示,星展未來發展將聚焦三大核心領域,包含 :
一、輕鬆便捷的支付體驗:推出涵蓋個人與企業的創新支付解決方案,包括跨國速匯DBS Remit、企業專屬GlobeSend環星匯、企業簽帳金融卡、個人外幣刷卡直扣外幣帳戶的「多幣通」等,全面解決客戶支付痛點。
二、 完整的財富管理布局:已取得財管2.0執照並進駐高雄專區,將持續引進創新金融產品服務超高資產客戶;同時將透過創新科技,協助新興富裕族群,邁向更高層次的財富成長。
三、 協助企業拓展海外版圖:憑藉對亞洲市場深入瞭解,協助企業掌握全球供應鏈重組與東南亞投資新機會。
除了穩健財務表現,星展基金會亦自2014年持續支持具正面影響力的社會企業,並提升弱勢族群生活與技能。未來3年,基金會將再投入新台幣3億元於在地專案,預計嘉惠超過110萬名弱勢族群,並持續推動銀髮族健康安心的樂齡生活。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董事長張聖心表示,「我們深刻理解永續轉型挑戰,也看見其中孕育的機會。因此我們將永續視為重要方向,持續探索如何在策略與營運中實踐ESG理念,並期望未來能與客戶共同朝淨零目標前進。」
據卓越雜誌調查結果,花旗已連三年奪得「最佳企業金融獎」,並第四度獲頒「最佳ESG獎」。在國際供應鏈持續轉移之際,花旗憑藉綿密跨國網絡與完善金融服務,協助台灣企業加速全球布局,同時以綠色金融工具支持客戶落實永續行動。
花旗(台灣)商業金融事業群負責人余苑菱指出:「在動盪的經濟環境中,供應鏈不確定性驟升,重組或移轉趨勢使企業更重視國際情勢洞察與靈活資金規劃。花旗提供跨境金流、資金管理與籌融資整合方案,且具備專業分析團隊,不僅幫助客戶提升營運效率、拓展國際版圖,更確保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掌握先機。」
憑藉遍布全球超過90個市場的優勢,花旗持續扮演台灣企業通往國際的重要橋梁。2020年來花旗集團為台企客戶從全球資本市場籌集逾270億美元,協助台企邁向海外,也幫助國際企業投資台灣。
在國際與在地評比中,花旗在台屢獲佳績。今年除卓越雜誌兩項大獎外,更榮獲《亞洲金融》「最佳國際銀行」、「最佳國際商業銀行 - 中小企業」、《財資雜誌》Triple A「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獎」、「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顧問獎」與「最佳商業銀行」等國際獎項。
亞洲權威人力資源媒體《HR Asia》近日揭曉2025年台灣「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得獎名單,其中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榮獲台灣區最佳企業雇主之一的殊榮。在8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花旗(台灣)銀行人資長蔡慧芬代表出席,並榮獲頒發獎項。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董事長張聖心在頒獎典禮上表示,花旗一直致力于推動身心靈平衡的幸福職場文化。為此,銀行提供了一系列優於勞基法的員工福利,希望員工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也能關注自身的身心健康,並提倡彼此尊重的精神,將花旗的核心價值貫徹到每一位同仁的日常工作中。
《HR Asia》指出,當前企業面臨著嚴峻的人才挑戰,如多世代共事和員工需求轉變。獲獎企業在人才留任策略上,除了重視職涯成長與技能培訓,還以彈性和多元文化吸引並留任優秀人才。花旗正是這樣的企業。
花旗高度重視員工的成長與發展,透過其全球網絡,為員工提供跨國發展和交流的機會。自1977年首度將儲備主管計畫引進台灣以來,花旗一直秉持著深耕台灣的承諾,並不斷優化人才培訓制度。每年的花旗儲備主管及暑期實習計畫,都深受年輕學子的熱烈歡迎,讓花旗成為金融業求職者心目中的理想企業。
花旗(台灣)銀行人資長蔡慧芬強調,花旗倡導用人唯才的企業文化,為每位員工提供公平的工作與晉升機會,並致力於創造一個讓同仁能夠充分參與、發揮潛能的工作環境。
此外,花旗(台灣)與專業心理諮商單位合作,提供免費諮商服務,幫助同仁面對壓力與挑戰。同時,銀行不定期舉辦健康促進活動與講座,幫助員工培養平衡生活與工作所需的能量。
今年獲得《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肯定,只是花旗(台灣)對於人才發展和幸福職場承諾的其中一個里程碑。過去,花旗也曾獲得多項榮譽,如《104人力銀行雇主品牌大賞》「最佳留任力」獎項等,這些都證明了花旗在打造優質工作環境和關心員工福祉方面的努力。
亞洲權威人力資源媒體《HR Asia》近期揭曉了2025年台灣「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得獎名單,其中,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榮獲台灣區最佳企業雇主之一的殊榮。這一榮耀的獲得,象徵著花旗在人才管理與企業文化建設上的卓越成就。
8月8日,《HR Asia》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花旗(台灣)商業銀行人資長蔡慧芬代表出席並領獲了這個榮譽。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董事長張聖心在頒獎典禮上強調:「人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他並表示,花旗致力于推動身心靈均衡的幸福職場文化,提供優於勞基法的員工福利,鼓勵員工在忙碌的工作中不忘關注身心健康,並提倡相互尊重的工作氛圍,讓花旗的核心價值成為員工日常工作的動力。
《HR Asia》指出,面對嚴峻的人才挑戰,特別是多世代共事與員工需求轉變的背景下,獲獎企業在人才留任策略上,除了重視職涯成長與技能培訓,更以彈性和多元文化作為吸引和留任優秀人才的關鍵。作為金融業的搖籃,花旗對員工在公司內部的成長與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並通過其全球網絡,為員工提供跨國發展和交流的機會。
自1977年首度將儲備主管計畫引入台灣以來,花旗對台灣市場的深耕不斷,並持續優化人才培訓制度。每年,花旗的儲備主管及暑期實習計畫都受到年輕學子的熱烈追捧,這也證明了花旗在金融業求職者心中的地位。
蔡慧芬在頒獎典禮上表示,花旗堅持用人唯才的企業文化,為每位員工提供公平的工作和晉升機會,並致力于創造一個讓同仁能夠充分參與、發揮潛能的工作環境。
除了《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花旗(台灣)過去也曾榮獲《104人力銀行雇主品牌大賞》「最佳留任力」等多項殊榮,這些都體現了花旗對人才發展和幸福職場承諾的堅定。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董事長張聖心表示:「人才是花旗最珍視的資產。為推動身心靈均衡的幸福職場文化,花旗提供一系列優於勞基法的員工福利,希望員工工作忙碌之餘,也要注重身心健康,提倡不論職務皆彼此尊重的精神,讓花旗核心價值融入同仁每日工作中。」
《HR Asia》表示,面臨嚴峻人才挑戰,多世代共事與員工需求轉變,獲獎企業在人才留任策略上除重視職涯成長與技能培育,更以彈性與多元文化吸引並留任優秀人才。
被譽為金融人才搖籃的花旗,高度重視員工在公司成長及發展,透過綿密全球網絡,提供員工跨國發展、交流機會。此外花旗1977年首度將儲備主管計畫引進台灣,秉持持續深耕台灣承諾,不斷優化人才培訓制度。每年花旗儲備主管及暑期實習計畫也深獲年輕學子熱烈回響,凸顯花旗仍是金融業求職者心目中首選企業之一。
蔡慧芬表示:「花旗倡導用人唯才的企業文化,提供每位員工公平的工作與晉升機會,致力於創造一個能讓同仁充分參與、發揮潛能的工作環境。」
花旗針對選育人才不遺餘力,除《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花旗(台灣)往年也曾獲得《104人力銀行雇主品牌大賞》「最佳留任力」獎項等多項肯定,貫徹花旗重視人才發展、打造幸福職場承諾。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董事長張聖心表示, 為了推動身心靈均衡的幸福職場文化,花旗提供一系列優於勞基法的 員工福利,盼員工在工作忙碌之餘,也要注重身心健康,提倡彼此尊 重的精神,讓花旗的核心價值融入同仁們的每日工作之中。
《HR Asia》表示,當前企業面臨嚴峻的人才挑戰,包括多世代共 事以及員工需求轉變,獲獎企業在人才留任策略上,除了重視職涯成 長與技能培育,更以彈性與多元文化,吸引並留任優秀人才。
花旗高度重視員工在公司的成長及發展,透過綿密的全球網絡,提 供員工跨國發展、交流的機會。此外,花旗於1977年首度將儲備主管 計畫引進台灣,秉持著持續深耕台灣的承諾,不斷優化人才培訓制度 。每年的花旗儲備主管及暑期實習計畫,也深獲年輕學子熱烈回響, 凸顯花旗為金融業求職者心目中的首選企業之一。
花旗(台灣)銀行人資長蔡慧芬表示,花旗倡導用人唯才的企業文 化,提供每位員工公平的工作與晉升機會,致力於創造一個能讓同仁 充分參與、發揮潛能的工作環境。
此外,花旗(台灣)與專業心理諮商單位合作,提供免費諮商服務 ,協助同仁面對壓力與挑戰。同時,不定期舉辦各式健康促進活動與 講座,協助員工培養平衡生活與工作所需的能量。
除了今年獲得《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花旗(台灣 )往年也曾獲得《104人力銀行雇主品牌大賞》「最佳留任力」獎項 等多項的肯定,貫徹花旗重視人才發展、打造幸福職場的承諾。
近期台灣債市熱絡,7月份台債買超排行結果驚艷亮相。據櫃買中心最新統計,中信銀行以89.35億元的買超金額奪得冠軍寶座,緊追其後的是元大銀行,買超金額達63.24億元。而外商銀行中,花旗(台灣)商業銀行以41.54億元的買超金額排名第三,展現其在台灣市場的活躍度。
值得一提的是,「老三票」之一的兆豐票券也不甘示弱,以26.51億元的買超金額取得第四名,而「綠巨人」中華郵政則以26.21億元的買超金額位居第五,與前幾名有所差距。
券商主管分析,近期國內債市呈現多頭行情,10年期主流公債利率在三個月內從1.6%下跌至1.37%,跌幅達0.23個百分點。這意味著,那些在過去三個月內進場買進公債的金融機構,將能獲得豐厚的資本利得。
櫃買中心提供的数据顯示,除了中信銀、元大銀、花旗(台灣)銀行、兆豐票券、中華郵政外,前十大買超機構還包括第一銀行、中華票券、國際票券、萬通票券與花旗(台灣)銀行,買超金額範圍在9.45億元至23.28億元之間。
資深債券商主管指出,7月份買超金額排名前十大機構中,有四家為票券商,這一現象反映出票券商雖然規模不若銀行,但對於固定收益商品的利率走勢十分敏感。由於預期美國聯準會在9月可能進行降息,台債市場也可能隨著國際債市走出新一波多頭行情,因此這些機構提前在7月進行布局。
券商主管表示,近期國內債市迎來大多頭行情,近三個月來10年期 主流公債利率一路下挫,5月中利率還高掛在1.6%,13日已滑落至1 .37%,跌幅達0.23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前三個月買進公債的金融 機構,將有一筆豐厚的資本利得可賺。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7月大買台債的前五名金融機構,依序為中信 銀、元大銀、滙豐(台灣)銀行、兆豐票券、中華郵政, 意外奪冠的中信銀單月買超金額89.35億元,仍未達百億元以上水準 ;元大銀單月買超台債63.24億元,排名第二,滙豐(台 灣)銀行買超41.54億元拿下季軍,為7月買債最積極的外銀;兆豐票 券買超26.51億元,超前「綠巨人」中華郵政的26.21億元。
前十大買超機構還包括第一銀行、中華票券、國際票券、萬通票券 與花旗(台灣)銀行,買超金額9.45億元∼23.28億元。
資深債券商主管說,7月買超金融機構前十大裡,有四家都是票券 商,顯示票券商雖然經營規模不如銀行,但對固定收益商品的利率走 勢相當敏感,著眼美國聯準會9月有機會重啟降息,台債也可能跟隨 國際債市走出新一波多頭行情,才會有志一同、提前在7月進場布局 。
花旗集團在2024年於台灣市場再創佳績,成功協助企業完成近20項重大交易,涵蓋併購、股權及債券資本市場,確立了其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這家外資銀行不僅在業績上取得顯著成就,更在國際金融媒體的評選中獲得高度認可,共獲得《亞洲金融》、《歐元雜誌》與《財資》三大國際金融媒體頒發的11項大獎。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張聖心表示,花旗將全球平台與跨國網絡優勢充分發揮,為台灣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解決方案,助力企業應對在地及跨境業務的挑戰。今年獲得多項國際權威獎項,正是對花旗在台灣市場深耕與專業表現的肯定。
《歐元雜誌》報導指出,花旗在台灣的投資銀行業務表現突出,在併購、股權與債券市場蟬聯領先地位。2024年,花旗投資銀行團隊成功協助台灣企業完成將近20筆關鍵交易,並在相關領域取得最高市占率,創下近年最佳業績紀錄。自2020年以來,花旗已為台灣企業在 全球資本市場籌資超過270億美元,並提供逾110億美元的併購顧問服務,積極推動台灣企業的國際化發展。
今年,花旗榮獲《亞洲金融》頒發「最佳國際銀行」、「最佳國際投資銀行」、「最佳國際併購機構」、「最佳國際股權機構」、「最佳國際債券機構」以及「最佳國際商業銀行-中小企業」等六項大獎。同時,《歐元雜誌》也頒發「最佳投資銀行」與「最佳併購投資銀行」雙料殊榮。在《財資》Triple A獎項中,花旗也獲得「台灣最佳次保管銀行」、「最佳國際保管銀行」與「最佳保險託管專家」等榮譽,展現其在企業金融、資本市場與財富託管領域的全面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花旗已連續22年獲《財資》「最佳國際銀行」的榮耀,這一成就是對花旗在台灣市場持續深耕和創新發展的最好證明。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董事長張聖心表示:「花旗致 力於成為值得客戶信賴的金融夥伴,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運用綿 密跨國網絡的優勢和強大的全球平台提供金融解決方案,支持客戶的 在地及跨境業務需求。今年榮獲諸多國際獎項,也再次證明花旗在台 灣的優異業務表現受到肯定。」
歐元雜誌在其得獎說明中指出,花旗持續鞏固在台灣投資銀行業內 無可撼動的領導地位,展現出在各項業務領域的全方位卓越表現,持 續蟬聯併購、股權與債券資本市場的領先排名。
花旗集團投資銀行事業群於2024年協助台灣企業客戶完成近20項重 大交易,橫跨併購、股權與債券資本市場,並於台灣市場獲得最高的 市占率,創下近年業績高峰。自2020年以來,花旗集團為台灣企業客 戶從全球資本市場籌集逾270億美元的資金,並為總金額逾110億美元的併購交易提供了諮詢服務,在日益複雜且快速變化的產業環境中,持續協助台灣企業邁向海外,增強國際競爭力。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張聖心表示,花旗持續以全球平台與跨國網絡優勢,為台灣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因應在地及跨境業務發展。今年獲得多項國際權威獎項,證明花旗在台灣金融市場的深耕與專業表現備受肯定。
根據《歐元雜誌》指出,花旗在台灣投資銀行業務中展現強勁的市場領導力,持續蟬聯在併購、股權與債券市場的排名領先地位。2024年花旗投資銀行團隊成功協助台灣企業完成將近20筆關鍵交易,並在相關領域取得最高市占率,寫下近年最佳業績。自2020年以來,花旗已為台灣企業從全球資本市場籌資超過270億美元,並提供逾110億美元的併購顧問服務,積極協助台灣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今年花旗榮獲《亞洲金融》包括「最佳國際銀行」、「最佳國際投資銀行」、「最佳國際併購機構」、「最佳國際股權機構」、「最佳國際債券機構」、「最佳國際商業銀行-中小企業」等六項大獎;並由《歐元雜誌》頒發「最佳投資銀行」與「最佳併購投資銀行」雙料殊榮。
同時,花旗也在《財資》Triple A獎項中囊括「台灣最佳次保管銀行」、「最佳國際保管銀行」、「最佳保險託管專家」等肯定,展現其在企業金融、資本市場與財富託管領域的整體實力。花旗已連續22年獲《財資》「最佳國際銀行」榮耀。
花旗集團在台榮獲《財資》2025年Triple A永續金融獎項有兩類, 一是銀行顧問類,包含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 財務顧問、最佳股權籌資財務顧問、最佳國際併購財務顧問,以及最 佳商業銀行。
二是最佳交易類,包含最佳海外存託憑證—環球晶圓6.89億美元的 海外存託憑證發行;最佳同步發行—緯穎科技14.4億美元的海外存託 憑證及海外可轉債同步發行;最佳可轉債—廣達電腦10億美元海外可 轉債發行;最佳首發債券—國泰人壽6億美元次順位公司債發行;最 佳保險公司資本債—南山人壽7億美元次順位債券發行;最佳聯貸— 鴻海11億美元無擔保循環貸款,以及最佳併購—文曄科技對FutureE lectronics Inc. 38億美元併購。
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暨台灣區總裁張聖心表示,「作為全球化 的國際銀行,花旗善用遍布全球90多個市場的網絡優勢,提供市場分 析和創新金融解決方案,協助台灣企業拓展業務版圖,也幫助國際企 業投資台灣。」
去年花旗集團從全球資本市場為台灣企業募集高達近100億美元的 資金,致力成為值得台灣客戶信賴的金融顧問。
花旗深耕台灣逾60年,卓越經營屢獲國際財經獎項肯定,今年更連 22年蟬聯《財資》「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最佳國際銀行」、連十 年榮獲「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連八年獲頒「最佳國際併 購財務顧問」、連四年獲得「最佳股權籌資財務顧問」及連兩年榮獲 「最佳商業銀行」等。
花旗此次榮獲《財資》2025年獎項橫跨銀行顧問與交易兩大類別,銀行顧問類包括: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最佳股權籌資財務顧問、最佳國際併購財務顧問、最佳商業銀行。
交易類獎項包括:環球晶圓6.89億美元GDR案(最佳海外存託憑證)、緯穎科技14.4億美元GDR與可轉債同步發行(最佳同步發行)、廣達電腦10億美元可轉債(最佳可轉債)、國泰人壽6億美元次順位債(最佳首發債券)、南山人壽7億美元次順位債(最佳保險公司資本債)、鴻海11億美元無擔保聯貸(最佳聯貸)、文曄科技收購Future Electronics Inc.案(最佳併購)。
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暨台灣區總裁張聖心指出:「花旗以全球超過90個市場的綿密網絡與創新金融解決方案,協助台灣企業拓展國際版圖,也支持外資企業投資台灣。2024年,花旗從全球資本市場為台灣企業籌得近100億美元資金,持續扮演企業值得信賴的金融顧問角色。」
此外,花旗亦在《IFR Asia》與《FinanceAsia》2024年度評選中,被譽為「亞太區最佳債券機構」,並獲頒「亞太區最佳股權與股權連結籌資財務顧問」。花旗亞太區投資銀行主管Jan Metzger強調:「這些榮譽印證我們致力為客戶提供專業建議與最佳解決方案,感謝客戶長期的信任與支持。」
根據Dealogic數據,花旗於2024年協助亞太區企業從全球資本市場籌資超過2,500億美元,顯示其在跨境交易與資本市場操作的領先地位。
近期金管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全台38家國銀的放款總餘額達到42兆7,601億元,相比上月增加了1,640億元。這一成長主要來自於國內分行放款餘額的上升,約增加了1,367億元。然而,由於農曆春節後到期不續借、公營企業大量還款以及不動產放款放緩等因素,整體放款餘額增長速度有所緩慢。
具體來看,2月份放款餘額的月增額為1,639.82億元,與1月份的3,885.35億元相比,增長幅度明顯下降。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解釋,放款餘額增幅減緩的主要原因是三個方面:首先是春節季節性因素,民營企業在年節後多不續借,導致對民營企業的放款餘額僅增加了169億元;其次是部分公營企業進行了大額還款,對公營企業的放款餘額減少了27億元;最後是購置不動產的放款餘額增長放緩,主要因為中央銀行去年9月實施的第七波信用管制,使得不動產放款餘額大幅下滑83.5%。
在放款方面,2月份的週轉金增額為1,216億元,比1月份的1,985億元少了近一倍。這主要是因為許多企業到期還款或提前清償。相對地,企業投資的增幅則較1月份的77億元增加了108億元,這主要是由於幾家海外企業進行了大量的借款,用於企業併購。
在存款方面,2月份存款月增前三大銀行分別為一銀增加815億元、國泰世華銀增564億元,以及花旗銀增489億元。這些數據反映了花旗銀在台灣市場的存款增長,顯示其在當地金融市場的活躍度。
此外,前兩個月的稅前盈餘累計達1,000.7億元,創下了歷年同期最高紀錄。這主要得益于利息與手續費收入的雙重驅動,其中利息淨收益為1,082.9億元,年增長10.5%,手續費淨收益為575.6億元,年增長9.2%。雖然由於股匯市波動,投資和其他淨收益減少了399.6億元、年減8.6%,但這並未影響整體獲利的增長。
統計顯示,2月放款餘額僅月增1,639.82億元,較1月的3,885.35億 元大幅放緩。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表示,放款餘額增幅下降的 主因有三,一是農曆春節季節性因素影響,民營企業多在年節後借款 到期就不續借,2月國銀對民營企業放款餘額約19兆9,110億元,僅較 上月增加169億元;二是部分公營企業有大額還款,2月國銀對公營企 業放款餘額約9,418億元,較上月減少27億元。
三是在用途別方面,購置不動產相較於過去數月呈現放緩,2月放 款餘額約18兆4,205億元,僅月增250億元,中央銀行於去年9月開始 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今年2月不動產放款餘額已大幅下滑83.5%。
放款方面,2月週轉金月增僅1,216億元,少於1月的1,985億元,反 觀企業投資單月增幅108億元,相較1月的77億元增加較多。侯立洋指 出,週轉金增額減少的主因是很多企業到期還款或提前清償,企業投 資增額提高則是因為有幾家海外企業大額借款,作為企業併購使用。
國銀2月放款月增前三大銀行分別為臺銀增788億元、中信銀增674 億元、台新銀增230億元;存款月增前三大為一銀增加815億元、國泰 世華銀增564億元,花旗銀增489億元。
前二月獲利創歷年同期最高,侯立洋說明,三大收益中的利息淨收 益1,082.9億元、年增10.5%,及手續費淨收益575.6億元、年增9.2 %,但因股匯市波動影響,投資和其他淨收益減少399.6億元、年減 8.6%,抵銷部分增幅。
【金融新聞】
在剛剛公布的中央銀行第四季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中,我們可以看到台灣銀行業的亮點與挑戰。去年全年,每一名銀行員工的平均貢獻度達到了263.5萬元,這一數字比前一年成長了14%。不過,銀行主管們也對今年提出了兩個重要的隱憂:一是全球股匯市的波動,二是去年高基期的影響,預期獲利將面臨更多困難。
在這份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前十強銀行的員工獲利貢獻排名。其中,花旗銀行以1,646.5萬元的貢獻度蟬聯榜首,成為唯一一個破千萬元的銀行。京城銀行以638.3萬元位居第二,而(ㄏㄨㄟˋ)豐銀行則以554.3萬元名列第三。其他如上海商銀、兆豐銀行及臺灣銀行分別位居第四至六名。
儘管前十強銀行的員工貢獻度在第四季有所下滑,但整體年成長率仍然維持在雙位數。其中,國泰世華銀行的年增率達到近23.5%,玉山銀行年增23.3%,台北富邦銀行年增18.6%,中信銀行年增13.3%,臺灣銀行年增12.9%,這些銀行的成長率都顯示了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兆豐銀行作為公股金控下銀行,其員工貢獻度最高,穩居金控銀行最佳。而國泰世華銀行和台北富邦銀行則是金控雙雄國泰及富邦旗下的銀行,其獲利成長主要得益于放款動能的強勁和債券部位的擴大。玉山銀行則因為企業放款、海外放款及手收的強勁成長,獲利年增25.1%,成功攀升至第十名。
這份報告對於了解台灣銀行業的現狀和未來趨勢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在面對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時,台灣的銀行業仍將保持其穩健的發展態勢,並努力克服各種挑戰。
央行公布第四季國銀每一行員獲利貢獻,排除輸出入銀行及全國農 業金庫,前十強略有變化,中信銀行405.8萬元衝上第七名,國泰世 華銀行397.4萬元、台北富邦銀行385萬元各降至第八、九名,玉山銀 行347.2萬元擠進第十名。其中,第一名花旗銀行以1,646.5萬元連四 季居首位,且是唯一破千萬元,京城銀行638.3萬元第二名,(ㄏㄨ ㄟˋ)豐銀行554.3萬元第三名,第四至六名為上海商銀498.7萬元、 兆豐銀行472.2萬元及臺灣銀行421.3萬元。
前十強多數雖較第三季下滑,但維持年成長,以國泰世華銀年增近 23.5%最大,其次玉山銀年增23.3%、北富銀年增18.6%、中信銀年 增13.3%、臺銀年增12.9%,增幅均達雙位數,及(ㄏㄨㄟˋ)豐銀 年增7.3%;京城銀、上海銀及兆豐銀為年減。
銀行主管分析,去年12月金融市場波動,銀行業獲利走疲,第四季 每一行員平均貢獻度下滑,但去年國銀獲利首次突破5,000億元,以 年度比較,貢獻度仍持續上升。前十強中有四大金控銀行入列,包括 兆豐金旗下兆豐銀行、金控雙雄國泰及富邦旗下國泰世華銀行及台北 富邦銀行,及玉山金控旗下玉山銀。
大型金控下銀行因營運規模大,員工人數多,使貢獻度相較低,其 中兆豐銀員工貢獻度最高、續列第五名,且是公股金控下銀行唯一入 榜,雖然第四季貢獻度小幅年減7.7%,但仍穩居金控銀行最佳。
金控雙雄旗下,國泰世華銀獲利年增逾3成,主要是放款動能強勁 且債券部位擴大,淨利息收入雙位數成長;北富銀年增25%,獲利衝 新高帶動行員貢獻度提升;最大亮點的玉山銀衝上第十名,因獲利年 成長25.1%,包括企業放款、海外放款、手收年成長逾3成的挹注。
面對地緣政治緊張、供應鏈轉移等轉變,Marc強調,在不確定時期 ,花旗作為全球銀行,提供專業建議和豐富經驗對客戶至關重要,持 續對亞洲的承諾,為日本、北亞及澳洲等地逾1,300家企業及其子公 司,以及逾40個非JANA國家、近3,800家跨國企業子公司提供服務, 無論客戶在何處,花旗皆能提供跨境需求服務。
台灣是花旗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既是先進經濟體,也是全球科 技重鎮,扮演全球科技與製造供應鏈關鍵角色,特別是半導體、科技 、健康醫療及教育領域。他去年數度訪台,顯示花旗對台灣的重視, 這也是他首次接受台灣媒體訪談。
隨各國評估並調整貿易政策,全球供應鏈變動趨勢可能更明顯。M arc認為,越來越多企業希望貼近終端消費者,帶動亞洲貿易增長、 持續流入進入北美,拉丁美洲與中東歐經濟體受益於「近岸外包」和 「友岸外包」,中東與亞洲聯繫更緊密。
亞洲貿易走廊正迅速成長,區內投資持續增加。Marc舉例,過去四 年花旗主要對外投資領域含科技、自動車、智慧移動等多元工業,及 能源與化學等產業,觀察台灣企業對新加坡、印度及東協投資顯著增 加,台灣與北美、墨西哥及歐洲間國際貿易走廊持續成長,北美對台 投資規模也很可觀。
談到AI發展,Marc說,去年AI需求激增,帶動台灣、東南亞和澳洲 投資銀行業務成長,尤其數位基礎建設。展望未來,AI發展將為台灣 端到端的科技供應鏈帶來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