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南山人壽 | 2025/07/26 | 14.8 | 15 | 14.77 | 146,992,46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1456006 | 尹崇堯 | 17.43 | 16.9 | 17.43 | 詳細報價連結 |
星期一
公股金併壽險 政府扮關鍵 |南山人壽
打開金控獲利排名,兆豐金不僅是唯一進入獲利前四大的公股金控,再觀察包括國泰金、富邦金等金控獲利領先,旗下的壽險公司包辦逾半數獲利可說是最主要原因。其實兆豐金早從2年前,就已查覺,近1年來,在金控獲利大競賽時,對於這種因為沒有壽險公司的「非戰之罪」,感觸更深。
也因此,最近1年來兆豐金談過併購的壽險公司,至少超過3家,其中還有時隔一年,捲土重來再度談判的,但迄今不是無疾而終,就是已經嫁作人婦,都卡在兩個關節,一是價格,二是公股股權稀釋。
前者在外界不易取得一致的看法,動輒就會招致外界是否「買貴了」質疑,後者則挑動對於公股主導權的敏感神經,一旦併購,公股金控規模擴大之後,公股股權勢必被稀釋,政府擔心是否將招致外界質疑公股主導權將喪失。
但不論是何者,倘若政府無法突破這兩個迷思,即使是身為公股金控模範生的兆豐金,也無力談成任何一宗併購案。
在出價上,公股金控往往採取比民營金控更為嚴格的出價標準,也因此其出價能涵蓋併購標的綜效「未來性」的空間非常有限,因此只要是出現競價,公股金控幾乎不敵民營金控。
股權稀釋是另一個比起出價更令公股金控頭痛的問題,特別是像兆豐金的政府持股僅22%,任何一個有綜效的併購案,都會使政府持股降至20%以下,倘若政府不能接受股權被稀釋,或是與民股的持股差距因併購案而拉近,那幾乎不用等到出價,直接就能宣布談判破局。
隨民營金控傳來的併購捷報與日俱增,另一層意義就是公股金控併購機會正在消逝,畢竟好案子僧多粥少,兆豐金爭取壽險併購亦是如此,會否繼續錯失良機,全在政府的一念之間。
上一則:寶成譜瑞 題材夯
下一則:五大壽險 上半年賺8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