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南山人壽股價速覽 (公)
股票名稱 報價日期 今買均 買高 昨買均 實收資本額
南山人壽 2025/07/27 14.8 15 14.77 146,992,460,000元
統一編號 董事長 今賣均 賣低 昨賣均 詳細報價連結
11456006 尹崇堯 17.43 16.9 17.43 詳細報價連結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讓南山案有個幸福結局 |南山人壽

8月底主管機關宣告美國國際集團(AIG)屬意南山買主適格性薄弱的博智出局,時至今日,南山整體業務一落千丈,業務團隊分崩離析,標售流程已近逾一年半,不論是南山的市占率和員工流動率都反映這場惡鬥的苦果,保戶權益更岌岌可危。

AIG已明確表示繼續出售的態度,必須在短時間內找到適合買家,脆弱的南山絕對不能重蹈過去博智的覆轍。主管機關馬上面臨預審各買家資格,除了之前金管會宣布的五大原則,立院的本土化決議外,我們期望主管機關留心以下各點,挑出最適合的買家。

投資人應具金融專業股東身分。首先,南山未來仍須面對詭譎多變的經濟環境,其經營結果必與新買家的專業性、財力和永續經營息息相關。未來買家應以專業的金融機構為首選,才能以其整體機構人才來協助南山的營運,不是僅雇用數個有經驗者來支應。

金融海嘯主要就是由槓桿引起,金控僅能舉債20%投資,而個人與私募基金不受任何限制,一旦發生風險,豈無支應能力?另金融機構需定期接受主管機關監理,最能確保其可服膺嚴格的金融法規。因此主管機關之前要求買家必須承諾經營至少七年,應嚴格查核其可能性。而若有不得已情形非得出售予私募基金或個人之情形,也應要求其財務強度與監理與金控一致,方能放行。

謹慎提防負利差和接踵而來的IFRS處理。其次,近年來外資壽險公司不斷退出台灣,與國際間即將適用之IFRS會計公報高度相關。

鑑於台灣壽險產業之負利差共業與產業未來發展,主管機關需與業者謹慎應對IFRS的衝擊,或許採用逐步引進的方式,或是將新舊部位切割適用不同會計辦法,消彌國內存在已久的負利差問題,然而風險本質不會因此消失。

主管機關和業者更應該小心注意與南山合併衍生的問題,倘若買家本身有負利差部位,又要與南山的龐大負利差部位合併,無異於提油救火。萬一經營環境惡化,負利差問題擴大,這種「大到不能倒」的壽險公司勢必將是主管機關另一個更棘手的燙手山芋。

嚴防市場壟斷。南山近一年來業務雖因併購延宕而逐漸衰退,但仍在國內壽險市占率達10%左右。主管機關在嚴審南山買家適格性的同時,必須注意後續壽險市場的健全度,若是為了救南山,而造成財團壟斷市場的問題,將更得不償失。

買家需保護員工的權益。南山內勤員工共4,000多人,業務體系人員更達3.5萬員之譜,任何承接南山的買家,都應該被以最嚴格的標準去檢視其對南山員工的承諾。舉凡南山曾對員工承諾的品牌存續、內部業務制度維繫,都是需要買家確切的承諾。

主管機關也應該站在南山員工角度出發,考量新的買家是否可能為了併購綜效進行裁員,是否會在合併後造成品牌的消滅,是否能有把握達成業務制度不變的承諾。

在現行金融政策下,金控底下不能有同業別雙品牌,所以若因併購消滅公司,即應立即結清年資,補償之前對員工承諾而無法實施的損害,並與員工妥善溝通。

綜上所言,一年來主管機關已打了漂亮的一仗。

在國際上併購案件愈來愈多的今天,南山一案具有指標性的意義,未來更有賴主事者的睿智,才能替爭議多時的南山案畫下圓滿的結局。

與我聯繫
captcha 計算好數字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