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南山人壽 | 2025/05/20 | 14.54 | 14.6 | 14.73 | 146,992,460,000元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11456006 | 尹崇堯 | 17.6 | 17.5 | 17.93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3年08月11日
星期五
星期五
匯率給力 六壽險7月大賺400億 |南山人壽
新台幣匯率決定六大壽險60%的獲利。7月新台幣重貶0.94%,六 大壽險帳上湧現淨匯兌利益近260億元,加上逾200億元現金股利進帳 ,及處份股票資本利得近80億元,推升六大壽險7月稅後純益近430億 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獲利逾968億元,8月即有望破千億元。
儘管前七月六家公司稅後獲利仍衰退48%,但6月六家公司稅後賺 447億元,同比成長44%,7月稅後獲利429.7億元,幾乎比去年同期 「倍增」,獲利有漸入佳境趨勢。
國泰人壽及南山人壽7月稅後都賺逾百億元,國壽單月大賺128億元 ,創其歷年同期新高,並拿下壽險單月獲利王,累積前七月稅後純益 258億元,則暫列六家公司中第三;南山人壽7月大賺102億元,前七 月已賺近260億元,在六大壽險中排名第二;富邦人壽6月7月稅後賺 84億元,前七月賺347億元,仍是六大壽險冠軍。
同時六大壽險公司,國壽、富壽、南山、台灣人壽的外匯準備金都 已達提存上限,代表每月提存壓力大減,且還能沖回準備金認列收益 ;7月新台幣重貶2.95角,壽險業海外投資部位若完全未避險,估計 應有逾千億元的匯兌利益,六大壽險即有700∼800多億元,即便扣掉 避險工具成本及評價損失,六家公司7月仍有近260億元的淨匯兌利益 。
由於避險成本仍高,壽險公司今年都採機動避險,即視市場打開部 位不避險,若新台幣趨貶,則匯兌利益可觀;7月台股站上萬七,六 大壽險也趁機實現資本利得,加上7月還有逾200億元的現金股利進帳 ,6月及7月六家公司拿到的現金股利已逾500億元,是獲利大補丸。
月底六家公司淨值下未實現評價損失已降到3,000億元以下,比去 年底回升3,800多億元,且不少台股部位都已填息、出現評價利益, 成為未來獲利來源。
最後五個月,新台幣及匯兌總成本將是決定獲利的關鍵,壽險業者 表示,目前一年期的傳統避險(CS)年化成本4.16%,仍相當高,無 本金遠期外匯(NDF)最便宜在6月下旬,一年期下降到3.16%,短天 期1個月的更降低到0.54%,因此有趁6月便宜時「Lock in」較多, 因此整體避險成本已下降許多。
儘管前七月六家公司稅後獲利仍衰退48%,但6月六家公司稅後賺 447億元,同比成長44%,7月稅後獲利429.7億元,幾乎比去年同期 「倍增」,獲利有漸入佳境趨勢。
國泰人壽及南山人壽7月稅後都賺逾百億元,國壽單月大賺128億元 ,創其歷年同期新高,並拿下壽險單月獲利王,累積前七月稅後純益 258億元,則暫列六家公司中第三;南山人壽7月大賺102億元,前七 月已賺近260億元,在六大壽險中排名第二;富邦人壽6月7月稅後賺 84億元,前七月賺347億元,仍是六大壽險冠軍。
同時六大壽險公司,國壽、富壽、南山、台灣人壽的外匯準備金都 已達提存上限,代表每月提存壓力大減,且還能沖回準備金認列收益 ;7月新台幣重貶2.95角,壽險業海外投資部位若完全未避險,估計 應有逾千億元的匯兌利益,六大壽險即有700∼800多億元,即便扣掉 避險工具成本及評價損失,六家公司7月仍有近260億元的淨匯兌利益 。
由於避險成本仍高,壽險公司今年都採機動避險,即視市場打開部 位不避險,若新台幣趨貶,則匯兌利益可觀;7月台股站上萬七,六 大壽險也趁機實現資本利得,加上7月還有逾200億元的現金股利進帳 ,6月及7月六家公司拿到的現金股利已逾500億元,是獲利大補丸。
月底六家公司淨值下未實現評價損失已降到3,000億元以下,比去 年底回升3,800多億元,且不少台股部位都已填息、出現評價利益, 成為未來獲利來源。
最後五個月,新台幣及匯兌總成本將是決定獲利的關鍵,壽險業者 表示,目前一年期的傳統避險(CS)年化成本4.16%,仍相當高,無 本金遠期外匯(NDF)最便宜在6月下旬,一年期下降到3.16%,短天 期1個月的更降低到0.54%,因此有趁6月便宜時「Lock in」較多, 因此整體避險成本已下降許多。
下一則:六壽險進補 入袋430億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