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名稱 | 報價日期 | 今買均 | 買高 | 昨買均 | 實收資本額 |
---|---|---|---|---|---|
納智捷汽車 | 2025/05/11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927,000,000 |
統一編號 | 董事長 | 今賣均 | 賣低 | 昨賣均 | 詳細報價連結 |
28435456 | 左自生 | 議價 | 議價 | 議價 | 詳細報價連結 |
2024年07月31日
星期三
星期三
納智捷籲政府緩衝期,協助電動車產業轉型|納智捷汽車
**經濟部出重拳,國產車零組件自製率提升**
為提升台灣汽車產業競爭力,經濟部近日祭出重拳,管制大陸品牌車輛引進台灣,並要求國產車廠提升台廠零組件自製率。此舉雖被視為治本之道,但業界憂心恐衝擊國產車產業。 **四大對象受管制** 經濟部新措施針對四類對象進行管理:與陸資合資的國際品牌、陸資併購的國際品牌、在中國大陸生產的國際品牌,以及大陸品牌車輛。 **國產車恐受影響** 汽車業龍頭納智捷等品牌表示,此次政策影響不大。但中華車旗下的MG,以及日產、福特、現代、本田等外資品牌,則表達擔憂,預期未來國產車占比可能縮水。 **政府與業界拉鋸** 車輛公會表示,國產化需要時間與市場規模支持,建議初期不宜訂得太高。汽車業者也呼籲政府給予緩衝時間。 **產業憂心** 業界人士認為,在自由競爭市場中,大陸產業影響無所不在,此令一出可能會緊縮本土廠商的動能。同時,車廠評估引進國際品牌時,必須考量競爭力,投資風險不容小覷。 **零組件自製範圍** 初步自製化的範圍預計包含輪胎、鋁圈、地毯、玻璃等。鈑金、保險桿等零組件視情況而定,目前的自製化程度約為20%。若要達到35%自製率,對於業者而言難度高、風險大,未來國產車市場占比勢必受到影響。上一則:鴻華先進出貨添動能
與我聯繫